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小麦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小麦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小麦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小麦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小麦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小麦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它的营养非常的丰富,在作为食物的时候有很多营养物质,当然小麦还可以作为饲料,下面是小麦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小麦营养价值介绍

每100克所含营养:

热量317 (千卡)硫胺素0、4 (毫克)钙34 (毫克)蛋白质11、9 (克)核黄素0、1 (毫克)镁4 (毫克)脂肪1、3 (克)烟酸4 (毫克)铁5、1 (毫克)碳水化合物64、4 (克)维生素c0 (毫克)锰3、1 (毫克)膳食纤维10、8 (克)维生素e1、82 (毫克)锌2、33 (毫克)维生素a0 (微克)胆固醇0 (毫克)铜0、43 (毫克)胡罗卜素1、6 (微克)钾289 (毫克)磷325 (毫克)视黄醇当量10 (微克)钠6、8 (毫克)硒4、05 (微克)。小麦

小麦的简单介绍:

小麦wheat,为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为各种粮食作物之冠,是重要的粮食之一。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小麦功效与作用,释名:气味: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浮麦:甘、咸、寒、无毒。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麦粉:甘、凉、无毒。

小麦及其营养特点

小麦按种植时间分为冬小麦、春小麦;按皮色分为红小麦、白皮麦和花麦;按麦粒质地分为硬小麦和软质麦。小麦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小麦品种、土壤类型、环境状况等影响。小麦籽粒的化学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为,***为,大部分在12%~14%之间。

小麦含有多种***酸,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高。小麦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淀粉多糖,主要包括纤维素、戊聚糖、混合链葡聚糖、果胶多糖、甘露聚糖、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和木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类,不溶性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对小麦营养价值影响不大;

水溶性成分主要是戊聚糖,被认为是小麦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其抗营养作用主要与其黏性及对消化道生理、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关。由于水分含量少,猪消化液黏稠度同其他家畜相比相对较高,因而通过戊聚糖酶降低消化食糜黏稠度的效果较差。小麦的容重在680~800g/L时,不会影响其能量浓度;当容重低于680g/L时,才会影响其能量浓度。

(一)小麦。

1、营养成分每100g小麦中含淀粉53~70g,蛋白质约11g,糖2~7g,脂肪约1、6g、粗纤维约2g;还含钙、磷、铁,微量维生素B等。

2、脂肪油 小麦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

3、其他小麦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

(二)小麦胚芽

小麦胚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采用合理工艺制备面粉,可得小麦胚芽。麦胚芽是小麦中营养素最集中的部位。蛋白质含量可达30%,脂肪含量为13、 9%,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约为面粉的10倍,并含维生素E、B1、B2、钙、镁、锌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

小麦胚芽还含植物凝集素。

(三)小麦麸皮

小麦麸皮含丰富的粗纤维。

【药理作用】

(一)增强脑功能和镇静作用

小麦胚芽具有增强细胞活力、改善人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尚有镇静作用以及抗衰老作用:

小麦胚芽还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二)降脂作用

小麦胚芽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使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

含量明显下降。小鼠灌胃可使肝组织中的脂质和过氧化脂的含量显著降低。

营养价值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营养成分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还富含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心脏少量的精氨酸、淀粉酶、谷甾醇、卵磷脂和蛋白分解酶。

小麦的营养价值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氨基酸(而筋)和B族维生素,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碳水化合物约占75%,蛋白质约占10%,是补充热量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小麦的营养价值:1 小麦的营养成分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氨基酸(而筋)和B族维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约占75%,蛋白质约占10%,是补充热量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2 补充营养小麦营养丰富,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是食物正常代谢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3 缓解便秘小麦麸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可提高食物中的纤维成分,可改善大便秘结情况,同时可促使脂肪及氮的排泄。4 提供能量小麦是主粮之一,含有大量的淀粉,食用可补充能量,为机体提供活力。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入药部分:秋季采收果穗,晾晒,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取成熟果

小麦的图片(20张)

实(小麦)、未成熟果实(浮小麦),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 颖果长圆形,两端略尖,长至6mm,直径~。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稍皱缩,腹面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具黄白色柔毛。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商品有时带有未脱净的颖片及稃,颖片革质,具锐脊,顶端尖突;外稃膜质,顶端有芒,内稃厚纸质,无芒。

化学成分:幼苗中含有Apigenin—di—C—acylglycosides,这种新甙之一是Sinapyl一8一D—galactosyl一6一C一arabinosylapigenin。此外,还含有Vicenin——ftoside、and schaftoside或者是他们的半乳糖基异构体以及蜀黍苷[Dhurrin,2一β—D—glucopyranosyloxy-2一(4-hydroxyphenyl)一2S—acetonitrile]。叶和杆中含有CH3(CH2)7CHO及其异构体醛和醇类等挥发性物质。

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粗纤维约2%。脂肪油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质酶及微量维生素乙等。麦胚含植物凝集素。

性味功能:中药味甘,性凉。小麦:养心安神,除烦。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治心神不宁,失眠,妇女脏躁,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悲伤欲哭。浮小麦:治自汗,盗汗,骨蒸劳热。

用量用法 中药30~60g,水煎服;外用小麦面适量,调敷烫火伤处。

宜忌 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未成熟小麦还可入药治盗汗等;小麦皮治疗脚气病。

营养价值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营养成分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还富含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心脏少量的精氨酸、淀粉酶、谷甾醇、卵磷脂和蛋白分解酶。

(每100g中含)

成分 名称 含量

可食部100

胆固醇(毫克)0

维生素C(毫克)0

钠(毫克)

水分(克)10

灰份(克)

维生素E(T)毫克

镁(毫克)4

能量(千卡)317

维生素A(毫克)0

铁(毫克)

能量(千焦)1326

胡萝卜素(毫克)0

(β-γ)

锌(毫克)

蛋白质(克)

视黄醇(毫克)0

δ

硒(微克)

脂肪(克)

硫胺素(微克)

钙(毫克)34

铜(毫克)

碳水化合物(克)

核黄素(毫克)

磷(毫克)325

锰(毫克)

膳食纤维(克)

尼克酸(毫克)4

钾(毫克)289

碘(毫克)0

食疗价值

麦麸和麦胚通常被加在谷物类早餐食品中或加入馅料、面粉糕饼里

。将精制白面粉和麦胚或麦麸混合可以增加面粉的营养价值(用1/4杯麦胚代替1/4杯面粉)。在蔬菜和煎蛋卷上撒麦胚可以增加营养价值。麦胚也可以用来代替蛋糕和小甜饼里的坚果。

粗碎小麦是将粗麦压碎而成的小颗粒。烹饪前必须浸泡(1杯麦用2杯水),烹饪时间为30~40分钟。粗碎小麦可加入做面包用的生面团里,也可以当早餐食品或奶油甜点。

生麦片在食用前要先浸泡几个小时,再烹制大约1个小时,每一杯麦片要用2杯水。烹制好的麦片的营养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制的程度和小麦的烹制过程。生麦片的获取方式和滚制燕麦相同,将谷粒放在大滚筒里打磨。

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末梢神经炎、体虚、自汗、盗汗、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妇人回乳也适宜食用。

忌食:患有糖尿病等病症者不适宜食用。

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小麦去皮与红豆煮粥食用可生津养胃,去水肿,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杀蛔虫,将陈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浮麦: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热,妇女劳热。

面: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麦麸: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瘀血,用醋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流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麦粉:主治补中,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将麦粉和醋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痛肿、火汤伤。

观赏价值

小麦可作为切花,在花束中做装饰,也可用于作插花的配材。

桑葚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桑葚的营养价值

桑葚的营养价值,桑葚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食物,不仅味道让人着迷,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高,适当的吃桑葚能够为健康带来很多的好处,下面一起来看看桑葚的营养价值。

成熟的桑椹果营养丰富,每100克桑椹含水分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纤维素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克,胡萝卜素30微克,硫胺素毫克、核黄素毫克,维生素毫克,钾33毫克,锌毫克,铜毫克,硒微克。

此外,还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等。其脂肪主要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和少量辛酸、壬酸、癸酸、肉豆蔻酸、亚麻酸等。中医学认为桑椹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息风,具有主治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耳鸣、便秘盗汗、瘰疬、关节不利等病症。

桑葚的功效作用

1、补肝益肾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生髓,是人身能量储存基地。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的功效。男性朋友要注意:从中医角度说,对于性机能失调、属寒热混杂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补肾壮阳,否则会越补越“虚”。夏天可饮用桑葚汁,不仅可补充体力,还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2、改善生殖亚健康

传承后代是人生一大要务!50%不孕不育归咎于男性精液质量下降。桑葚则可以改善这种“生殖亚健康”,是很多治疗死精症的方剂的重要组成药物。因此,男性朋友可以多吃桑葚。

3、补血养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葚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磷和铁,能益肾补血,使人面色红润,头发漆黑亮丽。若与黑豆、枣肉相配,还能提供使头发变黑的黑色素及供头发生长所需的蛋白质。

近代有学者研究出一则美发美容妙方:桑葚汁2000毫升,黑大豆100克,大枣500克。将黑大豆泡入桑椹汁中,浸透发胀后蒸熟,再浸泡再蒸,如此蒸浸5遍,将豆晾干,研成粉末。将红枣蒸熟后去核,捣成枣泥,掺入上述黑豆粉中,做成饼再蒸,取出待凉后放入冰箱。每天早晨当早点食用或作零食吃。如果你想有一头乌黑光亮的秀发、红润的脸蛋,不妨一试。

4、其他功效

当然,桑葚除了以上两种好处,还有很多功效。生津润肠、清肝明目、安神养颜、补血乌发等,都是桑葚的功效;现代医学还发现桑葚具有调节免疫、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诱变、抗衰老、降血脂、护肝等保健作用。

桑葚的食用禁忌

1、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2、孕妇禁吃桑葚子。

3、桑葚子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忌食用。

4、儿童不能够多吃桑葚子,过多食用导致流鼻血,因为桑椹子中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会影响到我们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

5、未成熟的桑葚子不能吃。因桑椹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6、桑葚忌用铁器盛放,因为桑葚会分解酸性物质,会跟铁产生化学反应而导致中毒,重者可死亡。

桑葚的选购技巧

买的时候市民要注意颗粒比较饱满,厚实,没有出水,比较坚挺的',是比较好的,红的桑葚会比较酸,所以紫色的最甜,表明已经成熟。

但是吃桑葚真的要小心你的衣服啊。如果沾染了桑葚汁,用洗衣粉是洗不掉的。棉质衣服上的桑葚汁,用肥皂洗涤不但不能去掉污渍,反而会使其颜色加重,应立即用白醋浸泡污渍处数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另外,如果是新渍还可以把食盐撒在污处,用手轻搓,用水润湿后浸入去果汁的洗涤剂溶液中洗净。

桑葚酱的做法

1、桑葚加糖拌匀腌制。

2、腌到出汤汁。

3、放入不锈钢锅中大火煮开。

4、转中小火慢煮,时常用勺子轻压一下果肉。

5、煮至汤汁收尽,果酱粘稠即可。装入无油无水的容器中,蜜封保存。

桑葚的药用价值以及营养价值

乌发素——桑葚中含有乌发素,它可以及时给头发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让头发吸收乌发素之后,变得更加乌发亮丽,远离白发的发生。同时在其他营养物质帮助下,让头发变得更加的健康柔顺,避免头发掉落的情况。

白黎芦醇——桑葚中除了常见的营养物质之外,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白黎芦醇,这种物质能够帮助降低血脂,促进细胞氧化,从而让人们远离动脉血管硬化以及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生。

芦丁、芸香苷——这些物质可以帮助人们远离一些癌症的伤害,它们可以抑制癌细胞扩散,以及吞噬癌细胞,让人们远离癌症的伤害。

维生素、脂肪酸——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肠胃消化,以及缓解和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所以桑葚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功效。

健康小贴士

桑葚效果很是显著,还有就是吃法也比较简单。但是简单的食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些事项,这些事项的注意,会让我们更好地发挥出桑葚的作用。

腹泻的朋友,最好也不要食用桑葚,食用的过多,会让腹泻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让身体变的更加的虚弱。

桑葚是寒性的食物,能够促进造血细胞的产生,抵抗病毒的入侵。所以在夏季吃的时候最为好,而桑葚也是在夏季盛产的主要水果,是新鲜的时期。

桑葚还是经期女性朋友不要食用的一种食物,因为寒性的食物,在经期的时候最好不要食用。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男性精液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很多男性却出现了不育的症状,他们的不愈多与精液质量下降有直接关系,而平时多吃一些桑葚,就能提高男性精液质量,能促进精子再生,提高精子活性,能让男性的不育尽快好转。

2、乌发美容降低血脂

乌发美是桑树的重要功能之一。 它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一些天然无法使人的头发变黑和发亮,从而可以减少早期美白的发生。 此外,桑椹还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 这些物质可以抑制人体内脂肪的积累,并可以消除人体血管中的胆固醇。 它们可以软化血管,防止血脂上升。

桑葚的营养价值

桑椹是一种高营养的水果。 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被人体吸收后,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再生,还可以改善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眼睛,预防视网膜病变,通常最适合那些身体虚弱且经常被眼睛使用的人,这对维持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桑椹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铁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这些物质能促进人体红细胞再生,增强人体的造血能力,它能预防缺铁性贫血,还能使人看起来 深黄色症状很快消失。 此外,桑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它们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桑葚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最佳保健果品,而新疆呢就是桑葚最好的产地之一,但是桑葚不适合长途运输,所以桑葚干是比较好的选择

桑葚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不仅含有Lys、Glu、His等16种氨基酸,以及VB1、VB2、VB3、VC、VE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有机酸,还含有铁、锌、钙、磷等矿物元素及胡萝卜素、纤维素、果胶、葡萄糖、蔗糖、果糖等营养成分。桑果又称桑椹、桑宝,具有清虚热,护肝养肾、利水消肿、安神解酒、养血乌发、延缓衰老等功效。它还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安神镇魄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桑果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脂类、维生素、鞣酸、花青素、矿物质等,具有调节免疫、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诱变、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护肝等保健作用。

肉类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食品营养本身就是人类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体质、延长寿命、繁衍与提高后代素质的物质基础。我整理的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篇一 食品营养与营养食品问题研究 【摘 要】及时地引导我国食物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促进食物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并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状况和食品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营养、卫生与色、香、味的辨证关系,指明了以功能食品、发酵食品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物结构;食品营养;食品发展 营养食品本身就是人类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体质、延长寿命、繁衍与提高后代素质的物质基础。从微观上来看,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要满足人类生命与生理的要求。现代食品科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食品中营养物质如何能科学合理平衡配合,研制并生产出“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食品。当然,食品中的色香味是食品中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之前,曾经单纯迫求色香味,生产出各种高脂、高糖、高人工添加剂的食品,致使美国在那个时期,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几乎占其总人口的10%以上,特别是一味追求“精粉、精米、精油”的前提下,癌症患者、遗传基因病人数也随之居高不下。上述疾病一度达到总人口的15%。为此,美国动用官方、半官方、民间各个有关研究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营养平衡食品,功能食品以期将一食物结构调整,经过近20年的努力,才使这种状况得以遏止和改善。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改善。 一方面出现了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富裕疾病”并正在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品种单一或营养不全或单纯强调色香味又造成了一方面儿童的营养不良症,儿童缺铁、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症。据2012年哈尔滨市小学生调查材料表明,儿童检出缺缺维生素C达40%,缺维生素A的达70%,缺钙的达60%,北方地方佝偻病率日益增高趋势。 另一方面从当前老龄人群的健康状况看,7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病,而且仍呈上升趋势。当然,致病因素很多,但食物中营养的不平衡是致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人进入老龄阶段,其整个机体代谢都进入新的平衡调整,需要符合老龄生理阶段要求的各种营养物质,不仅有营养物质的质和量要求,而且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供应尤为重要,破坏了这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配合,膳食中某种营养物质的过多过少都会引起老龄人的代谢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疾病。如现在风行的精米、精面、精油、精糖、精盐等各种精制食物,在精制过程中,使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铬、锌等大量损失,有的可达85%以上,相对地,又使一些有害元素如铅、锡、钒、铝超标。因此,老龄人代谢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痴呆病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强化食品,暂且撇开假冒伪劣不谈,也只是针对患有某种营养缺乏或过剩而造成机体不适出现某种特殊症状才会有效,如缺钙引起的骨软化症,缺锌引起的皮肤不全角化症。因缺铬引起的心血管病或糖尿病,我们可生产富钙或富锌或补铬的专门食品来满足这些相应疾病的人群需要,不能像标以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含糊其词宣传的所谓营养食品可治百病、永葆健康那样。其实,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与微量元素。但不同的在于量、种类和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比例,只以量、种类就可标明什么高营养物质,食品也就没有什么营养科学而言。 科学地强化食品,实质上是对某种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的人群,协助其自身进行平衡代谢调节的食物。因此,它具有生物学功能,我们称之为功能性食品,既是功能性,它就有特异性,不能随便应用到各个方面去,否则,就会造成人们不只是经济上,精神上的损失,而且适得其反,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有人提出“回归大自然”,这句话本意是正确的,从食物的角度来看,也不能不加以分析地认为凡是出于自然界的食物都可不加选择,不经科学调配大食特食,尽管有些自然食品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不等于是高营养物质。高营养物质应该是人体能高度吸收利用,大大促进人体的代谢平衡,提高人体健康与体质,这种食品应该称高营养价值食品。高营养物质不等于高营养价值。有些自然食物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但它也含有拮抗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有害成份,如菠菜是一种色、香、味较好而又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但其草酸含量较多,吃多了,就会影响人体对钙、铁、锌的吸收,孕妇、儿童和老人要注意食用。虾是一种含有大量卵磷脂、矿物元素而又味美质优的食物,但它含有一种五价砷化物,单独食用不会有多大害处,如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食用进入体内,可将五价砷转为三价砷而使人中毒。自然食物或称绿色食物(泛指未污染),其所含的营养成份随地区水源、季节、气候、环境、植被与培植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而不同。所含的营养成份不都是平衡的,有的自然食物中某些营养物质多而另外一些少,比例也不可能那样恰当,而且不少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对人体吸收呈拮抗作用的物质。为此,在重视采用自然食品的同时,应注意科学添加适量添加剂,过多或片面采用自然食物既不经济又不科学。结合食品成份的多样化,相互配合,可使食品中的营养产生生物学的互补作用,有益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食品的最高目的是被食用后,其所含的营养物质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以满足机体平衡代谢的需要,促进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而食品在生产加工、原料与成品运输及贮存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卫生,避免有害病原体、寄生虫、啮齿动物、空气有害成份以及尘土与其它污染物的污染,保证食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这是促进食品有效进入人体内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份不受损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色香味都能符合要求,食品中的食物组合搭配,加工工艺又必须科学,合理,这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和手段,四者缺一都不可能形成一个符合人们与现代化生产所要求的食品。因此,食品工业应该在发展日常必需要的大众营养食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开拓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在满足人们对色香味要求的基础上,补偿它们在精制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份,以提高其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健康。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生产出不同的营养食品或功能食品。 营养食品或功能食品,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营养需要生产的营养食品。这种食品既是保健食品又是提高体质加强免疫效能的食疗食品,其功能主要是促进人体的生理平衡代谢。遵照科学的平衡营养理论,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营养需求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调配,应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营养食品它既是功能性的,当然就有其特异性和针对性,这种食品受到国际上普遍关注,国外投入了相当的力量进行研制和生产,已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近十多年来的心血管病、糖尿病人数明显下降,日本、德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5岁,与其重视营养与功能食品的研制有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食品工业今后特别是在面向21世纪,应该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功能食品与发酵食品为主攻方向,结合我国国情与自然资源,生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能满足我国广大不同人群需要的各种功能与档次的食品,对发展我国经济,增强人体健康,保证子孙后代繁荣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篇二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试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谷类食品的消费在居民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油脂及畜肉类的消费量日益攀升。由此可见,谷类食品作为膳食结构金字塔的塔基位置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因此,充分了解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能促进人体自身的健康成长,预防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对纠正人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谷类食品营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76-02 谷类食物主要包括大麦、小麦、燕麦、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和高梁等,它们是人类的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营养学的角度全面分析谷类食品的营养素分布、主要的营养成分以及谷类食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谷类的营养素分布 多数的谷类种子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都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胚芽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谷皮越占谷类总重量的13%~15%,糊粉层和胚乳占83%~87%,胚芽占2%~3%。谷皮作为谷粒的外壳,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较高灰分与脂肪,食用价值不高。位于谷皮下层的糊粉层,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而作为谷类主要组成部分的胚乳,其主要构成为淀粉细胞,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并且其蛋白质含量由胚乳周围向胚乳中心成递减状态,而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含量则相对很少。谷类的胚芽则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一些酶类。 2谷类的主要营养成分 谷类食品由于受品种、气候、土壤、肥料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营养成分也会呈现出一些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包括如下几种: (1)碳水化合物。谷类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约70~80%),且主要成分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按照淀粉分子结构的构成不同,谷类淀粉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两者在溶解度、粘度、易消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并且其含量在不同的谷类中所占的比重亦不同,这就使其制成品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其中,直链淀粉的食物容易“老化”,形成难消化的抗性淀粉,而支链淀粉则易使食物产生糊化,提高消化率。总之,谷类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较高(约90%以上),是人体最经济、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2)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8~15%之间,主要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部分组成。且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粒外层最高,故去除过多外皮的精致米面较粗制米面其蛋白质的含量要降低许多。此外,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很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氨酸偏的含量也偏低,比如:小米和面粉中赖氨酸最少,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均相对缺乏。因此,在食用时应将谷类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从而,有效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3)脂肪。谷类中脂肪的含量较低(约2%),常见的谷类中,大米、小麦中脂肪的含量约为1%~2%,玉米和小米约为4%。此外,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谷胚中还有一定量的卵磷脂,但在谷类加工时,卵磷脂极易损失或流入副产品中。比如:从米糠中提取的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小麦胚芽和玉米中提取的胚芽油。这些油脂含高达80%的不饱和脂肪酸,60%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维生素。谷类食物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以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为主,其中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胚部,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的含量都较多。但这些营养成分容易随着加工而流失,因此,精制米面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 (5)其他。谷类中还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约为)、纤维素、矿物质等,其中谷类中的纤维素对胃肠具有刺激作用,可防止便秘。而矿物质主要为磷和钙,且大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从而提高磷和钙的利用率。 3谷类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发现,谷类食品中含有很多人体稀缺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不仅可以平衡人体所需的营养,防止肥胖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很多慢性病的发生率。因此,多食谷类食品对人体大有益处。比如:食用大米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盐酸、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和热量,而且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身体弱等病症。而玉米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且玉米中的维生素E、卵磷脂及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有良好的作用;纤维素,可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并可加快肠蠕动,防止便秘,预防直肠癌的发生;镁元素,可舒张血管,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有利;硒元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致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此外,玉米的利尿、利胆、止血、降压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肝炎、水肿、尿道感染等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总而言之,食用谷类食品有助于机体保持较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痴呆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并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并且可以促进消化道健康,预防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吃动物性食物,而谷类食品的食用量大幅减少。但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此,为了人体的健康,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应坚持以食用谷类食品为主,保持谷类食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为人们健康带来的各种弊端,确保人们健康而有益的膳食。 参考文献 [1]文芝梅,陈君石.现代营养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7 [2]龚魁杰,陈利容,赵全胜.我国居民重谷物饮食结构的探寻与展望,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 [3]崔朝辉,周琴,胡小琪.中国居民谷类及薯类消费现状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3:33-36 看了“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2. 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3.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2000字 4. 浅议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5. 营养与健康选修论文3000字

(二)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

少食者健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饮食比正常小鼠低三分之一热量的小鼠,寿命要延长40%,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南美厄瓜多尔比尔曼村人口不满一千人,但超过百岁的达九人之多。他们饮食少、且为粗茶淡饭,一天摄取1200卡的热量,不吃肉或蛋,饮食内容多是小麦、玉蜀黍、马铃薯、秋蕉、葡萄等谷菜果食。少食者长寿,确是有依据的。吃得愈少活得愈久一项研究表明,实验室里的老鼠摄取的热量愈少,活得愈久,即使年纪大了才减少热量摄取也不例外。研究显示,减少老鼠摄取的热量,可以收到立即良好成果,不但老鼠寿命延长六个月,其罹患癌症的比率也降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即便得了癌症,减少热量摄取也可以减缓肿瘤的成长。比如减少热量摄取的结果,老鼠的肿瘤死亡率从80%减少到67%。洛杉矶加州大学科学家席宾德勒说,年龄大的老鼠减少热量摄取,对肝脏基因产生的效果,和小老鼠节食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一些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延长寿命的秘诀之一,是人只吃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而热量低的饮食,也就是说,饮食上保持营养适度低下(但不是营养不良)。这办法经实验室证明非常成功。以这种方式实验的老鼠,原先只有两年左右的寿命,现在可以活到四年以上,并且还维持著青壮年的行为与外貌。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节食是如何让动物长寿的,但研究发现,节食的动物体内线粒体的基因突变较少,一些组织中的细胞死亡也较少。因此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节食延缓衰老的主要机理之一。下决心管住嘴巴吃得太多常有几种原因,一是有些生活条件不错的人,不懂得惜福,不考虑营养、而只顾自己的嗜好,看到美食就忍不住。第二种是想摄取充分的营养而勉强地多吃的人。有的人因为活动激烈,生理上需要多量的热量。但为了营养而大吃是愚昧的。多余的营养决不能为身体所吸收,反而会成为肝、肾中毒的因素。吃得太多的人肝脏常肥大,这是因为不调合地吃了多量东西,而胃肠需要把它消化而借力于肝脏。排泄量愈多,肝脏的负担也愈重。而肾脏也因为吃得太多太好的原因,同样地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许多疾病都是源于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日本横尾医学博士在其所著「快食、快便、快眠」一书中,有如下一节:「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长年的过食、过饮美食,而使胰脏中的内分泌器官发生故障,因而引起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方法是不要肉食、美食,平常不可暴饮、暴食。大食以后,胃肠因过分地膨大,致使通过它后侧的大动脉受到压迫,血液的循环受到了抵抗,而促使血压高涨。血压高是脑出血的直接原因。」许多疑难杂症的起因,也在于摄取饮食的方法不当。放任食欲造成饮食过量,再加上寻求不到正确的疗法,才会变成疑难杂症。而有心者即使不实行任何一种健康方法,只要肯维持少量饮食,就能够毫无病痛地活到八、九十岁,这类长寿者大有人在。精神状况得到改善吃得太饱,总会想打瞌睡,这是多人曾有过的经验。如果适当节食,少食者的体质一旦产生变化,睡眠时间多半也会缩短,本来每天要睡八小时的人,只需睡五、六个小时就足够。其实,身体若真是非常健康,一、二天空腹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一、二餐不吃就产生虚脱感的人,很可能是胃下垂或潜在性糖尿病等疾病的征兆。真正健康的人,一、二餐不吃,绝对不会觉得没有力气,或是冒冷汗,头晕目眩。「吃得愈少,身体愈健康。身体愈健康,就愈轻盈。身体愈轻巧,身心就愈清爽,心身爽朗,智慧就愈开明,愈有智慧,才能愈发灵巧。」这是一些少食主义者的体会。一些少食实践者说,最初肚子饿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的虚弱感,或是头晕目眩,心悸亢进、头疼等症状,但经过这时期以后,身体会突然转变得清爽起来,虽然空腹也还是精神奕奕,工作也充满了活力。即使稍微工作过度,也不会觉得疲劳。一旦养成少食的习惯,睡眠时间不但会缩短,身心都会感到愉快,不易疲劳,头脑清晰,比别人有加倍的体力工作。吃得多,身体愈笨重,人也愈懒散,心情就愈黯淡。智慧会不开,才能就笨拙。而一些有识之士虽然身份富贵,却不片面追求口舌之欲,过著粗茶淡饭的生活,尽享天年。长寿两理论互相关联人的寿命长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行为方式也极为重要。这方面有两种长期被关注的理论。一是吃七八分饱更长寿,二是体温较低能增加寿命。前一个理论得到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而第二个理论也得到验证,两者之间且有密切联系。正常人的体温平均是摄氏37度,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就寿命而言,摄氏度可能更好。把小鼠的正常体温降低摄氏度,它们的预期寿命最高可增加20%,这相当于人增加了7到8年的寿命。这个结果提示,人的血液温度低一些可能延长寿命。另一方面,饮食中的热量少三分之一的小鼠或哺乳动物的体温,又会下降摄氏度或更多。是低体温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是低热量饮食导致了低体温呢?为了找到其中的奥秘,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降低小鼠的体温。他们把一种基因植入小鼠大脑下丘脑和靠近该区域感知和控制体温的一群脑细胞中,让大脑误以为身体温度较高而发出降温指令,使得小鼠的身体降温摄氏度。降温后雌鼠的预期寿命延长20%,而雄鼠延长12%。这个研究证明,限制饮食的抗衰老效果是与低体温相联系的。其中的原理可能是,低体温延缓了新陈代谢和身体其他副产品的产生,如自由基。而自由基是损害细胞和促使细胞衰老的元凶。由此,也使得细胞的寿命延长,因而增加了寿命。

以下几篇文章供参考,可去图书馆复印篇名刊名期号营养师调制营养食谱科学之友2006年07期妇女产褥期患病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08期肿瘤患者的饮食护理健康之路2005年02期茂名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3期食疗加药膳让您吃出健康—从营养顾问开饮食处方说起食品与生活2005年03期1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广义而言,是指组成人们通常所吃的膳食以外的一些非传统食品或其成分。消费者希望通过食用这些保健食品来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生理功能,乃至预防疾病。关于保健食品的定义至今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说法,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保健食品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我国卫生部1996年3?5日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第二条规定,"本方法所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而美国至今尚无关于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的官方定义,就其含义而言,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既涉及人们所熟悉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又包括草药或其他植物中的非营养素成分。因此,人们在美国的保健食品商店中常可看到一些将营养素和草药成分合在一起的产品。如在一个包装中有5个不同的胶囊,分别为维生素、b-胡萝卜素、大蒜油、银杏叶提取物和人参提取物。2美国的膳食补充物健康与教育法(1994)美国没有颁布关于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管理的专项法律或法规。所有的食品都按照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来管理。该法规定一般食品及成分均不得申称有特殊功能;当然有些保健功能在具有充分科学证据和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后是可以在标签上标示的,如叶酸可预防新生儿的神经管畸形,钙可预防骨质疏松症,但不允许申称有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功效。为了明确对越来越多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政策,美国国会于1994年10月25日通过一项《膳食补充物健康与教育法》。该法的主要内容如下:⑴美国国会认识到:增进美国国民的健康状况是联邦政府的首要任务;营养的重要性和膳食补充物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方面的效益已有越来越多的科学报道;摄入某些营养素和膳食补充物与预防某些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为此美国联邦政府认为在严格防止不安全或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的同时,不应采取不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优质产品的上市制造障碍;本法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获得安全的膳食补充物的权益。⑵膳食补充物的定义: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草药或植物、氨基酸,人们用来增加总的膳食摄入量的膳食物质,以及以浓缩物、代谢物、成分或提取物形式出现的以上各种补充物的混合物;不作为传统的食物,也不作为一餐或膳食的唯一内容;标示为膳食补充物;不包括食品添加剂;其形式可包括粉末、软胶(囊)和胶囊。⑶必须要保证安全,但不规定需要向FDA送审哪些安全性资料。⑷不得申称有哪些保健功能,但某些已有充分科学证据的营养成分例外。⑸必须明确标示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⑹1994年10月15日以前未曾在美国上市的膳食成分称为"新膳食成分",需要向美国FDA提出申请(包括安全性资料和用途),FDA将在收到申请后180天内作出审批决定。⑺生产过程必须按照GMP的要求。⑻将建立一个"膳食补充物标签委员会",以向政府当局提出关于膳食补充物标示的要求。⑼在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内设立一个"膳食补充物办公室"来探讨膳食补充物在保健方面的作用,以及促进膳食补充物的保健和防病作用的科学研究。

谷类营养价值的研究论文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大家好,这里是宜佰 健康 !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酱类、坚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获取能量、营养素和植物有效成分的主要来源。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高粱、莜麦、荞麦等。 谷类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国人民膳食中以谷类为主,约66%的能量(多来源于碳水化合物)、58%的蛋白质来自谷类。此外,谷类食物还供给较多的 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故谷类在我国人民膳食中占重要地位。 1.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碳水化合物 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胚乳中,多数含量在70%以上。一般而言,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稻米中较高,小麦粉次之,玉米中较低。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淀粉,以直链淀粉为主。由于加工方式不同,谷类中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水平变化较大。目前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谷类淀粉的结构,培育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品种,以增加抗性淀粉或膳食纤维成分含量。 (2)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 12%,其中稻谷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粉,小麦胚粉含量最高,每 100 g可达 g,莜麦面的含量也较高。谷类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因此谷类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不及动物性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大米 77、小麦67、大麦 64、小米 57、玉米 60、高粱 56。 (3)脂类 谷类脂肪含量多数为 %~%,以小麦胚粉中最高,其次为莜麦、玉米和小米,小麦粉较低,稻米类最低。谷类脂肪组成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质量较好。从玉米和小麦胚芽中提取的胚芽油,8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 60%,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维生素 谷类中的维生素主要以 B 族维生素为主,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烟酸、泛酸、吡哆醇等,其中维生素 B 和烟酸含量较多,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 B1 和烟酸的主要来源,维生素 B2含量普遍较低,在黄色玉米和小米中还含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在小麦胚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维生素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谷胚中,因此,谷类加工越细,上述维生素损失就越多。玉米含烟酸较多,但主要为结合型,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故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居民容易发生烟酸缺乏病(癞皮病)。维生素E多存在于胚芽中。 (5)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约 % 3%,包括钙、磷、钾、钠、镁及一些微量元素,其中小麦胚粉中除铁含量较低外,其他矿物质含量普遍较高;在莜麦粉、荞麦、高梁、小米和大麦中铁的含量较为丰富;在大麦中,锌和硒的含量较高。谷类矿物质与维生素一样,也主要分布在谷皮和糊粉层中。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 姓名:XXX 身份证号:XXX 所在省市:XXX 工作单位:XXX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单位:XXX 姓名:XXX摘要:任何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素的食物,可以说都是好的食物。然而并不是只要用上好的食物,就能吃出健康来。有好的食物,也要配上适当、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能吃得健康、吃出健康。现今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对食物的要求已有提升,不仅仅是只限于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层次,而是要通过精挑选材、适当加工,要吃得滋味之余,更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随着社会步伐变得急速、生活节奏日趋紧张,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好的膳食安排往往是导致「都市文明病」的主因。懂得选择好的食物,坚持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 关键词:食物,营养 ,健康,平衡膳食 一、食物与膳食人类的食品 类有许多,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每种食物含有的营养素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人体只有通过吃多种食物才能获得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说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营养,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自身的营养,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素在是体内互相转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的。因此任何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素的食物,都可以说是好的食物。至于食物的「好」与「不好」,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体现在食用者个人的生活上的。任何食物,都含有不同成份、不同含量的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裨益,所以大体而言,是没有不好的食物。食物和膳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儿、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然而它们却密不可分。如果要用「好」和「不好」来衡量判断它们,我本人觉得有流于片面的感觉。因为某些认为「好」的食物,可能对某些消费者来说却是「不好」的。例如许多补药人参、鹿茸,有些人吃了会引起血压升高、鼻腔或者牙龈出血、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1】因此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它「不好」,然而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的的确确的「好」;再比如痛风症病人,因为其病患影响,绝对不能摄取含有核蛋白质食物如动物脏腑、禽类和鱼类等;然而这些食物,却往往是一般普罗大众日常必不可少的营养摄取来源。【2】不说别的,即使是现代人公认的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的动物脂肪也是如此,例如肥肉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年代及一些能量摄入不足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可弥补因能量摄入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及预防疾病的免疫力,所以对这类人群肥肉是很好的食品;而肥肉对于能量过剩的人来说则是应该避免食用的。又如高蛋白饮食在几十年前“糠菜代粮食”的时代是被向往的高级营养食品,但是对现代营养过剩的人及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则是必须控制的。当然这只是一两个例子,但是无可否认地说明,食物「好」与「不好」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性。膳食却不然,它是由不同种类的多样食物所构成,主要是以能提供人身体每天所需、适当含量的各种营养素为目标的膳食安排,就是我们说的「合理膳食」。反之,不管是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者,皆视为「不好的膳食」或「不良膳食」。根据我国「中国营养学会」的食物营养宝塔【3】数据提供,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食用250克到400克的谷类薯类及杂豆类,300克到500克的蔬菜类,200克到400克的水果类,50克到75克畜、禽、肉类,75克到100克鱼、虾类,25克到50克蛋类,30克到50克大豆类及坚果类,300克奶及奶制品,油脂类要控制在25克到30克之间,盐要控制在6克之内外加上1200毫升的水和6000步的身体活动便能达到平衡膳食的目标。既然「食物」和「膳食」是如此密不可分,那么如何选择食物、如何制定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就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的饮食模式,这是我们祖先根据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营养学说,迄今仍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所称道,认为这是理想的营养模式,应加以推广。【4】也就是说由于各种食物的营养成份均有其特点和相应营养价值,故在组织膳食时,必须将各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才能符合人体营养需要。二、食物选择技巧虽然说任何食物都是好的食物,可是我们还是要懂得怎么样去选择取舍,才能为合理而均衡膳食提供合适、合量的营养所需。食物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导致出现卫生问题,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常识,从而减少食品污染的危害。【5】选择食物的基本技巧:(一) 基本原则1. 不要购买没有受到适当保护的食物。2. 不要购买异常食物。3. 注意包装标签上的有效日期及贮藏方法。4. 不时不食,特别是生果及蔬菜类。5. 选择信誉良好供货商。(二) 各类食物的选择1. 鱼类(1) 不可有异味(2) 鱼眼睛要有光泽(3) 鱼腮要鲜红(4) 肌肉要有弹性,有光泽,颜色鲜明(5) 表皮要湿润,无破烂,粘液无混浊(6) 鱼鳞要紧密,不容易脱落2. 肉类(1) 颜色要鲜明正常,牛肉为深红色,羊肉为粉红色、猪肉为浅粉红色,脂肪皆呈奶白色或白色。(2)越小的动物越好。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当数虾肉、鱼肉、鹅肉、鸭肉、鸡肉,其次才是羊肉、猪肉和牛肉(3) 触摸肌肉时,感觉干爽而有黏润,富有弹性(4) 表面不要呈瘀伤色(5) 不可有异味3. 禽类(1)胸脯丰满及柔软(2)肌肉表面无瘀伤,富有弹性(3) 腿步易弯曲(4)脂肪呈白到黄色(5)不可有异味4. 蔬菜类(1) 要配合时令,不时不食。(2) 绿叶菜要青绿,叶要脆嫩,不可有焦黄。(3) 椰菜及生菜类,内部要紧实,不选外皮被剥掉的。(4) 豆类要脆和实,没有皱皮纹。(5) 根茎类基本上选取沉且实,颜色鲜明,表皮没有污点。5. 油脂类(食油)脂肪由甘油及脂肪酸所合成,脂肪酸可分为:(1) 饱和脂肪酸 (Saturated Fatty Acid)(2)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3)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6】大部份饱和脂肪酸来自动物脂肪和肉类、全脂奶、蛋黄和部份植物油如椰子油和棕榈油等,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应尽量少食用。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来自植物油,可以降低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而留下有益的胆固醇,可以适量食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来自鱼类和大部份植物油,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故烹调宜用,但注意份量要适当。然而有了合适的食物,并不意味着已经达到均衡膳食的目标。均衡膳食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合理的均衡膳食,要求膳食中营养素种类和数量搭配比较平衡、合理,适合用膳者机体的生理需要,其中食物的营养搭配无疑是最重要一环。三、营养搭配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难免受到地区、季节等因素影响,以致出现食物配伍不当。这样膳食中就会存在营养缺陷,呈现某些营养成份过多、不足,甚至缺乏。时日一久,这种搭配不当的膳食,就会导致人体生理失常或形成疾病。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证明,世界上尚没有一种单一食物能够全面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如母乳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食物,但是其所含的营养素也不完全,必须借助其它辅助食物来加以弥补。(一) 粗细粮合理搭配细粮搭配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传统的粗粮,即相对于大米、面粉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二是针对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面,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如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豆类蛋白质中含丰富的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若将谷类和豆类食物合用,他们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正好互补,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蛋白的生理功效。【7】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二) 主副食品合理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副食主要为动、植物性食物,它们在营养价值及感官性状上各有特点。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所以如果进行适当的副食搭配,如增加鱼、肉、蛋类和豆类等,可使主食的营养价值获得较大的提高。当然如果通过适当的烹调加工来改善、提升风味的话,其营养价值和人体吸收利用率也会有很明显的提升。(三) 荤素食品合理搭配荤食是指肉、鱼、蛋、奶及其制品,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无机盐。特别是动物肝脏中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适量食用可改善我国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欠佳状况。【8】素食主要是指各种蔬菜、水果和豆类。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含量丰富;水果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这些糖多是多糖,可以直接为人体吸收,因此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体吸收;豆类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9】因此两者搭配烹调制成成品,味美口香,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四)酸碱搭配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留下了很丰富的饮食文化,有待于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发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总的看来,动物性食物属酸性,而绿叶菜等植物性食物属碱性,这两类食物的搭配对人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荤素搭配的优点所在。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学家极力推广中国的菜肴搭配和烹调方式。 在社会物质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样吃得更科学或者说更有益于健康,是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因为各类食物有其特点、优点和不足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食物的各自特点和优点进行配伍,务求使互补有缺而臻完善。这更能符合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对中老年人来说,合理搭配显得更重要。四、膳食基本结构结合当今膳食结构类型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日本膳食模式(第一种类型) –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均衡,蛋白质、脂肪、能量的摄入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这一饮食结构主要以日本为代表,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动物性食物逐年上升,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断减少,从而导致目前第一位的死因为恶性肿瘤。(二)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第二种类型) – 这中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这种饮食结构主要存在于西方国家,正由于这种饮食结构导致这些国家的心脑血管疾病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三)东方膳食模式(第三种类型)– 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蛋白质和脂肪较少,但能量基本可以达到人体的需要,膳食质量不高。这种饮食结构以中国为代表的亚非国家,该饮食特点造成的最主要问题是营养缺乏。【10】(四)地中海膳食模式 – 主要以地中海周边沿海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食用大量海产食物、新鲜蔬菜、少食红肉,食用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和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既符合营养要求,更减低国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此可见,偏食荤和素皆不可取,皆因会造成体内营养失衡,进而引发种种疾病,损害健康,只有荤素之间的合理搭配,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成份。五、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急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的要求已有提升,不仅仅是只限于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层次。饮食中存在鱼、禽、肉等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少蔬菜、少主食的弊病日益明显,以致肥胖为核心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都市文明病」的发病率急剧飊升,全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所以说,「文明病」是吃出来的病,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供给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从而降低「都市文明病」的发生率。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吃出健康,坚持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条件不一,不需要、也不可能制定单一的膳食模式,而应该在继承各民族习惯与地方习惯的合理部份基础上,逐步使膳食结构更加完善合理。希望大家能够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享受美食,享受健康,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1】双红,这五种要少吃【J】长寿,2009,(11):45【2】石新,怎样预防痛风【J】长寿,2009,(10):7【3】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首页【4】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5】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2【6】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30【7】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5【8】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44【9】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6【10】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5~46

谷类主要指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包括稻谷,小麦,大麦,小米,高粱,玉米,糜子,燕麦等,也包括少数虽然不属于禾本科,但是习惯于作为主食的植物种子,如属于双子叶蓼科植物的荞麦。谷类种子中储备有丰富的养分,以便供第二代植物萌发时使用。其中最重要的养分是淀粉。也含有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 谷类在膳食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每日摄入量在250-500g之间。按干重计算。是各种食物中摄入量最大的一种,故而被称为主食。在正常情况下,主食提供了膳食中的50%-70%的能量,40%-60%的蛋白质和50%以上的维生素B1。 谷粒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谷皮、糊粉层、谷胚和胚乳4个主要部分。谷皮包括植物学上的果皮和种皮,糊粉层紧贴谷皮,处于胚乳的外层;胚则处于种子下端的一侧边缘。 稻米和小麦在除去外壳之后称为糙米和全麦,再经过碾白,除去外层较为粗硬的部分,保留中间颜色较白的胚乳部分,便成为日常食用的精白米和精白面粉,此时种皮、糊粉层和大部分胚随着糠麸除去。 稻米和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谷类作物。因为它们可以被“精磨”或“碾白”,精制之后口感细腻柔软,因此被称为“细粮”。除了稻米和小麦之外,玉米、小米等其他谷类没有经过精白处理,完整地保留了外层部分,因而口感较粗,被称为“粗粮”。 谷类种子是糖类的丰富来源,其中淀粉含量达70%以上。一般来说,每百克谷类种子中所含能量达(300kcal)以上,是人体能量的良好来源。 各种谷物的口感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淀粉的特性差异。不同谷类和品种之间淀粉的性质差异影响到谷类的消化速度,以及摄入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除淀粉之外,谷类种子中尚含有少量可溶性糖和糊精。一般来说,可溶性糖的含量低于3%,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含可溶性糖最多的部分是谷胚。 谷类食物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戊聚糖等,果胶物质比较少。谷粒中的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谷売、谷皮和糊粉层中。其中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谷皮部分,往往损失于精磨时的糠麸之中,胚乳部分的纤维素含量不足%,故而长期偏食精米白面容易引食纤维不足的问题。各种未精制的谷类都是纤维素的良好来源。 半纤维素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包括β-葡聚糖和戊糖、己糖、糖醛酸、蛋白质和分类的复杂多聚体。大麦和燕麦中富含β-葡聚糖。β-葡聚糖经功能研究认为它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预防慢性疾病发生的效应。 谷类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在7%-16%之间,品种间有较大差异。 按照蛋白质的溶解特性,谷类中的蛋白质可以划分为谷蛋白、醇溶谷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四个组分。多数谷类种子中醇溶谷蛋白(也称麦胶蛋白)和谷蛋白所占比例较大,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相对较低。醇溶谷蛋白和谷蛋白属于储藏蛋白质,而醇溶谷蛋白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均低于清蛋白和球蛋白,使得谷类蛋白质的生物价值较低。谷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则变化较大,在小麦中,谷蛋白与醇溶谷蛋白的组成相似,而在玉米当中,谷蛋白中的赖氨酸含量远高于醇溶谷蛋白。随着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增加的主要是储藏蛋白,因此总体蛋白质质量会有所下降。 多数谷类种子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往往是色氨酸或苏氨酸。燕麦和荞麦的蛋白质是例外,其中赖氨酸含量充足,生物价值较高。如果与少量的豆类、奶类、蛋类或肉类同食,则可以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有效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物价值。 谷类的脂防含量较低,多数品种仅有2%-3%、主要集中于外层的胚、糊粉层和谷皮部分。这一部分被称为非淀粉脂类。其中含有丰富的VE和亚油酸,并含有磷脂和谷固醇等成分。谷胚油常常被作为营养补充剂使用,具有防止动脉硬化的效果。 某些谷类品种或组分是油脂的重要来源,如高油玉米的胚中脂肪含量达10%以上,可榨取玉米胚油;米糠和小麦胚也是高档油脂的来源。 胚乳部分的脂肪多以与淀粉结合的形式存在,称淀粉脂类,也称为淀粉-脂防复合物,此结合物十分稳定,常温下难以分离。其中以磷脂为主,约占总淀粉脂类的85%。此外,糠麸中还含有少量蜡质。 谷类中脂肪含量较低,故而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也不高。黄色籽粒的谷类含有一定量的类胡萝ト素,可以在人体内少量转化成维生素A,但β-胡萝ト素含量比较低,黄色主要来源于叶黄素类。谷类中不含有维生素D,只含有少量维生素D的前体麦角固醇。其中维生素K的含量也很低。然而,谷胚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较高,以小麦胚芽含量最高,玉米胚芽中含量次之。而且,胚芽中的维生素E以生物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为主,还含有一部分生育三烯酚。故而,全谷类食品也是维生素E的来源之一,而精白处理后的米面维生素E含量极低。 谷类中不含有维生素C,但B族维生素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B1和烟酸含量较高,是膳食中这两种维生素的最重要来源。此外,尚含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2、泛酸和维生素B6。 谷类籽粒中的维生素主要集中在外层的胚、糊粉层和谷皮部分,其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谷胚中,尼克酸、维生素B6和泛酸主要集中于糊粉层中。随加工精度的提高,含量迅速下降。 谷类中含有30多种矿物质,但各元素的含量,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品种、气候、土壤、肥水等栽培环境条件关系极大,而且在籽粒中主要集中在外层的胚、糊粉层和谷皮部分,胚乳中心部分的含量比较低。 在矿物质中,以磷的含量最为丰富,占矿物质总量的50%左右;其次是钾,约占总灰分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镁的含量也较高,但多数谷类钙含量低。锰的含量在各类食物中是比较高的。 在谷类的精制加工中,将外层的胚、糊粉层和谷皮部分基本除去,甚至可以用矿物质的含量来测定加工的精度。因此,加工精度越高,其矿物质的含量就越低。 从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来说,谷类中矿物质的化合状态并非人类直接可以利用的形式,主要以不溶性形态存在,而且含有一些干扰吸收利用的因素。例如,粮食中所含的植酸常常与钙、铁等形成不溶性的盐类,对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有不利影响。植酸是一种磷的贮藏形式,在种子发芽时由植酸酶水解,可以被幼芽利用。植酸和矿物质的分布类似,在谷粒的外层较多,胚乳中几乎不含植酸。所以,加工精度过低时,谷物的钙、铁、锌等矿物质利用率降低。 不同谷类种子的营养价值: 1、稻米 稻米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按照品种不同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还有早稻和晚稻之分,但其糖类和蛋白质含量大致相似,脱壳后淀粉含量在75%以上,蛋白质含量在7%~9%之间。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虽然相对较低,但因其中醇溶谷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其生物价值较高,因此蛋白质的综合利用效率接近其他粮食品种。 稻米中脂类的含量与加工精度有关。稻谷的脂肪含量在%%之间,而精制大米中仅含%,80%以上的脂防分布在稻米的外层部分。大米胚芽油中含6%-7%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 稻米的B维生素含量较其他谷物低,而且越靠近米粒中心的部分维生素的分布越少。故而精白米是各种谷物主食中B族维生素含量最低的一种。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如果菜肴搭配不当,则容易发生缺乏维生素B族所引起的脚气病。 稻米的矿物质中以磷含量最高,其次是钾和镁,其中90%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精白米中矿物质含量很低,而且矿物质中磷的比例最高,因此属于成碱性食品,不利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黑色、紫色、红色等有色稻米中的矿物质含量高于白色大米。 2、小麦 小麦是世界上第一大栽培作物,也是各种面食品的原料,按品质可分为硬粒小麦和软粒小麦两类,栽培时间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小麦籽粒含淀粉约75%、,可溶性糖约%,胚乳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甚少,只有在发芽时,可溶性糖オ会大幅度上升。然而,小麦胚芽的含糖量高达24%,其中以蔗糖为主,约占其中的60%,其余为棉籽糖。一片全麦粉烤制的面包约可提供克膳食纤维。 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普通小麦品种含蛋白质8%~13%、含量高的品种可达18%,低蛋白质品种的含量仅有8%左右。硬粒小麦面筋含量较高,适合用作面包、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原料;软粒小麦面筋含量较低,适合制作糕点类产品。春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通常高于冬小麦。 小麦含有几乎等量的谷蛋白和醇溶谷蛋白,能够形成独特的面筋结构,从而能够加工成品种丰富的面食品,特别是发酵后具多孔结构的面包。面筋的含量和质量高时,面包的品质也随之提高。 小麦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糊粉层和谷胚中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合理,生物价值高;越而胚乳内部,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越低。然而,外层质量较高的蛋白质在谷类的加工精制中大部分被损失了,精白米面中被保存下来的多是胚乳内部质量较低的蛋白质。 小麦蛋白质的生物价值虽然比大米蛋白质略低,但是经过与豆类的互补,其数量上的优势就表现出来。因此,在混合膳食中,小麦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仍然高于大米。 小麦籽粒含有微量的类胡萝ト素,包括胡萝ト素和叶黄素等,因而未漂白面粉呈现淡淡的黄色,被氧化后面粉颜色变白。 麦胚中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常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于食品中。由于精制小麦粉中的维生素B1含量比精白米中高,因此在副食不够丰富的情况下,以面粉为主食者比以精白米为主食者较少患脚气病。 小麦中的矿物质含量高于大米,但也集中于谷粒的外层。锌、铜、镁、锰等元素在胚乳中的含量不足全粒的10%。 3、玉米 玉米属于粗粮,淀粉含量达70%以上,膳食纤维较为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7%-10%之间。普通玉米的蛋白质以醇溶谷蛋白为主,缺乏赖氨酸,色氨酸也不足,生物价值比小麦蛋白低,但玉米胚的蛋白质质量较高。 一些特殊的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例如,高赖氨酸玉米的赖氨酸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倍左右,色氨酸含量和蛋白质总量也有所提高。高油玉米不仅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蛋白质品质也有一定改善。 普通玉米的脂肪含量可达3%-4%。玉米胚是食用油脂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5%,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玉米未经精制,其中的B族维生素得以充分保留,维生素B1和B2较为丰富。玉米中的尼克酸含量也较高,但以结合形式存在,而且其中色氨酸不足,故而以玉米为主食又缺乏其他副食可能导致癞皮病。 玉米中的矿物质以磷、钾、铁等为主,其钾含量高于大米白面。 4、燕麦 燕麦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15%-17%。燕麦的钙、铁含量大大高于一般谷物。燕麦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半纤维素,主要是β-葡聚糖,含量可达燕麦总重的4%-6%,占燕麦半纤维素成分的70%-87%。 谷类精制加工的主要方式是适当碾磨,去除糠麸,使其便于烹调并利于消化吸收。 谷粒中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价值较高的蛋白质集中在谷粒的外部,而胚乳内部则逐渐降低。在出粉率90%时,B族维生素的含量便大大下降,到出粉率为70%时,B族维生素的保存率一般仅为总量的35%以下。据测定,经过3次碾磨之后,市售大米中的维生素B1含量从糙米的下降到。 但是,如果出粉率过高,产品中带有大量谷皮,又使纤维素和植酸增高,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吸收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先进的加工机械能够减轻精制中的营养损失,例加提胚技术使得在精制米、面的同时又能够提取谷胚部分,制取谷胚油、谷胚食品等产品,充分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小麦分层碾磨技术可以保留较多的糊粉层部分,提高了精粉的产出率,同时提高了B族维生素保存率,并改进了面粉的烘焙性能。 为了适合不同的消费需要,目前有许多新型谷物产品问世,对营养价值产生不小的影响。 制面包的高蛋白面粉在碾磨之后通常使用化学氧化剂如过氧化苯甲酰、二氧化氯、溴酸钾等进行处理,但同时也会使面粉中的B族维生素受到一定损失。自发面粉中加入了磷酸氢钙和碳酸氢钠等膨发剂,使钙营养价值得到提高,但维生素B1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营养强化面粉中添加了维生素B族、铁、钙、赖氨酸等营养素,使面粉的营养价值大大提高。 蒸谷米是稻谷经过浸泡、汽蒸、干燥和冷却等处理之后再碾磨制成的米,处理后,稻谷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向内部转移,因此蒸谷米比普通米的营养价值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免淘米无需淘洗即可直接烹调,从而避免了淘洗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含胚精米”可以保留米胚达80%以上,保存了较多的营养成分。营养强化米是在普通大米中添加营养素的成品米,强化剂往往是B族维生素、赖氨酸和苏氨酸、铁和钙等。 传统的主食加工品主要是米饭、馒头、挂面、糕点、饼干、面包等。由于它们大多属于日常主食,对营养供应的意义格外重大。在加工过程中既发生营养素的损失,也因为添加各种辅料而改善营养价值。 酵母发酵消耗了面粉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但增加了维生素B族的含量,并使各种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性提高。酵母菌所含植酸酶水解了面粉中的大部分植酸,伴随酵母发酵的轻微乳酸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钙、铁结合,可以形成容易为人体利用的乳酸钙和乳酸铁,从而大大提高了钙、铁、锌的吸收率。 焙烤过程中,蛋白质中赖氨酸的ε-氨基与羰基化合物(主要是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褐色物质,使蛋白质中赖氨酸的生物利用率降低,例如烤面包时会损失10%-15%的赖氨酸。这个过程中产生烘烤的特有香气,但是会加剧谷类食品中赖氨酸的不足。如果能够从辅料中获得外加的赖氨酸,则对营养价值不会有太大影响。烘培中维生素的破坏较少,如面包焙烤过程中,维生素B1约损失10%-20%,维生素B2损失3%~10%,尼克酸的损失低于10%。油炸的高温会使谷物中的维生素B1损失殆尽,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50%以上,是各种加工方式中营养损失最大的一种。方便面中以油炸方便面占据统治地位,含油量高达20%-24%,面粉中的维生素经油炸后损失严重,使方便面的营养素不平衡,而且储数过程中容易发生油脂氧化,不利 健康 。非油炸方便面的营养价值大大优于油炸面。 方便食品的制作应用了淀粉的预糊化技术,其营养损失依所采用的脱水方法不同而异,以冷冻干燥方法对营养价值的影响最小,油炸影响最大。在膨化工艺中,除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之外,其他营养素损失不大。许多口感粗的“粗粮”经过膨化后口感得到改善,丰富了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来源。通过膨化后喷涂调味品的工艺,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营养强化。 粉皮、粉丝、凉粉、酿皮等食品是由谷类或薯类提取淀粉制成的。在加工过程中,绝大部分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随多次的水洗涤而损失殆尽,剩下的几乎是纯粹的淀粉,仅存少量矿物质,营养价值很低。 制作优质挂面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为提高耐煮性,往往加入氯化钠和钙盐。近年来有许多营养型挂面问世,如赖氨酸挂面、蔬菜挂面、荞麦挂面、海藻挂面、鸡蛋挂面等,进一步改善了挂面的营养价值。 在家庭烹调中,使谷类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便于消化吸收。但是营养素也有一定提失。(按食物论,一切淀粉都是植物的淀粉颗粒,不加热就不被机体消化!) 米在淘洗中即可发生营养素的损失,据报道,用力淘米时,维生素B1可以损失30%-60%,维生素B2和尼克酸可损失20%-25%,矿物质损失70%,蛋白质损失15%,脂类损失43%,糖类损失2%。用水越多,时间越长,水温越高,越用力搓洗,营养素的损失就越严重。 米和面在烹调中主要损失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蒸、烤、烙等方法营养损失较少;由于扩散作用,水煮面条和饺子有一半左右的水溶性维生素溶入汤中,故而应将面汤一起食用。同理,捞蒸米饭的营养素损失也十分严重。制作油条油饼等煎炸食品的营养素损失最大,因为其中加入碱和明矾。又经高温油炸,使维生素B1受到很大破坏。一般面食的维生素B1保存率在50%-80%之间,而炸油条的维生素B1保存率为0。

豆类营养价值研究进展论文

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一、豆的营养价值1.大豆的营养成分大豆含有35~40%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含蛋白质最高的食品。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且富含谷类蛋白较为缺乏的赖氨酸,是谷类蛋白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大豆含脂肪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以亚油酸为最多,达50%以上。大豆油含的磷脂,并含有维生素E。大豆含碳水化物25~30%,其中一半为可供利用的淀粉、阿拉伯糖、半乳聚糖和蔗糖,另一半为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子糖和水苏糖,可引起腹胀,但有保健作用。大豆含有丰富的钙、硫胺素和核黄素。2.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1)蛋白酶抑制剂(PI)生豆粉中含有此种因子,对人胰蛋白酶活性有部分抑制作用,对动物生长可产生一定影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含有豆粉的婴幼儿代乳品,尿酶实验必须是阴性。(2)豆腥味主要是脂肪酶的作用。95℃以上加热10~15min等方法可脱去部分豆腥味。(3)胀气因子主要是大豆低聚糖的作用。是生产浓缩和分离大豆蛋白时的副产品。大豆低聚糖可不经消化直接进入大肠,可为双歧杆菌所利用并有促进双歧杆菌繁殖的作用,可对人体产生有利影响。(4)植酸影响矿物质吸收。(5)皂甙和异黄酮此两类物质有抗氧化、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其更多的保健功能。(6)植物红细胞凝集素为一种蛋白质。可影响动物生长。加热即被破坏。总上所述,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也存在诸多抗营养因素。大豆蛋白的消化率为65%,但经加工制成豆制品后,其消化率明显提高。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大豆中的多种抗营养因子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这使得大豆研究成为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二、豆制品的营养价值豆制品,除去了大豆内的有害成分,使大豆蛋白质消化率增加,从而提高了大豆的营养价值。大豆制成豆芽后,可产生一定量抗坏血酸。目前的大豆蛋白制品主要有4种:(1)分离蛋白质;(2)浓缩蛋白质;(3)组织化蛋白质;(4)油料粕粉。

豆类及豆制品的营养价值豆类包括各种豆科载培植物的可食种子,其中以大豆最为重要,也包括红豆、绿豆、豌豆、蚕豆等各种杂豆。豆类与谷类种子结构不同,其营养成分主要在子粒内部的子叶中,因此在加工中除去种皮不影响营养价值。1 大豆的营养特点大豆包括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白大豆等品种子,以黄大豆比较常见。黄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达35%~45%,是植物中蛋白质质量和数量最佳的作物之一。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高,但蛋氨酸为其限制氨基酸。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达谷物蛋白质的2倍以上,如果与缺乏赖氨酸的谷类配合食用,则能够实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使混合后的蛋白质生物价值达到肉类蛋白的水平。这一特点,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摄入足够动物性食品的人群特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以谷类为主食的我国应大力提倡食用豆类。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传统用来生产豆油。大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亚油酸含量达50%以上,油酸达30%以上,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油脂。其黄色来自类胡萝卜素。大豆油中的亚麻酸含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多在2%~10%之间。低亚麻酸、高油酸和亚油酸的品种受到欢迎,因为高亚麻酸的豆油容易发生油脂氧化,不利加工和储藏。大豆含有较多磷脂,占脂肪含量的2%~3%。在豆油的精制中,磷脂大部分被分离,成为食品加工中磷脂的主要来源。大豆含25%~3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50%左右是人体所不能消化的棉子糖和水苏糖,此外还有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所构成的多糖。它们在大肠中能被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但同时也是肠内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因子,因而无碍健康。在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这些糖类溶于水而基本上被除去,因此食用豆制品不会引起严重的腹胀。大豆中各种B族维生素都比较高,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是面粉的2倍以上。黄大豆含有少量胡萝卜素。但是,干大豆中不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总含量为4.5%~5.0%。其中钙的含量高于普通谷类食品,铁、锰、锌、铜、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高。此外,豆类是一类高钾、高镁、低钠的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大豆中的矿物质生物利用率较低,如铁的生物利用率仅有3%左右。除营养物质之外,大豆还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皂甙、大豆黄酮、大豆固醇、大豆低聚糖等。2 其他豆类的营养价值除大豆之外,其他各种豆类也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包括红豆、绿豆、蚕豆、豌豆、豇豆、芸豆、扁豆等。它们的脂肪含量低而淀粉含量高,被称为淀粉类干豆。淀粉类豆类的淀粉含量达55%~60%,而脂肪含量低于2%,所以常被并入粮食类中。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在20%以上,其蛋白质的质量较好,富含赖氨酸,但是蛋氨酸不足,因此也可以很好地与谷类食品发挥营养互补作用。淀粉类干豆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比较高,与大豆相当。鲜豆类和豆芽中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外,其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常被列入蔬菜类中。3 豆类中的抗营养因素各种豆类中都含有一些抗营养物质,它们不利于豆类中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多种豆类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它们能够抑制人体内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蛋白酶的活性,其中研究比较多的是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于存在这类物质,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很低。在水中加热处理可以使这种物质失活。红细胞凝集素也存在于多种豆类中。它是一类糖蛋白,能够特异性地与人体的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聚作用,对人体有一定毒性。适当的湿热处理可使这种蛋白质失活,蛋白酶处理也可使之分解。豆类中所含的大量植酸会妨碍钙和铁的吸收;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脂氧合酶,它不仅是豆腥味的起因之一,而且在储藏中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和胡萝卜素的损失。豆类中所含有的低聚糖在经大肠细菌的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等,使人腹胀不适,过去也作为抗营养因素对待,实际上它们对营养吸收收并无妨碍。4 大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大豆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途非常广泛,除去传统用来制作各种豆制品外,还可被添加在多种食品中,改善其营养或品质。传统豆制品以豆腐为代表,保留了大豆的大部分优点,不仅比整大豆容易消化,而且去除了对人不利的各种抗营养因子,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食。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其含量与动物性食品相当。例如,豆腐干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牛肉,达20%左右;豆浆和豆奶的蛋白质含量接近牛乳,在2%~3%这间;水豆腐的蛋白质含量5%~8%之间,相当于猪的五花肉;腐竹的蛋白质含量达45%~50%,相当于是牛肉干。同时,豆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但这些脂肪是优质的植物油脂,其中富含必需脂肪酸和磷脂,不含胆固醇,对人体健康有益。大豆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在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较大的流失,表现为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的含量下降。豆制品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大豆本身含钙较多,而豆腐以钙盐为凝固剂,因此豆腐的钙含量很高,是膳食中钙的重要来源。大豆中的微量元素基本上都保留在豆制品中。素食者往往用大豆制品代替动物性食品,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类食品中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但是与动物性食品相比,大豆制品不含维生素B12,铁的含量和生物利用率也不及肉类,可以通过营养强化加以改善。

大豆及豆类食品的营养价值?1、因为豆类提供的是优质蛋白,是植物性食物里边唯一的优质蛋白的提供者,是真正的保健食品;2、豆除了蛋白质之外,它的其他的营养素也至关重要,如大豆卵磷脂,这是大豆里很重要的一种营养。另外,还有大豆异黄酮,它作为保健品目前也被得到了最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大豆卵磷脂是其中之一,大豆异黄酮就是植物化合物种,它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所以,对女性尤其对于接近更年期的女性,经常的吃豆类的制品,从大豆异黄酮角度也有着别的蛋白质类的食品不可替代的价值;3、磷脂,还有大豆里边的多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类;4、大豆还有特殊之处是里边的钙、铁含量是相对比较高的,同时也是植物性食物成分里利用率最高的一种食物。

  • 索引序列
  • 小麦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 桑葚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 肉类营养价值研究论文
  • 谷类营养价值的研究论文
  • 豆类营养价值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