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西南大学发表的顶级论文

西南大学发表的顶级论文

发布时间:

西南大学发表的顶级论文

李航,男,1963 年生,199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界面化学与土壤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现担任“土壤有机/无机/生物界面相互作用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农学会和美国土壤学会会员,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博士后与访问学者。现任《土壤学报》和《土壤》杂志编委,10余种国际著名刊物特约审稿人。长期在资源环境科学和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物理学、化学和土壤学的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

1、《历史的探微与学理的建构》,《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2、《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3、《“现代性”批评话语的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中国文学年鉴》2007卷摘转。4、《中国新诗鉴赏与诠释中的细读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5、《论网络诗歌生产与消费的快餐化》,《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6、《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7、《新世纪诗歌中的底层写作及其诗学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5期。8、《论作为左翼诗歌抒情主体的“我们”》,《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9、《异域生存的深刻理解与审美表达——论李金发诗歌的现代性》,《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0、《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11、《近三十年新诗技艺探求的回眸与反思》,《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2、《文学理论世纪风貌的准确勾勒与系统阐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13、《中西诗学的“生产性”对话》,《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14、《沈从文诗歌论》,《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15、《沈从文“文体作家”称谓的内涵流变》,《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16、《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文艺理论》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重点摘录。17、《大诗与大历史的融合》,《南方文坛》2009年第4期。18、《新世纪诗歌中的田园乡愁》,《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19、《论当代女性诗歌的主体建构》,《南方文坛》2011年第2期。20、《审美日常化:新世纪网络诗歌侧论》,《东岳论丛》2011年第12期。21、《藏汉文化交流的精神指证——阿来诗歌论》,《当代文坛》2012年第4期。22、《世界文学的“比较性”与比较文学的“世界性”》,《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5辑,2008年5月。23、《新世纪诗歌中的文化怀旧》,《名作欣赏》2011年第1期。24、《“以冲刺速度向心中的方向奔跑”》,《诗刊》2008年第11期。25、《乡土的诗意空间》,《诗刊》2009年第3期。26、《网络语境中的诗歌》,《诗刊》2009年第8期。27、《新诗鉴赏方法举隅》,《诗刊》2010年第1期。28、《时间镜像中的物、事、人、情》,《诗刊》2012年第1期。

这是最近2009年在中国知网上面检索的永川豆豉传统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变化 索化夷; 骞宇; 卢露; 阚建全 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2011-09-25 中国会议 ——中州期刊联盟

南开大学发表的顶级论文

他们非常的接地气,很有学术实力而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们曾经获得了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在学术研究中,他先后在原子核物理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学术研究上非常牛。

首先是学习他谦虚的正能量的事件。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北京大学理化研究所、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现为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介绍了自己一长串的学术研究经历,他幽默地补充道,“主要是因为当时找不到工作。”提到自己目前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他低调谦虚地说:多谢前辈们的支持。

其次是学习他的态度,能让很多人豁然开朗。南开大学还有其他老师。也有网友翻出了陈静教授的简历,也很搞笑。比如最自豪的就是能在30岁之前出国旅游。而我介绍我的荣誉时,我直接放了一张照片,并配上文字说那些只是假名。可以看出,这些南开大学教授的简历颇为有趣,属于清流。原因是这些教授的简历都是他们自己写的。和一些学校不同的是,虽然也是自己写的,但是会由专门的人出版,可能会修改。如果你的风格不统一,它也会让你重写。

虽然胡金牛教授也列出了很多学习和工作的简历,包括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但他的介绍方式与其他教授不同。吓唬人,让人视而不见,他反其道而行之,在德国某著名研究所做博士后和研究员,说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在国际顶级核物理研究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他期刊无法发表。

要知道的是如果不是胡教授的简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学校的官网简历是老师自己写的,竟然能写得这么洒脱。同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偶尔插入一些个人的评论和自嘲,仿佛是自成一格的弹幕。在写自己的教育经历时,因为本科毕业和研究生学习之间有一年的差距,胡教授加了一句“不要问年中发生了什么”,好像他害怕那样每个人都不会发现。

因为南开大学“实诚教授”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而且多次获奖,所以我觉得他非常牛。

山西大学顶级论文发表

2014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6个院级研究所(研究中心)。 院级研究所(研究中心):独立学院教育研究室、会计应用研究中心、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商法研究中心、文化传媒研究所、美学与城市文化研究室 学院在2001年至2005年建校初期本校完成院级科研项目84项,省级科研项目2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共撰写省级论文305篇,国家级45篇。同时编著专著及教材58本。完成国家级专利1个,省级获奖项目1个,鉴定成果共5个。2011年,第二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喜获优秀成果奖7项。2012年,学院获得“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奖5项。 2014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发表国内论文1079篇,数量位居全国独立院校第一。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12年度“百部(篇)工程”获奖成果统计表 序号成果名称著作人获奖等级1上市房地产企业各生命周期阶段资本结构研究陈增寿、陈湘二等奖2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王兴超、杨继平二等奖3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冯江茹、范新英三等奖4提升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魏卞梅三等奖5会计电算化陈立新、张霞、高建英三等奖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7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3万册、期刊1316 种。

1. 发明专利:一种盐湖净化脱色的方法(CN1673124A),第二完成人2.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中除氟的改性壳聚糖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ZL2007 1 018294.X),第一完成人3. 李华 时伟宇 邵宏波 邵明安 The Remediation of the lead-polluted garden soil by natural zeolit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工程类2.337,169:1106-1111,2009-4,特一级4. 时伟宇 邵宏波 李华 邵明安 杜圣 Progress in the remeidaiton of hazardous heavy metal polluted soils by natural zeolit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工程类2.337,2009,5(170):1-6特一级5. 时伟宇 邵宏波 李华 邵明安 杜圣 Co-remediation of the lead-polluted garden soil by exogenous natur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337工程类,2009,169(136-140),特一级6. 武瑞平 李华 曹鹏 风化煤施用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9):1855-1861,二级学科主学报(一C)7. 李国军 李华 狄贞珍 刘蕾 不同钾水平对苗期玉米铬的吸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1):2246-2250,二级学科主学报(一C)8. 陈绘丽 窦春娇 吴艳波 李华 席小莉 杨频Structure-Specific Binding of [Co(phen)2(HPIP)]3 to a DNA Duplex Containing Sheared G: A Mismatch Base Pairs, 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 3.663生物类,2009,103(5), 827~832 sci核心A区(特二级)9. 李华 李永青 沈成斌 尹建平 贺振伟 风化煤施用对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5):1752-1756二级学科主学报(一C)10. 李华 孔令冬 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中北大学学报,2008,29(4):352-355其他正式刊物(二B)11. 李华 时伟宇 吴弢 外源沸石对铅污染菜园土修复作用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6(6):2067-2070,2007-11,二级学科主学报12. 李华 毕如田 乔显亮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土壤,土壤,39(4):646-651,2007-4,统计源(二A)13.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郭青霞 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扰动的时空变化,应用生态学报,18(8):1908-1912,2007-8,二级学科主学报(一C)14. 毕如田 白中科 叶宝莹 李华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景观结构及其分形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3(4):339-344,2007-4,统计源(二A)15.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叶宝莹.基于3S技术的大型露天矿区复垦地景观变化分析,煤炭学报,2007,32(11):1157-116116.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李卫祥.基于RS和GIS技术的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8,4(12): 201-20417. 程芳琴 李华 刘畅 陆小华 董川 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盐湖卤水中杂质,无机盐工业,2007,1: 51-53.,2007-12,统计源(二A)18. 曹鹏 李华 李永青 尹建平 两种测定风化煤与土壤腐殖酸含量方法的比较,中国农学通报,(23)1:277-279,2007-1,统计源(二A)19. 李华 毕如田 程芳琴 吴俊兰 钾锌锰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204:46-50,2006-8,统计源(二A)20. 孔令冬 何积秀 王爱英 李华 含氟水治理研究进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6(8):143-144,2006-8,其他正式刊物(二B)21. 李达 杨凤玲 李华 程芳琴 浅谈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煤化工,2006(34):25-28,2006-5,统计源(二A)22. 李华 骆永明 宋静 吴龙华 P.christ Degradation of benzopyren in an experimentally contaminated paddy soil by vetiver grass,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8(1-2):172-177,2006-2,sci核心B区(一A)23. 李华 程芳琴 王爱英 杜红梅 三种水生植物对CD污染水体的修复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8(3):325-327,2005-8,统计源(二A)24. 程芳琴 李华 罗安程 董川 聚合絮凝剂法盐湖卤水除浊研究,水处理技术,31(8):62-64,2005-8,统计源(二A)25. 杨凤玲 程芳琴 李华 氯乙烯高沸液的精制技术及综合利用,聚氯乙烯,177(3):39-40,2005-3,其他正式刊物(二B)26. 毕如田, 李华. 不同地形部位耕地微量元素空间变异性研究-以永济市为例. 土壤, 2005, 37(3), 290~294.27. 李华 程芳琴 张秋华 重金属镉污染水体的吸附修复研究,无机盐工业,37(3):43-44,2005-3,二级学科主学报(一C)28. 李华 杨凤玲 程芳琴 蒙脱土与沸石对焦化废水中酚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煤化工,121(6):41-43,2005-12,统计源(二A)29. 李华 程芳琴 郭吉刚 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生产力研究,2004第9期110(9):141-143,2004-9,一C级30. 程芳琴 李华 姚少华 化学法处理废水氨氮的研究,无机盐工业,193(6):52-54,2004-4,统计源(二A)31. 吴龙华 李华 骆永明P.Christie. Nutrients can enhance phytoremediation of copper-polluted soil by Indian mustard.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004, 26: 331–33532. 刘世亮 骆永明 丁克强 李华 曹志红 吴龙华 宋静 菌根真菌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9(2):197-203,2004-4,统计源(二A)33. 程芳琴 李华 湿式筛板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化工环保,24(1):66-67,2004-2,统计源(二A)34. 毕如田 王镔 段永红 李华 张耦珠 王晋民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土壤学报,41(6):962-968,2004-12,一级学科主学报(一B)35. 王五一 李华 从水价调整浅析山西水资源状况,山西能源与节能,35(4):37,47,2004-12,其他正式刊物(二B)36. 程芳琴 李华 田园春 盐湖卤水净化除杂的试验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7(4):392-397,2004-10,统计源(二A)37. 吴龙华 李华,骆永明. 铜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养分调控研究,第八届全国青年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2002年11月4-6日,福州,p96-10038. 李华 骆永明 宋静 不同铜处理水平下海州香薷的生理特性和铜积累研究.土壤,2002,34(4):225-22839. 李华 杨肖娥 罗安程 不同氮钾条件下水稻基因型氮、钾积累利用差异.中国水稻科学,2002,16(1):86-8840. 李华 杨肖娥 罗安程 不同氮源与钾水平对杂交组合及常规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3):278-28441. 李华 杨肖娥 罗安程 水稻适应钾营养胁迫及其遗传特征.《迈向21世纪的土壤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p122-125

海南大学发表顶级论文

沈重,男,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海南大学2009年D类引进人才、教授。十余年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学习、工作经验。在国外留学、工作期间,主持和参与多项欧盟、英国和爱尔兰科技研发项目如欧盟智能汽车通信网络CVIS、爱尔兰传感器生活CLARITY、英国电信MobileVCECore 3、Core5等。现主持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之海洋通信基础架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之热带农业信息低碳化模式研究、英国 Mobile VCE Core 5 灵活自适应网络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大学重点科研启动项目之生态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协调英国皇家科学院、EPSRC的ScienceBridge 英中合作第四代移动系统4G 网络开发项目;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于3G的热带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5篇(近20篇SCI/EI 检索)、著作和著作章节4部。曾获得IEEE CNSR 2005 年优秀论文奖、英国电信MobileVCE 全额奖学金、爱尔兰全额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励。美国电子与电信IEEE、英国爱尔兰电子与电信IET、国际互联网标准协会IETF会员。参与多项国际工程会议筹备工作如IEEE VTC Dublin、IEEE VTC Baltimore、2010年海南大学两岸四地无线电科技研讨会、ICAIT国际会议等;以海南省和海南大学为基地将在2011年和后续时间主持欧盟ICWCA国际电信会议、IEEE MTC国际通信会议。

据官网2014年8月信息,“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先后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获授权专利近百项。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的“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科研立项经费快速增长,2011年突破1.2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海南省社科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及其它省级以上奖励30多项,获授权专利27项。 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3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尹绍武 陈国华 张本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2流动沙丘的固定和绿化用新材料、新结构及其野外实践效果研究李建保 陈永 周青平20103热带水产养殖动物微生物性疾病检测及其安全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周永灿 谢珍玉 王世锋20114高温气固分离陶瓷过滤管材的研制及应用李建保 邓湘云 姬忠礼20125极值图论的相关度序列理论及其应用尹建华 高泽图 尹梦晓20126中国棉叶螨各近似种的研究程立生 蔡双虎 蔡笃程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7绿色环保型农药----16%氟硅唑水乳剂与10.5%阿维.哒微乳剂的研制及应用李嘉诚 冯玉红 林强20088一种补偿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的新方法杜峰 杜文才 雷榰20099几种鱼鳔的成分分布规律及鱼鳔寡肽的制备技术研究段振华 易美华 汪菊兰200910海巴戟(NONI)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及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云韵琴200911海南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应用杨小波 吴庆书 李东海201012马氏珠母贝育种和养殖新技术王爱民 王 嫣 顾志峰201013金、磷酸钙和氧化钛光功能纳米材料及性能研究刘钟馨 曹献英 文 峰201014三维医用体数据稳健多水印算法研究李京兵 杜文才 黄梦醒201215转基因水稻颖花突变体形态学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基因克隆罗丽娟 何朝族 张 艳等201216优质“定安黑猪”标准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王凤阳 吴科榜 李笑春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17长丰2号紫长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林师森 成善汉 符海秋201118海巴戟(NONI)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符传贤201219绿色农药新制剂的产业化及应用推广李嘉诚 林强 李鹏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2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赵康太 沈德理 张云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2海南历史文化大系(10卷104本书)曹锡仁(参与)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093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李德芳 杨素稳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4现代化背景下的海南大特区曹锡仁 鲁兵20095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6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胡国柳 黄景贵 裘益政20097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郑小枚20098论我国民法典总则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王崇敏 张丽娜20099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0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1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2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3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14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5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6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7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8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王丽娅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19中国天然橡胶经济问题研究柯佑鹏 过建春200920《企业柔性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安应民、郝冬梅200921贯彻科学发展观——海南干部读本王毅武 彭京宜200922丘濬集(10册)(明)丘濬著 周伟民 王瑞明 崔曙庭 唐玲玲点校200923商法学徐民201224制度递延逆反论——一个典型制度变迁的案例描述与推论张尔升200925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刘复生200926海南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与发展战略阎根齐 梁小平200927海南农业保险补贴与需求研究王芳201228我国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研究赵康太等201229海上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张丽娜201230商法学徐民2012 馆藏资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海南大学图书馆藏书327.6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含纸质图书、期刊合订本)208.52万册,电子图书119.13万册。还有丰富的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专利题录摘要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BIOSIS Previews数据库、CA 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系统、LexisNexis律商联讯等中外文电子信息资源,可查询检索国内外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期刊题录与全文资料。 学术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创刊,是海南省惟一进入CSSCI的学术期刊;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期刊;2000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热带生物学报》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省教育厅主管,公开发行。选登热带生物领域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稿件。该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2013年9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哈哈 ,还有人要强哥的论文。。考试卷子都出来了

作为最高层次的语言艺术,诗歌是我们传承民族灵魂和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信息载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代代嬗传。海南是一座诗的岛屿,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海南岛上播下了诗歌的种子,开始了诗歌的教化和流播。今天,不论是对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弘扬大学的人文教育,诗歌研究中心的设立和工作将会成为海南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海南大学建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诗歌传统,开展人文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悉,海南师范学院已经成立“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作为海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该中心已经申报海南省高校首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有望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中心”在海南大学的成立将和中国散文中心互为呼应,共为声气,互相扶助,为海南的文学之教育、文化之流播尽微薄之力。“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教学、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以现当代文学为学科基础,申报硕士点。除教学工作外,具体的研究设想如下:1、整理和出版中国诗歌资料,翻译并出版西方现当代的优秀诗作,逐步建立起中国的诗歌资料库;2、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和对话,建立与欧洲大学汉学系和中国诗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参与国际国内的各种诗歌交流活动,举办关于诗歌的学术会议、朗诵和学术讲座;3、创办一份诗学杂志;4、积极与国际国内的一些基金组织建立联系,合办国际诗歌节。总之,我们将竭尽全力,弘扬海南大学声名和诗歌风习,扩大海南大学和诗歌文化之影响。中心成立当年,即准备与国外基金会合作,在海南大学举办国际诗歌节,争取在二年内申请到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点。在条件成熟时创办诗学杂志。海南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已经引进或正式在编的有著名诗人多多教授,诗评家耿占春教授,现代诗学研究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段从学。正在引进中的还有现在深圳电影制片厂任职的著名诗人王小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现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资深评论家唐晓渡和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萧开愚(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可以预期,在一批具有广泛影响诗歌界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在海南大学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产生扎实的成果,并且成为国内大学诗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一个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学科,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促进人文精神在海南重新崛起和兴盛,让海南大学成为新时代的诗歌圣地和诗歌中心。 海南岛的原住民是黎族,他们是历史上开拓海南岛的先驱。是中国目前10个人口超百万的民族之一。黎族在海南岛上的历史,有史可证的年代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黎族历来都是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陵水、乐东、保亭、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以五指山区为中心向南呈扇形分布。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分布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5.02%。人口约124.86万人(2000年统计数字),占全省总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倾向,黎族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其中很多物质民俗和文化民俗的遗产,如不加以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必将永久消亡。这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够。这不仅是在保留历史,更重要的是整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学术角度对黎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高潮。这期间有些学者做过一些调研,出版过数种著作。期间,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1931年-1932年两次到海南黎区作田野调查,在1937年出版了德文著作《海南岛民族志》。广东省的一些民族研究学者,对海南黎族曾进行过规模比较大的综合考察。比较重要的有两次:一是中南民族学院调研组,在1954年7月至1955年1月间对海南22个黎族村点的调查,结集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省课题组民族研究学者于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对海南黎族村落的调查,结集为《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学术视野,这些论著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原广东省的一些黎族研究学者陆续转向对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一些民族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下属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虽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都处于个别和个案的研究状态,科研成果稀少。难以进行大规模和深入系统的研究考察工作。对黎族文化的系统考察研究因此陷于长期停顿状态。随着现代化浪潮由城市推向乡村,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正在加速从现实生活中退出。可以说,对黎族生存状况所涉及的一些文化遗产的考察带有抢救性质。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对黎族文化考察研究负有特殊的责任。黎族研究中心2003年由海南大学批准成立,由孙绍先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周伟民教授为顾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萍(黎族)为名誉顾问。 海南方言研究所简介海南大学海南方言研究所于2003年10月在原文学院海南方言研究室基础上成立,现有研究成员4名,都是兼职语言学教师。研究所是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科的主要学术支撑,还承担着本科生、留学生教学以及普通话测试等工作任务。原海南方言研究室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调查了海南闽语11个点,调查报告正在整理出版中。研究所成立以后,在一无经费,二无编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埋头进行田野调查,累计调查海南闽语30个点,儋州话、客家话、军话各一个方言点,临高话6个方言点。研究所的口号是“不空谈,做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我们向老一辈专家学习,坚持“田野第一,老派优先,语音、词汇、语法、民歌并重”的原则,记录了百万字的珍贵语料。这两三年,研究所成员陆续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海南岛语言研究论文,还有一些论文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目前,研究所一方面补充调查的结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开展黎语濒危方言调查。海南的语言及其研究现状海南岛是我国公认的语言复杂地区,有闽南系的海南话,粤语系的儋州话、迈话和疍家话,有客家话、军话,还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临高话、村话、黎话,另有苗瑶语族的苗话以及与南亚语有关的回辉话,它们与汉语共同语差异很大。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长期融合,使得海南岛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我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岛这个特殊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海南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得到有关海南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资料。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对海南研究来说,历史文献资料或有缺乏,家族谱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语言却不能。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是一个古今成分并存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共时比较与历史比较厘清历史层次,将大大有助于研究海南人的迁移历史、他们与国内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族群的关系等。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跟遗传基因一样,是研究其历史的直接材料。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人口头的资源,不象矿产资源,不挖掘它仍然一直存在。一代人死了,这代人口头的语言也随之而去,下一代人的语言必有变化。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力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在快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来说,据我们调查,50-60岁的一代与80左右的老人语言差异已经明显,沿袭数百年的文读系统几近消失,只有白读系统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经有好些白读词不会说了。黎族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估计不足50万。这50万中也汉化越来越严重,口音变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来就生活在黎族区的边缘一带,与汉人杂居,几乎都懂汉语,很多风俗都已明显汉化。杞黎中的堑对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经不懂黎语,保城支派早已用双语,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已不说黎语,唯有通什支派多数仍讲黎语。黎语中几个人数较少的方言境况更加堪忧。在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黎人数本来就少,边缘地区的已经完全汉化,腹地的东方、广坝、江边、抱板四镇也是双语区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经兼通儋州话,现在多数人又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黎语加茂方言的保亭县加茂镇,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足三千。人类学家李露露1993-94年调查时就发现,加茂黎通晓汉语,青年人不讲黎语。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语就会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荡然无存,只能在书中读到、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果抢救不及时,书中也读不到、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了。海内外语言专家历来看好海南岛这个宝库。1930年我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岛,调查了海口、临高、乐会(今琼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第一批海南岛语言资料,此后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台湾、新加坡学者详细调查了海南岛语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万太郎曾调查过海南文昌话和临高话。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新调查过儋州话,张光宇调查过海口话,何大安调查过琼海话和澄迈话。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惟利调查过文昌话。国内1950年代詹伯慧调查过万宁话和三亚军话,50年代至70年代欧阳觉亚等人调查过黎语,1980年代欧阳觉亚、郑贻青调查过村话、回辉话,1990年代梁敏、张均如等人调查过临高话。1990年代以后,又有国外学者来调查三亚回辉话。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1980年),欧阳觉亚《黎语调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话》(1986年),云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汉词典》(1993年),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话》(1996年),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996年),郑贻青《回辉话研究》(1997年),梁敏、张均如《临高话研究》(1997年),欧阳觉亚《村语研究》(1998年),刘剑三《临高汉词典》(2000年),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2003年)。另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单篇论文。海南岛语言研究中,老一辈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亲临田野调查,得到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方法结论也给后人诸多启迪。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学者,调查颇为不易。但是,前辈学者详细调查的,只是海南岛语言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还没有挖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继研究人员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缺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预言:“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朝阳学科,今天的传播学不仅仅是服务于新闻、宣传、公关、广告等传统行业,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诸多理论和发现还被应用到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等非传统领域。这就是传播学之所以受到政界、学界、军界、商界一致推动的原因。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作为海南省第一家传播学研究机构,中心将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从微观(中国大陆)、中观(大中国区)和宏观(亚太地区)三个层次上开展国际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心计划于近期从海内外聘请首批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境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课程负责人兼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执行编辑Katharine Sarikakis博士、中华传播学会理事长兼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张锦华教授、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副总监张玲玲女士、《传播学论坛》总编阮志孝先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强先生(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等海内外同仁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新华网海南频道、《商旅报》、海南在线、传播学论坛、中国校长网、CN记者作家网、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或介绍。中心主任毕研韬副教授先后就读于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于2004年7月加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海南大学于2005年2月,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所实体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为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级文科研究单位。现任中心主任为赵康太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成长中心主任林崇椰先生。中心现收藏海南文献两万余册与海南相关的历史资料,各类谱牒、海南人文集近百余种。目前正在开展10个项目的研究。先后举办过2次学术研讨会。中心下设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省文化历史研究会、海南族谱研究室、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东南亚文献研究所、琼崖地方史研究室、海南地方志研究室、海南现代文献研究室、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法制研究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等。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事科研。基地目前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海南岛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海南岛物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南海疆域史地与南海诸岛研究;◆东南亚文化及华侨研究。中心除开展日常的学术研究活动外,还编辑大型学术丛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始,每年出版一卷。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理念,基地正积极准备材料,做好2007年硕士点的申报工作,以便后续人才培养。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一项测试。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具体负责实施。非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组织的测试结果,一律不作为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资格证书测试。根据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等级,为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有关行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

云南大学顶级论文发表

云南大学有研究生院,根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呈贡、东陆两校区,占地面积4363.64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70余万册;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

有本科专业76个;有教职员工2971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97人,院士10人(含双聘、特聘),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

扩展资料

云南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为3008610册(其中图书馆藏书2766592册;资料室藏书242018册),藏书以生物生态学、历史学、民族学及地方民族文献为收藏重点和收藏特色,170170册古籍线装书及2000余种民国时期报刊为珍藏。另有电子图书841130册,中文数据库35个,外文数据库54个。

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图书有107种古籍图书定为珍善本,大部分为明中叶嘉靖、万历时期刻本及清初刻本。其中有宋元递刻本、海内外孤本、名人学者题跋本及稿、抄本,彩绘本等。明刻本有内府本、国子监本、藩府本、书院本、著名坊刻本和家刻本。

云南大学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环形带书以“云南大学”的中英文字样和建校时间,云大中文标准字体为毛体,内圆正中是“会泽院”线描图案,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923”字样,代表学校最初创建年份。

会泽院线描图案—因会泽院乃云大标志性建筑,几与云大同龄(东陆大学开学之日即会泽院奠基之时),故最可象征云大。会泽院线描图案中之梯级,长条为“十”,短条为“一”,以九长条为“九十”,五短条为“五”,点明“九五”之数。整个图案为海蓝色,寄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

不一定。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毕业需要最少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一篇,或是发明专利一个。所以,不一定要发表sci,发明专利也行。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在研究生入学后进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云南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中安排了25亿元专项资金给予全力支持。2018年学校获批省级专项资金8亿元,中央专项资金1.32亿元,共9.32亿元,专项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全部执行完毕,保障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一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举,搭建了六个层级的人才引进体系和四个层次的校内人才支持体系,柔性引进院士4人,学校高层次人才总量突破50人,师资队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5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近年稳步增长,保持在全国前10左右的水平。新增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增加幅度历年最大。

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杰出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三大奖”共8项。

新的一年,云南大学将坚持以一流大学建设为中心,围绕“一个引领”、保持“两个第一”、建设“两个中心”、打造“一个体系”,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和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开学入学之后选。云南大学经济学院:2000 年实现经济学博士点零的突破, 2006 年又获得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博士点;获得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硕士点的全覆盖;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和期刊出版和发表的成果大幅度增加;在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流派等方面的研究得到同行的肯定;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学界的好评;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云南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发挥区位优势,在国际经贸研究方面成果显著。

  • 索引序列
  • 西南大学发表的顶级论文
  • 南开大学发表的顶级论文
  • 山西大学顶级论文发表
  • 海南大学发表顶级论文
  • 云南大学顶级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