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论文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论文

发布时间: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论文

1.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双减”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从内容可以看出,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接受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减轻家长的压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第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第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2.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在校外培训机构中形成的。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活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减少绝大多数学生的补课需求,进而推动“双减”的真正落地。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体是老师,绝大多数的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寒来暑往,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长大后,对他们当年的老师心存感激,学校课堂发生的点点滴滴成了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但我们也痛心的看到,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外补课牟取私利,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失守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双减”政策下,这样的不良现象会得到严肃处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当日所学,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具有选择性,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机。优秀的教师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通过“刷题”提高学业成绩;优秀的作业一定是用心设计的,是一种巧妙的师生信息交流途径。

坚守学校教育阵地,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言行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不投入时间陪孩子成长,却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盲目跟风攀比上,孩子成绩稍微下降,不与孩子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马上想到的就是补课,一掷万金,仿佛我花钱了,我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

家长的焦虑情绪来自教育的谎言,来自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来自社交软件里的小道消息,来自对子女发展空间的错误定位,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个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规范培训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同时要办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从而形成减负共识。

3.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细化落地措施,稳步推进,狠抓落实是重中之重。“双减”政策的出台,是破除唯分数论,让教育回归本心的第一步。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要严格贯彻相关政策,不能阳奉阴违,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深刻领会政策精神,严格贯彻意见要求,努力消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等功利现象,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有关部门更要加强监督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和机构进行依法惩治。同时,此次“双减”政策态度调查结果也表明,影响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其实还有很多,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多,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联手,加紧完善和出台具体针对性的政策,努力消除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福利。

但从根本上讲,确保“双减”政策真正落地,需要双轮驱动,除了狠抓落实,更要破除传统“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单一教学评价体系的禁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分数为王等观念影响下,分数可以决定一切,分数可以代表一切,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成绩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孩子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未来的道路。而事实上,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品德、身心、审美、劳动等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要建立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不能唯分数论。北大学霸弑母等骇人听闻案件的发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忽视三观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什么恶果都可能发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我们相信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通过社会各方共同携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让教育能够回归初心,学生和家长也能够真正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4.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初心。好的教育既要适合学生,也要适合学校和家庭;既要适合区域乃至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要适合当下乃至今后。一直以来,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就致力于把学生从“唯分数论”和“唯升学率”中解放出来,“双减”政策更是这一理念落地生根的深刻诠释。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和各类“超前”培训中解放出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引导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本分,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教育回归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双减政策”能促进教育真正回归学生,让更多学校和教育者把更多时间用于培养“全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路径,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通道成才的“立交桥”,实现“人人皆可通过教育成才成德”。

让教育回归学校。“双减”政策有利于让教育主阵地真正回归学校,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新路子,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学习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们不断学习探究,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课堂的能力,提升教学艺术。通过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引导学生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的民生痛点,有效地提升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

让教育回归家庭。“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的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将不再被校外培训所“占据”,学生们有更多时间进行家庭亲子互动、阅读、运动等活动。同时,让更多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教育生态。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和谐,也将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以及“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开启“大教育”和“大学习”时代。

5.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对老师来说,“双减”政策实施确实带来了更大挑战,它需要老师有对人生、教育的积极心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价值观,能自我调控与管理情绪,拥有心理疏导技能。老师们应以积极态度对待,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幸福力量。

对学校而言,“双减”之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且其不仅要面对学生,更要面对老师。或者说,能否提升老师的幸福感和幸福力,将决定落实“双减”的质量。

对相关部门和学校而言,可通过师资改革、师资配置制度,统筹提升师生配比;提高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标准,保障老师待遇;和师范类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合作,充分利用大学资源;通过社会购买的方式来开展课后服务,减轻老师们的负担。

对家长来说,则需调整教育方法、教育态度和对孩子的期待。给孩子减负,家庭教育不能减,家长应利用好课余时间多陪伴孩子,增加亲子互动,培养孩子自给、自主、自立的能力,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氛围和环境。

与此同时,社会也需形成良好教育氛围,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要积极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永葆教育初心。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具体措施:1、提升教师素质课堂作为减负增效的重要阵地,体育教师责无旁贷。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熟悉体育教育最新的发展要求,从技能掌握上做到一专多能,适应并充分胜任体育教师、教练、健康指导员等多种角色需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升课堂魅力,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积极、进取的氛围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激活体育快乐因子。2、灵活课堂教学,提升体育课堂魅力体育课堂是开放、活力、双向的,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创造性、提升趣味性、创设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达到增强健身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否则不利于维持课堂纪律,影响学习效果。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潜力都比较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游戏,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每节体育课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而对于高年级学生,体育教师要有威严性,保持与学生的适当距离。3、精选课后作业,强化学生体育思想意识让体育作业从“一门学科作业”,到形成“一种锻炼习惯”,再到养成“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地制订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能的家庭作业清单列表,并参与督促学生每天打卡,协助学生养成“每天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行为习惯。我们教研室体音美组对中小学体育课后特色作业进行了检查调研,在条件成熟的学校试点实施这种做法,真正让体育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健康的“营养剂”、成为亲子关系的“增进剂”、成为师生关系的“融合剂”。4、丰富体育社团学校要构建包括基础性服务及课后拓展服务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一体化的体育社团体系。强调“情动、思动、行动”的活动方式,以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比如学校设立丰富的学生体育社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美操、韵律操、武术等体育项目在校园遍地开花,使体育周、体育月、体育节等活动常态化,调动全体师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种体育活动在校园里有效开展。5、倡导体育游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体育游戏作为小学阶段体育课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好的健身与热身作用。对于体育游戏的创编与开展,可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现出来,利用游戏本身的元素和特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要把教材精心设计成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滚翻和攀爬内容后,可以设计“爬雪山”“过草地”“钻过火力网”等游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6、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首先,体育课程内容既要坚持经典,也要体现时代性。教师要对教材加以改造,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呈现多样化特点,他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因此,体育教学工作要把握学生体育需求多样化这一特点,设置更多的教学项目,特别是学生喜爱的项目,以此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理念及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背景下,体育学科的教学方法也应跟上时代变化,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更具活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在一些体育课中,练习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至于很多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着重考虑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更好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双减”提出的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体现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和鲜明的素质教育导向。通过提升教师素质、灵活课堂教学、精选课后作业、丰富体育社团、倡导体育游戏的方式,将体育锻炼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造了“欢声、欢快、欢腾”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让“双减”下的体育锻炼更火热,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四条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培育、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推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第二十五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组织体育训练、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并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学校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第二十六条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时,组织病残等特殊体质学生参加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鼓励学校组建运动队、俱乐部等体育训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有条件的可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双减政策实行来临,新学期开始开学,家长、老师有何感想呢?下面为您推荐的范文,欢迎阅读。 【 篇一 】   总体来说,有点茫然……   之前,我还有点所谓的自信。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自信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方法,包括应对考试的策略。我时常在想,我一个农村偏远村小读出来的孩子,虽没有读到985、211,尽管没有高学历,但能够从村小、乡中、县高中,再到大学,也不是靠关系“关”出来的,而是自己在学习路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哪怕是接触的农村“哑巴式英语”,即便是次次考试都放弃听力部分的我,也同样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四级的考试策略;十多年前通过率并不那么高的司法考试,我依然也是一次性通过。所以,尽管我离“学霸”这个词还很遥远,但自认为“应试”不错。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拥有十年有余的编辑教辅图书的人生经历的老公。他,小学、初中、高中的理科教辅,都有校对,都有涉猎。换句话说,不说完全了解考试前沿,但或多或少知晓部分。解题技巧,更不用说,我见识过他家教朋友家孩子的方式。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我稍微有那么一点自信,我自信我们自己能够教好孩子。因此,我们也没打算去外面报所谓的培训班。当然,孩子能否学好,除了与教育方式方法有关,很大程度上还跟孩子的“慧根”有联系。所以,信心十足,只欠实践。   现在,双减落地,我那刚巧赶上就没有作业的一年级的儿子,让我有点茫然。   其一,家庭作业,除了复习、预习的功能,还应该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家庭作业,一方面是熟悉教材与课程,另一方面是熟悉学校的教育理念、老师的教学进度、孩子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所谓的分层作业等,更能够展示出孩子的“功力”。现在没有作业,那我就看不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就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瞎子过江、过海。退一步说,如果每天先检测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得知道学校的教学进度、学习深浅,还不去说有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监测。   其二,我不希望“鸡娃”,但我也同样不希望孩子在“碌碌无为”中度过。那么,赶上没有作业的一年级,我在家庭教育这一块,究竟该如何把握这个教育的“度”?   其三,本来之前就没有家庭教育经验,再赶上一个“双减”政策的突袭,难免在之前的茫然中更加茫然。如何当好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结果在新课题还没有开题之前,又增加了命题要求,变成了“在‘双减’新政落地的情况下,如何当好一名小学生的家长?”   【 篇二 】   今天是“双减”后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孩子和家长都已经在学校上了好几天课了,也切身体会到了“双减”政策之后的些微变化。   我有一个家长群,昨天下午,我在群里问了群友们他们在“双减”后的感受。   所谓开局一张嘴,无图无真相,没有办法,今天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一篇文章因为各种原因没法发,所以无奈之下早上起床临时写的,也没有时间去截图了。   回答大概有这么几种。   1、双减老师什么作业也不布置了,教辅也不统一买了,心里没着没落的。   有很多家长朋友反映,学校连教辅书都不再统一购置了,有些学校老师会通过家委会来让家长够买,有的是真的就什么也不管了。   这一点在小学体现的比较明显,尤其是一二年级。   我个人是不认同小学不留作业,不写教辅的,大概我不属于人类高质量教师吧,还是有些因循守旧。   适当的练习有利于巩固知识,毕竟关注我公众号时间久的朋友,对学习理论也比较熟悉了。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学习——遗忘的过程,要对抗遗忘就只能把过程转换为学习——复习——练习——再复习——巩固——应用——掌握。   这也是正常的学习习惯。   毕竟艾宾浩斯曲线不会被“双减”影响。   2、延时之后,接孩子堵车,反而更麻烦,六点放学,到家七八点了,不过作业在学校做完了。   比如在武汉,不只一个武汉的朋友跟我说,延迟放学之后,学校门口反而更堵了,因为放学人流和晚高峰合二为一,加倍的酸爽。   还有其他城市的朋友发了一张下班的人流和放学的学生在地铁里人挤人的照片,我只能表示慰问。   大城市高峰期的交通我是体验过的,实在不行就在外面吃饭,然后上机构课,或者玩耍,错开晚高峰再回家吧。   毕竟作业已经做完了。   3、学校规定全部都延时,家长很苦恼,机构课没有办法上,或者即使能上也太辛苦了。   很多地区都有这种情况,虽然课后延时服务说是自愿的,但不少学校是一刀切的要求统一延时,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一旦统一延时,很多孩子放学后就必须望机构赶,否则时间赶不及,甚至有些已经来不及了。   毕竟线下机构要求八点半结束,时间太紧。   即使赶上了,也相当于是连轴转,孩子、家长都会比较辛苦。   此时机构的位置就比较重要了,老师差不多,选哪个比较近的,或者就是选择网课。   据说很多机构都在收缩线下教室的数量,向网课转换,毕竟房租是真实成本。   4、机构跑路了,没课了。   比较悲催的是这位关系很不错的朋友。夫妻俩都是很有思想很有办法的家长,娃也耐鸡,然而机构跑路了,如之奈何?   我当然是站在家长这一方的,不管这个机构规模多大、口碑多好、历史多悠久、师资多强,“双减”之下皆为蝼蚁,所以能消的课尽量消,报班也注意尽量限制时间,不要一时冲动,为了一些优惠大量报课。   慎之。   5、一切照旧,歌照唱,舞照跳。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边厢机构跑路,那边厢机构里人头攒动。   有群友昨天发了个小视频,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政策的执行有早晚,有强弱,对于同一个政策的理解也会有区别,但......珍惜吧,这样的日子不会很久的。   就目前我这所在的小城市,机构的确都改了时间,周一到周五,暂时线上,以后择机线下。   没得商量。   这样子,基本上初高中以上就没有时间补课了,因为初中放学本来就晚,挪到周中,根本赶不上机构上课时间,而机构周一到周五晚上八点半就得结束,线上也是九点结束。   所以现在的机构,只有小学市场了。   6、教材难度下降了。   有朋友反映一些大机构的教材难度直线下降,虽然说还有一些补救措施,但家长们其实都不太满意。   长期看,国家对机构的定位就是补差。   这是很容易想通的逻辑。   只要有培优,就总会有内卷发生,谁先卷谁收益,傻子才不卷。   所以,机构课程难度的下降是必须的,国家现在是顾不上,之后对于教材难度、授课难度的监控是一定要跟上的。   同时相应的,考试的难度会不会下降?   对于教辅的监管会不会加大,比如收紧教辅出版行业,实行前置审查,控制过难教辅的出现?   这些都是未知数,都是我的猜测,但谁知道呢?   7、学校延时服务是自觉申请,表示不申请,自己回去学习。   据说某些城市的家长,为了争得不过分延时,不一刀切延时的政策,费了老大劲了。   客观的讲,如果家长可以自己带,肯定比统一的延时,让老师看管效果好。   一对一,个性化嘛。   延时服务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一部分家长的接送困难,也没有全部解决的必要,很多政策其实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只要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就是不错的政策了。   而且延时服务我算了下,延时一两个小时,基本上正好写完作业,吃完饭。   什么?   你孩子是一二年级,没有作业?   你孩子学校不安排饭?   那......   往好处想,起码孩子没有乱跑,安全上有保障对吧。   8、机构开始朝老师挥刀了。   很多朋友在声讨机构的时候,总是高喊资本万恶,同时又把机构的老师和资本捆绑起来,说他们助纣为虐。   其实大家都是打工人而已。   老师们老老实实的按照机构统一的备课给你孩子上课,并没有什么错啊。   但是昨天开始有朋友转发一些聊天截图、朋友圈截图,某家大机构开始和老师们重新签合同,貌似对老师们很不公平。   “双减”下,很多机构活不下去了,比如最近的巨人。   活下来的机构,也要断尾求生,人力成本当然也是成本中的大头。   所以不少机构裁员,而有些机构则是重新签合同。   政策落地,最后是要落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和家庭身上的,作为旁观者也是物伤其类,兔死狐悲,谁知道下一个受政策影响的会是哪个行业呢?   9、告别是朋友圈的主旋律,上岸,上岸!   “双减”之下,我的群里不时会有家长分享一张截图,转发一篇文章。   某某机构关门歇业了,告别!   某某老师离开教培行业了,告别!   昨天晚上,礼花蛋也告别了!   相信告别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   与告别对应的,就是上岸。   很多机构名师纷纷上岸公办学校,对于公办学校的师资是一波补强。   其实如果能够把机构老师吸纳进公办教育体系,对于公办教育来说是一波补充,但难就难在编制和钱上,这个事解决不了,就很难办。   10、私下联系,一对一方兴未艾。   前一段有张截图,说是一家公司老板直接把自己孩子的机构老师招聘进来,专门负责给孩子上课。   虽然可能是个段子。   但的确有家长朋友考虑和机构老师私下联系,一旦机构关门,就让老师一对一教课。   唉,怎么说呢?   没话可说。   11、学校组织了一些体育训练活动,大家表示感兴趣。   体育锻炼课平时太少了,想必这是很多家长朋友的心声。   我也是恨不得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   当时“双减”刚出来我也是建议学校加大体育课老师招聘,增多体育课。   也别延时什么的了。   就正规上课,只不过每天多一节正课——体育,是有八九家长们是不会反对的。   12、有的延时之后正好,有的延时之后反而太晚。   大城市的学生延时之后大概是五六点,有家长反映时间正好。   但很多小城市,本身小学就是五六点放学,再延时,反而时间太晚了,家长都下班了,然后还要在哪里等好久。   所以政策落地还是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13、周末一天上兴趣班,一天出去徒步。   当问及周末怎么办时,有家长朋友说,让孩子上一天兴趣班,再出去徒步一天。   嗯嗯,感觉这样的话,孩子们周末的确有时间跑着玩了。   似乎也挺好?   14、院子里玩的小朋友多了起来。   有朋友说,院子里放学后玩的孩子的确比以前多了点,这似乎是个好事情啊,毕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所以大家也不要太焦虑,“双减”如果落实下去,大家的耗费都会减少,即使鸡娃,可能强度也不需要那么大了。   15、学校延时太久,孩子饿的慌,但有的家长表示学校发了点心。   不少家长反映,虽然延时了,但是学校不发吃的,孩子出来之后第一句话就是饿。   有学校发点心,但毕竟是少数,所以还是给孩子准备点方便速食带包装的小零食吧。   毕竟学习是个很耗费能量的事情。   说了很多家长们的感受,最后说说我的想法吧。   双减目前是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别说家长不知道未来走势,连主管部门也是一样。   感觉这个政策出台的太突然仓促了,大家都措不及防,学校、机构、家长,大家都没数。   双减,减到哪一步算是到位?   有没有路线图?   要达成什么目的?   各项政策如何去落实?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去克服?   摸不着头脑。   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同地区的政策各不相同,口径力度也不一致。   家长们也不太适应,心里都是毛毛的,处在观望状态。   估计需要一个学期到一年的时间来捋顺,有一套成型的解决方案和规划。   也会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出台,通过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来达成共识。   所以我还是观望,也劝我的群友们做好准备,既不能抵触政策的变化,说实话,这个力度,国家是下了决心的,谁也扛不住,你抗,就会有新的政策下来。同时也不能松懈,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因时而动。   处在这个转换期,大家真的太难了。   大家关于“双减”有什么体验呢?

双减政策下的体育教学论文

生命是革命的本钱

双减政策对体育的影响包括:1、提高站位,增强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强化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3、加强行业服务,支持引导行业主体健康发展;4、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5、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正确行业理念;6、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服务工作机制。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目标是经过5至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从方式更加科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双减”政策落地后,也将会展示学生们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天赋和潜能。而体育中考加分、体育课留作业、中小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等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教育论文

可以先说这个政策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然后可以说一下自己的计划。

应该就是结合一些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而且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写成议论文的样式。

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作文又有了一大新话题,关于双减政策的素材,这就为大家备好了。

观点一,双减让教育起点更公平。

适用主题,教育公平等。教育内卷已然成为中国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少家长重金砸钱补课,期盼通过前对其出来的教育能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起点。而教辅机构更是打着你来培养你,打败你的对手,你不来就培养你的对手打败你的口号来火上浇油。父母焦虑的心燃烧得更猛烈了,但孩子却被灼伤了,所谓的教育公平更是被推上了活塔尖,备受大众质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把人比作树木,认为不必勉强让树木长得一样高,但要在立脚点上求平等。如今双减政策的出台,一是对教育公益属性的坚守。二是为营造基础教育公平的学习环境提供保障。双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公平教育的良好开端,但在如何抹掉中国家长焦虑的情绪和躁动这个问题上,还亟待我们去解决。

观点二,双减促进孩子全方面发展。

适用主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剑工作的落地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往堆积如山的功课,让学生抬不起头来看窗外自然的美好,站不起来活动筋骨,脱离不了课室去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所以双锏势在必行。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讨,通过精心备课、设计校内高质量练习题等举措,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减质不减富,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及研学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家校一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都能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现代学生。

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是教育行业的改革,这一政策在出台的时候,让很多人都感觉到惶惶不安,生怕自己孩子成绩下滑,忧心忡忡,但其实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双减政策下的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与双减有关的课题研究题目有以下:一、“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二、“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三、“双减”背景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五、“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六、“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八、基于“双减四润”理念的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九、“五力三心”模式下的“双减”行动研究十、“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生“体验式”课后托管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二、“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三、“双减”背景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五、“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六、“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八、基于“双减四润”理念的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九、“五力三心”模式下的“双减”行动研究十、“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生“体验式”课后托管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有以下这些:1、游学军.“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32):9-12;2,徐立萍,冯淼华.“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发展契机与前景刍议[J].出版广角,2021(20):24-27;3,王先茂,凌晨,董国永,等.污名化背景下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与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1、35(06):25-33;4,陈水云,王晨,张晓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运动精品,2021(1):25-26;5,王东.新时代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39(6):69-72;6,麻广一,宫士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问题、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21、39(6):86-91。

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论文题目的调查方法是,首先对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论文题目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然后再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解析,最后再写出总结,就能调查完了

双减政策下德育论文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最近在读《大秦帝国》,其中商鞅的一段话很值得细品,“你说,变法究竟变甚?说到底,还不是改变旧的利害关联,建就一种新的利害关联?隶农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富裕农户尚未得益,自然怨骂。你且拭目以待,三年以后,秦朝野定将对变法刮目相看。”历史证明:商鞅变法是顺天意顺民心,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后来的大秦帝国。其实,个人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是历史正确的选择,但是当下,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老师日常教学中一些原来的常规活动被打破了 比如以数学教学活动为例,原来很多老师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题海中的磨砺和变式训练中实践。“双减”政策下学生目前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辅,别无他物,想从多做多练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急剧减少。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从45分钟内要质量,毕竟大家都知道,“双减”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也就对学校健全教育管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我是从有效提问和精心辅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从教师课堂中的有效问题引发学生产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促进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有效问题进行学习中的再思考,通过精准辅导提升教学质量,精准辅导也包括,学生辅导和问题辅导两个方面。 二、学生原来的学习状态被打乱了 原来的学生依赖于老师的反复讲解,依赖于多种辅导资料的轮番轰炸,依赖于放学后的作业辅导班,依赖于周末和假期的辅导班,甚至依赖于家长安排的一对一辅导。这么多的学习机会,总有一个适合自己,总有一次能被听到,花了那么多钱或多或少总有些许效果。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存在了。有的孩子还保持在原来的学习状态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不能改变,在一个月、两个月或不久的将来,肯定就会掉队的。 “双减”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生、对家长也是,如果我们都不改变,还用老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关注课堂,家长不关注学生,学生不关注学习方法,被淘汰也只是早晚的事。这种状态下,学生该怎么做? 以我们的数序课堂为例,首先学生要学会预习,学会在预习时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其次在课堂上能够注意老师解决自己所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老师忽略了自己的问题,要敢于大胆呈现自己的问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精准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再次要能够根据新掌握的知识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仅要锻炼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能力,学会在变式训练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家长原来的教育方式不可用了 “双减”之前的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推给了学校和辅导机构。孩子的教育,上课时间有学校的老师负责,非上课时间由辅导机构的老师负责。自己平时忙于其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也不懂和不会对孩子教育。“双减”的出台,不再是自己拿些钱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真真正正的把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放在了首位,家长也许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首先,家长要在家做好表率。孩子离开辅导班,在家的时间自然会增多,与父母陪伴的时间自然会增多,如果家长不能积极学习、读书,沉迷于刷手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也不会高。其次,家长要对学生多关注。对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多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等,做到有问题早预防,有问题早解决。纵然“双减”给大家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总体来说,教育也是朝着越来越好的状态下发展的。所以,家长只要用心,在离开辅导班以后孩子的学习依然可以越来越好的。 总之,就像《大秦帝国》中商鞅在变法之初所言一样:你说,“双减”究竟减甚?说到底,还不是减去教育中过重的负担,建就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学生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家长也直接得益,减轻了家庭负担,只是教育孩子自己要劳心劳力了,自然纠结。部分老师可能也是在开始之初,需要过度,纵然迷茫,但不会太久。你且拭目以待,一段时间以后,举国上下将对“双减”政策刮目相看。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双减政策是回归教育本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校老师的教学中心一定是需要摆在校内的,过往对于在校老师参与校外有偿授课的行为,各地的惩处标准不一,导致了这一现象时不时会发生,而“双减”政策明确了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做的事情,对在校老师校外有偿授课行为进行了明文禁止。未来,在校老师的重心只能够放在校内教育之上,而静下心来投入校内教育工作的老师们,也将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双减”是必然之举,大势所趋。教育是民生之基,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存在负担重、短视化、功利性等突出问题,对冲了改革发展成果。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等顽瘴痼疾,造成了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教育焦虑不断加重,严重透支着家长和学生的精力和身体。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实现教育公平,而青少年又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双减”政策,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是国之大计。

第二、落实“双减”,要双轮驱动,抓好校内校外两个方向。其一,要狠抓课堂质量,守好教育阵地。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要想推进全链条“双减”工作,必须从源头发力,遏制参加校外培训的内在需求。其二,要规范校外培训,引导教育航向。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有力监管,深化机构治理,规范好培训类目,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

第三、家长观念能否转变,也是“双减”政策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加之各类培训机构的宣传鼓动,家长们困于单一评价体系中、限于焦虑紧张中,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要充分引导家长试着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孩子进行更合适的规划。

  • 索引序列
  •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论文
  • 双减政策下的体育教学论文
  •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教育论文
  • 双减政策下的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 双减政策下德育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