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朱义和发表的论文

朱义和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朱义和发表的论文

中国的“和谐文化”及其现代启示文/王 杰 [摘要]“和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 征和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 擦和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 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和谐文化;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小康;大同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和谐文化”方面的思想资源,如《易经》提出的“阴阳 合德”,老子提出的“阴阳和谐”,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中庸》提出的“致中和”等。英 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 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和谐。当前我们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资源的继承和弘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 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擦和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参考资料: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生态伦理平衡的天人和谐之学 在传统文化看来,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而是彼此有着不可分 割的内在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是生生不息、一气贯通的。因此, 中国传统哲学一开始就把认知的视角放在天人关系上,认为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 不能称之为学问。因此。像西方社会那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问在中国几乎不 曾出现过。为什么“天人合一”能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农业要靠天吃饭。要搞好农业生产,就要了解天文历法, 了解时令和季节的变化,所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正 是中国社会的这一基本特征,使得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周易》 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天人和谐思想以及“观 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与”说; 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说;刘禹锡、柳宗元提出了“天人相交”说:程颢提出了“天 人同体”说;张载、王夫之提出了“天人一气”说;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说;陆象山、 王阳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说,等等。可见,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问题始终是被中国哲 学家看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传统文化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将人与万物视为一个和谐统 一的整体,主张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反对片 面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提出了“取物限量,顺天择时”的生态伦理思想。儒 家主张要推己及人,要由人及物,把“仁爱”的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孔子要求人们以友善 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待鸟、兽、草、木,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 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杀夜宿回巢的鸟。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就是说,不违背农时, 谷物就会多得吃不了;不随便到河沟湾池中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砍伐工具按时进 山林砍伐,树木就会多得用不完。《中庸》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荀 子说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 命”;《淮南子》说的“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甚至把是否保护生态环境与“孝”联系在一起,《礼记》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 时,非孝也。”宋代张载在《正蒙》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 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道家也是这样,老子 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 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大自 然和谐,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境界。法家也是如此。秦朝的法 律《田律》明文规定,春天不得砍伐正在生长中的林木,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获 幼鸟幼兽,秋冬狩猎时不准打死已经怀孕的禽兽等,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反,欧洲那种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则很难找到。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 报复。”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中国当代社会仍具 有巨大的思想价值。 二、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群我和谐、人我和谐 的人际和谐之学 中国传统社会是建构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与世界其他文明相 比较,希腊文明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更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 而中国文明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传统文化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 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体系。具体说来,儒家传统的人际关系是靠五 伦、十义来维系的,或者说是三纲六纪来维系的。五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义,是指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 实、友信;三纲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无论 是五伦十义,还是三纲六纪,核心都是人伦。它们都从人伦关系的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 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就是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公认为是 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是儒家所描绘的 一幅讲诚信、讲友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蓝图,反映了儒家对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 态度,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他各家各派也都是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如以韩非 为代表的法家就强调通过“以法治国”的方式,建构一套适合战国末期统治者需要的“法治” 理论。以达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目的;道家则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以达到“虽有 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墨家则试图通过“兼爱”与“非攻”的方式,指出只要人人都懂得 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就能太平安定,社会就能和谐稳定。中国古代先贤对美好社会理想的 追求,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 展目标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 三、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性命双修、形神俱养的 身心(形神)平衡之学 在传统文化看来,自然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人不但要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和谐。 同时自身也要和谐,也就是一个人的身心平衡问题。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人的身心(包括心理、 生理、阴阳、脑体等)平衡是一切和谐平衡的基础。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矛盾冲突,即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相应造成了生态、 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这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 会,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有些人还是感到不满足,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 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社会上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有增无减。解决 这些矛盾冲突和危机,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 些有价值的思想。 譬如在对待物质利益问题上,儒家不否定人都有欲望,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但这种追求不是无限度的、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要做到“欲而不贪”。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上”。人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 和适度的原则,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 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就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这种“以义制利”的 价值观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构建共同价值观、公共道德准则的基础。再看道家,老子说,“甚 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就是说,过分地沉溺于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分地聚 敛财货,就必定会酿成惨重的损失,向我们昭示了一切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图名利及贪婪财货。 老子还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说,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个人生存, 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无厌。有一首《不知足歌》,对那些贪得无厌 的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现代社会,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欲求,结果是有太多的包袱,太 多的放不下,想得到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在人短暂的一生中,比金钱、名声更重要的 还有健康、家庭、亲情、友情。有一种小动物。叫蝜蝂,唐柳宗元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蝜 蝂传》,这种小虫子可以说是最笨最傻最不知放下的小动物,它把遇到的任何东西都拿来背到 背上,直到背上的东西把它压趴到地上为止。人生在世,非常短暂,学会放下某些东西,这 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外在的诱惑,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不要过度地沉溺于对外物的追逐、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纷争上。为人做事要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宠辱不惊,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佛教更是侧重于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 后世一直有“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以及“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的说法。儒释道三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虽有差异,但 又各具特色。总的精神就是从自我的修炼和道德完善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快乐的人, 充满人生智慧的人。 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大智慧,其宗旨都是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 它为人们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了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在功名利禄、熙 来攘往的世界中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吗?人生大智 慧,全在一个大字,一个小字。所谓“大”,就是说,凡事要从大事着眼,长远着想;所谓“小”, 就是说,凡事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小恩小惠所蒙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些官员就是处理不好这个“大”与“小”的关系,往往因小失大,沦为阶下囚。有位官员 东窗事发后,为自己算了一笔账:一是政治账,自毁前程;二是经济账,倾家荡产;三是名 誉账,身败名裂;四是家庭账,妻离子散;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圄; 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八是历史账,遗臭万年。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方面的例子从 古今历史上还可以列举很多。 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才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 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不在于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 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改善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 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四、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知行合一 之学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与外界对 象和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是认识之知;一是作为道德行为的知识,是德性之知。这里 所说的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行”,也不是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人的道德践履。因此, 知行主要是指人的德性之知和道德践履。是与内圣外王之道密切联系的一个问题。千百年来。 知行问题主要围绕知行的先后问题和难易问题而展开,主要有: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说,陆 王学派的知行合一说。王夫之、颜元等人的行先知后说以及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是知行合一学说。知行合一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首先提 出来的。认为万事万物之理就存在于我的心中。不用向朱熹那样外求事物之理,只要向内心 求理就可以了。可以说,知行合一思想由天人合一观念推演而来,它阐明的是做人的学问, 把一个人的认识问题转化成了道德问题,从道德的视角来看待知行问题。在王阳明看来,一 个人知了就要去行,不能知归知,行归行,把知行分作两截。在做人做事上,主张坐而论、 起而 行,他所说的“行”包含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如学、问、思、辩都包含在内。知行合一 学说,所追求的是通过反省自身,激励人们不断地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从而达到圣人、理 想人格的境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 理和人生智慧,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在当今尤其值得借鉴。 知行问题一直是人们不断思索的问题。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改造了中国传统的知行学说,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实践论》的副标题就 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科学地改造了传统的知行范畴,建构了认识和 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现代知行合一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五、从价值目标和理想境界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大同是中国人永恒不懈的终 极追求 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方面,设定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小康阶段,一个 是大同阶段。“小康”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均、和、安的社会,就是小康社会,就是要争取实现人际关系比较合理、 社会环境比较安宁和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孔子眼里的小康标准是什么?就是庶、富、教的标准。 一个国家如果人口已经很多了。就要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富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以后,就要 用良好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他们。孟子也主张富而后教。首先要保证衣食住行等最基本、 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在此基础上,营造社会和谐、百姓幸福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吸收和扬弃 中国传统文化“小康”思想的精华,创造性地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用“小 康”和“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于1984 年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200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且将 建设小康和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完成了对传统“小康” 思想的现代性转换。 如果说小康社会是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那么, 大同社会则是一种“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的人间胜景。千百年来,追求和谐的大同世界一直都是中国人的梦想。无论是先 秦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还是清末康有为的“大同”学说、梁启超的“世界大同”、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李大钊的“世界联邦”、陈独秀的“大同主义”,都是对传统“大同” 思想所作的新的阐释,都在致力于描述和讴歌以“和谐”为特质的理想社会。但真正把“大 同”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革命实践的则是毛泽东同志。他在继承传统“大同”思想 以及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大同思想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 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 灭和世界的大同”。这里所说的“大同”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终生奋斗的伟大目标。 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小康和大同,都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追求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其他很多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如:从处理不同国家和民族 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以邻为善、和平共处的仁政王道之学;从处理各种文明的关 系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兼收并蓄之学:从人的修身与平治天下 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学。这里不再一一 赘述。最后想要强调的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 一定要心存温情和敬意。

随着人们绿化意识的增强和绿化观念的更新,传统花卉种植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已不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例如,鲜切花缺少了一个从种植到开花结果的实践过程,且保鲜时间短;一般盆花常用土壤栽培,养护必须凭经验,不易管理,易患病虫害,与现代居室环境不和谐。花卉立柱式无土栽培!以下简称花卉立柱)是把工艺化塑料盆钵垒叠成一定高度,在其上栽植花卉,并用营养液自动循环浇灌来满足花卉生长对水、气、肥的需求而进行的栽培方式,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设施栽培于一身,具有技术新、工艺化、节水环保、绿化容量大、美观和易管理等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种花养花的情趣。花卉立柱在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居室、屋顶、阳台的美化绿化以及都市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花卉立柱是插花、盆景以外的一种新型花卉生产模式和艺术形式,有望成为一种时尚的产业。1 花卉立柱系统结构根据应用场所和循环系统可将花卉立柱分为常规型和家庭型2类。1.1 常规型花卉立柱系统通常采用水培法,进行较大面积的群体栽培主要应用于都市农业,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屋顶绿化等。1.1.1 立柱装置基本结构每667m2安装立柱600根,每根立柱由底座、中心轴和柱体构成。柱体的外壳是由白色工程塑料(ABS)浇注成的盆钵,一根立柱垒叠10~12个盆钵,高160~200cm,直径15cm,每个盆钵上设有5个栽培孔,花卉苗木即生长在栽培孔上。立柱成行状排列,柱体套在中心轴并立于下端的底盘上,便于旋转,也能随中心轴自由搬动。通过旋转使花卉苗木受光均匀。另参考

随着人们绿化意识的增强和绿化观念的更新,传统花卉种植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已不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例如,鲜切花缺少了一个从种植到开花结果的实践过程,且保鲜时间短;一般盆花常用土壤栽培,养护必须凭经验,不易管理,易患病虫害,与现代居室环境不和谐。花卉立柱式无土栽培!以下简称花卉立柱)是把工艺化塑料盆钵垒叠成一定高度,在其上栽植花卉,并用营养液自动循环浇灌来满足花卉生长对水、气、肥的需求而进行的栽培方式,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设施栽培于一身,具有技术新、工艺化、节水环保、绿化容量大、美观和易管理等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种花养花的情趣。花卉立柱在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居室、屋顶、阳台的美化绿化以及都市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花卉立柱是插花、盆景以外的一种新型花卉生产模式和艺术形式,有望成为一种时尚的产业。 1 花卉立柱系统结构 根据应用场所和循环系统可将花卉立柱分为常规型和家庭型2类。 1.1 常规型花卉立柱系统 通常采用水培法,进行较大面积的群体栽培主要应用于都市农业,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屋顶绿化等。 1.1.1 立柱装置基本结构每667m2安装立柱600根,每根立柱由底座、中心轴和柱体构成。柱体的外壳是由白色工程塑料(ABS)浇注成的盆钵,一根立柱垒叠10~12个盆钵,高160~200cm,直径15cm,每个盆钵上设有5个栽培孔,花卉苗木即生长在栽培孔上。立柱成行状排列,柱体套在中心轴并立于下端的底盘上,便于旋转,也能随中心轴自由搬动。通过旋转使花卉苗木受光均匀。 1.1.2 营养液循环系统由贮液池、输液管道、滴淋头和回流沟组成。盆钵上的花卉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是由潜水泵把贮液池中的营养液送上输液管道,然后通过立柱顶端的滴淋头注入盆钵内的,当上一个盆钵内的营养液超过一一定水位后,即自动向下一个盆钵注入,直至营养液溢出栽培槽的出口,最后通过回流沟流至贮液池中。营养液可定时自动浇灌,循环利用。 1.2 家庭型花卉立柱系统有水培、基质培、混合培3种栽培方式。室内花卉单体栽培主要应用于居室、办公室、阳台绿化等。 1.2.1 立柱装置基本结构每套装置由底盆、中心柱、盆钵、微型泵和定时器构成。家庭型立柱一般垒叠3~6个盆钵,高50~100cm底盆采用圆柱体,体积约为6L用于贮藏和回收营养液。 1.2.2 营养液自动循环系统家庭型立柱底盆中的营养液由微型泵泵入,然后通过软管、淋头、盆钵,再回收到底盆,重复利用,通过24h程控定时器实现自动循环浇灌。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常规型花卉立柱主要考虑其观赏性,品种选择以草本花卉为主,适栽品种有孔雀草、长春花、洋凤仙、万寿菊、百日草、千日红、杂交石竹、凤尾鸡冠花、三色荃、四季海棠、雁来红、彩叶草、观赏番茄、金盏菊、翠菊、矮牵牛、一串红、矮向日葵、吊竹梅等;家庭型花卉立柱考虑室内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品种选择以耐荫观叶植物为主,适栽品种有万年青、合果芋、绿萝、常春藤、龟背竹、文竹、银皇后、绿宝石、小斑马、百合竹、袖珍椰子、富贵竹、朱蕉、鹅掌木、肾藏、白掌、虎尾兰、吊兰、君子兰、一叶兰、条纹竹芋、孔雀竹芋等。 2.2 无土育苗技术 2.2.1 草花无土育苗一般采用种子播种繁殖,也有通过扦插繁殖的,如万寿菊、孔雀草、四季海棠、长春花等。种子繁殖以穴盘无土育苗效果最好,出苗整齐而茁壮。相对于常规露地无土育苗来说,受地下害虫为害轻,育苗移栽时伤根少,缓苗期短。育苗基质为珍珠岩、泥炭与蘑菇废料的复合基质(体积比1:1:1)。育苗容器采用宁夏圣宝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宝重型128育苗穴盘(8×16穴,穴大小3cm×3cm)。草花种子播种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15min进行消毒,不易发芽的草花品种用温水浸种和催芽。播种发芽后,当草花幼苗长至2叶(对)期后,每天喷浇稀营养液1次。当幼苗达到一定苗龄形态指标要及时移栽,一般移栽期为4~5叶(对)期。 2.2.2 耐荫观叶植物无土育苗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有许多观叶植物2种方法均可繁殖。分株繁殖较简单,当母株分化出的子株已长有根系,就可分离母株进行单独培育。方法是将母株挖起,去除基质,清除老根和烂根,然后找出根系自然分歧处,用手册开或用刀切开,要求分离出来的子株带有细根、枝条(叶片)和芽。扦插繁殖基质为珍珠岩。扦插用的插条剪成8~12cm长,去除插条基部的叶片,下部剪口要平滑,呈45°斜面,用50×10-6的吲哚乙酸浸渍剪口12h,促进发根。插后做好保湿工作,防止插条失水萎蔫。当根长出2~3cm即可移栽,移栽时尽量减少伤根。 2.3 养液管理 2.3.1 营养液pH值测定与调整笔者用的营养配方肥料由杭州龙山化工厂生产提供。花卉用营养液的pH值适宜范围为5.5~6.5,一般稳定在6.0左右为最好。在营养液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可用手持式汉拿酸碱度测试笔定期进行pH值的测定。测试后,若发现营养液的pH偏高,用硫酸、磷酸或硝酸调整;若pH偏低,则用NaOH调整。 2.3.2 营养液EC值测定与调整花卉用营养液的适宜离子浓度(以EC值表示),因花卉不同生育期、不同栽培季节而有所差异,一般苗期略低,生育盛期略高;冬季略高,夏季略低。幼苗期适宜的EC值为0.6~1.2ms/cm,开花期或成苗期(耐荫植物)适宜的EC值为1.2~1.8ms/cm。一般可用DDS-11A型电导率仪定期测定营养液的EC值,若发现EC值过高加水稀释,过低则通过加配方肥料进行调整。 2.3.3 营养液含氧量的补充通过每天多次的营养液循环浇灌来补充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从而满足花卉根系生长对氧气的需求。 2.3.4 供液时间与次数采取间歇定时供液的办法,通过定时器进行控制,一般每天供液2~4次,每次15~20min。供液在白天进行,夜间不供液;晴天供液次数多些,阴雨天少些;气温高光线强时供液次数多些,温度低光线弱时供液少些。 2.3.5 营养液的更换家庭型花卉立柱底盆容积小,每盆营养液使用期为1~2个月,即夏天1个月更换1次,冬天2个月更换1次。常规型花卉立柱因贮液池容积大,营养液使用期可延长至4~6个月。若发生污染,应及时更换。 2.4 病虫害防治 据笔者观察,家庭型花卉立柱在室内摆放期间,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花卉立柱大棚生产期间,各种病虫害均会发生。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叶螨、蚜虫、青虫、夜蛾等。应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综合防治:(1)及时摘除枯枝败叶,清理病虫株;(2)物理防治,用-诱虫胶板诱杀害虫;(3)用一熏灵、利得烟熏剂等熏烟;(4)药剂防治禁用剧毒农药,选用低、中残毒农药,并做到对症下药;杀虫杀螨剂有7051杀虫素、万灵、一遍净、抑太保、吡虫啉等,杀菌剂有达科宁、多菌灵、大生、雷多米尔、杀毒矾等。 3 应用前景探讨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搭配、不同高度花柱的组合,可设计出富有不同艺术情趣的花卉立柱组合模式,表达不同的文化内涵。 3.1 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花卉立柱组合景观可为城市公园增辉,也可作为移动花坛应用,在绿化死角具有与盆花相似的应用效果。 3.2 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 花卉立柱组合可提升都市农业品位,增添现代园艺科技气息。 3.3 在街道绿化上的应用 花卉立柱成行竖立于街道两旁,能明显增加街道的节日文化气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4 屋顶花园 花卉立柱节水环保,不积水,避免了屋顶土壤栽培的积水易渗漏等缺点。 3.5 在室内绿化中的应用 家庭型花卉立柱,绿化容量大,美观易管理,是家庭居室、办公室美化绿化的理想选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是其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历经两千多年在我们本土发展起来的悠久文化。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探讨全文如下:

【摘 要】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了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三个最具为有代表性人物。文章通过对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冯契的智慧说这一思想历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过程,体现着这两种理论的逐步融合与深化,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推进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20世纪就开始展开接触、交流、冲突、融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则主要有梁启超、朱执信、刘师培、江亢虎、孙中山等人,但他们对马克思学说的观点都是间接停留在对马克思支离破碎的了解,尚未具备广泛传播的条件。而到了五四运动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亦开始了现代化。

二、李大钊: 从民彝史观到唯物史观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前,李大钊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李大钊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认真研究了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等问题,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从事革命活动,从急进民主主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从进化论转向唯物史观。

(一)民彝史观与中国文化传统。李大钊在1916年的《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对于民彝史观作了系统阐发。李大钊认为,所谓“民彝”,即“言天生众民,有形下之器,必有形上之道。道即理也,斯民之生,即本此理以为性,趋于至善而止焉。”李大钊指出,合理的治道,应当是尊重民众意志,无为而治天下。“民彝”决定政治,而不是政治决定“民彝”。聪明的统治者,应当顺乎“民彝”,而不是违反“民彝”。

(二)从“民彝”看《庶民的胜利》。正是基于这种民彝史观,尊重“民彝”的李大钊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称为“庶民的胜利”,认定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变。这种“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也就是“民彝”的空前大觉醒;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正代表了这种“民彝”的大觉醒。李大钊之所以在中国知识界、思想界首先与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共鸣,不是由于别的,就在于他从这场革命中看到了“民彝”的大觉醒。

(三)唯物史观。从欢呼“庶民的胜利”出发,李大钊很快选择了俄国人的道路,并由此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李大钊把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类的精神与西方近世文化强调个性解放的精神结合起来,为“民彝”的新觉醒展示了新方向,显示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春气息。他认为,唯物史观是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践精神的,没有以后的那些教条味。

三、毛泽东:从本体论到“实践论”

如果说李大钊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那么毛泽东则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30年代所创立的“实践论”,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资源和革命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实践论”以其自身的特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格,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能够为中国人所掌握、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植根于中国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中。

(一)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吸收。毛泽东深受着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影响。毛泽东从历史中吸取了农民的反抗精神,看到了农民力量的伟大,注意到了中国农民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他以“阶级斗争”理论激发广大农民固有的“均平”意识,以“土地革命”的方式满足农民对平分土地的要求,以此来摧毁中国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完成了一场空前的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

(二)实践论。毛泽东自青年时代起就重视面向实际进行思考,强调把理论付诸实践,更是反对向书本讨生活。毛泽东的“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不仅仅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语言、中国气派,更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成为了中国人所掌握、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植根于中国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四、冯契:从知识论到“智慧说”

以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起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场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的禁锢,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再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建构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由智慧说到广义的认识论。

冯契在哲学上主要是受毛泽东和金岳霖的深刻影响。然而冯契又认为这二者的哲学,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知识论化倾向。而这种知识论化倾向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使认识论片面化、简单化。只讲认识世界,不讲认识自己;只讲获得知识,不讲成就德性;只讲知识问题,不讲智慧问题。而哲学应当关心人的生存,给于人以智慧。冯契把自己的这种认识论称为“广义的认识论”,以别于金岳霖、毛泽东只讲知识理论、不讲智慧学说的认识论。

(二)化理论为德性。

朱义合发表的论文

目 录文摘英文文摘独创性说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引 言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1.1项目管理1.2工程合同1.2.1工程合同的内涵1.2.2 FIDIC条款1.3合同管理1.4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和特点1.4.1合同管理的角度1.4.2合同管理的目标1.4.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1.5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1.6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职能2合同管理体系研究2.1建筑工程合同总体策划2.1.1国外成熟承包商的策划切入点2.1.2我国承包商在总体策划方面的完善措施2.2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2.2.1承包商的投标目标和投标工作分析2.2.2合同管理在招投标阶段的基本任务2.2.3报价及合同谈判2.3施工合同前期策划应注意的问题2.3.1考虑承包商的基本利益2.3.2考虑垫资施工的问题2.3.3重视合同有效性的问题2.3.4重视合同的审查和风险分析2.3.5重视资信调查问题2.3.6尽可能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2.4施工合同实施控制2.4.1建立施工合同实施保证体系的必要性2.4.2建立施工合同实施保证体系2.5施工合同变更规范管理2.5.1工程变更对施工合同规范管理的影响2.5.2施工合同变更的主要原因分析2.5.3工程变更的程序2.5.4工程变更的规范管理2.6施工合同分包管理2.6.1分包在一些大中型工程中存在的原因2.6.2分包合同的规范管理3索赔3.1索赔的基本概念3.1.1索赔的含义3.1.2索赔的作用3.1.3索赔和反索赔3.1.4索赔和变更的关系3.2索赔的种类3.2.1承包商向业主索赔3.2.2业主向承包商索赔3.3索赔管理3.3.1索赔意识3.3.2索赔管理的任务3.3.3避免索赔存在的误区3.3.4索赔与合同管理的关系3.4索赔程序3.4.1国际程序3.4.2国内程序3.4.3不同种类索赔项目的起止日期计算方法3.5索赔的证据和依据3.5.1索赔证据的基本要求3.5.2索赔的依据3.6索赔解决方式比较分析4我国建筑行业合同管理及索赔现状与实例分析4.1我国建筑行业合同管理及索赔现状4.2我国建筑行业合同管理及索赔问题产生的原因4.3实例分析4.3.1背景介绍4.3.2实例分析4.4评价与总结4.4.1政府应采取的措施4.4.2建筑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刘军; 对工程招标投标程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 [D];四川大学; 2005年[7] 葛昆; 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年02期[8]葛萌; 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特性与意义的探讨 [J];中国建设信息; 2005年10期; 47-49[9]胡季英 关柯 李忠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3)[10]杨清云; 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J];建筑; 2003年11期; 38

分析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及结合研究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分析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及结合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两大分支,虽然它们有着本质不同之处,但是也有着统一的一面。从使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成本问题、定价与利润问题、垄断问题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寻找二者结合的可行性,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继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现代经济学逐渐分支成两大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角度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经济运行规律,以劳动二重性为核心。而西方经济学以人和社会的选择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微观经济学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本文通过比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同经济研究思想的异同,为二者结合提供必要性支持。

1、使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比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倡使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主张效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根据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价值,而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属性,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因此,商品是以其使用价值来满足人民需要的。而在效用价值论中,商品的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衡量方是个人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劳动,所以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虽然二者有不同之处,但二者仍具有统一性。使用价值和效用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它们都具备有用性的特征。不同的定义视角下,使用价值以物的有用性为特征,而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之所以可以满足人们需要,正是由商品的本身有用性,即使用价值。由于效用具有有用性、稀缺性两大特征,而使用价值是指有用性,所以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但是二者的同一性的确存在。因此,使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统一,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结合奠定基础。

2、成本问题比较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针对成本提出生产资本概念,生产资本的价格表达是成本价格,用K表示,而K又等于c+v.其中c是指固定资本,v是指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投入到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一部分成本,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价值逐步转移一定比例。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价值才能转移完毕。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成本中,全部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的那部分资本,具体来说,是指投入到原料、燃料、辅料的那一部分资本。西方经济学中,将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当产出为零,必须支付的开支总额,且固定成本不受任何产出量的影响;而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出变化而变化的开支,指原料、燃料、工资以及非固定的所有成本。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虽然定义存在差异,但是固定资本与不变成本、流动资本与可变成本有着高度相似性。投入到原料、燃料、辅料等那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属于可变资本范畴,而在西方经济学中成为可变成本范畴。而投入到厂房、机器等那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属于不变资本范畴,而在西方经济学中成为不变成本(固定成本)范畴。

3、定价与利润问题比较

针对价格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决定价格。劳动二重性认为,劳动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无差别、同质化的抽象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价值又决定了商品价格。但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在市场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均衡价格P0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商品价格。

虽然二者对于价格的决定因素不同,但是通过价值定律,可以看到二者融合性。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定律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之间进行等价交换。而它的表现形式是市场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因此,虽然二者认为价格决定因素不同,但是价格确定是无法离开价值和供求任何一方的。

利润取得二者仍是对立统一。政治经济学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价值完成后,继续劳动则创造剩余劳动价值,从而得到价值增值部分,即利润。而西方经济学中,利润等于价格减去成本。二者含义看似不同,实则本质相同。因为此时,必要劳动时间所耗费资本即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其恰好为成本价格(成本),所以政治经济学中的利润也可表达为价格减去成本。

4、垄断问题比较

在市场中,人们常常提到垄断。究其成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科技水平进步导致生产日益集中,生产集中到适当阶段就形成垄断。而西方经济学中。垄断成因则是由自然垄断、资源垄断、行政性垄断等因素形成的。然而虽然成因不同,二者都承认"竞争-垄断"的演变。在自由竞争中各行业逐渐形成垄断,从而获得更高利润。两方经济观点虽然不同,但存在交叉之处,所以我们在考虑分析垄断成因时或许应将二者结合。

在垄断与竞争关系中,二者也有相合之处。马克思认为"垄断是好东西,应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承认垄断与竞争在市场同时存在。垄断与竞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呈现对立统一的关系。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它也承认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在市场划分中,它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通过充分考虑垄断与竞争不同占比的市场类别,凸显垄断与竞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

5、结论

通过以上使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成本、定价与利润和垄断问题四方面问题分析,虽然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属于两大分支领域,但是二者很多方面都有一定联系。在有些基本原理上,二者存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看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应随意舍弃其中一方,或只极端强调另一方。集历代优秀学者智慧形成的两大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经济体系,我们不可否认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但我们不可轻易否认任何一方。在二者本质不同基础上,我们应当积极寻找恰当联系点,将二者结合,结合当下经济实际,从而更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

6、参考文献

[1]姜宪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联系的分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6,(02):7.

[2]郝鑫.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微观层面的相融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8,(08):94-96.

[3]李松龄,黄玉龙.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结合[J].广西社会科学,2007,(01):45-48.

[4]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04):1-31.

[5]温水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若干原理比较与融合研[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06).

[6]霍忻.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的区别.宏观经济,2012,(03):267-269.

[7]李丽群.试析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异同[J].教育时空,2014:133.

[8]刘晓业.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2016,(26):92-93.

发表朱彦夫论文的意义

1对于学术研究,其成果通过学术论文展现出来是最好的方式,而且也是最好途径2再者学术论文也是检验研究水平和层次的一个媒介,可以凸显学术研究水平,也是将研究成果共享给同行的一个途径。

对于普通学者而言,学术论文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针对本校保研、考研的同学而言,文章是其研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针对准备本校保研的学生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是本校保研的前提。并没有公布发表学术论文,本校保研无疑是一句空谈。小编有一位师哥在本科学习环节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最终轻轻松松本校保研人民大学!读研期间又发布高品质CSSCI论文多个,出版专著一部,最后又取得成功输送人民大学医生。针对考研的同学而言,进入复试以后,老师很看重学生们的研究能力。由于老师最喜爱的学生们便是科研型的学生们,可以帮助自己在家做各种各样课题研究,成为你科研工作的左膀右臂。因此,假如在本科、研究生阶段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发表,也为自身进到研究生、博士的学习培训奠定良好基础,在考研复试中享尽优点。

针对提前准备学生就业的学生来说,文章是其提升求职竞争力最便捷、最好的方法。有些人认为,如今学生就业大比拼是指职业核心能力。可是,职业核心能力如何表现呢?作为一名象牙塔里的芊芊学子,充分体现自已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也许还是自己理论知识。平日的考试分数诚可贵,但现在的高等院校期末考是怎么一回事,坚信大学生们心里也有谱:临考大半个月拼了命背背诵,考试结束后半小时所有忘仅仅。用人公司对考试分数实际上不是很注重了,关键在于看同学是不是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论文则往往是一个学术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最直观的反映。论文发表的同学们跟那些一贫如洗的同学们对比,优点是无需多说的。

针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有益于自身申请成功更好的学校。国外留学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可是海外的高校都是参差不齐的。要是没有申请成功一流的高校,回国之后或是无法寻找心仪的工作。而外国的大学文化教育不如中国“灌输式”的传递文化教育,其尤其注重学生们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勇明确提出自身看法能力。发布一定量的期刊论文,能证明你是具备之上的能力!国内外的专家教授也非常乐意培养具备研究能力的学生们。因此,不论是为获得国外专家教授的好感度也罢,还是为申请成功一流的院校也罢,论文发表其实就是一种巨额回报的智力投资。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3、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意义: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为了提高学习能力,为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为了学习被他人肯定。也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

论文发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 2.对事物的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词目】结论【拼音】jiélùn【英译】[conclusionconsequenceresult]从逻辑学来看,结论是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详细解释从哲学观点来看,结论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结论与条件互为因果关系,条件(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论(结果)是由于条件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更多→ 结论

conclusion

1.公开征集诗文稿件 2.以成文为依据

征文,就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有关的文章。该类文章没有题目、题材、格式的限定,与作文大体上一样,但更好写 ,因为局限少了很多。可以根据举办方的活动写些相关文章。征文启事的写作,关键是要做到内容清楚。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作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 更多→ 征文

Essay

发言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措辞、说话、话语

同义词:谈话、语言、讲话、言语

反义词:沉默

发言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1. 发表意见。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有幸倡郭舍人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说。」

●唐元稹《阳城驿》诗:「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雠。」

●宋司马光《祭钱君倚文》:「中年相值,情厚故交,饰貌无华,发言必尽。」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竭力使自己的发言保持平静的语调。」

●康濯《腊梅花》五:「农民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发言。」

参见「发言盈庭」。

2. 发表的意见。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臣伏见皇太子仁厚宽明,发言高远,卓然绝异,非人所能及也。」

●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章炳麟《与人论文书》:「盖以猥俗评选之见,而论六艺、诸子之文,听其发言,知其鄙倍矣。」

●巴金《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不断的掌声就说明这些发言是受到全场热烈欢迎的。」

3. 指发言稿。

●柯岩《追赶太阳的人》二:「深夜,代表们都休息了,小会议室里还亮着一盏灯,是有人在赶写发言还是忘了熄灯?」

4. 表现于语言文字。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孔颖达疏:「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薀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5. 指遣词造句。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

6. 犹开口。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抑彊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

●《南史•傅亮传》:「武帝有受禅意,而难于发言。」

●宋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小姑曰:‘家姊本无意辄慕君子,而杨郎先自发言。’」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叹道:‘生死无常,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叙及此也。’」

7. 犹扬言。

●《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来兴儿﹞执证说:‘你从某日,没曾在外对众发言要杀爹,嗔爹不与你买卖做?’」

用发言造句

1) 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2) 发言须句句有着落方好。人于忙处,言或妄发,所以有悔。薛瑄

3) 后悔其实是很痛苦的,我现在有绝对发言权。

4) 石头教官命令大家顺次报数,同时命令old白总结性发言:缺两名!Old白用超级正常然而具有爆笑魅力滴声音SAY到:缺两名!大家连同石头一齐爆笑。

5) 上课发言,有多少就说多少,不必长篇大论,出口成章。

6) 李明发言之后,我又做了一些补充。

7) 做人应认真又不要太认真。假如轮到你发言,大可不必看人的颜色,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真话就行。这叫认真。而以为你说对了,人家非得听,一言定乾坤,否则就缄默,这又未免太认真。

8) 要小心提防让你一直发言的人。

9) 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发表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编写论文是检测学员在学校学习培训成效的关键对策,都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在校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前都务必进行论文的编写每日任务。申请办理学士学位务必递交相对的学术论文,经论文答辩根据后,即可获得学士学位。能够那么说,论文是完毕大学生活衣食住行迈向社会发展的一个中介公司和公路桥梁。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才气的第一次显出,是向中华民族和老百姓所缴纳的一份有分量的试卷,是投身于社会主义社会智能化基本建设工作的新生报道书。一篇论文尽管不可以全方位地体现出一个人的才气,也不一定能对社会发展立即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对技术专业造成超前性的危害。实践经验,编写论文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是确保较好优秀人才的关键对策。2、根据编写论文,提升写作能力是干部队伍建设“四化”基本建设的必须。中共中央规定,以便融入智能化基本建设的必须,领导成员组员理应逐步推进“革命化、低龄化、知识化、系统化”。这一“四化”的规定,也包括了对党员干部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规定。

3、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化和文明创建的必须。在新的历史时间阶段,不论是提升全族的科学研究文化艺术水准,把握当代科学知识和创新管理方式,还是塑造社会主义社会新手,都规定人们的党员干部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为领导班子和行政机关的做事工作人员,要写标示、通告、小结、调查研究报告等应用文;要写使用说明、广告词、解说词范文等说明文;也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现如今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中,信息内容针对加速社会经济发展速率,获得优良的经济收益充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效。创作要以规范字为数据信号,是转达信息内容的方法。信息内容的来源于、信息内容的搜集、信息内容的存储、梳理、散播这些都不可或缺创作。以上就是大学生要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意义,其实,这个写作的过程也见证了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考察。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评价高校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水平的一个总体检验。通过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使大学生熟悉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的论文格式与规范,初步了解科研创作的一些技巧,了解本专业方向的一些研究内容,掌握文献资料查找的基本方法。

毕业论文目的和意义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考核,也是在学期间,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搐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蒐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 毕业论文的意义和目的是不是摘要 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蒐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蒐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蒐集 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蒐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一、......>> 毕业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的区别 意义是你选的这个题目对现实社会和理论上有什么好处和作用,而目的是你通过做这个论文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意义是已经发生了的,目范是预期的。这是最简单的区别。 毕业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5分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蒐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叮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 毕业论文中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该怎么写? 先写你研究的选题有什么川陷,因为有了缺陷 所以你才去研究它 这是目的 然后写研究此选题对以后有何影响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0分 1.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要着重说明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写它有没有必要,你选这个题目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对理论建立和发展有什么补充和推动作用,如难以在理论上有突破,那么对实际有什么指导作用,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有什么现实意义及应用前景)。要简洁、直观,很清楚地告诉人家你为什么要定饥个,有什么意义!切记!!! 2.发展趋势 要扣题,要说明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的好处,从自己的条件看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新的突破?有了这样细致的分析与估价,写作者就能确定自己的定位,顺利地进入写作阶段。)总之所写的一定要围绕告诉人家你怎么想到定这个题目,为什么写,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说服人家接受你的想法。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怎么写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其次,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再次,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场设的需要。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50分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 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 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毕业论文选题报告中的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意思 首先纲领性把握两者区别: 目的——重在阐述论棱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 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 在明确两部分的区别之后可以对选题的相关领域进行搜索,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你的选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对选题的价值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怎么写 10分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 索引序列
  • 朱义和发表的论文
  • 朱义合发表的论文
  • 发表朱彦夫论文的意义
  • 论文发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发表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