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矿区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矿区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矿区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英文原文最好用谷歌学术搜索!==================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题目——大岭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埋藏特性研究内容提要:针对吉林大龄矿区,对其区域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性等进行了介绍。矿区被保留下来的西翼呼兰群的地层,构造活动不仅普遍发育,同时也具备着长期性的继承性特征;矿区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十分发育;矿区主采一号岩体,矿体是经过液态熔离矿浆、结晶熔离矿浆及晚期残余矿浆三次熔离作用而形成的硫化铜镍矿床。并对其岩性岩相进行了分析。

我也学地质的马上毕业了我给你个地质方面的范文自己看着写吧~~这是我的初稿需要修改~ 一 选题的科学依据 1 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①对已发现的金矿(化)体地表利用槽探工程进行系统的追索控制,深部利用钻探工程进行控制验证,扩大矿体规模。 ②对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揭露验证,大致了解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以期发现新的矿(化)体。 (2)意义: ******金矿是**省有色地勘局*队近年来在动昆仑多金属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通过近年来的勘查,矿床规模不断扩大,**省国土资源厅已将其列入“十一五“可规模开发的矿产地。 **有色地勘局*队在该区开展的包括Au、Ag、Co沟系土壤综合异常查证及地质矿产调查和主要矿(床)点的检查,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现了一批矿产地。 整体来看,*****矿床地质勘查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普查程度,对首采地段的工程控制程度也已经较高,此次结合导师与青海有色地勘局八队的实习实践充分收集、整理前人资料,编写《**都兰县**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对该金矿的成因及控矿规律进行研究,并参考邻近同类矿床,简历了成矿模式,不仅有利于知道****金矿以后的深边部的找矿勘探工作,而且对于区域找矿预测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经济意义。 2 研究内容所属领域、研究范围 内容所属领域为自然科学,研究范围是对于矿床的研究,主要是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并结合成矿新理论和勘查新方法,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矿床成矿系统理论及区域成矿理论,坚持以点剖析、以点带面的原则,利用测试数据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开展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研究工作。 3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969一1971年,**地质局在东昆仑成矿区开展了1:20万 区域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对区内的矿床和矿点作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初步了解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 1973年,提交了“加鲁河幅”区调报告; 1989一1990年,**省地矿局化探队在东昆仑地区系统开展了1:50万低密度分散流扫面工作,涉及到本区成果尚未公开; 1999年,**有色物化探公司在沟里地区(魏日一肉早果日一带)1500kmZ范围内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出综合 异常26处 2001年,**省有色地勘局*队对****Au、As、Ag、c。沟系上壤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时发现了*****金矿。 近几年来,为黄金专项和省地方地勘项目,**省有色地质*队在**地区进行异常查证,通过对该区多个矿脉所进行的不同类型的工程的控制,对本区矿体的厚度、产状、品位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矿体赋存的一些基本规律。同时发现了本区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石并不局限于石英脉型的矿石,黄铁矿化较强的蚀变闪长岩、千枚岩、绿泥石英千枚岩及含炭质千枚岩都含矿,局部也可以构成工业矿体。 在对矿区控矿、含矿构造的规律分析总结中,也有新的认识。发现矿体不仅仅局限于东西向构造带中,北西、北北西的以及东西向断裂的次级断裂(近南北向)构造也是含矿构造之一。 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由早期形成的热水沉积建造提供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在后期动力挤压、变形、变质作用下,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含金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具有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特点。 ***普查区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金矿西北约10km处,周边大小矿点多处,如果**金矿、**金矿、**金矿等,是东昆仑东段重要的金矿富集区。 1:5万、1: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1土壤异常显示该区找矿前景广阔。以往异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多条金矿体处于异常区边缘,主异常区内因第四纪坡积物覆盖厚,受工作量所限,未能进行系统的查证。2008年度所开展1: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土壤测量与现有的金矿(化)体极其吻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经对1:万水系沉积物S-2异常进行检查,发现AuⅠ、AuⅡ矿带,成为按纳格地区最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从水系异常、土壤异常的分布特征分析,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从目前工作程度看,***地区所发现的5处矿群、10多条金矿体,1条含金蚀变岩带、1条金矿化蚀变岩带,只有对少数地段进行了地表和浅部控制,且控制程度很低。2007年初步对ⅡAu用硐探工程验证时,矿体向深部有一定延深,且相对稳定,2008年对主矿体进行地表追索控制,矿体在走向上也有延伸,说明在主矿区地表和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以上地质现象表明,按纳格地区找矿空间大,前景好,具有形成中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内容 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 1、 选取一个贯穿果洛按纳格地区底层的剖面进行现场实测,采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标本进行分析,用于对矿区现在具有争议性的地层时代的确定。 2、 对果洛按纳格及其外围狂点已有坑道、探槽及钻孔岩心进行详细的地质观测,并拍摄照片,采集样品;重点分析小构造的成矿规律,查明其活动次序力学性质、充填特征及地层、岩体和其他构造的关系:研究矿体延伸规律和侧伏规律,包括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在走向、倾向和延伸方向上的变化规律,脉体和矿体的端部变化和再现规律,控矿构造对于矿体特征的影响等:研究成矿富集规律,主要研究品位的变化趋势和控制因素,包括矿化类型,脉体形态变化,脉体产状变化,脉体于围岩之间、蚀变强度等对矿石品位的影响。 3、 通过对矿区采集样品的岩矿及单矿物地质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查明该区元素组合、富集规律:结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对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时代进行分析。 4、 综合整理前人的资料,吧果洛按纳格矿床外围矿点的一些矿床地质特征于整个东昆仑造山带中其他矿床进行类比,总结矿床成因,分析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 (2)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① ***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工区内面积性工作仅做了1:5万、1: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而1:万沟系次生晕测量和1:1万土壤测量范围较小,主异常还未控制全面。因此,要在本区加强面积性基础工作,提取更多的找矿信息,扩大找矿范围。 ②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作,虽然在本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限于投入的工作量及工作程度,对本区的矿质来源、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体的赋存空间、找矿远景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 ***地区地质工作主要为地质草测和少量探矿工程,因区内构造发育、蚀变强烈,且控岩、控矿构造断裂带分布较多,依据断裂构造性质、蚀变特征及产出背景还不能确定出构造对控矿,控矿程度如何的评价。 目前区内矿体的工程控制程度很低,地质研究水平更低,在其成矿特征、找矿规律方面一直套用果洛龙洼金矿模式,因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对指导本区找矿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③区内第四纪残坡积、冲洪积物相对发育,覆盖较厚,因此对发现的金矿体工程控制程度有限,对其产状、规模、形态、品位等及其变化情况了解不够,金矿体的地表控制程度及浅部和深部的变化控制不够,应加大追索控制力度。 ④***地区北接阿斯哈金矿,南邻***矿区,所处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极为重要,经基础工作掌握的找矿信息和不断发现的金矿体已证实该区拥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应对本区加大地勘资金的投入力度,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寻找突破口,扩大本区资源量已成地质勘查的当务之急。 三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1:1万地质草测 (2)、1:万水系沉物测量 (3)、1:1万土壤测量 (4)、1:2千岩石剖面 (5)、探槽工程 (6)、钻探 2 技术路线、技术措施、技术关键 (1)、1:1万地质草测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对含矿层、矿化蚀变带、构造、接触带等重要地质体沿走向进行了追索,掌握其形态、产状、规模等特征、采集化学样、快速分析样品了解其含矿性。 地质点描述内容主要突出重点和有意义地质特征,描述内容有岩性名称、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蚀变、岩层产状及样品、标本等内容,对有意义的地质体进行素描和拍照。 技术关键:在每天进行地质草测工作后,均有路线地质小结,对当天的地质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加深对本区的找矿认识 (2)、1:万水系沉物测量主要流程为:底图—野外作业—样品加工—自检互检—数据处理及异常图件编制—室内资料整理 技术关键:在工作中严格按**省地质勘查标准《**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执行。 (3)、1:1万土壤测量中主要对野外工作和样品加工的质量进行真实可靠的分析,并根据数据进行异常图件的编制。 技术关键: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GZ/T0145-9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1:50000》和《设计书》要求执行。 (4)、1:2千岩石剖面主要布置于1: 5万和1: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浓集区,现完成地化剖面2Km。 技术关键:工作中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5)、探槽工程主要布置于1:5万、1: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区及地质草测区主要成矿带上。 技术关键:每个编录槽探工程起始点均用木桩留有标记,在化学样品采集点留有红油漆标志。槽探工程地质编录和图件清绘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钻探依据设计要求,布置于AuⅡ矿体0线、4线、7线及15线。 技术关键: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按《岩矿芯钻探规程》中的“六项指标”和相关规范要求执行,质量达到要求标准。 四 调研及前期准备工作 1、收集该区前人工作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 2、对野外设备工具进行校正和维修(GPS校正等) 五 预期要达到的成果和具体的学术或应用价值 预计达到的成果 2008年度内按纳格地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对区内进行1: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地质草测、1:2千地化剖面、1:1万土壤测量及钻探、槽探等地质工作。 应用价值 初步建立指导性强、工作方法有效的理论认识,对区内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理论上探索研究,为该区实际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六 进度计划 为能按时文成对毕业论文的编写,计划如下; 1、2009年2月23日——2009年3月29日:毕业实习调研 2、2009年4月1日——2009年4月18日:外文翻译,调研报告及开题报告的编写并提交 3、2009年4月19日——2009年5月1日岩矿鉴定及地质图件的绘制 4、2009年5月2日——2009年5月20日论文初稿的编写 5、2009年5月20日——2009年6月20日论文的审核修改及毕业答辩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代码如下:$(

煤矿矿山地质毕业论文

浅议煤矿煤层的开采技术摘要: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关键词:开发技术 煤炭工艺 煤炭一、煤炭开采的主要形式(一)井下采煤井下采煤的顺序。对于倾角10°以上的煤层一般分水平开采,每一水平又分为若干采区,先在第一水平依次开采各采区煤层,采完后再转移至下一水平。开采近水平煤层时,先将煤层划分为几个盘区,立井于井田中心到达煤层后,先采靠近井筒的盘区,再采较远的盘区。如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煤层,先采第一水平最上面煤层,再自上而下采另外煤层,采完后向第二水平转移。按落煤技术方法,地下采煤有机械落煤、爆破落煤和水力落煤三种,前二者称为旱采,后者称为水采,我国水采矿井仅占。旱采包括壁式采煤法和柱式采煤法,以前者为主。壁式采煤法工作面长,一般100~200 m,可以容纳功率大,生产能力高的采煤机械,因而产量大,效率高。柱式采煤法工作面短,一般6~30 m,由于工作面短,顶板易维护,从而减少了支护费用,主要缺点是回采率低。(二)露天采煤移走煤层上覆的岩石及覆盖物,使煤敞露地表而进行开采称为露天开采,其中移去土岩的过程称为剥离,采出煤炭的过程称为采煤。露天采煤通常将井田划分为若干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在空间上形成阶梯状。其主要生产环节:首先用穿孔爆破并用机械将岩煤预先松动破碎,然后用采掘设备将岩煤由整体中采出,并装入运输设备,运往指定地点,将运输设备中的剥离物按程序排放于堆放场;将煤炭卸在洗煤厂或其他卸矿点。主要优缺点优点为生产空间不受限制,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矿山规模大,劳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另外,资源回采率可达90%以上,资源利用合理,而且劳动条件好,安全有保证,死亡率仅为地下采煤的1/30左右。主要缺点是占用土地多,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生产过程需受地形及气候条件的制约。在资源方面,对煤赋存条件要求较严,只宜在埋藏浅,煤层厚度大的矿区采用。二、采煤方法与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急倾斜、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 条件,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一)开采技术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 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 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 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二)解决难题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 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 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 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 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输送机能力。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 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5~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 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 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三)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 、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四)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 强 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五)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 —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三、主要的开采技术(一)深矿井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二)“三下”采煤技术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下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念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炭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三)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专家系统,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优匹配。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面,生产系统要减化,同时实现中采与中掘同走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减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既是减少污染的一项有利措施,又减化了生产系统,有利于高产高效集中化开采,应加紧研究。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 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我国至今有23586个中小煤矿,其中3万吨以下占%,9万吨以上的只占%。2002年底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矿均产量1万余吨(受停产整顿影响,不能完全反映矿井生产能力现状),点多、面广、底子薄,从业人员素质低、资源勘探程度低、交通极不方便是我国中小煤矿的基本现状,市场需求量大、就业人员多,山区农民脱贫解困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是我国中小煤矿存在的客观条件。近几年,国家关闭整顿小煤矿,其煤炭生产秩序有所改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中小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但我们必须正视中小煤矿安全生产仍十分脆弱,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中小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上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故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素质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任务。 2、 地质条件复杂,矿井规模小,装备条件差。中小煤矿所利用的资源大都是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储量小的块段,一般为边探边建,难以形成规模开采、实现正规生产,投入产出比例小,技术装备难以跟上,往往存在先天不足。 3、 矿井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技术管理工作几乎无人能做。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采矿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地方,日常的作业规程都少有人会编制,技术装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存在困难,其效能发挥大打折扣。 4、 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权利不明确。现在煤炭管理部门职权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机构被削弱,缺乏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5、地质条件复杂,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地质勘探程度低,相当部分资源是没勘探的,故中小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掘工作面千变万化,突出情况时有发生。煤矿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加上煤炭管理工作随机构改革而不断弱化,企业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故潜在的隐患十分严重。 6、 抗排风险能力差。中小煤矿规模小,底子薄,又没有规范的资金积累制度,抗排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如遇大的灾害就会出现矿毁人亡,老板逃跑,政府办丧的现象。 二、 新形势下大冶市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探索 1、 明确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强化煤矿安全管理。 为了防止机构改革以后煤炭行业管理工作被弱化,市政府即时出台了《大冶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管理的意见》,明确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制订加强煤矿长效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为煤炭管理部门正确履行职能,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2、 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特种作业人员须按规定培训,取得《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外,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经不少于3天的培训,(如煤矿没有能力培训则由市煤炭部门派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培训),并经市煤炭管理部门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煤矿职工人井资格证》,凭证下井。 3、 配备技术矿长,加强技术管理。 各煤矿必须聘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规定具有煤炭院校采矿系列专业毕业文凭或在国有大矿担任生产、安全、技术等方面职务的中层以上负责人,经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核,发给其《煤矿技术指导资格证》、凭证聘用。

内蒙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含煤区地下水按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及储存条件,可划分为3种类型。根据单孔涌水量可将区内含水岩层划分为强富水、中等富水、弱富水3个等级。

1.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陕北诸煤田内,含水岩层主要由第四系风积、冲积、洪积、湖积层构成,岩性为黄土、黄土状土、砂及砂砾石组成。地下水多为潜水,局部为承压水。其运移规律多沿非黄土类土的孔隙及黄土类土的孔隙、裂隙及孔洞运动,具有含水均一的特点(图5-5)。

图5-5 横山县桑树界-高树水文地质剖面

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因各处地貌单元不一,故岩性差异较大,其水位埋深及涌水量亦有显著不同。陕北风沙草原及较大河谷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2~10 m。含水层厚度为10~100 m。单井出水量(井深200 m)为20~300 m3/d,单位涌水量~ m3/h·m,个别地段可达3~10 m3/h·m。属弱至中等富水含水岩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硫酸型、硫酸-氯化物型或氯化物型水。矿化度一般为1~3g/L,西部的子洲、定边、靖边地区水质较差,其矿化度可高达3~10 g/L。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盆地中北部含煤区多伏于黄土之下,与上覆松散层地下水常呈上、下叠置的含水结构,南部边缘中低山区、较大沟谷的两侧及盆地西北部有部分出露,地下水常具承压性质。潜水或承压水埋深由十余米至百米不等。沟谷之中常有泉水溢出,部分钻孔自流水头高出地表15 m以上。煤层顶底板砂岩常是主要充水岩层,现将主要含水岩组富水特征简述如下。

(1)侏罗系延安组砂岩含水岩组

主要分布于陕北、黄陇、东胜及宁东煤田,常为煤系地层的直接充水岩层,泉水一般流量为~ m3/时,单井出水量为100~400 m3/d,单位涌水量为~3 m3/h·m。多具承压性,地下水头高出地表2~11 m,属中等富水含水岩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重碳酸型或重碳酸-氯化物型水。矿化度为~ g/L。

榆神矿区侏罗系层状裂隙潜水,富水性中等至差,钻孔水位降深 m,涌水量192 t/d。侏罗系层状碎屑裂隙承压水,钻孔水位降深~ m,涌水量218 t/d。

榆横矿区中侏罗统安定组裂隙潜水钻孔单位涌水量~ L/s·m,渗透系数~ m/d,水化学类型属SO4-Na型,矿化度 g/L。中侏罗统直罗组裂隙潜水钻孔单位涌水量~ L/s·m,渗透系数~ m/d,水化学类型属HCO3-Na·Mg、SO4-Na型,矿化度~ g/L。煤系层状碎屑裂隙承压水,钻孔单位涌水量~ L/s·m,渗透系数~ m/d,矿化度 g/L,水化学类型属SO4-Na型。

神北新民矿区裂隙水主要为潜水,含水层广布全区,岩性为厚层状中粗粒砂岩,部分地段由于存在局部隔水层使其微具承压性。单位涌水量~ L/s·m,渗透系数~ m/d,矿化度~ g/L,多为HCO3-Ca·Na和Cl-SO4-Na型水。

黄陵矿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上部泥岩夹砂岩,含水条件极差,为隔水层,钻孔单位涌水量~ L/s·m,富水性不强但变化较大,与含水裂隙发育程度及深度有关:一般垂深40 m以上比较富水,钻孔单位涌水量为 L/s·m以上,局都(双龙)可达 L/s·m,40 m以下极微;中侏罗统延安组及下侏罗统富县组的泥岩夹砂岩为隔水层,单位涌水量~ L/s·m。

汝箕沟矿区侏罗系砂岩含裂隙承压水,钻孔水头高出地面 m,涌水量1~3 L/s·m,水质属HCO3-Na型水。最大涌水量为 m3/h,地下水静储量消失后动储量不能及时补给,故地下水有减的趋势。

(2)三叠系瓦窑堡砂岩含水岩组

主要分布于陕北三叠纪煤田,泉水流量一般小于 m3/h,单井出水量小于100 m3/d,单位涌水量小于 m3/h·m,局部地段具有承压性,自流水头高出地表10~27 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为SO4-Cl型或Cl-SO4型水,矿化度1~3 g/L,西部个别地段可高达 g/L。一般粗粒砂岩及构造有利部位较为富水,该含水岩组属弱富水岩层。

(3)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砂岩含水岩组

主要分布在石炭—二叠纪煤田中,泉水流量一般~ m3/s·m,单井出水量100~300 m3/d,单位涌水量~3 m3/h·m。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水头一般高出地表1~5 m,属弱至中等富水含水岩组。该类含水层中砂岩常为煤系地层的直接充水岩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亦较复杂,为HCO3-Cl型或HCO3-SO4型水,矿化度为~ g/L。

韦州矿区石炭系上统下部及中统砂岩含水组,其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粒砂岩为主,均属弱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 L/s·m。奥陶系中统浅变质岩含水岩组,岩性为细粒砂岩、千枚状粉砂岩、板岩等。含较丰富的裂隙水。涌水量为 L/s。

河东煤田二叠系层状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出露在黄河沿岸横沟、李家沟一带,出露厚度>300 m,风化带厚度60~30 m。河谷地段水位埋深6~20 m,储水条件差,泉水出露标高700~750 m,流量~1 L/s,矿化度<1 g/L,为SO4~Na、Mg、Ca型水,总体上为贫水或极贫水含水层。

河东煤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裂隙、孔隙含水岩组承压含水岩组以中粗粒砂岩和砾岩为主,厚层、块状,钙质胶结,裂隙发育。含水层顶板埋深(骆驼脖子砂岩顶板)~ m,厚度45~100 m承压水头高出地面60~70 m,自流量~ L/s,单位降深涌水量 L/s·m,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Na型水及Cl-Na型水,矿化度~ g/L。含水岩组内,砂体多呈透镜状产出,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在平面上的变化大。

乡宁矿区煤系地层上、下部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紫荆山断裂带南西至评价区西南缘,但又均位于分水岭(黄河与汾河)之上及其两侧山坡地带。因此,地表径流条件良好,加之降雨都集于每年7~9月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3倍,不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L/s·m,平均为 L/s·m,渗透系数 m/d,属弱-较弱含水性的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水补给面积有限,局部在小型向斜部位水量较富集,但上部砂岩水与煤层间有数百米的多层泥岩隔水层,且无较大断裂引起的水力联系。因此,对煤层气的运移和保存影响不大。

3.碳酸岩类溶蚀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在陕北、渭北、河东及宁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及内蒙古桌子山矿区中,含水岩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及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地下水受岩性及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富水极不均一,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漏补给。其排泄主要沿着构造裂隙及溶蚀孔洞运动。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府谷矿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水头标高在830~835 m。钻孔涌水量1000~20000 m3/d,岩溶发育深度百米左右,并且岩溶发育随深度增加,有减弱趋势,其钻孔涌水量也随之减少为35~400 m3/d。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NaHCO3-Ca型水,矿化度 g/L,属强富水岩组。

吴堡矿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顶板埋深~ m,水头标高~ m,含水层厚度~ m。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岩组,裂隙不甚发育,灰岩为质纯、厚层灰岩。钻孔自流量为 m3/t,单位涌水量~ m3/h·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l型或Cl-HCO3型水,矿化度~ g/L。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上部为角砾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裂隙不甚发育,富水性较差,主要含水层为下部厚层状灰岩,含水层溶蚀裂隙及溶洞较为发育,厚度 m。含水层顶板埋深 m,钻孔自流水量 m3/t,单位涌水量 m3/h·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水。矿化度,属中等富水含水岩组。

乡宁矿区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 L/s·m,平均为 L/s·m,渗透系数 m/d,属弱-较弱含水性的含水层。

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区,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中。上部石炭系太原组灰岩,溶蚀裂隙较为发育,多为透水而不含水层,一般钻孔施工中多有漏水现象,地下水较为贫乏。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水量丰富,泉水流量5~50 m3/d,单井出水量130~380 m/d,局部地域可达1054 m/d,属强富水含水岩组,多具承压性,地下水位标高一般在380 m左右,(图5-6)。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l型水,矿化度为~ g/L。氟化物为~ mg/L。

图5-6 铜川矿区东坡水文地质剖面示意图

韦州矿区奥陶系中下统石灰岩含水岩组,单位涌水量为 L/s·m。向斜东翼主要含煤地层下距含水性强的奥灰岩溶水约650 m,上覆含水层水性很弱,向斜西翼石嘴山大断裂与煤山断层的影响,使富水的第四系砂砾层侧向与煤系接触,矿井开采靠近该断层时,矿井充水可能受到第四系含水层的间接补给。

河东煤田石炭系太原组裂隙、溶洞含水岩组:岩性以灰岩为主,次为砂岩。灰岩质纯,厚层状、具裂隙、小溶洞、溶孔,孔洞和裂隙连通性差。砂岩裂隙较发育但多被充填,含水极不均一。含水层顶板埋深~800 m不等,厚度~ m,自流量~,单位涌水量为~ L/s·m。矿化度上部为 g/L,下部为 g/L,属HCO3-Cl-Na型和Cl-HCO3-Na型水。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溶裂隙、溶洞含水岩组:含水岩组上部,岩性为角砾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富水性差;下部为厚层-块状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含方解石脉。岩溶发育,以溶蚀裂隙为主,溶洞、溶孔次之。两种水介质相互联通导水性良好;含水层顶板埋深678~1000 m,水头标高为 m,河谷地段水头高出地面90 m,单位涌水量 L/s·m,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矿化度 g/L。

该区主要涉及陕甘宁晋、内蒙古等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银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河套平原、关中盆地、汾渭盆地等。

1.银川平原

银川平原为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由西向东依次为山前冲洪积扇、冲洪积平原、河湖积平原和黄河河漫滩。盆地第四系沉积物中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厚度自沉降中心向四周变薄,由大于1000m至小于500m,在贺兰山山前地带为300~500m,于黄河附近为数十米至百余米。银川平原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平原区西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由贺兰山东麓洪积与青铜峡峡口冲积砂卵砾石组成,岩性上下基本一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其他地区为多层结构含水层分布区,在大约250m深度以浅的范围内,可划分出三个含水岩组,从上向下依次是潜水含水岩组(埋深< 60m)、第一承压含水岩组(埋深70~160m)、第二承压含水岩组(埋深160~280m),其中第一、二承压含水岩组统称为深层地下水,各含水岩组之间通常具有相对较为连续的弱透水层。第一、二承压含水岩组及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是主要开采目的层。

(1)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系统

青铜峡峡口黄河冲积扇为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区,岩性单一,从西南向东北,由卵砾石逐渐变为含砾粉细砂,含水层厚度由薄变厚,从10m到>300m。地下水水位埋深~,单井涌水量2000m3/d,局部>5000m3/d,地下水矿化度一般<1g/L。贺兰山东麓洪积斜平原单一潜水区,南北长120km,东西宽3~10km。由卵砾石、砂砾石变为砂砾石夹砂层,第四系厚度可达500~600m。洪积扇前缘水位埋深一般10~30m,冲积扇上部水位埋深50~100m,最深达;单井涌水量>1000m3/d。矿化度通常<1g/L,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型水。

(2)多层结构潜水-承压含水层系统

多层结构区潜水含水岩组以中细砂为主,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60m,总体上自南向北含水层厚度由厚变薄;地下水水位埋深在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带为2~10m,冲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2m。

第一承压含水岩组顶板埋深通常在25~60m之间,底板埋深一般为140~160m。含水岩组的厚度一般在40~130m之间,在平原的中部地区含水层厚度较大,向东、西两侧,含水层厚度逐渐变薄。通常由2~5个相互具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所构成,它们之间水力联系密切(图2-7)。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细砂和少量中砂。

图2-7 银川平原中部东西向水文地质剖面

(据吴学华等,2009)

1—砂砾石;2—细砂;3—黏砂土;4—砂粘土;5—泥质砂岩;6—砂岩;7—灰岩;8—水位线;9—地质时代及界线

2.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东起蛮汉山西麓,西止于狼山山脉、乌兰布和沙漠以东,南临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高原,北靠阴山山脉。西山嘴以西广大地区为后套平原;西山嘴以东,包头以西的西窄东宽的三角地带,称为三湖河平原;包头以东至呼和浩特市,称呼包平原。黄河自西而东流经平原南侧,平原内沉积了厚度逾600m的松散沉积,深部为含盐分较高的新近系地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系统分为单一结构含水层系统和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1)单一结构含水层系统

单一结构含水层系统主要分布于大青山山前、蛮汉山山前、乌拉山山前及狼山近山前地带、东南部和林格尔台地前缘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台地前缘,沉积物颗粒粗,黏性土多以透镜体状分布,无稳定连续的隔水层,构成单一结构含水层。

大青山山前单一结构含水层由一系列的冲洪积扇群构成,上部为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砾砂、砂砾、砂卵石、砂为主,一般厚度为120~140m,单位涌水量100~500m3/d·m。蛮汗山山前单一结构含水层大部分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含水层岩性为砾卵石、含卵砂砾石、中粗砂、粉细砂。含水层埋藏浅,在20~70m之间,厚度较薄,一般为30~50m,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位涌水量1000~32003/d·m。佘太盆地山前单一结构含水层厚度35~83m,含水层顶板埋深90~120m,水量较丰富,单位涌水量35~216m3/d·m,水位埋深由近山麓的40~60m递减到冲洪积扇裙部的10~30m。水质良好,矿化度<。狼山和乌拉山山前单一结构含水层岩性为含卵砂砾石、含砾中粗砂,自北向南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含水层颗粒由含卵砂砾石及砂砾石变为中细砂,厚度由50~80m变为20~40m,涌水量由100~150m3/d 变为25~100m3/d,水位埋深由20~40m 变为3~5m,矿化度由<变为1~3g/L。

(2)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双层结构含水层分布于中部冲湖积平原及南部黄河冲湖积平原。由北向南含水层岩性颗粒由粗变细,砂层与黏性土层展布其间,其中分布着一层稳定、连续、厚度巨大的淤泥质粘土层,构成了隔水层,其上部为潜水-微承压、半承压含水层,其下部为承压含水层,形成了双层结构含水层。在呼包平原区,上部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主要用于工业、农业用水;下部承压水水质优良,用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在后套平原,主要开采上部浅层地下水,下部承压水因其埋藏深,一般埋深300~500m及以下,且其水质差、水量小,开采条件差,只在局部埋藏较浅地区有少量开采,且揭露该层的钻孔资料极少。

1)呼包平原双层结构含水层:

浅层潜水-半承压含水层广泛分布,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含水组。该含水层在大青山山前扇裙地带、乌素图以东底板埋深20~40m,厚度<20m,向西埋深逐渐加深、厚度增大,至西端沙尔沁埋深达190m,厚度也增大至157m。平原中部底板埋深由东向西增大,在东部白庙子仅,至西部大城西达,厚度由34m增加至101m。大青山前扇群中段、东部大黑河河谷地带,单井涌水量多>10003/d,其他地区单井涌水量多在500~10003/d之间,仅乌素图以东山前群扇带,单井涌水量在5003/d以下。平原区内由东北至西南,单井涌水量由100~5003/d递减至50~1003/d,局部地带甚至<503/d。水质总体较差,存在矿化度大于3g/L的地下水。

深部第四系承压含水层为中更新统下段,在平原内分布广泛,只在东部边缘和南部台地后缘缺失,西部200~250m深度内未揭露。北部为砂卵石夹砂砾石、砾砂,向南部泥质含量逐渐增多,颗粒变细(图2-8)。东部为大黑河古湖滨三角洲沉积,以砾卵石为主,前缘逐渐变细,为砂砾石、砾砂和中粗砂,近黄河为湖盆沉积,岩性由中粗砂渐变为细砂、粉细砂,厚度逐渐减小,泥质含量增大。

第四系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在湖盆偏北的北什轴—北圪堵的东西向条带内。东八拜附近为84m,向西至北圪堵深达401m,南部台地前缘和湖盆内的浅湖带,顶板为一斜坡,其埋深由35m递增至192m,在乌素图以西,山前带沉降幅度大,顶板埋深在90~218m之间。北部受大青山、蛮汗山隆起的影响,为一宽阔的浅埋带,顶板埋深在54~75m之间。该含水层仅在东部完全揭露,底板埋深为107~216m,在什拉门更—班定营一带深达502m。东部地区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m左右,向西部白庙子附近增厚至100m 以上,南部台地前缘和浅湖滨相带南缘,含水层厚度较小,200m深度内厚度仅10~32m。在东部大黑河古湖滨三角洲最大,单井涌水量可达1000m3/d以上,山前湖滨带也可达1000m3/d以上,向南至湖滨前缘带为500~1000m3/d,至湖盆内部递减为100~500m3/d,西南部、黄河北岸边及湖积台地前缘多<50m3/d,最小单井涌水量在10m3/d以下。含水层水质总体上优良,除哈素海南部、西南部和黄河北岸局部地区矿化度大于3g/L外,大部分地区矿化度均为~1g/L。

图2-8 呼包平原中部沟门镇—何家圪堵水文地质剖面图

2)后套平原双层结构含水层:

浅层潜水-半承压含水层分布于整个后套平原,含水层岩性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中细砂、细砂和粉细砂,局部有含砾中粗砂(图2-9)。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小于20m,含水层厚度由东部的60~80m,向西增至150~240m,由南部隆起区的20~60m,向北部增至100~200m,在西部陕坝以北区域,含水层厚度最大,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238m;在西山嘴以北一带含水层厚度最薄,一般小于20m。

图2-9 后套平原中部大换圪旦-晨光二社水文地质剖面图

含水层底板埋深沿东南向西北方向变大,在东部厚度为80~100m,向西增至150~300m;在南部厚度为30~80m,向北增至100~200m。乌兰布和沙漠区,由于磴口-全盛西沟断裂带的影响,含水层呈向北北西倾的单斜构造,南部含水层底板埋藏浅,多为40~100m,厚度较薄,一般为30~80m,向北至扇群前缘洼地一带,底板埋深在140~250m之间,厚度为100~200m。

含水层富水性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变小,60m以上含水层的单井涌水量在西南部为350~5003/d,局部可达6003/d,向东北部渐变为250~3503/d及150~2503/d,至乌梁素海西侧一带,不足1503/d。

含水层水质受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东部多咸水,西部多淡水,咸淡水界面与区域构造一致。大致以永济渠为界,以东为上淡下咸水,其上下分界面大致为上更新统上段( )与下段( )的分界面;以西全为淡水。在平原中部,自东向西咸水层埋深逐渐加大,淡水层厚度逐渐增大,由上淡下咸过渡为全淡水。据钻孔取样分析结果,矿化度在南部隆起区为~,在北部坳陷区为~ g/L,在东部浅坳陷区为~ g/L,在西部深坳陷区为~ g/L。

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在300m勘探深度内,主要见于磴口-全盛西沟断裂带以南,扇裙前缘断裂以北地区。在扇裙前缘断裂以北狼山与乌拉山山前地区,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泥质砂砾石及中细砂,为冲积—湖积交互的湖滨相沉积。含水层顶板自北向南渐深,一般在70~110m和180~200m,为淡水,局部地区,特别是在古冲积扇的翼部和扇间地带常有咸水分布,矿化度为3~10g/L,咸水顶面基本与上更新统底板一致。单井涌水量为500~1500m3/d。在乌拉山山前,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60~100m,在公庙子以西有咸水分布,局部地区矿化度较高。

磴口-全盛西沟断裂带以南,由于受磴口隆起的影响,含水层埋藏较浅,并由南向北渐深,其顶板埋深由南部的60~100m,向北部增至100~150m,厚度也有增大的趋势,但含水层颗粒沿此方向变细,由中细砂变为细砂和粉细砂,而在磴口一带埋藏最浅,含水层颗粒较粗,以中细砂为主,局部含粗砂,厚度较大,可达250~300m,含水层顶板埋深50~70m,单井涌水量一般为300~13003/d,均为淡水,矿化度多小于1g/L,局部1~3g/L。

湖盆东南边缘含水层分布较普遍,由于乌拉山潜伏隆起和磴口-全盛西沟断裂带的影响,平原区南部一带含水层埋藏浅,向北逐渐加深,含水层顶板埋深由 60~120m,向北增至200m,含水层以粉细砂为主,水量一般较小,矿化度多大于3g/L,大部为咸水。在西山嘴近山麓一带,为山麓湖滨相沉积,含水层颗粒较粗,见有含砾中粗砂,200m以内揭露含水层厚度12~35m,自流量为60~70m3/d,水质尚好,矿化度1~3g/L,有一定的供水价值,但分布范围较局限。在乌梁素海西侧,含水层埋藏较深,颗粒变细,以粉细砂为主,厚度较薄,水量甚小,可自流,水质尚好,为矿化度1~2g/L的淡水。

湖盆中心扇裙前缘断裂南侧,西起太阳庙东至乌梁素海北端的长条地带,在构造上处于盆地深坳陷带,为区域沉积中心,含水层埋藏很深,其顶板埋深一般为200~300m或以下,而且含水层颗粒细,水量小,水质较差,多为咸水。

3.汾渭盆地

汾渭盆地由一系列新生代断陷盆地组成,自北而南依次为大同、忻州、太原、长治、临汾、运城及渭河等盆地。这些盆地中广泛分布着第四系和新近系上新统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其含水层基本特征各地不一,构成了各自独立的典型承压自流盆地。

(1)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松散沉积物的孔隙水是盆地最重要的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山前的洪积扇群带及埋藏的古河道,在凹陷处松散层厚度可达1000~1500m。主要含水层埋藏深度在200m以上,多为100~150m,以中、上更新统洪积、冲积的砂砾石层为主(图2-10)。

图2-10 大同盆地孔隙水系统剖面示意图

(据韩颖等,2009)

1—含水层;2—弱透水层;3—地下水位;4—垂向补给;5—垂向排泄;6—侧向补给;7—含水层时代;8—断层

山前倾斜平原孔隙含水层主要为卵石、砾石和砂层组成的洪积扇,厚度 30~80m,富水性好,单井出水量为 1500~3000m3/d,冲积扇轴部富水性极强,单井出水量可达1×104m3/d。

盆地中部平原孔隙承压含水层埋深在30~50m及以下,可见自流井,怀仁县海北头乡清泉村自流井井深120m,水头高出地表约5m,自流量达603/h。应县义井乡上桥头井深164m,大黄巍乡井深480m,杏寨乡孔深230m,均自流,地下水一般水质较好,但在山阴合盛堡、大虫堡等地,氟离子含量较高。

御河河谷阶地孔隙含水层为中粗砂及砂砾石层,潜水位埋深多<10m,在4~10m之间,沿河下游深10~15m的大口管井,出水量可达1000~40003/d。承压含水层厚度20~50m,水位埋深20~60m,单井出水量大都在1000m3/d以上,大的达5000m3/d。该区是大同市城市和工业集中供水的水源地。

大同盆地从边山至中心地下水具有明显的水化学分带规律,尤其以潜水的水平分带性明显。山前倾斜平原地带,为HCO3-Ca、HCO3-Ca·Mg型水,矿化度小于。倾斜平原下部与冲积平原的边缘地带,由HCO3 型向HCO3·SO4 型过渡,矿化度~1g/L。冲积平原地带,潜水水化学类型以硫酸或氯化物型为主,矿化度1~3g/L。

(2)忻州盆地

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由全新统及上更新统组成。底板埋深一般为15~70m,含水层厚度7~50m;由洪积扇轴部向扇间洼地,含水层颗粒逐渐变细,单层厚度逐渐变薄,层数逐渐增加。在大营断阶区底板埋深20~55m,含水层岩性以中粗砂、砾卵石为主,总厚度7~28m;在代县凹陷区底板埋深25~92m,含水层岩性以中粗砂、砂砾石为主,总厚度22~34m;在原平凹陷区底板埋深25~70m,岩性以中粗砂、中细砂为主,总厚度25~40m;在奇村断阶区底板埋深15~40m,岩性为砂砾石、中粗砂、细砂等,总厚度10~20m;在忻定凹陷区底板埋深20~55m,含水层岩性以粗中砂、粉细砂为主,总厚度14~45m。

中层含水层在山前倾斜平原区底板埋深一般~144m,厚度25~90m,含水层厚10~40m,由盆地边缘向冲洪积交接带底板埋深逐渐加深,含水岩组厚度逐渐加大。在冲积平原区,底板埋深~,一般100~140m,含水层与隔水层呈互为夹层状分布,含水层厚度一般~40m,局部可达40~60m。

深层含水层研究程度较低,仅有少数井孔揭露第四系下更新统含水岩组。

(3)太原盆地

太原断陷盆地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主要是全新统潜水含水岩组(0~50m),中、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岩组(50~200m)、下更新统承压弱含水岩组(200~400m)。

浅层潜水含水层分布于全区,岩性为冲洪积砂砾石和砂,厚10~30m不等。从山前到平原,含水介质的颗粒由粗变细,厚度减小,富水性变弱。单井涌水量500~1500m3/d,大的洪积扇轴部可达1500m3/d以上,扇间洼地一般<500m3/d。盆地中部冲积成因的砂卵石和中、粗细砂含水层,厚度一般为5~25m,汾河冲积层北部单位涌水量20~50m3/d·,南部减少至5~10m3/d·m。

中深层承压含水层为中、下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冲洪积层和湖积砂卵石、中砂、粗砂、细粉砂,隔水层多为粉质粘土,属多层结构的承压含水系统,埋深50~200m,含水层厚5~50m不等。古河道、古洪积扇轴部较富水,扇间洼地富水性弱。三给地垒以北的汾河冲积层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1500~5000m3/d·m,三给地垒向南沿汾河富水性逐渐减弱,一般地区单井单位涌水量10~26m3/d·m,扇间洼地和汾河南部冲积层单位涌水量小于2m3/d·m(图2-11)。

(4)长治盆地

含水层埋深50m以上为浅层潜水含水层,50~150m(或200m)为中层承压含水层,盆地中部大面积分布双层结构的含水层系统;在倾斜平原中上部,卵砾石和砂层连续沉积,其间砂性土透水性强,为混合的含水层系统。

浅层潜水含水层为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洪积砂砾石及砂层。平原区含水层层次多、厚薄不均,一般含水层厚度为10m左右。洪积扇和各大河流古河道含水层次少,单层厚,其中砂性土具有含水透水的特点,一般厚10~25m。盆地内广大冲湖积台地、河谷阶地、河道向两侧河间地块及平原中心,含水层变薄,粒度变细。富水性相应减小,浅井单位涌水量5~10m3/h·m或更小。

中含水层水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及黄土台地,为中、下更新统亚粘土、粘土、亚砂土,厚度大,所夹砂层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目前开采深度大多以 50~150m 为主。孔深>100m的钻孔单位涌水量均<1m3/h·m,含水层组顶板埋深由盆地边缘向长治市北部中心逐渐加深,一般为0~50m。含水层富水性与上覆浅层水富水性有着较大的区别(图2-12)。

图2-11 太原盆地孔隙水系统水文地质剖面概念图

(据韩颖等,2009)

1—含水层;2—弱透水层;3—地下水位;4—垂向补给;5—垂向排泄;6—侧向补给;7—含水层时代;8—断层

图2-12 长治盆地地下水系统剖面示意图

(据韩颖等,2009)

(5)临汾盆地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黄土台塬区、山前洪积台地、山前倾斜平原区及河谷平原区。

黄土台塬区第四系含水层主要是下更新统的中细砂层,分布在峨嵋台地、汾阳岭-塔儿山隆起、秦岗隆起及霍山山前的洪积台地,受古沉积环境及构造作用控制,其含水层结构在各地亦有差异。峨嵋台地是位于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间的一个较大的黄土台塬,第四系下更新统的中细砂层是峨嵋台塬目前的主要开采层,含水层顶板埋深在低台塬区为200m左右,在高台塬区为150m左右,有3~8层,一般厚10~20m,最厚可达50m以上,富水性中等区主要分布在低台塬区的通化—解店镇一带以及高台塬区的大、小谢村及薛店等地,单位涌水量5~10m3/h·m,其余地带单位涌水量<53/h·m,富水性弱,水位埋深130~250m,在中等富水区渗透系数为7~9m/d,在台塬区其他地带渗透系数一般小于4m/d。汾阳岭-塔儿山黄土台塬区横亘于盆地中部,第四系下更新统含水层岩性为细砂、中细砂,顶板埋深105m左右,底板埋深185m,有2~4层,总厚2~。秦岗隆起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在辛安—南唐一带,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洪积风积的亚砂土、亚粘土、粘土及薄层砂砾石层,潜水水位埋深20~100m,单位涌水量小于1m3/h·m。

霍山山前的洪积台地第四系下更新统(Q1)地层厚40~70 ,含水层主要为青灰色砾石层,有2~3层,单层厚3~12 ,总厚6~23 ;中更新统(Q2)地层厚130~170 ,含水层主要为浅肉红色及青灰色砂砾石,有2~3层,单层厚10~30 ,总厚30~50 ,水位埋深90~100 ,钻孔单位涌水量<13/h·m(图2-13)。

图2-13 霍山山前地带水文地质示意图

(据韩颖等,2009)

吕梁山山前的洪积扇主要由更新统及全新统冲洪积相的砂卵砾石、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组成。在近山地带,潜水-微承压含水层为更新统的砂卵砾石,有4~8层,单层厚度2~23m,总厚度~70 ,底板埋深160~220 ,水位埋深40~100 ,钻孔单位涌水量~·m。从扇顶到扇缘,含水层岩性由卵砾石逐渐变为粗中砂—粉细砂,厚度变薄、埋深变浅。东侧霍山、塔儿山、中条山及紫金山山前倾斜平原区,洪积扇以亚砂土、亚粘土夹卵砾石透镜体为主,厚30~100m,含砂比为~。地下水位埋深由扇顶近100m,到扇前缘变为10m左右,钻孔单位涌水量~·m。

盆地中部的河谷冲积阶地第四系堆积物主要是更新统河湖相沉积,下更新统含水层为中细砂及砂砾石层,有2~9层,厚~ ,顶板埋深~293 ,底板埋深~ ,属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380~505 ,局部地带高出地表形成自流。中更新统含水层为中细砂及砂砾石,有2~7层,总厚~,顶板埋深~ ,底板埋深~ ,属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360~440 ,钻孔单位涌水量~·m,水位埋深20~110 ,在洪洞板塌一带高出地表形成自流,承压水头高出地表 ,比下更新统深层承压水头高 ,是目前临汾盆地地下水开采的主要层位。

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在河谷平原区主要为河湖冲积相的亚砂土、亚粘土夹薄层中细砂及砂卵砾石,一般为潜水含水层,底板埋深30~60m,地下水量丰富。河谷平原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含水层的空间结构及与相邻地貌单元含水层的接触关系见图2-14。

图2-14 河谷平原区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韩颖等,2009)

(6)运城盆地

运城盆地第四系含水层分布于黄土台塬区、黄土丘陵区、山前平原与冲湖积平原,其分布、结构特征各异。

上更新统-全新统含水层:为潜水含水层,在黄土台塬区的栲栳塬,仅分布在东北部樊桥站一带,水位埋深,底板埋深15m,弱含水。在中条山前倾斜平原,该含水层底板埋深27~78m,水位埋深~,砂层总厚~46m,含水砂层1~4层,单层厚度3~34m,岩性主要由砂砾石、中粗砂组成,洪积扇边缘骤变为含砾亚粘土、亚砂土。稷王山前含水层底板埋深12~18m,水位埋深10~20m,一般为15~16m。含水层厚度1~5m,由中粗砂组成。冲湖积平原,含水层底板埋深~,从河谷两侧向中心,上游至下游,底板埋深逐渐增大,砂层总厚~,一般~,由1~8层含水砂层组成,1~3层较多,单层厚度~。在湖积洼地区,含水层底板埋深30~37m,含水砂层1~2层,岩性以粉砂、亚砂土互层为主,局部为细砂;黄河阶地区,含水层底板埋深一般55~80m左右,含水砂层2~3层,单层厚度~,总厚40~50m。在近黄河岸边27~32m处有一层亚砂土,厚3~5m。其上为粉细砂层,下部为为中细砂层,含水层底部为中粗砂层。黄河岸边东部其它地区上部均为亚砂土,下部为中细砂及粗砂地层。

中更新统含水层:栲栳塬区底板埋深为142~165m,砂层总厚46~100m;由西到东,从北至南逐渐增厚,地下水位埋深为~,含水层1~3层,单层厚度一般20m左右,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在山前黄土丘陵地带,底板埋深74~132m,水位埋深~,含水层1~4层,单层厚度~,东北薄,西南厚。山前倾斜平原,底板埋深一般为122~278m,水位埋深从~,一般为10~20m,含水层岩性在洪积扇顶、轴部为砂砾石,中下部及边缘为中细砂,含水层2~8层,单层厚度~,总厚度~,一般20m左右。冲湖积平原区,底板埋深一般为90~100m,分别向下游冲湖积平原逐步增厚。含水层砂层厚度,从盆地北东向南西、河谷向冲湖积平原逐渐增厚,含水层岩性以砂砾石向粉细砂过渡,并受山间沟谷洪积物影响而变化。在湖积洼地区,含水层底板埋深170~220m,含水层2~11层,单层厚度最薄,厚者10m左右,总厚~。岩性以粉砂为主,少量细、中砂。黄河阶地区,含水层顶板埋深83~,底板埋深200m左右,岩性以中粗砂为主,夹有少量粉细砂及砂砾石,厚80m左右。

下更新统含水层:栲栳塬含水层底板埋深475~497m,含水层13~18层,单层厚~,最厚可达,岩性以中细砂、细砂为主,部分为粗砂、粉细砂。在山前黄土丘陵地带,底板埋深310~400m,该区含水层1~6层,一般为2~3层,单层厚度~。在其它黄土丘陵区,底板埋深155~440m,一般在380m左右。中条山前倾斜平原,底板埋深在闻喜宋家庄东北为500m,西南受断层影响,埋深增大。夏县以北,洪积扇裙发育,岩性以中细砂、砂砾石为主,少量为粉细砂。虞乡至永济,含水层4~8层,单层厚度大者达,一般12m左右,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少量含砾石。稷王山前底板埋深90~140m,运城上王一带,埋深较浅约100m。含水层水位埋深东北深、西南浅,近黄土丘陵一般50~75m,冲洪积平原为30~50m。含水层1~3层,单层厚~左右。砂层总厚由黄土丘陵向冲湖积平原增厚,从数米至20m。冲湖积平原,含水层2~9层,一般2~4层,单层厚度~,总厚~,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在湖积洼地区,含水层底板埋深280~320m,含水层1~4层,单层厚度~,总厚~,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含粉细砂。

谈谈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的重要性论文

在地质工程勘察中,想要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消极作用是基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谈谈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的重要性论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及对建筑物基础设计、持力层的选择、地质灾害的防治等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 在地质工程勘察中,想要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消极作用是基础。通过对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中的调查研究,本文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加以分析,阐述了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而提出水文地质在勘查工程地质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勘查;地下水;意义

通过笔者对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所产生影响的多年研究,发现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勘察的设计和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已屡见不鲜。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勘察中,首先要与工程地质有关的水文问题,并分析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作用,其次,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对岩土工程产生负面影响的水文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对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意义重大。

1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由于缺少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和重要性,在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因地下水造成的建筑物开裂或建筑物基础下沉的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笔者针对该种情况,分析出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的主要内容。

(1)在勘察中,需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分析查明影响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

(2)根据地下水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影响,预测水文问题可能对工程地质造成的结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在工程地质的勘察中,分析不同条件下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如严格检查地下水位以下的钢筋以及混凝土的耐受能力和腐蚀性强度,由于其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有问题需及时处理,再如在挖掘地基后,如果基础承压含有水层,预测基坑板是否会被承压水冲坏。由上所述,对工程地质有影响的水文地质因素诸多,如地下水的类型、水位以及含水层的厚度等等,为提高工程地质的勘察质量,严格按照勘察内容开展作业是关键。

2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水理性质指岩石与地下水经相互作用反应后而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其不单单会影响建筑岩土的强度,甚至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主要性质如表1所示。

3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的地位及意义

在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要求

在工程地质的水文地质勘察中,需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通过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以及资料的搜集,对实施建筑工程所属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查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条件:

(1)自然地理条件:即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以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在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中,主要包括地形地貌该区域的水文气象特征等内容,地形地貌是指工程区域的地表形态,如周围的水系、平原、高原特征以及地形是否开阔平坦、地貌是否被侵蚀等情况;气象水文是由陆地表面和大气的水分相互作用而成,其在工程地质中的特征是指工程所属地域的季风气候、湿润程度、热量以及属于哪种气候地带等。

(2)地下水位:指工程地质区域的地下含水层中水面的高程,准确测出地下水位是地质勘查的重要内容,会对岩土工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勘察过程中,不仅要测量工程实施时间段的高程,还包括近2~5年的水位变化趋势以及最高地下水位,与此同时还需调查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以及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对地下水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

(3)地质环境:主要指工程所在区域的岩土的地质构造特征、结构、发育历史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地层岩性和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4)在地质勘查中,了解工程区域的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厚度,防止在施工时破坏了主要含水层的水平衡,导致沱江大桥垮塌、上海楼歪歪等类似事故的发生,这些并不是不可抗力事故,只要在施工前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之一,其次,通过对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以及变化幅度的分析,加强预防措施,然后进行现场试验来对地下层的渗透系数、软化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最后根据场地地质条件,以地下水赋存对渗流状态的影响为判断依据,分析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是否有腐蚀性、侵蚀性等影响。

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会直接影响给岩土工程的勘查,一旦当其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引起对工程地质的危害,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地下水位上升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

由于受地质因素、水文气象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总体的岩性产状、雨量、气温以及施工等,但是通常情况下,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升降变化比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要大,当雨季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使岩石土壤沼泽化、盐渍化,进而随着时间增加,对建筑物的腐蚀性不断增强;亦或可能引起粉细砂饱和液化,进而造成流沙。管涌等现象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基础上浮、斜坡等岩土体岩崩塌、滑坡等毁灭性现象。

地下水位下降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如大量灌溉、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以及修建水利工程等,会破环地下水平衡,引起水位下降,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或恶化问题,进而引发地面沉降、塌陷、地震等情况的发生。如2010年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由于地面突然沦陷,造成2名施工人员被掩埋。经调查分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地下水资源枯竭所致,使地下水位失去平衡,岩土无法承受,加之事发现场降大雨,进而引发地面沉降,归其根本可能是当地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开采等行为所致。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

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动压力的作用比较微弱,只有在实施建筑工程而改变了水动压力的平衡条件时才会对岩土工程带来危害,而且危害极大,如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建筑工程活动中,需及时做好影响谁懂压力平衡因素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如在选择桩尖持力层时,需对桩的端阻力和侧摩擦力进行分析,并对单桩的承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学性质的影响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与地下水位之间有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软质岩石和不同成因的粘性土,如果地下水的升降过于频繁则会导致膨胀性岩土产生频繁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对低层以及轻型建筑物有巨大的危害性。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内,一旦水位在压缩层发生变化,则会对就按住唔得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上升,基地的强度降低,软化,使建筑物沉降变形,如果下降,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强,使就建筑物下陷,给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在膨胀性岩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加强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

地下水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岩土体的工程特性有极大的影响,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地下水与工程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地下水水位一旦不平衡便会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勘查中,由于很多人不会直接使用水文地质参数,往往容易被勘察单位忽略,当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只是简单的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评价,而没有深入调查水文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关系也没有科学的评价,造成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轻则知识降低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减少了使用寿命,重则甚至会导致建筑塌陷、悬浮、下沉等毁灭性的后果,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地质勘查过程中的水位勘察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降低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还能保证社会稳定、和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及对建筑物基础设计、持力层的选择、地质灾害的防治等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笔者本次对地下水对岩土体作用和影响的研究,表现出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中的重要地位,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提高工程地质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地下水平衡,在实施工程建设时,不仅要根据目标所在地开展广泛的调查,进而制定合适的保护策略,而且要严格做好勘查工作,尤其是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使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发挥其最大的实用性,并针对勘查结果及时采取预防对策,从而达到减少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朱培代.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5(13):89~123.

[2]马淑杰.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探究[J].地球,2013,62(9):102.

[3]毕明丽.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01(23):137,145.

[4]韩志文,李国云.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和对策解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48(2):38,48.

[5]马智广,罗青.我国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研究[J].地球,2013,91(11):98,14

矿床地质学报

地质类期刊排名介绍如下:

中国地质期刊排名

1. 岩石学报

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 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

6. 地球化学

7. 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

10. 地质科学

11. 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 现代地质

14. 高校地质学报

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 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

19. 地质与勘探

20. 矿物学报

21. 地层学杂志

22. 地质科技情报

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 矿物岩石

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年度发表论著及出版期刊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

《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

2009年度全院共发表论文844篇,包括《SCIENCE》与《NATURE》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170篇,EI、ISTP检索论文14篇,国内核心论文536篇,国内外一般性刊物122篇。出版中文专著26部,外文专著1部。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发表论文总数增长了12%,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全院9个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建起了网站,实现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以中国地质科学院9个刊物为依托,联合《地质通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湖泊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等兄弟刊物,成功搭建“中国地学期刊网”,成为融办公系统与数据查询、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数据库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界最早建成、容纳单学科期刊最多的网站。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现为双月刊,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国际水平。

《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同志荣获“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取得的亮点主要有3个方面:

(1)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第4期紧急登载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据BLACKWELL网站统计,阅读率从每月500多次,提高到6500余次。董树文等发表有关汶川地震破裂、应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地震机理的论文全文下载量101次,摘要浏览量34次;徐锡伟等发表有关地震位移的论文全文下载量为67次,摘要浏览量53次。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文章国外下载量

(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辑国外高浏览量文章(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阅读、引用本刊论文的读者越来越多。据2009年JCR公布ACTA GEOLOGICA SINICA英文版影响因子为,引文频次为1312次。在被SCI收录的256种国际地质刊物名列第110名;有110余种国际刊物引用《地质学报》英文版文章,引用2次以上的有70余种,包括世界著名刊物SCIENCE,表明本刊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接轨。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引用本刊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3)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国外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网站达22家,其中国外数据库达16家,包括著名的《SCI》、《CA》、《GeoRef》、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法国地质学会网站等,国际网站和数据库对《地质学报》英文版的介绍,为我刊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室提供的检索报告,截至2009年2月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等已达22个。它们是: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

3)中国《万方数据库》;

4)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5)香港大学图书馆网站;

6)中国地学期刊网;

7)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

8)CA《化学文摘》;

9)GeoRef《美国地质文摘》;

10)TULSA(Petroleum Abs.);

11)Earthquake Engineering Abs.;

12)Current Contents Search;

13)ICONDA-Intl Construction;

14)Inside Conferences;

15)Civil Engineering Abs.;

16)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网站;

17)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

18)澳大利亚网上博物馆网站;

19)法国地质学会网站;

20)SJR网站(国家不祥);

21)The Open University网站(国家不祥);

22)Blackwell出版公司网站。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3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201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26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175篇,共2032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702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48位。2009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4篇,发表了6条通讯资料和16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界的消息报道,共计912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9年与兄弟刊物完全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8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064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8位。2009年度发表论文98篇,共883页。

《地球学报》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 ResearchDatabase、Pecbepamuвн\blûжypнa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3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0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81篇,共866页。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722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17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694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79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42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127篇,共60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4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7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65篇,共440页。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度的影响 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35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3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421页。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这些都是地质类的核心期刊,看有你需要的吗。

关于矿山地质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采矿工程论文题目参考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采矿工程论文题目参考(一) 1. 深海采矿装置升沉补偿系统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研究 2. 阿勒泰某金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与采矿方法优化研究 3. 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 4. 深井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5. 康家湾矿深部难采矿体采场稳定性及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6. 缓倾斜薄至中厚磷矿体地下开采矿压显现及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7. 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关键技术研究 8. 动力吸振式深海采矿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及控制研究 9. 采矿权性质及制度完善研究 10. 深海采矿作业过程扬矿管线系统空间构形与动态特性研究 11. 基于我国采矿及安全防护技术变革的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1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采矿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研究 13. 深海采矿扬矿管道工作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 14. 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 15. 缓倾斜薄矿脉铝土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16. 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 17. 采矿巷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18. 复杂多金属矿床可视化模拟及其三维采矿设计技术研究 19. 1000米采矿船动力定位的推力系统研究 20. 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21.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充填体合理强度分布规律研究 采矿工程论文题目参考(二) 1. 复杂条件下地下采矿稳定性研究 2. 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 3. 深井开采矿柱稳定性分析与可视化验证 4. 深海采矿被动升沉补偿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 5. 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6. 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 7. 基于三维离散元管线模型的深海采矿1000m海试系统整体联动动力学研究 8. 高分段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贫化损失预测与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9. 基于GIS的吉林市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10. 采矿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 11. 矿产资源价值观及采矿权评估方法研究 12. 基于PLC采矿厂生产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3. 江苏省露采矿山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14. 采矿权研究 15. 矿井深部开采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 16. 基于复杂系统模型的地下采矿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优化混合神经网络 17. 膏体充填采矿关键安全问题研究 18. 石屑混凝土的性能及环境效益 19. 基于GIS的煤矿采掘生产状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研究 采矿工程论文题目参考(三) 1. 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 2. 复杂多金属矿床可视化模拟及其三维采矿设计技术研究 3. 川口钨矿半风化矿脉群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4. 房柱式采矿地压动态控制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5. 单泵与储料罐组合的深海采矿软管输送系统研究 6. 山寨煤矿开采地质环境评价 7. 白登磷矿台阶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及爆破块度分布规律研究 8. 井筒受采空区塌落影响的破坏机理及治理研究 9. 金川二矿区废石全尾砂高浓度料浆泵压管输充填系统研究 10. 大红山铁矿上部露天开采与下部地下开采的安全影响研究 11. 云南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12. 金川矿山废石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阻力模型研究 13. 黄金行业分析报告 14. 铰接式自卸汽车悬架纵向传力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15. 3DGIS构模与FLAC-3D建模网格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16. 井筒保护煤柱开采设计与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 17. 深井巷道失稳分析及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18. 基于Surpac的钨矿床三维建模及储量可视化计算 19. 深部矿岩工程条件与开挖稳定性分析 20. 全尾砂胶结充填自流输送管路改造及优化 21. 深部矿柱失稳三维探查及数值分析 猜你喜欢: 1.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2. 采矿工程论文范文 3. 采矿论文范文 4.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5.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2017年

因你的叙述的材料背景少,所以本人跟你几点参考,愿对你有帮助。题目的话你根据你做的重点来定题,作为金属矿产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分析:矿床(矿产)的等值线构造图的描绘和分析成因;矿脉走向和成矿量的规模;该区层出现过的矿产有哪些;伴生矿物可以作为找矿成藏的依据之一;断层的分布情况的分析;该区在古地史时期的一些构造变化情况,矿物沉积情况;及你通过你所携带设备实地踏勘以后得出的数据情况来分析成矿构造和规模的一些情况都可以作为你分析该区是否有规模矿产出现的分析报告的素材。

[中图分类号] [文献码] B [ 文章 编号] 1000-405X(2013)-7-229-2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我国目前唯一组织公益性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组织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对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面对地质工作大发展的新形势和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地质钻探技术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起到对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发表,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问题。 1地质工作对钻探技术的需求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紧缺,资源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地质工作主要任务中,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和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是两项首要任务。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除了正在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基金之外,又启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基金和地质勘查基金。此外,地方、甚至个人也在找矿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并进行积极的投资。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加强,地质钻探工作量成倍增长,一些省区的年钻探工作量达到了几十万米。钻探工作项目资金来源有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补贴、省资源补偿费、地方财政补贴、市场项目等。钻探工作量加大,使得对钻探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同时加大。 2地质钻探技术应用现状 与世界先进的钻探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中采用的钻探技术总体水平比较落后。钻探施工主要采用立轴式岩心钻机,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设计。现代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依靠进口,我国自己研制的产品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现在只有个别钻深能力(1000m)的钻机,还未形成系列。钻探工艺方面,一些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还未能大面积普及。液动锤钻进(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的优点虽然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该方法在恶劣的泥浆条件下使用时,钻具可靠性和寿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这些年钻探现场管理水平的下降,使其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较以前更少。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如绳索取心液动锤钻进方法和不提钻换钻头方法虽然都已研制成功,但实际应用很少。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方法尽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但由于没有得到地质人员的认可,至今未能得到推广。除此之外,目前地质钻探施工中所用的钻孔护壁堵漏技术、测斜技术等,基本上也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水平。由于采用的钻探技术水平不高,地质勘探中钻探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太理想,表现在台月效率较低、复杂地层钻进问题多、深孔钻进能力差、钻进成本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钻探技术对地质工作的技术支撑效果受到影响。 3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 笔者认为,考虑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时应该分阶段,应该分成近期、中长期和远期。划分原则是:至2010年为近期,至2020年为中长期,至2050年为远期。 远期(至2050年)目标 实现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应该是钻探技术发展的远期目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温家宝就贯彻决定所作的重要批示中,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关于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笔者的理解是: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标志应该是,在地质工作中普遍采用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地质勘查技术。钻探技术是地质勘查技术的种类之一,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也应该符合此项标准。然而,此项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因为只有国家的整体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后,我国的地质钻探技术才有可能从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应该是基本同步的。邓小平同志在介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时,明确提出到205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99年10月22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公众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到下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看来,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应该是21世纪中叶。 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应该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地质钻探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研发的新型钻探设备和先进钻进工艺方法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钻探装备与施工技术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近期(至201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近期(至2010年)目标应该是:初步完成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研制;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使之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取得一批深孔钻探、复杂地层钻探和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研究成果;研发成功现代的深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探用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地质钻探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4地质钻探技术近期研发工作重点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组织开展的地质钻探技术研发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近期目标的思路安排的,重点研究内容如下: (1)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2)满足覆盖区化探和异常查证需求、适应复杂地层条件的轻便、高效、多功能取样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3)1000m全液压动力头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4)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包括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进方法、不提钻换钻头方法和深孔绳索取心方法;(5)解决复杂地层钻进技术难题,包括复杂地层钻孔护壁堵漏技术问题、复杂地层取心技术问题等;(6)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包括提高钻孔测量精度和定向钻进施工中靶精度的技术以及取心定向钻进技术;(7)万米科学超深孔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除了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外,钻探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钻探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①新型岩心钻探机具应用培训;②地质调查浅层取样钻技术应用培训;③地质钻孔测量技术应用培训;④新型地质钻探泥浆体系应用培训;⑤节水钻进技术应用培训;⑥空气反循环取心钻进技术培训和应用示范;⑦车载式浅层取样钻机应用示范。 5几个值得强调的问题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使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里举2个钻探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实例。第一个实例是科拉超深钻。前苏联的工业技术发达程度比不上西方国家,却钻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口深度超万米的钻井——12262m深的科拉超深井。钻万米超深井的难度非常大。这口井之所以能钻进成功,是因为前苏联人在施工这口井时进行了大量的钻探技术创新,其中3项对钻进施工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创新是: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铝合金钻杆;带减速器的涡轮马达井底驱动。第二个实例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该项目是在坚硬的结晶岩中施工5000m连续取心钻孔。这种施工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高难度钻井工程。该井在施工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涉及套管和钻进施工程序、取心钻进技术、扩孔钻进技术和井斜控制技术,最终获得了高效、优质的施工效果。由于采用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方法,使机械钻速提高50%以上,回次长度由3m提高到8~9m,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 新方法、新技术从研发出来,到在钻探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通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做大量的推广应用工作。推广应用工作包括宣传、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这些环节工作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得到实际应用所需的时间,影响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获得好的效果,该项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因为研发单位通常只是从本单位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考虑推广应用工作,而该项目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实施需要一种全局性和长远的考虑。这些年来,在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所有环节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此方面工作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达.探矿工程(地质工程)未来20年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31(1).看了“地质钻探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2.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 3.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4.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 5.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上地大数字图书,论文应有尽有

  • 索引序列
  • 矿区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 煤矿矿山地质毕业论文
  • 内蒙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论文
  • 矿床地质学报
  • 关于矿山地质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