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关于礼仪教育类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礼仪教育类硕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礼仪教育类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然而现今我国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大学生的文明修养和文明行为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引起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教育 礼仪修养 所谓礼仪,就是用来约束自己、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特定的行为、语言等表达自己对别人尊重、理解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受历史传统、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为主要目标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和技巧。中国更是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在古代,“礼”更是曾经与“法”共同成为社会调整的手段,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却让人难以乐观:校园内各种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笔者认为,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 “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 “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 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你的礼仪修养,培养你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大学生礼仪的论文3000字是不够,你可以把论点扩展到社会的现象和需求上,把人生规划都写进去。

每个王章都有

对幼儿的礼仪 教育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 方法 ,作为教师要言行合一,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抓好对幼儿的培养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 文明礼仪 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 (一)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教师和家长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帮助幼儿改掉“小王子、小公主”的蛮横脾气,引导他们学习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与人的交往中,谦恭有礼、落落大方。如有客人到家,幼儿应礼貌问好,主动让座;在幼儿园,有同伴过生日,幼儿应表示祝贺,并送给同伴一件温馨的小礼物,等等。 (二)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服饰仪表礼仪、语言谈吐礼仪、行为举止礼仪。服饰仪表礼仪要求幼儿衣服要整洁平整,不穿奇装异服,头发、脸、手要干净,不要给人脏兮兮、邋里邋遢的感觉。语言谈吐礼仪要求幼儿说话要态度诚恳,不造作不浮夸;见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并注意措辞,多用敬语、礼貌用语。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人的语言谈吐对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行为举止礼仪要求幼儿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手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要一会儿碰碰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会儿抠鼻子,一会儿掏耳朵;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在公交车上要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三)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课堂礼仪和讲座演出礼仪等。课堂礼仪要求幼儿在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遵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与同伴协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讲座演出礼仪要求幼儿在听讲座、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窃窃私语,不乱扔垃圾,要精神饱满,积极与场上演讲者、演员交流互动,要尊重他人的劳动,适时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等。 二、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每天活动最多的地方是家和幼儿园,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和家长应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到哪些是规范的行为,哪些是不规范的行为,对他们规范的行为加以鼓励、强化,而对于不规范的行为,帮助他们摒弃、改正。幼儿在幼儿园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对此,幼儿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应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幼儿进餐时,要依次入座,不大声喧哗,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能挑食、偏食,桌面要保持整洁,吃完后要擦嘴、漱口,并自觉收拾餐具等。 (二)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 儿童 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在游戏中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融入礼仪规范的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使他们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让幼儿玩:A洗手,B也洗手;A玩玩具,B也玩同样的玩具。A对B说:“你为什么学我?”B对A说:“你为什么学我?”A恼怒,B也恼怒。此时教师出场,对A和B进行调解。教师对A说:“你试着对B微笑看看。”A对B微笑,B对A也微笑。A装出哭的样子,B也装出哭的样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初步理解到: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我对别人不好,别人就会对我不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谦让,有礼貌,这样对方才会对他们做出谦让、有礼貌的反馈。 (三)在集体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每天下午组织开展“国学堂”活动,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等 国学经典 ,并结合相关的视频节目,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为人处世等。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争做文明礼仪使者”活动,在教授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举止的基础上,在整个幼儿园中开展竞赛,评选文明礼仪使者。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幼儿讲礼貌话、做文明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强化中,达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 (四)在特殊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喜欢过节,而近些年中国兴起了 父亲节 、 母亲节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气氛浓郁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幼儿讲述爸爸妈妈生育、抚养他们的辛苦,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并引导幼儿要懂得感恩,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动手为父母制造一张新奇的 贺卡 、画一幅漂亮的画作为节日的礼物,并写下对父母爱的话语。在 教师节 ,家长要提醒幼儿为教师准备节日礼物,并说出自己对教师节日的祝福。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不要“高大上”,不要“贵奢华”,要的是幼儿自己的小创意,可以是一件精致的小手工,也可以是一盆充满生机的小绿植等等。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幼儿懂得了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 作者:王睿屹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钢一幼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一、养成良好的礼仪教育习惯 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幼儿园里的晨间活动就给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晨间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给幼儿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微笑,加强对幼儿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对于幼儿可以在晨检的过程中,体会和学习到懂礼貌等文明的礼仪,由此可见,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贯穿到幼儿身边的。长此以往,家长和小朋友之间就能够主动的问候,创造出和谐的礼仪氛围。 二、积极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早操是幼儿园每天最基础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时间,安排统一的早操学习,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教会幼儿们一些有关礼仪的儿歌,并将这些儿歌精心的编排到早操中去。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来学如何让幼儿把礼仪教育运用到活动中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顾虹习礼仪行为,如可以采用共同分享的活动,即为让幼儿学习一则有关礼仪的经 典故 事,与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通过直观的观看短片的形式,学习经典的 故事 ,如“程门立雪和孔融让梨”等礼仪典故,为幼儿打下良好的榜样。 三、创新礼仪教育活动理念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思想教育中,传统的言传身教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是十分的困难的,因此,教师就应多组织游戏环节,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游戏中教会孩子们礼仪的知识。如:在玩户外滑梯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有秩序的玩耍,学会礼貌用语的应用,如:“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等。使得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礼仪言语,更深刻的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环境是对幼儿礼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幼儿园里,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开展礼仪的教育工作。可以在幼儿园走廊的墙壁上贴上警示 标语 ,如:禁止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需损坏公共设施等等,还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礼仪教育的有关知识点贴到走廊中。还可以在班级的板报中,张贴出每周的礼仪小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礼仪带来的快乐。 五、培养幼儿礼仪教育的原则 对于礼仪教育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幼儿的习性,教师要缜密的安排学习课程和内容,同时作为幼儿的家长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小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树立起典范的作用,做到相互谦让和尊敬。父母要敬老爱幼,关心他人,这样晚辈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起到礼仪的教育意义。 六、结语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作为教师要言行合一,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抓好对幼儿的培养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周知,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就通过一个案例对幼儿园整个教育的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让幼儿把礼仪教育运用到活动中去,进而推进我国的幼儿礼仪教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式方法,并打下夯实的教育基础。 作者:顾虹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一、积极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 环境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洮南市实验幼儿园以培训为切入口,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教师去哈尔滨、白城等地进行培训,倾听专家讲座,明确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师对实施礼仪品格教育的紧迫感,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内修尊重之心,外展礼仪之美,养成了站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自然、见面问好、着装得体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还在教师中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礼仪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以高雅的气质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实现家园共育,他们还聘请北京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专业讲师来园为全体幼儿家长进行了题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启孩子幸福一生”的专题讲座,使家长对孩子的礼仪品格教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了。教师和家长的变化,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氛围,为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品格教育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礼仪品格教育开展的沃土。为了长期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他们首先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引进课堂,利用挂图、画册和情景表演等形式,教孩子学习礼仪、理解和使用礼仪,并把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晨间接待时,开展了“礼仪小天使”活动: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们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行礼问好;喝水时,孩子们一边背礼仪三字经,一边排好队;还有进餐礼仪、午睡礼仪、升国旗礼仪……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规范了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为了激励孩子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各班还开展了“礼仪品格之星”评选活动,孩子们个个争当星级宝宝。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茶道、插花、扎染、吹画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 传统 文化 的熏陶中感受艺术之美,感受中国文化的灿烂。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礼仪的良好氛围。 三、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感恩是爱的回报,关爱他人是爱的行动。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他们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三八”节教育孩子为妈妈洗脚;教师节教育孩子说“老师节日快乐”,并问候“老师辛苦了”; 国庆节 组织孩子们进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教育孩子们无论走得多远,无论飞得多高,祖国都永远在心中;玉树地震时,号召小朋友们把少买一个玩具、少吃一块雪糕的钱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用行动去关爱他人。“六一” 儿童节 前夕,他们把礼仪品格教育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向幼儿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了汇报。当孩子们朗诵“我也懂得爱”时,在场的观众都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懂事了、进步了,他们看到了人生的魅力品格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灵绽放了。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 礼仪知识 ,播下了礼仪行为,而且还使孩子们学会了勇敢、合作、坚持,知道了遵守规则,懂得了感恩,形成了良好的品格,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实施了养成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把家长和幼儿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明天搭起美丽的桥梁。今后,洮南市实验幼儿园会在幼儿养成教育上有更多的探索和收获,一定会为幼儿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邢蕊 单位:洮南市教育局

关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论文

、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中,我们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选择了活泼可爱而又热情待客的小白兔、彬彬有礼的一群小鸡、助人为乐的小花猫等图案作为墙饰内容,并在教室里设置了“有礼貌的好宝宝”专栏。这些教学环境的创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另外,教师也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幼儿作出榜样。如,同幼儿一起用餐时,注意保持地面、桌面的整洁,不挑食,不随意浪费粮食。 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作表率,并主动带孩子外出,让孩子深入地体验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我们把每周礼貌教育对幼儿和家长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根据要求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让幼儿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还向家长积极推荐有关幼儿礼貌教育的故事书、动画片等,让幼儿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并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注重行为训练 ,有计划地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1. 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如,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羊过桥》《好娃娃》等讲故事活动,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分享快乐,要关心他人等。 2.制定系列化的文明礼仪工作方案,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幼儿初入园时的热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十一”的爱祖国教育等。我们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在外出做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间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则让孩子参与接待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学会简单的社交礼仪。 三、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使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做事缺乏持久性,为使文明礼仪教育成果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入园、离园、吃饭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1.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把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如,让幼儿勤洗手、不乱扔东西等,并将每周卫生检查作为文明班级评比的内容之一,以督促幼儿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主要包括睡眠、进餐、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针对幼儿进餐和午睡习惯较差的问题,如,吃饭时不专心、挑食,睡觉时影响他人等,教师则适时地予以提醒并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睡觉时不影响他人、进餐时不讲话、遵守活动规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3. 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幼儿积极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规范之下。如,积极参加值日生活动,出操时能自觉迅速地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时不大声喧哗等。 4.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幼儿期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其培养内容应包括:说文明语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大人说话不打岔、要与人为善等。文明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持之以恒。

对幼儿的礼仪 教育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 方法 ,作为教师要言行合一,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抓好对幼儿的培养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 文明礼仪 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 (一)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教师和家长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帮助幼儿改掉“小王子、小公主”的蛮横脾气,引导他们学习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与人的交往中,谦恭有礼、落落大方。如有客人到家,幼儿应礼貌问好,主动让座;在幼儿园,有同伴过生日,幼儿应表示祝贺,并送给同伴一件温馨的小礼物,等等。 (二)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服饰仪表礼仪、语言谈吐礼仪、行为举止礼仪。服饰仪表礼仪要求幼儿衣服要整洁平整,不穿奇装异服,头发、脸、手要干净,不要给人脏兮兮、邋里邋遢的感觉。语言谈吐礼仪要求幼儿说话要态度诚恳,不造作不浮夸;见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并注意措辞,多用敬语、礼貌用语。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人的语言谈吐对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行为举止礼仪要求幼儿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手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要一会儿碰碰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会儿抠鼻子,一会儿掏耳朵;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在公交车上要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三)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课堂礼仪和讲座演出礼仪等。课堂礼仪要求幼儿在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遵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与同伴协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讲座演出礼仪要求幼儿在听讲座、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窃窃私语,不乱扔垃圾,要精神饱满,积极与场上演讲者、演员交流互动,要尊重他人的劳动,适时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等。 二、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每天活动最多的地方是家和幼儿园,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和家长应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到哪些是规范的行为,哪些是不规范的行为,对他们规范的行为加以鼓励、强化,而对于不规范的行为,帮助他们摒弃、改正。幼儿在幼儿园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对此,幼儿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应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幼儿进餐时,要依次入座,不大声喧哗,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能挑食、偏食,桌面要保持整洁,吃完后要擦嘴、漱口,并自觉收拾餐具等。 (二)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 儿童 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在游戏中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融入礼仪规范的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使他们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让幼儿玩:A洗手,B也洗手;A玩玩具,B也玩同样的玩具。A对B说:“你为什么学我?”B对A说:“你为什么学我?”A恼怒,B也恼怒。此时教师出场,对A和B进行调解。教师对A说:“你试着对B微笑看看。”A对B微笑,B对A也微笑。A装出哭的样子,B也装出哭的样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初步理解到: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我对别人不好,别人就会对我不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谦让,有礼貌,这样对方才会对他们做出谦让、有礼貌的反馈。 (三)在集体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每天下午组织开展“国学堂”活动,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等 国学经典 ,并结合相关的视频节目,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为人处世等。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争做文明礼仪使者”活动,在教授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举止的基础上,在整个幼儿园中开展竞赛,评选文明礼仪使者。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幼儿讲礼貌话、做文明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强化中,达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 (四)在特殊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喜欢过节,而近些年中国兴起了 父亲节 、 母亲节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气氛浓郁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幼儿讲述爸爸妈妈生育、抚养他们的辛苦,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并引导幼儿要懂得感恩,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动手为父母制造一张新奇的 贺卡 、画一幅漂亮的画作为节日的礼物,并写下对父母爱的话语。在 教师节 ,家长要提醒幼儿为教师准备节日礼物,并说出自己对教师节日的祝福。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不要“高大上”,不要“贵奢华”,要的是幼儿自己的小创意,可以是一件精致的小手工,也可以是一盆充满生机的小绿植等等。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幼儿懂得了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 作者:王睿屹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钢一幼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一、养成良好的礼仪教育习惯 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幼儿园里的晨间活动就给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晨间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给幼儿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微笑,加强对幼儿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对于幼儿可以在晨检的过程中,体会和学习到懂礼貌等文明的礼仪,由此可见,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贯穿到幼儿身边的。长此以往,家长和小朋友之间就能够主动的问候,创造出和谐的礼仪氛围。 二、积极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早操是幼儿园每天最基础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时间,安排统一的早操学习,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教会幼儿们一些有关礼仪的儿歌,并将这些儿歌精心的编排到早操中去。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来学如何让幼儿把礼仪教育运用到活动中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顾虹习礼仪行为,如可以采用共同分享的活动,即为让幼儿学习一则有关礼仪的经 典故 事,与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通过直观的观看短片的形式,学习经典的 故事 ,如“程门立雪和孔融让梨”等礼仪典故,为幼儿打下良好的榜样。 三、创新礼仪教育活动理念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思想教育中,传统的言传身教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是十分的困难的,因此,教师就应多组织游戏环节,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游戏中教会孩子们礼仪的知识。如:在玩户外滑梯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有秩序的玩耍,学会礼貌用语的应用,如:“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等。使得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礼仪言语,更深刻的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环境是对幼儿礼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幼儿园里,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开展礼仪的教育工作。可以在幼儿园走廊的墙壁上贴上警示 标语 ,如:禁止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需损坏公共设施等等,还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礼仪教育的有关知识点贴到走廊中。还可以在班级的板报中,张贴出每周的礼仪小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礼仪带来的快乐。 五、培养幼儿礼仪教育的原则 对于礼仪教育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幼儿的习性,教师要缜密的安排学习课程和内容,同时作为幼儿的家长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小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树立起典范的作用,做到相互谦让和尊敬。父母要敬老爱幼,关心他人,这样晚辈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起到礼仪的教育意义。 六、结语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作为教师要言行合一,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抓好对幼儿的培养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周知,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就通过一个案例对幼儿园整个教育的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让幼儿把礼仪教育运用到活动中去,进而推进我国的幼儿礼仪教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式方法,并打下夯实的教育基础。 作者:顾虹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一、积极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 环境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洮南市实验幼儿园以培训为切入口,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教师去哈尔滨、白城等地进行培训,倾听专家讲座,明确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师对实施礼仪品格教育的紧迫感,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内修尊重之心,外展礼仪之美,养成了站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自然、见面问好、着装得体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还在教师中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礼仪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以高雅的气质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实现家园共育,他们还聘请北京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专业讲师来园为全体幼儿家长进行了题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启孩子幸福一生”的专题讲座,使家长对孩子的礼仪品格教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了。教师和家长的变化,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氛围,为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品格教育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礼仪品格教育开展的沃土。为了长期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他们首先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引进课堂,利用挂图、画册和情景表演等形式,教孩子学习礼仪、理解和使用礼仪,并把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晨间接待时,开展了“礼仪小天使”活动: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们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行礼问好;喝水时,孩子们一边背礼仪三字经,一边排好队;还有进餐礼仪、午睡礼仪、升国旗礼仪……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规范了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为了激励孩子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各班还开展了“礼仪品格之星”评选活动,孩子们个个争当星级宝宝。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茶道、插花、扎染、吹画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 传统 文化 的熏陶中感受艺术之美,感受中国文化的灿烂。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礼仪的良好氛围。 三、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感恩是爱的回报,关爱他人是爱的行动。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他们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三八”节教育孩子为妈妈洗脚;教师节教育孩子说“老师节日快乐”,并问候“老师辛苦了”; 国庆节 组织孩子们进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教育孩子们无论走得多远,无论飞得多高,祖国都永远在心中;玉树地震时,号召小朋友们把少买一个玩具、少吃一块雪糕的钱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用行动去关爱他人。“六一” 儿童节 前夕,他们把礼仪品格教育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向幼儿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了汇报。当孩子们朗诵“我也懂得爱”时,在场的观众都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懂事了、进步了,他们看到了人生的魅力品格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灵绽放了。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 礼仪知识 ,播下了礼仪行为,而且还使孩子们学会了勇敢、合作、坚持,知道了遵守规则,懂得了感恩,形成了良好的品格,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实施了养成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把家长和幼儿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明天搭起美丽的桥梁。今后,洮南市实验幼儿园会在幼儿养成教育上有更多的探索和收获,一定会为幼儿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邢蕊 单位:洮南市教育局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起,陋习灭》。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历史总是被匆忙地翻过去,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丰厚的遗产总是包裹着问题被永久寄存,而对未来的奢望必然注定了挫败的宿命。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人们所做的却早已与其不符。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比如,当你走路时妨碍了对方,你表示歉意后,对方还之你以友好的微笑;当你遭遇天灾人祸时,朋友会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原谅、互相谦让等等。其次,礼仪也是人际关系的尺度。人们常以“远”、“近”、“亲”、“疏”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据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礼仪去交往。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不可置否,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陋习,例如随手乱扔垃圾,用词不雅,浪费资源等等。尽管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任何陋习都可以解决。文明是自身道德的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谢谢。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教师礼仪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关于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你有何看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 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礼仪也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话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礼仪教育现状、礼仪与礼貌、必要性、礼仪教育,从小开始也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谈礼仪教育。因为我们的礼仪教育还谈不上开始。““””以后几十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完全中断了,从社会现实来看,弘扬传统礼仪文明,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目前,社会各个阶层都感觉到了““””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造反”的 口号 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扫荡殆尽。“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与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的下降,已经成为新社会的通病。“礼”原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项,一个特色,现在却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清华有一位老教授说,他经常在白颐路、成府路上乘公共汽车,这两条路上大学很多,乘客属中大学生居多,可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他非常寒心。这反映了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严重下降。所以礼仪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中国的人民来说,礼仪教育还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所以礼仪必须从幼儿开始抓起。 一、幼儿生活中的礼仪与礼貌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礼貌则是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点在于对人的尊重。 尽管幼儿礼仪与成人礼仪有着不相同的规范与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的进步,幼儿礼仪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往往把礼仪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联系起来,那么,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礼仪究竟有哪些方面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潘洁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的外表,如出门做客要仪表整洁;二是语言方面的要求,如见面语、感谢语、告别语等;三是行为规范,如乘公共汽车给老人让座,幼儿在一起玩时不独占玩具等等,这三个方面都将有利于幼儿发展其社会性,而一个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将会在社交场合广受欢迎,在社会集体中拥有威信,在家庭里与家人感情融洽。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从 儿童 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时期, 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而增强其社会性,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就是礼仪教育实质性,也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英国着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 智力开发 ,而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书达礼的人。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和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长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就开设社交课,并使之和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类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礼仪教育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孩子大了,就会慢慢懂道理的。这样说来,幼儿还有必要进行礼仪教育吗?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儿童在岁—6岁的可塑性最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更能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对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 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 伪君子”。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幼教专家曾就这一问题通过调查问卷、设计情景、让幼儿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许多幼儿对 礼仪知识 知之甚少,他们的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统计表明:幼儿中对礼仪知识有良好的认识的仅占调查总数的;中等水平的占;差的为。在设计的情景调查中,随机测查了35名幼儿,做到"进屋先敲门"的为"0",见了客人"主动问好"的占,做客时"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另外,在被问到"为什么老师讲课时不能乱发言"时,大部分幼儿回答"会被老师批评的"。在测试进入一个彩门取玩具时,没有孩子肯排队,他们一哄而上,根本不听"按顺序进门"的要求。 关键字:礼仪 幼儿礼仪教育 日常培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再看看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学前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 文明礼仪 ,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于是出现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家里没有大小之分,爱幼之风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没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对小字辈的爱而愿意当"孙子",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是霸道、专横、唯我独尊,不如意,对长者甚至是拳打脚踢,不果不加制止,便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 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像有的孩子爱跷二朗腿等例子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的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的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每天每组选出一位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并且在课余时间我们老师给孩子讲德育 故事 ,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 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没有人教,当我在讲德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当我在给孩子讲礼仪时,孩子们听的也很认真,当孩子上台表演时,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孩子表演的都非常棒,孩子们也学得很开心。 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个,他会感恩。第二个,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个,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个,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五千年文明礼仪之邦,留下了"张良三拾履"、"孔融四岁让梨"、"缅伯高千里送鹅毛"、"杨时立雪师门"等感人至深的故事,留下了"亲师友,习礼仪"、"讲道德,说仁义"、"每日必三省吾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修身养性的至理明言……让我们捡拾起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去芜存菁,把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 "播种一个理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育孩子们知礼要趁早!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孩子们的礼仪启蒙教育抓起!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摘 要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仪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而且更加会关心他人,更加富有同情心,朋友会更多,学习成绩会更加好。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日常生活 行为习惯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家,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文明礼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 一、幼儿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庭教育 中家长忽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一味的宠溺,以至于形成了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的性格特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举止文明,态度很是冷漠。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礼仪教育迫在眉睫,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二)对礼仪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 有的老师比较重视知识方面的培养,而礼仪教育在教育中成了薄落环节,这方面的教育老师也不可怠慢,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二、针对上述情况的解决策略 (一)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和老师打招呼的,孩子也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没和老师打招呼的家长,孩子也会很冷漠的走了,比如在放学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家长来接孩子就走了,孩子还来不及跟老师打招呼,家长就急急忙忙走了,孩子也忙着跟在家长后面走了,而且这个现象还不是一个、两个。为了使这个情况有 所好转,我们通过晨间谈话、离园时间表扬了那些有礼貌跟老师打招呼的孩子,同时,鼓励另外一部分孩子,有礼貌的打招呼,在放学后,有的孩子没有跟着家长直接走了,而是拉拉爸爸妈妈的手,说要跟老师打招呼,说“老师再见,”我们给予了孩子肯定的眼神,家长看到了也意识到自己太着急了,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也对我们微笑了一下,不好意思的停下了脚步和我们沟通了起来,我们聊了 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也表示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重孩子礼仪教育方面的培养,以身示范才是最好的教育 方法 ,家长也很配合我们,对我们的意见也欣然接受了。我们对有所改善的孩子给予了表扬,希望他们以后继续保持下去,养成这个有礼貌的习惯,在家里孩子们也会说:“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之类的话,因此,我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应该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家校路路通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在园文明行为的情况,使得家长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文明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细微之处见真情 我们老师经常要求孩子们要有礼貌。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见人打招呼要问:“你好!”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然而自身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 今天早上洗手的时候,我给周佳韵拉起袖子,她对我说声:“谢谢!”我回应了:“不用谢!”她对我笑了笑,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跟我说了不用谢了。”接着我给其他小朋友拉袖子时他们也会说:“谢谢”了,我也会及时回应:“不用谢!”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去玩走轮胎,看到小朋友之间没有顽皮的现象发生,我坐在轮胎上看小朋友玩了,这时杨蒋益走来给我捶背了,“谢谢!”我感动地说,她开心的笑了笑“不用谢!”看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也很开心。 没有想到老师的一句“谢谢”会令小朋友如此开心,也许是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吧!从这件小事使我意识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也促使我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增强幼儿的文明意识,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尊重他人,热爱自己的小集体,因此,在师幼之间,教师之间要注意对话,多用礼貌用语,以老师的自身魅力来影响幼儿,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三)开展系列礼仪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貌的习惯 幼儿礼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本园组织了一次生动的主题活动,鼓励我们青年教师从文明礼仪教育方面选择一个题材,编写一份教案,再展示给大家看,不仅仅是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也是我们青年教师的一次锻炼的宝贵机会。我们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友好、孩子表现冷漠等现象,开展了《请让我来帮助你》《安静》《对不起,没关系》等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行为及语言,通过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感受,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 (四)开展“文明礼仪”课题研究活动,寓教于乐显特色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开展了“文明礼仪”的课题研究活动,对孩子在生活中的礼貌行为评比“美丽小天使”“聪明小天使”,这一新颖的想法,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孩子对自己平时的表现也有了自我的一个约束,在评比时,读了一下评比的要求和目标,让孩子想想哪些小朋友做到了这些,应该选哪些小朋友,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选了一下自己心目中平时表现好的小朋友,做到公平、公正,不打消孩子以后评比的积极性,然后把这些评出来的小天使们的照片贴在幼儿园的“小火车”里,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幼儿争当“文明小天使”。 (五)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教师应抓住游戏时的各种机会,来实施幼儿的文明行为教育,捕捉有利的时机,及时进行随机教育,巩固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动机。比如在娃娃家里,出现了凌乱的场面,地上有些吃的和用的东西,只见萌萌和瑶瑶两个小朋友一边拉扯着“娃娃”的衣服,一边在争吵。萌萌、瑶瑶两人都紧紧的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以后,萌萌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的妈妈。”瑶瑶也不甘示弱:“老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娃娃家的“爸爸”熙熙对我说:“老师,萌萌才是娃娃的妈妈,瑶瑶不是的,她是奶奶。”我摸摸瑶瑶的头,“瑶瑶,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瑶瑶没有说话,低着头,“告诉老师,看看我能不能帮你?”她撅着小嘴说:“我要喂娃娃吃饭,萌萌和熙熙他们不让我喂,所以我生气了。”“原来是这样,他们不让你喂,他们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你生气了就把东西乱扔,你觉得自己对吗?如果你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呀!”她低着头,我让她把东西收拾一下,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帮她来收拾东西,于是我跟她说:“你要感谢谁啊?是谁帮助你整理好东西的呀?”瑶瑶向帮助她的人说了:“谢谢!”其他小朋友向她笑了笑,说:“不用谢!”在同伴的帮助下,她又开始和小朋友玩起来了。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瑶瑶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她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从中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一随机教育和引导,既丰富了游戏情节,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使孩子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2. 论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3. 浅谈小学礼仪教育论文 4. 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同学,你把模板发给我看看。

《浅谈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儿童 礼仪行为 养成 教育

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文明礼仪工作在幼儿时期的重要地位了。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

1 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前,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要求教师在上班时不穿拖鞋,不披长发,幼儿招呼要回礼。在行为上,要求老师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仪表上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要爱生如子,关心学生,以理服人,不体罚学生。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良好的精神氛围。

2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而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

3 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常规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这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教育以样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二) 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己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寝室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三)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四)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

“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4 将礼仪教育列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手工课《做灯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象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老师可以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我在组织幼儿上体育课《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求幼儿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不能抢东西玩;当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时,要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要说“再见”。在语言课中,我们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语言课《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学习这故事,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孩子们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

5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例如:为使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在家里还可以提醒幼儿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事;有客人来时,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别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等。所以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各项礼仪的表现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消除幼儿二面性行为表现。

总之,在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通过“探索型主题教学”活动、生活化的礼仪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将礼仪行为养成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游戏活动之中,变理性的说教活动为感性的趣味活动。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礼仪行为得到规范,同伴之间团结友爱、礼让友好、互相合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涌现出一批批“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苗。

【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

关于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随着高校扩招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显得滞后,在大学教育管理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延长学业学生教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按照有关规定,延长学业学生仍然属于学校的在校生

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就延长学业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缺乏对应的制度,各部门之间对于延长学业学生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甚至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大部分延长学业的学生都不在校住宿,他们既不办理休学手续,也不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对学校的很多事情置若罔闻。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和安全隐患。

2.集体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很大

延长学业学生的集体意识相对淡薄,很难融入新的群体。延长学业的学生一般都要归到下一个年级进行管理。由于原来班级同学均已毕业,新班级同学相互之间并不熟悉,导致延长学业学生与新班级同学很少接触。此外,延长学业学生一般在学习方面较差,做事缺乏积极主动性,导致新班级在组织活动方面参加很少,与本班级同学接触机会很少,因此缺乏班级认同感,缺乏集体意识。

3.师生之间不熟悉,教育管理难开展

延长学业学生到下一级毕业班统一管理,原来的辅导员不再继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新的辅导员往往对这部分学生不熟悉、不了解,这部分学生与新的辅导员之间缺乏了解,没有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便没有沟通,没有沟通,更无从谈教育和管理。这样一来,延长学业学生变得更加散漫和放纵,学习无法保障。

4.思想教育工作难以收到效果

延长学业的学生往往年龄较大,很多道理都能明白,但是往往缺乏自制力,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很多时候,辅导员教师刚刚谈完话,学生也保证了要好好学习,结果一遇到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他们就开始逃避,言行不一致。

二、提高延长学业学生教育管理有效性的举措

1.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延长学业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

正确的指导可以为延长学年学生指明前进方向。管理延长学业学生,须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细化分工,出台《延长学业学生管理规定》,设立专职辅导员,根据每个学生所缺学分情况,因人而异,指导这些学生规划安排自己的重修课程,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及努力方向。由教务科确认学分,根据开课情况及缺课情况具体指导学生选课。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使得延长学业学生增强归属感,树立完成学业的信心。

2.应用新媒体,构建多维资讯沟通渠道

延长学业学生多在校外住宿或实习,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学校的相关通知资讯等,导致教育管理的滞后。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与延长学业学生的沟通互动,如可建立延长学业学生专门的QQ交流群、微信交流群等。一方面,将学校和年级的相关资讯及时传达给他们;另一方面,延长学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相互交流,答疑解惑,在学习上还可以起到相互鼓励促进的作用。

3.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学术素养对于延长学业学生的引领作用

对于延长学业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能仅仅依靠辅导员的谈话、教育和督促,更需要专业教师的引领。专业老师要发挥自己在专业、学术方面的特长,充分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吸引学生、引领学生,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

4.注重延长学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学业延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针对延长学业学生的这种心理,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视延长学业制度,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新班级中,开展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踏踏实实地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

5.加强与延长学业学生父母的沟通交流,发挥家庭教育的纽带作用

辅导员和家长要保持长效的沟通联络,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父母,并将相关情况做好备案,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纽带作用。

一、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瓶颈分析

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所遭遇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教育理念

古人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本质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现代教育需要符合资讯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方面仅表现为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创新发展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受教育理念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2.教学内容

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方面对我国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上,我国提倡的是基础知识的获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则注重科学教育及人文教育。由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悬殊,导致在教育衔接上会存在很多问题,使学生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也使学生在基础教育转为高等教育时,短时间内很难适应。

3.教学手段

传统模式下,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一个作为教学的主体,一个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两者之间没有很好地参与互动及交流,从而使师生之间无法营造良好的关系,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现代教育中,显然需要更新教学手段,并融洽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

4.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重点部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显得较为单一,面对学生的过错通常采取口头谈话教育。显然,这无法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因此,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学生的过错,需以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此一来教学管理的衔接性工作才能更具有效性。

二、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明确教学理念,改善过去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育的坏习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结合教育改革及创新,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完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完善方面,需要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认清两者之间差异化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比如基础教育方面,所设定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符合学生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使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时,能够找准自身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今后的完善学习提供依据。

3.创新教学方法

“灌输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情况便是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均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便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需求,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及游戏教学法等。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教育衔接的流畅提供依据。

4.提升教学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方法的提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便能够形成的,希望结合大量实践教育工作,进一步对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更新。笔者认为,首先便需要树立有效的教学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做到一切管理为学生。其次,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多组织具备积极意义的活动,以此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完善学生管理的考核体系,以此认识学生的不足,进一步起到取长补短、完善自我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管理进行改革,将管理变成一种服务,使学生能够尊重教师,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更加融洽,以此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保障和依据。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加强学校教育衔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认识到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因此,加强学校教育管理衔接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较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比如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提升教学管理方法等。另外,笔者认为,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衔接措施,以此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并适应这项工作,进一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育 管理创新是教育管理对社会、教育管理理论自身发展的一种回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文章 针对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侵权问题,分析了侵权现象的类型,以及造成这种侵权现象的成因,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小学生维权意识、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教育;侵权;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 文化 水平的提升和国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权利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是对小学生群体合法权利的保护问题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小学生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时有发生。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综述

小学生除了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教育法》中有关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但现实却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自愿关系,与其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不对等的。学校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发生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这些现象总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侵犯学生的健康权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实中侵犯学生健康权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体罚的现象屡禁不止。我们不时会听到 相关报道 教师体罚学生的事情,情节严重的,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教师严重侵犯了学生最基本的人身权。而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缺乏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由于害怕,他们有时候会选择沉默,不跟家长说,直到家长发现孩子身体受伤才知道事情真相。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教学成绩,经常会擅自给学生增加自习时间,还本着自愿的原则,这种行为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从长远考虑,并不真正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却存在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会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教师的一些做法是在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比如,老师会让小学生养成写 日记 的习惯,会让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每天写一篇日记,这个做法是好的,但是如果教师定期让学生把日记交上来检查,这就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虽然国家已经有明确规定,禁止公开学生的个人成绩,但是大部分学校为了刺激学生竞争以及学校之间各项评比,公开了学生成绩。考试成绩属于自己的隐私,学校在没有经过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公布出去就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3.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学生去学校就是去接受教育的,任何人不能阻止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是明确写进《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在现实中,有的教师会因为学生上学迟到或者不好好听课等理由把学生赶出教室,有的教师会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怕影响班级整体荣誉而让其转学,这种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4.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中国人向来把尊严看得很高,即使是小学生,也有尊严。但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却常有侮辱、伤害孩子情感的行为,这比暴力行为更不容易被发现,但却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些教师由于“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调皮捣乱的学生进行言语上的谩骂,比如他们会当着全班的面骂学生“笨蛋”“傻”等恶劣的言语,从而使被骂学生在同学的嘲笑下产生负面的情绪,还有的教师会用下课不准休息惩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伤害是极其隐秘的。长期在这种谩骂、侮辱的学习气氛中,孩子的心理会发生扭曲,后果非常严重。

二、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缘由。

1.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

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我国的学生从小是在尊师重道的教育环境下长大,老师说的话就要服从,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能顶撞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他们不像是朋友,更像一种上下级关系。学生自身就会处于一种弱势状态,特别是小学生更是把老师的话当做“真理”,即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也会默不作声,更别说投诉或者寻求法律保护了。

2.部分教师素质低下

我国近年来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但是不得不承认,部分教师的素质还是没有得到提升,特别是教育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素质不高,有部分老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只知道出成绩,不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些教师“倚老卖老”,凭借自己几十年的教育 经验 ,对学生要求过分严格,自身的法律意识又相当淡薄,缺乏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

3.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自我控制的意识与能力两方面 基本素养 的缺乏,使学生在交往时容易产生不能有效保护自己、不能尊重他人权利的现象。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他们一般都是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别说法律意识。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权利屡次被侵犯而没有采取 措施 时,其被侵犯的概率就会增加,特别是小学生。

4.法律体系不健全

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教育法》,但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权益保障等重大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受教育者维护权利的法律保护方面被忽略。

三、对策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应共同关注,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为重大,务需切实履行教育与管理之职责。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的部分人素质较低,不符合教师要求的情况,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教学的错误观点,加强教队伍建设。首先,要在教师队伍中进行排查,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其次,要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教育,通过学法知法的培训,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责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从而自觉地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自己的教学计划,改变过去错误的 教学 方法 ,注重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2.提高孩子维权意识

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应该定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维权意识的培养,告知学生自己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一些典型事件的处理解决方法,和学生成为朋友,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做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只有学生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遏制侵权现象的发生。

3.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对一个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这就需要管理者推出正确合理的管理路线,尊重学生的权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积极组织一些法律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的法制教学章程。从现有的保护未成年合法权利的相关法律看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还是不够完善。为了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我们要加大这些法律的教育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知法、懂法。

4.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老师现在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分数上面,教学方面只抓成绩,忽视了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实处。学校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变“主观”为“客观”,克服管理的主观盲目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变“决策者”为“规划者”,教学计划的实施不能一味独裁,而是应该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规划,并形成统一的目标,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白平则.论学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实现与保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2]柳倩华.从中小学教师侵权行为谈如何加强教育法治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2,(24).

[3]余晖,胡爱萍.中小学侵权行为的类型与防范对策[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3).

[4]张冀曼,李欢.中小学教师侵权现象探析[J].中国教师,2007,(S2).

[5]马金富,任玉霞.浅谈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3).

摘要:在特殊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等特殊教育领域,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及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对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包括学生学习生活、 社会实践 等领域,相关能力的提升,都是教育管理工作致力实现的目标。基于此提出了我们必须采取创新型思路与措施来提升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从而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充满人文关怀气息的氛围中实现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创新。

关键词:特殊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1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是新时期与特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特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旧观念交叉碰撞,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建立了多年以后开始逐渐进行着自我的完善与更新,人才竞争的市场环境变得日益激烈起来,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与特殊高等教育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迫切需要,紧紧抓住各种发展的机遇与有利条件,努力创新自己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来提升教育管理质量,从而有利于特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是高校解决自身教育管理中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特殊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其自身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很多时候是按照较为传统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式来处理并解决相关问题的,其真正的民主性特征不够高。因此,为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管理标准与管理制度,高校必须尽快实现自身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要适当征求被管理者的建议,采用较为综合性与灵活性并存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这样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才真正有利于满足高校自我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弊端解决的实际需要。

是特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时俱进的需要。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正处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等都影响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和标准也在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面临着多方冲击和压力,如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做到与时俱进,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要求。

2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指“学校所制定的制度,其内容不得与国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抵触”。高等特殊教育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必须服从国家意志,维护政府尊严,接受政府的领导与指导,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学校所制定的制度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便于操作,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中庸之道”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原则,。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执两用中,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学校制度的决策过程中,必须持有辩证思想。如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抽象或严格,便难以把握;过于浅显或宽松,便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为此。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在制度决策时,要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程序性与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制度建设的程序性原则有助于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精神。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只有掌握了管理的“双重性”,认真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领导、组织、协调与沟通、控制等环节,才能在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中真正做到程序性与高效性相结合,如高校中的特殊教育学院,大多开设美术、中医、特殊教育等专业。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应让各专业教师充分享有民主权、自主权,按程序性原则办事,而在重大问题决策时,管理者应在集思广益后,按高效性原则处理问题。

3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明确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以确保学校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并要想方设法地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学以致用,重在实践。同时,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应对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要加强教育学原理、特殊教育发展史、特殊教育心理学、视力残疾 儿童 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在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以教育基本理念为指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残疾学生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比普通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为此,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在增强了学校组织凝聚力的同时,也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能。

实施全纳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要使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得到落实,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让残疾学生融入社会主流为基本教育目的,通过校内、外调查研究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发现高等特殊教育领域中现有的几个专业已不能满足残疾学生的需要。总之,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特殊高等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影响着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既是通才又是专才,能客观地认识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要求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能在对学校内部的财务、人事、教学、决策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能站在国家的高度上,集思广益,为学校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

作者:阎洪涛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子奇.甘肃本科院校弱势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25—26.

幼毕业论文幼儿礼仪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需求在未来也将趋向全球化,幼儿 教育 事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兴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 儿教 育论 文❤☸

✎✎~~~学 前教 育的论 文❤☸

✎✎~~~幼 儿礼 仪教 育论 文❤☸

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 教学 方法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 经验 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 想象力 、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有以下做法

1.充分应用教材,研究科学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即使是幼儿教学,老师也应重视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与研究,建立教材各章节的联系,提炼教材重点和精髓,将教材知识点烂熟于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知识讲解时,适宜插入引申知识点,扩展学生思维;抛出新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可以串讲已学知识,相互对比,相互参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迁移;在知识回顾时,老师可以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教学脉络,理清逻辑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教法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幼儿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积极思考,自我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开放思维。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幼儿都是优秀的,需要的只是一个善于发现引导的老师。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判定幼儿的优劣,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对于顽皮好动的幼儿,可以多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捣蛋的行为不能斥责,要慢慢引导,启发幼儿正确地创造、行动。

4.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大,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开发自身潜力,促进思维发展。比如,在进行水果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使用真实水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握教材的结构,根据幼儿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将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的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浅论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有助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名。在我国古代 典故 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 故事 中,涉及到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图报,或孝顺谦让。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这些典故向幼儿们进行讲述,让他们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美德,并逐渐理解礼仪的含义,这样就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

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时期,作为交往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当幼儿在懂得礼仪的基础上,其才能与长辈以及同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其给别人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其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的相处。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礼貌礼仪,则没有能够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人来说,礼仪学习意义非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行为举止,并明白正确的礼仪表达是怎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的促使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还能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误入歧途,均与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并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恶习没有获得良好的改正,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2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动,且每天幼儿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也会受到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实施礼仪教育,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一定的礼仪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首先需要培养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能到处张望;睡觉时间不能大声吵闹;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个人的物品用完之后需要整齐归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需要向老师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让父母抱着等。通过这些小习惯的逐渐培养,幼儿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礼仪教育获得有效的实施,幼儿教师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并对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同时积极的开展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礼仪的环境,这样就能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例如,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增设一些专题内容,来达到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教育的专项活动,并利用自己的亲身行为将 文明礼仪 传授给幼儿们,这样一来,幼儿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贯穿礼仪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加以融入和渗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从而学会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将其中包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礼仪教育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们掌握更多的、更正确的礼仪。

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巩固 礼仪知识

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教育除了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加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幼儿们讲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们加强实践和操作,这样幼儿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礼仪知识和行为。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视。因此各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学生们的礼仪教育。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 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们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3]高桂梅.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4]姬娜娜.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J].学周刊,2015(21):102-103.

[5]宋巍.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实施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尝试[J].文教资料,2014(35):107-108.

浅谈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教育游戏与电脑游戏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结合声音、图像、等高端技术创造的一种依赖于电脑运行的程序,但在内容上,电脑游戏是以娱乐为主,电脑教育游戏则是以教育为主的一种寓教于乐软件,用电脑教育游戏中生动的游戏画面,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内容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从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何谓“电脑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专门为特定教育项目而开发的游戏,将教育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以游戏娱乐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育过程,是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

电脑游戏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目的性等特点,通过逼真的画面,优美的背景音乐和丰富的游戏内容吸引玩家。2002年12月份,一个名为《军事演习》的电脑游戏为美军士兵执行反恐维和行动提供了另类的训练手段。据美军统计,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首次执行任务的存活概率只有60%,而进行过计算机模拟训练的飞行员存活概率可以提高到90%。此后更多的 射击 类游戏被美军应用到士兵的训练中。而电脑教育游戏它不同于电子游戏,电脑教育游戏将将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在满足玩家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也是快乐的。电脑教育游戏利用孩子对好奇心理,刺激孩子感官,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上的三维目标。孩子体验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的游戏规则内,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通关游戏的技巧,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电脑教育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没有教师管制的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幼儿教育方面,教师也可以将电脑教育游戏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使孩子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

很多教师和家长把电脑游戏看做洪水猛兽,用各种办法组织孩子玩电脑游戏,但是完全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不如以“疏”为主,利用好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电脑教育教学。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用游戏来提高孩子听课的注意力。例如在英语课,我们可以选择类似于金山打字游戏这类的电脑教育游戏,金山打字游戏中有一个名为“生死时速”的小游戏,逃跑和抓捕双方都需要快速打出英文 文章 来逃离对方抓捕或抓捕对方,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在同学之间开展比赛,想要赢得游戏胜利,需要熟悉英文文章甚至背诵下来,这样做即提高了孩子学英语的乐趣也达到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二)将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

同样是利用孩子对于游戏的兴趣,既然孩子喜欢玩游戏,教师就把玩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谁就可以玩电脑游戏。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讲,努力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师可以从另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给家长,在家庭和学校一起实施,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能玩游戏,一方面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适当给予孩子放松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会懂得珍惜时间,会明白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道理。

(三)利用游戏培养良好的 兴趣 爱好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玩一些如 五子棋 ,象棋,钢琴键盘等积极向上的游戏,在同学间开展比赛,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和对游戏的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发掘孩子的潜力。在游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知识和历史,拓宽孩子的知识层面,甚至可以教一些简单的FLASH游戏制作,让孩子们动手自己制作简单的五子棋游戏。由于孩子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不够,阅读书籍方面有很大困难,而电脑教育游戏以声音、文字、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带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使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游戏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诱导孩子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从而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电脑教育游戏在教育过程中的弊端

现如今电脑游戏的弊端,易成瘾。电子游戏会刺激大脑,给人快感。与吸毒不同的是,玩电子游戏所产生的胺多酚完成是人自身产生的,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但是在精神成瘾方面与海洛因十分相似。电脑也会伤害 儿童 的眼睛,教师和家长应掌握好时间减少电脑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利用电脑游戏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尽量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多带领孩子在 户外运动 ,使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电脑教育游戏教学是个正确选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多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避免发生玩游戏成瘾的状况。同时也应注意幼儿身体健康情况。但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电脑教育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需广大教育人员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关于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论文

摘要: 中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知识和进行正确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并终身受益。在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中要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关键词: 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年的幼儿园学习经历,通过一年的幼儿园学习,他们已经大体学会了幼儿园的集体学习活动,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起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实施正确有效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而且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班幼儿礼仪教育时,首先要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样,才能深度推进幼儿礼仪教育。整体规划———优化园所礼仪教育“大环境”在幼儿园大门口、过道墙面、户外活动操场等地方进行精心布置,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其中,对礼仪教育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午睡室、图书阅览区等场合张贴洗手、安静、排队等相关的礼仪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每天给幼儿播放很多礼仪教育的故事,从而学习一些礼仪知识。幼儿参与———布置班级礼仪教育“小环境”班级积极创设礼仪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班级中成长。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礼仪教育环境的布置过程中,这样,幼儿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在图书角增添一些浅显易懂的礼仪书供幼儿随意翻阅,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平时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礼仪的照片在班级中进行张贴,形成一面“礼仪照片墙”,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因此,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将礼仪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中,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的形成。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良好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光靠教师的“说教”是达不成教育效果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善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例如,可以每天让一位小朋友在班级门口做“礼仪之星”,迎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并且要求“礼仪之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大家打招呼。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做好几次“礼仪之星”,这对于他们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是十分有好处的。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幼儿更加深刻的学习到正确的礼仪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开心地扮演角色从而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扮演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使用礼貌用语。如,主人见到客人时要说“请进,请坐”等礼貌用语;在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喝茶、请吃水果”等礼貌用语;在送客人走的时候要说“请慢走、观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这样,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就能够学会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节日主题,设计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礼仪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妈妈您辛苦了”、“我和妈妈的故事”、“妈妈的节日”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节日当天,“说一句甜甜的话,给一个大大的拥抱,送一份自制的礼物,做一件暖心的事。”孩子们用多种形式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3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家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要让幼儿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甚至是家园合作教育。借助“亲子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幼儿园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也尤为重要。因此,要借助“亲子活动”来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例如,我们班在上学期成立了礼仪家委会,让家长们共同商议礼仪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并且,在每个月都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礼仪,一起体会学习礼仪的快乐。笔者还帮助家长开设“亲子课堂”,为家长提供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互动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幼儿学习或巩固礼仪知识。借助“评比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因为时代的特殊性,现代家庭都以独生子女居多,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转变错误的观念。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一些礼仪活动中,让家长明白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幼儿,并且树立起家长的权威性。例如,可以举行“弟子规亲子共读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同读《弟子规》,在幼儿和家长共读《弟子规》的过程中,借助一张“共读评价表”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张评价表中,设置家长对幼儿的阅读评价项,同时设置幼儿对家长的阅读评价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个人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该参与到幼儿礼仪教育中来。通过正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从教育的深度、长度、宽度着手,拓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效度空间”,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黄鹖.德育工作从礼仪教育抓起[J].江西教育,2012(Z3).

良好的礼仪 教育 ,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班幼儿的礼仪教育,你有什么看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儿礼仪教育 反思 范文 ,欢迎阅读!小班幼儿礼仪教育反思范文篇一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 总结 ,是民族 文化 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民热情奔放,文明礼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发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抛弃其中有害部分,弘扬祖国礼仪传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 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了此次主题活动,并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 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 故事 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 问候语 。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 言行举止 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 社会实践 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 经验 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小班幼儿礼仪教育反思范文篇二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教育内容规范化、具体化,制定由浅入深的礼仪行为计划,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通过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一、“张扬 儿童 心理”的游戏 童谣 法 童谣语言明快、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如: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不得了”……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形体动作,让幼儿在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为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礼仪之星示范。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以“6+1”(即6个成人与一个孩子)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带动家人,也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保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持续性。 三、“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 情景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接打 电话礼仪 ”的活动,大班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的学习。又如:大班的“帮助别人真快乐”,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幼儿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很快获得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 四、“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 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不良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纠正。如:小班幼儿搬动椅子有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们在“小椅子笑了”的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形式,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练习——反复提醒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正确搬动椅子的方法,促进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良好行为的养成。又如:幼儿来园的问候,通过入园晨检时的提醒、老师的晨检接待、离园接待、角色游戏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幼儿问好行为,形成了良好的问候礼仪。行为训练法通过外力因素的行为作用,锻练孩子的适应性,并调动起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 五、“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 标记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共同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规范,不影响和干扰他人,提示图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某些能力和技能。如:活动室的玩具柜和筐都贴上图形或编号等对应的整理标签,让幼儿懂得物归原处,从而规范幼儿整理习惯,生活区、洗手、穿脱衣裤、进餐等步骤图,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提供暗示性,环境饮水机处,地板标上进出的方向箭,提示幼儿不拥挤、有序进出接水。幼儿一旦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了看标记和提示做事情的习惯,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寻找便捷的生活方式。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寻求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将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班幼儿礼仪教育反思范文篇三 礼仪的礼即礼节、礼貌,仪即仪态、仪容。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更是一个人的内在体现。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向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可爱的性格,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的。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园坚持实施养成教育,抓住孩子发展关键期,把礼仪教育放在首位,为培养健全人格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打造具有德育特色的精品幼儿园。 一、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使孩子们知道了那些是礼仪,礼仪都有那些行为,也了解了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如:《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手工课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象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请帮帮我”。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知识的运用,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老师可以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 二、结合生活,礼仪教育实用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 个人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而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 因此,礼仪的内容决定了礼仪教育应是在生活中习得,并应用于生活中。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处;能文明用餐;能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睡眠等等。虽然生活是自然、随意、漫不经心和未经系统设计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学效果,没有集体教学来得立竿见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的规则,并日积月累的形成和巩固良好的礼仪。 三、结合游戏,礼仪教育轻松化。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开设了“娃娃商场”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们真正养成习惯,我们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让孩子习得良好行为规范。 四、结合孩子,礼仪教育人性化。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 家庭教育 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同时,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成为新的“三纲五常”。 五、结合家庭,礼仪教育连贯化 在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一来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若有的家庭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本身的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有可能使幼儿出现反复现象。另外,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 措施 。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才能使幼儿的礼仪得到提升。 六、反思 1、幼儿园教育首先是教育幼儿如何做人。但是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还需与家庭、社区的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教育来增强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效率。 2、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教育内容规范化,具体化,提出明确的要求,并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的发展。 3、《纲要》中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礼仪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所以我园将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强培养。如: 1)利用环境、创设环境。通过环境的影响,让幼儿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 继续在教学中渗透。将礼仪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结合学科进行教育。 2)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 礼仪知识 渗透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习得。 3)在协作中矫正。幼儿的礼仪,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是最好的方法,如让幼儿用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4)在家庭中宣传、在实践中巩固。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孩子年龄小,我们要用晓之以理的启发引导法、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示之以范的榜样法、导之以行的行为训练法。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方法、多 渠道 的。但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然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和家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取得卓见成效的。 猜你喜欢: 1. 幼儿教研活动心得体会5篇 2.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3篇 3. 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4. 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5.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教案 6. 幼儿礼仪教育教案反思 7. 小班洗手礼仪教育随笔

  • 索引序列
  • 关于礼仪教育类硕士毕业论文
  • 关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论文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教师礼仪
  • 关于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 幼毕业论文幼儿礼仪教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