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火法冶金论文

火法冶金论文

发布时间:

火法冶金论文

有色冶金化工原理分析论文

摘要 :本文对有色冶金化工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概括分析,对其中的工艺原理做出归纳探讨,以期让相关理论更加浅显明晰,对实际生产产生增益作用。

关键词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工作原理

1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现状及原理

目前金属的化工冶炼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在冶金领域是非常传统的生产方式,在整个操作中并未加入水溶液,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做干法冶金,主要的原理是制造高温的条件,矿石就能经过化学、物理反应,让其中的金属与其他的成分分离,这样就能提炼出金属单质。实际操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矿石准备,第二步是冶炼,第三步是精炼。第一步:矿石准备选择精矿后要加入适当的熔剂,对精矿进行加热,让其中的矿料可以在加热情况下形成块状,或者是加入一些粘合剂来制造成型,形成小球状后结成球团,然后放进鼓风炉里进行冶炼。第二步:冶炼这一过程主要是生成两个部分,分别是炉渣和金属液。金属液中也是有着少量的杂质,因此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炼。这一过程是在鼓风炉中发生,其中加入了必要的材料以及熔剂,并加入焦炭来作为还原剂,主要是为了在铁矿中还原出生铁,在铜矿中还原出粗铜,还有对硫化铅矿进行冶炼,还原出粗铅。除了生成金属液以外,还有诸多杂质组成的炉渣。若是在氧化条件下反应,对生铁用转炉来精炼,在转炉中引入适当的氧气,用氧化的方式将铁水中的杂质去除,并炼出一定品质的钢水,可以将其铸成钢锭,这就是氧化吹炼的过程。造锍熔炼是对硫化铜或者硫化镍矿石进行处理,通常来说是在反射炉以及矿热电炉中进行反应,也可以是用鼓风炉来反应。在其中会加入一些石英石熔剂,便于形成炉渣,炉渣之下会留下熔锍。第三步:精炼。这个步骤是为了将金属液中依旧存在的一些少量杂质进一步去除掉,可以让金属的纯度得到提升。如在炼钢的时候,可以对生铁进行适当的精炼,这样就能在其中去除掉更多的非金属杂质,或者是进行更加深入地脱硫。精炼铜则是将粗铜放在反射炉里氧化,再用电解的.方式进行精炼。不同的金属有着不同的精炼方式,在设备以及原料上都是有所区别的。

湿法冶金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名字叫水法冶金,是借助各类熔剂,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实现对金属的提取以及分离,主要的步骤分为四步,其中第一步就是浸出。①浸出就是将矿物里的目标成分引入到溶液里,便于接下来的步骤逐渐展开。②通过过滤等方法,将浸出液与残渣分离,同时将夹带于残渣中的冶金溶剂和金属离子回收。③采用萃取法或离子交换法,将浸出液中目标组分富集,并和其他杂质离子分离。④从净化液中提取目标金属或化合物。湿法冶金在钴、镍、铝、铜、锌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上全部的氧化铝、大部分锌和部分铜都采用此法生产。湿法冶金对低品位矿和相似金属分离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而且金属回收程度高,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产过程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利于提高生产效率[1]。

电冶金

电冶金是以电能为能源进行提取和处理金属的工艺,根据电能转化形式的不同分为电化冶金和电热冶金两类。电化冶金是利用电极反应而进行的冶炼方法,对电解质水溶液或熔盐等离子导体通以直流电,电解质便发生化学变化,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热冶金具有加热速度快、调温准确、温度高(可达2000℃),可以在各种气氛、压力或真空中作业,具有金属烧损少等优点,是冶炼稀有高熔点金属、半导体材料等的一种主要方法。例如,目前冶炼金属铝就属于电热冶金方式,首先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然后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作为助熔剂,在高温下熔融电解。

2有色冶金化工生产的核心设备的工作原理

虽然冶金化工产品种类众多,冶炼方法一般各不相同,但诸多生产流程所应用原理却大致相同,核心设备上也有着一定的共同点[2],下面对几种主要设备介绍。高炉冶炼原理:高炉生产乃连续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是从炉顶的位置加入各类原料以及添加剂,从下部的风口鼓入高温达到一千摄氏度以上的热风,同时喷入煤粉等燃料。铁矿石的成分主要是铁的氧化物,这样用高温的方式就可以用燃料在燃烧后形成的一氧化碳,用来进行还原反应,实现对铁矿石中氧化物的还原,就能得到单质铁。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是高温铁水,从出铁口就可以放出。同时在铁矿石中有着诸多的其他物质,构成了炉渣,炉渣就要从出渣口的位置排出,经过除尘处理之后,这些还能作为一些工业的生产原料。

3结束语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理论的研究解析,了解工艺、反应及设备的本质,使实际生产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本文浅析了冶金化工生产中的几种主流方法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对部分设备进行了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冶金设备正在高速地革新,冶金设备提升的同时,冶金化工在不同领域也会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面对当前的压力和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原理,并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优化现有设备与工艺,在实践中解决各类有色冶金化工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一届学术会议——“‘化工、冶金、材料’前沿与创新”在宁波隆重举行[J].杭州化工,2016,46(04):44.

[2].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一流的煤化工及焦化设备专业制造商[J].燃料与化工,2016,47(01):2.

作者:胡睿康 单位:澧县第一中学

1957年,40多岁的陈新民正值年富力强、想大展宏图的时候,不幸,他在反右派斗争中蒙受冤屈。他虽被撤职,但仍以报国之心,忠实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他先后讲授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普通冶金学、冶金计算、冶金分析、金属X射线、金属腐蚀与防护等课程。他以清晰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教学效果极佳。学生评论:“陈老师娓娓道来,妙趣横生,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像被带进了科学与艺术的殿堂,是一种极大的享受。”1959年冬,他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担任了教研室主任,开始创设以有色冶金为特色的冶金物理化学新专业。有色金属品种繁多,工艺复杂,除采用火法冶炼、氧化还原等方法外,还有硫化、氯化、羰化等过程,以及湿法冶金和电化学等方法。万事开头难,陈新民在创办新专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拦路虎。他夜以继日地查阅文献资料,殚精竭虑地奋笔耕耘,与教研室的同志一起,编写了近百万字的讲义。缺乏实验设备,他带领几个教师从废旧仓库中找代用品。例如,找到一台报废的医用X光机,就把它改造成用于观察高温冶金熔体的X射线装置,用这台设备开展了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他们还结合实验,撰写了一批科研论文。此后,他们将这个专业发展为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湿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电化学三个分支,并主攻了以下研究方向:(1)常见有色金属氧化物氯化平衡的研究;(2)有色金属主要矿物硫化物焙烧时气体平衡组成的研究;(3)冶金过程反应的动力学研究;(4)金属—氧系的热力学研究;(5)熔融法测定金属中气体的热力学分析的研究;(6)高温冶金熔体X射线装置及应用的研究等。1976年后,他主编的《物理化学》 、《冶金热力学导论》 、 《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等教材先后出版。其中《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的论文多次在《金属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或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宣读。其中, 《氯化镁水合物热分解的综合研究》 、 《金属中气体分析的热力学基础》等论文,获冶金部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特别是“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化性质”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开发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他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主持制订了中南工业大学培养研究生的一整套制度,已编印成《研究生手册》供湖南省高校使用。自1984年以来,他指导的学生撰写的论文有6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获奖。如国家教委博士基金项目《高温冶金熔体X射线影视仪及其实验技术》于1985年通过鉴定,被认为是“国内首创,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获湖南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氧系热力学性质及β-钨亚稳性质研究》也通过国家鉴定,被评为1988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他培养的博士生李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冰铜熔炼过程的界面现象与金属损失的研究》 ,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科技奖,并被破格提升为教授。他积极创导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曾当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从事教学和科研之外,陈新民担负了繁重的社会工作,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冶金学科评议组副组长,湖南省教育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第五、第六、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和湖南省委主任委员等职。他多次在人大、政协等重要会议上,为国民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湖南的改革开放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其中最多的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建议。他主张培养学生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调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他认为校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关键;有好的校风才能创造育人的好环境,促进人才成长。他说:“衡量一个学校水平高不高,标准主要看培养的学生是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些真知灼见是他几十年办教育的切身体会。他为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分忧,献计献策,是共产党的忠实诤友。1981年3月,陈新民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他先后出席过在北京、杭州、昆明、长沙召开的国际冶金学术会议;还应邀去美国、德国的一些大学讲学或作校际学术交流访问。为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冶金事业,他不遗余力,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92年冬,陈新民八旬高龄仍被选为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员。他是六届中央常委,年底赴北京参加民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心脏病突发,于12月23日22时20分溘然辞世。25日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他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你百度一下湿法冶金,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解说!如果还有问题,再百度一下火法冶金,比较一下就出来了! 利用高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其化合物的冶金过程。此过程没有水溶液参加,故又称为干法冶金。火法冶金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矿石准备、冶炼、精炼3个步骤。①矿石准备。选矿得到的细粒精矿不易直接加入鼓风炉(或炼铁高炉),须先加入冶金熔剂(能与矿石中所含的脉石氧化物、有害杂质氧化物作用的物质),加热至低于炉料的熔点烧结成块;或添加粘合剂压制成型;或滚成小球再烧结成球团;或加水混捏;然后装入鼓风炉内冶炼。硫化物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硫和易挥发的杂质,并使之转变成金属氧化物,以便进行还原冶炼;使硫化物成为硫酸盐,随后用湿法浸取;局部除硫,使其在造锍熔炼中成为由几种硫化物组成的熔锍。②冶炼。此过程形成由脉石、熔剂及燃料灰分融合而成的炉渣和熔锍(有色重金属硫化物与铁的硫化物的共熔体)或含有少量杂质的金属液。有还原冶炼、氧化吹炼和造锍熔炼3种冶炼方式:还原冶炼:是在还原气氛下的鼓风炉内进行。加入的炉料,除富矿、烧结块或球团外,还加入熔剂(石灰石、石英石等),以便造渣,加入焦炭作为发热剂产生高温和作为还原剂。可还原铁矿为生铁,还原氧化铜矿为粗铜,还原硫化铅精矿的烧结块为粗铅。氧化吹炼:在氧化气氛下进行,如对生铁采用转炉,吹入氧气,以氧化除去铁水中的硅、锰、碳和磷,炼成合格的钢水,铸成钢锭。造锍熔炼:主要用于处理硫化铜矿或硫化镍矿,一般在反射炉、矿热电炉或鼓风炉内进行。加入的酸性石英石熔剂与氧化生成的氧化亚铁和脉石造渣,熔渣之下形成一层熔锍。在造锍熔炼中,有一部分铁和硫被氧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熔炼使杂质造渣,提高熔锍中主要金属的含量,起到化学富集的作用。③精炼。进一步处理由冶炼得到的含有少量杂质的金属,以提高其纯度。如炼钢是对生铁的精炼,在炼钢过程中去气、脱氧,并除去非金属夹杂物,或进一步脱硫等;对粗铜则在精炼反射炉内进行氧化精炼,然后铸成阳极进行电解精炼;对粗铅用氧化精炼除去所含的砷、锑、锡、铁等,并可用特殊方法如派克司法以回收粗铅中所含的金及银。对高纯金属则可用区域熔炼等方法进一步提炼。 湿法冶金hydrometallurgy 利用某种溶剂,借助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中和、水解及络合等反应),对原料中的金属进行提取和分离的冶金过程。又称水法冶金。湿法冶金包括4个主要步骤:①用溶剂将原料中有用成分转入溶液,即浸取。②浸取溶液与残渣分离,同时将夹带于残渣中的冶金溶剂和金属离子回收。③浸取溶液的净化和富集,常用离子交换和溶剂萃取技术或其他化学沉淀方法。④从净化液中提取金属或化合物。湿法冶金在锌、铝、铜、铀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上全部的氧化铝、氧化铀,大部分锌和部分铜都是用湿法生产的。湿法冶金的优点在于对非常低品位矿石(金、铀)的适用性,对相似金属(铪与锆)难分离情况的适用性;以及和火法冶金相比,材料的周转比较简单,原料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程度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生产过程较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

湿法冶金论文文献

1/34【题 名】阴离子膜矿浆电解回收干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锰【作 者】魏琦峰 任秀莲 张慧玲 杜杰 詹路【刊 名】环境工程.2007,25(3).-60-632/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生物法资源回收技术【作 者】赵玲 杨栋 朱南文【刊 名】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28(2).-98-1023/34【题 名】废碱性干电池中锌资源的酸法回收工艺研究【作 者】慎义勇 米永红 刘春燕【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2).-68-69,724/34【题 名】基于生命周期的干电池回收及其循环经济模型【作 者】周围 吴国蔚【刊 名】再生资源研究.2006(3).-35-385/34【题 名】废旧干电池湿法回收工艺和汞的无害化处理【作 者】严逊【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1).-40-456/34【题 名】浸出法回收干电池【作 者】无【刊 名】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2).-47-477/34【题 名】废干电池回收利用中汞的治理技术【作 者】姚青[1] 张晓东[2]【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12).-4-68/34【题 名】废干电池回收制取氧化锌超细粉体【作 者】裴秀中【刊 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5).-11-139/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集绿色、环保、能力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学实验【作 者】马莹 孙晓敏【刊 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4).-38-39,5710/34【题 名】浸出法回收干电池【作 者】王元荪【刊 名】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7).-40-4011/34【题 名】废干电池回收政策和回收模式研讨【作 者】张晓东【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5).-20-2112/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技术的研究【作 者】于长顺 马春【刊 名】实验室科学.2005(2).-118-12113/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作 者】李云兰【刊 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33-3414/34【题 名】干电池的综合回收与利用【作 者】庄文建[1] 武永毅[2]【刊 名】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30(4).-17-1715/34【题 名】废干电池资源回收技术取得新突破【作 者】李穗中【刊 名】广州环境科学.2004,19(2).-21-2116/34【题 名】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及管理对策【作 者】王敏【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4).-56-5817/34【题 名】浅谈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作 者】王秀卿【刊 名】中国现代医药科技.2003,3(3).-79-7918/34【题 名】从废干电池回收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粉【作 者】柴希娟 李敦钫 何蔼平 王达健【刊 名】再生资源研究.2003(5).-15-1819/34【题 名】普通干电池不必专门回收【作 者】成亮通【刊 名】环境.2003(2).-42-4320/34【题 名】废干电池无害化回收工艺【作 者】王荣福【刊 名】技术与市场.2003(1).-18-1821/34【题 名】干电池的结构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案例一则【作 者】陈玲【刊 名】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31-3222/34【题 名】废旧干电池湿法回收工艺和汞的无害化处理【作 者】严逊【刊 名】重庆钢研.2002(27).-42-5023/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环境污染防治及回收利用【作 者】王颖【刊 名】干旱环境监测.2002,16(2).-113-11524/34【题 名】国外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及其管理【作 者】王保士【刊 名】再生资源研究.2002(2).-36-4225/34【题 名】废旧锌锰干电池回收利用的探讨【作 者】蒋玉萍 张建强 等【刊 名】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6).-68-7026/34【题 名】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工艺研究【作 者】张俊喜 王丽萍【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7).-15-1727/34【题 名】废干电池的环境污染及回收利用【作 者】成肇安 蔡艳秀 等【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7).-18-2228/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作 者】白云起[1] 吴鹏[2] 等【刊 名】化学工程师.2002(3).-55-5629/34【题 名】废干电池回收的障碍与对策【作 者】郭立 何深思【刊 名】环境保护.2002(4).-42-4430/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与利用【作 者】段先志 肖陈长【刊 名】江西化工.2001(4).-22-2431/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环境污染防治及回收利用【作 者】王颖【刊 名】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36-38,4132/34【题 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活动课教学设计【作 者】陈仲友【刊 名】化学教学.2001(1).-42-4333/34【题 名】关于废干电池回收利用及其管理的若干问题与建议【作 者】周正祥【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2).-28-2934/34【题 名】用湿法冶金法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价物料【作 者】许菱 许孙曲【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2).-12-13

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你知道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周金陵.张鹏.丛于 CMMI 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00:60-62.

[2]龚波,于自跃.小型软件企业实施 CMMI 过程改进研究和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64-67.

[3][美] 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M].王金玉,时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刘佰忠.项目管理是 IT 项目灵魂[J].湖南制造业信息化,2004(4): 9-10.

[5]段琳琳.敏捷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

[6]段琳琳.王如龙.极限编程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8. 27 (l):127-130.

[7]唐爱国,王如龙.软件项目范围变更流程与过程控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6. 4(9):71-73.

[8]唐艳.教捷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02 期.

[9]林锐.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88.

[11]伯克温.项目管理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42.

[1]陆恩锡,涨慧娟,尹清华.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J],化工进展,1999,18(4): 63-64.

[2]王之瑛.改进高效浓密机工艺和设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J],湖南有色金属,1995,24-27.

[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2.

[4]黄向华.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5.

[5]刘晓东.沉降槽泥层界面检测仪的应用[J],自动化仪器与仪表,2007(3):52-53.

[6]杨慧,陈述文.0>50m大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J],金属矿山,2002,318(12):38-40.

[7]杨榛,浦伟光等.化工流程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27(2): 139-143.

[8]韩虹,李朝明.关于浓缩池设计的探究[J],新疆化工,2007,20(3):12-14.

[9]孙红先,赵听友,蔡冠梁.化工模拟软件的应用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9): 1285-1288.

[10]耿增显,柴天佑,岳恒.浓密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J],控制工程,2008,19(9): 353-363.

[11]刘学言.多级逆流洗漆系统洗涤动力数的提出及其应用[J],湿法冶金,1993,7(3): 25-31.

[1]陈友洪,G 公司 SAP 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9.

[2]栾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40.

[3]黄佳,SAP 业务数据传输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4-238.

[4] 卢俊,SAP 行业解决方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10.

[5]石坚燕,SAP NetWeaver--SAP 新一代业务平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37.

[6] 胡险峰,SAP 及 mySAP 商务套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15.

[7] Raymond McLeond,Jr. George Schell 着,张成洪,顾卓珺等译,管理信息系统(第10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9-33.

[8]Peter S. Pande et al,Robert P. Neuman,Roland R. Cavanagh,The Six Sigma Way:How GE,Motorola,and Other Top Companies are Honing Their Performance[M],McGraw-Hill,2000,1-67.

[9]David M. Levine,Statistics for Six Sigma Green Belts with Minitab and JMP[M],FT Press,2006,1-22.

[10]王天杨,王斌峰,倪寅凌,左贝合着,SAP 最佳业务实践[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7-19.

[11]Christian Kramer,Sven Ringling,Song Yang,Mastering HR Management with SAP[M],SAP Press,2006,19-22.

[12]Andreas Vogel,Ian Kimbell,mySAP ERP For Dummies[M],For Dummies,2005,1-80.

[1]姜新.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向立志,谭杰等.先进控制算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3,29(18):41-43.

[3]刘x,周建宏,刘宏民.电熔法提纯氧化镁电极的自动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1): 18-20.

[4]吴志伟,吴永建,张莉等.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 30(11): 1526-1529.

[5]吴新军.PLC在电溶镁炉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设备,2003,4(2):67-68.

[6]孙鹤旭,林涛.嵌入式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

[7]齐国超,张卫军.电熔镁电弧炉炉体优化设计[J],冶金能源,2010,29(4):34-36.

[8]吴永建,吴志伟,柴天佑等.电熔镁炉智能优化仿真实验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11, 23(4):676-680.

[9]倪晓明,孙菲.电熔镁石炉的计算机控制及节能改造[J],冶金能源,2002,21(1): 60-61.

[10]葛伟.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溶镁炉监测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湿法冶金期刊几区

2区。

期刊排名:  JCR  - Q2 ( Mineralogy ) /  CiteScore  - Q2 ( Geology )。

影响因子: (2020);5年影响因子:(2020)。

Minerals (ISSN 2075-163X) 是一本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涵盖矿物学、经济矿产资源、矿产勘探、创新采矿技术和矿物加工进步等广泛领域。

它发表评论、定期研究论文和简短的笔记。我们的目标是鼓励科学家尽可能详细地发表他们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论文的长度没有限制。

必须提供完整的实验细节,以便重现结果。学科领域:矿物学和矿物资源、矿物分析技术的进步、新矿物和矿物数据、宝石和宝石矿床、生物矿物学、工业矿物、勘探和采矿地质学、采矿、技术和矿物工程、矿物冶金。

涵盖领域

增材制造、生物材料、复合材料; 计算材料科学与工程、腐蚀; 电冶金和火法冶金、电子封装和互连材料、能量转换和储存、高温合金、湿法冶金、综合计算材料工程、磁性材料、纳米材料、核材料、粉末材料、回收和环境技术、耐火材料、表面工程、以及薄膜和界面。

metallurgy类的SCI期刊还是非常多的,给你几个,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phys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nce,hydrometallurgy,JOURNAL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SECTION B-METALLURGY,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proces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science,这都是比较好的。还有些一般的,比如archives of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powder metallurgy,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journal of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等。但具体还要看你的研究方向啊,如果你是做粉末冶金的,那powder metallurgy就不错,容易发一些。如果你是做湿法冶金的,那hydrometallurgy是一个很好的期刊,但是发表难度大,因为这个期刊很好。我说的那几个比较一般的都还容易中一点儿。但是,我要说的是,花钱都搞不定!毕竟都是SCI期刊,文章一定要有一点的水平才可以。要么就是创新性好,要么就是实验验证了别人的方法和理论并有所改进。如果一点儿新意都没有,那是有钱也发不了啊。

湿法冶金研究技术论文

火法基建投资少,湿法对环境污染小。

微生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综述微生物冶金技术及冶金过程的机理,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关键词:微生物;冶金;机理;应用 0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 与日俱增,而自然矿产资源的枯竭,对矿冶工作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微生物冶金技术是近代学科交叉发展生物工程 技术和传统矿物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工业上的一种新工艺, 其能耗少、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在矿 物加工、三废治理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取得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微生物冶金技术[1] 按照微生物在矿物加工中的作用可将生物冶金技术分 为:生物浸出、生物氧化、生物分解。 1·1 生物浸出 硫化矿的细菌浸出的实质是使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氧化, 使其金属阳离子溶入浸出液,浸出过程是硫化物中S2-的 氧化过程。其浸出机理是: ———直接作用:指细菌吸附于矿物表面,对硫化矿直 接氧化分解的作用。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2MS+O2+4H+细菌参与2M2++2S0+2H2O 式中M———Zn、Pb、Co、Ni等金属。 ———间接作用:指金属硫化物被溶液中Fe3+氧化,可 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MS+2Fe3+M2++2Fe2++S0 所生成的Fe2+在细菌的参与下氧化成Fe3+: 4Fe2++O2+H+细菌参与4Fe3++2H2 ———原电池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相相互接触并同 时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时各自有其电位,组成了原电池,发 生电子从电位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转移并产生电流。例如, 对于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组成的矿物体系,在浸出过 程中静电位高的矿物充当阴极,低的矿物则充当阳极: 阳极反应: ZnS Zn2++S0+2e CuFeS2Cu2++ Fe2++2S0+4e 阴极反应: O2+4H++4e 2H2O 原电池的形成会加速阳极矿物的氧化,同时细菌的存 在会强化原电池效应。 1·2 生物氧化 对于难处理金矿,金常以固-液体或次显微形态被包裹 于砷黄铁矿(FeAsS)、黄铁矿(FeS2)等载体硫化矿物 中,应用传统的方法难以提取,很不经济。应用生物技术 可预氧化载体矿物,使载金矿体发生某种变化,使包裹在 其中的金解离出来,为下一步的氰化浸出创造条件,从而 使金易于提取。在溶液pH值2~6范围内,细菌对载体矿 物砷黄铁矿的氧化作用可用下式表示: 4FeAsS+12·75O2+6·5H2O 3Fe3++Fe2++ 2H3AsO4+2H2AsO-4+H2SO4+3SO2-4+H++4e 生物预氧化方法其投资少、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在处理难处理金矿过程中体现了理想的效果,并取得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 1·3 生物分解[2] 铝土矿存在许多细菌,该类微生物可分解碳酸盐和磷 酸盐矿物。例如: Bacillus mucilaginous分泌出的多糖可和 铝土矿中的硅酸盐、铁、钙氧化物作用,应用Aspergillus niger、Bacillus circulans、Bacillus polymyxa和 Pseudomonus aeroginosa可从低品位铝土矿中选择性浸出 铁和钙。微生物分解碳酸盐矿物可用如下反应过程表示: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使碳酸盐分解: CaCO3+H+Ca2++HCO-3 呼吸产生的CO2溶解产生H2CO3,从而加速碳酸盐的 分解: CaCO3+H2CO3Ca2++2HCO-3 2 生物冶金技术应用现状 2·1 微生物冶金技术的历史沿革[1,3] 1687年,在瑞典中部的Falun矿,人们使用微生物技 术已经至少浸出了2 000 000吨铜,但当时人们对其反应机 理并不清楚,细菌浸矿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直到1947 年, Colmer与Hinkel首次从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一种可以 将Fe2+氧化为Fe3+的细菌即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3]。1954年, L·C·Bryner和J·V·Beck等人 开始利用该菌种进行硫化铜矿石的实验室浸出试验研究, 并发现该细菌对硫化矿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1955年10 月24日S·R·Zimmerley, D·Gwilson与J·D·Prater首次申 请了生物堆浸的专利并委托给美国Kennecott铜矿公司, 开始了生物湿法冶金的现代工业应用。 2·2 微生物冶金技术的应用现状[4] 2·2·1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金、银矿石中的应用[5~12] 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在金、银矿中主要应用于氧化预 处理阶段,近年来已有6个生物氧化预处理厂分别在美国、 南非、巴西、澳大利亚和加纳投产。南非的Fairvirw金矿 厂采用细菌浸出,金的浸出率达95%以上;美国内华达州 的Tomkin Spytins金矿于1989年建成生物浸出厂,日处理 1 500 t矿石,金的回收率为90%;澳大利亚于1992年建 成Harbour Lights细菌氧化提金厂,处理规模为40 t/d。 巴西一家工厂于1991年投产,处理量为150 t/d。我国陕 西省地矿局1994年进行了2 000 t级黄铁矿类型贫金矿的细 菌堆浸现场试验,原矿的含金只有0·54 g/t,经细菌氧化 预处理后金的回收率达58%,未经处理的只有22%; 1995 年云南镇源金矿难浸金矿细菌氧化预处理项目启动,建起 我国第一个微生物浸金工厂。新疆包古图金矿经细菌氧化 预处理后,金浸出率高达92%~97%。 2·2·2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铜矿石中的应用[13~17] 最初生物浸出铜主要用于从废石和低品位硫化矿中回 收铜,细菌是自然生长的,近年来这种方法已用来处理含 铜品位大于1%的次生硫化铜矿,称为生物浸出。现在, 美国和智利用SX-EW法生产的铜中约有50%以上是采用 生物堆浸技术生产的,如世界上海拔最高4 400 m的湿法炼 铜厂位于智利北部的奎布瑞达布兰卡,该厂处理的铜矿石 含Cu 1·3%,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和蓝铜矿,采用生物堆 浸,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82%。生产能力为年产7·5万t 阴极铜。我国已开采的铜矿中85%属于硫化矿,在开采过 程中受当时选矿技术和经济成本的限制产生了大量的表外 矿和废石,废石含铜通常为0·05%~0·3%。德兴铜矿采 用细菌堆浸技术处理含铜0·09%~0·25%的废石,建成了 生产能力2 000 t/a的湿法铜厂,萃取箱的处理能力达到了 320 m3/h,已接近了国外萃取箱的水平。该厂1997年5月 投产,已正常运转了几年,生产的阴极铜质量达到A级。 福建紫金山铜矿已探明的铜金属储量253万t,属低品位含 砷铜矿,铜的平均品位0·45%,含As 0·37%,主要铜矿 物为蓝辉铜矿、辉铜矿和铜蓝。该矿采用生物堆浸技术已 建立了年产300 t阴极铜的试验厂,“十五”期间计划建立 更大的生产厂。 2·2·3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铀矿石中的应用[18~20] 细菌浸铀也已有多年历史。葡萄牙1953年开始试验细 菌浸铀,到1959年时某铀矿用细菌浸铀浸出率达60%~ 80%。在60年代,加拿大就开始用细菌浸出ElliotLake铀 矿中的铀。在该区的3个铀矿公司都有细菌生产厂, 1986 年U3O8年产量达3 600 t。1983年成功地以原位浸出的方 式从Dension矿中回收了大约250 t U3O8。到目前为止,美 国、前苏联和南非、法国、葡萄牙等国都有工厂在用生物 堆浸法回收铀。1966年加拿大研究成功了细菌浸铀的工业 应用,用细菌浸铀生产的铀占加拿大总产量的10% ~ 20%,而西班牙几乎所有的铀都是通过细菌浸出获得的, 印度、南非、法国、前南斯拉夫、塔吉克斯坦、日本等国 也广泛应用细菌法溶浸铀矿。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 也曾在湖南711铀矿作了处理量为700 t贫铀矿石的细菌堆 浸扩大试验,而在柏坊铜矿则将堆积在地表的含铀0·02% ~0·03%的2万多吨尾砂历经8年用细菌浸出铀浓缩物2 t 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疆某矿山利用细菌地浸浸 出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在细菌浸矿方面做过许多研究工作,他们曾在相山铀矿进 行过细菌堆浸半工业试验研究,而赣州铀矿原地爆破浸出 试验及在草桃背矿石堆浸试验中也都应用了细菌技术。 2·2·4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其它金属矿中的应用[21~24] 据报道,锑、镉、钴、钼、镍和锌等硫化物的生物浸 出试验比较成功。由此可知,氧化铁硫杆菌和喜温性微生 物可从纯硫化物或复杂的多金属硫化物中将上述重金属有 效地溶解出来。金属提取速度取决于其溶度积,因而溶度 积最高的金属硫化物具有最高的浸出速度。这些金属硫化 物可用细菌直接或间接浸出。除上述金属硫化物外,铅和 锰的硫化物、二价铜的硒化物、稀土元素以及镓和锗也可 以用微生物浸出。硅酸铝的生物降解曾被广泛研究,特别 是采用在生长过程中能释放出有机酸的异养微生物的生物 降解,这些酸对岩石和矿物有侵蚀作用。另外,它还应用 在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生物吸附锰、大洋多金属结核、难 选铜-锌混合矿、大型铜-镍硫化矿、含金硫化矿石、稀 有金属钼和钪的细菌浸取等众多方面。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而自然矿产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影响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生物冶金技术在矿产 资源中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冶金技术具 有工艺简单、投资少、环境污染少等许多优点,正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将对人类 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显万,沈庆峰,郭玉霞·微生物湿法冶金[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09· [2] EhrlichH L·Manganese oxide reduction as a form of anaerobicrespiration [J]·Geomicrobiology Journal, 1987, 5 (4): 423~431· [3] A·R·Colmer, M·E·Hinkel·Theroleofmicroorganismin acid mine drainage·A preliminary report·Science, 1947, 106: 253~256· [4] 邱木清,张卫民·微生物技术在矿产资源利用与环保中的应 用[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3 (6)· [5] J·Needham, L·Gwei—Djen·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J]·Chen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1974 (5): 25, 250· [6] 徐家振,金哲男·重金属冶金中的微生物技术[J]·《有色 矿冶》, 2001 (2): 31~34· [7] 钟宏·生物药剂在矿物加工和冶金中的应用[J]·《矿产 保护与利用》, 2002 (3): 28~32· [8] 肖松文·《黄金》[J]·1995, 16 (4): 31· [9] Dutrizac, J·E·eta1·Miner·Sci·Ere·[J]·1974 (6) 2: 50· [10] Souraitro Nagpal eta1·Biohydrometallurgical Technologies, VolumeI [z]·ed·by Torma, A·E·eta1·A Pub~eafion of TMS, 1993·49· [11] J·盖维尔·生物预处理在菱镁矿尾渣浮选回收上的应用 [J]·《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9 (3)· [12] G·Rossi·Biohydrometallurgy [J], 1990: 1~7· [13] 刘大星,蒋开喜,王成彦·铜湿法冶金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及发展趋势[J]·《湿法冶金》, 1997 (6)· [14] 孙业志,吴爱祥,黎建华·微生物在铜矿溶浸开采中的应 用[J]·《金属矿山》, 2001·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膜分离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且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拓宽,这其中,以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环境工程中通过应用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地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及预防的效果,在本文中,论述了各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环境工程;应用

以分离过程为划分依据,膜分离技术中包含多种类型,比如微滤、超滤、纳滤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地处理环境中的固体、气体污染物,避免这些污染物污染环境,提升环境中的清洁度。环境工程开展的目的在于缓解环境污染的现状,防止环境污染加重,提升环境质量,应用膜分离技术后,可有效地提升工程开展的效果,实现环境质量提升的目的。

一、微滤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颗粒、细菌等物质的大小位于 lOLm时,过滤时适合采用微滤技术,此项技术属于筛网过滤,操作过程中,具备比较低的压力,而且能够较好的适应液体,在饮水处理工程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过滤技术中,过滤池中需要设置澄清过滤和二沉池,占地面积比较大,但在应用微滤技术后,澄清过滤及二沉池可以直接取消,使得过滤池的占地面积有效缩小,而且如果水质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时,过滤处理的效果依然比较好。此外,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良好的处理废水,循环实现闭路,经过处理的'污染水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实现废水再利用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并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将环保意识有效地提升。

二、超滤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超滤膜的过滤孔直径非常小,最小,最大Inm。环境工程中,应用超滤技术后,物质中含有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可以被有效的过滤清除,同时,大分子物质、胶体的过滤中也可以应用超滤技术,具备比较好的过滤效果。在电泳涂漆废水的处理工程中,广泛的采用超滤技术,通过此种膜分离技术,有效地清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杂质,实现废水的回收再利用,提升了废水的再利用效率,并且其再生的可生化性显著增强。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工程在应用超滤技术时,使用的超滤膜及相应的组件通量要比较大,而且所具备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要非常好,当前的超滤技术水平还无法有效地满足这一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的力度,实现这一目标。

三、反渗透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溶质,反渗透膜虽具备的脱除率都非常高,且具备非常高的出水水质,通常,除盐处理工程中经常采用反渗透技术。现阶段,环保领域已经大规模的应用了反渗透技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饮用水的水质,二是处理城市污水,三是处理工业废水,四是处理垃圾渗滤液。在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氨氮、碱度及重金属的浓度非常高,而当氨氮的浓度非常高时,会产生比较大的毒副作用,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处理的效果非常差,而应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处理时,可以显著的提升处理的效果。现阶段,环境工程应用反渗透技术时,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膜污染,一个是浓差极化,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在于研究出耐污染、价格低的膜材料,并使新研制的膜材料具备耐高温、抗氧化、超低压的性能。

四、纳滤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典型反渗透复合膜出现,随后,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之后,研制出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纳滤技术,该项技术为分子级技术,位于超滤技术与反渗透技术之间。纳滤技术的过滤过程属于压力驱动型,操作过程中,设置压力时,通常最小设置为,最大时设置为。离子选择性是纳滤膜的一个突出特点,去除二价离子时,去除率可超过95%,但去除一价离子时没去除率仅在40%~ 800/0之间,基于纳滤技术的特点及去除率,在河水有害物质去除、地下水有害物质去除、废水脱色等工程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低压状态下,纳滤膜的通量比较高,与反渗透膜相比,仅需比较少的投资成本及操作成本,但利用纳滤技术过滤过程中,纳滤膜较易受到污染,预处理时,需要进水水质比较高,且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使得纳滤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液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液膜,就是乳液颗粒悬浮在液体中,乳液颗粒层非常薄,膜分离过程中,渗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化学反应,萃取和吸附其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与固膜相比,液膜具有更为快速的传质速度,且具备非常高的选择性和分离效率。在溶液中,如果定分离离子和有机物,适合采用此种技术进行膜分离。当前,医药化工、湿法冶金、废水处理中已经良好的应用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资源化处理的方式,促使废水实现再利用。

六、结论

环境工程中,通过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废水、废气、固体颗粒等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废水的再生利用,有效的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思贤,曹娟,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l.河南科技.2014(16)

[2]杨毅,尹红,安代志等.膜分离技术在液相色谱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4( 06)

[3]黄万抚,严思明,丁声强,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02)

湿法冶金期刊的论文格式

2区。

期刊排名:  JCR  - Q2 ( Mineralogy ) /  CiteScore  - Q2 ( Geology )。

影响因子: (2020);5年影响因子:(2020)。

Minerals (ISSN 2075-163X) 是一本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涵盖矿物学、经济矿产资源、矿产勘探、创新采矿技术和矿物加工进步等广泛领域。

它发表评论、定期研究论文和简短的笔记。我们的目标是鼓励科学家尽可能详细地发表他们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论文的长度没有限制。

必须提供完整的实验细节,以便重现结果。学科领域:矿物学和矿物资源、矿物分析技术的进步、新矿物和矿物数据、宝石和宝石矿床、生物矿物学、工业矿物、勘探和采矿地质学、采矿、技术和矿物工程、矿物冶金。

涵盖领域

增材制造、生物材料、复合材料; 计算材料科学与工程、腐蚀; 电冶金和火法冶金、电子封装和互连材料、能量转换和储存、高温合金、湿法冶金、综合计算材料工程、磁性材料、纳米材料、核材料、粉末材料、回收和环境技术、耐火材料、表面工程、以及薄膜和界面。

百度知道 >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添加到搜藏待解决SCI收录的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方面的国内外期刊都有那些?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7 小时望知情的回答下,最好是最新的,2008年或者......提问者: 杰zhijie - 助理 二级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二级及以上用户登录后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6 条asdsad dwedwd wrewe

火法基建投资少,湿法对环境污染小。

稀土生产流程方法:一、酸溶车间:就是把外面进来的料液(碳酸稀土混合物)放进酸里边溶解,现在一边是设备里操作了,运行比较简单,以前人工处理调配时候很难的。二、分离车间:“重型稀土萃取车间、轻型稀土萃取车间、氯化钇车间”主要是进行分离(根据在几种酸的不同溶解度),把前面的碳酸稀土分离成单个元素的硝酸、氯化物、碳酸物。这几种也可以进行销售。三、碳成车间:把氯化硝酸化物中加入碳铵,行程碳酸稀土。这个碳酸稀土也可以进行销售,不过量比较小。四、隧道窑、滚窑:这两套设备主要对碳酸稀土进行烧结成稀土氧化物。生产出来的稀土氧化物也可以直接进行销售。五、仓库制水车间:俗称锅炉房,这个应该出的是软水,也就是蒸馏水,在具体生产中用到此水,因为这里边没有杂七杂八的物质。六、这些生产出来的氯化稀土料液碳酸稀土料液,氧化物,纯元素,都算是稀土的初、粗加工。七、酸溶-萃取分离-碳沉-烧结,这个是后端工艺流程,前段有:稀土精矿-烘干焙烧-水浸中和板框压滤-澄清-碳铵沉淀-碳酸稀土。

  • 索引序列
  • 火法冶金论文
  • 湿法冶金论文文献
  • 湿法冶金期刊几区
  • 湿法冶金研究技术论文
  • 湿法冶金期刊的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