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免费

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免费

发布时间:

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免费

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谓管理会计,就是指既有管理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具备会计方面的素质,对事业单位来说,管理会计的应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励。随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管理会计的应用更加广泛,应用于企业 财务管理 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 企业管理 会计体系并不完善,管理会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改进措施

管理会计在为企业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确保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利用、发挥企业财务管理优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各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加强管理会计对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地工作,因此,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改进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励。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对企业的一系列财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处理与财务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分析和处理企业财务信息等管理活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管理会计在整合财务信息、组织管理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会计的应用更加广泛,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完善,在企业管理会计过程中,管理会计标准体系并不健全、管理会计制度并不完善、管理会计意识相对较弱、管理会计目标并不明确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管理会计问题,坚持创新与发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大趋势和企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管理会计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不合理现象,确保管理会计制度发挥最大化的财务管理优势。

二、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作用

其一,加强企业管理会计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现实需求。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地工作,可以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在掌握有效财务信息的基础上,企业领导人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资、经营决策,这样可以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的合理性,有效降低企业投资、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其二,加强企业管理会计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策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会计制度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同时可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确保企业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另外,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促使企业有效达成成本控制战略目标。这样企业在愈加激励的竞争环境中才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动力。近些年来,我国逐渐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 企业运营 特点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三、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强化管理会计意识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传统的管理会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但我国强化管理会计的意识相对较弱,不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标准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管理会计制度的可行性较差,执行过程中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财务基层管理人员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差,这是导致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并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主要原因。为了适应目前的发展趋势,首先应该强化企业管理会计意识。一方面,我国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宏观管理优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大趋势和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制定出管理会计标准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进行个性化改进,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应该深刻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企业管理会计的目标,同时应该注重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并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二)完善管理会计制度

目前,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过程中,管理会计目标不明确、管理会计工作任务分配不明、管理会计内部审查制度并不完善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注重财务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管理会计目标分析不够透彻,管理会计过程中缺乏战略目标指导,不利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其次,制约性因素在确保组织运行效率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管理会计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很难确保管理会计的整体运行效率;最后,我国部分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可行性相对较差,在管理会计制度可行性较差的前提下谈论管理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为了适应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应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首先,要逐步健全责任分配制度。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在 企业战略 目标基础上,全面分析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内容,制定出完善的 工作计划 ,另外,财务管理领导应该结合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财务人员的能力进行责任分配,确保各项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完成;其次,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从而协调管理企业经济活动,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企业管理会计也应该以促进企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应该致力于促进企业发展;最后,基层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坚持创新与发展,结合市场经济趋势改进工作方式,制定出更多形式各异、充满活力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确保管理会计制度的有效性。

(三)改进管理会计手段

近些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办公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制度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这也是我国管理会计工作效率较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应该利用软件信息技术开发出一些智能化的财务办公软件,办公软件应该具有财务信息输入、整合处理和分析等基础功能,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可以有效提升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原始财务信息记录制度并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信息化平台应该具有信息共享的功能,这样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化。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各企业更应该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意识,坚持创新,不断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财务管理需求完善管理会计制度,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燚 单位:河南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春芝.浅谈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58

[2]任世明.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提升措施[J].会计师,2015,05:17-18

[3]魏贤富.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研究[N].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59-60

[4]周娟.浅析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3,21:58-59

[5]李玉娇,胡元林.云南省民营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商贸,2014,21:96-97

【摘要】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本文针对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改进对策

一、引言

管理会计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逐渐在企业中被重视起来,在我国部分企业中,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管理会计的一些功能和作用慢慢被挖掘出来,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背景下,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行中将会更加重要,然而,目前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的作用

管理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大量的科学依据对企业进行管理,不仅是财务会计的财务成本,还需要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管理会计的作用之一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整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管理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1]。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各种有效的决策,从管理者的决策可以看出企业以后的发展前景,而管理会计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公司的管理信息,并且对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提供正确的决策或帮助管理者评估决策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管理会计对企业制定的目标进行精密的监控,从起步、过程、结果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把经营目标执行的结果与企业计划中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完善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为企业的目标实现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逐渐地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管理会计缺少具有执行力的理论依据

管理会计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发展的历程不够悠久,在很多理论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缺少实践和研究去论证[2]。近年来,人民群众把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引入到管理会计中,完善了管理会计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管理会计中大部分正在探索和论证的理论并没有得到证实,导致了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无法对信息做出正确的衡量。

(二)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够

管理会计的作用、价值和企业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出现决策错误时,都是因为没有注重管理会计本身的作用,企业管理者的 文化 水平、自身 经验 等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只注重企业短期的发展,从而忽视了长久的利益,而管理会计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企业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注重企业长久的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者和管理会计之间的矛盾。部分企业因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够或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对管理会计提出的决策或对决策的评估不予参考,让管理会计成为了企业的一个摆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足

受传统理念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会计都集中在财务会计上,企业关心的对象是会计有没有把财务账本做好,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种,很容易被混淆,部分企业管理者由于对管理会计缺乏认识,误把管理会计当成财务会计使用,使管理会计得不到重用,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或专业管理会计从业人员,极少部分企业中的管理会计也是身兼数职,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同时,也要负责其他会计工作。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难以满足管理会计的要求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相对高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手段,以及对整个企业的熟悉,对企业制定目标的监控能力和分析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等,并且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根据职业技能和管理手段去处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总而言之,对管理会计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中,由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综合素质达不到标准,在企业工作中,使管理会计的真正作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部分企业的管理会计从日常会计中进行选取,再对选取的管理会计普及知识内容,然而,企业会计人员真正掌握管理 会计知识 的非常有限,部分会计人员从业管理会计却不明白对自身的定义,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四、改进对策

根据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希望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更加美好。

(一)建立管理会计制度

管理会计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而来,但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管理制度,我国的发展情况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差异,可以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地方,在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研究、探索,开创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发展的制度。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总结 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同时,要对管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论证,合理的修正管理会计中某些假设,建立起适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制度,从而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

(二)强化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重视企业管理会计的价值和作用,加大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其次,政府应该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培训,让企业管理者理解管理会计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它为管理层进行企业的计划、评价和控制,保证合理的使用资源并承担经营责任,从而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解释等,对信息确保真实性并进行整合,最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或评估决策的价值,从而让企业管理者真正的重视管理会计,政府应该指派专业人员帮助企业建设管理会计部门和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下,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才会理解管理会计的工作性质,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管理会计工作,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整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一个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来就有很多关联,为了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是必然的。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合理分工,财务会计做好核算、监督等事后工作,为管理会计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除了充分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整合企业内部信息,还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测规划等并参与企业各个管理环节,也可利用 网络技术 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四)提高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

针对我国管理会计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象,首先,企业应该注重管理会计的培养,邀请管理会计知识及经验丰厚的人来企业授教,定期对管理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考核,实行优胜劣汰任用制度。其次,在企业招聘时,要根据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有效的提高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最后,学校应该丰富管理会计学科的知识内容,我国目前有很多会计的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管理会计 教育 ,所以,学校应该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国家提供储备人才。

五、总结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进程,应该从建立管理会计制度,强化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整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以及提高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等多个角度入手,合理的解决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强建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2:91.

[2]孙雷.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0:115-116.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在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

2.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论文

3.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对会计影响力

4. 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5. 试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产生的,它是指企业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管理会计是会计领域两个重要分支之一,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活动。

管理会计信息化毕业论文范文一: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摘要]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也是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亮点。

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的重心逐渐由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会计职能必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文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就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产生的,它是指企业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

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各级管理人员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规划与控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也是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亮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的重心逐渐由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会计职能必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是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从事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养护并实行收费经营、以获利为目的的公司制企业。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

近些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是管理会计的还处在初始阶段,因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管理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正在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管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责任会计、成本控制、ABC、BSC等专门技术和方法还没有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报表和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比较单一且大多流于形式。

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相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在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组织、流程、考核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内部控制在管理会计方面流于形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深刻且没有给予重视,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企业信息化整合度不高,各类信息系统被人为隔离,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

目前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公路养护、收费运营管理、路政管理、会计核算系统等各方面成效显著,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但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关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各类信息系统之间兼容性差,不能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也无法依据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偏低。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缺少与管理会计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实施,并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现阶段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偏低,突出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高,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及与之相匹配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培训及应用工作还没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可以大大提升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度,进而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也是财政部2015年部署开展企业会计信息化竞赛的原因之一。

XBRL国标和通用分类标准已经发布实施,但目前在高速公路经营行业,这项工作还是一个空白,这对于大幅度提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非常不利。

二、影响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用还不普遍,现阶段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来自行业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管理会计本身存在问题及企业各类信息化系统差异性和兼容性的制约。

(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已对“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达成共识。

但由于管理会计本身在我国起步就较晚,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起步就更晚些,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程度太低。

另外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目前所处的行业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管理会计整体进展情况及政策法律法规实施等密切相关。

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也经历着重要的变化,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进而导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及行业管理会计水平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点偏低。

(二)高速公路经营行业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是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与提供决策,包括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让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其实施的具体对象是企业自身,故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行业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

培养企业领导层管理会计意识,让领导层懂得管理会计知识,对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

但很可惜的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企业领导层会计培训包括管理会计的培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而且对会计人员本身进行的管理会计培训认识不足,培训和应用不到位,导致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管理会计人才储备和引进工作滞后,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

其次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相关内部控制文件已经实施,

但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因而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对于加快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较为不利。

(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融合度不高,差异性偏大。

近些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快,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套起点较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较高。

但现有企业信息化系统分类多,差异性大,兼容性差,内部控制体系节点建设也没有完全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加之XBRL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工作还没有展开,这都是制约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加快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013年出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2014年出台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出台的《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提高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树立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管理会计融合了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是现代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管理会计 毕业 论文8000字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谈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及未来展望

一、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

管理会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 方法 ,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管理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与财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和回顾,属于报账型会计,而管理会计重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规划以加强管理水平和企业进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应加快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背景

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仍然看中财务会计的作用,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相对匮乏。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会计人才中,财务会计人才的比例远大于管理会计的人才,这证明了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并不充分。中国 企业管理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调查 报告 显示,受访者中专门设置管理会计部门的公司占,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的公司占。被调查者中43%的企业没有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而且,只有9%的被调查者表示公司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48%的企业都将其包含在财务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数据表明,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远远低于财务会计,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

(一)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管理会计人才依据企业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预测企业的未来,并为发展提供最有效的决策。预测和决策是财务会计所不包含的内容,所以企业仅依靠财务会计人才来保证企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应该在培养财务人才的同时重视管理会计人才,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可以确定正确的预测目标以及预测方法,减少预测过程的失误,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依据。

(二)控制经营活动

管理会计人员在对经营活动数据进行分析时,合理地对销售、成本、利润作出预测,继而做出最佳决策。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成本,依据决策对企业的各方面做出合理的预算,最终推进预算的实现。管理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对决策和发展结论提出合理的意见和理论依据,从而控制企业的预算和发展方向。

(三)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会计人员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更懂得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它运用一系列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得预测和决策更加合理可靠。同时,管理会计使会计人员逐步摆脱“账房先生”,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 会计知识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更为了解,更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合理的决策,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佳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速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合理运用管理会计有助于加速企业的发展,管理会计人员在运用信息时会更加依赖数据分析,这使得决策更加理性,更有参考价值。管理会计人才在促进企业进步发展方面具有无限的潜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造价值,企业应该充分去挖掘这种潜力以加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三、管理会计人才的未来展望

(一)管理会计人才将在企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回复者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仅仅依靠财务会计是不够的,财务会计用来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会计则是对数据经行分析,保障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未来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角色是不可代替的,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将促进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量和发展。

(二)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才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会计建设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管理会计人才在提高管理水平,加速企业反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在加强财务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企业要重视管理会计人才,我国各大高校也要重视管理会计的课程,使会计专业学生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对其的大量需求,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四、 总结

管理会计能够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我国目前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管理会计人才还很匮乏,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彰显出来,管理会计人员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从而控制经营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加速企业的发展。

国家和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视和需求将不断加大,管理会计人才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和企业应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挖掘其在实现创新价值,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使得管理会计充分发挥它强大的作用,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事业的发展。

试论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对策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的概念分析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意义

我国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就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可以说,财务会计是企业中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而管理会计则是一门比较综合的新兴学科。这两种会计的形式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逐渐的开始成熟。因此,企业的发展是按照独资、合伙、公司制度的轨道不断发展的。进行工作体制改革过程中增加了会计的工作内容,使它不在只是记账、算账,还要报账和查账。随着我国公司向股份制公司发展后,大部分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都相聚分离。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必然性

管理会计将日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总结,方便企业管理人员查阅中明确各项支出与进账的金额及来源。同属于会计工作从业者,可起到对财务人员工作内容监督审核的作用,财政部门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稳固性。从宏观上看,财务与管理会计是两个独立的工作部门,分别负责流动资金的记录整理与审查,但在企业运转过程中确是密不可分的。管理与支配工作需要沟通进行,将公司运转中各部分消费详细记录,加大审查力度,可避免出现账目错乱造成的经济损失。管理会计在分析账目过程中可将各部分支出与实际需求做出对比,工作组进行探讨分析,规划下一季度各方面资金投入比例。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工作上互相沟通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工作模式衍生出的信息查阅系统客观证明了运转过程中的进步与存在的弊端。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使用的可行性

1.结合的基础与方法

两者在工作中存在一部分相同的内容,以公司市场收益情况的统计为依据,旧体制下的财务监管模式是由同一部门完成的,存在着很多漏洞,环节中容易出现疏忽造成的资料报表填写错误,在后续工作中缺少审核人员,纰漏很难被发现,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可解决此类问题。更全面的掌握资金情况,工作过程中两者借鉴彼此经,形成互补模式,理论上是切实可行的,但实际工作中会存在一些难度,需要管理人员积极探讨解决对策,为财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2.结合的基础与理论

财会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即使会计学的研究课题。工作人员在从业生涯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市场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会计学进步,计算模式不断做出创新。统计中的依据是流动资金走向以及各项目运转需要的造价成本。所涉及到的参数具有变动性,不是固定的,对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结合过渡阶段要对财务资料进行详细的查阅归类,建立内部网络平台,严格控制投资资金,确保每一笔支出收获预期回报。在统计管理内容上两者要做到求同存异,宏观方向一致,两者前期工作中总结的 经验 可以互相补足理论知识的欠缺,为结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领导在总结季度生产销售情况过程中首要提到的就是财务支出与回报,上级工作中的需求对结合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3.结合的人才支持力量

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为顺应市场都相继雇佣专业财会人才,淘汰了传统体下中管理人员主抓财务工作的理念。各类培训机构与高校加大了在财会专业的投资建设,为学习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企业在财会人力资源中拥有更优化的选择。新时达更注重人才全面发展,通常某专业的学生为提高就业优势会兼修其余相关的专业,管理学则是首要选择,促使更多的去综合型人才产生。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过程中在技能培训中可节省大部分时间,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更快,为结合工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结合的有效 措施

1.树立正确理念

外行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知还停留在财务统计阶段,认为从业内容只是简单的 财务管理 ,因此将重点放在资金统计申报过程中,疏忽了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设立的作用并不明显,且大部分内容与财务会计重复,在管理者的主观思想中,这种传统的认知要被剔除,正确引导企业对结构工作的认知态度。积极配合结合过程中组织的探讨学习会议,科学调动人才,使得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中使用到所学的知识。应对体制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对策,不断优化现有的管理体系,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提高财政人员工作效率,不影响精准度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

2.结合的方式为渐进式

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不可突然间全面执行新标准,否则会衍生出一系列资料缺失与制度错乱的问题。在制定结合计划中,应采用阶段性过渡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加进财政与管理之间的配合,并在小范围内先进行结合实验,不断总结存在的弊端,方案成熟后可进行大规模的结合整改。这种渐进式结合方法在企业中可行性高,为工作转变提供了保障。

小结

总之要使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相互的结合,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这就要求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进行提高,建立健全的企业会计工作制度,引进高新的会计管理人才,从而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

浅谈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体系人才缺乏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人才的技能标准、管理标准应该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衡量和考核这种能力?考核的周期是多长?我国的会计培养体系中应该如何建立会计人才的培养标准?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都还存在此类问题。

(二)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目前会计学术研究中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比较多,而服务内部管理决策是不够的,管理会计发展比较滞后,主要的体现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和执行上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及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管理会计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状

管理会计的体系缺乏严谨,导致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如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中,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账目记载有明确要求: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账目。但是在实践中,较多企业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对于年长的会计人员来说,基本采用手记、手写的状态记账,导致电算化信息系统应用推广不全面,无法覆盖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

二、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会计人才的制度及考核体系

明确管理会计的体系及制度的细则,明确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及素养的考核,以细则要求会计管理人员,才能将会计的实践明确划分。管理会计的人才考核方法应该以多样化、全面化结合的方式进行,如目标管理法、排序法、对偶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锚定考评法、登记考评法、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业绩指标法等。根据企业划分的行业,要求会计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明确 岗位职责 ,明确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每个维度的考核划分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依照考核的维度进行100分制的评分,评分不合格者需要接受10小时以上考核周期的课程学习。

(二)逐步完善会计理论管理体系建设

会计管理系统是主打会计管理的指引,如管理会计体系的任务中有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明确会计产、学、研联盟,例如以武汉市为例,每年分为3个季度进行按区划分产学研联盟,以签订合作合同的方式将3~5个企业与会计管理协会产、学、研三个项目为基点,明确未来合作1~2年的经济创收效益,以企业扩大范围、经济效益为衡量的标准,以此为试点,有所成效后可以逐步在其他类似城市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实践监督和监管

如明确初级会计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财务的管理中进行的操作需要统一由该辖区内的税务体系进行监管,企业财会经营中的会计操作失误、故意犯错等行为,应该以累计的形式进行统计,一个季度有3次以上,若连续2个季度则开设会计基础理论学习课程,学习及考核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若连续有2个季度达到5次以上,则可以提出从业资格的警告,情节更严重者可以直接取消会计资格,要求该会计重新考核。人才的制度考核依照每个企业对会计的要求标准而定,管理会计系统确定的统一标准不一定对每个企业要求的会计标准适用,个人建议以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划分标准。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执行统一的会计考核标准,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可以执行统一的人才标准与考核。同时,以会计从业者所在的税务管辖范围,将所有的从业会计人员以片区划分,监督会计管理人员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5(6):18.

[2]余蔚平.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新理财,2014(1):18.

[3]高大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J].和讯理财,2014(4):21.

会展管理毕业论文免费下载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学位论文: 无忧论文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一般指的是大型会议或者是大型活动,有很多大学里面都是有这个专业的,这个专业的毕业论文却是不知道怎么写,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 本文对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仔细的 研究 ,认为对于开放式会展系统如果采取传统的业务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出了面向管理的 应用 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构建会展系统的阶段性控制,通过局部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管理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将会展的管理工作转换成为对会展的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会展管理会展信息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会展是信息密集型的活动,具有前期准备时间长,实施时间短的特点,在整个会展期间,尤其是在临近开始的短暂时间内,将会涌现出大量的、高密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我们把它们又可以分成财务信息、接待信息、会议进程信息、人员信息、场馆信息、物流信息、住宿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流贯穿整个会展期间。

会展本身是很大概念的集合,按形式包括会议、展览会、节庆等活动;按它们涉及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本地的、全国的、国际性的;按组织规模和参观人数分类,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和特大型的。按会展的规格,可分成普通的、行业的、政府的和国际性的。小的会展则可以是本地的一个行业、组织或 企业 的活动,甚至是个人举办的类似于婚宴等。大型展览会的参观者可达数万人以上,小型的会议仅仅几十人。由于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重要程度不同、主办方等级、与会人数的多少,所有这些综合因素使得在会展的组织管理上、运作上有多种模式,这样不能用一个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所有类型的会展活动,所以会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系统的信息处理的 内容 和流程也不尽相同。

会展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对于会议系统系来讲,可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议期间、结束阶段、休会期间;而对于展会系统,又可以分成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两者在前期工作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每个阶段的信息流程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在不同环节的特点,不仅是设计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工作的基础。

二、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于会展形式的多样性,为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因为会展本身的特点,如果采用一般性的业务处理的模式,很难采用较为一致的框架来设计具有通用意义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从业务处理层面来看,能够处理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仅仅限于客户关系管理、会员管理、登记参会情况、场馆展位预订和租用等业务层面的信息;从信息处理流程来看,由于会展活动是一次性 发展 进程,从策划到结束基本上属于线性的过程,因此可以将会展信息系统看作一个开放式系统,不具有明显的反馈和系统状态控制的环节。这种面向业务层面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是不强的。

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会展信息系统应突破以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本模式,即一开始就应当设计一个为会展项目管理为目的,以会展项目管理、会务管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提供会展的项目策划、进程管理上需要的信息。

从这个意义讲,虽然会展系统总的看来是一个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但是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加强阶段性、局部性的控制和管理,使会展系统和会展过程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因此这样的会展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开放式,而是若干个良好控制的闭环子系统的在时间进程上有机地结合。

面向管理应用的会展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一般性和特殊性的 问题 。虽然会展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和多变性,但是从会展的管理和进程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划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展阶段、结束阶段、休会阶段,完全可以忽略每次活动形式的差异,把各个阶段的工作抽象成策划、组织、落实和检查的研究内容,因此信息处理工作就转换成把会展各个阶段的项目的管理工作。

系统的使用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项目),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控制。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所有业务处理工作都融会在系统管理中来,即在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内涵、意义和针对性。

这种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并不常见,可以认为是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

三、以阶段控制为主要 研究 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息对 企业 状态进行控制,而开放式会展系统缺乏反馈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我们研究的会展系统是在会展的各个阶段实施控制手段,在各个局部上进行阶段环节上的控制,即对整个阶段达到控制的目的。

所谓控制在信息系统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在运用于项目管理方面,应当包括如下环节:策划、落实、监督、检查、确认。会展项目之间具有比较强的时间和空间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是指项目的准备和执行过程在时间轴上具有先后顺序依存的关系,如果一个项目延误了时间,其他项目又不能超越它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活动的向后推移。在会展整个期间很多 工作又是并行运行的,各个部分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 影响 其他工作完成的好坏,当某个项目的物理属性尚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不完善的势必影响其他项目的存在,这是空间上的依赖性。

XX会议的接待项目策划一览表

会展活动的周期可能很长,但是真正举行活动,仅仅是很短的几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筹划和准备,它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会展活动的顺利举办和观众的满意度,如果出现差错和失误,很难有机会弥补并挽回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举办的前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 问题 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真考虑,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

因此在会展信息管理上按阶段对本阶段要实施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体现在会展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管理上的周期,用于对会展项目工作的策划,组织人员对各个项目分别落实,在会展项目完成情况监督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管理和控制。例如,会议的接待工作可用下表所示。

四、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策划功能研究

会展包括会议和展会两种形态,它们的信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控制的实体在形式上的不同,将其工作流程抽象成信息流之后,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我们把它们归类在基本功能之中。这里仅讨论它们共同的、相似的处理功能。

在会展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策划功能、管理功能、营销功能、信息发布、 网络 注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邀请函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策划功能,由于篇幅关系仅讨论策划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功能不做讨论。

会展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是为会议和展览会的项目的起始阶段的策划服务的。在策划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会展管理的经验,根据会展项目的要求,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展的规格和性质,与会人员的级别和人数、会展覆盖的地域范围、最后要达成的效果,这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在会展策划中是着重考虑的因素。

由于会展活动具有非常明显区别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任务、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策划也应配合这样情况,针对会展不同阶段做相应的策划。由于会展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策划时,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出现的一些细节和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备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在策划中制定的项目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首先是确定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的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达到的目标、完成或考核的指标,项目在准备过程中、必须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落实该项目,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按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第二是项目之间流程关系,即项目之间的在时空方面存在某种耦合关系,确定项目的任务链和完成的时间链。

我们把会展的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按照会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以阶段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按筹备阶段、准备阶段、会前阶段、期中阶段、结束阶段和休会阶段的顺序进行,然后在针对每个具体的阶段作详尽的策划,逐步分解到具体的功能。对于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围绕着策划的功能需求展开进行的。

五、结语

通过对会展信息管理的` 分析 和研究,此类信息变化和跨度等很大的信息系统,开放式是其主要特点,采用面向业务数据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笔者采用项目管理的研究 方法 ,以面向项目管理的模式对其各个发生阶段进行局部控制,以项目的策划、落实、监督、检查和确认的工作环节的形式实现局部上的反馈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的目的,以这种方式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会展信息管理的需求。

浅谈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在人、财、物、时间、信息这五种管理的要素中,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会展企业能否把人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能否把人看成是自身最宝贵的财富至关重要。

关键词:会展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在现代会展企业的发展中,由于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可再生性,其越来越成为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无法估量的资本。会展企业只有取得有用的人才、合理使用这些人才、科学管理得到的人才并对人才进行有效开发,才能实现组织目标且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一、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会展企业为了创造企业价值,确保本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使用、培训、绩效考核、激励、调整等等一系列过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

即根据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需要,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性质、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定会展企业员工需求量和标准,做好相应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预测。

2、员工的招募与选拔

即根据会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相应的用人标准、政策、选拔方法等,招募到企业需要的合格人员。

3、培训与开发

主要是为了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进行的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培训和提高。

4、绩效管理

是会展企业通过科学的考核和奖惩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

5、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会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工资形式,对员工给予相应的报偿。除了合理的工资外,会展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奖励和津贴制度,并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最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会展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会展企业的业务活动离不开人、财、物这些基本管理要素,而人是这些要素的中心,是决定性因素,如何实现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关键的。员工的劳动并不能孤立存在,必须建立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劳动基础之上,因此,要保证会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必须招募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员工,并对与会展相关的工作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管理,使工作中的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相互适应,有机结合,而这些正是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

现代经济环境中,会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会展企业的素质,归根到底就是员工的素质;而会展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正是员工自主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的,是一种活的资源,所以会展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能使人消极被动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是应该根据个人能力的特点,把人安置在最能充分施展其才华的最佳工作岗位上,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另外根据人力资源才智和能力的提高,对其工作岗位进行及时调整,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应该是消极的静态的管理,而应是积极的动态的管理,这种动态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进而增强会展企业活力的关键所在。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会展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

会展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并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会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会展企业中的人,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否顺利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而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又取决于完成任务和目标的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会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展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都是受到特定条件限制的,如何用发挥人力资源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会展企业应该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目前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展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欠缺

目前很多会展企业没能为管理人员制定规范的培训计划,所以大多数管理人员只是凭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由于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缺乏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会展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会展策划、设计、现场服务与管理等各不同岗位的共同点和差异,没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行。

3、会展企业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源规划

由于会展企业有很明显的淡旺季,展会集中时需要大量的人手,展会较少时人力需求量较低,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显得非常重要。合理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并采取相关规划措施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的人才,既能降低会展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又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很多会展企业经常保留少数员工,工作需要时再临时聘任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缺乏必要的规划,这势必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甚至会营销到会展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海英.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0(02)

[2]周建华.会展业与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2(03)

作者简介:陈荣荣(1977―),女,河北省唐山人,大学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相关范文:基于品牌展会评价标准的展会品牌战略管理思考[摘要] 本文在对商贸类展会品牌概念和品牌实质进一步确认和明晰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品牌展会的八条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展会运营机构进行品牌战略管理给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 展会 品牌 标准 战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各地不断推出的商贸类展会,从宏观来说,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为打造城市靓丽名片、为加强我国工商界人士的国际交流和拓展国际空间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台;但由于展会运营机构办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的一些展会未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有些展会运营机构由于热衷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对展会品牌的长期培育,导致展会不能持续发展;二是有些展会运营机构虽然有展会品牌培育意识,但由于对展会品牌内涵理解不深和对品牌管理重点把握不准,导致展会的发展也不如意。前一种情况,可以通过展会行业管理加以规范;而后一种情况,展会运营机构必须通过学习展会品牌管理理论,掌握展会品牌战略管理重点,方可使展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本文的重点旨在针对后一种情况,通过确认和明晰商贸类展会的品牌概念和品牌实质,提出我国品牌展会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给展会运营机构进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若干建议。一、展会品牌概念与展会品牌实质在对商品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对产品品牌的认识,以及表述是琳琅满目。在学习他人观点的基础上,笔者的理解是,产品品牌是产品全部无形资产的总和,这一“总和”可以以可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特定“符号”,如名称、图案、颜色、字体等,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等;也常以一种比较抽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给人带来的好的联想和人们的偏好。这些“符号”以及联想、偏好等,使产品品牌具有区别它物、证明品质的功能。通常说的品牌产品,就是指那些个性鲜明、质量优异的,能给消费者带来好的感受的产品。品牌产品所包含的无形资产往往具有很高的价值。产品品牌的实质是产品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由产品之形象和内涵交叠形成的,能引起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差异化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更显著的竞争优势。会展业的主要产品是展会项目(本文所论述之展会是指商贸类展览会或博览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属于服务产品。展会品牌是指展会项目之无形资产的总和,物化可视的是展会的名称、标识、吉祥物等,抽象可感受的是好的联想和亲近感。品牌展会是指那些形象鲜明、服务优质,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展会。展会品牌的实质是展会项目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建立在满足参展客商需要,定位清晰、形象鲜明、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展会而言,品牌创立从成长到成熟,是一个长期的品牌战略管理过程,其中凝聚了展会主办机构大量的心血、智慧和创新。一个品牌展会的打造,需要有明确的品牌战略,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树立、品牌经营和品牌文化形成等。在研究展会品牌战略管理前,有必要在上述理论的基础给品牌展会一个具体的描述,即展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其为品牌展会,从而使品牌战略管理有明晰的方向。二、品牌展会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标准评价一个展会是否是品牌展会?迄今为止,国际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业内人士的看法,结合我国的实际,笔者认为在我国满足以下八个条件的展会可称为品牌展会。一是良好的展会举办地及场馆。展会举办地城市的环境美化、交通运输、酒店服务、消费娱乐等是否良好,展馆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展示空间、优质的设施服务等是吸引客商参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行业协会和行业代表企业的坚定支持。行业协会,以及行业中代表企业对展会的坚定支持,是确保展会宣传效果和影响力的重要条件;行业协会的参与,以及行业中代表企业的参展无疑也提升了展会的水平。三是形成规模效应。品牌展会必须是在同类型或同行业展会中规模大的展会,在展览期间,整个行业众多有实力的卖家、买家和中介齐聚一堂。有规模效应的展会,意味着大批的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参展,以及由此降低的组展商单位成本,和其他各方投入产出比率的增加。四是代表行业发展方向或展示行业最高成就。这体现了展会的专业性和前瞻性。这样的展会必定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且能提供几乎涵盖整个专业市场的所有信息。由于提供的信息全面、专业,必然吸引众多客商和观众参展。五是一流的展会服务。展会服务贯穿于组展商的整个运营过程,从市场调研、主题立项、寻求合作、广告宣传、招展手段、观众组织、活动安排、现场气氛营造、展后服务,甚至包括所有对外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化、标准化等,都须具备高的专业水准和从业人员的严谨处事态度,服务过程体现高效和细致。六是战略规划指导下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展会发展战略,才能使展会资源得到很好地分配,才能使展会从谋求短期利益走向谋求长远利益。展会的连续性要求展会在一定时期内在举办时间、频率、地点和主体活动等方面基本一致;灵活性要求展会根据国内外会展业发展趋势和参展商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展会生命周期的延续是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一成不变或忽视市场变化的做法将使展会难以为续。七是媒体的强力合作。有影响力媒体的强力合作是展会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一个展会要成功举办,并发展成为品牌展会,媒体宣传报道充分与否至关重要;展会品牌的形成需要媒体的大量的正面报道;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亦有助于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过来,品牌展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八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现状下,能得到政府支持的展会,往往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展会,展会运营机构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能整合更多的资源,从而能为参展客商提供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办展质量往往较高,展会的品牌影响力更容易扩张。三、基于品牌展会评价标准的展会品牌战略管理思路上述的品牌展会评价标准,为展会主办机构的品牌战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树立品牌观念,制定品牌战略要培育一个品牌展会,首要的是展会运营机构要树立牢固的品牌观念,认识到只有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展会才可能持续发展。树立了这样的品牌观,展会运营机构才会从举办地及场馆的选择、主题的立项、展会活动的策划、展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展会的创新等具体方面来实施展会的品牌化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展会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展会的运营机构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展会的品牌发展战略。只有在较长时间内坚持一种战略,而不轻易游离的展会运营机构才能赢得最终胜利。2.研究环境变化,满足客户需要对展会运营机构来说,参展商是客户,对参展商来说,专业观众是客户。客户满意,展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和壮大。客户的需求是变化的,要做好服务,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展会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都在变化,只有适应变化,不断创新,展会才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市场调研尤其重要。设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确保研究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是展会品牌战略制订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3.发挥各方作用,有效整合资源为打造强势品牌,展会运营机构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源,发挥不同利益主体,包括主办机构、承办机构、协作机构、参展商、专业观众、展会场馆、展会所在地等对展会项目运作各个环节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梳理、整合各种资源,并加以综合利用。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展会运营机构必须努力寻求专业协会、行业内领导型企业、有影响力的媒体、政府等多方的支持。因此,展会运营机构应主动沟通、服务先行,强调互惠多赢合作,以最大程度聚集资源、盘活资源,为展会项目的运营管理服务。4.致力专业化,展示新成果专业化是打造品牌展会的必由之路。专业化能够形成差异化,差异化可形成展会的竞争优势。专业化使展会运营机构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客户的需要,从而在招商招展和展览会现场管理等过程中更加准确、有效。专业化需要展会运营机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拥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实行完善的操作规范、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专业化要求展会专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市场的客户,努力把握行业或市场发展的脉搏,展示行业的最新成果,以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的不断推出,占据同类型展会的制高点。5.完善场地设施,提升服务水准场地设施是否完备、便捷,服务水准是否高水平,对展会品牌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场地设施属于展会的硬件,服务属于软件。硬件建设要使展会的设施,包括展馆的空间、水电、采光、空调通风、宽带网线、消防、电梯、通讯传输、疏散通道等是齐备的、令人舒适的、便捷的、安全的。软件建设要保证展会服务达到一流水准,包括招商招展、迎送接待、通关检验、现场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保卫、展后跟踪等都必须是高水准。为此,展会运营方要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服务人才培养的力度,做到展会的软、硬件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6.拓展品牌空间,善用品牌资源要扩大展会品牌影响,必须拓展品牌空间。展会品牌空间包括时间、地域和价值三个方面。时间方面主要指展会举办期的长短、举办的频率等,当展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适当延长举办时间,或增加办展频率,可以提高总效果;地域方面主要指展会的地域扩张,比如一些国外著名展会在其他国家办展等,可扩大展会品牌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价值方面主要指品牌的综合经营,品牌的物化形式,如名称、标识、吉祥物等是重要的品牌资源,要善加保护和利用,通过与高质量、高层次客商的合作,取得品牌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影响力,提升品牌的价值。7.优待新闻媒体,打造网络品牌展会品牌良好形象的塑造,必须借助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的大量正面宣传报道。做好对这些新闻媒体的公共关系工作,保证展会期间媒体和记者能得到很好的待遇,将吸引更多的媒体或记者关注和报道展会。在众多媒体当中,互联网是一种新型媒体,它综合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且互动能力突出,是展会品牌传播的重要平台。展会运营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功能,通过建立网站、规划网站内容、美化页面、信息筛选和及时更新等一系列工作,在现实展会之外打造精品网络展会,高效传达品牌认知和美誉。8.争取政府支持,构建良好环境品牌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国,寻求政府对展会的支持是保护和提升展会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通过政府的力量,可有效打击重复办展现象以及品牌侵权行为,避免客商资源的分散和不良口碑的传播,从而保护品牌展会运营机构的权益;通过政府渠道,可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聚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提高展会的成效服务;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可协调理顺展会活动各方的关系,保障展会的健康发展;利用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可扩大展会的规模和提高展会的质量;利用政府的对外关系,可拓展展会的海外空间。四、结语我国商务部对会展业宏观管理的举措中,有一项是加强培育品牌展会,做大做强中国会展企业。培育品牌展会,这既是展会运营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展会运营机构按照品牌展会的评价标准,扎实做好展会品牌战略管理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展会取得长期的经济效益,才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会展业的水平。参考文献:[1]余明阳.博览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6-179[2]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3-175[3]许传宏:会展策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5-116.[4]陈泽炎:“政府型展会”的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会展,2006(21):60-61[5]张丽:展会升级 出路还是死路[J].中国会展,2006(23):34-37[6]王重农:城市节庆品牌的培育和打造[J].中国会展,2006(7):52-53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楼主想要什么方面的毕业论文,不妨说说课题,可以去看看

免费会计学毕业论文

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2.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探讨 3. 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4.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5.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6.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会计类的俺们帮你把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会大为降低,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遭受经济损失。这无疑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确保无利害关系。本质上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其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员的影响和压力。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如果注册会计师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为降低。因此,报表使用者对这种实质上的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现实中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那么审计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

(二)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第一,独立性是相对的概念。社会公众与职业界一般倾向于在独立性上采取二分的方法,即非此即彼,将独立性当成绝对的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独立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中的个人不但与其职业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且与职业界外部也会发生多种联系。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外界因素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或大或小,承认注册会计师会受影响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只要这种独立性仍能保持在社会公众期望的独立性水平之上即可。如果承认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前文所述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的观点就要持慎重态度。所谓超然独立,一般理解是绝对的独立,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在价值时,无疑也使广大社会公众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独立性是一种概率。独立性的这种概率只是主观的概率。当人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实际上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影响,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以至于可以完全信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其工作结果进行决策。可见将独立性表述为概率,并没有动摇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价值的认可,社会公众只要认为注册会计师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其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即可。既然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概率,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概率不可能永远等于1,而是经常地表现为在[0,1]之间取值的客观事实。所以在行业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教育和必要的查处力度,使其在执业中不断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抵制有关利益方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同时在宣传中应注意说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能力限制和执业环境的不完善,出现个别审计意见发生偏差的现象也属不可避免,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出现审计失败不一定就必然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独立性是一种风险。这一性质是从报表使用者角度界定的。由于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概率,所以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但报表使用者决定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时,实质上就隐含着其已对注册会计师表示了信任。即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即使同时承认或认为注册会计师仅做到了相对独立,但这一独立性水平也是其予以认可的,或处在其可接受的既定水平之上的。这个可接受的独立性既定水平越高,意味着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越高。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际上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则其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对报表信息的过分信赖就是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任何一项审计业务一般都要涉及三方主体,一是委托人,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业务委托,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即审计业务具体执行者;三是被审计人,即受财产所有者委托的经营管理者。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因此缺少适当的权力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面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得使注册会计师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

(二)市场竞争无序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当审计供给市场的竞争加剧时,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和动力都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该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独立性将会减弱。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屈从客户不当意愿等手段来分得审计服务市场。由于审计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客户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尤为强大。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招股、配股、防止“摘牌”等的必要条件,这会增加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施压强度。这些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毫无益处。

(三)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等案例都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为注册会计师的非独立性行为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仅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占16%,这与国外注册会计中的从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60%—70%以上大学本科的学历结构存在相当的差距。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发,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轻易接受客户解释,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机构不明确,股东大会对管理当局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的现状,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意性进行了约束。同时独立董事可下设由其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审计的委托机构,通过改善审计委托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控制管理当局权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防止注册会计师受管理人员左右。

(二)建立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制度

一方面,是打破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选择权仍然在企业但监管机构具有否决权,即可以否决有重大违纪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其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不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而且还要依赖于监管机构,或者说依赖于其自身的行为,这可从根本上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过广的现象,减小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经济依赖性。禁止受聘于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同时提供其他非审计业务;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在被审企业兼职,以及被审企业雇员在该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若被审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一年内曾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或即将赴该事务所任职,那么该所也应该被禁止为该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应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年限,当然该年限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活动的主体对其道德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发挥道德规范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使命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能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审计独立性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要进一步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还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加紧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的制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以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指南为基本框架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四)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一般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从独立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制约因素、独立性风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角度考虑,制定必要的规范进行监管。另外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该机构负责收取审计费用,行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权力,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直接经济联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这一管理机构应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库,对事务所实行分级分类,根据需要从库中随机抽取,根据审计项目大小统一付费,该机构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可由政府出面开征审计税。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财产登记制度,以改善其执业的风险承担机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与某一客户的合作时间及收入,隔断其与各方诸多联系,变“自律”为“他律”,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崔莉:《解决困扰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2]刘兴革:《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与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7期。

[3]欧阳电平、胡建敏:《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分析与改革》,《审计月刊》2004年第9期。

[4]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免费毕业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毕业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我整理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毕业论文,以供参考。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早日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将成为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实现对日常医院业务的信息管理,使信息更加准确、实时、可靠,并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实施计算机网络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通讯设施,为医院的各个部门提供患者的详细资料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关 键 词 :

计算机 网络化 医院管理 作用

当今社会医院的种类和医院的数量都在逐渐增多,因此每个医院都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异的成果,除了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也是医院应该必备的主要设施.

医院管理是通过充分发挥医院的整体运行功能,以提高医院医疗、科研等各项管理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医院取得良好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

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的高效、便捷、准确、严谨,可以为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医院管理系统可分为门诊系统、住院系统、后勤系统及财务系统等.各系统既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又互相制约,从而构成了医院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化体系.

1.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各种医疗、财务、后勤等方面的信息传递速度.以往统计数据都是通过门诊、住院部、各科室人工登记的报表和病案来进行汇总的,由于中间环节多,工作量繁重,误差大,统计时间长,有时候还需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但是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后,统计数据是按标准程序逐级录入第一手资料后,由计算机自动汇总完成,20 min内就可以打印出全月甚至全年的报表,而且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也很高.从而节约了统计时间,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也改变了过去反复抄写医嘱及执行单的现象,以及患者出院时要先由住院部进行统计,然后由财务处进行及计价,最后到医院收费处进行算账的繁琐程序.

现在各科室在患者入院时就将其住院期间的用药、检查情况根据医嘱录入计算机,住院期间只要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所有医生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同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就诊情况.出院时只要输入住院号,系统确认后就会自动计价、结算.

2.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医院患者提供最优良、最满意的服务质量,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医院的管理者通过网络及时、全面的掌握医院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对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可以进行全面的掌握.有利于管理者随时进行查阅、汇总、分析、传递,确保管理者能够准确、及时的了解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信息,并使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医院发展决策.还可以使管理者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监督,将医院的成本控制渗透到医院的各个环节.

药品、器械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后,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完成药品的入库、出库、使用、价格调整、盘点和打印各类报表等各项操作,从而对药品实行准确的动态管理,避免了医院药品的流失,以及减少了盲目采购而造成库存积压等想象.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后,实现了医院药房、收款处药品价格的一致性,减少了过去人工计价或者是药品调价后所造成的失误,保证了药品收费的准确性,使患者及医院都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保证信息的公开性、准确性

计算机具有快速、敏捷、智能分析等特点,应用计算机来管理医院的各方面信息,数据处理速度明显加快,核算的准确性也明显得到提高,减少了因统计人员疏忽大意或者是计算失误而造成的误差,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药品价格进行明码标价,对于就诊费用进行分类划分,做到了收费的透明化.患者及其家属可随时了解看病的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并能够提前预缴住院费用,减少了欠费、乱收费而发生的各种纠纷,也减少了漏收费而使医院蒙受经济损失.

4.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

医院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后,实现了各科室之间资源的共享,诊疗费用在各诊疗点进行实时结算,减少就诊人员多次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也确保各个医疗环节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传递,也可以加强横向业务联系,在各科室分工的基础上协调一致,促进医院体制趋向更加合理,使其更加科学有效.且由于应用了网络化技术,数据库内的数据存储、存移也更加方便,同一数据只需一次输入就可以多次使用.

5.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医院只有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医院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网过程中,要坚持实用、安全的原则,不要追求大而全.

网络设备型号要以实用、经济为前提.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定期对所有信息系统进行备份的,并妥善进行保管.为防止数据被破坏,医院还要制订出一系列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在于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价值,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兆明.计算机网络化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5,26(10):1090.

[2] 白岩.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吉林医学,2006,27(6):34.

[3] 钟清明.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医院管理效能[J].西南军医,2004,6(2):59.

[4] 卢熙.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2,25(5):4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以及 网络技术 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而网络技术本身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虽然说为人类的发展带来高效性,但是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依赖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其中所呈现出的安全问题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大。本篇 文章 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在我国当前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社会变革还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实际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在这一状态下,人们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同时,计算机网络与人们生活紧密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也在不断的增大。而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际就是针对互联网所采取的管理技术 措施 ,通过相应的措施,来使得网络环境之内的数据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下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网络安全实际上就是和计算机科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安全防护工作,其涉及到的方面不仅仅是软件、系统上的防护,还有计算机硬件上的数据保护工作,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得这部分环节不会受到任何破坏、信息泄露、更改、运行异常、网络中断等现象发生。但是,由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之间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关联性较高,要想真正的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所保障,就必须要通过极为完善的措施来进行防护。

二、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网络系统的脆弱性,目前计算机网络 系统安全 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三类:信息泄露、拒绝服务、信息破坏。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随着Internet的发展,现代黑客则从以系统为主的攻击转变到以网络为主的攻击,已知黑客攻击手段多达500余种。

(二)除系统外,存在于网络外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存在的一个主要特性就在于,其自身的公开性、自由性、国际性,而也正是在这方面的影响之下,会导致计算机网络遭受到外部的攻击。首先,黑客入侵以及攻击,黑客本身作为一群掌握着尖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其本身对于整个互联网了如指掌,如此以来,当黑客抱有不法目的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会对于计算机网络造成威胁。其次,在计算机的病毒侵害方面,计算机本身所涉及到的病毒,所存在的一大特性,就是依托于较高自由性的网络,疯狂的进行病毒散播,其蔓延速度极为迅速,这方面是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威胁最大的一个饭不方面。最后,还有间谍软件的威胁,间谍软件主要是通过某些正常程序的掩饰,让用户误以为这是自己所常用的软件,当用户在运行间谍软件后,其软件能够迅速的对于用户网络信息进行存储、传输,是同时还可以对用户操作、输入字符进行监控,甚至能够随意对计算机当前的设置进行修改,极大的威胁到了用户信息安全以及计算机的运行稳定性。

(三)网络系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过程中,现如今,所呈现出的基础都还较为薄弱,并且信息安全的管理体制也并不完善,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也是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时常暴露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网络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本身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于网络系统安全进行严格的过滤。其次,部分工作人员抱着不法的目的故意泄露安全信息。这主要是由于灰色产业链下,一直都有着利益的来往,部分工作人员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私自将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贩卖给他人,这也就直接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

(一)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 教育 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科认证培训为辅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网络安全专业。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院校可以有选择地开设网络安全类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基础与防火墙、 操作系统 安全、数据加密与PKI技术等选修课,举办网络安全专题讲座,结合培训、认证机制,引进网络安全职业资格认证(如NCSE、CISP、CIW)等多种途径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012年,工信部发布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举措,同时,要求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从信息系统的信息保障技术层面来说,可以分为应用环境、应用区域边界、网络和电信传输、安全管理中心以及密码管理中心。在技术保障体系下,首先要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建立国家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和密码管理中心;建立国家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中心;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设施;在国家执法部门建立高技术刑事侦察队伍,提高对高技术犯罪的预防和侦破能力;建立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机构。

(三)制定调整网络信息安全关系的基本法。我国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等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2005年制定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中明确要求,注重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我国也应逐步建立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立法;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 经验 ,创新管理 方法 ,与时俱进地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人们生活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紧密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不当,导致数据遗失、泄露问题,那么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除了相关部门需要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行防护措施建立和管理持续完善以外,广大群众也应当要自觉的树立起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做好相关的个人防护工作,避免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千一男,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9期

[2]魏建兵,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的研究与探讨[J]硅谷,2011年22期

[3]胡世铸,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8期

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也开始应用到各行各业,计算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突出。如何保障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免受破坏,保障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也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和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信息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各种应对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制度措施),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保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数据免遭恶意破坏、篡改、泄漏。

本文以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入手,简单列举一些计算机使用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1 中心机房的安全管理

计算机中心机房放置了几乎所有的核心设备,包括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重要设备,是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处理、储存的中心。做好中心机房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中心工作。

机房硬件设备:(1)中心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方式,双机高可用主-备方式(Active-Standby方式),即一台服务器处于激活状态(即Active状态),另一台服务器处于备用状态(即Standby状态),主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备用服务器立即接管。(2)数据存储设备采用磁盘阵列共享存储方式,双机享用同一台存储设备,当主机宕机后,接管工作的备机继续从磁盘阵列上取得原有数据。(3)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5,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4)交换机采用双核心、双汇聚、三层网络结构,核心设备链路保持冗余,避免一台核心出现问题导致整个链路瘫痪。(5)机房配备UPS电源以保证发生断电时机房设备的用电安全。(6)使用专用的精密空调设备,保证机房的恒湿恒温。(7)采用防雷防静电措施。中心机房使用防静电地板,安装避雷设备,预防因雷电天气出现电流浪涌或静电堆积损坏设备。(8)安装监控报警系统,及时获取设备的软硬件故障报警。(9)先进的消防设备,采用气体自动灭火器,防止发生火灾后,设备被水淋湿造成损坏。

机房管理制度:(1)网络管理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中心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负责保障服务器、网络设备和UPS设备的正常运行。(2)网络管理员需定期检查机房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纤收发器、UPS等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以保证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做好维护记录。(3)网络管理员要认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并做好数据__。(4)网络管理员不得随意操作、更改机房的网络配置、服务器配置。涉及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操作(如系统升级、系统更换、数据转储等)应事先书面提出 报告 ,采取妥善措施且系统和数据保护性备份后,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实施操作,并填写操作记录。(5)严格的实行出入控制。外来检修人员、外来公务人员等进入机房必须由信息化处人员始终陪同,并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6)每周要检查各个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保留所有用户访问站点的日志文件,每两个月要对的日志文件进行异地备份, 备份日志不得更改,刻录光盘保留。

2 工作站的安全管理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在医院局域网络上,为保证各部门工作站顺畅运行,减少故障率,对各工作站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限制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修改注册表,关闭U盘设备的系统识别,关闭多余的USB口。去除CD-ROM和软盘驱动器。

同一台计算机禁止同时连接不同的网络。

电脑主机箱和各楼层交换设备间使用锁具,避免用户私自拆装。

3 网络层的安全管理

医院各部门数据交换和传输都需要通过网络层进行,我院网络架构主要由局域网和互联网构成,其中以局域网为主体。为了保证局域网的绝对安全,局域网与互联网可以不进行物理连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内部局域网不受任何外部侵入,还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黑客从外部获取、破坏、篡改医院财务数据和病人隐私信息。

4 用户安全管理

用户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行为主体,统计表明5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人为操作造成的,因此,用户管理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用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用户权限管理。严格用户授权的审批流程。严格控制用户权限,特别是当用户工作岗位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用户权限,以保证用户只拥有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权限。用户登录身份验证,所有用户都应该拥有唯一的识别码(用户ID),并确保用户口令安全。

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计监督。为防止用户错误行为的发生或阻止用户的错误操作,管理人员应使用技术手段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计监控,必要时直接制止用户的错误行为。比如在业务系统中增加用户特定行为日志,以详细记录执行特定行为的用户身份、时间、计算机、应用程序等信息,如果用户行为会导致严重错误时应通过举错报警的方法制止其错误操作。

5 备份与转储

数据备份是保证信息数据安全的基本手段,也是信息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数据备份的意义首先在于对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额外的保留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能够成功重新加以利用,即防止防范意外事件对系统的破坏。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备份坚持以下原则:(1)在不影响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数据备份尽量密集,减小数据恢复的时间成本。(2)当数据结构需要调整、服务器和应用程序需要升级以及涉及到系统的重大操作有可能影响到数据安全时,需要备份数据。(3)冗余备份,在任何时间点都是多个备份集比较安全,因此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多备份几份。(4)备份集应脱离业务系统存储,实行异地备份和备份介质多样化。(5)备份完成后应进行备份有效性验证,以确保备份集的有效性。(6)重要数据在做好备份的同时,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技术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如数据加密,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不当访问;也可以在数据库中使用触发器,阻止用户错误操作造成的数据删除和修改。

历史数据是已经完成不再发生变化或不再使用的业务数据,历史数据是不断累积增长的,如果不进行转储,一方面会增加系统的负担,另一方面会使历史数据储存风险增大。因此业务数据的历史数据应及时进行转储,转储后的数据在条件许可时要从业务系统中卸

6 预防病毒

安装防火墙是网络安全运行中行之有效的基础措施,可以对使用者的帐号、时间等进行管理。防火墙能对数据包传输进行有效控制和审计,过滤掉不安全的服务,监控和抵御来自网络上的攻击。

众所周知,庞大的Windows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这些漏洞是计算机安全的极大隐患。为此,微软公司经常发布针对各种漏洞的安全补丁程序。经常搜集和安装安全补丁程序是确保网络环境下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主要和有效的措施。在服务器和各工作站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升级,使杀毒软件始终处于最新版本和最佳状态,能保证绝大多数病毒在感染和传播前,被及时发现和杀灭。

7 结论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不断深入发展,系统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信息安全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在实际的安全规划过程中,还要根据本单位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安全期望、软硬件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成熟程度、成本投入、可维护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安全管理措施。

总之,信息安全管理是复杂、动态和持续的系统管理,且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又是多种多样不断进步的,这就要求信息安全管理要有清晰的架构和根据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调整,以保证医院的信息安全管理更科学、更安全、更合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安全问题初探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安全已经逐步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各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到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计算机病毒不断的侵入计算机系统,将重要的信息窃取,情况严重会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致使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此需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本文主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和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计算机信息管理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文件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网络的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使用的需求,甚至使人产生依赖性;然而网络本身的安全风险又很容易产生系统故障,从而严重影响信息系统的使用。因此,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现行信息安全管理及模式

从当前我国信息管理状况来看我国的信息安全管理仍然采用传统“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由于在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网络安全、管理安全和人的行文安全等方方面面。不同的管理部门在信息管理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国在信息管理方面成立了信息化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领导亲自担任,中央机关的相关部委领导参加小组工作,对我国的信息产业部、安全部和公安部等进行了相关的分工,明确自己的责任。除此之外在我国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设立了互联网协会,并且设立了网络和信息安全委员会。我国在信息安全基础建设领域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平台已经逐步形成,在这个平台上建立了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中心,并且形成了具有综合性质的应急处理机构和相关技术人才。

二、造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的原因

当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受到了安全威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安全。导致信息安全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原因。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比较落后,相关保护信息安全的设备准备不足,系统在运行过程不稳定而且各项功能不完善等等。此外,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维护力度还不够,这就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逐年上升。另一方面而是主观因素,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认识不够,而且不够重视,人为操作不当等都会带来信息安全问题。针对于目前信息安全情况,我们对造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阐述。

1、入侵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从目前己经发生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情况来看,有些人为了非法利益侵入指定计算机管理系统内部获取一些保密信息,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计算机管理系统曾经遭受过黑客的攻击,使系统遭到破坏,计算机网络出现整体瘫痪,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在谴责这些黑客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2、破坏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这些黑客对计算机内部控制系统十分熟悉,通过制作一些非法软件,入侵到国家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中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数据进行篡改,甚至有些黑客还在入侵的计算机内安装解除软件,对加密文件进行解锁,盗取相关资料。此外,有的黑客还在入侵的电脑内设置服务密码,能够实现对这台机器的远程监控,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们应该加强预防。

3、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和程序

有些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洞,黑客就利用这些漏洞非法进入网络系统,然后通过远程监控手段对计算机进行监控,这样该计算机内部的各种传输文件都被黑客掌握了,黑客还会通过植入一些网页或者邮件使网络中毒而瘫痪,致使计算机网络无法正常工作,一些丢失的文件也没有办法修复。

4、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

有些人通过一些不正规网站下载的一些数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病毒,通过单位的电脑进行传输或使用,就容易使该电脑中毒,这些病毒就会对网络系统内部的文件进行攻击,导致网络系统运行缓慢甚至出现 死机 ,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这也说明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还不够,管理力度还不强,而且没有安装防火墙的计算机也特别容易出现中毒现象。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安全措施与对策

1、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建设

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只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被严格执行,安全方面的隐患才能得到控制。应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保密规定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机房门禁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加强网络内部权限控制,规范网络使用环境管理。制定安全有效的技术规范,系统中的所有软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后才能使用。定期对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严格检查系统环境、工作条件、人员状态等各种因素,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的管理,按照级别、分工明确设备、网络的使用和访问权限,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2、提升系统防火墙

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进行重要信息的管理,方便信息的管理。对于重要信息的管理系统一定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系统中要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和设置一些防火墙,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此外,还需要及时的提升系统防火墙和升级相关的杀毒软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3、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相关人员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在登录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事先确定系统运行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处理好后再进行。在退出系统的时候要先退出登录系统,再退出终端,不能够直接的退出终端。此外,要将一些重要信息存放在一些安全级别较高的储存中。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才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4、采用信息数据加密技术

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篡改或是破坏,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加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链接加密、节点加密、端点加密等。目前加密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密码强度的措施上。数据加密的过程是使用加密设备(包括硬件及软件)和密钥将原始数据重新编码成为密文;数据使用的时候必须使用相同类型的加密设备、密钥将密文还原为原始的明文,这个过程也称为解密。加密技术早在计算机技术发明以前就已广为采用,如电报报文加密等,至今仍是一种灵活、高效的安全技术,在网络信息管理中大量使用。

5、数据备份策略

虽然数据经过加密处理,提高了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然而难免数据因病毒感染或是由于操作系统、软件崩溃而使信息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因此采取多重保护措施是必要的,数据备份就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策略。方法是将存储设备由主机和网络系统中分离出来进行集中管理,以防止数据丢失和受到破坏。然后再将各数据通过HUB将整个系统和文件全部备份到NAS设备,NAS设备是一种适合网络存储的大容量的设备。

6、网络入侵监测系统

在网络中安装入侵监测系统,可以防止来自网络上的恶意攻击或人为错误操作导致的网络系统瘫痪或受到破坏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识别及报告系统中的非法入侵行为或其他异常现象,对非法攻击行为主动做出反应并采取保护措施。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应与防火墙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7、定期对网络系统清理的措施

对网络系统进行清理,不仅可以清除垃圾,提高访问的效率,而且清除网页浏览痕迹,不给网络黑客讨出个人信息等蛛丝马迹,也是安全策略之一,所以应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历史记录、临时文件等。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而言,保障信息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无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将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为此,需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威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因素,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保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客户的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全喜.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与防范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2).

[2]曲运莲.浅谈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2).

[3]谭春霞.浅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

有关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推荐:

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2. 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3. 大专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4.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范文

5. 计算机信息系统论文

6. 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7. 计算机信息专科毕业论文

免费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系毕业论文范文

导语:经济越发展,会计的地位就越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下面和我一起来看会计系毕业论文范文,希望有所帮助!

[摘要]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风险隐患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会计监督的背景出发,分析行业在监督主体,监督客体和监督资金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会计监督方面建设性的探讨意见,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市场机制

1引言

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向互联网行业抛出橄榄枝。在市场机制的背景下,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行业联系在一起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面临的问题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面临着监督主体不明,监督客体存在过失行为,会计活动和行为的安全性等问题,因此,要在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同时健全我国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3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主体分析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工具,但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市场机制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市场本身的缺陷需要有外部的监督管理。但是不能完全用金融行业的监督模式去监督互联网金融,应该针对其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国家、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

多部门协作,适度监管原则

现如今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导致技术领先于监管,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监管部门,确定部门职责。发挥国家会计监督工作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营活动的协作监督管理职能,以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为主;相关金融、信息、商务等部门作为辅助,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分工及合作机制。第二,应实施松紧适度的监管,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逐步建立起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风险特征、不同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标准。

成本效益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会计政府监管无论在宏观经济活动还是微观经济活动领域都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会计监管的成本包括监管机构设立和运行等方面的消耗,制度转变而发生的适应成本,处理违规过程中社会资源的耗费,政府的机会成本等。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但是我国立法是相当审慎的.,具有相当高的成本与较长的周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就是不断创新,与其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花在立法程序上,不如通过现有的适用法律解决,把问题加以归纳,对其组织形式、资格条件、经营模式、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等内容加以规范。其次,政府建设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对于检测和防范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有重大意义。避免出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向公众发行股票与债券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降低后续监管成本。

社会协同监督原则

社会监督也是会计监督的重要部分,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监督举报制度。要加大各机构以及社会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活动进行依法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鼓励引导行业第三方评级、咨询机构的发展,推动信用报告网络查询服务、信用资信认证、信用等级评估和信用咨询服务发展。

4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客体分析

市场机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费用、最简单的形式把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即会计监督的客体。会计监督客体是主体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指向对象,是监督活动的核心,会计监管客体包括企事业单位和会计人员。应从多方面强化单位内部监督职能。

建立内控体系

财政部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是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同样也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新型互联网金融的内控缺失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常见的经营风险,并会无限放大这些风险。因此急需建立适合互联网金融的健全完善的内控会计体系,强化部门协调监管沟通机制,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与评估,尤其是加强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核和全程持续跟踪。

加强行业企业的市场自律,自觉防范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业态,行业自律比政府监管会更为灵活,效果更明显,是对政府监管有益的补充,自律行为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首先,需要增强行业自律意识。

其次,要制定自律标准和自律要求。

第三,要建立内部自律实施机制。

第四,要建立内部自律监督和评价机制。

由于网络贷款行业存在大量的非直接融资业务的水分,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这种自我约束机制应与外部治理措施配合互动,发挥双重作用,取得乘数效应。

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会计核算是确保互联网金融会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的主要环节,会计核算工作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治理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所造成的会计信息过失性失真。因此会计人员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收集、分类、匹配和数据化处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将自己的经营信息、风险信息、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等多种信息向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及时、准确、全面、充分地披露,履行告知义务。有利于加强数据管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增强金融系统内部的互动,提供安全保障基础,增强风险监测能力,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同时金融消费者和投资群体不至于因信息不透明、不对称而发生选择判断失误而造成风险损失。

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培养风险监督防范能力

互联网金融各项经济活动与会计工作关系密切,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可以对会计人员的本身特征分析出个体的心理或人格因素和个体处于环境相关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由于缺乏对内控和互联网金融业务流程的学习,导致无法有效引入和借鉴传统金融业成熟的风险控制模型与标准业务管理程序,会产生非过失性智力型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互联网金融业务机构应从提升专业人员素质方面切入,根据财经法律、法规和学习相关风险控制知识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模型,培养会计人员的风险监督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5结语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推动着改革的前行,同时也在考验着会计监督之路。只有完善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的体系,发挥会计监督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确保会计监督工作得到良好落实,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才能在市场机制中,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屈涛.为互联网金融系上内控“缰绳”[N].中国会计报,2014-02-28(01).

[2]魏鹏.互联网金融:喧嚣过后的监管思考[J].财富管理,2014(9).

[3]高兰英.如何强化会计监督[J].改革与开放,2011(10):89.

[4]李耀东.互联网金融的民间监督设想[J].金融博览,2014(4):17-18.

[5]任春华,卢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治理[J].学术交流,2014(11):106-111.

[6]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处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吴作章.我国会计政府监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黄震,邓建鹏.论道互联网金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会大为降低,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遭受经济损失。这无疑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确保无利害关系。本质上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其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员的影响和压力。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如果注册会计师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为降低。因此,报表使用者对这种实质上的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现实中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那么审计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

(二)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第一,独立性是相对的概念。社会公众与职业界一般倾向于在独立性上采取二分的方法,即非此即彼,将独立性当成绝对的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独立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中的个人不但与其职业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且与职业界外部也会发生多种联系。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外界因素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或大或小,承认注册会计师会受影响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只要这种独立性仍能保持在社会公众期望的独立性水平之上即可。如果承认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前文所述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的观点就要持慎重态度。所谓超然独立,一般理解是绝对的独立,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在价值时,无疑也使广大社会公众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独立性是一种概率。独立性的这种概率只是主观的概率。当人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实际上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影响,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以至于可以完全信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其工作结果进行决策。可见将独立性表述为概率,并没有动摇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价值的认可,社会公众只要认为注册会计师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其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即可。既然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概率,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概率不可能永远等于1,而是经常地表现为在[0,1]之间取值的客观事实。所以在行业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教育和必要的查处力度,使其在执业中不断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抵制有关利益方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同时在宣传中应注意说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能力限制和执业环境的不完善,出现个别审计意见发生偏差的现象也属不可避免,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出现审计失败不一定就必然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独立性是一种风险。这一性质是从报表使用者角度界定的。由于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概率,所以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但报表使用者决定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时,实质上就隐含着其已对注册会计师表示了信任。即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即使同时承认或认为注册会计师仅做到了相对独立,但这一独立性水平也是其予以认可的,或处在其可接受的既定水平之上的。这个可接受的独立性既定水平越高,意味着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越高。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际上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则其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对报表信息的过分信赖就是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任何一项审计业务一般都要涉及三方主体,一是委托人,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业务委托,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即审计业务具体执行者;三是被审计人,即受财产所有者委托的经营管理者。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因此缺少适当的权力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面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得使注册会计师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

(二)市场竞争无序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当审计供给市场的竞争加剧时,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和动力都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该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独立性将会减弱。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屈从客户不当意愿等手段来分得审计服务市场。由于审计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客户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尤为强大。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招股、配股、防止“摘牌”等的必要条件,这会增加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施压强度。这些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毫无益处。

(三)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等案例都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为注册会计师的非独立性行为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仅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占16%,这与国外注册会计中的从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60%—70%以上大学本科的学历结构存在相当的差距。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发,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轻易接受客户解释,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机构不明确,股东大会对管理当局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的现状,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意性进行了约束。同时独立董事可下设由其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审计的委托机构,通过改善审计委托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控制管理当局权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防止注册会计师受管理人员左右。

(二)建立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制度

一方面,是打破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选择权仍然在企业但监管机构具有否决权,即可以否决有重大违纪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其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不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而且还要依赖于监管机构,或者说依赖于其自身的行为,这可从根本上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过广的现象,减小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经济依赖性。禁止受聘于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同时提供其他非审计业务;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在被审企业兼职,以及被审企业雇员在该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若被审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一年内曾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或即将赴该事务所任职,那么该所也应该被禁止为该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应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年限,当然该年限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活动的主体对其道德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发挥道德规范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使命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能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审计独立性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要进一步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还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加紧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的制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以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指南为基本框架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四)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一般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从独立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制约因素、独立性风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角度考虑,制定必要的规范进行监管。另外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该机构负责收取审计费用,行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权力,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直接经济联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这一管理机构应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库,对事务所实行分级分类,根据需要从库中随机抽取,根据审计项目大小统一付费,该机构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可由政府出面开征审计税。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财产登记制度,以改善其执业的风险承担机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与某一客户的合作时间及收入,隔断其与各方诸多联系,变“自律”为“他律”,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崔莉:《解决困扰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2]刘兴革:《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与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7期。

[3]欧阳电平、胡建敏:《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分析与改革》,《审计月刊》2004年第9期。

[4]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 索引序列
  • 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免费
  • 会展管理毕业论文免费下载
  • 免费会计学毕业论文
  • 免费毕业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
  • 免费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