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邮箱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邮箱

上海博物馆公开招聘了,招聘岗位多,名额多,最近有找工作需求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咯,没准就是你心仪的呢,没准机会就来了呢,具体招聘岗位及招聘要求如下:

上海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名工作人员。有意向的小伙伴可于2021年7月23日前报名,采用邮件方式报名,应聘人员须将规定的材料电子版发送至:。

专技岗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员2名、国资管理1名、物业管理1名、设备维护2名,共6名。

管理岗位:监控信息管理2名。

应聘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景点名称:上海博物馆。 地址: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交通方式:公交乘坐18路、46路、49路、71路、108路、112路、123路、123区间、127路、145路、167路、311路、312路、318路、324路、454路、518路、925路、930路、934路、936路、952路、980路、隧道三线、隧道六线轨道一、二、八线在【人民广场】站下车。地铁乘坐地铁1、2、8号线在【人民广场】站下车。 参考用时:3小时 - 6小时。 官网地址:。 适宜季节:四季皆宜。春秋季节既无酷暑也无严寒,可以给您的旅游体验加分。感受现代大都市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之后也方便您进行下面的行程。 简介: 上海博物馆拥有12万余件精品馆藏,荟萃了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以古代青铜陶瓷器、书法、绘画最具特色,其中西周大克鼎、春秋子仲姜盘,以及唐朝《高逸图》、东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等均为蜚声中外的国宝级馆藏。 在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馆,珍藏着镇馆之宝——西周大克鼎,还有春秋牺尊、子仲姜盘等珍品;古代陶瓷馆内有商原始青瓷尊、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成组的宋汝窑盘、元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罐等绝妙精品;古代书法馆藏有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等一代杰作;而古代绘画馆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此外,还有珍藏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雕塑馆、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少数民族工艺馆、我国各朝代玉器精品的玉器馆、反映明清家具生活格调的明清家具馆,而历代玺印馆和历代钱币馆的馆藏规模居全国博物馆前列。上海博物馆还会经常举办特别展览(有时会酌情售票参观),展出以各种国内外文物、艺术作品、书画等为主的专题展,展期信息可参考: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人民大道201号 邮编:200003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商学院科研管理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研究与发展管理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管理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工程学报浙江大学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管理学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预测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学管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软科学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系统工程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体制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宏观经济管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中国国家级美术专业出版社。主要出版美术和摄影类画册、画辑、史论技法、期刊、连环画、图片、挂历、生活图书、旅游读物和资料工具书籍。前身是华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与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初改为现名。1956年1月和1958年8月,新美术出版社与上海画片出版社,相继并入该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五十多年来,始终恪守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宗旨,凭借自身雄厚的实力已出版各类图书1.8万余种,总印数达60亿册(张),先后在国际和国内获得各种优秀图书奖二百多项。其中大型画册《中国美术全集》(16册)、《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艺术》(绘画卷下)、《世界绘画珍藏大系》(20卷)、《上海、故宫、辽宁、南京四大博物馆藏画》、《四高僧画集》、《唐宋元明清画选》、《中国陶瓷全集》等,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在通俗读物方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年画、宣传画、连环画之多,影响之大,可称为中国美术出版之最。如宣传画《毛主席万岁》等,以其精美的画面,赢得了亿万群众的喜爱,单张印数达数千万;连环画《三国演义》、《铁道游击队》、《山乡巨变》、《渡江侦察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毛女》、《白光》等,更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出版至今几十年来盛销不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堪称一流的近现代著名画家个人专集有:《吴昌硕作品集》、《陈洪绶》、《石涛画集》、《丰子恺画集》、《齐白石作品集》、《徐悲鸿作品集》 、《张大千作品集》、《刘海粟作品集》 、《林凤眠作品集》 、《朱屺瞻画集》、《朱宣咸作品选》、《黄宾虹作品集》《潘天寿作品集》、《颜文梁画集》 、《江寒汀画集》、 《蒋兆和画集》、《程十发作品选》、《陈逸飞》、《沈柔坚画集》、《伦勃朗作品选》、《巴尔蒂斯》等,具有一流的美术学术地位,深受国内外读者的赞赏。在整理和积累民族优秀艺术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装帧考究、印刷精美的图书。如《上海博物馆藏画》和《永乐宫壁画》,在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上,分别获得金质和银质奖章。相继出版的《南京博物院藏画》、《故宫博物院藏画》、《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摺扇书画集》等高级画册,在编辑出版的期刊、丛刊方面有《艺苑掇英》、《美术丛刊》、《实用美术》、《版画艺术》和《新美术》,以及《动画大王》、《上海连环画报》等,适合不同对象的阅读欣赏要求。另外,该社还先后同南斯拉夫、日本合作出版过图书和画册。近几年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确立了国内一流综合性美术出版社的发展方向,力争设计类图书、美术基础读物、连环画及少儿类图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继续做大明信片、动漫画图书等新板块,努力开拓、发展影像文化产品,逐步形成视觉艺术出书框架,不断增强出版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不懈地维护、提升上海人美品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美术、摄影、国画、连环画、教材、少儿、年挂历、明信片制作中心、合作部、国际部等十个编辑室和《大美术》、《今日佳丽》、《今日风采》、《旅行者》、《动画大王》五个期刊编辑部,并先后成立了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四个公司:上海人美挂历经营公司、上海海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阿波罗文化艺术公司、上海科美特动漫文化传播公司。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 AAAA级28 ~ 23 ℃小雨转阴明 31 ~ 25℃后 32 ~ 25℃多义项上海市博物馆 更多义项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 梦de思念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1]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2]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中文名称上海博物馆外文名称Shanghai Museum类别综合性博物馆地点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竣工时间1996年预订门票30.00元起携程旅游提供去订票景点美图共34张景区热度指数 | 合作伙伴:百度地图近30天近一年近30天热度指数均值为62.68历史沿革1950年4月,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3]1953年7月,上海博物馆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历史变迁建筑图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3]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会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3]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仍旧划归市文管会领导。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3]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5年,新馆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新馆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3]2016年,翁万戈把南宋画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给了上海博物馆。[4]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2020年3月18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项目已经复工。[6]展厅陈列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查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2]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7]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和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新的陈列品中还有西周的晋候器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8]古代青铜馆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厅面积640平方米展厅,其中有120余件展品。展厅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除陈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为主,这里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南石刻、金铜佛像等。[9]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馆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共陈列了展品500余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的青瓷,还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辽时代,各地窑场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的中心,所烧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瓷器皆有展出。[10]古代雕塑馆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书法馆集中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典型名作,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展厅采用了展框、自动感应的灯光照明。[11]历代玺印馆:中国历代玺印馆是中国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展厅面积380平方米,展出玺印篆刻500余件。整个陈列以印章艺术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从馆藏一万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精品。展馆内借助高低错落的展柜,应用多种技术手段,使实物与辅助陈列相互配合。[12]历代书法馆历代绘画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共陈列历代绘画精品120余件,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有所体现。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为有效地保护展品和方便观众欣赏,展室内还采用了自动调节光照的感应射灯。[13]民族工艺馆:展厅面积700多平方米,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表现了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奇异风格。[14]历代钱币馆:展厅面积730平方米,通过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钱币馆内还辟有杜维善、谭端言伉俪捐赠的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15]明清家居馆:家具馆700平方米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中国家具精华100多件。[16]古代玉器馆: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17]馆藏精品上海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展览和研究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上海博物馆共有藏品101925件,其中一级文物717件,二级文物34505件,三级文物107992件。[18]青铜器德鼎:西周早期,高78厘米,口径56厘米,腹径58.4厘米,腹深35.4厘米,重84.86千克。陈翔久、旺敬之捐赠。为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19]冒鼎:西周时期。立耳,折沿,垂腹,圜平底,细柱足。沿下饰龙纹。腹内壁铸刻43字,记器主因军功受晋侯赏赐一事。[20]虎簋:西周晚期,高34.7厘米,口径23.3厘米,腹径23.3厘米,腹深12.8厘米,重12.28千克。造型敦厚,器盖正中为莲花形捉手。装饰有波曲纹和兽目交连纹。器盖和器身内底,分别铸有一虎纹,当是作器人的氏称。[21]展开全部钱币平肩弧足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铜质,长空銎,平肩,身中起三脊,弧足。面有“官市”二字币文,为东周时期周王室所铸造的货币。[32]“贞祐宝券”伍贯钞版:宋、金时期,铜质,纵34.9厘米,横21.7厘米,高2.5厘米。钞版上有表明宝券面值、发行机构、行用地区,日期和伪造处罚等文字。为金代贞祐年间印造贞祐宝券纸币的模板,传世仅见。[33]郢爯:春秋战国时期,金质,重62.6克。正面有排列式压印篆文“郢爯”字,“郢”是指楚国国都,“爯”原是重量单位,此处为货币标度,楚金钣使用时需切割称其重量。[34]展开全部陶瓷、玉器红陶袋足鬶:新石器时代,属于良渚文化。红陶袋足鬶胎呈红色并夹有细砂,器口外侈,中间凹入形成一捏流。短颈,鼓腹,由三个高袋足组成器身,腹侧附一宽环形把手。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41]四灵纹胜:东汉时期,白玉质地,长5.5厘米,宽2.1厘米,高3.2厘米,重0.032千克。此玉胜为避邪物,上下左右透雕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等代表了东南,西北四方天象的神灵,东汉时期并不多见。[42]双龙首璜:东周,战国晚期,长11.8厘米 宽4.3厘米。羊脂白玉,间有褐色浸痕。器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镂雕龙首,龙口微启,唇微卷,露牙环眼,长耳后伏于颈,饰阴刻细线纹。龙身浮雕勾连云纹,下缘透雕龙爪,上部有一个圆孔,可供穿线为佩。此类玉璜为战国时期成组佩玉之一。[43]展开全部书、画十八学士图:明代时期,十八学士图,纵134.2厘米,横78.6厘米,杜堇、庄万里家族捐赠。十八学士图共有四幅图,题材为唐贞观时期十八学士故事,分别为琴、棋、书、画四个场景,此为画图,设为立轴绘制,绢本设色。[46]米芾多景楼诗册:北宋时期,纵31.2厘米,横53.1厘米。其册11开,一页两行,每行二字或三字,共五十字,无款印。崇宁元年何执中跋为米芾所作。[47]张旭真书郎官石柱记序帖册:唐代时期, 纵19.8厘米,横11.8厘米,吴湖帆捐赠。此件《郎官石柱记序》为传世宋拓本。[48]展开全部玺印北宋玉押印:北宋时期,玉质。北宋玉押印为北宋花押印,花押印主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为各阶层人士所普遍采用。[51]雕塑生肖群俑:唐代时期,生肖群俑一组十二件,造型有数种,是人身生肖头相结合。各俑虽高不盈尺,但鼠、牛、虎、龙、蛇、猴、鸡首的形象齐全。俑身穿广袖长服,双手相拱,作站立凝目状。[52](注:更多详细藏品还可翻阅参考资料:[53] )科研文化出版读物1976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先后与南斯拉夫青春出版社,日本讲谈社、香港三联书店、日本NHK放送协会出版社、日本平凡社、香港大业公司等出版机构联合出版了《上海博物馆》、《青花釉里红》、《上海博物馆藏宝录》等12种大型图录和专著。共14张上海博物馆1985年以来出版了出国展览图录28种,既有综合性论述,又有每件展品的具体介绍,有的有几种文本。另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画》、《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博物馆藏瓷选》、《上海博物馆藏法书》、《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扇面》等图录和专著92种。1987年,上海博物馆为庆祝建馆35周年,集中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镜》、《青花釉里红瓷器》、《恽南田书画图集》、《中国书画家印鉴和款识》、《崧泽——新石器时遗址发掘报告专集》等10种。1990年出版了《清初四高僧精品集》大型图录。1994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钱币》8册图录。[3]学术期刊1985~1988年,编印了《国外自然科学与文物考古技术》情报资料14期。1989年创办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它既是实验室的研究通报,又是全国性的、唯一的文物保护技术的专业学术刊物。[3]文物修复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主要是修复、复制馆珍藏品,同时也为其它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修复文物、装裱书画。截至1995年,修复了馆藏青铜器、陶瓷器1400余件,如原来残缺的商父丁卣,破碎成70多片的西周曲折雷纹卣,从废铜中抢救出来的一对残损严重的春秋早期龙耳尊,经过修复,恢复了原貌。[3]共15张上海博物馆工场还装裱了馆藏书画1800余件,其中不少是流传有绪的重要文物,如王羲之《上虞帖》、唐孙位《高逸图卷》等,经过精心装裱,得以妥善保护。尤其是出土时已成“书饼”的《明成化说唱本》,经过文物保护科技人员与书画装裱匠的通力合作,使说唱本得以完善地保存。[3]科研成果 1977~1995年上海博物馆科技成果奖一览表数序年份科技项目研究人员获奖等级11977热释光测定陶瓷器文物年代王维达市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219833号中药气相防霉剂研制及其在书画保护上的应用陈元生83~84年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展开全部(上表统计,重大科技奖1个,市文化局科技奖2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一等奖2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二等奖2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三等奖5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四等奖7个,合计19个。[3] )重要活动社会教育上海博物馆为国际旅行社举办20余次文物知识辅导,为400多所学校宣讲600余次文物课。与上海师大附中、上海实验学校联合开办“人文景观课”,把上海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点,分批组织各班级到陈列室讲课。[3]共5张网友游记图暑假期间,举办“考古夏令营”、“文物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实地领略中华古老文明的风采,组织“江浙沪中学生文物博物馆考察团”活动,从江、浙、沪地区“博物馆和我”征文比赛中选拔出32名优胜者的学生参加。举办“文物知识竞赛”、开展“我心目中的博物馆”征文比赛,增强中学生的文物意识,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3]上海博物馆还组织了“博物馆之友”、“文物之友”等群众团体,把海内外文物收藏家、文物爱好者团结在博物馆周围,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为上博新馆建设捐赠了900多万美元作为18个专馆、专室的装修资金。[3]对外交流上海博物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始于五六十年代,基本是接待参观陈列,七十年代开始组织专业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国外来沪展览。[3]1980年开始组织了“上海博物馆珍藏中国青铜器展览”、“中国青花瓷器展”、“中国书法名品展”、“董其昌世纪展”、“上海博物馆珍藏工艺品展”、“上海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珍品展”等34个,分赴美、日、意、法、联邦德国、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瑞典和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休斯敦、华盛顿四城市展出时,观众达82万人次,并获得美国姊妹国际协会和读者文摘基金会颁发的“艺术特别成果奖”。[3]协助举办国外来展和联展:1978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展出了“突尼斯迦太基出土文物展”、“美国印第安人文物和西部名画家作品展览”、“中日货币展览”、“日本版画展览”等15个展览。201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举办了《幽蓝神采——元青花大展》,《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展》等大展。[3]2013年,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联合举办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与土耳其文化部门联合举办了“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奥斯曼帝国”展览。[3]服务指南参观须知参观者须接受安全检查方可入馆参观。为确保文物安全,保持良好的参观环境,上海博物馆将对观众流量实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8000人次以下(其中含预约观众2500人次)。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革命烈士家属、残障人士等,可优先入馆,上海博物馆之友会员凭证可优先入馆。遇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时,可根据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预先告示公众。[54]服务设施提供专门的残疾人车道、升降电梯服务。免费提供轮椅车、婴儿推车、针线服务、医药箱。[54]交通信息交通:地铁1、2、8号线、574路、112路、123路、71路、18路、145路、46路、952路、108路、934路、隧道六线等。[54](注:更多详细的服务指南还可翻阅参考资料:[54]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汤世芬[55]参考资料[1] 历史沿革.上海博物馆 [引用日期2015-06-01][2] 上海博物馆.青岛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5-06-01][3]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引用日期2015-06-01]

上海博物馆拥有12万余件精品馆藏,荟萃了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以古代青铜陶瓷器、书法、绘画最具特色,其中西周大克鼎、春秋子仲姜盘,以及唐朝《高逸图》、东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等均为蜚声中外的国宝级馆藏。

在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馆,珍藏着镇馆之宝——西周大克鼎,还有春秋牺尊、子仲姜盘等珍品;古代陶瓷馆内有商原始青瓷尊、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成组的宋汝窑盘、元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罐等绝妙精品;古代书法馆藏有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等一代杰作;而古代绘画馆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此外,还有珍藏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雕塑馆、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少数民族工艺馆、我国各朝代玉器精品的玉器馆、反映明清家具生活格调的明清家具馆,而历代玺印馆和历代钱币馆的馆藏规模居全国博物馆前列。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要求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是清朝著名海派画家吴友如在光绪庚辰三年三月(西历为1880年4月中旬)奉上海道台刘瑞芬之命所绘的一幅新闻纪实图。该画画心长92厘米、宽65厘米,画中除了吴友如的绘画和题词外,还有上海会审公廨谳员陈福勋的一段题词及落款。这幅画是吴友如在主编《点石斋画报》之前的一幅重要作品。至于此画的技法、成就如何,笔者不懂艺术,不敢妄加评论。笔者在这里就这幅画所记载的某些史实进行考订。 《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的主题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上海道在豫园宴请德国皇孙。但他宴请的是哪位德国皇孙?他为何来上海?画面题词中虽然已经讲了宴请的是德国皇孙“海哪哩”。但懂行的人都知道,“海哪哩”是当时的中国人给外国人的一个音译名字。“海哪哩”的本名是什么?为了查找这个“海哪哩”的本名,笔者专门去翻阅了英文《字林西报》。这份报纸对德国皇孙访问上海也曾作过报道。在《字林西报》的报道中,德国皇孙即H.R.H Prince Heinrich。在德国历史上,曾有两个H.R.H Prince Heinrich.:一个是生活在18世纪的普鲁士国王的弟弟,一个是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的孙子。后者生于1862年,卒于1929年。显然,这幅画中的德国皇孙应该是后者。1880年他正好18周岁,这与《申报》的描述基本吻合(申报记者估计亲王约20余岁)。《字林西报》1880年4月17日报道中曾指出,德国亲王是威廉皇帝的孙子。这可以进一步证明,《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中所说的德国皇孙就是威廉一世的孙子,他的全称是Prince Albert Wilhelm Heinrich of Prussia。此人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甥,也是威廉二世的弟弟。在德国,人们习惯称他为 Heinrich亲王。1897年山东胶州湾事件中,Heinrich亲王率德国海军来镇压中国人并觐见中国皇帝。在那段历史记载中,Heinrich亲王被称为“普鲁斯理”亲王(见刘培华著《近代中外关系》下册第41页,该书198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关于Heinrich亲王1897年率军侵犯中国领土之事,诸多历史书中都有记载。但对他1880年来上海访问一事,史书上很难找到有关记载。就连上海地方志委员会编写的专门撰述上海外事活动的《上海外事志》中,也没提到德国亲王访问上海一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珍藏的这幅《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所述史实是真是假呢?笔者专门去翻阅了当年上海滩上最有影响的两份报纸:《申报》和《字林西报》(英文)。结果发现:1880年4月中旬的《申报》、《字林西报》对Heinrich亲王访问上海一事做过多次报道。只不过两份报纸报道的角度不同,详略各异。但总的来说,这两份报纸的报道证实《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所述史实基本属实。因此,这幅画的出现,可以弥补《上海外事志》、《近代上海大事记》等史书漏记“1880年4月德国亲王访问上海”这一史实的缺憾。但德国Heinrich亲王为什么要在1880年来上海?看这幅画时,人们不禁会提出这个问题。一份关于Heinrich亲王的资料表明:1877年15岁的Heinrich亲王参加了德意志帝国海军,接受海军训练。1878-1880年,Heinrich亲王做环球旅行,作为他海军学习的必修课程。上海是他环球旅行中的一个点。也就是说,德国皇孙并非专程访问上海。他乘船到达吴淞港口后,“恐烦供给,又恐潮水涨落不时,不欲驶入上海”,是在德国驻沪领事及其水师军官再三邀请之后,Heinrich亲王才临时决定登陆上海访问。对于一个顺道访问上海的的德国亲王,上海道给予其隆重而热情的款待。《申报》1880年4月19日报道了“上海道豫园宴请德国皇孙”的情景:刘芝田观察昨早偕印委各员在邑庙豫园萃秀堂内备办中外大菜请德国皇孙赴宴。堂中皆悬灯结彩,豫园门并新北门皆有护军营勇列队伺候;又派淮军毅勇四十名与西国鼓乐往迎。皇孙于十一点钟时乘绿呢大轿而来,仪表轩昂,年约20余岁;并有各国领事及各翻译与统带水师官,皆乘肩舆,共计二十三位。到时升息鼓乐,道宪率属亲自出迎,握手相见倍极款洽……唯席间如何酬酢及所议各事,以闲人不能入内,故未详悉云。上海道刘芝田(1827-1892),即刘瑞芬,安徽贵池人,字芝田。1862年他随李鸿章淮军来上海,镇压太平军。1877年5月刘瑞芬署理上海道台,任内与工部局交涉拓展麦根路事宜。1878年9月到1882年6月,刘瑞芬正式担任上海道台。刘芝田为什么要盛情款待德国亲王呢? 这就要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德关系说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从英国向德国转移。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德国对于中国早已萌发侵略野心。早在1861年德国就与清政府签定《中德条约》,分享英法联军侵华战果。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尚未像其他国家一样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军事侵略。中德基本相安无事。正在进行洋务改革的清朝官员李鸿章等主张对德国修好。因为“德国近年发奋为雄,其军政修明,船械精利,实与英俄各邦并峙。而该国距华较远,并无边界毗连,亦无传教及贩卖洋药等事。”(见《李鸿章全集·卞长胜等赴德国学习片》,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1876年,在李鸿章推动下,清政府向德国派出了一批留德学生。1880年前后,李鸿章聘请德国军官训练淮军,并提请清政府购买德国军舰装备中国军队。清政府实力派官僚这样做的目的,既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考虑;也是主动向德国示好,结交德国以抗衡其他国家侵略的一种外交策略,即近代中国外交界盛行的“以夷制夷”之策。 1880年被李鸿章派赴德国订购军舰的著名军火专家徐建寅光绪六年十一月初九日在德国演讲时曾讲道:“今我国拟在伏尔坚厂订造一船,足证我国与德国交谊之厚。”《清史稿•志十六•邦交》记载:“光绪十年,赠德皇景泰窑器,答历次派员监造船舰,拔借鱼雷及兵船教习等事,修好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出现上海道台盛情款待德国亲王的一幕是很自然的。1880年刘芝田还应李鸿章之请,派金楷理赴德国协助徐建寅采购军舰。《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正是19世纪80年代清朝官员积极主动地向德国示好、攀交德国的一种真实写照。历史证明,清朝官员们与德国修好、结交德国的思想是“一厢情愿”。1897年,正是德国借“胶州湾事件”引爆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上海道台曾经热情接待过的Heinrich亲王则是侵华德军的急先锋。上海道台在豫园宴请德国皇孙的具体地点,《申报》报道与《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所示不同。《申报》报道:“刘芝田观察昨早偕印委各员在邑庙豫园萃秀堂内备办中外大菜请德国皇孙赴宴……”而《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中不仅楼宇匾上清楚地画着“仰山堂”三个字,而且画面题词中有“观察刘公觞于豫园中。峰回路转城市山林之仰山堂是日也重轩洞开冠带云集…”之语。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有误?笔者认为《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的说法更可信。从画面题词来看,画面题词者陈福勋是此次宴会的参加者之一。陈虽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但同治七年(1868年)起就任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一直到1880年他仍然是公廨谳员。在出席这次宴会前,他在上海居住至少也有十二年了。在此期间陈福勋还多次被派去办理马嘉理事件、华侨被拐案、收回淞沪铁路等重要对外交涉事件。陈福勋不至于分不清豫园内挂着醒目匾额的几个厅堂。创作这幅作品的吴友如,如果没有亲自参加这个宴会,也很难画出这么细致的作品来。两位当事人留下来的记录应该是可信的。而《申报》记者在报道这次宴会时透露:“惟席间如何酬酢及所议各事以闲人不能入内故未详悉云。”也就是说,记者并未参加宴请。根据记者自己的描述,宴请当日,豫园戒备森严,记者很可能没能靠近宴请的楼堂。这样看来,《申报》记者报道出现失误的可能比较大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青铜器馆: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传世青铜器流散在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博物馆,各有一定数量。近40年来,陕西、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有大量出土文物,但成系统的收藏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最为突出。上海博物收藏的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和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陶瓷馆:它是一部中国陶瓷史的缩影,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至商、周原始瓷,东汉、三国、西晋的青瓷,沿着陶瓷发展的轨迹,一直到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官窑器,都有展出。同时还有古代瓷器制作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绘画馆:上海博物馆收藏绘画以明清文人画为主。展品有唐孙位《高逸图》,五代董源《夏山图》,北宋巨然《万壑松风图》、宋徽宗《柳鸦芦雁图》等国宝级珍品,以及南宋、元、明、清的名家原作。书法馆:把绘画和书法分为二个专馆,是老一辈专家苦心征集而逐渐形成雄厚收藏的结果。这里展出有代甲骨文、两周的金文、石鼓文以及秦、汉至两晋、南北朝等各个时代的文字与书法作品。雕塑馆:除陈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为主。这里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为难得的南石刻、金铜佛像等。钱币馆:我国有3000多年使用金属货币的历史,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币比较齐全。这时不仅收藏了历代铜铁铸,战国的金币,还展出金、无钞版和明清金银货币,还有沿丝绸之路各国的金、银货币等。玉器馆:将以特殊设计的灯光展示史前以及三代以后的历代玉器珍品。家具馆:设明式的厅堂、书斋和卧房三间陈列室,展出明清藏品,同时展出香港庄民先生捐赠的一大批明式家具。中国古代家具历来为人们所珍爱,这里的展出必将引起国内外观众浓厚兴趣。玺印馆:中国历代玺印是研究各个朝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职官和文学、艺术的一份重要的实物资料。馆内展品的重点是战国玺印、两汉官印和明清流派印。大克鼎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五件不得出境国宝之一。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期所铸的青铜重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大克鼎铭文共28行290字,记载了周天子对贵族“克”的册命辞,字体圆润古拙,又不失劲健,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大克鼎原为收藏家潘祖荫收藏,1951年捐献给了国家,成为了上海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文物。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英文博物馆期刊投稿邮箱

Advances in Politics and Economics (政治和经济学的进展)ISSN 2576-1382 (Print) 2576-1390 (Online)官网: 编辑直投邮箱ape@scholink.orgWorld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世界教育与人文学报)ISSN 2687-6760 (Print) 2687-6779 (Online)编辑直投邮箱: wjeh@scholink.org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and Culture (社会科学与文化的进步ISSN 2640-9682 (Print) 2640-9674 (Online)编辑直投邮箱:assc@scholink.org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Studies(英语教学与语言学研究)ISSN 2640-9836 (Print) 2640-9844 (Online)编辑直投邮箱:eltls@scholink.org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Studies(国际商业与经济研究)ISSN 2640-9852 (Print) 2640-9860 (Online)编辑直投邮箱: ibes@scholink.orgWorl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世界教育研究杂志)ISSN 2375-9771 (Print) 2333-5998 (Online)编辑直投邮箱; wjer@scholink.orgSustainability in Environment(环境的可持续性)ISSN 2470-637X (Print) 2470-6388 (Online))编辑直投邮箱: 国际英文普刊,知网检索,现在投稿,2月底出刊,三月中旬左右可以知网检索和邮寄

《博物》与《中国国家地理》的投稿邮箱地址:邮箱:《博物》与《中国国家地理》的纸制原作、光盘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博物》杂志社 邮编:100108

1、首先,您在投保的时候就是选择刊物的栏目,目前媒体非常的丰富,报刊杂志非常多,想让自己的文章提高通过率的话,首先你所选择的康复必须要符合自己文章的内容方向。2、在投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规范的格式,而且书写要美观,如果是通过电子邮箱的形式进行投稿的话,对书写没有任何的要求。编辑的观看的时候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的,编辑都没有耐心看下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率就会低一些。3一定要注意控制文章的字数,字数也是,发表文章稿费的一个依据,所以要根据该杂志以往的文章来控制自己的字数,这样的话能够更加方便排版。如果说你的文章需要占两个版面的话,这样也会降低通过率的。4、一定要注意投稿的策略很多新手在前期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不太出名的刊物,当然,这些刊物在投稿的时候通过率也会有所提高。5、一定要抓住机遇,每篇文章在被采用的时候要趁热打铁,如果再收录,之后你还有其他文章的话可以接着进行投稿,但是一定要切记,千万不可以一稿多投。

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博物馆工作期刊投稿邮箱

博物杂志的编辑单位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杂志社社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2207室,博物编辑部。望采纳

《博物》与《中国国家地理》的投稿邮箱地址:邮箱:《博物》与《中国国家地理》的纸制原作、光盘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博物》杂志社 邮编:100108

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找自己需要的电子邮箱

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 索引序列
  •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邮箱
  •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
  • 上海博物馆的期刊投稿要求
  • 英文博物馆期刊投稿邮箱
  • 博物馆工作期刊投稿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