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

发布时间:

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

据查询职朋网,截止2019年6月,基本工资2600元。湖南教育出版社员工享有五险一金,周六周日偶尔加班,编辑岗位通常要求是“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校对岗位通常要求是“双一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是2008-12-30在湖南省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北路443号。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0001838488393,企业法人黄步高,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经国家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学校和业余教育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育科学理论、学术著作;互联网图书、互联网教育出版物的出版(按许可证核定的期限和范围从事经营)。新媒体业务的策划、编辑及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软件开发与推广;教育培训;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及网络信息咨询;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数码产品、教育用品经营;海外教育与文化教育活动的交流、咨询、服务;版权贸易;广告及文化推广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56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语文培训专家组情况介绍湘版新课程实验教材语文学科培训专家组共9人,其中教材主编2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23%;编委7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77%。具体构成如下:教材主编:杨再隋、李少白教材编委:曾果伟、李庄、余宪、皮朝晖、米仁顺、陶佳喜、罗佳鑫教材主编简介:杨再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师范司继续教育教材特聘评审专家,全国语文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小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进15年来,参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87、1992年)的修订和审查工作,参与多套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工作。在《学科教育》、《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切实打好基础全面提高素质》(1992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审查意见)、《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亟待加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等有关论文,著有《小学语文求索集》、《语文教学探新》、《当代中国作文教学风格》等书,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小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李少白:著名儿童文学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任长沙市文联主席。已出版儿童诗集10本、童话故事集11本、社科读物10多本、影视文学3部(20余集)。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奖”等奖项40余次。李庄: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长沙市小语会理事长,长沙市雨花区教研中心教研员。曾获全国第一届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华天奖”,被评为“湖南优秀教师。”余宪: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持多项教改实验,语文阅读和作文课堂教学曾多次荣获国家奖。撰写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其中《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等三篇论文获国家级奖。皮朝晖:儿童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曾获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等10多次省级、国家级文学奖,创作出版过10本儿童文学作品。现任职于湖南教育报刊社。米仁顺:教材作者,湖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语文室副主任,湖南省小语会副理事长。陶佳喜:教材作者,华中师范大学附小高级教师。罗佳鑫:教材作者,湖南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数学培训专家组情况介绍湘版新课程实验教数学学科培训专家组共24人,其中教材主编13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编委9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外省专家2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具体构成如下:教材主编:张景中、郑志明、李尚志、王树禾、查建国、何书元、朱华伟、徐明曜、王长平、文志英、蒋星耀、丘维声、严士健教材编委:袁宏喜、张华、肖果能、沈文选、罗培基、周大明、李求来、孟实华、沈文选外省专家:李尚志、赵贺芳教材主编简介张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及名誉所长,广州大学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郑志明: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北京数学会秘书长,是教育部数学高考命题组成员之一。李尚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2003年教育部授予的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奖者之一。王树禾: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了《微分方程与混沌》、《图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数学模型》、《离散数学引论》、《数学思想史》、《数学聊斋》等著作19种。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查建国: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工作方面,同中国科技大学李尚志教授合作,科研项目“李型单群的子群体系”获198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一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多本。何书元: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在时间序列,随机场,概率极限定理方面的工作中发表论文20篇。在不完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的工作中发表论文16篇。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主干教授表彰。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复杂数据的统计建模,推断及其应用”。朱华伟:广州大学软件所所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组委会副主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珠海培训中心主任,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主试委员会委员。徐明曜: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长平: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德国数学杂志ResultsinMathematics编委,中国数学会理事。文志英: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蒋星耀: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曾发表论文30篇,担任《数学辞海》第一卷副主编兼布尔代数主编。地理培训专家组情况介绍湘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学科培训专家组共40人,其中教材主编15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编委8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外地专家18人,占培训专家总人数的45%。具体构成如下:教材主编:朱翔、蔡运龙、汤建中、王缉慈、张亚南、范恩源、申玉铭、班武奇、段玉山、周跃云、夏志芳、李晖、刘春平、贺清云、周宏伟、陈德斌教材编委:仇奔波、刘易平、李光辉、汪文达、梁良梁、刘新民、胡茂永、宋城杰外省专家:尹恒、周顺彬、姚雁、孙宗宝、毛翔宇、汪际、喻金水、冯忠跃、李大明、郭彦强、董艳云、阚智、李智、刑继德、杨顺才、董彩霞、王黎、陈芸先教材主编简介朱翔: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新课程地理高考考试大纲研制组组长,2001年度全国模范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主编。张亚南: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研究员、地理学科秘书,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委员,新课程地理高考考试大纲研制组成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副主编。蔡运龙:北京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首席科学家、教授、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汤建中: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前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地理研究》杂志主编,美国MSU高级访问学者。王缉慈: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段玉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博士,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班武奇: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与评价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新课程地理高考考试大纲研制组成员。夏志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地理教学》副主编。范恩源:天津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长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与评价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新课程地理高考考试大纲研制组成员。申玉铭: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与评价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李晖: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土地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湖南省地理教学研究分会理事,湖南省土地科学学会理事。杜德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经济系系主任。刘春平: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贺清云: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周宏伟: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传媒湖南教育出版社工资每月6775待遇好。1、中南传媒湖南教育出版社有六险二金绩效奖金,年度团建旅游年度体检,上班时间朝九晚六周末双休,员工生日福利,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中南传媒湖南教育出版社很好。2、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曾用名:湖南天闻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家以从事新闻和出版业为主的企业。3、公司主营:经国家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学校和业余教育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育科学理论、学术著作。互联网图书、互联网教育出版物的出版(按许可证核定的期限和范围从事经营)。新媒体业务的策划、编辑及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软件开发与推广。教育培训。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及网络信息咨询。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数码产品、教育用品经营。海外教育与文化教育活动的交流、咨询、服务。版权贸易。广告及文化推广服务

海南出版社编辑

1 海口出版社总编是邬薇。2 邬薇是海口出版社的创始人之一,曾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出版人物称号,她在出版界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3 邬薇还曾担任过中国出版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对于推动中国出版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启耀:男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种文化符号--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国神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国巫蛊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

邓启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艺术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国立伊帝斯考文大学传播与当代艺术学院(Edith Cowan University of Australia)校外合作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美中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 兼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探险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简历 1978以前,画家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1995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2),研究员(1993); 1994年—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兼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咳咳~他现在就是我们组织飞天的指导老师,从事影视人类学方面,还是传媒院副院长。很有风度的一个人。哈哈。还有,您的悬赏分数是不是太少了点哈。咳咳,下面的论著是老师邮箱回复我的东东,我们正在编辑网络材料。你运气真好,被我碰上了。加分加分~论著一览一、民俗学和民族学研究学术著作类1、《西南民族道德研究》(合作),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执笔“宗教道德”章万字。2、《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6年重印,2004年再版;* 获钱伟长、费孝通等评审的“用于资助出版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的出版基金资助(1992,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指导委员会);* 其中《中国神话的逻辑结构》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奖一等奖(1993,云南省文艺创作奖励基金会)* 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4,云南省人民政府);* 《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国内哲学动态》、《民间文学论坛》、《高校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及《当代中国认识论》、《中国神话学史》、《思维发生学》、《中国社会的神话思维》等著作评价和引述,代表作收入近百年名家《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1903-1992)。3、《云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续管理研究》(合作),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执笔《民族文化在哀牢山森林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万字,参与省社科院农经所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课题,通过验收并出版。4、《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繁体字版),28万字,中华发展基金委员会和台湾汉生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中国巫蛊考察》(同上书,简体字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获“中华发展基金”资助出版(1998,中华发展基金委员会);* 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2001,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田野考察类1、《变迁中的高原蒙女》,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中、英文版).* 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丛书类,高发元主编,本人撰写其中一本)1996,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3、《鼓灵》,江西教育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4、《滇藏文化带考察》(主编,合作,总撰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项目成果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特别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1996,12。5、《访灵札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6,《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7,《边地中国》、《口述中国》(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8,《泸沽湖纪事》,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9,《五尺道述古》,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12词典或一般读物类1、《云南少数民族》(合作,执笔“彝族”、“蒙古族”部分),日文版,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0年4月第一版。2、《云南国土资源》(合作,执笔“民族”部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3、《中国各民族神话与宗教词典》(合作,执笔“怒族”相关条目),学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4、《中国云南》(合作,任撰稿和摄影),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获“第二届金桥奖(出版)优秀图书及电子出版物奖简介类二等奖”,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颁发,2002年1月。5、《云南百科全书》(合作,执笔“民俗”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二、视觉人类学研究(含多媒体作品)学术著作类:1、《宗教美术意象》,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一版,1994年重印,2000年再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94年第4期、《大公报》等有专文评述;* 获第二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奖二等奖(1995,云南省文艺创作奖励基金会)。2、《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著名民族学家杨堃等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有评价;* 国家文物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好评或邀讲学;* 获滇版优秀图书二等奖(1993,云南省新闻出版局);* 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90-92年度科研成果二等奖(199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3、《衣装上的秘境》,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4月第一版。台湾珠海出版有限公司再版,1993年7月第二版。4、《中国象征文化》(合作,参撰第五、八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5、《衣装密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一版;台北:书泉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繁体字版)。6、《云南岩画艺术》,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晨光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2006年9月第一次印刷。画册类1、《秘境节祭》(合作,第一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英文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等评介。2、《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台湾淑馨出版社等,1992年第一版,1995年第五版;*《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1月29日第7版有文评介。3、《七彩――民族化时装编织》(合作,撰文),云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92年。4、《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5、《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合作,任执行主编和第一撰文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获云南省社科院94-95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1996,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推荐“五个一工程”评奖送选项目(1996,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6、《大理石画精萃》(合作,总撰稿),云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7、《东方彩霞――中国56个民族服饰》(合作,撰文),云南民族出版社第一版,1996年。8、云南民族美术全集第三卷《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合作,第二撰稿人),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9、《中国民族服饰博览》(合作,总撰稿),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影视类:1、《生的狂欢――哈尼族奕车人节日一瞥》(合作,撰稿执笔,片长30分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摄制,1986年。2、《拉祜族的宗教信仰》(合作,任人类学家,片长60分钟),东亚影视公司委托拍摄,1992年。3、《PUJI And His Lovers》(合作,任人类学家,片长120分钟),东亚影视公司委托拍摄, 1992-1994。* 获中国1994年对外交流音像制品三等奖;* 参加德国哥廷根国际民族学电影节(Gottinge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1994年5月。* 瑞典第十五届北欧影视人类学年会暨国际民族学影展,1994年;* 英国皇家人类学协会展,1994年。4、《拉木鼓的故事》(合作,任人类学家,片长120分钟),东亚影视公司委托拍摄,1992-1995。* 中国影视人类学研讨会,1995年,北京。5、《高原女人》(14集,任策划、撰稿),云南省妇女联合会、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玉溪电视台联合摄制,1992-1994。* 中央电视台(1、2、4、7套),1995年播出。6、《穿越哈巴雪山》(编导、撰稿),中国探险协会山岳丛林专业委员会和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摄制,1995。* 云南电视台1996年2月播出。7、《滇藏文化带考察》(7集,总编导),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和昆明电视台联合摄制,1996。* 昆明电视台1996年播出;* 中央电视台2001年10月播出。8、《重返驼峰》(60分钟纪录片光盘,策划),中国探险协会摄制,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出版,1998年。9、《高原上的民族》(13集,文字统筹),山茶影视制作中心、云南民族电影制作中心制作,2001年。10,《新中国生活图史——1949-2009》(主编),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9。译著:1、《人生历程――人类学初步》(合作),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153期介绍。* 获滇版图书“外国优秀作品翻译编辑奖”,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云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1990,9。2、《文化心理学》(合作),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学术编辑:1、《西南研究书系》(20本),副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1998年。2、《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第一批《夏那藏家》等28种),副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3、《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主编,1995—2000,2。4、《民族文化文库》(含“田野考察丛书”、“文化史论丛书”、“西行图志”三套丛书),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001年。5、完成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丛书·云南卷”(16本)的编写组织工作(接替退休所长未竟工作)。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999年。6、《野牛角丛书》(4种),主编,海天出版社,2000年。7、《生育健康与社会科学丛书》(4种),主编1种,编委3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000。8、《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第一辑5种),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

出自《八月未央》 这本…… 安妮宝贝 ,原名励婕,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健的网络文学作者。职业曾经历金融、编辑、广告,现在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机,开始上网。用电脑创作小说。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 1999年: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准备辞职。家里反对,无法办妥手续。离家,开始自由生活。在南京短暂居留,从事广告。期间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陆续发布于互联网。拥有广泛读者群。网上有固定专栏和作品集。被称为具备偶像效应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进入网络公司,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2000年1月:小说结集出版。《告别薇安》风行一时,出现大量盗版。 2000年5月:终于办妥银行辞职手续。在网络公司策划主编电子杂志,制作独立频道。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2月:离开网络公司。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2001年5月:长篇写作完毕。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离开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长篇小说《彼岸花》出版。《告别薇安》在香港,台湾出版。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2002年9月摄影集〈蔷薇 岛屿〉 2004年1月《 二三事》出版 2004年10月都市心情笔记〈清醒记〉 2006年3月1日长篇小说《莲花》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李朋义,男,中共党员,编审,历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党组书记等职务。2009年12月8日起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信息技术基础》是由罗亚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10月26日出版的教材。[1]书名信息技术基础作者罗亚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26日内容简介本书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年版)》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 应用考试大纲(2021 年版)》要求编写,由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而成。本书以真实任务为导向逐步讲解知识点,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及操作案例均配有对应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有丰富的练习题,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10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6、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6、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6、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计算机新技术以及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本书配套建设微课视频、自动化评阅系统、授课用PPT、课后习题、习题答案、案例素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1983年5月至2001年6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作,历任副社长、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社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工资

社协理员编外工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协理员的编外工资是不太高的,一般的情况下,在4000块钱左右,而且人社协里面的编外工资的话,还需要扣除你的保险,各种的保险,保险,工伤保险,拿到手的话,也就3000块钱左右吧,所以他的工资是不太高的,一般的情况下是能到拿到3000多块钱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实习生很好。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科室、分时间段,下班准时,有加班补助,实习生工资为3000到5000,属于实习状态中待遇高的职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与发行。

好。1、人教社科文中心待遇公司工作环境好:有独立的办公室,有空调等基本设施,同事之间融洽,领导和睦。2、福利待遇好:员工工资在8000元左右,每个节假日都有单独的礼品,每月的饭补为300元左右,还有旅游卡。

3500至4000元。根据查询山东社会保障官网得知,协理员工资在3500至4000元,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岗期间,享受政府支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人民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120%,并随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及时调整;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除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外,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增发适当的生活补助金。

福建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

一、稿件要求及体例(一)来稿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二)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个别优质稿件不受字数限制。(三)稿件体例:来稿的页面内容依次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摘要(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关键词(一般可选3-5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文章内容、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部门、职务、职称、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参考文献(要求在文中标注)。(四)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二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三级标题用“1.”、“2.”、“3.”标示,每级标题符号前均空两格。(五)引文务必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本页使用脚注,每页重新排序,用①②③……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末(尾注),用[1]、[2]、[3]……表示。1.著录格式:(1)专著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始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前3 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示例:[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5-153.[2]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示例:[1]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3)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示例:[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示例:[1]叶绍梁,谢 菊.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6-38.(5)专利文献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2.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普通图书[M],论文集、会议录 [C],科技报告[R],学位论文[D],专利文献[P],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根据专著类型确定,期刊中析出的文献[J],报纸中析出的文献[N],汇编[G],标准[S],其他[Z],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根据文献类型和电子载体而定,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盘计算机程序[CP/DK],网上电子公告[EB/OL],等等。3.不同示例及其他具体规定详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二、投稿其他事项1. 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保留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不同意改动者务请注明。2. 来稿在正式稿件之外请详细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获得基金赞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3.来稿原则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编辑加工,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注明。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对于拟录用稿件,编辑部将在3个月内发出录用通知,如不使用,不另行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2013年《题跋的尴尬:乃是对中国画认识上的尴尬》《美术观察》约。《山水画家的别调:荷花》载《纯美术·清真芙蕖》山东美术出版社。《渠宜书屋札记·十四》《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3、7、8。《百花齐放:新中国时期的海派美术》《中国艺术宫馆刊》第一期。《江南园林:中国艺术私人化进程中的极则》《吴江文学》2013年第一期。《薛邃访谈》《书与画》2013年第五期。《渠宜书屋札记·七》《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3、5、13。《有意思的何曦》载《艺术当代》2013年第二期。2012年和薛邃进行对话访谈,内容收入《薛邃画集》。发表文章《先做他一阵再说——彭小佳的雕塑》,《当代艺术新闻》2012第9期和《艺术当代》2012第7期。出版著作《晚明以来中国画的语境与语义》,山东美术出版社。发表论文《历史在向我们所要标准》和《无奈的“有趣”——关于绘画中的写生》先后载于《荣宝斋》。发表论文《中国画文脉与语境》,载于《人民艺术家》。《渠宜书屋札记》连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刊》。“唐人诗意——邵琦山水画展”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山水画《暗霜》发表于《书与画》2012年第11期。书法作品《行书斗方》和山水画作《天籁》发表于《书与画》2012年第9期。山水画四小卷参加“林泉高致——风、霜、雨、雪展”,先后在海阔美术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馆和徐汇艺术馆展出。《唐人诗意图》系列作品6幅和朱淳撰写的评论文章,载于《中国水墨》。山水画一幅书法一幅参加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书画院主办的“书画同源”。在徐州参加“明心见性——王书侠、邵琦山水画作品展”。作品10幅(册页)参加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中国当代画家》编委会策划的“笔墨三味——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展”,先后在浙江萧山湘湖美术馆、绍兴青藤艺术馆和成都美术馆展出。《山水》作品刊发于《上海书画》总第九期。参加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寄情丹青·海上名家迎春邀请展”。2011年作品《澄江清晖》、《密树清风》收入《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第一辑》,江西美术出版社。作品《石壁松云》、《雨余云气湿》、《秋江钓艇》、《烟澹欲无山》、《林影半潭春》、《浩歌向夕霁》,和陈翔文章《诗意地耕耘》、江宏文章《这就是畅神了》同时刊发于《中国水墨》第六辑刊发。发表论文《王维绘画工作室考》、《绕不过去的“四王”》,先后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刊》。作品《秋江澄色》等六幅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当代画家》编委会主办的《以画为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并收入《以画为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朱良志撰文评论)。出版画册《邵琦山水画——只在此山中》(石建邦编),上海书店出版社。作品《松云书屋》参加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画小品展”。参加由海阔美术馆主办的“林泉高致·摩诘诗意展”。发表论文《僭越与遮蔽》、《精神与神韵》、《海派无派》,先后载于《荣宝斋》。发表论文《王微〈叙画〉解读》,载于《上海中国画院通讯》2011年第2期。2010年《松风如雨动天簧》等9件作品发表于《书与画》2010年12期。参加由海阔美术馆主办的“林泉高致——2010年上海山水画邀请展”。发表文章《中国美术的转型:现代性转向自我性》,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7日“艺术学”版,后收入《“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文集之二:上海研讨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收藏》栏目拍摄人物专题片《都市隐士的思考——邵琦》。山水手卷《松风凉如洗》、《元人诗意图》参加上海书画院于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山水画小品展”。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担任“中国艺术分场(五)”主持人。提交论文《视觉阻隔的画面:心像》并做大会演讲。2009年山水画作品《隔树人家有灯影》、《清响得松湍》参加上海书画院于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山水画小品邀请展”。山水画作品《无限风烟属倚栏》、《清江晚烟》参加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作品展。山水画作品《高树晚烟》、《茂松清流》参加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上海出版界美术大展”。参加由黑龙江美术协会主办的“海上清风——上海山水小品展”,并收入《海上清风——上海山水小品》展览图录。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型长卷《浦江两岸尽朝晖》的创作,和余欣合作山水画《浦江之源》。发表论文《山水之外别有竹》,载《荣宝斋》总59期。发表文章《出不去,回不来——读彭小佳的“书”》,先后载于《雕塑》2009年第2期总70期、《四川美术》2009年第四期总115期、《当代艺术新闻》2009年第五期总52期。发表论文《王维绘画工作室考》,载于《上海中国画院通讯》总第二十八期。主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著作《造物设计史略》(与朱淳合着),上海书店出版社。担任上海书画出版社二十卷本《中国花鸟画通鉴》丛书编委。著作《花鸟画通鉴·浣却铅华》、《花鸟画通鉴·徐黄体异》(与江宏合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画集《上海书画名家精选·邵琦》,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出席中国设计史年会,发表论文《中国古典设计思想的现代启示》并做大会演讲论文收入《设计史研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发表于《装饰》。发表论文《与人的距离》,收入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纪念论文《民俗美术研究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发表论文《艺念:当代艺术的命名》,载于《艺术当代》。2006年担任十六卷本《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副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当代中国青年画家·邵琦》,河北美术出版社。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二十世纪山水画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二十世纪山水画语境》并做大会演讲,文章收入大会文集《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作品《高山流水》、《古溪清音》、《野色初凝》、《烟水空阔》、《松溪烟雨》发表于《书与画》,郑巨欣撰文《文韵酣畅》评论。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转型:现代性向自我性》并做大会演讲。出版著作《山水画通鉴·胸中逸气》、《山水画通鉴·入缵大统》、《山水画通鉴·松江画派》(与谢兴涛合作)、《山水画通鉴·托古改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作品《流光凝碧》、《古溪幽树》参加“朵云轩105周年同仁展”上海美术馆。发表论文《三个展览,一堆问题》,载于《艺术家茶座》。2005年之前2004年出版著作《中国画文脉——艺术院校研修丛书之一》,上海书画出版社。参加汕头大学长江设计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岁寒三友——两岸三地·中国古典图形和现代设计研讨会”,发表题为《以线取象 以形写神——中国古典图形的认知与表现略说》大会主题演讲,并收入大会论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应复旦大学《博雅讲座》邀请做《艺术与治学》讲座。发表论文《“出路”与“主流”》,载于《艺术当代》。2002年出版著作《吴湖帆词典》(与江宏合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著作《中国历代名画点读·百竹图说》,上海画报社。2001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的“海派绘画国际研讨会”,撰写论文《现代认同与自我性》,载《海派绘画国际绘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著作《酒酣心自开》(与郑巨欣合作),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担任责任编辑的《现代设计大系》五卷本出版,获首届国家艺术类图书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浙江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传统与出路》,载于《朵云》。1998年出版著作《簪花仕女——先秦汉唐的绘画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著作《创造与永恒》(与江宏、陈翔合着),上海百家出版社。1996年主编出版《清六家画丛·王翚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的“赵孟俯学术研讨会”,做题为《巨眼之识——从董其昌看赵孟俯》大会演讲,论文收入《赵孟俯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发表论文《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历史地位》,载于《典藏》。1994年出版著作《民族艺术精华》(与江宏合着),福建教育出版社。发表论文《中国绘画的私人化演化取向》,载于《朵云》。1993年出版著作《中国画心性论》(与江宏合着),上海书画出版社。发表论文《线·私人化·动作整合》,载于《书法研究》。1992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清初‘四王’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专题演讲《“四王”——一个关乎当下的课题》,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参加无锡市举办的“倪瓒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西方观念下的被选择》,载于《青年报》。1991年参加《朵云》举办的“潘天寿艺术研讨会”。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举办的“中国画艺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中国画的文脉》,载于《朵云》。1990年发表论文《重新发现时间——对〈论中国画的整合〉一文的时间观考察》,载于《朵云》。发表论文《“南北宗”论语境展示》,载于《朵云》。1989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举办的“董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南北宗”论的语境展示》,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发表论文《范式与式微》,载于《朵云》。1986年应邀参加北京大学“首届文学艺术节”,做“新具像的批评”专题演讲。1985年参与“西南艺术群体”的艺术活动,策划、组织《首届“新具像”画展》和《第二届“新具像”画展》。

零次文献 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如:书信,手稿,会议记录,笔记等。特点:客观性,零散性,不成熟性。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具体例子:二次文献:《南开大学自然科学论文摘要集》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科研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中国科技期刊中医药文献索引》薛清录总主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三次文献:《辞海》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993年 《中国商品大辞典》《中国商品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1992年

阿尔丰斯·都德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其中有几篇是美丽的童话,例如《塞甘先生的山羊》,叙述塞甘先生的一头温和而漂亮的小山羊,酷爱自由,不满足于后园的青草,偷逃到附近小山上漫游,勇敢地和狼搏斗,直到精疲力竭被狼吞噬。《高尼叶师傅的秘密》描述塔拉斯孔城开设面粉工厂后使当地磨坊的风车都停顿下来,但高尼叶师傅磨坊的风车却照旧运转不休,原来他用生石灰冒充麦子磨成粉。他的苦心却博得了居民的同情。 《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出版。 《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因此,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都德在《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中塑造了一个自吹自擂的庸人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漫画的手法讽刺资产阶级中某些人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 《雅克》叙述一个贫苦男孩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与《小东西》类似。 在《富豪》中,作者写一个暴发户到巴黎后遭到破产以至身亡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勾画了第二帝国时期丑恶的的社会风尚。 《努马•卢梅斯当》写的是一个善于钻营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长的高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形象。 《不朽者》主要是讽刺最高科学机构法兰西学院,书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他毕生努力奋斗,终于混进了法兰西学院,成了被称为不朽者的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 《萨福》写一个浪漫女子萨福的庸俗的爱情故事,曾受到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拉法法格的批判。都德是位多产作家,除著有大量小说外,1888年还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他的剧本《阿莱城的姑娘》(1872)曾由法国音乐家谱成歌剧。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见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关于《磨坊文札》 成名后的都德,在普罗旺斯乡间购买了一座山上的旧磨坊,告别喧嚣的巴黎,隐居在此,写作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 有趣的是,都德这本集子的《前言》竟然是那座磨坊买卖交易过程的记录,颇具历史现场感: ……当地业主,在他本人作出了法律保证与经济担保的条件下,明确宣称并无任何债务、特殊权益以及抵押的情况,当众出售并转让下述产业,给当事的承受方阿尔封斯·都德先生,诗人家住巴黎,此产业为一座风力磨面粉的磨坊,地处罗纳河山谷……一个杉树成群、橡树四季常青的小山冈之上;该磨坊业已荒置二十多年,不能再用来磨粉,现已布满了野葡萄藤、苔藓、迷迭香以及一直爬上了风翼的其他攀升植物。 尽管该产业的状况如上所述,且其大转轮已经破损,平台的裂缝中已长满了青草,但都德先生声称,此磨坊正合他意,他可以以此作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地方,自愿承担一切后果,对卖方无任何要求,不言而喻,修缮概由他本人自行解决。 此次交易由当事双方商定价格,诗人都德先生已经用通行的货币,将售款如数交付事务所……交易过程有公证人当场目睹……各有关人士签字…… 交易签约在邦佩里古斯特事务所举行,奥诺哈主持其事,在场的有吹短笛的老艺人法郎赛·玛玛依,有人称基克的持十字架的白衣修士路易塞…… 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别致的《前言》!这个《前言》引发了我无限遐想……我对都德先生的写作甚至写作状态产生了极大兴趣。 都德先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在接下来的一篇《安居》中,都德先生迫不及待地向读者描绘他的磨坊新居: 一大群兔子……足足有二十来只,在平台上围坐成一圈,正靠月光暖和暖和它们的小爪子呢……我刚把天窗打开半扇,呼噜一声,这支露营部队就东逃西散了,一个个露着白色的臀部,高高地翘着尾巴,溜进了矮树丛中。我却巴不得它们再回到磨坊里来。 都德先生的“房客”,还有一只“阴阳怪气”的猫头鹰,据说是个“喜欢沉思冥想的家伙”,倒是与都德先生相安无事。他接着描写磨坊的白天: 房门大开,阳光灿烂。 一片郁郁葱葱、翠色悦目的松树林,从我的磨坊前一直伸展到山坡下。天际,阿尔比尔山峻峭的顶脊清晰可见……万籁俱寂……只是在远处,偶尔传来一声笛音,薰衣草丛中一声鸟叫,大路上骡子的一声铃铛声。如此优美的普罗旺斯景色…… 然后,都德先生不无得意地对他的读者或者友人写道: 现在,您要我怎么来对您那个嘈杂而昏暗的巴黎表示惋惜痛心呢?我住在这个磨坊里是何等的舒适自在啊!这是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角落,一个充满芳香、煦和温暖的小天地,它远离报刊媒体、车马喧嚣与乌烟瘴气!……在我身边,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在这里才安居八天,我脑子里就已经联想翩翩,思如潮涌……您看,就在稍前的昨天傍晚,我亲眼看到羊群回到山脚下农庄时的情景,我向您发誓,我是绝不会用这幅景色来换取您这个星期之内在巴黎所观看的那些首场演出的。 就是这样一位归居田园、满心甜润的都德,他写下的又怎能不是一个个好的故事。 《繁星》,写一个牧童爱慕田庄主人的女儿斯苔法奈特,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斯苔法奈特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突遇山洪爆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自持操守,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度过了一个星光灿烂、充满诗意的夜晚。 《高尼勒师傅的秘密》,是在高尼勒师傅的风力磨坊即将被蒸汽磨坊取代的历史变迁中,在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上,突出描写了普罗旺斯人淳朴友爱的乡风人情——村人知道了高尼勒师傅风车空转的秘密,重又回到高尼勒师傅的磨坊磨麦子,直到高尼勒师傅死去。 读着《磨坊文札》会有种感觉,就是:其中每一篇小说都染上了都德先生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读者也随着都德先生坠入甜蜜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的纯净和牧歌的天真…… 即使是像《波凯尔的驿车》那样写老实的磨刀匠娶了漂亮放荡的女人而被人嘲笑的故事,那人性的缺陷与弱点也透出质朴与淳厚;即使是写《三遍小弥撒》那样讽刺宗教善男信女的篇什,妙趣横生中也蕴藉着温情。而像《赛甘先生的山羊》那样一篇探讨自由、冒险与生命代价的付出的寓言,都德也能将严峻深刻的主题写得清新有趣、天真烂漫、精致隽永。 可以说,《磨坊文札》是都德归居田园的怀乡之作,他的温柔的目光遍抚普罗旺斯的山冈、草木、牛羊,他的精致的文笔写出了此地的人情、人性、风俗,一个从没到过普罗旺斯的人,读了此书,都会有恍如置身其中的感受,都要陶醉在那美好的乡间。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田园牧歌般的《磨坊文札》又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这印象是在与法国另一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相比较得来的: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们、《项链》那样的环境,都是赤裸裸的一派世俗(或曰现实)景象,可没有都德式温情脉脉的面纱笼罩。这里且不论优劣短长,只是说,都德短篇小说有他独特的气质,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被作家的柔情蜜意过滤了的世界,恬静、清朗、精致,就连苦难也是安稳的,丝毫没有峥嵘、乖戾之气。 不知道都德的磨坊生涯是否结束于普法战争,抑或在其后才开始?若在战前,那就更可理解都德的《最后一课》何以如此沉郁悲怆;若在战后,那是对作家心灵的最大安慰。 本书的翻译者柳鸣九先生,是中国法语界的权威,他的著述与翻译以及主持的大项目可以列出长长一串。而翻译《磨坊文札》,即有他青年时代的系念,又因不急不缓、徐徐译来,他颇为谦虚地说:自己觉得倒也译出了一点原汁原味。 但我特别注意到的却是,柳鸣九先生在译后记中所表达的对于都德的田园的向往。谁不向往呢?阳光下,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的小山冈上的都德先生的磨坊……

  • 索引序列
  • 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
  • 海南出版社编辑
  •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工资
  • 福建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