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铝灰检测论文

铝灰检测论文

发布时间:

铝灰检测论文

混凝土简析摘要: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近百年来,混凝土强度不断的提高成为它主要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使用5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有些远见卓识的专家考虑到某些工程的需要,在提出高强度的同时,也提出耐久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尤其是近5年,在很多重要工程中都成功地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关键词:混凝土 耐久性 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一、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是保证耐久性。耐久性对工程量浩大的混凝土工程来说意义非常重要,若耐久性不足,将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甚至对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总价值约为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维修费或重建费约为3千亿美元。美国50万座公路桥梁中20万座已有损坏,平均每年有150-200座桥梁部分或完全坍塌,寿命不足20年;美国共建有混凝土水坝3000座,平均寿命30年,其中32%的水坝年久失修;而对二战前后兴建的混凝土工程,在使用30-50年后进行加固维修所投入的费用,约占建设总投资的40%-50%以上。回看中国,我国50年代所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40余年。如果平均寿命按30-50年计,那么在今后的10-30年间,为了维修这些建国以来所建的基础设施,耗资必将是极其巨大的。而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每年高达2万亿人民币以上。照此来看,约30-50-年后,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用和重建费用将更为巨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更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入手,以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100年,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年后,有的甚至使用9年以后,即需要维修。用普通水泥混凝土所完成的工程不能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本身的内部结构。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在混凝土工程中为了满足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要求,即用水量大、水灰比高,因而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很高,约占水泥石总体积的25%-40%,特别是其中毛细孔占相当大部分,毛细孔是水分、各种侵蚀介质、氧气、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引起混凝土耐久性的不足。(二)水泥石中的水化物稳定性不足也会对耐久性产生影响。例如,波特兰水泥水化后的主要化合物是碱度较高的高碱性水化矽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此外,在水化物中还有数量很大的游离石灰,它的强度极低、稳定性极差,在侵蚀条件下,是首先遭到侵蚀的部分。要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少或消除这些稳定性低的组分,特别是游离石灰。(三)、根据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就可以找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途径。如上分析,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最主要的方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但如果纯粹的降低用水量,混凝土的工作性将随之降低,又会导致捣实成型共所困难,同样造成混凝土结构不致密,甚至出现蜂窝等宏观缺陷,不但混凝土强度降低,而且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同时降低。目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三、 掺入高效减水剂:(一)、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以下。(二)、 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四) 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破坏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以外,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破坏,致使混凝土失效。例如,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引起的开裂,水化性过热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硫酸铝的延迟生成,以及混凝土的碱骨料反映等。因此,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小或消除这些结构破坏因素。限制或消除从原材料引入的碱、S03、C1- 等可以引起破坏结构和侵蚀钢筋物质的含量,加强施工控制环节,避免收缩及温度裂缝产生,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四、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尽管强度与耐久性是不同概念,但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基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都与水灰比这个因素直接相关。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因而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掺入高效减水剂外,还掺入了活性矿物材料,它们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而且也降低或消除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灰比,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和骨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集料和高效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提高强度,提高耐久性。五、混凝土工程中的耐久性问题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因以往工程中习惯上只重视混凝土的强度,或片面追求高强度而忽视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使用期内结构保证正常功能的能力,关系结构物的使用寿命,随着结构物老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已引起了各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施工部门的重视.曾有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仅15-20年,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尤其严重.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有专家指出,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需延续,而由于忽视耐久性问题,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的高潮,其耗费将倍增于工程建设时的投资.而其原因却往往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足引起的.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分析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所使用的环境下,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即所为的耐久性失效,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很多,有抗冻失效,碱-集料反应失效,化学腐蚀失效,钢筋锈蚀造成结构破坏等.下面作具体分析.七、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当结构处于冰点以下环境时,部分混凝土内孔隙中的水将结冰,产生体积膨胀,过冷的水发生迁移,形成各种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混凝土的破坏.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剥落,严重时可以露出石子.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和气泡含量多少密切相关.孔越少越小,破坏作用越小,封闭气泡越多,抗冻性越好.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除了孔结构和含气量外,还包括:混凝土的饱和度,水灰比,混凝土的龄期,集料的孔隙率及其间的含水率等.。八、混凝土的拌制尽量采用二次搅拌法,裹砂法,裹砂石法等工艺,提高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保水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应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施工裂缝,建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制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渗性,重视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并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控制构件外观裂缝,施工裂缝至关重要,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特殊季节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尚应采取特殊措施.九、 结构的日常维护结构在使用阶段,应注意检测,维护和修理,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更应如此,,建立检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及时修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 陈肇元 编 《建筑技术》(m)2、《建筑施工技术》

铝工业检测现状分析论文

合金是由金属与其它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所组成的具有金属通性的物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合金的国家之一,在商朝(距今3000多年前)青铜(铜锡合金)工艺就已非常发达;公元前6世纪左右(春秋晚期)已锻打(还进行过热处理)出锋利的剑(钢制品)。铝是分布较广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金属中含量最高的。纯铝密度较低,为 g/cm3,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仅次于Au、Ag、Cu),延展性好、塑性高,可进行各种机械加工。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膜,因而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纯铝的强度低,只有通过合金化才能得到可作结构材料使用者选用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通常分为形变与铸造铝合金两大类.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有铝-锰,铝-镁,铝-镁-铜,铝-镁-硅-铜,铝-锌-镁-铜等合金.变形铝合金也叫熟铝合金,据其成分和性能特点又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和特殊铝等五种.。铝合金的突出特点是密度小、强度高。铝中加入Mn、Mg形成的Al-Mn、Al-Mg合金具有很好的耐蚀性,良好的塑性和较高的强度,称为防锈铝合金,用于制造油箱、容器、管道、铆钉等。硬铝合金的强度较防锈铝合金高,但防蚀性能有所下降,这类合金有Al-Cu-Mg系和Al-Cu-Mg-Zn系。新近开发的高强度硬铝,强度进一步提高,而密度比普通硬铝减小15%,且能挤压成型,可用作摩托车骨架和轮圈等构件。Al-Li合金可制作飞机零件和承受载重的高级运动器材。 各种飞机都以铝合金作为主要结构材料。飞机上的蒙皮、梁、肋、桁条、隔框和起落架都可以用铝合金制造。飞机依用途的不同,铝的用量也不一样。着重于经济效益的民用机因铝合金价格便宜而大量采用,如波音767客机采用的铝合金约占机体结构重量 81%。军用飞机因要求有良好的作战性能而相对地减少铝的用量,如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 的F-15高性能战斗机仅使用%铝合金有些铝合金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在-183~-253[2oc]下不冷脆,可在液氢和液氧环境下工作,它与浓硝酸和偏二甲肼不起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因而是制造液体火箭的好材料。发射“阿波罗”号飞船的“土星” 5号运载火箭各级的燃料箱、氧化剂箱、箱间段、级间段、尾段和仪器舱都用铝合金制造。 航天飞机的乘员舱、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垂尾、襟翼、升降副翼和水平尾翼都是用铝合金制做的。各种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的主要结构材料也都是铝合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电子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1、全纤维曲轴锻造液压机同步控制研究

2、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

3、MEMS传感器三维引线键合系统研制

4、单作用双定子叶片马达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5、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研究

6、齿轮型多泵多马达传动规律研究

7、液压泵的振动机理及评价研究

8、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滚动接触疲劳量化诊断技术研究

9、KDQ1300墙体砖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

10、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

11、模具生产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机床进给系统的多源误差模型分析与研究

13、高性能电液伺服转台的控制问题及故障诊断研究

14、正交并联六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1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专业调整研究

16、典型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17、杆状碳纤维零件缠绕成型技术研究

18、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洗出算法的优化研究

19、MKD-Delphi装备技术预测方法研究

20、中职学校第二课堂实践研究

21、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及实验研究

22、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研究

2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24、JD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

25、关于交流变频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26、一种新型的非圆轴数控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7、DY制冷发生器热源模拟试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8、U型砌块成型机设计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9、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技术研究

30、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31、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系统分析

32、玻璃微细加工工艺的研究与磁流体推进式微型泵样机的研制

33、射流助推式ROV型开沟机喷射臂及其冲刷过程研究

34、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机床主轴箱装配故障诊断研究

35、基于外驱动内置臂的航天服上肢寿命试验系统

36、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37、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轮轴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38、基于STM32的车辆智能安全行车控制系统

39、超声功率和键合压力对金丝热超声键合质量的影响研究

40、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增力机构设计和仿真研究

自动化毕业论文题目

1、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

2、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现场总线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信息集成技术

4、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5、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

6、简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

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与探讨

8、浅谈数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9、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0、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问题初探

11、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配置数量规划

12、基于组态软件的综合自动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3、生产线自动化及远程监控

14、地铁自动化控制相关系统的对比及应用

15、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16、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报警技术应用研究

1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分析

18、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19、如何提高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0、动力部一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及应用

21、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22、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23、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24、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

25、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

26、铝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7、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28、浅谈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

29、铁路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制

30、浅析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 系统安全 风险评估

32、新型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自描述功能的实现

33、天津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与进展

34、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35、矿井主扇风机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

36、馈线自动化自适应快速保护控制方案

37、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操作失误、服务失败及补救措施

38、应用于拣选操作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优化调度

39、地质环境自动化远程监测项目社会评估--以山东省为例

40、矿井自动化项目技术管理模式浅论

41、自动化仓储系统优化方法的研究

4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3、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4、国外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对我国配网建设的启示

45、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回顾与展望

46、基于调度策略的自动化仓库系统优化问题研究

47、配网自动化建设抵御呼伦贝尔寒冬

48、藁城新区水厂的自动化建设

49、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压量传输新方式

50、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确保中线调水畅通

电子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机械电子论文题目

★ 最新机械电子工程论文题目

★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 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大专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免费参考(2)

★ 机械电子论文参考范文

★ 大专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免费参考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机械方面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铝是一种比较年轻的金属,其整个发展历史也不过200年,而有工业生产规模仅仅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但由于铝及其合金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诸如密度小, 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弹性好、抗冲击性能良好、耐腐蚀、耐磨、高导电、高导热、易表面着色,良好的加工成形性以及高的回收再生性等,因此,在工程领域内,铝一直被认为是“机会金属”或“希望金属”,铝工业一直被认为是“朝阳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铝材已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包装容器、建筑装饰、航空航天、机械电器、电子通讯、石油化工、能源动力、文体卫生等行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与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材料。在国防军工现代化、交通工具轻量化和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持产业之一。特别是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环保、安全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加速发展铝工业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铝及铝材加工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注:这是在中国知网上找到的,希望能帮到你

毕业论文灰色预测

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我也是上次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培训中心去培训的时候我特意的咨询了一下他们的专家,具体的区别和联系:一般来讲,物流应该由7种要素组成:运输、配送、包装、搬运、流通加工、资讯、贮存等。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既产成品配送阶段、-物流管理阶段和综合物流管理阶段。60年代初,彼得.德鲁克以哲人的睿智预言世界: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今后的发展目标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标准化与资讯化。

铁路货运量预测是指在对铁路货运市场调查、分析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估计未来货运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有关政策,编制运输、快递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常用的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过去和现在发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对未来做出判断。该预测方法凭借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能力,用系统的、逻辑的思维方法做出定量估计,从而预测未来。该方法简单易行、费时少,是应用较早的一种方法,至今在各类预测方法中仍占重要地位。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片面性,准确度不太高,职能作为货运量预测的一种辅助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等。定量预测方法是用定量分析来研究运量的发展趋势,它以历史统计资料和有关信息为依据,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来预测未来货运市场需求情况,常用的货运量定量预测方法有下面几种:1.时间序列分析法。根据历史资料组成的时间数列,从中榨出发展趋势的变动规律,由过去推测未来,凭借过去状态延续到未来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测目的。2.回归分析法。是从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应用回归方程来分析经济变化规律,进行预测。3.灰色模型预测法。神经网络模型。5.速度比例法。是按规模经济中运量的增长速度与工农业中产值的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来预测运量,比较适合于总量预测。

关于灰色预测研究的论文

第一作者部分论文(1990年以后):1. Deng Jun,Chen Xueming,Yang Liqiang,Wang Jianping and Lan Jingzhi. Study on the center of mineralizing fluids in the Fankou surperlarge PB-Zn ore deposit in northern Guangdong Petrological Sinica,2000,16(4):528-530.(SCI收录)2. Deng Jun, Fang Yun, Yang Liqiang, et al. Numerical modelling of Ore-forming dynamics of fractal dispersive fluid systems.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1,75(2):220-232.(SCI收录)3. Deng Jun, Yang Liqiang, Sun Zhongshi, et al. A Metallogenic Model of Gold Deposits of the Jiaodong Granite-Greenstone Belt.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3,77(4).(SCI收录)4. Deng Jun,Liu Wei, Sun Zhongshi, et al. Evidence of mantle-rooted fluids and multi-level circulation ore-forming dynamics: A case study from the Xiadian gold deposit, Shandong province,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3,46(Supp) :138-142.(SCI收录)5. Deng Jun, Huang Dinghua, Wang Qingfei, et 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rag Depressions” and Irregular Boundaries in Intraplate Deformat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2004,78(1):267-272.(SCI收录)6. Deng Jun, Huang Dinghua, Wang Qingfei, et al. Surplus Space Method: A New Numerical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Shallow-seated Magmatic Bodies,Acta Geologica Sinica,2004,78(6):1245-1249.(SCI收录)7. Deng Jun, Huang Dinghua, Wang Qingfei et al. Experimental remolding on the cap rock's 3D strain field of the Indosinian-Yanshanian epoch in Tongling deposit concentrating are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5,48(7) :863-874.(SCI收录)8. Deng Jun, Yang Liqiang, Wang Jianping et al. Late-paleozoic Fluid Systems and Their Ore-forming Effects in the Yuebei Basin, China, Acta Geological Sinical,2005,79(5):673-687.(SCI收录)9. Deng Jun,Wang Qingfei,Huang Dinghua,Wan Li,Yang Liqiang& Gao Bangfei. Transport network and flow mechanism of shallow ore-bearing magma in Tongling ore cluster are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6,49(4):397-407. (SCI收录)10. Deng Jun,Yang Liqiang, Ge Liangsheng, Wang Qingfei,Zhang Jing,Gao Bangfei, Zhou Yinghua and Jiang Shaoqing. Reasearch advances in the Mesozoic tectonic regim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Jiaodong ore cluster are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6, 16(8):777-784. (SCI收录)11. Deng Jun,Wang Qingfei,Yang Liqiang, Gao Bangfei, Huang Dinghua, Liu Yan, Xu Hao and Jiang Shaoqing. Reconstruction of Ore Controlling Structures Resulting from Magmatic Intrusion into the Tongling Ore Cluster Area during the Yanshanian Epoch. Acta Geologica Sinica,2007,81(2): 287-296. (SCI收录)12. Jun Deng, Qingjie Gong, Liqiang Yang, Qingfei Wang, Jing Zhang and Wanming Yuan.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Pyrite Dissolution Rate in Acidic Media at 21℃ to 61℃.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Special Supplement,Germany, 2007,Volume 71,A 217. (SCI收录)13. J. Deng, Q. Gong, Q. Wang, L. Yang and Z. Zhang. Tracing Ore Forming Fluid of Gold Deposits Hosted in Kangding Complex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Special Supplement, Canada, 2008,Volume 72, A 210. (SCI收录)14. Deng Jun, Wang Qingfei, Yang Liqiang, Zhou Lei, Gong Qingjie, Yuan Wanming, Xu Hao, Guo Chunying and Liu Xiangwei. The Structure of Ore-controlling Strain and Stress Field in the Shangzhuang Gold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82(4): 769-780. (SCI收录)15. Deng Jun, Wang Qingfei, Wan Li, Yang Liqiang, Zhou Lei, Zhao Jie. Random Difference of the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in Skarn and Marbles from Shizishan Orefield, Anhui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 19(4): 319-326. (SCI收录)16. Jun Deng, Qingfei Wang, Li Wan, Qingjie Gong, Jie Zhao, Huan Liu. Self-similar fractal analysi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of Dayingezhuang disseminated-veinlet deposit in Jiaodong gold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09, 102(2): 95–102.(SCI收录)17. Jun Deng, Liqiang Yang, Bangfei Gao, Zhongshi Sun, Chunying Guo, Qingfei Wang, Jianping Wang. Fluid Evolution and Metallogenic Dynamics during Tectonic Regime Transition: Example from the Jiapigou Gold Belt in Northeast China. Resource Geology, 2009, 59(2):140–152. (SCI收录)18. Deng Jun, Yang Liqiang, Chen Xueming et al. Fluid system and Ore-forming dynamics of the Yuebei Bas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Biennial SGA Meeting, Springer,2005,volume Ⅰ:107-109.(ISTP收录)19. Jun Deng, Qingfei Wang, Li Wan, Liqiang Yang, Xuefei Liu. Singularity of Aau Distribution in Altered Rock Type Deposit-An Example from Dayingezhuang Gold Ore Deposit. The 12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Pengda Zhao Eds. Print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nting House,2007, 44-47. (ISTP收录)20. 邓军,杨立强,翟裕生,等.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的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地球科学,2000,14(2):71-78.(EI收录)21. 邓军,杨立强,孙忠实,等.构造体制转换与流体多层循环成矿动力学.地球科学,2000,25(4):397-403.(EI收录)22. 邓军,方云,杨立强,等.剪切蚀变与物质迁移及金的富集.地球科学,2000,25(4):428-437.(EI收录)23. 邓军,孙忠实,杨立强,等.成矿流体运动系统与金质来源和富集机制讨论.地质科技情报,2000,19(1):41-45.(EI收录)24. Deng Jun, Wang Qingfei, Sun Zhongshi. Origin of gold-bearing fluid and its initiative localization mechanism in Xiadian gold deposit, Shandong province.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2, 21(3):282-288.(EI收录)25. Deng Jun,Sun Zhongshi, Wang Qingfei, et al. Crust-mantle structures and gold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mantle fluid 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3, 21(3):263-270.(EI收录)26. 邓军,孙忠实,王建平,等. 太古宙-元古宙过渡分界及构造动力体制转换,地球科学,2003,28(1):87-96.(EI收录)27. 邓军,高帮飞,王庆飞,等.成矿流体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地质科技情报,2005,24(1) :49-54.(EI收录)28. 邓军,王庆飞,杨立强, 等.胶东西北部金热液成矿系统内部结构解析,地球科学,2005,30(1):102-108.(EI收录)29. 邓军,王庆飞,高帮飞,徐浩,周应华.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地球科学,2006,31(3):330-336.(EI收录)30. 邓军,王建国,韦延光,张志启,林吉兆,闫顺玲. 山东谢家沟金矿床矿石与金矿物特征. 地球科学,2007,32(3):373-380.(EI收录)31. 邓军,龙昱.山东焦家金矿田围岩蚀变与矿化灰色特征及其GM模型分析.地学探索,1992,(5):. 邓军,张国铎,孙希贤.胶东半岛招掖金矿带控矿构造特征及灰色领域初探.中国区域地质,1993,(3):. 邓军,孙希贤.隐形类矿床的灰色特征及其灰色预测初探.见:何科昭主编.校庆四十周年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邓军.山东招掖金矿带断裂构造分带与蚀变分带研究.矿床地质,1994,13:. 邓军,徐守礼,孙希贤.模糊数学在胶东西北部金矿带成矿预测研究中的应用.现代地质,1994,8(2):. 邓军,方云,周显强,等.山东胶西北金矿带成矿构造应力场反演及其控矿作用.中国区域地质,1995,(3):. 邓军,方云,周显强, 等.胶东半岛西北金矿带成矿构造应力场及成矿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学报,1995,(1):. 邓军,徐守礼,吕古贤,等.胶东西北部断裂构造与成矿作用.现代地质,1996,10(4):. 邓军,吕古贤,杨立强.构造应力场转换与界面成矿.地球学报,1998,19(3):. 邓军,翟裕生,杨立强,等.论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现代地质,1998,12(4):. Deng Jun,Yang Liqiang,Zhai Yusheng et al.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and dynamics of metallogenic system of Jiaodong gold ore concentrating area,China..Journal of Geosciences of China,1999,1(1):. 邓军,杨立强,孙忠实,等.剪切带构造成矿动力机制与模式.现代地质,1999,13(1):. 邓军,翟裕生,杨立强,等.剪切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地学前缘,1999,6(1):. 邓军,杨立强,翟裕生,等.地质体元素组合与矿源系统组成及演化.地球学报,1999,20:. 邓军,翟裕生,杨立强,等.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地学前缘,1999,6(2):. 邓军,杨立强,方云,等.成矿系统嵌套分形结构与自有序效应.地学前缘,2000,7(1):. 邓军,杨立强,孙忠实,等.矿源系统地质-地球化学例析.现代地质,2000,25(1):. 邓军,李朝秀,吴军.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快学校改革和发展步伐.中国地质教育.2000,36(4):. Deng Jun,Fang Yun,Wan Li,et al.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of concealed ore deposit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0 ,11(2):. Deng Jun,Zhai Yusheng,Wang Jianping,et al. Shear alteration,mass transfer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an example from Jiaodong ore deposit concentrating area,Shangdong,China.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0,11(3):. 邓军,陈学明,沈崇辉,等.粤北晚古生代盆地压实流体的性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19(3):. 邓军,孙忠实,杨立强,等.吉林夹皮沟金矿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高校地质学报,2000,6(3):. 邓军,杨立强,方云,等.胶东地区壳-幔相互作用与金成矿效应.地质科学,2000,35(1):. 邓军,陈学明,方云,等.粤北盆地流体系统及其矿化特征.地学前缘,2000,7(3):. 邓军,孙忠实,王建平,等.动力系统转换与金成矿作用.矿床地质,2001,20(1):. 邓军,杨立强,刘伟,等.胶东招掖矿集区金质来源和流体成矿效应.地质科学,2001,36(3):. 邓军,周洪瑞,赵文翠.发展规模提高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国地质教育,2001,37(1):. 邓军,王建平,王建国,等. 胶东半岛西北部金矿带构造动力控矿:中国金都招远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论坛论文集. 主编:涂光炽. 地震出版社.2002,55-5859. 邓军,王庆飞,孙忠实,等. 矿物磁性与金元素富集的可能关系,现代地质,2002, 16(2):. 邓军,张世红,孙忠实. 岩石磁性与流体成矿作用关系初探. 地学前缘,2002,9(2):. 邓军,张世红,孙忠实,等. 岩石磁性力与低温流体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地学前缘,2002,9(4):. 邓军,孙忠实,候增谦,等. 板块界面磁斥力形成与全球大型-超大型金矿分布规律初探. 地质科学,2002,37(4):. 邓军,潘凤雏,李胜荣,等.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矿床地质,2002, 21(增):. Deng Jun,Wang Jianguo, Wang Jianping, et al. Structural dynamics control of the gold ore deposits in Northwestern Jiaodong Peninsula. 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ld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in Zhaoyuan, the gold city of China: Proceedings, Chairman: Tu Guangzhi. Seismo Logical Press, 2002,. 邓军,刘伟,孙忠实,等. 幔源流体判别标志及多层循环成矿作用动力学—以山东夏甸金矿床为例. 中国科学(D辑),2003,32(增刊):. 邓军,段红梅.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改革及人才培养.中国地质教育, 2003,第4期(总第48期):. 邓军,陈学明,饶轶群,等.南岭地区两种类型盆地的压实流体系统及其矿化作用.现代地质,2004,18(1):.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等.铜陵矿集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地学前缘,2004,11(1):. Deng Jun,Wang Qingfei,Wei Yanguang, et al. Metallogenic Effect of Transition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4,15(1):.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成矿流体运输物理机制研究的关键难题与方法体系.地球科学进展,2004,19(3):.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等.铜陵矿集区燕山期地壳浅部成矿流体活动的构造控矿.矿床地质,2004,23(3):. 邓军,黄定华,王庆飞,等. 铜陵矿集区印支-燕山期盖层形变场三维结构的实验重塑,中国科学D辑,2004,34(11):. 邓军,王庆飞,杨立强,等.胶西北金矿集成矿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 地学前缘,2004,11(4):. 邓军,季荣生.一流学术与人才大师——现代大学的生机和活力所在,中国地质教育,2005,(1):4-8..75. 邓军,季荣生,刘大锰.关于理工类高校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5,(3):. 邓军,王庆飞,高帮飞,黄定华,杨立强,徐浩,周应华.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现代地质,2005,19(4):.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高帮飞,杨立强,徐浩.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其对盖层控制作用,地学前缘,2005,12(3):.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万丽,杨立强,高帮飞.铜陵矿集区浅层含矿岩浆输运网络与运移机制,中国科学(D辑):2006,36(3):. 邓军,季荣生.高校科技创新呼唤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地质教育,2006,(1):. 邓军,杨立强,葛良胜,王庆飞,张静,高帮飞,周应华,江少卿. 胶东矿集区形成的构造体制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6,16(5):. 邓军,杨立强,王庆飞,徐浩.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系统组成与演化概论.矿床地质,2006,25(增刊):. 邓军.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 邓军, 杨立强, 袁万明, 龚庆杰, 王庆飞, 张静, 高帮飞. 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时限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主编: 陈毓川等. 地质出版社. 2008, . 邓军, 杨立强, 袁万明, 段红梅, 杜杨松. 地矿企业工程硕士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中国地质教育,2008,(1):19-23.

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投资风险预测模拟. 生物数学学报, 2010,25(1) :182-190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决策模拟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 2007,22(2) :360-372冬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协同变化特点及水肥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12):2449-2458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量化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5(5):98-99山西省榆社县云竹河流域土地整理决策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22(1):46-48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结构模式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1, 20(6):32-35合理施肥中投资风险预测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19(11): 127-129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The Nutritive Value of Pleurotus Ostreatus Growingin Vinegar-Waste Culture Materials.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Engineering, 1999, 8(4): 404-411灰色系统理论在苹果树水势与生态因子日变化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17(4):335-338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在家畜多性状综合评判中的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17(2):171-175合理施肥中确定边际利润率值的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7(10):49-52灰色预测在农林牧系统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16(4):414-417醋糟料平菇蛋白质营养价值研究. 营养学报, 1996, 18(2):155-158醋糟平菇栽培原料科学配方综合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96, 15(1):61-63模糊数学中综合评判的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2(3):255-258土地资源动态评价的数学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2(2):144-145计算田坎系数方法研究—Fuzzy关系方程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年增刊:5-9关于企业竞争的数学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0, 10(4):336-339微积分教学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农业高教研究,1990(2): 36-39(以上均为第一作者)

基于灰色预测的毕业论文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的数学模型 摘要: 本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及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分别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 文中共涉及两个基本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基于系统要素法的预测模型。首先,由于人口增长的规律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可以先把人口系统看作一个灰色系统,通过对原始人口总数的生成处理来寻求人口总数变动的规律,得到具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建立相应的优化灰色模型,从而预测人口总数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状态,同时采用残差、关联度、后验差三种方法检验模型合理性。然后综合考虑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作用,建立了两个基于系统要素法的子模型,分别用来做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预测。在初步只考虑老龄化(年龄构成)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因素条件下,做出合理化假设,认为在短期内从乡村迁往城镇的人口数为零,建立要素法短期模型,采用多种方法拟合确定相关参数后,与原始数据相结合得到对于中短期人口总数的预测,并与灰色预测模型所得结果相互比较印证;进一步兼顾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基于系统要素法做长期预测时,加入了三个控制因子:总和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乡村与城镇之间的人口迁移率,分别对三个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考虑其不同取值对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得到人口发展趋势与三个控制因子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再结合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及控制力度,对人口发展趋势做出长期预测。利用 Matlab 和 Excel 软件联合求解,给出各项指标下的图表与曲线,有效的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如人口金字塔图直观表明总和生育率对年龄结构的影响等。 最后,针对相应模型预测的可信性与有效性的分析指出模型的优缺点。 关键词:人口预测、灰色预测、要素法、单因素分析 1 --------------------------------------------------------------------------------Page 2 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3 2 问题的分析 ............................................................3 3 模型假设及概念说明.....................................................34 符号说明 ...........................................................4 5 模型建立及求解........................ ...............................5 灰色预测模型 模型建立 ................... ............................... 5 模型求解及分析...............................................6 基于系统要素法的短期预测模型 模型建立.....................................................7 参数确定.....................................................8 模型求解与分析...............................................9 基于系统要素法的长期预测模型 模型建立.....................................................9 参数确定.....................................................9 模型求解与分析..............................................10 6 模型扩展 ...........................................................16 7 模型评价 ...........................................................16 8 参考文献 ...........................................................17 9 附录 ...........................................................17 2 --------------------------------------------------------------------------------Page 3 1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虽然我国自 1973 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三是人口素质状况明显改善、四是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 1/3 ,为经济增长创造了 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 ”期、五是为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人口发展面临着的严峻挑战仍然不容小视: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日益显现、人口调控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因此,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参考相关数据、搜索相关文献和补充新的数据,建立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并指出模型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2 问题的分析 本题是一个中国人口增长的预测问题。所谓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和判断。我们通过分析相关数据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做出较准确的预报,可以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而这里需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及人口增长中老龄化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农村人口城镇化等的因素的影响,建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模型对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做出预测。 预测都是建立在对以往数据的分析统计上做出事先的推测或测定,本题所给调查数据包括 2001 至 2005 年的市、镇和乡的不同性别的人在该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及生育率,但这些相关信息往往具有不完全性,且个别数据有异常,在允许一定统计漏报率的条件下通过与国家统计局的一些相关数据[1]的比对提取所需数据并做出相应的简化假设,从而建立相应模型。 首先是数据的分析,题给数据中关于市、镇、乡男女人口总数的数值所给统计指标不准确,统计数据的调查百分比也有偏差,通过网上查阅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获得所需数据。在数据中可以统计获得 01~05 年老龄化指标、出生性别比及城镇化水平;从这 5年的数据里也可以得到市、镇、乡的总和生育率及各年龄段死亡率的指标进而预测以后的总和生育率及死亡率;另外从总的人口的变化趋势可以基本判断未来人口总数的走势。 其次是模型的建立。利用资料中提取的数据和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可以在考虑系统间因素对系统未来影响的预测建立要素法模型,同时也考虑灰色系统建立相应模型共同预测我国人口增长。最后分析了相关模型在预测时的应用上的优劣以及模型考虑长短 3 模型假设及概念说明 表中的统计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即能正确反映01年至0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及生育率和死亡率 表中的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大致相同,即数据具有正确性统计误差很小 3 -----------------------------------------------------------------------..............................见:

  • 索引序列
  • 铝灰检测论文
  • 铝工业检测现状分析论文
  • 毕业论文灰色预测
  • 关于灰色预测研究的论文
  • 基于灰色预测的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