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医院论文

发表医院论文

发布时间: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

王庸晋,男,1954年出生,内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治医学院院长、长治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山西省重点学科)主任,兼任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理事、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学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国外医学(心血管分册)》编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编委、《山西医药》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及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治医学院学报》主编。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2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编撰出版教材、专著20部,其中全国医学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五版)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多年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治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双腔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等技术,使本地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他是医术精湛、医德崇高的学科带头人;他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医学大家;他是博学儒雅、诲人不倦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刘红山教授。

刘红山:我曾经告诉我的学生说“我最大的优势是专业”,仔细想想这也是所有医生的优势,因为专业,所以可以为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拯救患者的一生,我的初心一直是做好手术,为患者服务。如同一种信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不间断的学习,继续沉淀,为患者带来光明。

打造高水平医疗实力,勇攀学科建设新高峰

学医是他孩提时代的理想,在大学选择专业前,他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大学时代,他练就了非常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在研究生时期,国际交流的经验让他了解到当时先进的眼科理念,接触到很多新鲜的思想。在那一刻,他的专业思维被完全激活,让他在专业上更加如鱼得水,不管是临床实践还是论文创作,这些闪亮的犹如引航明灯般的知识,照亮了他多年的学习生涯,也照亮了后来的专业“研究”旅程,他始终与专业同行!

经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邀请回国,受益于国际眼科专业交流,刘院长一直主张把国际前列的眼科知识精髓融入到临床技术理念当中去,他会经常翻阅一些国际的眼科专业书籍,从中寻找些共通点和启发。多年的研究经验也一直告诉着他:必须从多维度去理性研究、思考。虽然国外求学的经历使他扩大了国际视野,得到了许多启示,但是医学项目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结果”。他从多个专业角度去分析,每一个专业部分都是一步一步的抠细节,没日没夜的研究处理,从科研关联到临床,避免了技术“浮于表面”,使学术融于实践,攻克眼科难关。

Q:

大多数情况下,眼科医生们会选择某一到两类眼科手术作为主攻方向,那您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在技术环节上有面临什么问题吗?

A:

只要跟角膜相关都是我的主攻方向,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了解刘院长的都知道,“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这句“大话”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实力在支撑。目前他发表了超过50篇的科研论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主持完成中国、美国科研项目6项;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登记注册眼科发明专利3项。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转化为人类角膜基质细胞,治疗先天性角膜混浊;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干眼病,已经开展临床实践;世界上揭露滤泡的作用、发现电涌下的大片组织染色剂技术第一人。这些益于患者的医学发现,持续有力的促进了角膜病的治疗,为患者带来新生,对他而言则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鼓励,是继续前行的不懈动力。

医学的创新流程非常的复杂,这样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年轻资质的医生来说,它会过于复杂,如何更加利于眼科知识的发展和传承?他尝试着用一种生动形象、兼容并蓄的方式来解释专业知识,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让更多的新人传承好的技术和文化。用现代化前卫的专业知识、现代的高精密手术方式、现代的医学,融合到年轻血液中去,它将会更符合眼科医学的持续传承。

Q:

关于您发表学术文章的经验,对国内的医生有什么建议?

A:

眼科并不孤立,医生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追求创新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改变,不必拘泥于形式,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让读者有收获、有感悟。面对困难,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你绝对不可以造假。医学本身,只宜宠辱不惊,不要追逐于浮名,脚踏实地为患者服务,才是医生该做的事情。

助力眼科医疗硬技术,追求为民服务有温度

刘院长对待学术研究一贯秉持的严谨态度,更加体现在临床的实践中。在海南省的行医经历中,他走遍海南省下辖的所有市县,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角膜病生发季节性的高峰期、发病原因等,简直是如数家珍,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温暖人心。此次来到安徽,他提前做了详尽的准备,对于华北地区人们角膜病的高峰期了如指掌,方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看似严肃的顶级外科手术专家,其实刘院长的日常生活非常平易近人,属于典型的“居家暖男”。如果没有工作,他更愿意待在家里,因为饮食清淡,不喜欢外卖,所以休息的时候喜欢自己在家做做饭、看看书、听听音乐、打羽毛球、健身,以前还很喜欢田径,动静结合,在悠闲中追求心境的自由和宁静。

就是这样一位“居家型”医学大家,他的行医经历可以绘制出巨幅的“患者地图”。毫不夸张的说,海南两千人里就有一例经他手换角膜的患者,“我可以记住绝大部分患者的名字和地址,他们术后也一直给我分享生活,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说到这,刘院长拿出手机翻到患者刚发给他的视力恢复信息,给我们分享了这个患者的经历。

“他是三年前来院检查的,两只眼睛有一只已经萎缩,另一只晶体浑浊,眼组织粘连,之前被多家医院拒绝治疗,到院的时候求医心情非常的迫切,后来经过手术眼睛复明,日常生活也可以自理了,回家还开了个苗圃,生意特别好,还有了一对情人节出生的双胞胎宝贝,现在过得很幸福”。谈到患者的生活,刘院长笑称“能够拯救一个家庭,感到很欣慰、很开心”。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手术后自己骑自行车管理果园的阿公、术后视力恢复到0.5的旅馆老板、电视上看到消息专门打电话到院感谢的湖南恩施小伙……毫无疑问,刘院长是成功的,用亲身实践做到了他的初心。靠的则是刘院长自身的汗水,收获无数受益患者如潮的好评,用实际让每一位患者都记住了那个技术精湛的刘红山院长。当人们越来越看重医生的技术,痛斥某些医生不称职、无医德时,刘院长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目标,砥砺前行。

Q:

身处眼科诊疗飞速发展的大潮中,从您的角度看,目前眼科医疗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

国内角膜病人数仅次于白内障,一直存在手术难度大、角膜供体少的问题,这一块非常考验医生的能力。为了解决供体的问题,2013年的时候,我开始倡导从国外引进角膜,比如斯里兰卡,同时为了患者的经济考虑,海南省政府开先河,出议文来解决角膜引进的问题,后来中央台也开始报道,从国际途径上为患者找到了出路。

不浮名,重实践,有态度,有坚持,刘院长就是这样谈笑之间把自己对于患者的付出一笔带过。于他而言医生不止是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他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手术,得到患者认可的同时也不断超越自我。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在合肥普瑞整装再出发的当口,刘院长对如何更好为患者服务,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多吸收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辜负患者对我的期望”。

不得不说,作为拥有不断思考不断汲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历和资历双担的专家,能够如此清晰地判断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坚持下去,刘院长是大多数中的少数。

“指尖锋芒,术艺于心”,他用双手带来光明的希望,解除患者的眼疾,拯救无数人的人生,他爱这份事业。不为浮名功利,只为,不负白衣……

[2]黄培坚,文国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脑缺血[J]. 海南医学,2010,01:32-35. [3]李天炼,黄培坚,刘涛. 脂质沉积性肌病三例误诊分析[J]. 海南医学,2010,01:35-37. [4]黄培坚.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J]. 海南医学,2010,03:109-112. [5]李天炼,文国强,谢瑶芸,刘涛,黄培坚. 脂质沉积性肌病与线粒体肌病各1例鉴别诊断分析[J]. 山东医药,2010,36:109. [6]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06:370-372. [7]欧阳锋,李天炼,刘涛,黄培坚,文国强. 脂质沉积性肌病诊断及随访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7:771+776. [8]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山东医药,2011,29:65-66. [9]邓益东,欧阳锋,黄培坚.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热带医学,2011,09:1153+1169. [10]黄培坚,邓益东. 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6:1324-1325. [11]黄培坚.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09,03:47-48. [12]黄培坚,林才雄,吴晓东. 20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分析[J]. 海南医学,2014,03:424-425. [13]全婵娟,王敬伟,王虎,黄培坚,杨新怀. 兔透明角膜切口术后高眼压对前房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11:1063-1065. [14]赵千文,卓怀书,黄培坚,李景辉.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2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15,07:615-616. [15]贝文政,向伟,黄培坚,文书. 琼中县黎族苗族儿童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2015,15:2319-2321.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吗

每位导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院长要求发表小论文,那么一般来说都是可以的,只要内容符合规定,文章质量较高,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以放心发表。

他是医术精湛、医德崇高的学科带头人;他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医学大家;他是博学儒雅、诲人不倦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刘红山教授。

刘红山:我曾经告诉我的学生说“我最大的优势是专业”,仔细想想这也是所有医生的优势,因为专业,所以可以为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拯救患者的一生,我的初心一直是做好手术,为患者服务。如同一种信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不间断的学习,继续沉淀,为患者带来光明。

打造高水平医疗实力,勇攀学科建设新高峰

学医是他孩提时代的理想,在大学选择专业前,他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大学时代,他练就了非常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在研究生时期,国际交流的经验让他了解到当时先进的眼科理念,接触到很多新鲜的思想。在那一刻,他的专业思维被完全激活,让他在专业上更加如鱼得水,不管是临床实践还是论文创作,这些闪亮的犹如引航明灯般的知识,照亮了他多年的学习生涯,也照亮了后来的专业“研究”旅程,他始终与专业同行!

经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邀请回国,受益于国际眼科专业交流,刘院长一直主张把国际前列的眼科知识精髓融入到临床技术理念当中去,他会经常翻阅一些国际的眼科专业书籍,从中寻找些共通点和启发。多年的研究经验也一直告诉着他:必须从多维度去理性研究、思考。虽然国外求学的经历使他扩大了国际视野,得到了许多启示,但是医学项目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结果”。他从多个专业角度去分析,每一个专业部分都是一步一步的抠细节,没日没夜的研究处理,从科研关联到临床,避免了技术“浮于表面”,使学术融于实践,攻克眼科难关。

Q:

大多数情况下,眼科医生们会选择某一到两类眼科手术作为主攻方向,那您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在技术环节上有面临什么问题吗?

A:

只要跟角膜相关都是我的主攻方向,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了解刘院长的都知道,“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这句“大话”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实力在支撑。目前他发表了超过50篇的科研论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主持完成中国、美国科研项目6项;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登记注册眼科发明专利3项。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转化为人类角膜基质细胞,治疗先天性角膜混浊;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干眼病,已经开展临床实践;世界上揭露滤泡的作用、发现电涌下的大片组织染色剂技术第一人。这些益于患者的医学发现,持续有力的促进了角膜病的治疗,为患者带来新生,对他而言则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鼓励,是继续前行的不懈动力。

医学的创新流程非常的复杂,这样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年轻资质的医生来说,它会过于复杂,如何更加利于眼科知识的发展和传承?他尝试着用一种生动形象、兼容并蓄的方式来解释专业知识,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让更多的新人传承好的技术和文化。用现代化前卫的专业知识、现代的高精密手术方式、现代的医学,融合到年轻血液中去,它将会更符合眼科医学的持续传承。

Q:

关于您发表学术文章的经验,对国内的医生有什么建议?

A:

眼科并不孤立,医生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追求创新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改变,不必拘泥于形式,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让读者有收获、有感悟。面对困难,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你绝对不可以造假。医学本身,只宜宠辱不惊,不要追逐于浮名,脚踏实地为患者服务,才是医生该做的事情。

助力眼科医疗硬技术,追求为民服务有温度

刘院长对待学术研究一贯秉持的严谨态度,更加体现在临床的实践中。在海南省的行医经历中,他走遍海南省下辖的所有市县,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角膜病生发季节性的高峰期、发病原因等,简直是如数家珍,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温暖人心。此次来到安徽,他提前做了详尽的准备,对于华北地区人们角膜病的高峰期了如指掌,方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看似严肃的顶级外科手术专家,其实刘院长的日常生活非常平易近人,属于典型的“居家暖男”。如果没有工作,他更愿意待在家里,因为饮食清淡,不喜欢外卖,所以休息的时候喜欢自己在家做做饭、看看书、听听音乐、打羽毛球、健身,以前还很喜欢田径,动静结合,在悠闲中追求心境的自由和宁静。

就是这样一位“居家型”医学大家,他的行医经历可以绘制出巨幅的“患者地图”。毫不夸张的说,海南两千人里就有一例经他手换角膜的患者,“我可以记住绝大部分患者的名字和地址,他们术后也一直给我分享生活,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说到这,刘院长拿出手机翻到患者刚发给他的视力恢复信息,给我们分享了这个患者的经历。

“他是三年前来院检查的,两只眼睛有一只已经萎缩,另一只晶体浑浊,眼组织粘连,之前被多家医院拒绝治疗,到院的时候求医心情非常的迫切,后来经过手术眼睛复明,日常生活也可以自理了,回家还开了个苗圃,生意特别好,还有了一对情人节出生的双胞胎宝贝,现在过得很幸福”。谈到患者的生活,刘院长笑称“能够拯救一个家庭,感到很欣慰、很开心”。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手术后自己骑自行车管理果园的阿公、术后视力恢复到0.5的旅馆老板、电视上看到消息专门打电话到院感谢的湖南恩施小伙……毫无疑问,刘院长是成功的,用亲身实践做到了他的初心。靠的则是刘院长自身的汗水,收获无数受益患者如潮的好评,用实际让每一位患者都记住了那个技术精湛的刘红山院长。当人们越来越看重医生的技术,痛斥某些医生不称职、无医德时,刘院长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目标,砥砺前行。

Q:

身处眼科诊疗飞速发展的大潮中,从您的角度看,目前眼科医疗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

国内角膜病人数仅次于白内障,一直存在手术难度大、角膜供体少的问题,这一块非常考验医生的能力。为了解决供体的问题,2013年的时候,我开始倡导从国外引进角膜,比如斯里兰卡,同时为了患者的经济考虑,海南省政府开先河,出议文来解决角膜引进的问题,后来中央台也开始报道,从国际途径上为患者找到了出路。

不浮名,重实践,有态度,有坚持,刘院长就是这样谈笑之间把自己对于患者的付出一笔带过。于他而言医生不止是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他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手术,得到患者认可的同时也不断超越自我。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在合肥普瑞整装再出发的当口,刘院长对如何更好为患者服务,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多吸收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辜负患者对我的期望”。

不得不说,作为拥有不断思考不断汲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历和资历双担的专家,能够如此清晰地判断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坚持下去,刘院长是大多数中的少数。

“指尖锋芒,术艺于心”,他用双手带来光明的希望,解除患者的眼疾,拯救无数人的人生,他爱这份事业。不为浮名功利,只为,不负白衣……

[2]黄培坚,文国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脑缺血[J]. 海南医学,2010,01:32-35. [3]李天炼,黄培坚,刘涛. 脂质沉积性肌病三例误诊分析[J]. 海南医学,2010,01:35-37. [4]黄培坚.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J]. 海南医学,2010,03:109-112. [5]李天炼,文国强,谢瑶芸,刘涛,黄培坚. 脂质沉积性肌病与线粒体肌病各1例鉴别诊断分析[J]. 山东医药,2010,36:109. [6]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06:370-372. [7]欧阳锋,李天炼,刘涛,黄培坚,文国强. 脂质沉积性肌病诊断及随访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7:771+776. [8]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山东医药,2011,29:65-66. [9]邓益东,欧阳锋,黄培坚.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热带医学,2011,09:1153+1169. [10]黄培坚,邓益东. 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6:1324-1325. [11]黄培坚.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09,03:47-48. [12]黄培坚,林才雄,吴晓东. 20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分析[J]. 海南医学,2014,03:424-425. [13]全婵娟,王敬伟,王虎,黄培坚,杨新怀. 兔透明角膜切口术后高眼压对前房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11:1063-1065. [14]赵千文,卓怀书,黄培坚,李景辉.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2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15,07:615-616. [15]贝文政,向伟,黄培坚,文书. 琼中县黎族苗族儿童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2015,15:2319-2321.

医院医生发表论文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生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医生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临床医生的创新

【摘要】临床医学的特点是研究未知数最多的人类自身,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探索与创新的本质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但近几年来,国内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们宁愿做“太平医生”而不敢创新了。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要浅析。

【关键词】临床医生 探索 创新 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1-02

我常喜欢看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的一个品牌栏目----探索与发现,也经常由此想到临床工作一线的医生,在日复一日大量而又繁琐的临床工作中,有没有探索和发现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医学是一门仍在探索的科学,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至今还是处于“童年阶段”。面对充满未知的医学世界,医生们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或发现新的认识。一部医学史,充满了探索与发现,才成就了今天的医学。我们临床医生现在所学习、认识、掌握和应用的医学,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无论内科还是外科,无论手术还是用药,都是由无数“医学哥伦布”先驱们为我们所探索、发现和揭示的。探索与发现的起点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永无止境。

临床医生们身边的病例和诊疗工作中有着许多未知与疑难的问题,带着疑问去查找文献资料,求教老师或同仁,参与会诊讨论,上网发帖求助,使出浑身解术利用各种渠道来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在探索。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奥秘,找到了新的、好的诊疗技术、方法或术式,甚或会有小小的创新与发明,这就是发现。看似很普通,很平常,却深刻地反映出科学活动的思维认识过程,目的是找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以帮助医生们战胜疾病。

然而,世事都有两面性,探索就意味着冒风险。最近几年,国内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行医,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该创新的不创新了。临床医生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愿做“太平医生”。在医患关系和谐的年代,医生的失误往往能够得到患者的理解,这才促使医生不遗余力地为患者治病,从而加快医学的进步。对于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们既希望探索医学禁区,又害怕患者无理取闹,使本来单纯的医学问题,最终上升为法律纠纷。为此,许多医生不得不选择“无为而治”。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现在国内从医的谨慎。医生面临的病人个体差异巨大,诊疗过程时刻存在犯错误的可能。因此,有些医生感叹,如果把每个医疗过程倒过来分析,多数都能发现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为此,美国医学会于1999年发表了著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公告,指出:公众必须认识到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误,把所有医疗缺陷的责任都归结在医生身上是不公正的。有资料显示,即使在医疗技术更发达的西方国家,医疗缺陷的发生率仍高达10%~15%,比一些恶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多。

我们目前对医疗缺陷还缺乏理性对待的态度,医生对自己的医疗缺陷有种神经质的忌讳。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医疗缺陷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飞机失事,国家有一套赔偿标准来安抚家属,可是对医疗缺陷却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于是医疗纠纷中的争执和天价赔偿屡屡见诸报端,这更加剧了医务人员对医疗缺陷的逃避。如此,在面临患者质疑的时候,就把医德、规章抛在脑后,通过修改病历来“保命”。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医生“举证责任倒置”,也使我们医生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当前医生和医院的隶属关系,使得某个医生的过失,成为某个医院的过失。一旦发生了赔偿,一般也需要医院承担大头。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共同利益的作用下,会不遗余力地为医生修改病历创造条件,甚至敦促、指导当事医生修改病历。

相比起来,国外医生的独立执业的管理方式就显得合理些。在很多国家,医生尽管和某些医院发生工作关系,但其利益是独立的,其和保险公司直接挂钩,病人找医生看病,然后到保险公司报销,包括医疗缺陷,也可能由保险公司来买单。可是一旦某位医生经常遭到患者投诉,赔偿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可能和该医生解约,而医生一旦失去了保险公司的支持,就意味着病人找他看病没有保险公司报销,那么一般也就很少有患者会找他,他也很难和医院签订工作合同。这种医生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模式,既可以增强医生的责任感,也可以避免医院和医生因为利益关系,玩“猫腻”共同应付患者的情形。面对医疗缺陷,如何让医生相对独立出来,应该是当前医疗改革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没有失误也可能失败,没有失误并不意味着成功。没有错误就等于完美无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何况,从来不犯错误的医生是没有的。医生们的这种“无为而治”,不仅阻碍了医学进步,也损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医生应该怎么办?医学应该怎么办?

医生这个职业,是相当特殊的职业。因为人命关天,所以,对这个职业的要求更高一些。就拿大学本科来说,正规的医科大学的学制要比普通大学多上一年。毕业以后,必须要当相当长时间的住院医师,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当上医生。但是,医生又是个高风险职业。除了确实因为医术不高或因为疏忽可能发生人命关天的问题外,来自病人家属的误会也不得了。因为医生接触病人,而没有一个病人不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医生又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尽快好起来,这样,势必会发生医生和病人的摩擦,经常听到的新闻是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又受到了病人家属的攻击。受攻击的医生中,应当有不少人是无辜的。不是他们不想治好病人,而是他们回天乏术。这个回天乏术不是医生的手段不高强,而是病人已经病入膏肓。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医学的特点是研究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数是最多的。医学的局限性在于认识的局限,而认知也是相对的,也许是片面的,过后是错误的。医学原理也会如此。科学并不会说“我什么都知道”,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包治百病”肯定是谎言。医生对病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什么都能治,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治;没有任何副作用,就意味着没有作用。医学的局限性还在于方法的局限性,100年前没有输血、没有抗生素、没有真正的麻醉。疾病不可能被人类征服,它们总是伺机反扑,或者“提升水平”,把人类推向陷阱。

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病的人的体验上,而不仅仅集中到疾病的过程本身。治疗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有时候意味着体恤,减轻痛苦而已。2004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这样一段话:对于有些“病”(至少60余种),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去治疗,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有什么方法有效,也许不治疗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治疗。

医疗也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医疗的特点是在获的人体上实施诊断和治疗。医疗的风险性存在以下几种,诊断风险:误诊、误伤。用药风险:毒副作用、剂量耐受差异、过敏。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损伤、感染。风险在于疾病的复杂、认识的局限、技能受阻,也有责任心和经验不足。医疗是服务性行业,却是特殊的、极大风险的服务。医学是一辆行使在高速路上的破车。各种媒体电台将医学推向尴尬,使医生陷入无奈。医生的手谨慎而颤抖。医生只能以“尽可能”“尽力而为”的表达得到理解。

作为临床医生,要有为科学、为患者献身的精神。一名医生如果不愿冒险,就只能成为“修机器”的匠人,而不能成为医学大师。医生的冒险精神不仅来自于对真理的追求,也来自于对患者的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医生深怀仁爱之心,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当然,患者理解医生也是有条件的。在临床中,尽管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医生不能以此为借口,无视生命的尊严,随意让患者付出无谓的牺牲,承受无谓的痛苦。患者可以宽容正常的失误,却无法宽容因敷衍塞责、草菅人命造成的失误。

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说:做事要“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作医生也当如此,对医生而言,天理即为自然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情即为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和意愿。而国法即为诊治的原则、规范、技术路线、方法技巧和政策。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探索的本质就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医学仁爱的真善美精神,这种精神正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医务人员之中。无论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仍然是中国医学的主流。

郎景和教授的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好好回味的:珍视自然的每一种状态,是客观地看待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认识无限,而我们认知的程度和探索的范围总是十分有限的。疾病的诊治要遵循两个原则: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科学的原则是针对病情而言的,需要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路线而采取科学谨慎的原则;人文原则是针对人情而言的,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属要求而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

现金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生要将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繁荣思维品质,有效地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医生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是诊断、治疗、医学发展和医疗纠纷防范的关键环节,也是医德的表现。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必须是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流者。

临床医生们的探索与发现之路就是一条临床医学研究之路,是理论联系实践、修炼求道、功成自然之路。临床科研的土壤就在临床诊治的病例、病案之中,关键是善于发现问题,要有思维、学术的敏感性,抓住问题就去研究、去探索,在探索中产生创造性。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的探索与发现之路更是一条深入云端的羊肠小道,需要咱们临床医生们具备一种执著的献身精神,一种事业激情,一种睿思智慧和一种行动习惯,不是为了寻求功利,而是为了选定的目标和使命而去苦苦探索的。真正使医生能力和智慧提高的是病人。病人是病理现象的展现者。只有这时(在病人面前,而不是在书本上),医生的双眼才能焕发智慧。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是必要的。人文修养和哲学理念具有根本性、终身性。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窄的领地内,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多更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医生学术论文

医生们除了需要诊治病人之外还需要发表论文,不少医生都觉得写医学论文难,发表医学论文难上加难,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医生如何发表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文章质量要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文章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投稿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的特殊情况,文章质量达到发表的要求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或者经过我们的修改就可以发表。关于质量,可以参考日本质量专家的话,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二、文章的选题要符合刊物的定位,不能乱投稿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三、文章格式要规范,还需控制字数学术性期刊的格式是非常严格的,医学论文的格式可以参照你所投刊物的要求去做。至于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比如,高校评中级职称一般3500字就可以了,社会上评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3000字以上即可。还要注意,如果文章有图表,则要适当增加版面。四、提前投稿,尽量提前2—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五、版面费起到破财免灾的作用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所以作者们也不用在版面费上纠结,关键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花点钱也是必要的了。六、选择合法刊物,避免非法期刊发表医学论文不是随便找个期刊就可以的,期刊必须具有合法性,是合法期刊。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根据我的判断,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2000家非法刊物,或不规范的刊物。对大部分普通作者来说,是很难判断刊物的合法性的。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

医生需要发表论文吗?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说医生的职称论文发表在所有行业中是难度最大标准最高的,对参评医生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毕竟医生的执业水准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医生的职称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各个级别对发表文章的要求不尽相同,医生评职称怎样发表论文的要求如下:1、评主治医师需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2、评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主持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1项(前2位)或省级科研课题1项(前3位)或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前4位),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到位经费5万以上。3、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或省级课题1项或国家级课题1项,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的到位经费15万以上。高级别的医生职称是需要发表核心刊物的,有很多甚至需要发表英文期刊论文,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再难论文的写作也是源于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和对理论知识的领悟,所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是写好论文的基础。

职称论文的好处对于不同职业的人来说好处也是不同的,像一些公职人员,比如医生,护士,教师等等,职称论文无疑是升职加薪路上的唯一途径,没有这些论文,你能力再好也没用,无疑体制内的政策导致了论文的必要性。

医学论文发表医院

中级医师(主治医师)一般要求发表核心刊物1-2篇或者省级以上刊物3篇。我们单位是要求这样的,我同事单位会给一个期刊目录,每个医院可能要求不同,我每年都会发一点学术论文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为了以后晋级或者评优秀作准备。具体你是需要问一下你们院方的要求,我们单位都是在百姓论文网发的,到时候你可以去问一下,每年都发,各方面还是不错的。知道的都介绍给你了,请务必采纳我哦~

在正规的省级、国家级、国家级核心级期刊上发表文章都可以。

1. 每周花1-2个小时用于写论文制定一个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如果需要更多的激励,你可以建立一个奖励机制来保持动力。如果您选择周日早上进行写作或背景研究,那么请在整个写作周期内,将此段时间在时间表上标记出来。2. 根据您的时间与能力,决定最适合您的论文类型这一步需要您找到一个平衡点。您应该客观地评估您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用于研究并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论文。医学院的课程是首要任务,但是就增加专业经历而言,发表论文也应该被高度重视。有人对发表论文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医学院学生发表论文唯一的途径是通过科研。虽然这确实是一个生成新发现的好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3. 选择论题时间因素也许会限制你选择什么类型的论文。有个方法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其限制,那就是找到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一个你有所了解,掌握并愿意去写作的论题。尽量避免从事无法得到太多指导的项目,或是论文选题过于专业与复杂容易让人厌倦这个方法会有效控制背景研究上所花费的时间,并帮助明确阐明研究主题。这样,您就可以事倍功半地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4. 文献回顾从文献中提取的背景研究可以为你的论文搭出一个大致的框架。你的论题是否重要并值得在医学领域内被报道?你的选题是否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了?如果这样的话,你也许需要换一个独特的视角。在整理数据,分析趋势,得出结论,并将论点与更大的背景联系起来之后,您需要把一切都写下来。遵守一开始为自己制定的写作时间安排表。每周追踪查看你所希望达成的进度,并努力取得切实进展。5. 让导师审核你的文章找到一个通晓你所写的论题并愿意帮助指正的人。最好在寻求他们帮助前,你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专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容易受到批评,所以让我来告诉你我导师的告诫:培养谦逊。要接受好的、不好的和不堪的评价,用以帮助提升你的论文。6. 最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来提交论文调查一下哪个期刊更容易接受你的论文。阅读出版社网站上给作者的说明事项,先向知名度高的期刊投稿,如果未被采纳,那么再向知名度稍低的期刊投稿。在这过程中,一些编辑也许会就如何改进论文提供一些反馈意见。如果是这样,请考虑这些建议之后,再提交给其他期刊。7. 认识医学论文,正确看待它。或许有些学生会觉得论文是很表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医学实践能力。作为未来的医生,我们的应持严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医学论文。学术论文的存在即有它存在的道理。

首先,科研型和临床型有哪些共通点:科研型人才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专业的操作技术获得数据,并通过数学来阐释一种规律、相关性,通常步骤为“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建立假设与猜想,得出实验数据,数据分析,验证假设与猜想,(修改假设或理论),直到数据支持最终的假设或理论,得出结论;而临床型,我的理解是先观察现象,运用已学的知识,通过有机的结合得出一系列可能的假设,并通过诊断工具(例如X光,MRI,超声,听诊等)来对已有的假设进行验证、筛查,诊断结束,确诊并进入治疗阶段。可以说这两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具备科学、严谨、客观、求实的基本素质。那么科研型和临床型具体有哪些不同或者各自比较独特的地方?1.科研型人才相对于临床型人才总体来说更擅长于实验操作,特别是需要运用到各种仪器的时候,并且科研型人才相对临床型人才做出来的实验精度总体更高,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结果。2.临床型研究相对于科研型研究更加针对于具体现状。例如如果你是传染病专家,你发现某个地方来的病人特别多并且症状相似,由此引起你的关注并进行调查,然后发现那里的人大多都喝井水,取样,检验(细菌,寄生虫等)得阳性....慢慢的一篇论文就诞生了。而实验型更倾向于科学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例如研究某某基因对癌症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倘若揭示了以前没有提到过的机制那你一下子就出名了(前提是经的起验证)。3.问题的来源不同:对于临床型,问题的来源自然来自于具体的病例;对于科研型那研究的来源就多了,可以是项目,可以是由某篇论文的延伸,还可以来自于备受社会关注的临床问题。4.实验型人才做实验是越做越细,因为要往深了发展,而临床型人才是需要保持一定深度的,像液体渗透一样的方式发展。举个例子,研究皮肤,实验型首先先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了解完之后例如突然对毛发感兴趣,然而不同部位的毛发它也不太一样,于是就选择了鼻毛或头发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研究基因对毛发的影响,于是就一对一对基因的敲除找到那些基因......;但是临床医生除非锁定了特定的人群否则一般不会这么做,例如有一个40岁的女性来医院就诊,经诊断为乳腺癌,问家族史得知该女性的其中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外婆都因乳腺癌去世,然后该医生建议她和她剩下的兄弟姐妹等等做遗传学方面的检查,于是发现了原来乳腺癌也是可以“遗传”的。临床医生一般不会像一个锥子那样钻着学,理由是单精通一点对诊断没有特别大的帮助。好了,以上说的都是我对临床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一些理解,当然我还“年轻”感觉说的很”low”。如有不正请指出。我对“临床医生以发表论文数量里评职称”的观点:1.临床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倘若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能否评职称的依据,有可能导致医生以提升职称为目的做研究,导致盲目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小事儿,因为你做的研究质量差人家看都不会看,而且质量差或者是没新意的研究在一些著名的期刊上都是刊登不上的,而有经验、有

医院医学论文发表

中级医师(主治医师)一般要求发表核心刊物1-2篇或者省级以上刊物3篇。

首先,看你需要发表论文的要求,单位都有规定的,一般有级别、时间、研究方向,电子刊可以不,是否需要专刊,是否核心。然后再根据研究方向和要求选择需要投稿的杂志社,搜索官网,查看投稿方式投稿即可。一般周期较长,需要提前准备好论文投稿,同时可以跟进进度,看论文的录用情况做进一步准备。杂志社拒稿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要注意跟进。另外,即使确定录用也会有多次修改,注意杂志社的通知。另外,杂志社很多,在发表之前选择杂志很重要,可以联系我,我来指导你一下。

医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伙伴,治愈是人类的疾病是最终的期盼,医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医学的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在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运用到基础检验技术作为诊断与质量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化临床医学中,基础检验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还会对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快速而又准确的检验技术有利于节约救治病人的时间,从而保证了诊疗的效果。

一、临床医学检验项目、需求及重要性分析

针对临床医疗诊断需求,临床医学检验分为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查、胃液检查等内容。针对检查项目的领域以及对临床诊疗活动的影响,各项检查内容及技术应用也存在差异。而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临床医学检验,不仅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关系到患者能否在最佳治疗时间内开展治疗活动。因此,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对临床诊疗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药敏试验等工作更是关系到治疗活动开展方向和治疗效果。了解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现状,能够促进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促进现代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现状分析

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检验技术的进步,需要多种学科互相配合,才能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基础检验技术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每一门单独学科在技术上的进步都会推动检验技术的提高。现代科技对物理学、生物学、光学等的具体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验技术的提高,因此,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的最为迅速。现阶段,临床医学的检验技术既能够运用在诊疗工作中,还能够运用在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或者康复活动等。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检验技术的基础设备、设置规模、应用范围以及技术的提高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医院体系中临床检验科室是基础的组成单位。根据临床医学检验的要求,应该预先掌握检验技术应用的方法。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和管理检验技术,加强对检验科室的内部管理,对先进技术的运用进行有效的评估等。

2、探究基础检验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临床医学中运用的检验技术,绝大部分是以检测技术规定标准为基础的。但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验方面的设施、医疗器械的配置、管理药材和科室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新型技术的运用也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足够的检验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根据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在运用中的效果,适当地进行改善,在实践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使用检验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等,以此推动检验工作的完善和进步,从而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提高。

3、促进检验设施的完善,推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

临床医学工作中,检验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推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应该大力扶持医学检验设施单位,推进检验设施的更新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检验设施单位的经济效益。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或者采用利税的方法都能够提高医学检验生产单位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样会促进设备单位更加有动力研究和发明更先进、更高端的检验设备,有利于推动医学临床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医学的检验工作的进步。1100

4、加强对检验科室的内部管理,推动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

我国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不仅应该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标准,同时还需要更新管理标准。以此来扩大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用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则加强对检验科室的管理,能够保证医学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对人员素质的考核等硬性标准的发布,保持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针对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预案,保障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应用的基础。

5、加快临床医学检验成果的转化,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受市场经济因素影响,许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未实现产品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现代科研机构应加强成果的宣传与转化。针对一部分企业缺乏专利、成果转让费用的情况,采取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入股降低科研成果转让门槛、同时开拓院校、科研机构研究经费来源,促进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6、以经验交流为重点,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临床检验人员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的一线人员,他们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有极大的发言权。目前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发中,由于缺乏这类人员的参与,导致了许多技术实际应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发单位应在检验技术研究中,加强与一线检验人员的经验交流,使技术研究人员了解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此为基础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设备操作的便捷性。同时针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快速检验的需求,加强研究工作中检验时效性的应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基础检验技术能够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增强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率。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系统的完善,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对基础检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基础检验设施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生产医疗器械的单位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研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应该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此提升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推动我国医学的检验工作的进步。

浅谈临床实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医学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 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效果,成为广大临床教师的一大课题[1]。

一、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医疗活动的效果。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医学教育忽视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影响和阻滞了医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提高。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把自己对每一个疾病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这样就能不断地激励自己,去认识新的疾病,学到更多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次,实习的目的是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过程,而是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态度,责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在实习中,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理论上头头是道,而面对实际病人却不知所措。因此,作为实习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使自己实现这种转变,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二、临床实习常遇到的问题

病人的抵触情绪: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的推陈出新,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不断的出台保护患者的各种权益,但保护医生以及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权益却很少见,但保护实习,见习的医学生少而又少。此外,患者的很多的医疗操作都不愿意向实习,见习的学生倾诉与表达。在临床问诊与体格检查的时候,不愿意合作与配合。最后没有达到学校临床实习,见习的最终目的。

患者对医生这个行业的不了解与不尊重,有的患者认为医生都是为了赚更多的费用,让他们做各种医疗检查,各种开单,医闹事件比比皆是。这个问题是国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临床学生对见习实习的不重视:由于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面临大的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因此其关注重点放在了寻找工作和考取研究生上,导致许多本科生轻视和忽略临床实习阶段。我国传统观念,临床实习注重传授经验,对能力培养比较缺乏,因此对于见习,实习生在临床阶段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大部分以一种被动状态来接受医学知识,且学生与教师交流少。与此同时,我国医疗改革制度如雨后春笋,各种法律法规限制了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动手机会,最终导致本科见习,实习生在接触临床后出现实践能力低下、医患沟通能力低下、医学科研及教学能力方面的缺陷,导致医学人才流失[3]。

三、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

临床思维能力:国外医学教育界高度重视临床技能知识的培训,重视临床水平的提高,其课程应该是以临床课程为核心,组成多学科、跨年度的综合课程,内容覆盖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交流技能、各个学科应该以服务临床为主,各个学科应该相互交叉,相互覆盖,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医学生结束了理论实习,进入了临床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把纵向能力转变为横向能力,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一定思想,所以这个时候老师是起关键作用的时候到了。老师应该加以引导,临床联系理论,在病床面前,在疾病面前,最真实的接触疾病,认识疾病,认真的给病人做体格检查,这样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会记忆犹新。

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医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奉献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依据,医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医院对违反医德的行为惩处不严,施之过宽,使得医疗工作中谋私和混乱现象禁而不止,少数医务人员不讲医德原则,给患者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更有甚者,收取红包,见利忘义[4],严重影响社会的医疗秩序。

促进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发展。所以在见习,实习阶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誓言牢记心中,在心里应该有杆秤,决心出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与荣誉,救死扶伤,决心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记住永远不要触犯法律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做个合格的好医生。

展望

医学本科生发表论文的方法如下:

第一,确立发表目标。

确立一个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学术发表目标。什么是学术发表目标?就是我们要在哪个杂志发表。为什么要确定这个?因为不同的学术杂志啊,对于学术成果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发表难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特别难,有的一般难,有的就相对容易。

不同的发表目标,决定了你最后预期的收益率,而我们应该挑选一个预期收益最大的期刊,作为努力发表的目标。

第二,选择研究方向。

大家都知道,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方向正确极其重要,一个错误的方向,会极大化你的失败概率。而对于一个普通的本科生,什么样的研究方向是相对比较安全可靠的呢?

对医学而言,我的答案是综述,新的数据,新的方法和新的案例。

第三,提高写作能力。

那第三件事情应该是什么呢?是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好的写作是发表论文十分重要的方面,很多人研究做的很好,但是写不出来,有些人研究一般,但是可以发顶级期刊。

第四,发表。

选择期刊。先确定你要发表的期刊的级别,普刊还是核心?国家级还是省级?每个期刊的风格以及收稿方向是不一样的,在关注期刊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期刊收稿风格和方向,不然被退稿的可能性比较大。普刊一周之内可能有回复,核心为1-3个月。

投稿。投稿最重要的是找到正规投稿邮箱或者在线投稿官网。一般来说正规的期刊知网收录的话可以在知网查到征稿启事,这是比较正规的,千万不要百度!不要百度!不要百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百度,那么你的几率就会飙升。

等待通知。如果退稿就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再投或者转投其它期刊。录用就等待录用通知和见刊就行了。

  • 索引序列
  •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
  •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吗
  • 医院医生发表论文
  • 医学论文发表医院
  • 医院医学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