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财务管理发表期刊论文

财务管理发表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

财务管理省级期刊

财务,会计类的报刊杂志:《财会月刊》、《会计师》、《财会学习》、《中国税务》、《财务总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税务报》、《中国金融报》、 《中国税务报 》、《中国财经报 》、《中国证券报》等报刊。

1、《财务与会计》

《财务与会计》是一份面向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实务的综合性财会专业指导刊物。主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财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财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财会工作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财会工作经验,普及财会知识。是一份面向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实务的综合性财会专业指导刊物。

2、《会计之友》

《会计之友》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财会杂志,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为旬刊,一级期刊,是全国中文会计类核心期刊。

3、《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创刊于1950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金融财经类刊物。主要报道金融改革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探讨经济、金融理论问题,交流各地金融工作经验,介绍国际金融动态。

4、《财会学习》

《财会学习》杂志旨在反映财经领域的科研成果,研究财经理论,探讨财经问题,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财会学习》杂志一贯秉承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遵循办精品财会期刊的理念。

5、《中国税务报》

《中国税务报》是税收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中国税务报》在及时传递国家税收政策、法规、提供各税收和经济信息的同时,在报道内容上坚持社会化方向,贴近市场,贴近百姓。立足税收,置身经济,面向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与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之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金融

参考资料来源: 财会学习杂志-《财会学习》杂志期刊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税务报-报纸简介

《财会通讯》《会计之友》《会计师》

《中国商论》期刊级别:国家级,知网,半月刊出刊时间:2023年上主要栏目:流通经济、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链、国际商贸、消费市场、金融视线、服务经济、商业创新、企业管理、产业经济、流通助农《全国流通经济》期刊级别:国家级,知网,半月刊出刊时间:2023年上主要栏目:《中国流通经济》设本刊特稿、流通现代化、现代物流、经贸论坛、企业管理、市场分析、营销管理、投资理财、经济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栏目。《山西农经》期刊级别:省级,知网;半月刊,出刊时间:2023年上主要栏目:理论探索 农经研究 调查思考 生态经济 管理科学 现代农业 经验交流 信合金融 。《当代会计》期刊级别:省级,知网、万方;半月刊,出刊时间:2023年中栏目设置:前沿、理论探索、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审计广角、工作交流、实务园地。《知识经济》(限时优惠)期刊级别:省级,万方、维普;旬刊,出刊时间:2023年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数字经济、财政金融、财务与会计、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经济管理类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的教育管理、教研教改等)、案例研究等《乡镇企业导报》(有19、22年版面)期刊级别:国家级,维普;旬刊,出刊时间:2023上主要栏目:企业论坛、基层管理、金融视角、科技创新、乡村经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理论探讨《新营销》万方 经济刊(有20年版面)期刊级别:省级,万方,半月刊出刊时间:2023上主要栏目:财务会计、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人力资源、行业发展、案例策略、经营管理。《理财》(审计版)期刊级别:省级,知网;月刊,出刊时间:2023中主要栏目:财政经济、财务、审计、管理方向文章。先搞清楚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如果没有写明必须要本专业的期刊,可选择综合期刊,出刊较快,价格也更合适。)

财务管理期刊投稿

《财经界》《财会通讯》

SSCI收录期刊,能在上面有一篇文章,自然是非常不错的,Financial Management [ISSN:0046-3892]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SCI(2009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SCI(2012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SCI(2013版) 主题分类: Busine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Busine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Finance Busine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Busine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tocks and Shares Busine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Trade and Commerce CIMA的会刊--《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该杂志每月出刊,邮寄到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万CIMA会员和学员,是国际财务经理人圈子内享有声誉的刊物。为减少碳足迹并满足会员学员日渐养成的电子阅读习惯,CIMA从2014年起,将减少一半的纸质杂志(每年给会员及全科合格学员邮寄六期),所有月份的杂志都将通过Apple App Store应用及时更新,并将比传统纸质版本增加更多制作精良的多媒体格式的音视频及学习资料等。

提一点个人意见哦,楼主不赞同的话,可以否决哦,呵呵《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优秀期刊征稿[图]财经界》58期刊网征稿中[图]《南方金融》58期刊网征稿中[图]《新经济导刊》58期刊网征稿[图]《财会通讯》财会专业期刊征稿[图]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本人最看重的还是《财经界》,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金融经济》《现代商业》《商业文化》

财务管理期刊论文发表

《金融经济》《现代商业》《商业文化》

20年 财税 管理经验 公司财务学博士 杭州某大学会计学副教授 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学术) 会计学/MPACC/MBA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美国管理会计师(CMA)协会认证培训讲师 北京大学、上海交大、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暨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 曾任: 深圳品奇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擅长领域: 业财融合、节税降费、财税风险规避、预算管理……实战经验: 牛博士拥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曾在 北京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等多所高校工作和学习,曾 出版《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 等 3部 教材,长期从事 财务会计、税务、投融资、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 等方面教学和研究,深谙公司财务与分析,税收筹划、公司投融资相关理论和实务。 老师近年先后主持、主研完成 2 0多项 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 1 3 项 课题获得省、厅级优秀成果奖,先后在《管理评论》等重要期刊发表关于财务管理学术论文 30余篇 。曾为 中国核工业集团、南方航空公司、中国石油四川分公司、中交广航局、中国通信服务福建公司、济南公交集团、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河南电力公司、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等企业高管进行有关财税、内控及预算方面的培训和咨询,财税实操经验丰富。部分授课案例:   ■牛博士为河南龙蟒佰利股份有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讲授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实务》 课程,获得高度认可。通过课程学习,公司中高层领导懂得简单财务报表的分析,并能用财务工具和信息做出生产运营决策,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 使得该公司的预算编制水平有所提高 ,也有力推动全面预算的彻底执行,后成功返聘 8 期 。 ■牛博士以一对一会一对多形式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挖潜增效、节税降费服务,仅仅2018年,牛博士多次为某企业会员做关于节税降费培训并指导其落地,据统计,现场学员制定的方案累计节税逾 1000万元, 赢得 4 期 返聘。 ■牛博士给成都总裁班讲授 《老板利润管控》 ,给出落地的表格和方法工具,促使学员完成落地操作方案超过 600份 ,有效强化了老板对财务的控制,起到挖潜增效,堵住漏洞的作用,课程内容深受学员喜爱,后根据反馈信息大多数学员企业利润增幅在 30% 以上 。主讲课程: 《战略财务管理》 《业财融合:从价值记录到价值创造》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风险溯源解析与风险管控》 《多变复杂环境下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应用》 《金税四期背景下企业纳税风险管理与税务稽查应对》 《企业高管的财务思维及应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 《数字时代下的管理会计工具及实操应用》授课风格: ▶ 理论与实战结合: 高屋建瓴的理论点拨,易懂,立竿见影的落地实战,好用。 ▶ 讲授与互动结合: 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讲授,让学员没有不懂的知识内容,案例与互动体验的开展,让学员体验感悟并应用所学知识。 ▶ 深刻与幽默结合: 课程内容一语中的,浅入深出,思路清晰,直击本质,课程呈现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形式多样,轻松掌握。部分服务客户: 国有/上市企业: 中国石油四川分公司、河南电力公司、龙蟒佰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金融系统、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商贸/科技行业: 扬州市紫宸商贸有限公司、河南那多商贸有限公司、昆明亮鹰经贸有限公司 安庆市凯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哲睿科技有限公司、溧阳三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慈灸堂健康科技三河有限公司 影视/餐饮业/消费品: 北京爱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上海茹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客多多餐饮集团、湖南长沙创一日用品有限公司、苏州凯瑟琳日用品有限公司、无锡宝驰装饰有限公司、安庆凯达有限公司、深圳品琦照明有限公司、上海红豆服饰有限公司 大学院校: 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福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部分客户评价: 牛博士的报告讲透了企业融资的逻辑,为我们在引进战略投资者、选择香港创业板和国内新三板等方面融资决策提供了分析框架,听完后如何做决策就很显然了。 —— 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潘副总 财务会计类的课程专业,晦涩,但牛老师的课易懂,把很专业的知识用最通俗的话表达出来,让我这样完全的门外汉能轻松掌握,并且把专业复杂的表格简单化,报表内容以最本质的框架给出来,易懂还好用。 ——扬州市紫宸商贸有限公司   詹总 牛博士对于国家财税新形势解读透彻,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最新的形势,也解读了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特别是这些宏观变化对我们企业和老板的影响,让我们明白了很多看似想当然的做法存在的财务和法律风险,并给出很多如何规避风险的使用做法,让我们感到很安心。 ——云南哲睿科技有限公司   王经理 全面预算难在企业各部门的协调,牛博士的课程让我们高管明白了自己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的角色,各中层干部明白全员预算不仅仅是财务的事情,各部门应该如何协调,如何由下到上、由上到下的具体操作。对于公司全面预算的启动、实施、控制和调整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河南龙蟒佰利股份有限公司   申副总经理 牛博士的课程给我们一个系统框架,并在每个部分给了操作工具,这样我们可以全面挖掘企业可能节税的环节,整个税负确实大幅下降,甚至很多业务处理后就不用交税了,太棒了。 —— 无锡宝驰装饰有限公司财务部   张总监 我一直认为财务都是会计的事情,听了牛博士的课才知道,财务原来对企业那么重要。牛博士给我们更新了观念,给了企业挖潜增效和决策的工具,听得懂,用得上。 ——安庆凯达有限公司   李经理     部分授课照片分享:     济南公共交通集团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 国网河北公司 《企业财务转型及信息化建设》     公开课 《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 公开课 《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     无锡地铁集团 《会计准则和新政》 海南省国资委 《企业风险溯源解析与内审管控防范对策》     公开课 《非财管理与社税筹划》 云南通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财务人员职场转型与晋级》     万树置业 《税务筹划》 北京京仪集团 《管理会计中的企业战略管理》     北京大学EMBA总裁班 《财务战略管理》 公开课 《金税四期背景下企业税务稽查重点及应对策略解析》

如果说面对企业管理这一永恒的主题,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明显滞后于其组建速度,并且财务管理又是它们的重要基础工作和突出的薄弱环节的话,那么,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筹资风险不可能被消灭或避免,但企业只要从自身出发就完全可以控制。本文在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②提高风险价值观念;③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8.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应建立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利用财务杠杆控制负债比率,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

摘 要 投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手段,是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但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因此,企业能否把资金投资于收益高、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提高投资效益,需要不断提高选择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提高有效防范各种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 投资效益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防范 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 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 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 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国家对于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对于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总体效益是医院今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摘要】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国家财政的支援,公立医院长期以来缺乏对盈亏的敏感性。鉴于其自身和外部环境特点,形成了多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完善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权责不分、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文通过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借此为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一、前言

公立医院作为国家的医疗服务机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系到医疗体制改革,更关系到社会民生建设。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公立医院时常遭遇财务问题,甚至财务危机。因此,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变得愈发重要,研究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优化方法,是保证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医院本身和卫生事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医疗服务也是用于交换的商品,但凡商品都适用价值规律,卫生领域也不例外。研究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有助于医院自觉遵循和运用经济规律,正确处理与外界间的各种复杂经济关系,正确定价、合理补偿,适应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建立质量和效益相结合的医疗机制是深化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研究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能促使医院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考核,从而达到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目的。同时促进各医疗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建立完善开放的医疗服务市场。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体制的束缚和观念的禁锢,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执行机制略显陈旧,“等、靠、要”思想依然顽固,参与竞争的意识严重不足,缺乏根据市场调整经营方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财务管理经验尚浅且问题重重。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成本核算和固定资产两个方面。

1、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

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与行政事业单位相同,以实际成本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成本专案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这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方法长期沿用,但随着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核算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医院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1***成本核算基础薄弱

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重视计算而非管理,忽视事前控制。公立医院大多采取单纯按支出情况来统一计算成本费用,实际上是游离在成本形成过程之外的。只是事后的静态反映,不能说明成本责任的归属,这样导致奖惩制度无法与成本责任相联络,因而造成医院各部门科室及医护人员对降低成本既缺少动力又没有压力,积极性受到束缚,长期以来只有少数财会人员关心成本的被动局面。

***2***奖金分配制度导致成本核算不全面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还局限于在科室奖金分配阶段,奖金分配的标准制定导致成本核算不全面。

奖金分配基本公式为:奖金=***收入-成本***×提成比例

为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医疗质量,将公式调整为:

奖金=***收入-成本***×提成比例×质量分+工作量指标+经济收入指标+单项扣+专项补贴+级别

质量分:各医务科室按制度进行评分,即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文明服务质量的总分数。

工作量指标: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病人数、每个医生平均承担的住院人次数、诊疗人次数等。

经济收益指标:平均住院日收入、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平均床日药品收入、门诊人均医疗收入、门诊药品占医疗收入比例等。

单项扣:病案归档率,无菌物品阳性率等。

专项补贴:加班补贴、夜班补贴等。

级别:职务、职称、工龄、学历等。

这种奖金分配制度涉及的成本不全面,未包括间接成本,因此***收入-成本***出现负值的月份不多。若按全成本核算,容易导致***收入-支出***均为负值。医院为保证医护人员的利益,一般不采取全成本核算方式,现行的奖金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本全面核算的推行。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主要是科目设定不甚合理。首先,缺少“折旧计提”,仅使用“固定资产”、“固定基金”对固定资产进行帐务处理。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两者账面数额一致。但是随着固定资产购入方式的灵活化,这种科目设定已无法满足管理需求。当医院购入旧的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当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已付款增加而增加,使得“固定资产”账面数额不等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显然这种处理方式的“固定基金”科目已失去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数额的作用。

其次,公立医院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固定资产增加时,按收入比例提取相应的“修购基金”,作为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减少时,一种是固定资产清理报废的处理,将固定资产的残值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修购基金”、另一种是固定资产出售的处理,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同时反映“银行存款”、“修购基金”专案的增加,并按原购价反映“固定基金”、“固定资产”的减少。在这样的账务处理中,以收入数额为基数计提的“修购基金”和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产生脱节,无从对固定资产折旧数做出反映。

这种做法有两大缺陷:第一、不能反映固定资产折旧数,不能根据经营需要合理补充固定资产数;第二、资产负债表不能体现折旧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净值,从而导致资产和净资产虚增或虚减。

三、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从上面问题可以知道主要是成本核算和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最重要的两方面。存在问题就必然需要解决,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开展全面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开展不够全面,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开展成本核算的重点应放在控制成本支出、核算标准成本上。

***1***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首先,确立成本目标、增强成本控制只有明确成本管理目标,医院才能在目标的指引下生存发展,一旦丧失目标,极易导致成本管理工作的偏颇。成本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目标的实现,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行具有本院特色的成本管理目标,以此加强成本核算。笔者认为,成本管理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普遍适用于一般规模公立医院。一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各医疗科室等责任单位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作为医院控制成本的标准;二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将医院实际成本消耗与责任目标***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及时揭示脱离责任目标的差异,加以分析并采取措施改进。三是在会计期末,计算出各医疗科室的年度实际成本,考核目标完成程度,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作为评价各医疗科室业绩的依据,为下期成本目标确立提供参考、指明方向。

***2***全面合理分摊费用

费用分摊要涵盖医疗费用、管理费用和服务费用。医疗成本,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人员费用、材料消耗等,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包括交通费、公务费,按确定的分配方案如按人数进行分摊,计入科室成本。行政后勤部门的核算办法,可实行定额管理,简化分摊工作量。在此要特别注意比较容易忽略的几点:职工的各项保险金的核算,减掉个人支付部分,其余额按各科室实有人数分摊计入科室成本;医疗事故及赔偿支出,根据医院规定适当进入科室成本;离休人员费用、独生子女补助等公共性质支出,可不分摊科室成本。

2.合理设定固定资产科目

笔者建议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再通过“固定基金”科目核算。此举能加强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缩小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差距,使会计资讯具有可比性。

增设“折旧计提”科目,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法,按照现行制度规定,我国公立医院对购建大型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当期一次性核销方法。但部分医院当期经营并不具备承受购建大型固定资产的能力,而且现在购建大型医疗固定资产的融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为更合理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本文建议采取下列三种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一是采用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时期医疗成本,其优点是真实反映医院当期经营成果,适用于普通的大型装置;

二是采用加速折旧法,将医院固定资产每期计提折旧,在使用初期计提多一些,后期计提少一些,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适用于中等价值且折旧年限短的固定资产;三是单位工时法,固定资产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时数平均计算折旧,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使用程度很不均衡且使用磨损对装置影响特别大的情况。

在固定资产废弃处理上,建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真实详细地反映其损益情况。便于医院准确、及时的掌握大型固定资产,尤其是贵重医疗装置的保有情况。

四、结语

本文将研究观点立足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整体,从会计的角度出发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固定资产进行审视,对其进行问题分析和措施提出,希望能对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小琳.现行医院财务风险分析[J].现代商业,2010***11***.

[2]王军.趟出一条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J].中国财政,2010***06***.

[3]陈先森.全力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J].中国财政,2010***01***.

>>>下页带来更多的

财务管理论文发表期刊

F23会计类核心期刊表1会计研究2审计研究3财会月刊4财务与会计5财会通讯6审计与经济研究7中国审计8中国农业会计9广西会计10中国会计电算化11财会研究(兰州)12事业财会13财经理论与实践14会计之友

我是会计研究生,这个可以和你聊聊。可以去会计研究。审计研究,金融研究,还有管理世界都可以,这些是顶级的刊物。如果你可以发表那你读博都没有问题,跟你说,很难。

中国会计评论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发起、16所综合大学加盟创办的《中国会计评论》(China Accounting Review),由北京大学出版创刊号。会计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 《会计研究》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 。会计与经济研究《会计与经济研究》(双月刊)1983年创刊,(原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主办的以会计为主、贸易金融经济为辅的财经类学术期刊。财务与会计主管主办:国家财政部 中国财政杂志社快捷分类:经济会计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是国家级的,省级的,还是核心级的?

财务管理发表期刊论文

如果说面对企业管理这一永恒的主题,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明显滞后于其组建速度,并且财务管理又是它们的重要基础工作和突出的薄弱环节的话,那么,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筹资风险不可能被消灭或避免,但企业只要从自身出发就完全可以控制。本文在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②提高风险价值观念;③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8.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应建立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利用财务杠杆控制负债比率,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

摘 要 投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手段,是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但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因此,企业能否把资金投资于收益高、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提高投资效益,需要不断提高选择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提高有效防范各种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 投资效益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防范 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 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 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 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财经界》《财会通讯》

《金融经济》《现代商业》《商业文化》

是国家级的,省级的,还是核心级的?

  • 索引序列
  • 财务管理省级期刊
  • 财务管理期刊投稿
  • 财务管理期刊论文发表
  • 财务管理论文发表期刊
  • 财务管理发表期刊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