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基于低碳经济的公共绩效研究论文

基于低碳经济的公共绩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基于低碳经济的公共绩效研究论文

低碳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而划分的,工业机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下面我整理了低碳农业经济论文,欢迎大家参考!

1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首先,低碳农业是实现固碳的最好方式。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由过度的工业化生产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造成的。固碳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人类一个健康的自然环境。无数实践表明,生物固碳是最好方式。发展低碳农业,通过选种、育种等科学技术,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储碳能力。其次,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正以每年万hm2的速度缩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而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低碳农业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而划分的,工业机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科学与农业的整合。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农业科学现代化、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清洁能源等,都在现代化农业的范围之内。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覆盖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行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2农业经济结构现存的问题

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国家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果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就无法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特别是一些贫穷地区的道路条件较差,农产品无法顺利运输出去[1]。目前,在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导致农田水利发展迟缓;种植物大多以自身需要为主,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价格高,在国家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农业科学技术、服务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合作的较少,种植的产品较单一,对作物品种选择随意性强,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种植经验。地方的龙头加工企业,主要致力于农产品的加工与市场流通,对初级农业重视不够,缺乏培育、服务理念。没有建立风险共担的先进管理机制,无法保持整体系统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服务落后

农民生产的方式传统,注重量的生产,轻视产品质量。在市面上看到的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没有外部包装,更没有形成有价值的品牌,所以,附加值十分低。产品的保存周期较短,在市场波动出现问题时,很容易造成损失。在销售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体系,营销手段匮乏,渠道不够畅通,使农产品的效益大打折扣。

3农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

做好调整规划,增强低碳意识

相关部门应统一组织机构,以低碳为主题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对农业结构进行重新规划,优先发展具有战略地位的农业经济,同时,还要注重优势资源的利用。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完整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贫困地区,应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推进机械化进程,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农业科技为依托,不断提升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积极推广农业低碳技术

建立低碳服务农业推广中心,帮助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废弃物等,形成可循环的生态农业。加强优质丰产、种苗优良、农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普及。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强产学研结合,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温度气体排放。

构建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

首先,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覆盖面,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转变传统的家庭作业方式,以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发展集中型的规模经营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在农产区建立集群的加工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巨大的竞争力。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结语

总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经济低碳化发展任重道远,是一项长远而持久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使之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的家园。

机遇:意识到环保、节能、绿色生态的重要性,live and let live.挑战:对中国的决策层,官僚的管理制度的挑战。走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资,以高科技为主。而中国目前都是在低能耗,重复浪费中消耗资源。这与相关技术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体制问题。

这个话题没多大意义,这边低碳,那边使劲卖汽车,你节约那点玩意,哪够新增长的放气啊。总量在几何级地增长,低碳个屁?嘴不对心。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烟台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海岸线曲长千米,海岛曲长千米。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经济水平一直处于全省前列,烟台市主要经济指标为全省第二,2009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第八届(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烟台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22位,居全省第二,省内的青岛排在12,济南则排在27位。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低碳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顺应时代低碳之势、坚定低碳之路,果断地将低碳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成为烟台开发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新的战略部署。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了烟台市2010年的城市发展目标便是,强调低碳经济 重点改善民生。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进程中,烟台市在不断巩固扩大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89亿元,增长,利税亿元,利润亿元,分别增长和,三项指标绝对额均居全省前两位。在人类经济史中,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和经济转型无不获得金融业的支持。自从低碳经济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金融企业开始涉足低碳技术开发研究,由此产生了“绿色贷款”和“社会责任基金”等新的概念。一些金融企业开始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同时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和投资当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与排放权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低碳经济亟须发展“低碳金融”。所谓的“低碳金融”是指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金融企业必须树立低碳金融意识。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低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或将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支撑,也将为金融体系提供全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尽管国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其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例如,金融企业对低碳金融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并且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政策法律存在风险等。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经济”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搜索引擎,会在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经济”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比如煤炭发电行业,我国高碳的火力发电仍是主体地位,但煤电的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满足不了低碳发电要求。交通运输部门限制汽车CO2的排放,但是缺少新能源动力的配合,太阳能、氢能利用技术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出口贸易结构向低碳转型从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2008年8月我国出口碳增长率开始放缓,而到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同比下降了。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中国贸易出口隐含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口增长,从2008年1月的降到2009年5月的,规模效应的影响也从2008年1月的降到2008年11月的,到2009年5月规模效应对出口碳排放降幅的影响竟高达。2009年1月结构效应使得出口碳同比下降,2009年5月这一数据扩大到,由此可见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在逐步向低碳转型。当前,低碳经济正如滚滚大潮向我们奔腾而来。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路、高远的眼界、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管理,坚定不移地应对挑战,争取全面夺取这场“绿色革命”的新胜利。

低碳经济研究生论文

(开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七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过去50年升温速度是100年升温速度的两倍。而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气候变化如此恶劣,低碳经济全面实施迫在眉睫;我们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又重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来应对挑战。 我国是最早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1992)和《京都议定书》(1997)的缔约国和推动者。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走新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近几年来,我国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2007)、制定了和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从2005年到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20%、主要污染物排放10%以及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应该说,这些行动对遏制全球性气候变暖做出重大贡献,因为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 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个指标比《京都议定书》所有附件1国家在2012年前减排总量的1/5还要多。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话语权决定投票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走出谷底的时刻,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悄然成为最热门的世界级话题。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反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拒绝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态度与做法,声称应对气候变化有助于恢复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谈判,其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多次场合一再说“美国已准备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中起主导作用”。欧洲和日本由于自然和人文的原因,一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及其工作方案《京都议定书》(1997)的积极推进者。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他们很愿意也很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倡导者和生产方式全球性转变的举旗者。然而,历史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乎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英国这个虽为欧盟主要成员,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经常同美国保持高度一致的老牌工业化国家,却高举起“低碳经济”旗帜执同美国人一起成为“绿色经济”的推手。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肩负着责任和使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而去“低碳”地生活呢?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副秘书长金鑫对记者说:“大学生是肩负责任的青年先锋,在引领环保文化、推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组织环保活动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生力量。”北京大学数千名学生当晚自愿熄灭宿舍灯光12分17秒,体验无灯生活,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前以实际行动响应“低碳减排”的共同承诺。此外,北大BBS等校内网站上,同学们围绕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校园建设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宣言呼吁全国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节约使用水电资源,降低校园能耗水平,提倡节能消费观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校园、社区乃至全国范围广泛宣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理论和成功实践。 为应对气候变化,大学生应学习环保知识,开阔眼界,以此提高环保意识;依据国家需要,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献计献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将自身碳排放降到最低。现今大学生开始逐渐追求“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更喜欢棉布衣服。因为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这是不环保的。”林辉说。棉布衣服是不是真的比化纤衣服更环保姑且不论,但是林辉希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改变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生活方式。“我个人能做的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效果就是巨大的。”林辉说。林辉所工作的环保网站“中国低碳网”上提供了各种各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信息,既有相关政策,也有生活中减少排放的小窍门。然而,像林辉这样的人仍是少数。中国低碳网去年4月对300名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的人了解“碳中和”的理念。出租车司机刘永说:“低碳?没听说过。我知道全球变暖。不过,这是不是二氧化碳引起的,还不好说吧。”在他眼里,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从西方传来的舶来品,是赶时髦,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实,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节约一向是传统美德。可是现在,人们崇尚消费主义,总想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子。”林辉说,“我希望中国人能够重拾传统哲学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现在却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uZ5禾苗祝福站 社科院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崔大鹏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责任防止全球变暖。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我们也许需要五个地球。”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已经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仅次于美国。除了民间的努力,我国政府也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各种尝试。2008年6月,全国推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奥运会期间,北京前所未有地采取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有效减少了万吨污染物排放,相当于限行前63%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奥运结束后,北京市政府继续了限行政策,机动车按尾号每周停驶一日。崔大鹏说:“中国为履行‘绿色奥运’的承诺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因此对在中国低碳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设低碳社会,我们才刚刚起步。”他说。“但是,低碳的发展方式无疑是正确的方向。”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建设者,作为肩负着民族兴旺与发达的伟大使命的建设者,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起改变现状的责任。掌握一些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应该建立环保、节能减排的观念,在平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做到环保;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要学好本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研究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更积极、有效的做法还是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让气候变化的脚步慢些,更慢些。其次,充分吸收和固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仍然是持久不变的应对策略。 为全球的气候变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低碳经济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 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 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 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述及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 经济的几点策略。 一、 低碳经济概述 1.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 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 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 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 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 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 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 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 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 20 世纪的传统 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 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 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 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 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 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 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 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 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 “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 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 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 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 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三、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 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 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 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 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 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 结构的低碳化。 2. 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 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 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 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 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 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 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总之,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 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 代的跨越 减少电力消耗能源成本 勾勒完美碳足迹随着于 2009 年 12 月 19 日召开的长达 13 天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 结束,清晰地预示着低碳时代已经来临,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将很快地卷入到这 股低碳趋势的大潮中。而在 3 月份的两会上,低碳,环保也成为与会代表热议 的话题之一。 低碳经济可谓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就在几年前,可能很多人根本都 没有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个名词, 可是到现在, 这个词汇却已经无处不在, 甚至 连 街坊邻居大妈的口中都会说出这个词汇。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 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 术 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 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在积极开展低碳经济,掀起一场 低碳经济的革命。 以我国为例, 不但在大力对能源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加 增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新兴能源的比重、降低火力发电比重,将能 源产业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而且还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的新材料、生命科 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和地质勘探等新兴行业,以实现 2020 年单位 GDP 碳排放比 2005 年减少 40%至 45%的重要承诺。 勾勒完美碳足迹 在低碳经济中,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相比,无 疑具有更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同时作为个人,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 企 业中度过,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小也同所在企业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 为了积极参与到低碳经济,企业要从我做起,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从企业的各 个 方面都注意节能环保,描绘清晰的碳足迹。 最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要求控制好空调温度(夏天别太低,冬 天别太高) 以及多采用节能灯具等措施, 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更进一步, 是 则 加强对 IT 产品的碳足迹监控。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企 业对 IT 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所拥有的 IT 设备也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观察一 下就不难发现, 企业员工在单位中, 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利用各种 IT 设备 (如 电脑、打印机、网络等产品),企业也必须重点关注这些 IT 产品在节能减排中 的 重要作用。 实际上,随着电脑等产品在企业中的广泛普及,这些产品的碳排放在整个碳 排放的比重中也不断上升——数据显示,ICT 行业(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包 括 IT 行业和通信行业) 的碳排放在 2002 年是 亿吨的当量, 这个数字在 2020 年将很快攀升到 亿吨当量,占据整体碳排放的 4%。这无疑是个 庞大的 数字。作为企业,就必须选择那些绿色节能的 IT 产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 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机器整体的性能功耗比很高的电脑或者服务器,降低整 体功耗。 同时多考虑类似电源转换效率超过 90%的电脑和服务器产品, 这样 能 完美有效地降低电能消耗。或者,企业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代替台式机,从而降 低整体功耗。 而在企业网络环境的搭建上,企业也可以通过多种策略使其更绿色。例如, 企业可以多用无线局域网代替有线局域网, 这可以减少线缆, 降低能耗和环境 污 染。 更重要的是, 企业在网络设备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绿色产品——与 PC 相比,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多数需要 24 小时全天候运行,这就更要关注产品的 绿色节能特点。因此,采用能源效率高、热耗散低,极大减少能源消耗和电力成 本的惠普 ProCurve 系列网络产品,将能够极大提高投资回报,描绘出完美的 碳足迹。例如,惠普 ProCurve 网络产品带有可变速度的冷却风扇,这种节能设 计 可以实现高效冷却;分布式计算结构可根据交换机的部署规模进行调整,从 而优化电力消耗;而支持按每个端口进行远程管理,也能够减少电力消耗和能源 成本;针 对高达 55?C 左右的环境所采用的创新设计,可以减少外部冷却的需 要,从而大幅减少空调投放。 也正因为这些优异的节能减排特性,惠普 ProCurve 系列网络产品获得了 是业界最著名的网络产品评测机构:美国 Miercom 的“绿色认证”。该评测实验 室以极为苛刻的评测要求以及专业的评 测水平,在业界享有盛誉。 根据 Miercom 的评测结果,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ProCurve 固定端口交 换机能源节省达 38%,而模块化交换机能源节省可高达 45%。 也许从数字上 看单一交换机所节省的能源是不引起注意的, 但如果以一个简单的企业网 (2300 个局域网接入端口和 3800 个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为 例:ProCurve 能在 5 年内为客户节省近 46,000 美金的能源费用! 这还仅仅是能源消耗部分, 如果将 ProCurve 业界领先的终身保修服务所带来 的收益计算在内,企业所节省的费 用将是相当可观的。 低碳,更进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产品本身的绿色节能只是削减碳足迹的一个环节,因为产品 在生产、 包装以及运输过程当中都会伴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产生。 因此, 做一 个 合乎要求的绿色企业公民,同样需要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运输交付等环节考虑环 保因素。例如,在英国的一些超市已经开始试行“碳标签”,将各种商品在生产制 造当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进行测算并标识在商品上, 供消费者在选购时进行 参考。显然,这对产品供应商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很多知名厂商开始行动起来,并在着力实施。仍旧以惠 普 ProCurve 为例,惠普在生产环节就要求采用低污染、可回收利用的材质; 在交付环节,则施了高效的包装和物流流程,旨在降低成本、燃料消耗和环境影 响。例如,ProCurve 产品的运输流程采用泡沫塑料托盘,而非木制托盘。这大 大降低了木材的用量,保护了森林资源,并降低了 80%的运输重量。ProCurve 还利用其全球回收 再利用设施重新使用这些托盘。 另外,惠普 ProCurve 交换机还能“模块化”地升级,并将电源、风扇托盘、 收发器等备件采用通用化设计,这使得企业客户不用淘汰原来的产品及备件,这 将大幅减少 电子垃圾的产生。而惠普 ProCurve 交换机还享有独一无二的终身 维修政策,这也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间接地削减电子垃圾的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应充分利用 IT 信息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比如企业可 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和异地的分支或者商业伙伴进行重要事情的商议或会议 探讨, 这样不仅能避免因乘坐飞机、 火车等交通工具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而且还能更及时地进行沟通,并大幅节约人员出差成本;企业也可以考虑虚拟化 技 术,减少企业服务器的采购量,从而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

低碳转型对企业的绩效研究论文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烟台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海岸线曲长千米,海岛曲长千米。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经济水平一直处于全省前列,烟台市主要经济指标为全省第二,2009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第八届(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烟台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22位,居全省第二,省内的青岛排在12,济南则排在27位。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低碳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顺应时代低碳之势、坚定低碳之路,果断地将低碳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成为烟台开发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新的战略部署。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了烟台市2010年的城市发展目标便是,强调低碳经济 重点改善民生。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进程中,烟台市在不断巩固扩大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89亿元,增长,利税亿元,利润亿元,分别增长和,三项指标绝对额均居全省前两位。在人类经济史中,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和经济转型无不获得金融业的支持。自从低碳经济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金融企业开始涉足低碳技术开发研究,由此产生了“绿色贷款”和“社会责任基金”等新的概念。一些金融企业开始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同时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和投资当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与排放权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低碳经济亟须发展“低碳金融”。所谓的“低碳金融”是指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金融企业必须树立低碳金融意识。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低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或将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支撑,也将为金融体系提供全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尽管国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其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例如,金融企业对低碳金融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并且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政策法律存在风险等。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经济”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搜索引擎,会在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经济”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比如煤炭发电行业,我国高碳的火力发电仍是主体地位,但煤电的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满足不了低碳发电要求。交通运输部门限制汽车CO2的排放,但是缺少新能源动力的配合,太阳能、氢能利用技术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出口贸易结构向低碳转型从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2008年8月我国出口碳增长率开始放缓,而到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同比下降了。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中国贸易出口隐含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口增长,从2008年1月的降到2009年5月的,规模效应的影响也从2008年1月的降到2008年11月的,到2009年5月规模效应对出口碳排放降幅的影响竟高达。2009年1月结构效应使得出口碳同比下降,2009年5月这一数据扩大到,由此可见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在逐步向低碳转型。当前,低碳经济正如滚滚大潮向我们奔腾而来。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路、高远的眼界、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管理,坚定不移地应对挑战,争取全面夺取这场“绿色革命”的新胜利。

低碳经济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 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 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 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述及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 经济的几点策略。 一、 低碳经济概述 1.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 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 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 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 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 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 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 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 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 20 世纪的传统 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 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 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 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 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 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 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 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 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 “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 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 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 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 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三、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 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 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 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 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 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 结构的低碳化。 2. 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 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 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 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 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 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 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总之,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 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 代的跨越 减少电力消耗能源成本 勾勒完美碳足迹随着于 2009 年 12 月 19 日召开的长达 13 天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 结束,清晰地预示着低碳时代已经来临,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将很快地卷入到这 股低碳趋势的大潮中。而在 3 月份的两会上,低碳,环保也成为与会代表热议 的话题之一。 低碳经济可谓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就在几年前,可能很多人根本都 没有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个名词, 可是到现在, 这个词汇却已经无处不在, 甚至 连 街坊邻居大妈的口中都会说出这个词汇。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 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 术 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 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在积极开展低碳经济,掀起一场 低碳经济的革命。 以我国为例, 不但在大力对能源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加 增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新兴能源的比重、降低火力发电比重,将能 源产业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而且还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的新材料、生命科 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和地质勘探等新兴行业,以实现 2020 年单位 GDP 碳排放比 2005 年减少 40%至 45%的重要承诺。 勾勒完美碳足迹 在低碳经济中,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相比,无 疑具有更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同时作为个人,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 企 业中度过,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小也同所在企业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 为了积极参与到低碳经济,企业要从我做起,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从企业的各 个 方面都注意节能环保,描绘清晰的碳足迹。 最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要求控制好空调温度(夏天别太低,冬 天别太高) 以及多采用节能灯具等措施, 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更进一步, 是 则 加强对 IT 产品的碳足迹监控。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企 业对 IT 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所拥有的 IT 设备也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观察一 下就不难发现, 企业员工在单位中, 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利用各种 IT 设备 (如 电脑、打印机、网络等产品),企业也必须重点关注这些 IT 产品在节能减排中 的 重要作用。 实际上,随着电脑等产品在企业中的广泛普及,这些产品的碳排放在整个碳 排放的比重中也不断上升——数据显示,ICT 行业(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包 括 IT 行业和通信行业) 的碳排放在 2002 年是 亿吨的当量, 这个数字在 2020 年将很快攀升到 亿吨当量,占据整体碳排放的 4%。这无疑是个 庞大的 数字。作为企业,就必须选择那些绿色节能的 IT 产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 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机器整体的性能功耗比很高的电脑或者服务器,降低整 体功耗。 同时多考虑类似电源转换效率超过 90%的电脑和服务器产品, 这样 能 完美有效地降低电能消耗。或者,企业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代替台式机,从而降 低整体功耗。 而在企业网络环境的搭建上,企业也可以通过多种策略使其更绿色。例如, 企业可以多用无线局域网代替有线局域网, 这可以减少线缆, 降低能耗和环境 污 染。 更重要的是, 企业在网络设备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绿色产品——与 PC 相比,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多数需要 24 小时全天候运行,这就更要关注产品的 绿色节能特点。因此,采用能源效率高、热耗散低,极大减少能源消耗和电力成 本的惠普 ProCurve 系列网络产品,将能够极大提高投资回报,描绘出完美的 碳足迹。例如,惠普 ProCurve 网络产品带有可变速度的冷却风扇,这种节能设 计 可以实现高效冷却;分布式计算结构可根据交换机的部署规模进行调整,从 而优化电力消耗;而支持按每个端口进行远程管理,也能够减少电力消耗和能源 成本;针 对高达 55?C 左右的环境所采用的创新设计,可以减少外部冷却的需 要,从而大幅减少空调投放。 也正因为这些优异的节能减排特性,惠普 ProCurve 系列网络产品获得了 是业界最著名的网络产品评测机构:美国 Miercom 的“绿色认证”。该评测实验 室以极为苛刻的评测要求以及专业的评 测水平,在业界享有盛誉。 根据 Miercom 的评测结果,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ProCurve 固定端口交 换机能源节省达 38%,而模块化交换机能源节省可高达 45%。 也许从数字上 看单一交换机所节省的能源是不引起注意的, 但如果以一个简单的企业网 (2300 个局域网接入端口和 3800 个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为 例:ProCurve 能在 5 年内为客户节省近 46,000 美金的能源费用! 这还仅仅是能源消耗部分, 如果将 ProCurve 业界领先的终身保修服务所带来 的收益计算在内,企业所节省的费 用将是相当可观的。 低碳,更进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产品本身的绿色节能只是削减碳足迹的一个环节,因为产品 在生产、 包装以及运输过程当中都会伴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产生。 因此, 做一 个 合乎要求的绿色企业公民,同样需要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运输交付等环节考虑环 保因素。例如,在英国的一些超市已经开始试行“碳标签”,将各种商品在生产制 造当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进行测算并标识在商品上, 供消费者在选购时进行 参考。显然,这对产品供应商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很多知名厂商开始行动起来,并在着力实施。仍旧以惠 普 ProCurve 为例,惠普在生产环节就要求采用低污染、可回收利用的材质; 在交付环节,则施了高效的包装和物流流程,旨在降低成本、燃料消耗和环境影 响。例如,ProCurve 产品的运输流程采用泡沫塑料托盘,而非木制托盘。这大 大降低了木材的用量,保护了森林资源,并降低了 80%的运输重量。ProCurve 还利用其全球回收 再利用设施重新使用这些托盘。 另外,惠普 ProCurve 交换机还能“模块化”地升级,并将电源、风扇托盘、 收发器等备件采用通用化设计,这使得企业客户不用淘汰原来的产品及备件,这 将大幅减少 电子垃圾的产生。而惠普 ProCurve 交换机还享有独一无二的终身 维修政策,这也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间接地削减电子垃圾的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应充分利用 IT 信息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比如企业可 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和异地的分支或者商业伙伴进行重要事情的商议或会议 探讨, 这样不仅能避免因乘坐飞机、 火车等交通工具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而且还能更及时地进行沟通,并大幅节约人员出差成本;企业也可以考虑虚拟化 技 术,减少企业服务器的采购量,从而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

文章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低碳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由于国情所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现有的气候变化预测结果表明,截至21世纪末,全球的地表温度将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提高米米,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中的“经济”一词,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和子系统,而“碳”狭义上是指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CO2气体,广义上包括《京都议定书》中所提出的六种温室气体,“低”则是指降低目前高度依赖化石燃料所产生的“高”碳排放,最终使碳强度降低到能源和环境容量都能够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标准。理解低碳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内涵:第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协调统一的必然选择。第二,发展低碳经济,其核心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激励,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发展理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邓梁春等,2008;庄贵阳,2007)。第三,发展低碳经济要加强教育,转变人们发展思路,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保障。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发展绿色经济来促进经济发展。二、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适应全球变暖的趋势,其中碳减排又是重中之重,由于人为碳排放主要是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因此,减少碳排放实质就是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国际能源的现状来看,据国际能源署预测(IEA,2008),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将为80%,且煤炭需求是各种能源品种中增长最快的,石油仍然是主要的燃料,包括中印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能源发展具有周期长、惯性大、路径依赖的特征,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影响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围绕碳减排的国际谈判实质就是排放空间的公平合理分配以及能源使用,发展权益的争取。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成本和市场问题。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减排温室气体的过程中付出了额外成本,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所以需要制定全球的低碳市场配额,并逐渐形成全球通用的制度和规则,否则,低碳技术难以在市场上获得回报,从而影响低碳技术的开发、研究、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第三个问题是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方面的问题。低碳技术能否在全球推广,从而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化和终端消费过程中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面临着解决全球公共物品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与获取低碳技术商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矛盾冲突,需要在新的国际气候体制下解决。我国也面临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低碳经济给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由我国国情决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相关技术,这可能会延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从目前来看,各发达国家都在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准备向低碳转型。但是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普适性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欧盟和美国分别实施了碳贸易系统,欧盟开始征收碳税,构件绿色税收体系,各国纷纷提高能效标准,加强能效和环保方面的监管,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投资新能源和碳减排的研发等。通过一些实质性的政策调整,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走上低碳经济的道路,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开始脱钩。例如,瑞典1990-2006年,经济增长了44%,但是其CO2排放减少了9%。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发展低碳经济,应当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具体来说: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改变人们发展理念,弘扬以低碳排放为荣,高碳消耗为耻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引导人们转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经济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挑战,社会要倡导人们:少开车,多走路,多坐公交和铁路,多骑自行车和电瓶车,多植树绿化,在学校教育中多讲一些低碳生活方式的问题。 第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我们国家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少,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在其他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也缺少针对温室气体这种“特殊污染物”的相关适用法律和规定。因此,应论证“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和立法模式。在宏观管理体制上要增加研究低碳经济的经费和编制。第三,政府应采用经济手段,倾斜式发展低碳行业。人大和政府要加快对低碳经济的调查研究和立法,通过税收、补贴、价格、信贷等手段,发展低碳产业,使之增加供给,降低成本。对高碳消耗和排放的企业和行业给予征收气候变化税或者关停并转的处置,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要带头履行环保生态责任。第四,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国家目前的突出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是能耗多,排放多的时期,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至少包括五方面含义:一是要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所以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得单位能耗创造的GDP有明显增长,在国际分工中实现价值链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低成本制造业优势的现状,限制“三高一低”产品出口。三是降低现有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五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第五,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发展天然气,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可再生燃料——氢和生物质能,逐步发展核能。第六,提高重点产业的能效和减少能耗。当前要针对重点用能部门的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提高能效标准,改善燃油经济性,减少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公交、铁路等交通设施,提高建筑节能,提高电厂能效。第七,对民营资本进入低碳行业进行开放。国家只需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通过项目核准制,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充分调动国有、民间、外资等各类投资者平等进入。提高科研开发投入力度,实现重点技术突破,提高低碳行业的研发经费,国家要对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重大节能技术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国内外技术和资金的双向流动,鼓励我国科研人员和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研发,也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跨国公司来华发展低碳经济,设立研发机构,以及中外进行合作开发。第八,加快植树造林和继续退耕还林政策。

外国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论文

文章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低碳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由于国情所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现有的气候变化预测结果表明,截至21世纪末,全球的地表温度将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提高米米,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中的“经济”一词,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和子系统,而“碳”狭义上是指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CO2气体,广义上包括《京都议定书》中所提出的六种温室气体,“低”则是指降低目前高度依赖化石燃料所产生的“高”碳排放,最终使碳强度降低到能源和环境容量都能够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标准。理解低碳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内涵:第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协调统一的必然选择。第二,发展低碳经济,其核心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激励,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发展理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邓梁春等,2008;庄贵阳,2007)。第三,发展低碳经济要加强教育,转变人们发展思路,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保障。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发展绿色经济来促进经济发展。二、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适应全球变暖的趋势,其中碳减排又是重中之重,由于人为碳排放主要是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因此,减少碳排放实质就是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国际能源的现状来看,据国际能源署预测(IEA,2008),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将为80%,且煤炭需求是各种能源品种中增长最快的,石油仍然是主要的燃料,包括中印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能源发展具有周期长、惯性大、路径依赖的特征,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影响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围绕碳减排的国际谈判实质就是排放空间的公平合理分配以及能源使用,发展权益的争取。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成本和市场问题。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减排温室气体的过程中付出了额外成本,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所以需要制定全球的低碳市场配额,并逐渐形成全球通用的制度和规则,否则,低碳技术难以在市场上获得回报,从而影响低碳技术的开发、研究、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第三个问题是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方面的问题。低碳技术能否在全球推广,从而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化和终端消费过程中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面临着解决全球公共物品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与获取低碳技术商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矛盾冲突,需要在新的国际气候体制下解决。我国也面临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低碳经济给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由我国国情决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相关技术,这可能会延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从目前来看,各发达国家都在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准备向低碳转型。但是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普适性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欧盟和美国分别实施了碳贸易系统,欧盟开始征收碳税,构件绿色税收体系,各国纷纷提高能效标准,加强能效和环保方面的监管,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投资新能源和碳减排的研发等。通过一些实质性的政策调整,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走上低碳经济的道路,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开始脱钩。例如,瑞典1990-2006年,经济增长了44%,但是其CO2排放减少了9%。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发展低碳经济,应当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具体来说: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改变人们发展理念,弘扬以低碳排放为荣,高碳消耗为耻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引导人们转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经济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挑战,社会要倡导人们:少开车,多走路,多坐公交和铁路,多骑自行车和电瓶车,多植树绿化,在学校教育中多讲一些低碳生活方式的问题。 第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我们国家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少,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在其他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也缺少针对温室气体这种“特殊污染物”的相关适用法律和规定。因此,应论证“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和立法模式。在宏观管理体制上要增加研究低碳经济的经费和编制。第三,政府应采用经济手段,倾斜式发展低碳行业。人大和政府要加快对低碳经济的调查研究和立法,通过税收、补贴、价格、信贷等手段,发展低碳产业,使之增加供给,降低成本。对高碳消耗和排放的企业和行业给予征收气候变化税或者关停并转的处置,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要带头履行环保生态责任。第四,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国家目前的突出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是能耗多,排放多的时期,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至少包括五方面含义:一是要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所以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得单位能耗创造的GDP有明显增长,在国际分工中实现价值链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低成本制造业优势的现状,限制“三高一低”产品出口。三是降低现有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五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第五,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发展天然气,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可再生燃料——氢和生物质能,逐步发展核能。第六,提高重点产业的能效和减少能耗。当前要针对重点用能部门的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提高能效标准,改善燃油经济性,减少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公交、铁路等交通设施,提高建筑节能,提高电厂能效。第七,对民营资本进入低碳行业进行开放。国家只需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通过项目核准制,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充分调动国有、民间、外资等各类投资者平等进入。提高科研开发投入力度,实现重点技术突破,提高低碳行业的研发经费,国家要对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重大节能技术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国内外技术和资金的双向流动,鼓励我国科研人员和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研发,也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跨国公司来华发展低碳经济,设立研发机构,以及中外进行合作开发。第八,加快植树造林和继续退耕还林政策。

低碳经济关键字:低碳 经济 低能耗 能源一、 低碳经济1.低碳经济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二、 低碳经济的国外应用于开放1. 日本:消费者购“低碳”农产品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对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购买农产品的主要群体。在2062名被调查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53%的人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还以大米、西红柿和甜瓜为例,调查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低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结果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如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甜瓜价格上涨22%,西红柿价格上涨15%。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调查结果证明了“低碳”农产品具有的附加价值,农业从业人员值得为二氧化碳减排作出努力。2.德国:突破电动车技术难关电动车是低碳经济中的代表产品之一。德国人认为,发展电动车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重大事务,同时也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项目主管秦玉学说。据悉,德国社会在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注重能源结构调整。电动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严重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第二,电网的根本性革新。大量电动车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电厂地理位置分布优化、电网峰谷周期和电力整体需求都提出重大的变革性要求,因此全新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处在酝酿阶段。第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方面的主体是汽车企业。德国政府很注重对企业的引导。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在2012年到2014年间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3000欧元到5000欧元补助。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环保政策主任施瓦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正在探索走上节能发展的新道路。由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俄罗斯曾长期缺乏节能动力,对建设节能型经济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此导致的经济能效低,成为俄罗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劣势。2009年11月,俄罗斯在第24次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上同意,到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至25%。目前俄罗斯节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分析人士说,随着国内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俄罗斯最终会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节能发展新道路。三、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2.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农林剩余物可综合利用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又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3. 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4. 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低碳经济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述及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策略。关键字:低碳 经济 低能耗 能源一、 低碳经济概述1.低碳经济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二、 低碳经济的国外应用于开放1. 日本:消费者购“低碳”农产品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对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购买农产品的主要群体。在2062名被调查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53%的人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还以大米、西红柿和甜瓜为例,调查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低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结果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如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甜瓜价格上涨22%,西红柿价格上涨15%。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调查结果证明了“低碳”农产品具有的附加价值,农业从业人员值得为二氧化碳减排作出努力。2.德国:突破电动车技术难关电动车是低碳经济中的代表产品之一。德国人认为,发展电动车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重大事务,同时也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项目主管秦玉学说。据悉,德国社会在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注重能源结构调整。电动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严重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第二,电网的根本性革新。大量电动车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电厂地理位置分布优化、电网峰谷周期和电力整体需求都提出重大的变革性要求,因此全新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处在酝酿阶段。第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方面的主体是汽车企业。德国政府很注重对企业的引导。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在2012年到2014年间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3000欧元到5000欧元补助。3. 俄罗斯:探索节能发展新道路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环保政策主任施瓦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正在探索走上节能发展的新道路。由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俄罗斯曾长期缺乏节能动力,对建设节能型经济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此导致的经济能效低,成为俄罗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劣势。2009年11月,俄罗斯在第24次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上同意,到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至25%。目前俄罗斯节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分析人士说,随着国内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俄罗斯最终会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节能发展新道路。三、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四、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2.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农林剩余物可综合利用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又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3. 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4. 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从当前中国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来看,短期内,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从中长期看,中国的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不仅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5.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制定,这是解决我国低碳技术创新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应该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要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总之,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 低碳经济[EB/OL].[2] 成西,低碳生活就在身边 [N].天津日报.2010-01-05

关于低碳经济的论文范文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近些年来,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一种文明的进步、停滞或衰退,或者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加、持平或减少;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持平或下降;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冲击的减少、持平或增加”。 突出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并把它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表明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能源问题,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改革没有出路,很难委曲求全的时候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能源尚可自给自足,因为我国有自己的煤,自己的油田,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及生物能源。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油价上涨也并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总体平稳增长。然而, 若无远虑,必有后患。 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0%,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至3倍,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石油进口量仅次于美国。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的下限为亿吨,上限为亿吨,而预计届时国内的产量只有亿到2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石油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至少将达到55%以上,与目前美国58%的对外依存度大体相当。显然中国的能源和部分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已经严重约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是,在基本国情教育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前不久,一个日本学者就“中国的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问题问了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竟无一人能准确回答。但同样就日本的此类情况问及日本人,就连小学生也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这种情况,发人深省,也凸现了加强基本国情教育,让节能意识深入人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严峻的“节能”形势之外,“减排”重任的完成也不容乐观。事实上,依据当前的经济增长惯性,我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企业或机构的排放量也很难立马降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发展模式已无法回应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因此,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品牌,我们就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具有约束力的减排责任,而这不可避免地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企业的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之所以依然十分严峻,主要原因就是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理念尚未真正确立。一些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将GDP增长作为硬任务,而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一些企业仍然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取,而忽视环境成本的控制和资源能源的损耗。正是基于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发展,这既为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突破能源和环境瓶颈提供了更大的动力。无法做到节能减排,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不能盲目地跟随西方工业化国家利用化石能源发展工业,不能盲目地加速地增加私家汽车……,否则,中国必将提前遭受能源危机的冲击!只有实施清洁生产和大力提倡文明消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变革,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是否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一张白纸,一张贺年卡,全国加起来将是多么巨大的数字,相当于保护多大的一片森林!如果全国照明灯具全部改换成节能灯,那么全国一年可节电约600亿度,而要生产这么多电,则需要300亿公斤煤炭。推进节能减排,仅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的落实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让我们每一个公民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着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人类有史以来,从原始农耕经济到现代工业文明,历经千万载,不断地在变化和发展中前进。然而,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自己裁量度大,气候变化无常,洪涝、干旱、雪灾、地震、海啸……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令世人既惊讶又警觉,终于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危及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创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绿色产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倡导低碳生活,需要采取绿色、健康、环保、科学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少抽一根烟、多栽一棵树;出门多步行,进门少用电;注重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节约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从改良环境,保护地球出发,优化生存空间,关爱生命健康。 如今,人们在享受高标准的健康生活同时,需要高质量的优美环境作依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环境相融相洽。大自然的恩爱,是人类的福祉。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非能力,态度决定行动。节约一滴水,爱护一棵树,绿化一块地,净化一片空气,做环保的先行者,当环境的保护神。你、我、他都是环境的受益人。 低碳生活从“碳足迹”开始。低碳环保从你我做起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2008年8月8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在这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兴奋、激动的。因为,在这一天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是世界体育大家庭聚会北京的日子,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倍感骄傲的日子。我们应该还记得,这次2008奥运的三大主题之一的绿色奥运。现在,虽然08奥运会已经圆满的结束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绿色奥运”这四个字。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绿色”。“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我们必须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伸出双手,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整洁,更美丽,更和平。如果你还在随意丢弃废弃物;如果你还在公共设施上随意刻画;如果你还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那么请你赶快改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环境做出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像春天一样美丽!让我们的家园充满欢笑!让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着绿色,更加的绿色!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除了能保证吃喝,私家车也渐渐多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新世纪初,人类为此付出了代价:大量的污气排放,让地球大氧层受到了破坏,南极上方大氧层被破坏,出现一个大洞。南、北两极的冰川陆续融化,威胁到了两极生物。没了大氧层的保护,温室效应也威胁到了全地球。全球变暖,是因为大氧层被破坏,太阳制造出的紫外线射到地球上,使地球变暖……再这样下去,地球被成为一颗火球!还有没有救呢?当然是有的。只要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身上开始,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拯救自己——过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主要从衣食住行做起。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千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多吃素,减少肉食排出的二氧化碳。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少开车,多乘公车,这样才能减少二氧化碳。除了这些生活上的必须品可以节省,还有一些节约的小窍门。洗脸池下面的一根水管可以用一个废旧桶代替。用好的水顺着洞流进桶,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我还用废瓶盖做了一个“去鳞器”,将五六个啤酒瓶或饮料瓶盖,交错地固定在一块木板上,留出把手。用这种自创牌“去鳞器”既方便又省钱,真正做到了低碳!一筒盒装牛奶,牛奶喝完了该怎么办呢?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扔掉!这可不行,想做到“低碳”,还得学会变身大法!牛奶盒摇身一变,变台灯:将牛奶盒卧放,用剪刀剪去饮用口,一个有洞的长方体做好了。在宽面上剪一个洞,放一根水管,在里面放好电线,接通灯泡,把灯泡放在盒子里。用另一个牛奶盒固定在桌上就完成了!牛奶盒再摇身一变,变储物盒子。平时常常会弄丢的小东西在盒子里安家再合适不过了。储物盒子做法也很简单,任意一面剪一个口子,放得进东西就行了!牛奶盒十八般武艺之三,变身可爱又美丽的笔筒。首先,把盒子洗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盒子的顶部切下,盒子就变成了一个没盖的长方体,接下来,你可以用纸包装,也可以用一些你喜欢的废袋子上的花纹装饰一下!要做到“低碳”很简单,我相信,谁都可以为地球付出一份力

  • 索引序列
  • 基于低碳经济的公共绩效研究论文
  • 低碳经济研究生论文
  • 低碳转型对企业的绩效研究论文
  • 外国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论文
  • 关于低碳经济的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