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第一个发表论文讨论

第一个发表论文讨论

发布时间:

第一个发表论文讨论

感觉是个值得纪念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

核心期刊写好后就可以根据单位要求投稿,一般审核周期比一般期刊时间要长,你可以去壹品优刊网多了解,在那里发过一篇也顺利评到了职称。

旱在大学期间,1927年朗道就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处理了双原子分子的光谱问题。同一年,他在用波动力学来处理韧致辐射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后来被称为密度矩阵的概念,在后来的量子力学和量子统计物理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19岁生日的前两天,朗道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成为前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经过数次申请,1929年10月,朗道被批准出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朗道先后在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比利时和丹麦进修访问。他曾回忆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费米之外,他见到了几乎所有的量子物理学家。在与这些著名科学家的交往中,朗道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才能和个性。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朗道深受“哥本哈根精神”的感染,并成为玻尔研究班上的活跃分子。后来玻尔在谈到朗道时说:“他一来就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他对物理课题的洞察力,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强烈见解,使许多次讨论会的水平上升了。”虽然朗道一生中接触过不计其数的物理学家,而他在玻尔那里只呆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但他却对玻尔十分敬仰,终生只承认自己是玻尔的学生。

感觉自己有所成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让自己心里有所自豪,毕竟是第一篇嘛,以后还会有更多成就。

第一个发表石油论文

中国的石油工业是何时起步的呢?当时又是什么状态呢?那还得从100多年前讲起……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石油工业以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中国第一个开发石油的行政管理机构—矿油局,并于1878年聘请美国钻井技师购进石油机械钻机,在苗栗钻出了第一口油井算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石油工业已经历了70年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

(1)早期石油地质调查和对中国石油资源的评价。

近代地质科学是由西方国家于清朝末年传入中国的。19世纪70年代,华衡芳等人将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和丹纳的《金石识别》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19世纪末,清政府洋务派在南京设立了矿路学堂,开始讲授地质学。鲁迅先生曾在这里求学,毕业后于1903年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5年留美回国的邝荣光编制了中国第一幅地质图—《直隶省地质图》。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孙中山组织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务(政)局下设置了地质科(章鸿钊任科长)。1913年,地质科改为农(工)商部地质调查所(丁文江任所长),后又设立了地质研究所(由章鸿钊任所长),实为培养地质人才的讲习所。经过3年培养,于1916年6月,30名学生中有18人取得了毕业证书,并都进入了地质调查所,成为中国地质界的骨干和开拓者。

中国近代石油地质的调查开展是依附于地质调查开展工作的。中国近代早期的地质调查工作是由外国地质学家开始进行的,如美国人庞培莱、德国人李希霍芬(Richthofen)。1916年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地质人才以后,在中国大地上,逐步开展了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包括石油地质调查。

(2)中国近代石油地质调查。

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查最早是在1914年由美国人在陕北延长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美孚石油公司在这一地区作了100平方千米的地质勘查,在延长、肤施(今延安)、安塞、中部(今黄陵)、宜君钻井7口,共耗资250万元,最后宣告失败。美国人在陕北勘探石油失败后,“中国贫油”的舆论便在世界各地传播。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E·布莱克威尔德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部大平原是一片近期沉积区,若找到石油是偶然的;东南部地层褶皱、断裂强烈,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会比不利含油的美国阿巴拉契亚山更好些;西南部也因地层断裂强烈,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为渺茫;西北部虽在生产极少量的石油,但不会找到一个较大的油田。最后,其结论是中国绝不会生产出大量的石油。

李四光

中国真是一个贫油国吗?不少中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质疑。李四光(1928)在《现代评论》著文说:“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设有油田可办”。他指出:“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虽然最大,然而还有许多地方并非没有希望。热河据说也有油苗,四川的大平原也值得好好研究。和‘四川盆地’类似的地域也不少,都值得一番考察”。谢家荣(1930)则认为:“延长官井产油已十余年,而未曾钻探之处尚多,倘能依据地质学原理,更作精密之探查,未必无获得佳油之希望;故一隅之失败,殊不能定全局之命运耳”。

从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地质学家即开始了艰苦的石油地质勘查活动,足迹遍及陕北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天山南北和沿海平原。1921年,地质学家翁文灏和谢家荣到玉门调查石油地质,并于1922年首次提出玉门油田有开采价值:石油泉附近地质构造确定为一背斜层;地层属于疏松砂岩,厚者达数米,足能蕴蓄油量;松质砂岩之上下,时有致密红色页岩,足以阻止油液之渗透。

1923年,王竹泉赴陕北调查石油地质,由陕西东北隅之府谷县入境,沿长城西南行,经榆林抵靖边,复折而东行,越绥德至黄河西岸之吴堡县。1932年,他又和潘钟祥再次赴陕北调查,沿途除研究含油地层之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外,并详勘各地之油苗,寻找植物化石。经实地调查,证实延长附近为一很平缓之背斜层,背斜轴大致为东西向,其北翼向北倾斜一二度,南翼向南倾斜一二度,油苗即分布于轴部。不仅初步查清了肤施县与延长县地下的油层情况,修正了美国地质师马栋臣、王国栋以前划分地层中的错误,而且发现了永坪油田和蕴藏丰富的油页岩矿。1933年,王竹泉与潘钟祥共同发表了《陕北油田地质》一文。这是我国地质学家在国内发表的一篇水平较高的地质科学论文,它向国际地质界表明,中国的石油地质工作者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找到丰富的油藏。

孙健初

谁是中国最早的石油人01玉门油矿(著名画家吴作人作于1944年,原图为彩色油画)

1928年,张人鉴赴河西走廊调查,再次向国内详细介绍了玉门县赤金堡石油河和白杨河石油沟的油苗露头、地理位置、地层情况等,提出了开发计划。由于当时政局不定,地方政府无能,计划被无限期搁置。

20世纪30年代我国石油地质研究很活跃。1930年谢家荣所著《石油》问世,这是我国近代继张丙昌的《石油概论》之后的一部较早的重要石油专著,为我国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作者认为我国油田的分布,“大抵自新疆北部,沿南山(即祁连山)北麓而至玉门、敦煌,复自甘肃东部,延入陕西北部,越秦岭山脉,而至四川盆地,适绕西藏高原之半”,同时指出,“热河、奉天有油母页岩,直、晋、鲁、豫诸省就地质上推想,或亦有此项页岩,在中国缺油之地,将来必能居为重要之富源”。

我国四川地区由于有2000多年油气开发历史,历来为中外地质学家所重视。20年代末和30年代,我国地质界的赵亚曾、黄汲清、谭锡畴、李春昱、陆贯一、潘钟祥等曾先后到四川调查石油地质。1933年,谭锡畴、李春昱发表地质报告《四川石油概论》,这是我国地质学家关于四川油气资源的一部重要论著。他们认为,四川盆地含油地层不止一层,地层更非一系,与石油产生有关系者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而各系之中又分上下层位,共七层,已出油者六层;原生油量在六层之中,多寡未必一律,如有一层原生油量多,即有成为富集油田之可能,因此四川油田颇有发展之希望。

黄汲清

沉积盆地所有的石油资源都发育于沉积盆地内,不管是波斯湾的加瓦尔油田,还是我们中国的油田,无一不是发现于沉积盆地。盆地是指地壳上具有相同或相似发育特征(包括沉积特征、应力环境、发育时间和过程)的统一的沉陷单元。当盆地中发育相当厚度沉积物且中心比周围厚得多时,称为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一个地质概念,不同于现代地理的盆地。例如地质历史上的鄂尔多斯盆地现在是黄土高原,海拔2000多米,地质历史上的松辽盆地现在是东北平原,海拔500米。

作为当今世界工业第一能源要素——石油,它的来源却一直众说纷纭。最流行的是生物变油和石化变油两种学说。

其实仔细想一下,石油是化石变得,有点离奇,中东那边那么大的油田,往往都几十公里长宽高,那要多少恐龙和森林才能堆在一起,才能变成啊,难道恐龙会自己聚在一起,等着小新星来撞击地球,就为了若干年后,为人类的几次工业革命提供燃料?? 恐龙觉悟有这么高嘛?

我们先看一下石油成因的假说

生物成油理论(罗蒙诺索夫假说)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脚着自己肾要补对自己长度、莳间不太满意的朋友,看faa后跟数086的湓,有圈坚持个把小时不是问题!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油田开采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油田

实际上,这个假说并不成立,原因是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

非生物成油理论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

石油峰值论”

1956年,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抛出一篇论文,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石油峰值论”。论文的主旨是,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但这个核心理论只是个假设,并没有任何的科学实证,却成了近代“生物变油”理论的主要依据。1989年,哈伯特在去世前的一次访谈中承认,自己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与科学没有半点关系。他创造化石燃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对“石油峰值论”提供理论支持,即原始生成的石油总量是有限的。

他还承认在他发表石油峰值论之前,事先把论文送给某位英美石油巨头的董事长过目,这位董事长表示:一定要和威克斯(美国当时最具权威的石油储量专家,他当时预计美国石油储量就有4000亿桶,而且不断调高预期) “高估”石油储量的观点分庭抗礼。

石油

如果威克斯理论成为主流,石油巨头们如何维持甚至拉高油价呢?

哈伯特心领神会,随即提出美国储量只有1500-2000亿桶,而全球石油终极储量只有1.25万亿桶,在1970年将达到开采峰值。而石油在广泛使用半个多世纪后,2008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全球原油储量仍有1.8-2.2万亿桶。

苏联人对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

早在1950年代初,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他们的结论是,美国人所称石油源自生物的理论纯粹一派胡言。而且石油储量也不像美国人说的那样非常有限,事实是世界上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多。1956年,宣布了团队研究结论:“原油和天然气与地下埋藏的生物没有内在联系,它们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

如果苏联人是对的,那么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而这些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深度有关。而且,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下自然生成的,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

地球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苏联在西方科学家认为是晶基地质不毛之地的第聂伯-顿涅茨盆地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那里一共钻井61口,其中37口具有商业开采价值,成功率高达60%(美国的勘探成功率只有10%左右),而且那里发现的油田面积可以与阿拉斯加北坡的巨大油田相媲美。

冷战时期,苏联科学家将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作为国家高级机密。美国在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国大肆抢占石油资源的同时,苏联人却在埋头苦干,在号称石油荒原的西伯利亚勘探出11个大油田和1个超级油田,使苏联在198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人类发现并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开采石油、天然气只是近100多年的事情。经过不懈的理论探讨和勘探实践,人们逐步确立和完善了系统的油气生成、聚集和油气藏形成、分布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础和结论都认为,石油的生成和油气藏的形成都是在特定大地构造单元内的海相环境中进行的。早在1863年,加拿大著名石油地质学家T.S.亨特就阐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原苏联地球化学之父B.A.别纳科依在其名著《地球化学概论》中指出,石油是海洋生物生成的;1943年美国地质学家W.E.普赖特再次强调,“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但自1878年近代石油勘探技术在中国出现以来,近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石油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陆相贫油”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调查,打了几口百十来米深的探井,没有什么收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埃蒙斯教授于1921年撰文认为:“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在一篇题为《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的论文中再次强调,中国没有新生代海相沉积,似乎为“中国陆相贫油”又增加了论据。在此背景下,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以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石油勘探经验,建立了适合中国的“陆相找油”理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28年撰文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办。”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以谢家荣、潘钟祥、黄汲清、孙健初等为代表的地质学家先后到陕北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及天山南北进行油气地质调查,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在陆相盆地中找到了新疆独山子油田和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1936年,孙健初三出嘉峪关,对玉门老君庙和石油沟进行了地质和石油资源的详细勘察。1938年冬,他与严爽、靳锡庚等一行9人骑着骆驼,顶风冒雪到达玉门老君庙,次年陆续钻浅井6口,发现了老君庙油田。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大自然奥秘不断求索的精神,拉开了中国陆相找油的序幕。1941年,《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这篇放射光芒的划时代论文首次在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议上宣读。“中国陆相生油”这一崭新的命题出自当时正在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中国青年—潘钟祥。1931年,潘钟祥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4次到陕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并在四川等地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他指出“陕北的石油产自陆相三叠系及侏罗系,四川产天然气的自流井无疑也是陆相地层”。赴美求学后,他在浩瀚的文献中也发现了诸如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北部泡德瓦斯油田的原油产于陆相第三系的例证,终于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的论点。至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地质学界还在分析世界各地发现的陆相地层产出的原油,尽管存在不同的来源与成因解释,但已孕育着陆相生油理论,它将作为石油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冲击着惟海相成油理论的主导地位。应当说明的是,这一时期,一些中外学者虽承认陆相石油生成和聚集的事实,却还不能证明具有较大规模的有机质堆集、转化、运移,并能够形成较大型油气田。“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为在中国陆相盆地中找到大量石油提供了依据。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国地质工作者在玉门油田所开展的古生物研究工作又为证实“陆相地层”生油提供了新的佐证。从1955年开始,人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找到了克拉玛依油田,并陆续在酒泉、柴达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找到了油气田,这一切充分展示了陆相地层的含油气远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石油勘探重点战略东移,松辽盆地发现了特大型油田—大庆油田,其原油产自白垩系陆相储层,油源岩也由陆相湖泊沉积物形成,厚度达1000米以上,油田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年产量达5000万吨。这一重大突破不仅是勘探实践上的重大进展,更重要的是对石油地质学的极大丰富和完善。大庆油田的发现雄辩地证明了陆相油气藏的形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形成大中型乃至特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的发现不仅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而且表明了依靠对陆相地层的研究可以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从60年代以后,中国相继开发了渤海湾(包括大港油田与辽河油田)、江汉、南阳、苏北、北部湾、二连等油气盆地和地区,它们都是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形成的油气藏。尽管陆相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相对海相盆地要复杂得多,但油气储量是丰富的。例如,在渤海湾盆地发现的一系列陆相油田具有大中型规模,有的单井日产量可达千吨以上。陆相石油地质研究在短时期内从勘探实践到确立理论取得如此明显而巨大的进展,的确使世界石油地质界的一部分科学家难以理解和接受。直到1966年,仍有一些国外著名地质学家发表文章认为,中国人在渤海湾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陆相生油论”是“不可能的,是耸人听闻的说法”。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世界陆相盆地中又有一重大发现,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和库珀盆地找到了一系列由陆相沉积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气田。中国在进入70年代以后,先后在湖北江汉盆地、陕甘宁地区以及苏北和豫西南等地区发现了一批油气田。1975年末,河北任丘的古潜山油田的发现开拓了石油勘探的新领域。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也经历了从背斜油田、断块油田到复式油气聚集带等不同的认识论发展阶段。随着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石油地质专家对一些陆相盆地的深入了解和研究,陆相成油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石油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所接受。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一些著名学者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陆相生油的论述。当然,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石油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对陆相生油及油气藏形成理论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主任A.D.马洛尔教授在了解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情况后著文说“中国油气藏普遍形成于陆相沉积。作为陆相沉积盆地专家,我从那里(中国)学到了许多有关盆地的知识”。中国陆相烃源岩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图(据黄第藩,1985)陆相石油地质理论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了石油地质学的整体水平。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将不断吸收海相石油地质的理论,以促进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发展。

第一个发表论文的人

第一作者是文章功劳最大的那个人发表时谁名字放在前面谁就是第一作者合作作者就是放在后面的那个名字通讯作者就是留联系方式的那个作者

第一作者是论文署名第一位的作者,一般评职称、硕士毕业等要求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合作作者是在一个课题项目中处于合作关系的作者,譬如几个科室共同研究或厅级与校级的合作通讯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一般会放导师或者研究中领导。

论文发表是为了晋升,论文发表分为独著和合著,在合著的情况下就会区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那很多小伙伴就会问到论文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哪个更重要?接下来,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论文的第一作者指的是文章的主笔人,如果一篇论文由几个人共同写作,那就会有几个作者的出现,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因为作者排名通常也是按照贡献大小来排的,若是无法分辩贡献大小的时候,几个作者共同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第一作者在论文发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2、在个人晋升中或者其他方面的考核中,第一作者是备受认可的,且其认可度、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加分情况远高于其他作者,所以不少晋升要求中是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这就使得第一作者的位置变得很抢手,抢手归抢手,作者署名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但如果所投杂志或者所在单位有特殊要求的,不仅要按照杂志和单位的要求来安排,还需要格外注意论文的作者数量要求。 3、在国内评职晋升中,第一作者是多数职称文件中的明确要求,要求申报人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职称论文才算是有效发表,这样的职称论文才能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文章的主执笔人,对文章的贡献是最大的,可以充分体现申报人的能力水平。 4、虽然说第一作者备受认可,但并不意味着通讯作者或是其他作者毫无用处,第一作者之后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甚至第四作者都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只不过越靠后作用越不明显,在职称评审中获取的加分也是越来越少的,所以在论文发表中并不只认可第一作者。 5、文章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也是负有责任的,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负责人,能够为论文研究提供研究经费,试验场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与实验相关的物质资源。通讯作者可以说是论文的认可作者,在论文的数个作者中,就会有一位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也会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场所,论文发表后,会对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就会有通讯联系,这时通讯作者就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给通讯交流提供方便。 但如果作者发表论文就是为了晋升还是需要按照要求争取第一作者或者发表独著论文,这样对职称晋升是最有帮助的,但也有例外,如果作者参与发表国际论文,不是第一作者也是可以在职称评审中发挥明显作用的。

1、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扩展资料: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

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第一个发表论文的人是

1、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扩展资料: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

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当时鲁迅还公开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说鈤》,还翻译了一些科幻小说。

做这些是因为鲁迅希望通过自己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努力,促使祖国人民从蒙昧中解脱出来。

另一方面,这些自然科学知识,也为日后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个在领域发表论文

新手如何发表论文?有很多同学们在刚刚进入大学对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没有经验,带大家了解怎么去发表你想学习研究的领域论文的发表。 1、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视角。对刚进入学校的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当前的研究状况,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是去网络上去寻找一篇自己领域有权威性的论文。根据论文中记载的文献和论述还有有关人物,把他们记录下来,在网络上继续搜索与他们有相关性的论文还在期刊,去了解,阅读,看能否给予自己灵感和方向。这个方法会让同学们对这个领域有更深入的认知与了解,这也会对今后的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是一名小白还不知道去阅读,一个方法就是在这个专业领域阅读大量论文,看能否启发自己的感觉,不妨可以读一下我撰写的《如何实用并且有效的阅读研究论文?》,或许会为你节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2、模仿别人怎么去写。 如果你说一个小白,还不知道怎么去研究,怎么去针对研究去撰写,那么就去模仿,把那些优秀的论文copy下来,慢慢的一步步去模仿他们的句子,模仿铁马怎么去假设,去对假设进行检验,怎么得出研究方法,怎么获取结果探索等等。先模仿着,让自己有一个研究撰写论文的规律和习惯。 3、保持足够的耐心并且谦虚地接受建议。撰写文章后,不要急于发布它,改变工作非常重要,毕竟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次就做好,在初稿写完后,逐字逐句的去仔细阅读它,先纠正所有错别字,符号还有语意不通的地方,以确保不会犯那些低级错误,从而显得你的论文不够严谨,然后你可以把初稿给你老师同学或者师哥师姐去看让他们给你建议,不管是什么建议你都要仔细去研究,他们的想法和方向是否正确。毕竟接受建议不代表认可建议。 当你最后整理完一篇论文并经过精心的修改后,不要以为事件已经完成,你需要做的是耐心地研究每份期刊的提交要求。在决定去哪种期刊投稿后,有必要根据期刊数量,格式要求,标题要求,中文和英文摘要完整修改格式。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关系你到底能不能被他们收稿,无论你的论文创新性有多好事实上。最后当你都准备好了,投稿等回复的过程又是漫长的,短着一个月,慢着三个月甚至更长,如果被打回来,你一定要根据他们提的意见一条条的修改,并说明修改详情,一定不要偷懒。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研现实,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能在身边见到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科研天才,说实话十分震撼。这之前我也无法想象本科生发science这种事,更别说就发生在我身边,但现在看来,虽然肯定有些运气成分,但足够强的能力是足以击破你们眼中的牢不可破的所谓阶级壁垒的。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往这方面想的,毕竟一个普通本科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榜上国际著名教授,还能受到谷歌学术引用超10万的大佬亲自指点。但即使是学二代或者其他人猜测的别的背景,都无法掩盖他发的文章是science这个事实。共同一作本身就是他对这篇工作实际贡献最好的证明。而且一个本科生做出science共一的成果,其中受到的训练也是99%以上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二、在高中比赛中,李显明对有机化学的热爱和天赋。 邀请我们向我们的竞赛学生教授有机化学的教授们都非常惊讶。 设定,世界金牌选手都觉得他的有机水平不亚于自己,但这一切在2017年8月末的预赛中戛然而止。李白没能通过测试,30只拿到10分 点有机测试。 省队仅获得全省一等奖。 高三伊始,意识到自己又要参加高考的李,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迅速从年级垫底爬到了前100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考650分。 成绩被天津大学录取。

上大学后,他如鱼得水,投身于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自学计算化学。 大一的学期还没结束,我的小学期也还没结束。 他们已经放假了。 我在复习最后一门专业课的时候,他借用了张校区。 嘉也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 当时在他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些有机+计算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无法理解它。 他还笑着说,李院士已经在世界领先了。 好吧,至少它是领先的国家。

三、病毒刚出现的那一年,20年来,大家都窝在家里玩。 他让我出来学习,他还带了一台电脑来做数学。 当时他告诉我,他组的一年级学生跟着一个外国学生。 计算领域的大牛做到了,他跟着学长的介绍。 去年5月,发表了一篇ACS催化,纯计算的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是前辈,也很给力截至目前,Science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年多来,我一开始就准备投票给 Nature。 没成功的时候跟我说这可能是第二个作品,看能不能一共拿下最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之前预测的机制,也没事至于为什么是Science,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降解条件非常温和,可以说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总结他的成功经验,首先是他对科学研究的绝对热爱。 他几乎痴迷于有机化学。 二是他的才华。 比赛归来一个月后,他从成绩垫底跃升到了前100名。 中流 985)可见到最后,他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一直在向上攀登,最终赢得了ucla中美院士的青睐。 非常成功的工作。

我也理解评论部分的怀疑。 毕竟身边没有这么好的人,千万不要相信。 认识他这么多年的朋友都觉得他厉害,更何况隔着一道屏风。 你拿着键盘呢李和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 他的父母也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跟所谓的学霸、权贵、py,甚至教育界都没有关系。 从他的经验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热爱这个职业并坚持下去。 大家眼中的“天坑职业”,比如“生化材料”,其实有一个优势:努力可以带来回报。 只要你热爱你的专业,在这个领域努力,努力做实验,发表文章,你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 发表SCI的难度远低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

四、学生在接触UCLA教授之前,熟悉教授领域的大部分作品,了解教授的品味和工作,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受到教授的青睐。 这对于大家找导师也很有帮助。 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名利和学科去找导师的,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人脉,提前详细了解导师是很重要的。 远见和努力固然重要,但远见更重要。 学生选择了计算化学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主要结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和仔细的验证”。 如果选择其他成熟方向之一,只能做一些枝条的修剪,恐怕出几本杂志就够了。 是眼光、运气和天赋。 如果你努力,前两个就可以做到,这已经保证了你有很多SCI+大牛导师。 最后一点要靠运气,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希望以后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 祝他好运。

文章的共同作者是一名初中校友。 他是我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也是我化学竞赛班的两年同学。 一位多年的朋友说,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反映他。 我们高中根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名分班。  1-50 年级和 51-100 年级分别分为子类别 1 和 2。 我们属于第二个子类。 上课期间,不得自学比赛内容。 李普利多次违反这条规则,偷偷看比赛书,刷比赛练习。 他多次被各科老师抓到,但他还是没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决定在学期末分班。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451人,理科有460人左右。 他们成功地退回到并行课程。 平行班相对不那么严谨,老师也不太在意竞争。

超高水平,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地步,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在中等

1959年。人机交互领域第一篇论文是由美国学者基于对机器减轻人类生产疲劳的研究,发布于1959年,是人机界面最重要的一篇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 索引序列
  • 第一个发表论文讨论
  • 第一个发表石油论文
  • 第一个发表论文的人
  • 第一个发表论文的人是
  • 第一个在领域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