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查重率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查重率

发布时间: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查重率

这个跟查重系统有关的。推荐用papertime查,我有查重字数兑换码(four six three zero nine two 英文换成阿拉伯数字兑换)!很好用!很严格,跟知网差不多!

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大连,改称为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校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唯一布点,以轻纺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经过50年的建设,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现代消费产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艺术设计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共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36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848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1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472人,其中研究生947人,留学生93人。设有15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38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28个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是东北地区该领域唯一具有一级硕士点的学科。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建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轻型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所属的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服装名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精品教材奖1项,省精品教材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 22门。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4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首批获优秀成绩的学校。 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0余项。在“2007年BBC网上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管理学院学生荣获冠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学校多次获奖。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选拔中,学校有24名学生入选,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7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命名为第二批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基地,并获得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的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称号。在全国首届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中,学校以第1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学校有较高学科水平。现有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纺织工程、新材料与材料改性等4个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纺织品检测中心、纺织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等4个省级中心。2006年,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2007年和2008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2004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第6,跻身于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的前列。 在2008年进行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第11,与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一起代表着我国食品学科发展水平。 在最新的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大连工业大学学报》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发表学术论文420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68篇;获得授权的国际、国家专利283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51项,其中,学校做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皂苷”项目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是迄今为止全国省属高校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其中轻工学科金凤燮教授成为2005年和2007年增补院士有效候选人;食品学科朱蓓薇教授荣获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这两名教授被评为全省仅有20名有望成为院士的辽宁省攀登学者;有3名教授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 3名教授为辽宁省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4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或当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4个团队被确定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有3个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特·伍斯里奇博士、法国时装协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等数十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2005年起引进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的项目,陆续接受法国埃比塔克大学135名计算机硕士来校留学,得到教育部和辽宁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赞扬。2007年,与新西兰爱丁堡学院合作成立了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并成功开办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 未来10年,是大连工业大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校2万余名师生员工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往开来,乘势而进,为把学校建设成优势学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美丽的滨城欢迎您!奋进中的大连工业大学欢迎您! 学校亮点 ◆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轻纺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消费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中心。 ◆2005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7所直属本科院校中第一个、辽宁省省属本科院校中第一批获得优秀成绩的高校。 ◆学校2003年、2005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国务院表彰,是迄今为止全国省属高校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2006年,学校被辽宁省认定为重点建设的省“轻型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等4个专业为国家直接管理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高职示范专业。 ◆在2004年全国高校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第6;在2008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第11,与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一起代表着我国食品学科发展水平。 ◆2005年,学校成功启动中法合作培养法国留学生项目,该项目做为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一个合作项目连续实施五年。 ◆2005年,学校被中国模特艺术委员会、服装表演行业评为最具影响力TOP10高等院校之一;2007年,学校所属服装学院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 ◆在2006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192个专业排行榜中,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的领先行列;在2008年奥运礼仪引导员选拔活动中,学校有24人最终入选,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校聘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特?伍斯里奇博士、法国巴黎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先生等国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本科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在2003-2008年间学校曾先后获得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优秀单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全国“首届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中,我校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奖、同时被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称号。 ◆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气势恢宏,是辽宁省高校中最大的单体建筑;造型典雅的图书馆藏书丰富、设施先进;标准化的体育场成功承接中国足球顶级赛事;装备先进的体育馆宽敞通透、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校园曾作为多部电影及电视剧的外景地。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你好你问的是工大学报本科生可以投吗。工大学报本科生可以投。工大学报一般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合肥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创刊于1956年;1997年,原《安徽工学院学报》并入。主要面向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是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土木与水利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生物与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理科学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等领域研究论文、科研成果、学术讨论、专题综述及动态报道。

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大连,改称为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校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唯一布点,以轻纺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经过50年的建设,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现代消费产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艺术设计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共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36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848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1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472人,其中研究生947人,留学生93人。设有15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38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28个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是东北地区该领域唯一具有一级硕士点的学科。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建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轻型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所属的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服装名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精品教材奖1项,省精品教材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 22门。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4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首批获优秀成绩的学校。 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0余项。在“2007年BBC网上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管理学院学生荣获冠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学校多次获奖。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选拔中,学校有24名学生入选,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7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命名为第二批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基地,并获得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的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称号。在全国首届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中,学校以第1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学校有较高学科水平。现有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纺织工程、新材料与材料改性等4个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纺织品检测中心、纺织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等4个省级中心。2006年,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2007年和2008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2004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第6,跻身于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的前列。 在2008年进行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第11,与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一起代表着我国食品学科发展水平。 在最新的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大连工业大学学报》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发表学术论文420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68篇;获得授权的国际、国家专利283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51项,其中,学校做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皂苷”项目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是迄今为止全国省属高校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其中轻工学科金凤燮教授成为2005年和2007年增补院士有效候选人;食品学科朱蓓薇教授荣获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这两名教授被评为全省仅有20名有望成为院士的辽宁省攀登学者;有3名教授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 3名教授为辽宁省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4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或当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4个团队被确定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有3个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特·伍斯里奇博士、法国时装协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等数十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2005年起引进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的项目,陆续接受法国埃比塔克大学135名计算机硕士来校留学,得到教育部和辽宁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赞扬。2007年,与新西兰爱丁堡学院合作成立了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并成功开办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 未来10年,是大连工业大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校2万余名师生员工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往开来,乘势而进,为把学校建设成优势学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美丽的滨城欢迎您!奋进中的大连工业大学欢迎您! 学校亮点 ◆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轻纺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消费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中心。 ◆2005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7所直属本科院校中第一个、辽宁省省属本科院校中第一批获得优秀成绩的高校。 ◆学校2003年、2005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国务院表彰,是迄今为止全国省属高校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2006年,学校被辽宁省认定为重点建设的省“轻型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等4个专业为国家直接管理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高职示范专业。 ◆在2004年全国高校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第6;在2008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第11,与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一起代表着我国食品学科发展水平。 ◆2005年,学校成功启动中法合作培养法国留学生项目,该项目做为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一个合作项目连续实施五年。 ◆2005年,学校被中国模特艺术委员会、服装表演行业评为最具影响力TOP10高等院校之一;2007年,学校所属服装学院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 ◆在2006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192个专业排行榜中,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的领先行列;在2008年奥运礼仪引导员选拔活动中,学校有24人最终入选,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校聘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特?伍斯里奇博士、法国巴黎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先生等国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本科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在2003-2008年间学校曾先后获得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优秀单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全国“首届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中,我校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奖、同时被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称号。 ◆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气势恢宏,是辽宁省高校中最大的单体建筑;造型典雅的图书馆藏书丰富、设施先进;标准化的体育场成功承接中国足球顶级赛事;装备先进的体育馆宽敞通透、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校园曾作为多部电影及电视剧的外景地。

只能说很垃圾

问题一:《现代矿业》即原《矿业快报》是中国核心期刊吗? 不是中国核心期刊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 1、岩矿测试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爆破 4、金属矿山 5、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改名为: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6、中国矿业 7、矿冶工程 8、非金属矿 9、矿业研究与开发 10、矿业安全与环保 11、工程爆破 12、矿山机械 13、化工矿物与加工 14、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问题二:现代矿业是一般期刊还是核心期刊 《现代矿业》是由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综合因子为:,是国家级期刊。 问题三:现代矿业和金属矿山是一个期刊吗 是的,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年版 (第六版)'TD(除TD82)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位置 金属矿山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管: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主办: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安徽省马鞍山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1-1250 CN: 34-1055/TD 邮发代号: 26-13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金属矿山 创刊时间:196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问题四:现在矿业杂志是不是核心期刊 是不是《现代矿业》? 目前来说,不是核心。 不过新的核心目录应该快公布了,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等段时间再查询是否为核心 期刊名称 现代矿业 期刊CN号 34-1308/TD 主管单位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问题五:现代矿业是不是国家一级期刊 《现代矿业》杂志,1984年创刊,中国核心憨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一类期刊。 问题六:北大哪些核心期刊好发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 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 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问题七:请问《山东煤炭科技》、《现代矿业》的版面费,或者煤炭类版面费便宜的省级期刊 科技与企业收煤炭类型的文章 版面费是2500字符600.这个是国家级的便宜点的。 问题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大连工业大学毕业论文查重

首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就要严格规范自己,不能大段复制粘贴,只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一般重复率都会比较低。其次,在最后用中国知网查重前,可先用PaperYY、paperdog、PassPaper、PaperCheck等

paperfree。大连大学为每个硕士毕业生提供1-2次的重复检查机会,一般来说,由于其专业性高,学校规定选择相对接近大学要求的paperfree,有利于以后的修改和降重。

90%以上高校用知网查重,具体自己百度 cncnki查重注意:1、本科论文测的是知网pmlc系统。有的同学想使用知网smlc来检测,这真的毫无意义,结果相差非常大2、降重之前,不要用pp或者其他非知网pmlc系统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因为可能有一部分抄袭内容pp或其他检测系统测不出来,这样你会改漏,最终学校知网pmlc会出现问题

毕业在线网本科论文查重入口,高校指定本科论文检测系统,知网大学论文检测软件,本科PMLC查重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查重检测系统,知网本科论文查重结果与高校一致!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报

33. 混凝土断裂韧性的试验及分析。水利学报,1982年6期,61-66,徐世烺。34. 混凝土断裂韧度的概率统计分析。水利学报,1984年10期,51-58,徐世烺。35. 混凝土断裂韧度的概率模型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1988年,21卷 4期,9-23,徐世烺、赵国藩。36. 混凝土裂缝的稳定扩展过程与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水利学报,1989年4期,33-44,徐世烺、赵国藩。37. 混凝土巨型试件断裂韧度和高混凝土坝裂缝评定的断裂韧度准则。土木工程学报, 1991年,24卷 2期,1-9,徐世烺、赵国藩。38. 混凝土大型试件断裂能和缝端应变场。水利学报,1991年1期,17-25,徐世烺,赵国藩,黄承逵,刘毅,王凤翼,靳国礼。39. 用光弹性贴片法研究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水力发电学报,1991 年第3期,8-17,徐世烺,赵国藩。40. 三点弯曲梁法研究混凝土断裂能GF及其试件尺寸影响规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1期,79-86,徐世烺,赵国藩,刘毅,叶丽达。41.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K断裂准则。土木工程学报, 1992年,25卷 2期,32-38,徐世烺、赵国藩。42. 混凝土窄条断裂区模型及其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6期,徐世烺,赵国藩。43. 大骨料全级配混凝土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研究。工程力学,1996年增刊,赵国藩、徐世烺、王凤翼。44. 大尺寸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水利学报,1997第6期,67-76,吴智敏,赵国藩,徐世烺。45. 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砼双K断裂参数。水利学报,1999年第7期,12-16,吴智敏,徐世烺,王金来。46. 三点弯曲梁法研究砼K断裂参数及其尺寸效应。水力发电学报。2000 年第4期,(35-39),吴智敏,徐世烺,王金来,刘毅。47. 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砼等效断裂韧度。工程力学,2000,17卷第1期,(99-104),吴智敏,王金来,徐世烺,刘毅。48. 双相介质界面附近裂纹的断裂力学特征。复合材料学报,2000年,17卷第3期,(78-82),王利民,陈浩然,徐世烺,赵光远。49. 试件初始缝长对砼双K断裂参数的影响。水利学报,2000 年第4期,吴智敏,徐世烺,刘毅。50. 用于确定双K断裂参数的混凝土软化本构曲线。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 40卷(S1),(110-113),赵志方、徐世烺。51. 骨料最大粒径对砼双K断裂参数的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 年,40卷3期,(358-361),吴智敏,徐世烺,刘红艳,刘毅。52. 砼非标准三点弯曲梁试件的双K断裂参数。中国工程科学,2001 年第4期(76-81)。吴智敏,徐世烺,卢喜经,刘佳毅。53. 试件尺寸对混凝土新KR阻力曲线的影响。水利学报,2001年12期。赵志方,徐世烺。54. 混凝土强度对基于粘聚力的新KR阻力曲线的影响。水力发电学报,2001年10月,第3期,11-21,赵志方,徐世烺。55. 混凝土软化本构曲线形状对双K断裂参数的影响。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34⑸,29-34,赵志方、徐世烺。56. 裂纹垂直于双相介质界面时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力学学报,2001,18⑴,33-36,王利民,陈浩然,徐世烺,赵光远,蒲琪。57. 光弹贴片法研究裂缝扩展和双K断裂参数的尺寸效应。水利学报,2001年4期,34-39,吴智敏,徐世烺,刘佳毅。58. 裂纹端部细短纤维的应力分析。力学学报,2002,34⑵,200-207。王利民,徐世烺,陈浩然。59. 准脆性材料裂纹中远场桥联筋的应力与变形。工程力学,2002,19⑶,132-136。徐世烺,王利民,赵艳华。60. I-Ⅱ复合裂纹脆性断裂的最小J2准则。工程力学,2002,19⑷,94-98。赵艳华,徐世烺。61. 混凝土软化本构关系对双K断裂参数的影响。工程力学,2002 19⑷,149-154。赵志方,徐世烺,周厚贵。62. 高性能精细混凝土与碳纤维织物粘接性能研究,工程力学,2002,增刊,95-104,徐世烺,Reinhardt HW,Markus Krueger。63. 配箍率对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力系数限值影响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35⑹,39-43,贾金青,徐世烺,赵国藩。64. 砼双K断裂参数的实用解析方法。工程力学,2003,20⑶,54-61,徐世烺,吴智敏,丁生根。65. 楔入劈拉法研究混凝土断裂能。水力发电学报,2003年第4期,15-22,徐世烺,赵艳华,吴智敏,高洪波。66. 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力系数限值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1期,14-19,贾金青,徐世烺。67. 半无穷大裂纹端部粘聚力分析,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24⑻:812-820,王利民,徐世烺。68.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虚拟裂纹粘聚力奇异性。应用力学学报,2004,21⑴:30-35,王利民,徐世烺。69. 混凝土Ⅱ型断裂与破坏过程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水力发电学报,2004,23⑸:15-21,徐世烺,赵艳华。70.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土木工程学报,2004,37⑽:13-18;51;91,赵艳华,徐世烺,吴智敏。71. 混凝土断裂能的边界效应.2005,36⑾: 1320-1325赵艳华,徐世烺,聂玉强。水利学报,72.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拉拔计算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⑵:15-21,徐世烺,李赫。73. 短纤维增强混凝土应力传递剪滞理论的改进。工程力学,2005,22⑹,165-169,张滇军,徐世烺。74. 考虑软化效应的粘聚裂纹张开位移分析。中国科学G辑王利民 徐世烺 赵熙强。,2006,36⑴,59-71,75. 一类Fredholm型弱奇性核积分方程展开解。物理学报,2006,55⑵:543-546,王利民 任传波 徐世烺 赵熙强。76. 小骨料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实验测定。水利学报,2006,37⑸:26-36,徐世烺,张秀芳,郑爽。77.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的基体开发和优化。水力发电学报,2006,25⑶:76-80,李赫,徐世烺。78. 混凝土断裂参数的灰关联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⑶:395-400,张滇军,徐世烺,王娜。79. 碳纤维编织网和高性能细粒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建筑材料学报,2006,9⑵:211-215,徐世烺,李赫。80. 用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自密实混凝土。建筑材料学报,2006,9⑷:481-483,徐世烺,李赫。81. 混凝土Ⅱ型断裂韧度KⅡc试验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6,26⑸:20-28,高洪波,徐世烺,吴智敏,卜丹。82. 碳纤维砂浆与碳纤维混凝土导电性能实验研究。建筑材料学报,2006,9⑶:347-352,张滇军,徐世烺,孙进。83.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全过程的新GR阻力曲线断裂判据。土木工程学报,2006,39⑽:20-31,徐世烺,张秀芳。84. 各种级配大坝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实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6,39⑾:64-76,徐世烺,周厚贵,高洪波,赵守阳。85. 混凝土楔入劈拉试件的双K断裂参数叠加计算及其边界效应。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⑶:868-874,张秀芳,徐世烺,高洪波。86. 混凝土断裂能的边界效应确定法。工程力学, 2007,24⑴:56-61,赵艳华,聂玉强,徐世烺。87. 黏聚裂纹阻抗的弯曲梁承载力。中国工程科学,2007,9⑵,30-35。王利民,徐世烺,任传波。88. 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的剪切断裂过程及其断裂韧度测定,水利学报,2007,38⑶:300-305,徐世烺,喻常雄,李庆华。89. 楔入式紧凑拉伸法确定混凝土的断裂能。水利学报,2007,38⑶:683-689,徐世烺,卜丹,张秀芳。90. 静水压力下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试验测定,水利学报,2007,38⑺:792-798,徐世烺,王建敏。91. 电测法确定混凝土裂缝临界长度,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⑼,1432-1434,高淑玲,徐世烺。92. 利用水平外力总功研究PVA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韧性。东南大学学报,2007,37⑵:324-329,高淑玲,徐世烺。93. 单边切口薄板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工程力学,2007,24⑾:12-18,高淑玲,徐世烺。94.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特性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47⑵:233-239,高淑玲,徐世烺。95.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薄板力学性能的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7,28⑷:117-122,李赫,徐世烺。96. 高轴压比PVA纤维超高强混凝土短柱延性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7,40⑻:54-60,姜睿,徐世烺,贾金青。97. 基于碳纤维混凝土机敏性的Ⅱ型断裂试验研究。建筑材料学报,2007,10⑷:484-487,张滇军,徐世烺。98.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47⑸:699-706,徐世烺,姜睿,贾金青,孙根勤,厚童。99. 碳纤维编织网与PVA短纤维联合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7,40⑿:69-76,徐世烺,李庆华,李贺东。100. 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材料的Ⅰ型断裂韧度测定。水利学报,2008,39⑴:41-46,徐世烺,朱榆,张秀芳。101. 混凝土软化本构关系与裂缝扩展GR阻力曲线的相关性,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⑶,316-320,张秀芳,徐世烺。102. 不同尺寸楔入式紧凑拉伸试件双K断裂参数的试验测定,土木工程学报,2008,41⑵:70-76徐世烺,卜丹,张秀芳。103.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拉作用下虚拟应变硬化机制分析,复合材料学报,2008,25⑵:129-134,吴香国,韩相默,徐世烺。104. 用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确定混凝土断裂能,水利学报,2008,39⑹:714-719,张秀芳,徐世烺。105.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土木工程学报,2008,41⑹:72-87,徐世烺,李贺东。106. 基于碳纤维混凝土(CFRC)机敏性的三点弯曲梁断裂参数试验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8,27⑵:71-77,张滇军,徐世烺,郝红曼。107. 用能量方法研究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力学性能,工程力学,2008,27⑺:18-23,张秀芳,徐世烺。108. 利用导电性能确定接缝灌浆材料Ⅱ型断裂临界荷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48⑷:546-550,徐世烺,喻常雄,张滇军。109. 提高纤维编织网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实用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48⑸:685-690,李庆华,徐世烺,李赫。110.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8,25⑾:53-61,徐世烺,王洪昌。111. 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抗裂性能研究⑴:基本理论,土木工程学报,2008,41⑿:53-59,张秀芳,徐世烺。112.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断裂过程准则与解析,工程力学,2008,25(S2):20-33,徐世烺,赵艳华。113. 水压作用下大坝混凝土裂缝扩展与双K断裂参数,土木工程学报,2009,42⑵:119-125,徐世烺,王建敏。114. 不同软化曲线形状对裂缝扩展阻力GR曲线的影响,工程力学,2009,26⑵:5-9,张秀芳,徐世烺。115. 超高性能纤维加劲混凝土断裂参数研究与应用,工程力学,2009,26⑶:93-98,吴香国,徐世烺,吴明喜。116. 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UHTCC受弯梁的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9,39⑸:878-896,徐世烺,张秀芳。117. 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弯曲性能理论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9,39⑹:1081-1094,徐世烺,李庆华。118.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M140砂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中国科学(E辑),2009,39 ⑺: 1228-1236,徐世烺,高良丽,晋卫军。119. 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9,39 ⑻: 1391-1406,李庆华,徐世烺。120.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直接拉伸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42⑼:32-41,徐世烺,李贺东。121. 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42⑼:42-46,徐世烺,蔡新华,李贺东。12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研究,水利学报,2009,40⑼:1055-1065,徐世烺,蔡向荣。123. 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抗裂性能研究(Ⅱ):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42⑾:53-66,张秀芳,徐世烺。124.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测定与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9,42⑾:,徐世烺,蔡向荣,张英华。125. 配筋率对RUHTCC梁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42⑿:16-24,张秀芳,徐世烺,侯利军。126. 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的弯曲承载力及延性分析,工程力学,2009,26⑿:133-141,张秀芳,徐世烺。127.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和结构应用研究进展,工程力学,2009,26(S2): 23-67. 李庆华,徐世烺.128. 双K断裂模型粘聚韧度KIcc实用插值计算方法,计算力学学报,2010,(27)1:47-52,高洪波,徐世烺,吴智敏,卜丹.129. UHTCC薄板弯曲荷载-变形硬化曲线与单轴拉伸应力-应变硬化曲线对应关系研究,工程力学,2010,27⑴:8-16,徐世烺,蔡向荣。130.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对HPC深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2⑵:313-316,夏冬桃,徐世烺,夏广政.131.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及韧性评价方法,土木工程学报,2010,43⑶:32-39,徐世烺,李贺东。132. 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研究与计算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0,31⑶: 51-61,李庆华,徐世烺。13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考虑拉应力增长影响的控裂钢筋混凝土复合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建筑结构学报,2010,31⑶:62-69,张秀芳,徐世烺。134. 水工有压隧洞衬砌双K断裂理论分析及裂缝宽度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10,43⑴:114-124,徐世烺,刘建强,张秀芳。

工程力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五年共培养毕业的博士146人、硕士343人。其中获得教育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2篇;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奖6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研究生培养教育获1997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辽宁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1名。获得徐芝纶杯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名。工程力学系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2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有2人担任3个国际学术组织执委(或执委会副主席),4人担任11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国际间人员访问交流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达到50人次左右规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4次,成为我国力学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另外,还有我国力学界影响较大的核心学术期刊《计算力学学报》

原:《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本学报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家教委主管、由中国力学学会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计算力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包括各种类型的数值分析、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相应的软件开发等。广泛交流有关计算力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为工程服务的经验。2期刊信息编辑主编:钟万勰地址: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学报》编辑部3获奖情况编辑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Ei Compenelex收录期刊获2003年大连市期刊最佳印制奖4国外数据库收录编辑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查重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水路运输工程领域研究论文为主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收稿范围: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海洋环境、电子信息、控制、材料等工程领域的研究论文。《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水路运输工程领域研究论文为主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收稿范围: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海洋环境、电子信息、控制、材料等工程领域的研究论文。[1] 主要国际收录: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A)、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SCOPUS数据库、俄罗斯的《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曾于2007-2008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数据库收录。[1] 主要国内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海洋工程船海工程

船舶安全管理论文篇二 浅析现阶段船舶安全管理问题 【摘 要】 文章 从探讨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船舶检查工作。最后,针对船舶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船舶;安全管理;船舶检查;人的因素 一、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四月十七日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表示,直到当天的晚上十点,有四百七十五名乘客的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遇难的人数达到了十四人,获救的有一百七十九人,失踪人数有二百八十二人。当日,韩国的军方向事发的海域增派了平泽舰以及清海镇舰多达二十六只舰船,三架飞机以及几百名的 潜水 人员进行救援工作。如今,有三十多架飞机,一百七十多只舰船以及五百五十多名海军以及海警在发生事故的海域进行搜救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渔船也加入到救援的行动中去。 根据韩国联合社的报道,韩国的总统在十六日下午对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进行了访问,对当天发生的客轮沉没事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要求要尽全力进行救援。除此之外,韩国的警方也在十六日下午对事发的客轮轮机长以及乘务人员进行了传唤,根据事故的原因展开全面的调查。韩国发生这次沉船事件的原因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目前还处于抢救的时期。王亚民教授是从事多年海洋业研究的副教授,通过法制日报表示,这种安全事故是较大安全事故。我们要以韩国的沉船事件为戒,对我们日常的航运管理工作要不断的强化,特别是对乘客的人数以及航行的条件控制方面,对于日常危险控制的管理一定要重视起来。 我们国家的航运服务的发展让人关注,我国集装箱出口占世界的1/4,我国的航运公司在迅速发展,促使我们国家成了世界集装箱以及起重机生产非常重要的产地,自二零零七年以来,我国已走在了德国的前面,成了世界上第三大船只拥有的大国。所以,我国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二、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船舶检查工作分析 首先,船舶安全检查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的结果,船舶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船舶的硬件以及船员操作的检查,也是安全管理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体系是否能运行好,与船舶的保养、人员以及设备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安全检查可以直接反映出体系运行的是否有效。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具有可追溯性,通过保养船舶,培训人员以及应急操作方面的问题,可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船舶安全检查可以有效的监督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船舶安全保证需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也就是硬件与软件的检查,硬件主要包括船体、设备、机器以及船员,而软件主要包括体系文件的运行以及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对硬件环境的检查可以把船上体系运行的状况充分的反映出来,与此同时,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对硬件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起到保证的作用。认真检查体系的运行情况,能发现船舶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安全检查对软件尤其是体系运行情况,还有船员的操作能力的检查,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存在,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对公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着很好的督促作用。 三、船舶安全管理中人是重要的因素 首先,关于全球海员的素质问题,决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物质要素、精神要素,还有互相间系统结构的状态。它与人的体质、心理以及专业的技能的整体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关于海员素质自身而言,素质是由体质特征、心理特征、专业技术三个因素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密不可分的。有一个环节缺少的话,都无法构成海员的素质。主导是心理特征,基础是体质特征,保障是技能特征。其中,心理特征是海员素质中的主导。大家都知道,航海职业的历史悠久,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海员必须具备高于常人的心理素质。主要是信念要坚定,意志品质要坚强,责任感以及义务感要强烈,观察力以及注意力要敏锐,同时,预见性较强以及判断力要果敢。 其次,全球海员质量与船舶安全的分析,船舶安全不但与船员的操作技术有关,而且,与其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团队精神也有直接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船舶的安全。船舶安全必须具备:(1)船舶的设备状态;(2)有效的可靠的航道条件;(3)高素质的船员。这三要素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船是靠人去操纵的。船舶安全与否,是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文明,决不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人的问题,因此必须认真探讨,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和对策,为创建一个安全的、文明的、和谐的、有序的船舶环境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海上部分事故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自然因素不是太多,主要还是人为的因素所致。无论船舶设备再先进,海员事故还是经常会发生,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主要原因还是船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人格素质太低,所以,在海损的事故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 要想提升船员的素质,首先要在培训管理方面不断加强,把培训的质量提高上去,引导并规范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内容要与船员实际的工作相符合,并进行重点培训,及时更新培训的知识,让船员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要保证培训的质量。其次,严格把关考试评估以及发证关。对于考试以及评估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保证优质的质量。监控船员上船任职以及解职的记载,充分利用船员服务簿。再者,在持证船员的跟踪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加强,把交流、协查的机制建立起来,要加快全国船员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实现船员到哪,我们的管理就到哪。最后,对船员的教育以及知识更新要重视起来,在船员更新知识方面,做出部分硬性的规定,才能保证制度很好的落实下去。 四、结语 总而言之,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把安全工作做好,一定要把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把各方的力量协调好,把全部船岸人员的认识提高上去,对现有的安全体系与措施进行完善,把安全工作做的更细、更实、更全,尽力做到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船舶永远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春来.于少青船舶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 任曰明.加强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预防交通事故发生[J].水运管理,1994. 看了“船舶安全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 2. 船舶毕业论文范文 3. 船舶论文精选范文 4. 船舶专业高级职称论文 5.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2)

  • 索引序列
  •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查重率
  •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 大连工业大学毕业论文查重
  •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报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查重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