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纤维技术期刊怎么样投稿

纤维技术期刊怎么样投稿

发布时间:

纤维技术期刊怎么样投稿

汗 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

一、一种方式自投。自己在检索网上查询版权页上的电话,了解发表流程,或者是通过邮箱,直接投稿,这种费用低,但是需要漫长的等待期,适合时间充裕的作者。但是这种效果不大,往往会被拒稿,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二、另一种方式代投。就是找靠谱的找对论文中介公司机构,一般都会固定的和一些杂志社有长期合作,所以,审稿方面找代理确实要比杂志社容易的多,发表流程比较快,费用相比自己投稿有一丢丢高,费用可以提前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贪便宜,太便宜很容易遇到假刊,很容易,所以选择中介公司机构一定要选靠谱的,一定要审稿!你会发现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不再是难事。十年老平台,资深编辑为你保驾护航,百家期刊杂志等你来投,二流思玖玖留思七五八,下面是投稿流程:

(1)官方途径投稿。官方网站投稿系统、官方邮箱、寄送纸质稿等。该途径投稿一般来说审稿时间较长,2-3个月,易被退稿,拒搞。该途径投稿适合稿子质量较高、单位评优评先要求之下的情况。该途径也是学术界用的最多的,目前各个期刊陆陆续续开通官方网站与官方投稿系统。采用官方投稿系统,方便作者投稿,查看审稿进度,方便编辑一方收稿与外审,是目前期刊投稿的趋势。(2)文化公司中介。为解决多数作者缺乏投稿知识与投稿途径,加之部分期刊征稿难的问题,部分文化公司获得部分期刊征稿代理权,负责对接作者与期刊社之间的投稿事宜。该途径的特点:信息更新较快、审稿时间较短(一般1-3天)、稿子录用率高、发表周期短(速度快)。论文发表对于学子保研考研、奖学金申请加分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有能力有意愿的同学要尽可能写出一篇优质文章进行投稿喔!

结合多年经验,大致是这5点要求:(1)能发表出去就行,专刊普刊就可以(2)期刊名称和专业相关(3)对期刊的CN/ISSN/邮发代号有要求(4)对收录的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龙源)(5)要求是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行周期(旬刊、半月刊、月刊等)要求

化纤与纺织技术期刊怎么样

大。一般没有拒绝,而是退修,说明还是认可文章得。机会较大。以下推荐一些石油化工期刊:《中国化工贸易》 国家级、石油化工专刊,2个版面起发(2版4000字符)《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省级 3版5400字符 征稿方向:石油,化工,化学,物资物流方向稿件。《化纤与纺织技术》第一批学术、影响因子0.448 收纤维、服装、纺织、化工、设计、设备、材料等方向稿件《当代化工研究》国家级,有影响因子,基础研究,技术应用与研究,环境工程,教学研究,工艺与设备,科研开发等等《化工设计通讯》 月刊 第一批学术期刊 2版起发4800字符。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A+类的为《棉纺织技术》和《纺织学报》,A类按排名分别为《印染》、《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印染助剂》、《合成纤维》、《毛纺科技》、《纺织导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和《纺织科学研究》。B+类分别为《中国麻业科学》、《丝绸》、《上海纺织科技》《产业用纺织品》、《轻工机械》、《针织工业》、《染整技术》、《山东纺织科技》、《纺织科技进展》、《非织造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福建轻纺》、《现代纺织技术》、《广西纺织科技》。B类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天津纺织科技》、《国际纺织导报》、《纺织器材》、《江苏纺织》、《四川丝绸》、《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化纤与纺织技术》、《中国纺织》、《纺织机械》、《纺织标准与质量》、《国外丝绸》、《江苏丝绸》、《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类分别为《辽宁丝绸》、《黑龙江纺织》、《麻纺科技》、《麻纺织技术》、《上海毛麻科技》、《国外纺织技术》、《国际服装技术》、《纺织教育》、《四川纺织科技》、《现代生活用品》。

化纤与纺织技术杂志怎么样

化纤面料好不好

化纤面料好不好,在现实生活中,化纤面料也是我们生活在常见的一种面料了,这种面料具有较大的弹性,所以一般是可以用来制作衣服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化纤面料好不好。

在我国,肯定大多数人都认为化纤面料没有天然纤维面料好,但是在国外,大多数的消费者却认为化纤面料更具有舒适性、功能性和高感性。而现实是化纤面料利用现代高科技,从仿真到超真,不断展现其新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饰品、生活用品等领域。

1、涤纶的外观和手感已与天然纤维一样,甚至其舒适性、易打理性和染色鲜度都已超过天然纤维。因此,某些上等化纤面料的价格已超过天然纤维。

2、化纤面料的功能更优越,在化纤面料中添加抗菌剂,可以增加其抗菌功能。添加矿物微粉,使其具有低辐射功能或远红外辐射功能。此外很多化纤面料还具有耐紫外线辐射、耐磨、耐高温等功能。

3、化纤面料更具个性化,可以通过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将不同化纤的性能取长补短,生产出各式各样综合性能超过天然纤维的纺织品。如生产出难燃纤维、耐高温纤维、弹性体纤维等等。

化纤面料的价格

化纤面料因为其科技含量不同、特性不同、档次不同、功能不同、种类不同,其价格差别都是比较大的。这里列举一般的化纤面料价格,涤纶面料的价格在4元每米到74元每米之间都有,氨纶面料的价格在8元每米到60元每米之间,腈纶面料的价格在12元每米到85元每米。

化纤面料是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是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

它的优点还是很多的。

1、结实耐用。因为化纤面料为高分子织物,所以面料的密度大,相对牢度也比较大。

2、抗皱免烫。化纤面料即使被揉为一团后,打开来褶皱也是很少的',或者没有褶皱。

3、生产成本低。纺织技术发达了,也让化纤面料的生产成本更低。

4、舒适性强。它本来就在模仿天然纤维,已具有比较好的吸湿性和舒适性。

5、其他。高弹、抗菌、耐磨等等特性。

化纤面料的优缺点

优点:

1、结实耐用:化纤面料面料密度较大,所以面料也比较结实,抗击打能力较强,制成衣服后有很好的耐磨性。

2、好打理:化纤面料的服装清洗后不需熨烫都能保持服装平整,方便打理。

3、抗菌防辐射:化纤面料有着很好的抗菌,防辐射性能。

3、成本低:化纤面料的原料的成本很低,所以化纤的生产成本也很低。

4、仿真性:化纤是模仿天然纤维的,具备一些天然纤维吸湿和舒适的特性。

缺点:

1、不宜长期使用:化纤面料遇热容易变形,而且容易产生静电,不宜长期使用。

2、吸附性差:化纤面料不能很好地与蚕丝“吸附”,使用一段时间后,蚕丝就会缩成一团,影响使用效果。

如何辨别面料成分

1、验货。

看证书和洗标,了解服装面料的基本信息如织物成分、含量、商品标准、清洁标准、安全类别和制造商信息。

2、手摸。

纯棉织物没有光泽和弹性,摩擦力较大。化纤织物延展性好,滑不溜手。

3、燃烧。

化纤织物燃烧后大多会有熔化、结瘤和特殊的燃烧气味。不过这招不现实,很少用。

化纤面料过敏怎么办

首先要立即停止使用化纤物品,保护皮肤避免接触化纤制品,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严重者可以静脉注射。配合炉甘石洗剂或肤轻松软膏,外涂患处。同时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多吃点含维生素C的食物,还可以去医院做个过敏原测试,做脱敏治疗。

化纤面料会导致皮肤过敏吗

化纤织物是会导致过敏现象的,尤其是敏感体质的人。化纤服装通常具有吸湿性,并且透气性差。 紧贴身体穿着会阻止身体的汗水及时释放,导致汗水残留在皮肤上,并阻碍皮肤毛孔的呼吸。

容易引起过敏症状。 长时间穿着化学纤维内衣会导致微生物繁殖和腐败,从而引起过敏和湿疹。 在生产过程中,合成纤维与大量微量单体氨、甲醇等化学成分混合在一起,会对皮肤过敏的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老年人穿着化学纤维织物很容易诱发或加剧老年人的皮肤瘙痒。 化纤织物还会吸收灰尘并将其穿在人体旁边,这会引起摩擦和刺激,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皮肤炎和毛囊炎等症状。

如何洗涤化纤面料衣物

1、人造纤维、人造丝、人造棉服装,质地柔软,手感滑爽,衣服合适,颜色鲜艳。但弹性差,容易下垂、起皱、不整齐,耐磨性、耐光性差,缩水比较大;洗涤时,不宜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不宜用开水、碱性肥皂或纯碱洗涤;轻揉,不要用力扭动;洗涤后不要暴晒,最好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熨烫时的温度应低于棉花的温度。

2、尼龙混纺服装弹性强,耐磨性好,缩水率小。但耐晒耐热差,熨烫时温度要在150摄氏度以下。

3、涤纶混纺服装弹性高,耐磨,结实耐用。光滑平整酥脆,不易起皱变形。它具有快干、易熨烫的特点,但遇到火星会融化成小孔。因此,熨烫温度最好控制在120摄氏度-150摄氏度之间。洗涤水应为不超过40摄氏度的温水,不要拧,最好在通风的地方晾干。

4、尼龙混纺服装,保暖,柔软,有毛,颜色鲜艳。但长期日晒后,会逐渐变黄变色,导致耐磨性差。洗涤时,用温水轻轻搓洗,不要用力拧;要在通风的地方晾干,千万不要暴晒;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50摄氏度以下,以免变色。

5、维纶混纺服装吸水透气性能更好。舒适耐磨,缩水率低,但抗皱性差。洗涤时不要用开水;碱性过大的肥皂不宜使用;熨烫时不要喷水或用湿布垫烫,否则会产生水渍,温度应控制在110摄氏度以下。

“衣食住行”,人类基本生活需要中,衣为先。纺织工业在人类生活、工业发展、科技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纺织科技论文,仅供参考!纺织科技论文篇一 纺织计量发展浅析 摘 要:“衣食住行”,人类基本生活需要中,衣为先。纺织工业在人类生活、工业发展、科技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纺织计量工作对纺织工业又有着重要影响,监测质量、指导生产、改进工艺。所以,纺织计量的发展,足以影响和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显现出纺织计量在整个纺织行业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整个纺织行业的曲折发展,纺织计量工作也几经起伏。2012年5月9日至11日,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在湖南张家界市召开了《电子单纱强力机(仪)校准规范》等12项纺织计量校准规范审稿会,会议审定了《电子单纱强力仪(机)校准规范》等12项纺织计量校准规范。这是继2009年宁波会议后第二次组织的纺织计量校准规范审稿会,标志着纺织计量工作进入循序渐进、有效发展阶段。 关键词:纺织工业;纺织计量;检定/校准;校准规范;标准器 中图分类号:X791 文献标识码:A 1 纺织计量概述 JJF《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计量”(metrology)词条,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按法律规定,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的作用。计量与 其它 测量一样,是人们理论联系实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方法 和手段,它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应用。然而,计量与测试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测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也可理解为测量和试验的综合。它具有探索、分析、研究和试验的特征.计量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凡是以实现计量单位统一和测量准确可靠为目的的科学、法制、管理等活动都属于计量的范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量校准正逐渐被国内更多的用户所接受。校准在国内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的计量活动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计量活动与检定相提并论。纺织计量是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的一部分,是计量科学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纺织专用仪器的制造、使用、管理、量值溯源、量值传递、检定/校准等方面。纺织计量的主要内容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制修订,纺织计量标准器的确定,周期检定/校准等活动,目前,纺专仪器的溯源方式也主要由检定转变为校准。正确开展检定和校准活动,利用检定和校准结果,最终实现量值统一,为纺织行业提供技术支撑,进而保证纺织工业的健康发展。 2 纺织行业及纺织计量的发展 在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是随着纺织服装业的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的。1949年10月设立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新中国纺织业开始发展,建国初期,物资匮乏,尤其关乎民生穿衣的纺织品,国家大力支持纺织业,全国范围内兴建纺织厂。1954年9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纺织业大规模发展,全国上下,力争上游,攻坚克难,一批批大规模纺织企业出现,技术人员全国交流,相互支援,此后的三十余年,纺织业曾一度辉煌。1998年3月,纺织工业部改为国家纺织工业局。2001年2月国家纺织工业局撤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成立,计划经济年代传统纺织业逐步退出发展潮流,尤其曾经繁荣几十年的国有大型纺织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改制。新兴纺织服装行业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曾经的小作坊,雅戈尔、劲霸、利郎等著名品牌开始主导服装潮流。 同样,作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纺织计量工作,也随着纺织工业趋势而起伏。1984年我国计量法公布实施以后,在原纺织部主持下,立即组织了纺织专用仪器计量检定规程的制订。1985年4月批准并于1985年10月施行了十九种纺织专用仪器计量检定规程之后,到1995年10月1日止的十年期间,先后共七批发布了66个纺织仪器和标准器的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基本覆盖当时纺织工业的所有检测仪器和设备,最重要的是,从检定规程的制定,到发布实施,到标准器的统一,全国联动,政府、行业、部门、企业高度重视,从纺织部到各省的计量站,再到纺织企业计量部门,认真学习,广泛交流,严格执行纺织计量检定规程及相关计量条例,纺织计量的发展达到辉煌。 2001年,国家纺织工业局撤销,此后两年时间内,全国各省纺织工业厅也陆续撤销,加之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市场经济,纺织服装亦不是紧缺产品,传统纺织业开始下滑,甚至倒闭。纺织计量工作也曾一度低靡,2001至2010十年间,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甚至许多省份,纺织计量技术部门也遭遇尴尬局面。2006年,根据计量管理要求,纺专仪器的计量要求也由检定改为校准,检定规程取消,由校准规范代替,纺专仪器计量校准规范也随之老化,缺失。 直到2009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于11月30日-12月1日在浙江宁波召开了2009年全国纺织计量校准规范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级纺织计量机构、纺织仪器企业等27家单位38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回顾了纺织计量工作的历史,分析了目前纺织计量工作面临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纺织计量工作达成了几点意见:要抓紧纺织计量校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争取3-5年解决规范老化、缺失问题;尽快组建完善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全面启动纺织计量工作;大力宣贯纺织计量校准规范,培养纺织计量人才;尽快制定《纺织计量校准规范制修订暂行管理办法》,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摸清计量校准规范、计量机构及仪器企业现状,充分发挥各级计量机构和仪器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开拓计量工作新局面。 3 纺织计量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校准规范的老化、缺失问题函待提高完善,目前纺织专用仪器已达100余种,而新的校准规范仅定稿24部,发布实施12部。纺织计量主管部门-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仍有大量工作,政府、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3.2 纺织计量标准器需要统一、规范,仪器生产厂家技术参数需要保持一致,同时,进口纺专仪器计量性能要有据可依。 3.3 纺专仪器新品种,新产品逐步出现,比如棉纤维气流仪,渗水仪,电热鼓风干燥烘箱,织物透湿量仪,织物透气量仪等仪器的计量校准工作,也需有规程可依,或参照现有同类校准规范,或制订对应规范。 3.4 纺织计量技术机构、人员、能力建设等方面薄弱,缺乏监管职能,政府计量管理部门及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对纺织专项计量工作不够重视,支持力度较弱。 4 关于纺织计量的几点建议 4.1 部门重视: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是纺织计量的主管部门,依托国家纺织计量站,应更加高度重视纺织计量工作,在校准规范的完善、信息搜集整理、技术指导、组织交流学习及标准器配置上统一指导协调,并组织制定有关纺织专用计量技术法规,承办有关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各省市纺织计量技术机构应积极配合,积极参与。 4.2 政府督导:国家质检总局及地方计量行政部门在政策上加大纺织计量工作的政策扶持及纺织专用仪器的日常管理,可考虑将纺织计量纳入地方行政计量管理层面,比如力值、温度、长度、质量等指标。明确纺织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能和责任,提高对纺织计量工作的重视。 4.3 企业支持:纺织计量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部门的重视,还需要整个行业,尤其企业的大力支持,包括仪器厂商和纤维纺织服装企业的配合和支持。 根据全国纺织纤维检验机构状况,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海南外,各地都有纤维、纺织检验机构。纺织计量应与纤维计量部门有效结合,形成合力,监督管理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优势互补,开拓进取,快速发展。强化全国纺织纤维计量机构的信息沟通,促进互相交流,为推动纺织计量工作的发展、纺织检测能力的提高、振兴纺织工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明.纺织工业计量与企业节能降耗[J].工业计量,2007(3). [2]纺织工业中新的计量单位系统“SL系统”[J].麻纺织技术,1980(1). 纺织科技论文篇二 阻燃纺织品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纺织品的阻燃机理,介绍了几种阻燃纺织品的加工方法,现阶段常用的评判、测试方法以及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阻燃纺织品;阻燃机理;加工方法;燃烧性能测试 引言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工业的进步,纺织品种类不断增多,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延伸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纺织品材料一般都易燃或可燃,容易引发火灾事故。据统计,世界上约20%以上的火灾事故都是由纺织品燃烧引起或扩大的,尤其是住宅失火。因此,纺织品的阻燃功能对消除火灾隐患,延缓火势蔓延,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都极为重要。近年来,各国纷纷开展纺织品阻燃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阻燃制品标准和应用法规等。 1 纺织品的阻燃机理 所谓“阻燃”,并非阻燃整理后的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使织物在火中尽可能降低其可燃性,减缓蔓延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燃烧,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续燃或阴燃[1-3]。 1.1 纤维材料的燃烧与阻燃原理 合成纤维的燃烧是材料和高温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后发生热解反应,热解反应生成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纤维吸收后,又促进了纤维继续热解和进一步燃烧,形成一个循环。对此人们提出了阻燃的基本原理:减少(或者基本没有)热分解气体的生成,阻碍气相燃烧的基本反应,吸收燃烧区域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等。 1.2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纤维用阻燃剂有:铝镁氢氧化物、含硼化合物、卤硼化合物、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等。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有很大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覆盖机理 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可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以隔热、隔绝空气,起到阻止热传递、减少可燃性气体释放和隔绝氧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阻燃剂形成隔离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阻燃剂降解产物促进纤维表面脱水炭化,进而形成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炭化层,炭化层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裂解,还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含磷阻燃剂对含氧聚合物的阻燃作用即是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的。二是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覆在聚合物表面起隔离膜的作用,硼系和卤化磷类阻燃剂具有类似特征。 1.2.2 不燃性气体窒息机理 阻燃剂受热分解出现不燃性气体,将纤维燃烧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浓度以下,同时稀释燃烧区内的氧浓度,阻止燃烧继续进行,又由于气体的生成和热对流带走了一部分热,从而达到阻燃作用[4-5]。 1.2.3 吸热机理 任何燃烧在短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有限,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吸收火源所放出的部分热量,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受到抑制。 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吸热脱水、相变、分解或其他吸热反应,降低纤维表面及燃烧区域的温度,降低可燃物表面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最终破坏维持聚合物燃烧的条件,达到阻燃目的。如铝、镁及硼等无机阻燃剂,充分发挥其结合水蒸气时大量吸热的特性,提高自身的阻燃能力。 1.2.4 自由基控制机理 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的是自由基。阻燃剂在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如含卤阻燃剂的蒸发温度和聚合物分解温度相同或相近,当聚合物受热分解时,阻燃剂也同时挥发出来,此时含卤阻燃剂与热分解产物同时处于气相燃烧区,卤素便能够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6-7]。 1.2.5 催化脱水机理 阻燃剂在高温下生成具有脱水能力的羧酸、酸酐等,与纤维基体反应促进脱水炭化,减少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2 阻燃纺织品的加工方法 研究织物的阻燃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赋予织物一定的阻燃性能,降低材料的可燃性,减慢火焰蔓延速度,其实质是破坏织物中纤维的燃烧过程。近年来,世界各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对织物阻燃技术的研究:一是生产阻燃纤维;二是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8-9]。 2.1 阻燃纤维的制造 纤维阻燃的途径是阻止或减少纤维热分解,隔绝或稀释氧气,快速降温使其终止燃烧。为实现上述目的,一般是将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剂通过聚合物聚合、共混、共聚、复合纺丝、接枝改性等加入到化纤中或用后整理方法将阻燃剂涂在纤维表面或渗入纤维内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多种阻燃剂,以两种以上方式协同效应达到阻燃效果。 2.1.1 共聚法 现行的阻燃腈纶和涤纶大多数采用共聚方法生产,其技术已较成熟。由于阻燃元素结合在成纤高分子链上,因此阻燃性能持久,对纤维的其他性能影响较小,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阻燃腈纶通常称为改性腈纶。 2.1.2 共混法 共混法技术具有生产简便、品种更换灵活等特点,因此是阻燃纤维开发的重要技术路线,几乎所有阻燃化学纤维均可采用这种方法制备。 2.1.3 接枝法 主要用于制备阻燃涤纶或混纺织物,其方法有化学法、辐射法和等离子体法,接枝体都为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接枝法技术使用灵活,既可用于纤维也可用于织物的阻燃,但因成本高、设备较复杂而还没有工业化。 2.1.4 皮芯复合纺丝法 以共混或共聚阻燃高聚物为芯、普通高聚物为皮,通过复合纺丝制成的阻燃复合纤维可避免阻燃纤维变色和耐光性差的问题,提高阻燃性能的稳定性和染色性能,但加工设备要求高。 2.1.5 本质阻燃纤维 按性能分类,阻燃纤维可分为阻燃常规改性纤维和阻燃高性能纤维,阻燃常规改性纤维以阻燃涤纶和腈纶产量最大,由于航空航天等尖端高技术和军事工业发展的需要,阻燃高性能纤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阻燃高性能纤维主要包括芳香族聚酰胺Nomex和Kevlar,聚酰亚胺如法国的Kermal,聚砜酰胺,聚芳酣,聚酚醛树脂,聚四氟乙烯,以及陶瓷、玻璃等纤维。 2.2 织物的阻燃整理 织物的阻燃整理是通过吸附沉积、化学键合、粘合作用使阻燃剂覆在织物上。当遇到火种时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阻燃效果。 2.2.1 喷涂 适宜于不需洗涤织物或洗涤次数极少的装饰织物和建筑用织物,如地毯、墙布等。喷涂加工后一般不经水洗等后处理,对阻燃剂的选择要求不高,工艺简单,操作简便。 2.2.2 浸轧和浸渍 适宜于加工睡衣、床上用品和家具用品等,也可加工外衣。要求阻燃剂的耐洗牢度优良。可结合其他特种功能――浴浸轧型整理,也可分步加工。此种加工方式工艺复杂,适用范围广,成本较喷涂高。 2.2.3 涂层 适宜于加工劳动保护服,以及装饰织物。对阻燃剂的选择要求较高,要求阻燃性和耐热性好。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与其他特种功能涂层同时进行。 3 阻燃织物的测试 GB/T17591―2006《阻燃织物》标准规定了阻燃织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适用于装饰用、交通工具内饰用、阻燃防护服用的机织物和针织物。 3.1 评判标准 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两种标准: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度来进行评判,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示,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根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LOI<20%)、可燃(LOI=20%~26%)、难燃(LOI=26%~34%)和不燃(LOI>35%)4个等级。事实上,几乎所有常规纺织材料都属易燃或可燃的范围。 3.2 测试方法 燃烧试验方法主要用来测试试样的损毁长度、面积,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火焰蔓延速率等指标。 根据试样与火焰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垂直法、倾斜法和水平法。国际上对纺织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已经相当全面和完善,包括ISO、ASTM、BS、JIS在内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都各自有10余项相关的测试方法标准,如:GB/T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5456―2009《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方向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GB14645《纺织织物 燃烧性能 45°方向损毁面积和接焰次数测定》,FZ/T01028《纺织织物 燃烧性能测定 水平法》等。 中国目前对于服装阻燃性能的测试主要采用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其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试样垂直于规定的燃烧试验箱中,用规定的火焰点燃12 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4 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纺织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阻燃纺织品近年来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4.1 功能复合化 阻燃功能纺织品除早期的阻燃防热辐射、阻燃抗静电以外,近年来根据纺织品面料应用场所不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日本专利报道的用于浴室等潮湿环境下的窗帘、帷幕等,除阻燃外,还要求防霉和拒水;用于服用、沙发和床单等面料要求阻燃外还需具有卫生保健功能。在军事领域,作战服和军事装备的伪装材料不仅要求具有阻燃性,还要求具有防伪功能。在我国,阻燃抗静电纺织品研究较成熟,对阻燃拒水和拒油产品也有研究,具有卫生保健功能的纺织品开发值得关注。 4.2 绿色环保化 阻燃纤维的绿色化,是指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毒害作用,防止纤维对穿用人产生不良影响,火灾发生时,不会产生“二次毒害”。这是因为,阻燃纤维所用阻燃剂一般含有卤、磷、硫等元素,大都具有较大的毒性,在阻燃剂合成和纤维生产过程中会对操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其“三废”的排放会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环境保护、人类安全和阻燃效率的角度出发开发无卤、高效、低烟、低毒的环境友好型阻燃纺织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机硅系阻燃剂作为典型的无卤阻燃剂,具有高效、无毒、低烟、无污染的特点,并具有改善分散性和加工性能的特点。 4.3 高技术化 高技术纤维是随着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而开发出来的一系列具有高性能、高功能的纤维。高技术纤维在生产工艺中应用发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如静电纺丝、凝胶纺丝、膜裂纺丝、液晶纺丝、离心纺丝等,给合成纤维工业带来新的生命。高技术耐高温阻燃纤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高技术型阻燃纤维由于自身独特的化学结构,无须添加阻燃剂或进行改性,本身就具有耐高温阻燃的特性。如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OPANF)、聚苯并咪唑(PBI)纤维、聚间苯二甲酞二胺(MPIA)纤维、三聚氰胺缩甲醛纤维(MF)等。 4.4 舒适型阻燃纤维 在高温、强热辐射及有明火的环境中,作业人员必须穿着阻燃防护服或热防护服。在上述条件下,人的热负荷过高,难以长时间坚持正常的工作效能。因此对于阻燃纺织品而言,必须兼顾纺织品的舒适性。对于阻燃纤维而言则应兼顾阻燃性能、可纺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 参考文献: [1]邱发贵.阻燃纺织品加工方法及发展趋势[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7,32(5):34-36、44. [2]周向东.国内外用于纺织品阻燃剂的发展动态[J].阴燃助剂,2008,25(9):6-9. [3]LEWIN M.A novel system for flame retarding polyamides[C].Recent advances in flame retardancy of polymeric materials Norwalk,CT:Business Comnunications Co.,2001,12:84-96. [4]方志勇.我国纺织品阻燃现状及发展趋势[J].染料与染色,2005,42(5):46-48. [5]刘立华.环保型无机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工科技市场,2005(7):8-10. [6]眭伟民.阻燃纤维及织物[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 [7]蔡永源.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8]位丽.国内外阻燃家用纺织品的要求及发展方向[J].纺织科技进步,2009(5):25-26、62. [9]于学成.谈织物的阻燃整理[J].丹东师专学报,2003,(6):140-141. (作者单位: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纤维素期刊投稿

徐季亮 江门量子高科总工,著名工程师.邸勇 <纤维素醚工业>总编,有多项专利.邵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理论好,经验少,不过到现在来说学的已经可以了.冯有愉 理论一般,经验一般.上面是我比较了解的几个人,其它的上网站上看看吧,期刊上面介绍中也有.给分吧!

问题一:微生物学通报初审有不需要修搞的吗 各位: 写了篇文章,想投稿微生物学通报,想问一下这个期刊是不是核心期刊?一般的版面费是多少?审稿需要多长时间?一般什么时候能得到录用通知?这个期刊的水平怎么样?急求!谢谢 举报删除此信息 ellieyin (站内联系TA) 我学姐投过 说一个月审稿 euteamo (站内联系TA) 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杂志,很规范,要求也较严格,建议回复提问时注明引用,是货真价实的核心期刊,不过没微生物学报级别高,如果感觉不错的话,改投后者更佳,我五年前投了一稿,审稿2个月左右, gl19860312 (站内联系TA) 微生物学通报,是核心期刊 一般的版面费是200 或者250 期刊主页上面有 审稿国内一般要30天左右 收到录用通知 从投稿到接受一般2 3个月 这个期刊的水平 很不错 核心期刊 awvc (站内联系TA) journals.im.ac/wswxtb/ch/index.aspx 五、发表费和稿费 论文一经录用,将在发表前根据版面收取一定的发表 费(200 元/面,彩图另加500 元,不计数量),并酌付稿酬 (50 元/面)。期刊出版后给每篇文章的作者寄送2 本样刊。 编辑部会及时开据发票、并以挂号信邮寄给作者。 编辑部会留有发票的复印件、并保留3 个月,逾期编辑 部将不再负责提供任何收据。 六、联系方式 地址: (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 号中科院微 生物所内 awvc (站内联系TA) 投稿方式 我刊现已启用远程投稿系统,投稿时请登陆我刊新网址journals.im.ac/wswxtb,首次远程投稿需要先注册,然后按照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点击稿件管理―投稿,按照提示提交您的稿件,作者必须在网站投.doc格式的电子稿,添加行号,图与文字编好页码、图号后合成一个文件上传。凡不符合要求〈书写要求〉的文稿,本刊恕不受理。 本刊所有通知会同时发给投稿作者和通讯作者(能对稿件负责的人,导师或课题负责人),所以注册和投稿时请务必正确填写其E-mail邮箱;必要时编辑会通过电话联系作者,所以投稿作者或第一作者最好填写手机号以确保及时联系。 我们收到贵稿后一般会在当日或次日(节假日除外)给您发去“收稿回执”;通过编辑部内审后您将收到“审理费通知单”,请您根据要求补寄150元审理费。 作者网上注册流程: 首先登录我刊网址journals.im.ac/wswxtb,点击页面左上方作者稿件查询下的〔注册〕,在出现的页面中逐一填写个人信息,标有*输入项为必填项,输入完成后点击页面下方的〔注册〕,系统会提示:“注册成功! 点此登录本系统!” 注册和投稿时若出现问题,请及时联系编辑部(Tel: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在第一时......>> 问题二:微生物学报和微生物学通报哪个好? 在国内来说都挺牛的,都是中科院主办的。个人认为微生物学报更好一些 问题三:微生物就业前景怎么样?就业方向如何 基础微生物主要包括基础微生物和应用微生物。 学基础微生物的,基本就是去研究所和大学,但是这个要坚持念完博士,不然还是要和应用微生物的竞争。 学应用的就业包括,发酵工程相关的行业(啤酒、酸奶等),防疫检测部门,生物制药等等,不一而足,还是很广阔的。 问题四:微生物学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微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可对口的工作类型有:酿造、发酵、制药、质检、作物改良、食品生产、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等,应该说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问题五:微生物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学前景 一、微生物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中的作用 人所共知,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多种危机,诸如粮食危机、能源匮乏、资源紧缺、生态恶化和人 *** 炸等。人类进入21世纪后,将遇到从利用有限的矿物资源时代过渡到利用无限的生物资源时代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于微生物细胞不仅是一个比面值(specificsurface)大、生化转化能力强、能进行快速自我复制的生命系统,而且它们还具有物种、遗传、代谢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使得它们能够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现分述如下。 (一)微生物与粮食 粮食生产是全人类生存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改进作物特性(如构建固氮植物)、促进粮食增产、防治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止粮食霉腐变质以及把多余粮食转化为糖、单细胞蛋白、各种饮料和调味品等方面,都可大显身手。 (二)微生物与能源 当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问题正在严重地困扰着世界各国。微生物在能源生产上有其独特的优点:①把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纤维素转化成乙醇。据估计,我国年产植物秸秆多达5~6亿吨,如将其中的10%进行水解和发酵,就可生产燃料酒精700~800万吨,余下的糟粕仍可作饲料和肥料,以保证土壤中钾、磷元素的正常供应。目前已发现有高温厌氧菌例如Closiridiumthermocellum(热纤梭菌)等能直接分解纤维素产生乙醇。②利用产甲烷菌把自然界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生物量”(biomass)转化成甲烷。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利生态、利子孙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③利用光合细菌、蓝细菌或厌氧梭菌类等微生物生产“清洁能源”――氢气。④通过微生物发酵产气或其代谢产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⑤研究微生物电池并使之实用化。 (三)微生物与资源 微生物能将地球上永无枯竭之虞的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转化成各种化工、轻工和制药等工业原料。这些产品除了传统的乙醇、丙酮、丁醇、乙酸、甘油、异丙醇、甲乙酮、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反丁烯二酸和甲叉丁二酸等外,还可生产水杨酸、乌头酸、丙烯酸、己二酸、丙烯酰胺、癸二酸、长链脂肪酸、长链二元醇、2,3-丁二醇、γ-亚麻酸油和聚羟基丁酸酯(PHB),等等。由于发酵工程具有代谢产物种类多、原料来源广、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故必将逐步取代目前需高温、高压、能耗大和“三废”严重的化学工业。 微生物在金属矿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有独特的作用。第九章中已述及的细菌沥滤技术,就可把长期以来废弃的低品位矿石、尾矿、矿渣中所含的铜、镍、铀等十余种金属不断溶解和提取出来,变成新的重要资源。 (四)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方面可利用微生物的地方甚多:①利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杀虫剂或农用抗生素来取代会造成环境恶化的各种化学肥料或化学农药;②利用微生物生产的PHB制造易降解的医用塑料制品以减少环境污染;③利用微生物来净化生活污水和有毒工业污水;④利用微生物技术来监察环境的污染度,例如用艾姆氏法检测环境中的“三致”物质,利用EMB培养基来检查饮水中的肠道病原菌等。 (五)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因为各种传染病构成了人类的主要疾病,而防治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又是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自从遗传工程开创以来,进一步扩大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范围和品种,使昔日只由动物才能产生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高效药物纷纷转向由“工程菌”来生产。与人类生殖、避孕等密切相关的甾体激素类药物也早已从化工生产方式转向微生物生物转化......>> 问题六:微生物菌种怎么选择啊? 市面上有很多微生物制剂的菌种,多种多样,造成在选择上产生很大困惑,下边是选择菌种的方法: 1、微生物菌种选择 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不同动物种类对菌种的要求不同,同一菌株用于不同动物,产生的效果差异也较大。使用时一定要掌握菌种的特性和功效,选择不当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会破坏原有菌群,甚至引发疾病 2、微生物菌种应用时间 微生物制剂应用要从子畜开始使用,以保证有益菌优先定植。因为制剂进入体内后要有一段时间进行微生物菌群调整才能定植下来。 一般认为,乳酸菌类在各种动物的各阶段添加均较好,芽孢杆菌类在生长期添加较好,在幼龄期可以添加;曲霉菌类在幼龄期,水产动物全期不必添加;酵母菌类在生长期不必添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以改善水质为目的时,可将微生物制剂或光合细菌直接洒于水中。 3、微生物菌种添加方式 一般粉状饲料添加微生物制剂效果较好,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可造成10%~30%的芽孢杆菌,90%以上的肠球菌以及99%以上的酵母失活,而乳酸杆菌几乎全部被杀灭。因此,在颗粒饲料中要使用耐热,耐挤压的芽孢杆菌制剂。乳酸菌不耐高温,应采用冻干后包被或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制成的乳酸菌制剂。使用时最好采用饮水方式,以利于乳酸菌优先粘附于肠壁。 4、微生物菌种剂量与浓度 微生物制剂中必须含有相当数量的活菌才能达到效果。当进入动物肠道食糜中外源菌数大于1000万个每克时,都会对肠道内原有菌群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微生物制剂在产品中活菌数含量为10亿~20亿每克时效果最佳。 我国正式批准生产的微生物制剂中规定每克芽孢杆菌含量要多于5亿个。以酵母菌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活菌数从每克几亿到200亿不等,在选择是要认真鉴别。 5、微生物菌种抗生素的影响 细菌类的微生物制剂对抗生素敏感,不宜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使用微生物制剂的前后二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最好先用抗菌药物清理肠道,为益生菌的定植和繁殖扫除障碍,然后再饲喂微生物制剂,可提高使用效果。酵母菌类属于真核生物,生物学活性与细菌完全不同,对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一些抗菌剂有天然抗性,可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6、微生物菌种保存条件和期限 微生物制剂均为活菌制剂,由于大多数菌种在饲料加工、运输中容易失活,应用中要注意保存期限。通常微生物制剂应密封保存于阴凉避光处,储存时间不宜过长,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左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活菌数量不断减少。厌氧菌类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死亡,有的产品对其进行了包被或真空包装处理,应在打开包装后规定的时间内用完。酵母类属于兼性厌氧菌,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芽孢杆菌类有效期比其他类型长,可达2年左右。 问题七:学哥,学姐们请问江南大学微生物学怎么样,难考吗 楼主,您好,江南大学的微生物学专业在比南大的知名度高,所以相对来说肯定考江南大学的,以后毕业就业相对也好一点。

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纤维素含量接近100%,为天然的最纯纤维素来源。一般木材中,纤维素占40~50%,还有10~30%的半纤维素和20~30%的木质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通常与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在一起,其结合方式和程度对植物源食品的质地影响很大。而植物在成熟和后熟时质地的变化则有果胶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人体消化道内不存在纤维素酶,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

纤维杂志投稿期刊

徐季亮 江门量子高科总工,著名工程师.邸勇 <纤维素醚工业>总编,有多项专利.邵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理论好,经验少,不过到现在来说学的已经可以了.冯有愉 理论一般,经验一般.上面是我比较了解的几个人,其它的上网站上看看吧,期刊上面介绍中也有.给分吧!

有的没有稿费,有的有稿费,一般根据学报的质量来衡量稿费的多少。《纺织学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管主办,国际刊号ISSN:0253-9721,国内刊号CN:11-5167/TS。《纺织学报》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主要栏目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期刊收录《纺织学报》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被很多高等院校、职称管理部门等列为重点期刊。杂志目录氧化还原法表面改性羊毛的理化性能徐婕蚕丝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及其接枝结构蒋慧多孔 SnO_2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夏鑫

期刊:我可是百度和google找了20多页找到的哦……给分吧……《纤维素科学与技术》为季刊,16开本,每期80页。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8405;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36/TQ。定价:每期5.00元,全年20.00元。 本刊已参加“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并入编《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目录》,代号8810。订户可通过以下地址订阅:天津市大寺泉集北里别墅17号联合征订服务部(邮编300385)。户头全称:联合征订服务部;开户银行:工商行天津市尖山分理处;帐号:605248-1046196(请注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订费)。 邮汇、破季订阅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乐意居1122信箱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邮政编码:510650 电话: 电子信箱: 欢迎订阅!权威专家: 邵自强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8月 研究方向 含能材料在推进系统中发展与应用 个人概况 教授,博士后。1987年获应用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后主要从事含能材料、功能高分子方向研究;1998年获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应用高分子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纤维素基材料、含能黏合剂体系相容性专家体系研究与开发。获 东欧青年化学家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一项,兵器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市科委科技奖一项,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一次。1998年-200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军事与烟火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功能化、新型高能纤维素基含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为研究生讲授《近代高聚物材料物理学》和为本科生讲授《高分子材料加工模具设计》课程。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十余名。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有: 1.新型天然多糖改性、分析和表征技术,包括以天然纤维素、淀粉、壳聚糖、甲壳素、琼脂和角叉胶等为基的功能化材料制备与表征,涉及超分子改性(物理和化学改性)、化学模板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和膜技术研究; 2.以高分子物理和化学为基础,对可再生资源,重点是天然纤维素的衍生物进行分子设计、化学衍生,旨在探索天然高分子基的医学、航空航天、常规兵器、化工等领域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包括缓释、控释、含能增韧增稠、防伪及液晶材料; 3.以天然高分子功能化为主体,利用现代多种分析手段,表征研究高分子功能化过程聚集态结构、分子结构变化对其溶解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能量性能、加工成型性能动态影响; 4.新一代航天航空及兵器推进与发射用高性能黏合剂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制造、应用,及以新型黏合剂为基的高性能(高能、低特征信号、钝感和优良的力学性能)推进剂制造加工技术; 5.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复合材料上的应用研究。 许凯 男,1965年10月出生,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副研究员。已在SCI收录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7项。多次被邀为Polymer、Macromol. Mater.Eng.等期刊的审稿人。2006年招硕士生2名。 主要研究领域:热固性聚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化学 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 多核芳香环氧树脂: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通过在树脂分子骨架上引入萘或芴等多核芳香基团,提高分子链的刚性, 对单体进行结构改性,设计、合成一类新型的环氧树脂, 探索其作为电子工业用基体树脂的可行性。 含磷环氧树脂的研究: 在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生产与应用中,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发不含卤素的含磷环氧树脂体系。 低介电常数环氧树脂的研究: 通常环氧固化物的介电常数在4.5-5之间,而高频线路板则要求其达到3.5以下。对环氧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改性,降低其极化率,研发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类环氧树脂体系,同时保持基体树脂的高Tg、高耐热性。胡国辉 出生年月 1957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 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 技术职称(学位) 化工工程师 工作单位 曾任宁波市建新工业公司化工厂厂长 工作经历和业绩 《纤维素醚工业》副主编,主要从事CMC的水媒法生产和研究 姓名 陈方平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 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技术职称(学位) 硕士学位 工作单位 上海申光食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和业绩 曾长期在化工部乳胶工业研究所工作,熟悉乳胶生产工艺,化验方法,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工作。1998年至2001年在江门赫克力士(原量子高科)公司任技术部副经理,主要从事新产品开发、技术管理、ISO9000贯标和质检中心管理工作。2001年至今在上海申光食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译文和校译文共15篇。其中属于CMC技术领域的有5篇。起草和发表化工行业标准2篇。获得2项专利。姓名 李友琦 出生年月 1967年 毕业院校 198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91年--2001年历任重庆侨丰化工厂车间主任、技术科长、总工。其间1997--1998年任总工负责江门丰华建设的技术工作,建成后的生产、技术管理。2001年12月至今,任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同时于2006年10月至今任山东力宏宝冠纤维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管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其它:现任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工会主席、重庆市南岸区政协委员。姓名 邵自强 出生年月 1965.8 毕业院校 1994年-1998年留学于俄罗斯莫斯科,在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技术职称(学位)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主要研究方向是“固体推进剂用硝化棉增塑体系相容性研究”。 1998年8月~2000年9月在北京理工大学军事与烟火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年,主攻方向“天然纤维素的预处理改性及其应用研究”2001年-2005年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纤维素醚工业》杂志编委;中国硝化棉协会理事;主编《硝化纤维素生产工艺及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纤维素醚生产及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在版。第十届东欧青年化学家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火炸药学报优秀论文奖;博士后学术论文优秀奖;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已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姓名 陈春林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 1984年上海化专精细化工,分析专业毕业 技术职称(学位) 化学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上海青东化工厂 工作经历和业绩 在上海青东化工厂负责CMC检验,技术工作。曾任上海劳改局中级职称评委委员;曾获司法部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姓名 胡中成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 1989.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河北茂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89.7-1998.3 四川染料厂生产车间/研究所/ 设计所任技术员1998.3-2001.3重庆侨丰化工厂车间主任/技术科长期间派驻江门建CMC厂2001.3-2001.9江门量子高科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2001.9-2003.3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设计建重庆力宏CMC厂 2003.3-2006.3泸州北方侨丰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泸州北方侨丰改扩建设计等2006.3-今河北茂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姓名 冯有愉 出生年月 1961年12月24日 毕业院校 1983.7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 技术职称(学位) 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MBA硕士学位) 工作单位 一滕集团副总经理兼一滕化工总工程师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83.8-- 1985.10 在大连石油化工厂工作,技术员1985.10--1986.12 大连石油化工厂第二染料厂,任厂长1986.12--1990.6 大连石油化工研究所,所长1990.6--1992.2国营大连天桥化工厂,厂长1992.2--1998.8 大连天桥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1994.9--1996.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密西根大学,MBA硕士学位1998.8--2005.7 大连恒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7--至今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纤维素醚行业成果介绍1)用于乳胶漆PAC和CMC的离子表面处理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2)活性染料印染用取代度大于2.0 PAC 工业化生产技术.3)HPMC反应结束后可挥发有机物回收再利用技术.4)参与一滕化工10000吨/年CMC工程设计与安装并指导实现生产.5)研究并设计出HPMC的三废治理工业化工程,并可达到国家三废一级排放标准.6)PAC与CMC 的三废治理技术的开发.7)多种纤维素醚与天然食品胶的复配技术,用于食品工业,用于建材工业,用于印染工业等应用技术.姓名 徐季亮 出生年月 1953年 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专长:纤维素醚类产品原料生产的工程和工艺;纤维素醚类产品的工程、生产、开发和产品应用;工作经历:1975年进苏州益民化工厂开始搞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的生产;1981年参加开发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填补国内空白;1988年参加研发FH9耐酸型CMC,当年产品就在娃哈哈开始使用,首创CMC用在酸奶中作为稳定剂;在1981年到1998年一直在参加羧甲基纤维素钠车间的改造和新建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车间和改造过一些生产MC和HEC的车间;1998年加入广东江门量子高科公司(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的前身)担任总工程师,开发出许多特种羧甲基纤维素钠(如特殊牙膏用CMC、电池级CMC、超高粘耐酸型CMC、超低粘CMC、陶瓷釉浆级CMC、PAC-LV和HV等),得到过省级几次科技奖。在许多杂志(如化工装备技术、医药工程设计、化工机械、江苏化工、纤维素醚工业等)发表过二十多篇论文;2003年参加GB 1904--2005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标准的起草;参加年产1万吨羧甲基纤维素钠全自动DCS操作的车间设计;现任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参观过国内许多生产纤维素醚的车间,也参观过国外几家大公司的生产纤维素醚的车间,与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美国、日本等国的生产纤维素醚专家互相交流过生产纤维素醚的技术。在纤维素醚行业中工作有三十多年的经验。姓名 田武 出生年月 1970年3月 毕业院校 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和业绩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工作,曾在公司纤维素衍生物研究所工作5年,从事过离子型纤维素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以及纤维素醚酯产品生产研究工作,参与建设过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生产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线。 姓名 戴振刚 出生年月 1965年9月 毕业院校 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CMC技术总监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主要从事于CMC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姓名 邸勇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泰安赛露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泰安赛露纤维素醚工业技术研究所所长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90年5月至1999年在肥城瑞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技术;1999年11月创办全国赛露纤维素醚信息网;2000年5月任肥城赛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年8月,完成淤浆法新工艺聚阴离子纤维素(PAC)的研究;2003年6月,完成德州威斯化工有限公司500吨/年HPMC项目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2003年9月,加盟山东一滕集团,至2006年6月任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6月,完成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淤浆法聚阴离子纤维素项目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产品经鉴定填补国家空白,同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产品发布会;2005年1月,完成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HPMC项目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2006年8月,任泰安赛露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泰安赛露纤维素醚工业技术研究所所长;2006年12月,研究成功HPMC生产环保新工艺,采用新型的脱盐工艺,该工艺无工艺废水排放。获奖情况:1.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研制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产品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位完成人(项目编号:94-3-230-3)2.一九九六年九月,研制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项目获泰安市金桥工程实施一等奖.第二完成人;3.一九九六年十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研制,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证书号:960013)4.二零零零年,研制的粉末状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产品,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位完成人5.2005年6月,研制的聚阴离子纤维素产品获泰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第一位完成人(证书号;K2005-2-3-3);现有成果:1、500-2000吨/年建筑用淀粉醚(CMS、HPS)的生产装置设计,产品溶于冷水,透明度好,取代度高。2、2000-10000吨/年淤浆法聚阴离子纤维素的工艺设计、人员培训、安装调试,成套技术。3、2000--10000吨/年建筑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工程设计,全过程计机DCS控制系统。4、500--2000吨/年医药级、食品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工程设计,全过程计机DCS控制系统。产品符合USP标准,黏度5-4000mPa.s。该工艺无废水排放。5、HP 改型的CMC 产品,通过对CMC高分子结构中基团的改性,大大改善了CMC的使用性能,提高了CMC的水溶性,克服了CMC已产生凝胶粒的缺点,大大提高了CMC的耐酸性。油田性能较CMC更优越。6、药用辅料:HPMCP产品,利用HPMC深加工,提高产的附加值,现市场价格为:180元/公斤,实现在国内最好的肠溶材料。姓名 许冬生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纤维素醚工业》主编,原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副总工 工作经历和业绩姓名 丁长银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全国纤维素醚行业协会(筹)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工作经历和业绩姓名 戴振刚 出生年月 1965年9月 毕业院校 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CMC技术总监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主要从事于CMC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给分吧。。这样我就能三级了,嘿嘿……我的够全够详细了吧,希望您满意

  • 索引序列
  • 纤维技术期刊怎么样投稿
  • 化纤与纺织技术期刊怎么样
  • 化纤与纺织技术杂志怎么样
  • 纤维素期刊投稿
  • 纤维杂志投稿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