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曹源发表几篇论文

曹源发表几篇论文

发布时间:

曹源发表几篇论文

因为Nature是非常顶尖的科研期刊,只有学术成就非常高的人才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

后天努力,努力才是成功的主要原因,空有天赋而不努力只会一事无成。

天才少年曹原,出生于成都,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更是在九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了三篇论文,经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导师介绍除了曹原有天赋,本身就十分聪明以外,更是十分努力。由此可见但凡取得一定成果之人,不论天赋多高,努力是一定的。

曹原可以说是有多种光环集一身了,在14岁时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并且在同一年曹原还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曹原的成就可不仅仅如此,小小年纪就登上《自然》杂志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并且即使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仍旧谦虚有礼。因此曹原有天赋是一定的,但其后天的钻研能力也是我们肉眼可见的。

曹原的天才少年称号并不是白来的,曹原花了一年的时间学完初中的课程,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学完高中的课程,在14岁那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中曹原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并于2015年被导师推荐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凭借着自己超高的天赋以及后天努力的成果,在全球顶级的学术期刊Nature上面发表了5篇论文,但这并不是终点,他的传奇还在继续。

据曹原的本科导师曾长淦教授表示,曹原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领域,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但是教授也表示希望不要太过于吹捧他。曾长淦教授表示曹原曾经说过他不想当仲永,即使少年成名,他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前进,他也真的做到了。不论外界对他如何吹捧,他都一心沉浸在自己的科研世界里,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给科学界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希望曹原能一直保持自己的本心,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科研之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因为这样的平台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发布的文章会进行非常详细的鉴定,所以才说是非常难的。

曹原发表几篇论文

因为Nature是非常顶尖的科研期刊,只有学术成就非常高的人才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

后天努力,努力才是成功的主要原因,空有天赋而不努力只会一事无成。

天才少年曹原,出生于成都,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更是在九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了三篇论文,经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导师介绍除了曹原有天赋,本身就十分聪明以外,更是十分努力。由此可见但凡取得一定成果之人,不论天赋多高,努力是一定的。

曹原可以说是有多种光环集一身了,在14岁时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并且在同一年曹原还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曹原的成就可不仅仅如此,小小年纪就登上《自然》杂志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并且即使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仍旧谦虚有礼。因此曹原有天赋是一定的,但其后天的钻研能力也是我们肉眼可见的。

曹原的天才少年称号并不是白来的,曹原花了一年的时间学完初中的课程,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学完高中的课程,在14岁那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中曹原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并于2015年被导师推荐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凭借着自己超高的天赋以及后天努力的成果,在全球顶级的学术期刊Nature上面发表了5篇论文,但这并不是终点,他的传奇还在继续。

据曹原的本科导师曾长淦教授表示,曹原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领域,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但是教授也表示希望不要太过于吹捧他。曾长淦教授表示曹原曾经说过他不想当仲永,即使少年成名,他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前进,他也真的做到了。不论外界对他如何吹捧,他都一心沉浸在自己的科研世界里,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给科学界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希望曹原能一直保持自己的本心,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科研之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因为这样的平台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发布的文章会进行非常详细的鉴定,所以才说是非常难的。

曹原发表了几篇论文

斩获诺贝尔奖是妥妥的。其实,别说是最终攻克这一世纪难题,就是让研究成果更接近攻克难题一点,都足以获得诺贝尔奖了。今天早上刚醒,打开手机一看,看见“田丽菜市场买菜”的新闻上了热搜,说的是有人偶然在菜市场遇见了已经52岁的台湾艳星田丽,结果发现她没有化妆就出来逛,还主动上前问她为什么没有化妆。就这一点鸡毛蒜皮都不如的事情,也值得上一次热搜?演艺工作就是一份职业,艺人也是普通人,谁规定他们不能逛菜市场的?这有什么好关注的?52岁的中老年人没有化妆又怎么了?没有化妆就不能出门?非要凑上前去询问一下吗?相对于这些艺人明星的地摊八卦新闻天天上热搜,中国天才青年科学家曹原在《Nature》再次连发两篇论文的消息,就几乎无人知晓,就是有人知道,也仅仅限于科研小圈子。无人知晓,不代表他的工作就不重要。实际上,曹原是中国科学家的后起之秀,崛起的时间很短,两年前刚刚成名,那时候他仅仅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博士生,但已经在《Nature》发表了两篇重磅论文。如今,时隔短短的两年,曹原再发神威,又在《Nature》上发表两篇。一共短短两年时间,就在《Nature》发表了四篇有份量的学术论文,这种速度在中国科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几十年来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曹原1一方面,不得不说曹原找对了课题研究方向——石墨烯与超导。一方面,也说明了曹原这个年轻人的拼命。要知道,《Nature》翻译成中文就是《自然》,是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能够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对于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都是一辈子的梦想,但困难度很高,一般情况下只有院士这种级别才或有可能。但曹原在年仅22岁的时候,就以一个博士生的身份一口气在《自然》连发了两篇。如今,这才过去两年,他的研究成果又在《自然》两连发。这样看,只要不出大的意外,曹原今后获得的成就将无可估量,至于评上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几乎是迟早的事情。发表的论文不过,曹原以后会不会因为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中国再次拿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呢(杨振宁李政道是第一次以中国籍获奖)?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具体看看曹原研究的石墨烯是什么,他的研究工作有何意义?简单地说,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组成的蜂窝晶格结构的很特别的材料。这种材料的特性简直不像地球上所拥有,它太特殊了,但是它也只是由碳原子这种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物质构成。它非常的坚硬,但是它的厚度很薄,比薄如蝉翼这个形容词都夸张万倍,因为它的厚度只有区区一个碳原子。但就是这样超薄无比的材料,却可能与解决超导难题有关联。石墨烯的结构超导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指的是一种材料在特别低的温度环境中,突然变为电阻为0的物理状态。电阻为0,意味着电流在这种导体内流动不会损耗能量。早在1911年,荷兰科学家Heike Kamerlingh Onnes就发现,水银在超低温的4.2K附近,就突然呈现无电阻状态,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验证超导体现象。众所周知,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发出来的电不是给当地使用,而是提供给几千千米以外的东部工业区。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尽管做了很多措施,但95%以上的能量都白白损耗在途中。而如果将超导体广泛的运用,则会掀起一场能源革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材料的超导体现象只能在超低温的极端环境下才会诞生,有时候这个温度比绝对零度也高不了几度,所以只能在物理学家的实验室里面实现。虽然现在个别材料已经慢慢提升到了零下几十度就可以实现,但这个温度也不可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如何实现室温环境下的超导,就是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攻克这一难关,斩获诺贝尔奖是妥妥的。其实,别说是最终攻克这一世纪难题,就是让研究成果更接近攻克难题一点,都足以获得诺贝尔奖了。由于石墨烯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所以它被用于涉及超导体的研究,这也是曹原的主要研究方向。曹原对于石墨烯和超导有什么样的发现,所以才被《Nature》重视呢?曹原通过研究发现,偏转两层石墨烯的方向,使其夹角变为1.1度,则在1.7K的情况下,石墨烯就可以表现出超导特性。“魔角”这一发现在全世界物理学界引发巨大震动。过去,科学家也寻找了不少超导体的理想材料,他们的方案是用合成的方法,把一些材料掺杂混合在一起,企图实现超导特性。这个寻找材料合成的办法很艰难,千辛万苦都未必有效,而且成本惊人。而曹原的研究证明,完全不需要那样做“笨方法”,仅仅把石墨烯这一种材料稍加旋转一个小小的角度,就能立即得到一个神奇的结果。尽管石墨烯实现超导体现象依然需要依靠超低温,但是这个全新的、开创性的原理很值得探索,如果一直研究下去,说不定就能走出一条新路来。所以,曹原发现的这个旋转角度,被《Nature》称之为“魔角”。你们说,他的研究重要不重要?曹原2关键在于,他今年还只有24岁。这个年纪的很多同龄人,他们还在睡懒觉,在打网游,在刷抖音,在关注女明星逛菜市场、罗某祥劈腿、王某聪有了第几个女友这样无聊的八卦,而他却在实验室挥洒汗水干实事,夜以继日的向目标努力迈进,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历史上,其实已经有科学家因为研究石墨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先例。2010年,俄罗斯裔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就因为研究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曹原对石墨烯的研究,其价值并不逊色于二位科学家,也就是说,年仅24岁的他已经具有了被提名诺贝尔奖的资格。如果他能够在这个领域获得更多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率就会更大。华裔科学家中获得诺贝尔奖最年轻的人是李政道,他在31岁时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希望曹原能够打破李政道的记录。2021年2月1日,大家眼中的天才少年曹原及其团队在石墨烯领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又一次登上了nature杂志。曹原现年才25岁,曾创造过一天在国际顶级科研杂志NATURE上发表两篇文章的记录。他完全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后随家人迁往了深圳,自小就非常聪明,老师问他问题,话音未落他就能说出答案。他很小就培养了一个研究电子产品的爱好,他一有时间就跑到深圳的华强北,买了一大堆电子零件回来研究他们的电子线路。他还爱搞化学实验,他曾把他妈妈的银镯子偷来跑到化学实验室,跟硝酸合成了硝酸银。校长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批评他,还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曾用一个月时间读完初一,三个月时间读完初二,不到半年便读完了初三。一般人是寒窗苦读十年才备战高考,曹阳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高中课程,并以669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14岁的曹原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还被选选入的最牛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该班培养的目标就是今后从事物理研究的高科技人才。他经常会想到一些古怪的物理问题,跟教授们去探讨,被誉为中国科大丁老怪的丁教授对他赞誉有佳,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另一个曹长金教授也非常欣赏他,因为曹原本科的时候,就在PRB上发表了一篇理论文章,这是相当牛的。他本科毕业之后,在导师的推荐下,就前往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在此接触上了石墨烯。电力在传输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能量,如果能把这些能量节省下来,将会是不可想象的,法宝就是超导体。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发现了超导体。他验证了将汞降低到负269度,电阻就会变为0。到了1987年,穆勒和柏诺兹又共同发现了一种铜氧化物,也可以当做超导体。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些物质都没有从实验室走到商业应用。后来科学家发现石墨烯也具有超导性质,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石墨烯材料真正的运用方法。直到2017年8月,曹原和他的导师解锁了石墨烯的正确应用方法。这绝对是科学界的重大发现,文章还没有排版好,便登上了nature。他和他的团队化解了困扰物理界107年的世纪难题,他们完成了石墨烯的超导实验。他成为了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国际顶尖科研杂志Nature的最年轻中国人。

这是后天的努力,先天的天赋比不上后天的努力。,天才少年曹原有这种成就多亏了他父母的培养。

曹原是一个公认的天才,他14岁就能考上中科大,对我国的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先天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努力,才造成这样的结果,为这位少年点赞。

曹源一次发表两篇论文

无论你是哪国人,要在高水平的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只能用英语。这也是英语成为全球第一语言的根本原因。汉语如果想取代英语,中国的科技实力必须超过所有英语国家科技实力总和。

如今他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事业发展的非常好,现在也过得非常的幸福。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情况挺好的,工作非常的顺利,很坚持自己的事业,取得了很多成绩,生活也非常的幸福美满,状态挺好的,令人很羡慕。

曹原发表了几篇nature论文

最出名的就是他的石墨烯的超导性能的研究了,能够降低能源的损耗,发现了双层石墨烯结合会产生新的特性。

要说在材料学领域,哪些科学家做了贡献?那么客观来说,有一个很好的方式作为评价,那就是只要发表了材料科学类成果的,都做出了贡献。

材料科学领域,太过庞大,有机高分子、金属、无机材料、包括什么陶瓷、橡胶、纤维、石墨烯、钙钛矿、纳米材料……包括电化学、腐蚀、纺丝、铸造……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紫外红外光谱……从材料到加工方法到表征仪器,往下细分的,如同神经纤维末梢的一个个点,每一个点做出了贡献,都是对整个材料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回归主题,哪些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举几个代表例子,首先是我个人非常崇拜的曹原。

来自四川成都的96年出生的曹原,一提到他总是会冠以“天才少年”的头衔,而他的确实至名归。

他用三年时间学完初中高中课程,2010年年仅14岁的他以高考总分理科669的分数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随后在麻省理工读博士,在这期间,才是“天才少年”显露威名的时候,2018年,曹原作为第一作者连发两篇nature,报道了: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

当大多数学者都还在神经末梢做贡献时,他直接开辟了全新的领域,领域里无数的“神经末梢”,又可以满足无数的学者。2018年12月18日,《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正是曹原。许多报道将其称为“中国潜在的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nature称他为“石墨烯驾驭者”

截至目前,96年的曹原已经发表了8篇nature和一篇science,这是什么概念?作为两大无敌顶刊nature和science,国内很多高校的奖励政策中,在两者任何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可以奖励50万元以上,更有人直言,全国范围内每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超过20篇,而甚至一般来说,一位学者如果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就可以在国内任何大学找到教职;发表两篇,就有资格在“211”、“985”大学获得正教授职位。这丝毫不夸张。由此就可以感受到天才少年是有多么的天才,而他在石墨烯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也是值得赞美的!

曹原是一个公认的天才,他14岁就能考上中科大,对我国的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

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

  • 索引序列
  • 曹源发表几篇论文
  • 曹原发表几篇论文
  • 曹原发表了几篇论文
  • 曹源一次发表两篇论文
  • 曹原发表了几篇nature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