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作为第四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

作为第四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

发布时间:

作为第四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

首先你要看论文中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的单位是不是你的学校,如果是的话,在保研中一般可以加分,但是第四作者能不能加分要看你们学校的规定了。如果不是,就不能加分,比如你跟在别的学校的老师的论文后面,你们学校一般是不会承认的。 另外我想你的意思是对于保研或者考研复试的时候会不会有帮助,会不会让老师觉得你有科研经验。我觉得这就看你确实做了什么事情没有,我是搞科研的,所以我比较清楚,除非针对很大的课题写的论文,要不然第三作者之后就是友情参与了,在很多检索之中都只会出现前三个作者。如果你确实做了工作,你又能说的清楚,这是会有帮助的。如果没做什么,我想你的老师都带研究生了,肯定知道这里头的深浅,想浑水摸鱼比较难。供你参考

第四作者在sci论文中还算是比较靠前的作者位置,能不能发挥作用需要看具体情况,多数sci期刊最为认可的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但并不代表后面的作者就丝毫没有认可度,在国内晋升职称来看,随着作者位置的后移,加分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不是没用,而是加分不如前面的作者高,所以第四作者肯定能受到一定认可,但认可度高低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单位的具体规定,发表刊物的水平与质量,文章的难度,如果是发表在数一数二的sci期刊上,第四作者当然也是受认可的。

(1)当是参加评职称一类的考核时,评审单位明确要求作者需是一作或通讯,此时sci第四作者是无用的。

(2)当是参加保研或者考研复试时,要看论文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单位是不是本学校的,如果是的话,sci论文,在保研中一般可以加分,至于第四作者能不能加分要看本学校的规定了。

(3)当是用于其他场合,比如面试、出国等,sci第四作者有总比没有要好,至少说明你参与过这项研究,对于面试研发、技术一类的工作还是有些贡献的。尤其是在本科阶段,sci第四作者已经算是很出色的资历。但肯定没有前三作者更好。

第四作者的文章应该是参与过本科阶段创新性实验的成果。能代表你在本科参与过一些实验工作。各学校保研名额的确定大部分还是要看本科成绩的,在保研上这个文章用处并不大。考研复试也要看你所报考的院校复试流程,对于面试比重比较大的院校作用相对要大些,会给导师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除了共同作者外,一篇sci只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有用,其他都是凑数的(课题组其他小朋友)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

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

对于本科生来说,就算IF再低,也算牛的了!很多硕士都发不了SCI

很牛,但是发出来很不容易

因具体情况而异。在某一单位认可通讯作者大于第一作者,意味着通讯作者的含金量高。在另一单位认可第一作者大于通讯作者,即第一作者的含金量高。

SCI论文展示的研究成果,不仅需要研究经费、研究设施等条件的支持,也需要有能力的研究人员具体实施。前者算是通讯作者,后者算是作者,其中贡献最大的为第一作者。

论文作用:

SCI论文具有评职称的作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参评职称起到的实际效果有差异,具体可以关注SCI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评职称有什么区别。

在只认可第一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加分高于通讯作者的职称单位,第一作者的含金量比通讯作者高。在通讯作者加分高于第一作者的职称单位,通讯作者的含金量高。依据常见的职称评审条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SCI论文第一作者比通讯作者含金量高。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研现实,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能在身边见到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科研天才,说实话十分震撼。这之前我也无法想象本科生发science这种事,更别说就发生在我身边,但现在看来,虽然肯定有些运气成分,但足够强的能力是足以击破你们眼中的牢不可破的所谓阶级壁垒的。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往这方面想的,毕竟一个普通本科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榜上国际著名教授,还能受到谷歌学术引用超10万的大佬亲自指点。但即使是学二代或者其他人猜测的别的背景,都无法掩盖他发的文章是science这个事实。共同一作本身就是他对这篇工作实际贡献最好的证明。而且一个本科生做出science共一的成果,其中受到的训练也是99%以上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二、在高中比赛中,李显明对有机化学的热爱和天赋。 邀请我们向我们的竞赛学生教授有机化学的教授们都非常惊讶。 设定,世界金牌选手都觉得他的有机水平不亚于自己,但这一切在2017年8月末的预赛中戛然而止。李白没能通过测试,30只拿到10分 点有机测试。 省队仅获得全省一等奖。 高三伊始,意识到自己又要参加高考的李,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迅速从年级垫底爬到了前100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考650分。 成绩被天津大学录取。

上大学后,他如鱼得水,投身于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自学计算化学。 大一的学期还没结束,我的小学期也还没结束。 他们已经放假了。 我在复习最后一门专业课的时候,他借用了张校区。 嘉也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 当时在他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些有机+计算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无法理解它。 他还笑着说,李院士已经在世界领先了。 好吧,至少它是领先的国家。

三、病毒刚出现的那一年,20年来,大家都窝在家里玩。 他让我出来学习,他还带了一台电脑来做数学。 当时他告诉我,他组的一年级学生跟着一个外国学生。 计算领域的大牛做到了,他跟着学长的介绍。 去年5月,发表了一篇ACS催化,纯计算的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是前辈,也很给力截至目前,Science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年多来,我一开始就准备投票给 Nature。 没成功的时候跟我说这可能是第二个作品,看能不能一共拿下最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之前预测的机制,也没事至于为什么是Science,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降解条件非常温和,可以说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总结他的成功经验,首先是他对科学研究的绝对热爱。 他几乎痴迷于有机化学。 二是他的才华。 比赛归来一个月后,他从成绩垫底跃升到了前100名。 中流 985)可见到最后,他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一直在向上攀登,最终赢得了ucla中美院士的青睐。 非常成功的工作。

我也理解评论部分的怀疑。 毕竟身边没有这么好的人,千万不要相信。 认识他这么多年的朋友都觉得他厉害,更何况隔着一道屏风。 你拿着键盘呢李和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 他的父母也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跟所谓的学霸、权贵、py,甚至教育界都没有关系。 从他的经验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热爱这个职业并坚持下去。 大家眼中的“天坑职业”,比如“生化材料”,其实有一个优势:努力可以带来回报。 只要你热爱你的专业,在这个领域努力,努力做实验,发表文章,你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 发表SCI的难度远低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

四、学生在接触UCLA教授之前,熟悉教授领域的大部分作品,了解教授的品味和工作,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受到教授的青睐。 这对于大家找导师也很有帮助。 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名利和学科去找导师的,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人脉,提前详细了解导师是很重要的。 远见和努力固然重要,但远见更重要。 学生选择了计算化学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主要结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和仔细的验证”。 如果选择其他成熟方向之一,只能做一些枝条的修剪,恐怕出几本杂志就够了。 是眼光、运气和天赋。 如果你努力,前两个就可以做到,这已经保证了你有很多SCI+大牛导师。 最后一点要靠运气,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希望以后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 祝他好运。

文章的共同作者是一名初中校友。 他是我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也是我化学竞赛班的两年同学。 一位多年的朋友说,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反映他。 我们高中根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名分班。  1-50 年级和 51-100 年级分别分为子类别 1 和 2。 我们属于第二个子类。 上课期间,不得自学比赛内容。 李普利多次违反这条规则,偷偷看比赛书,刷比赛练习。 他多次被各科老师抓到,但他还是没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决定在学期末分班。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451人,理科有460人左右。 他们成功地退回到并行课程。 平行班相对不那么严谨,老师也不太在意竞争。

这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水平了,一般情况下对研究生才会要求Science论文发表。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不可以作为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和论文是不一样的,内容上是有区别的,专题报告是就某项专门的工作、研究所号的报告,包合整件事情的全过程,写的时候是写做法、措施、经验。论文是属于学术研究类的文章,包括论点(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当然有很多差别,看你的情况是不是晋级用的。如果是你是第二作者的话,如何评职称的条件,完全可以用来晋级,省得你自己发文章了,也是你自己的学术成果体现,反正是有好处没啥坏处。你可以去百姓论文网看看,我就是那边加的第二作者,挺好用的。现在社会情况就这样 你懂的,请你朋友吃个饭吧,加第二作者省你好多事呢

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

61岁的杨教授不仅是数学系教授,还精通三门外语,健身数十年。凭借着严谨的教学,杨晓京很早以前就是清华的名人。

清华大学,杨晓京被称为“发论文狂魔”,是清华大学所有教授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学者之一,在数量上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清华现任校长邱勇。

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月,杨晓京总共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8篇,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名列2002年度中国数学专业SCI论文发表篇数并列第一名。

此外,据了解,他还是国内外多种数学期刊的审稿人和编委。

据称,课堂上的杨晓京严肃高冷,不闲聊但喜欢讲冷笑话,然而笑点奇特——因为冷笑话都是和函数相关,那种只有学霸才能听懂的“数学冷笑话”。全程板书,从不用PPT,对学生严厉负责,很受学生欣赏的老师。

作为一名“资深清华人”,杨晓京始终牢记清华的“体育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健身,令这位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老师,依然有着比一般年轻人更强壮的体质。

To publish SCI thesis in the name of the first author.

不完全是。虽然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SCI学术论文是英语水平较高的一个标志,但是否需要通过六级考试主要取决于各个高校的规定和要求。一些高校可能会根据学生发表SCI论文的数量、质量等标准,允许免除英语考试要求,但这通常也需要其他条件的满足,比如成绩优秀、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等。因此,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所在高校的英语水平要求,可以查询相关规定和要求,或者咨询学校的招生办公室或外事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这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水平了,一般情况下对研究生才会要求Science论文发表。

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她的水平是被大家公认的,是一个能力很出众的科学家,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将事情的核心把握好。

这么年轻的作家,实力超强,写作能力很丰富。

洛阳师范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洛阳。学校地处伊水之滨,万安山下,东汉太学便发端于此。南望二程故里,传颂着程门立雪、鲁台望道的佳话;西望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绽放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光芒。 学校现有23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7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1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0余人。教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称号2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战略和应用科研攻坚工程。自2016年以来,连续入选ESI数据库排行榜,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旅游管理学科获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创新联盟各1个;现有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三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连续四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被SCI和EI收录6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20余项。 为加快学校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对象 (一)两院院士 (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奖励计划”人选、“”人选、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 (三)学科带头人 学校省级以上研究平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急需的优秀人才。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副高以上职称,年龄在40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年龄可以放宽到45岁),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理科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4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2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 2.理科类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1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 3.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以上。 (四)博士 年龄40岁以下 1.优秀博士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海外知名大学毕业或具有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经历,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励。 (2)主持国家级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 (3)理科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从事基础化学、理论化学研究的需在SCI一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SCI二区发表论文4篇以上;数学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SCI发表4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1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在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发表论文2篇以上,能够对学校转型、应用学科发展起到领军或关键作用。 2.急需博士 原则上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立发表论文3篇以上,胜任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部分学科专业发展特别紧缺的博士按照优秀博士待遇引进。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 (一)两院院士 年薪200万元,购房补贴20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科研启动及实验室建设经费2000万元;团队成员待遇面议。 (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奖励计划”人选、“”人选、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年薪100万元,购房补贴20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科研启动及实验室建设经费1000万元;团队成员待遇面议。 (三)学科带头人 注:(1)服务期为8年,安家费来校当年首付30万元,剩余款项服务期内每年发放2万元。 (2)学校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为本人发放租房补贴,发放时间为3年。 (3)购房补贴凭在洛阳市区购房行为发放,需有交房款项证明等材料作为支撑,发放的数额必须有足够的房款票据为依据,分三次发放,第一次发放70%,其余两次(第二次发放15%,第三次发放15%)根据考核结果发放。 (4)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 (5)以人事代理方式解决配偶工作,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6)来校工作后,学术成果达到有关要求的,按照《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享受相应科研奖励。 (四)博士 注:(1)服务期均为8年,优秀博士安家费来校当年首付20万元,剩余款项服务期内每年发放2万元;急需博士安家费来校当年首付10万元,剩余款项服务期内每年发放1万元。 (2)学校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为博士发放租房补贴,发放时间为3年。 (3)购房补贴凭在洛阳市区购房行为发放,需有交房款项证明等材料作为支撑,发放的数额必须有足够的房款票据为依据,优秀博士和急需博士分三次发放,第一次发放60%,其余两次(第二次发放20%,第三次发放20%)根据考核结果发放。 (4)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 (5)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6)配偶为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以人事代理方式安排工作。 (7)来校工作后,学术成果达到有关要求的,按照《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享受相应科研奖励。 三、人才引进工作程序 (一)公布招聘信息 洛阳师范学院人才引进政策及计划发布在洛阳师范学院网站(网址)和相关网站进行宣传。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博士研究生可通过电子信箱向相关学院负责人投递个人简历(求职意向书),学院确定面试(试讲)时间并通知应聘博士前来面试(试讲)。 (三)面试(试讲) 面试内容为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试(试讲)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学术研究潜力、思想政治表现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体检 体检工作由我校组织实施。 (五)公示与聘用 体检、考察合格人员即为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洛阳师范学院校园网公示后,采用备案制上报省教育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六)聘用 依据《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直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通知》办理相关手续,工资待遇按河南省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四、人才引进岗位、专业及人数 高端人才引进不受岗位、人数的限制。 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引进岗位、专业及人数,详见附件《洛阳师范学院师资引进计划》。 五、考核管理 (一)学科带头人的考核 对学科发展、团队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在国内外本学科范围产生一定影响。3年进行中期考核,完成相关考核任务之一的,可以发放第二次购房补贴;6年终期考核,完成全部考核任务的,可以发放全部购房补贴。 (1)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2)理科类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SCI一区2篇以上(或其中SCI一区1篇,SCI二区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2篇发表在我校学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上。 (3)获得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或省级以上成果奖励获得者(国家级排名前五,省级独立或排名第一)。 (4)6年内获得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二)优秀博士的考核 3年进行中期考核,完成相关科研考核任务之一的,可以发放第二次购房补贴;6年终期考核,完成全部科研考核任务的,可以发放全部购房补贴。如在考核期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署名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视为全部科研考核任务完成。 1.理科优秀博士 (1)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2)以第一作者(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本学科SCI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二区以上2篇),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以上。 2.工科优秀博士 (1) 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省部级项目1项(若主持国家级项目且具备下列两项中任一项的,视为达到终期考核要求)。 (2)以第一作者(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本学科SCI、EI源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SCI二区以上2篇),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3)作为第一发明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唯一的专利权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以上。 3.其他优秀博士 (1)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 (2)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6篇以上,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4.应用学科博士可以按照上述考核标准考核,也可以6年终期考核横向联合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00万元以上,3年中期考核取得一定研发成果或完成终期考核目标1/3的,可以发放相应购房补贴。 (三)享受优秀博士待遇的急需博士的考核 下列9个专业类别的急需博士,引进时享受优秀博士待遇:电子电气通信类,物联网工程,教育学,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意大利研究,新闻与传播类,食品科学与工程。 享受优秀博士待遇的急需博士,3年进行中期考核,完成相关科研考核任务之一的,可以发放第二次购房补贴;6年终期考核,完成全部科研考核任务的,可以发放全部购房补贴。如在考核期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署名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视为全部科研考核任务完成。 1.理科博士 (1)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2)以第一作者(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本学科SCI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二区以上2篇),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2.工科博士 (1) 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1项(若主持国家级项目且具备下列两项中任一项的,视为达到终期考核要求)。 (2)以第一作者(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本学科SCI、E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SCI二区以上1篇),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 (3)作为第一发明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唯一的专利权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以上。 3.文科博士 (1)作为主持人(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1项(若主持国家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视为达到终期考核要求)。 (2)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4篇以上,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上述学科博士可以按照上述考核标准考核,也可以6年终期考核横向联合项目到账经费达到200万元以上,3年中期考核取得一定研发成果或完成终期考核目标1/3的,可以发放相应购房补贴。 (四)急需博士的考核 3年进行中期考核,完成相关科研考核任务之一的,可以发放第二次购房补贴;6年终期考核,完成全部科研考核任务的,可以发放全部购房补贴。如在考核期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署名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视为全部科研考核任务完成。 (1)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若主持国家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视为达到终期考核要求)。 (2)人文社科类博士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工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EI发表论文4篇以上,或在SCI二区以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 引进的急需博士在终期考核时,如完成本学科优秀博士相应科研考核标准的,购房补贴按照优秀博士待遇标准发放。 ;

闫福林,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鉴定和天然药物的研发。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和著作4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保健品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白素平,女,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河南省优秀教师。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博士后。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活性成分的发现、结构修饰、合成及构效关系、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新乡市科技局项目1项。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3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研论文47篇,其中SCI收录22篇。新乡市红旗区政协委员、新乡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刘巨源,男,1956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新乡市劳动模范。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和育人楷模等荣誉。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课程负责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应用技术成果5项。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孙祥德,男,1963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药物分析学教研室主任。新乡医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讲本科生《药物分析》、《现代色谱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研究生《分离与色谱技术》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药物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先后承担省、厅、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房立真,男,1973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获得新乡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3年毕业于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有机合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合成和构效关系。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课题1项, 2012年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已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7篇。赵 营,女,197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1997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专业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12-2011.1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cLean医院进行单胺转运体调控研究和PD发病机制研究。2011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药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临床药理学。多年来,从事膜转运蛋白研究,致力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研究。掌握了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转运体功能研究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发表论文15篇,SCI收录12篇。吕洁丽,女,1980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及中草药的品质评价。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标准制定等项目的研究。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新乡医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开放课题1项;参与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贾岩龙,男,1977年出生,副教授,博士, 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学专业肿瘤生物工程方向,获医学博士学位。药理学省级重点学科肿瘤药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肿瘤与生物工程和肿瘤药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十五”、“ 211”工程重点学科“肿瘤与生物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获2010年河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得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徐 萍,女,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前主持承担新乡医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要从事中药抗辐射新药研发的研究。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IJRB 影响因子2.27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吴 娇,女,1978年出生,博士,讲师。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2011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种质资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主持完成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十一五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出版著作3部。刘 巍,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任药学院科研秘书。目前从事荧光化学探针方向的研究。赵 杰,女,1982年出生,博士,讲师。200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讲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和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项目的研究,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闫建伟,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发展新颖的反应方法学构建结构多样性的类药性结构骨架,通过对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活性天然产物骨架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阎玺庆,男,1971年出生,博士后,讲师。1992年毕业于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纳米摩擦学性能研究;200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代药剂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肝靶向制剂研究;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多肽类药物微米制剂的研发.2009年3月至6月,在扬子江药业集团从事药品研发工作。完成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深圳市科信局基金项目1项。主要从事药用高分子材料修饰及脑靶向研究。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1项,新乡市科技局基金1项,学校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黄 锋,男,1977年出生,博士后、讲师。2000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从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肿瘤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著10余篇,被SCI收录6篇。参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刘瑞丽,女,1975年出生,博士,讲师。199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药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曾参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获省级科研鉴定2项,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孙彭利,男,1972年出生,博士,讲师。199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承担及参与课题4项,发表科研及教育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宋 宇,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神经药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主要从事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中针对胶质细胞的新药筛选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基金1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4篇。张来宾,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获中药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获生药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作为访问学者从事研究,从事多糖化学及逆流色谱研究。承担《天然药物化学》、《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Chromatographia等杂志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宋宏林,男,1977年出生,博士,讲师。2003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工业药剂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研究方向:缓控释制剂和微粒制剂、注射给药系统、中药有效成分色谱分析及质量标准。标题: 关键字: 文章分类: 所有类型公告通知图片招生就业其他

  • 索引序列
  • 作为第四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
  •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
  •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
  • 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