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合作社销售问题研究论文

合作社销售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合作社销售问题研究论文

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推广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论文 》

一、研究对象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与农业气象两门课程的授课班级为同一班级,授课时间分别为同一学年的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授课的 方法 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生 学习方法 略有不同。

1.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老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 总结 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

(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 兴趣 爱好 、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 报告 ;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 实施方案 ,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 人际交往 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 总结报告 ,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 申请书 ,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2.农业气象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1)教师单独设计任务。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目标与农业气象课程目标充分结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基础,对整门课程设置了总体目标任务“×××省农业 种植 业区域规划”,课程总任务下设支撑典型任务共7个:①×××省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搜集;②光照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③温度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④水分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⑤风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⑥×××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分析;⑦观测不同作物的农田小气候特征。

(2)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学习提示等简要向学生进行说明,学生课下个人完成并小组汇总分析,第二次课上时间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时间为学生对课下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老师随时点评指导,后半部分时间由教师下达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直到学期结束,完成全部的典型学习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汇总各典型任务结果并分析,完成课程总任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文库、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两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都对该班36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表,两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7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采用 Excel 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农林高职院校两门课程结束后,都对该班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完全一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资料查阅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详细数据如下。

1.学习兴趣有无对比。农业推广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36份,比例100%;无学习兴趣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28份,比例;无学习兴趣问卷8份,比例。

2.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34份,比例;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2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8份,比例。

3.资料查阅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4份,比例;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

4.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

5.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24份,比例;没提高问卷12份,比例。

6.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0份,比例;没提高问卷6份,比例。

7.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对比。农业推广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6份,比例100%;不全面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0份,比例;不全面问卷6份,比例。

8.综合素质提高程度。农业推广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29份,比例;没提高问卷7份,比例。由上图可以看出,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明显优越于农业气象课程;查阅资料能力与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差不明显。可见,虽然任务驱动教学的优越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课程需要、专业需求、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又比单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优越。

四、结语

目前,各级各类农林高职院校的各门课程都在不断探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建议授课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创造性地探究设计学习任务,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而学生的自我价值一旦能够得以肯定,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习潜能则被无限激发,学生自然受益匪浅。

《 农业技术农业推广论文 》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农业研究所及高校科研骨干等下乡下户,结合当地农时农事调查取证,慎重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建立示范田及样板场地,让农民对农业科技有切身感受,在现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结合农业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物资现实情况,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适时调整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向。民间互助交流带动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同地区农民之间一般有相同种植项目,经常交流切磋种植 经验 。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经济体在农村成立迅速。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以农民为主题,以承包经营为基础模式,聘用科研机构人员作为技术顾问,结合农村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成为新型农村生产的发展模式。每年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呈上升趋势发展,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也在逐年增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生产发展方式适合众多农民的现实要求。

因地制宜的选择新型农业科技项目、快速有效的向农民推广技术要点有效弥补了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扶持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步伐。农村供销合作社依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 渠道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和农产品的收购。供销合作社是市场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向农民提供产品销售情况和市场发展方向,跟随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计划经济下由政府主导的传统农业生产也逐渐被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所代替。在政府扶持和财政支持下农村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一定的发展,过去政府设定技术项目财政负担所有经费,现在是农民自己找项目财政给予相应的补贴。

虽然农技推广的模式有所增多,但新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推广效果远低于预期水平。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对高效多产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应该是巨大的,但总体上接受新型农业技术并用于生产实践的农民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造成这些问题除了农技推广工作没有做到位外,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

农业是受地理条件、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行业,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存在着技术风险和自然条件影响风险等多种不可控因素。传统农业生产时根据经验耕种,农民用经验推断可能需要采取的耕种 措施 。对待农业新技术农民只是根据程序按部就班的耕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预测更不可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正和补救。从根本上说农作物的生产离不开光照、土地、水源等自然因素的相互配合,新型科技成果的生产流程是否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给农产品的生产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多种不确定因素和可能出现的失败让农民对新技术更加小心翼翼,时常持观望态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生产投入能力有限,分散到户的小块儿土地作业给新技术推广造成障碍。许多新型农业技术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出、减轻作业者劳动强度等特点,这也是农民选择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原因。当前农村主要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模式,独门独户的生产使种植规模受到局限,达不到新技术要求的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效果,没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产出比。新技术的效果没有显现出来并且生产效益没有明显提高,影响农民的期望和对新技术的后续采纳。另一方面,我国农民 文化 素质偏低的现状也限制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全国农民中受过高中以上 教育 的占不到十分之一,小学及初中文化的占到百分之八十,剩下多为文盲和半文盲,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水平更是低于这个比例。农民在生产中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达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也限制了农业技术的再推广。

3.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提高农民生产收益,这也是广大农民真心期盼的结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前发展、彻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资料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全面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发展。与此同时,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模式依然存在,城市和乡村差距明显存在。新农村建设带动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农户之间也出现明显的贫富差异。这些都需要加强和改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制度也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起来。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依然是政府部门,技术推广的经费主要由财政预算负担,社会团体、民企组织等其他非政府来源的经费依然占较少比例。长久以来,地方政府农技推广经费短缺问题一直严重,这也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低的重要原因。专项经费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都严重阻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因此,完善推广体制、增加推广经费是农村政府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增加农民的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技术要领,降低生产投资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降低损失,真正在生产中见到收益.

有关农业推广论文范文推荐:

1.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范文

2. 浅谈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3. 农业推广优秀毕业生论文范文

4. 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5. 农业推广创新论文范文

6. 技术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供销合作社现状及改革出路的探讨建国以来,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商业的主渠道,虽然几经变革,但始终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组织商品流通,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产与生活、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供销社商业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生存和发展都面临严重的威胁,这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供销合作社的现状,由笔者所了解的某县级市94年的情况便可见一斑。该市供销合作社现共有企业60户,其中市营公司31户,基层供销社29户。现有职工6530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156人。全系统拥有固定资产7650万元,全系统94年贷款总额为26671万元,各种包袱累计24650万元。会计报表数字反映全年销售额实现13121万元, 利润帐面体现亏损4483万元,税金实现万元。60户企业中帐面体现盈利只有2户, 盈亏持平19户,帐面体现亏损39户。企业的现状是:现有在职职工5374人,其中顶岗3875人,自谋职业和放假1500人,离退休职工1156人。包袱现状:100万元以内的28户,100至300万元的20户,300 至500万元的4户,500至1000万元的3户,1000万元以上的5户。经营状况:购销业务正常的约占三分之一强,处于打打停停的约占三分之一,处于停摆状态的近三分之一。上述情况对于一个县级市的供销系统无疑是十分严峻的形势。但处于此类状况的供销合作社在全省和全国何止一个。供销合作社处于如此前所未有的困难状况,其原因何在,其出路又在哪里,这些必须认真地总结、分析和探讨。一、困难产生的原因供销合作社出现上述的困难局面,应该说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分析起来有主客观两个大的方面,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新旧体制的变换使供销合作社系统出现了困难供销合作社多年来按其职能主要是从事农村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农村商业的主体。因此,虽然受计划经济僵化模式的影响,存在总体效益不高、经营不灵活等问题,但全行业大面积的亏损现象却从未发生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放搞活,农村中个体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急风暴雨般给供销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农村日用工业品的供应,供销社没有个人摊点那样的灵活,价格上由于进货渠道和手段的不同,甚至由于个体商业可以通过非正常的形式取得低价优惠,供销社的商品对个体商业失去竞争能力。当然这只限于烟酒糖茶日用小百货商品,而高档耐用消费品,虽然个体商业无力经销,但是由于这类商品价值较高,人们为了放心稳妥,又多不愿在供销社购买而去城里大商场购买。因为这样做选择余地大,保修也较可靠,所以这类商品的竞争力也失掉了。至于服装布匹之类,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追求式样,擀地名牌等消费心理,加之集市服装市场的冲击,供销社的此类商品更是很少有人问津。废旧物资的收购,几乎全部被个体收购所取代。可以这样说,除了农业生产资料按政策由供销合作社专营,棉麻收购专营之外,其余“阵地”几乎全被个体商业所占领。也正因上述原因,该县全系统职工5374人中有自谋职业和放假的1500人,约占全体职工的28%。(二)供销社自身体制的转换滞后,适应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使供销合作社商业出现了困难供销合作社系统是我国各行各业中体制变换较频繁的行业,建国以后与商业系统几分几合,在83年体制改革中确立为集体所有制。然而,多年来供销合作社根本很难体现集体所有制的特点。首先,从领导体制上,县联社仍然同其他行政管理机关一样,虽然在组织名称上改为理事会和监事会,但其产生、任免仍然体现不了合作商业的民主程序,仍然是行政任免。同时由于83年体改中明文规定,体改后全民所有制的干部和职工仍然不改变其体制。因而可以说,供销合作社仍然是沿袭全民所有制的领导体制,这样,当出现行业或企业亏损时,就不可避免地不影响管理者、领导者个人政治的升迁和经济上的收入。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影响领导层对基层业务的开展。显然,由于供销合作社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其行业的特点与国营商业、外贸、物资等行业有明显的差别,因此,这种领导体制与全行业的合作性质并不一致,难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其次,产权关系不明晰,影响从上至下的事业心、责任心。众所周知,经营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多年了,供销合作社的承包已经历时两年多了。在承包期间,一般都是县联社主管机关作为集体所有制中所有者的代表,与企业承包人——经营者签订合同。而供销售合作社的资产,无论是县级公司还是基层供销社的资产的产权到底归属于谁,是国家的还是集体的?如果按照体制改革的说法应是集体所有。但是,作为主管机关的领导代表所有者,而其又不是真正的所有者,充其量只能说只有其十元二十元的资产(83年体改时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每人都交了股金)。而作为经营者的基层企业的领导显然更不是所有者。因此,对资产的保全还是损失,其关心程度是可以想见的。当然有的不止是不关心,甚至还损公肥私。另外,在承包中缺少必要的限制的条文,或者合同不完善,造成企业短期行为,也影响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活动,最终影响经济效益。最后,供销合作社如果是真正的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农民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社员,无论从经营还是管理上都应有参与权。既然是劳动农民集体所有,其职能也不应只是从事商品的买卖活动。因为,当今的农业已经不是原来的单纯的种植业了,它已经是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农村经济了,全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不乏其例。因此,供销社这个农村商业主体,其体制仍然沿袭过去,购销调存也与国营商业采取同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必然难以适应突飞猛进发展着的农村经济。因此,必然要遭遇到经营上的困难。(三)观念的更新赶不上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步伐,造成了困难谈到观念,它包括商品经济观念、经营管理观念、企业竞争——风险观念、职工道德观念、企业群体观念、企业自主观念等。无疑,这些观念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都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仅就商品经济观念来说,它包括了商品生产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分权观念等一组观念群。所有这些由商品经济特征所产生的并与之相对应的观念都是商品经济观念。显而易见,这些观念的确立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乃至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大变革中,不能迅速地摆脱计划经济的观念的束缚,确立商品经济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就将在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落后,就会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觉得看不惯、不顺眼、不规范、不正规,必然是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同时也就会觉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同其他行业,特别是同粮食、商业系统一样,有这样一段观念转变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是主观能动地缩短这一过程,就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丧失主动权。应该说国营商业或者说城市商业由于地处城市,观念更新快于农村商业,快于供销合作社商业,因此其遭遇到的困难要小,持续的时间也相对短。而供销合作社面对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同国营商业主要是面对城市居民消费者来说,观念上转变的取向也是不同的。城市商业观念的转变是如何适应开放搞活后,购销调存活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而供销合作社则必须从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的框框中跳出来,转向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这一轨道上来。因此,供销合作社还未能很快地摆脱新旧体制转换所造成的困难。除上述的原因之外,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队伍多半都是来自于农村,与产品经济、小商品经济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本领的能人自己去干,而素质较低的又离不开供销合作社,对付干,因而这个队伍的总体素质提高较慢,大、中专毕业生又都不愿充实基层,人员文化结构、能力结构也就是高层次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比例较低,整个企业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此,大多数基层企业粗放经营、管理较差也是供销合作社商业遇到困境的原因。供销合作社面临的困境是严峻的,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如果长此以往,其生存难以保证。那么,其出路在哪里呢?退到计划经济的轨道上去吗?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简单的,一个局部的困难,不能打乱市场经济的全局。显然,其出路只有改革,不改革便没有出路。众所周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从业人员在一个县里就有六、七千人,其人数仅次于教育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大的系统不可能实行解散和破产。那么怎样改革,向什么方向改革,中央和国务院在95年发了一个五号文件《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为供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指出了真正的出路。改革的实质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生命源,缺了这一点,供销合作社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但是,为什么供销社必须改革到为农服务的轨道上,如何把供销合作社办成为“农”服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大市场的组织,还没有成熟的方式可以遵循,还需要供销合作社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经济理论工作者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就此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二、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出路前已述及,供销合作社的出路只有改革,改革的取得是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通过服务取得经济效益。(一)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必要性为“农”服务包括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在的农业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植业占绝对比重的农业,而是包括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和乡村工业在内的大农业。历史地考察,商业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农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商品消费者。作为生产者需要必要的生产资料,作为消费者需要日用工业品的供应。而这些物资的取得不可能由单个农民到较远的城市去购买,因而需要供销合作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不同于工矿企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农民个人承包了土地、果园,以至于乡镇企业之后,他们需要科学技术,需要指导,一句话需要服务。单从种植业这种典型的农业来说,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及时地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因此,他们需要有人收购其产品,使其商品价值得以实现,劳动耗费得以补偿。对于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他们需得到供应的同时更需要售前售后、产前产后的服务。现在,很多人收购农副产品、废旧物资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而供销社由于缺乏竞争意识,让出了大块领地。很显然,农民需要供销合作社来为其服务。以前的困境表明,供销社还没有真正地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还缺乏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的经营思想和观念,没有把单纯的商品买卖转换到为农服务上来,而不是农民不需要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决定必须转到为“农”服务这一轨道上来,通过为农服务取得服务效益。前述困境的产生已经说明没有转到为农服务上来就会造成效益低下,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如果从单纯的买卖活动中跳出来,转到为“农”服务上来,就可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所以,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思路、思维定式都必须转到为“农”服务上来,这是供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其集体所有制的体制所决定的。(二)为“农”服务的可能性供销合作社从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首先这个系统从资产和从业人员上看都是有相当规模的行业。笔者调查的某县级市供销系统固定资产就有7650万元,从业人员6530人,也有一批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多年来供销合作社遍布广大农村,其工作人员身在农村,了解农业,具有为“农”服务的基本条件。从设施资产上看,每个乡都有供销合作社,有从业场所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供销合作社多年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在为“农”服务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为“农”服务的一定经验。供销社点多、线长、服务方便。总之,从供销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上看,转向为“农”服务具有充分的可能性。其次,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多种经营,乡镇工业、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地发展,所有这些都为供销合作社提供了广阔的服务空间,乡镇企业需要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推销,养殖业需要饲料、药品、蔬菜果品,种植业需要良种、地膜,并需要推销商品,等等。假如供销合作社通过为“农”服务把这一大市场占领,无疑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可能会使偏僻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另外,国外的一些类似组织的做法也为供销合作社转换到为“农”服务上来提供了一定可供借鉴的经验。日本的“农协”就与我们的供销系统很类似,他们专门为农民解决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修理等问题,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他们马上组织收购,并且迅速销售出去,远离市区的蔬菜几个小时就可以送达到城市。他们就是以服务为主的。上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做更多介绍。总而言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在客观上是必要的,实践上也是可能的。但供销合作社机制的转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从上至下转换机制,观念的转变还要有一个过程。但一点是明确的,为“农”服务,供销社责无旁贷,也非其莫属。以上笔者粗线条地探讨了供销社当前困境的成因及改革出路,很不成熟。但是,只要经过供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理论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供销合作社一定会走出困境,只要把思想转换到为“民”服务上来,肯定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浙江省粮食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粮食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政策的支持下,按照省人大颁布实施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全省各地高度重视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据初步统计,全省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粮食专业合作社已有56家,但大部分是今年新组建的。目前,我省粮食合作社根据其运作方式和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粮农合作型。这类合作社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组建和运作,相对比较规范。社员以粮农为主,社员与合作社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如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互助合作和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2004年6月经工商注册登记。粮农以股金入社,现有社员131户,股金总额万元。生产规模2280亩,年总产量1250吨,年销售量500吨。社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应农用投入品、统一机耕、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加工销售等服务。合作社注册“丰灿”商标,实行品牌运作。在坚持社员拥有自主生产经营权的同时,社员将生产的粮食交合作社,合作社销售后,扣除公积金、公益金、风险基金、销售成本以及发起人一定报酬后,按社员交货量进行分配。合作社的“三金”积累到50万元以上的部分由社员大会决定,每年按股金进行二次分配。经一年多的运作,社员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不仅能以优惠价(一般为市场批发价)购买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以优惠价得到机耕、机收等机械化作业服务,而且经合作社统一营销后分配给社员的稻谷价明显高于市场收购价。社员每亩水稻能节本增收200元左右。合作社自身实力也得到了加强,合作社经营性积累已逾十万元,为今后发展壮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种粮大户协会型。这类粮食生产合作社由几户种粮大户联合组建,合作社内在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粮食市场信息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目前,合作社内还未开展生产经营方面的合作,没有建立财务帐。3、粮食生产服务公司型。这类粮食合作社一般由农机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商品秧服务组织等演变而来。一般由几位农机大户或村干部联合出资组建,有的主要由工商企业主联合出资组建。合作社为种粮农户提供育秧、机耕、机插、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收等生产环节的有偿服务,合作社以营利为目的。大部分接受服务的种粮农户不是合作社社员。4、企业订单型。这类合作社往往以稻米加工企业牵头,与乡镇农科站、村干部以及部分种粮大户共同入股组建。合作社在当地建立粮食订单生产基地,与粮农签订粮食收购合同,农民按合作社的要求进行生产。大部分粮农与合作社的关系较为松散,除了签约关系并接受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外,一般无其他经济关系。从目前各地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情况看,组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基层干部对组建粮食合作社有畏难情绪,认为种粮效益低,组建合作社缺乏经济基础,粮农对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组建难度较大。有的地方虽然已组建了合作社,但合作社内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和经营内容,仅仅是搭一个架子、挂一块牌子而已。有的组建合作社仅仅是为了向政府争取一些项目资金或为社员能享受粮油直接补贴等政策。有些合作社还存在着社员不实、出资不实等方面的问题。但象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组建比较规范并运作较为良好,已初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概念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 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沿革 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在共和国建立以前合作金融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个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被取消,随着共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并被转化成国家银行在 农村的基层机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官办”的制度安排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1984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改革。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受人民银行代管,并开始按合作性原则于作。2003年,8个省开始进行推行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在全国范围那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持续至今。

信用问题,人才问题

论文水果销售问题研究

水果店促销活动方案三 一、序言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水果正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改变,小商贩和传统的水果店以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水果品质以及购买环境的要求,因此水果专卖店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果品销售的发展必然趋势。 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大都有自己的果菜集团,自己实行直销和特许连锁经营。如欧洲的埃康迪批发市场,较早的进入这个领域。现在已拥有6000家连锁店和10000家小店,垄断着德国同类产品21%的销量,外来的客商无法与之抗衡。 现在,中国水果的主体市场尚处于幼稚期,但市场容量递增速度却很惊人。如果,这一时期,不先行导入,抢占战略制高点,以后进入将面临较高难度,在战略上也会受制与人。 同比‘便利店’的特许加盟,水果专卖店具有投资少,技术含量低,易操作,利润大和回报快的优点。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一个新的加盟热点。 二、市场分析 (一)消费群体分析 水果,这种大众消费品已逐渐转变为生活必需品,是大众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众消费群体的水果消费途径是由以下两种方式组成: 集市水果摊⑵大型超市 针对一般消费群体而言,主要的水果消费途径是集市水果摊(菜市场、街道流动小贩),他们往往选择时令水果作为主要消费对象,对非时令水果、进口水果等中高档水果的选购相对较少,他们也会在去大型百货超市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选购水果。此类消费群体以中老年消费者居多,他们时间充裕,能够很有耐心的挑选水果品质、权衡价格希望能够得到最大的实惠。他们的消费特点是:要求便利、要求低价、对比选购性强。 对于中高档消费群体而言,水果消费的主要途径是来源于大型百货超市和社区便利店。这部分人群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每日忙碌于工作和交际,日常消费品的采购一般是在周末或节假日,在大型百货超市进行一站式购齐。而这部分消费者更看中水果的品质和种类。他们往往会对新鲜、新奇的水果种类显现出喜好和偏向。 按以上两种消费途径为维度进行表格分析,具体如下: 消费群体 消费组成 消费场所占比 消费倾向 消费心里 水果摊 一般消费群体(中老年) 70%30% 低价、便利 实惠、实用 超市 中高消费群体(中青年) 40%60% 品质、种类 高品质、诚信 通过上面的对比表我们能够发现,两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略有不同,但是都对水果销售商提出了要求。为了能够满足这两种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也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就需要有既便利、低价又时尚、提供高品质商品的零售形式出现,这就是本 报告 所要研究的“水果连锁超市”的销售形式,也是“水果连锁超市”的基本定位。 水果连锁经营实行的是团体作战,灵活和及时的配送,可以保持各单位货品的新鲜度集群开店,可以降低成本,货品采购和配送成本,其高度一致的整体行动和区域市场占有密度,可以迅速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占有市场,其特性完全符合水果销售。 结论:水果连锁超市的市场定位是——低价、便利、时尚、诚信、高品质、服务优。主要服务对象为中高收入阶层,辐射低收入人群。 (二)市场前景分析 现在互联网发展如此神速,便捷的全球物流系统和互联网相结合,对互联网销售来说是如虎添翼。但互联网销售现主要涉及的行业主要是有较长时间保质期又便于零散销售和运输的产品,比如:服装、电子产品、数码产品和极少部分的包装食品。所以说互联网销售低廉的价格对现有的营销渠道带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对终端零售是致命的一击,说不定,等我们80、90后逐渐的步入社会的创造和消费主导群将会全面扭转现行的营销与销售渠道,似的互联网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但蔬菜、水果卖就是新鲜,所以我断言在短短几年内也不会由网络替代我这些水果零售企业,要替代也是有只能实现城域互联网水果蔬菜销售平台,但这正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三、竞争分析 水果超市是水果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和水果零售的专业场所与水果批发及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特征不同,我们塑造的是服务周到的社区平价水果超市。 (一)价格优势,品种丰富 水果超市的出现对传统的水果店,小摊贩冲击很大,首先在拿货上的渠道优势,进货的价位比一般路边小摊和水果店低,而且水果超市的种类也更加丰富,一般都达到上百种。 (二)购买感觉好 从环境上说,水果超市的装修比较好,水果分隔排列整齐,能够吸引人,水果标价牌标明水果产地,价格。给人公正,诚信不欺的感觉,使用电子秤结帐,不会短斤缺两,配备标有水果店的名称,联系方式的包装袋,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给消费者的感觉比较好。 (三)够档次,有品位。 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大多都会从美容.健康的角度考虑多吃水果,但是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单为买水果跑市场,在路边的摊贩买即不放心,又放不下架子,水果超市的出现正好为他们解决以上问题,下班后还可以顺路选购,回家马上就可以操作,方便省事又迅速。 (四)便利,服务快捷 年轻人来到水果超市,他们往往是想买马上要吃的水果,即不原花太多时间比较和挑选,也不会太计较和挑选。也不会太计较价钱的高低。他们就是感觉便利就是一次满意的消费。 四、运营策略 市场策略主要包括经营策略、服务策略、商圈划定策略、铺面规划策略、进货渠道策略等环节紧密构成,具体如下: (一)经营策略 平价形象的塑造除了严格的控制商品的毛利率及各种经营成本,还在于其经常开展一些特价销售,会员制销售以及利用POP广告和自有品牌来塑造现象。 1、特价销售 特价销售是连锁店运用最多的一种推广方式,也是平价形象塑造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特价要比市场低20%以上。比原定价低10%才能吸引到顾客。其数量从每个分类商品选出一、两个商品进行促销。实行特卖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所有的顾客都能购买特卖商品,而是力求吸引尽可能多的顾客来商场购物!为了使顾客对特卖活动保持新鲜度,持续推动客流量。特卖商品要定期更换! 2、平价销售 将商场内全部商品或某个分类商品整体折价出售,其价格应该比市场价低10%。 折价特价销售尽管表面看起来无非是减价让利,但实际上与减价让利有很大的差异,折价是一种长期的稳定让利,即通过压低价格来保证销量,从而保证利润的总量,同时保证客源,也就是说,让顾客对商店形成一种强化信息,将使顾客对商店形成一种信赖感。 3、会员制销售 会员制销售最能体现长期效果的一种促销方式,能把一批忠实的顾客牢牢吸引在身边,缩小竞争对手的消费群体。 (1)实行累计积分制 即购物时出示会员卡,收银员通过POS机记录会员消费情况,并将会员的消费金额换算成积分,再根据积分进行抽奖,赠品等活动。 (2)对会员实行一定折扣的会员价 它即可以对整个商场的商品实行相同或不同的价格折扣,也可以仅仅对标有会员价的部分商品实行折扣。 (3)获得门店的各种优惠服务 可享受会员价商品,可参加优良会员大比拼活动,可参加会员消费积分大派送活动,也可以在生日当天送免费果篮和 贺卡 等。 注:采取会员制度不单单只是为了用一些优惠长期捆绑客户,更深一层目的是根据系统统计数据对客户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为下一步精细化营销和深度营销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4、POP广告 POP广告即为销售点广告,是指在商品购买场所零售商店的周围,人口,内部以及有商品的地方设置的广告。包括商店的招牌.门面装潢.橱窗设计.商店装饰。它的作用在于向消费者传达明确的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位置.价格.特价时限等,吸引刺激消费者进行购买,提高超市的销售额营造整个超市的销售气氛。 (二)服务策略 零售业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顾客第一’的宗旨,因为顾客的价值不在于他一次购买的金额而是他一生能带来的总额,其中包括他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口碑效应,同时,顾客的满意也与企业利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联系。实践表明,有90%以上的利润来源,1/10由一般顾客带来,3/10由满意顾客带来,6/10由忠诚顾客带来。 而作为水果零售行业,我们所销售的产品和竞争对手没有较大差别,所以我们就要改变观念,在保证水果质量和价格的基础上我们的重要营销工作应向销售的附加值服务上转移,以此区别与其他竞争对手,稳固自己的生存空间。 1、薄利多销原则 商业调查发现,如果商品进货是1元,标价卖出去的数量是标价元的3倍。 2、比满意更满意的服务原则 我们卖的不是水果,而是服务。让我们成为顾客最好的朋友,微笑着欢迎有心光顾本店的所有顾客,提供我们所能给予的帮助(一定的范围内免费送货上门),不断改进服务,给予他们更好的服务。 3、招呼原则 只要顾客出现在你面前,员工必须放下手中的事,立即微笑的打招呼。并询问有什么要帮助的。 4、日清原则 指的是工作必须在当日下班之前完成,对于顾客的服务要求在当天予以满足,作到日清日结,决不延误,而不顾客户是穷人还是富人。 (三)商圈策略 1、商圈概述 商圈的划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决定经营业态的基础上,要分析商圈内的消费群的购买能力、生活状况、年龄阶层、消费倾向等因素。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一级商圈内的家庭户数,家庭户数越多,购买频次就越多。另外,周边是否存在竞争对手,双方的商圈是否重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何利用地理位置等因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是商圈选择的重要环节。 由此可见,商圈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水果连锁超市的商圈选择应该有以下结论: 结论:水果连锁超市的商圈选择(选址)原则—— ①在家庭户数不少于20XX户的居民区附近选址开店。 ②在居民区的出入路口选址开店。 2、店铺选址 选址要素: ①未来几年的持续经营能力; ②进出通畅的道路; ③店铺面积的合理确定。 详解 ①未来几年的持续经营能力:是选择店址的重要因素。选择经营性的水果超市应该说是一项长远的投资,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衡量一个店址。对周边人口密度的市调及消费水平的市调后,再根据切实的地理位置、消费者出行习惯、道路特点、店铺门口朝向等等诸多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并结合相关的市政规划,来考虑是否可以作为最佳位置。 ②进出通常的道路:优良店址的另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进出畅通的道路。道路的畅通不仅影响商品的安全性,而且影响商品的运达时间和运输费用。一般来说,要求与店铺有关的街道交通方便、道路宽阔、车辆进出自由,且店铺附近最好有车站。因为网点设在几个车站的交汇点附近,往往能吸引大量顾客前往进行购物。 ③店铺面积的合理确定:店铺面积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店内最大客户承载量,这直接关系着销售额的多少。选择店铺时应更多的考虑实用面积和空间分割规划,尽量做到消费者方便到达各个角落,并能够作到按需分流。当然,处于成本的考虑,店铺面积也不是越大越好。 结论:水果连锁超市选址原则——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衡量区域经营能力,并保证交通便利、店铺面积实用率高等因素。 选址的三要点: 第一,分析消费群体。水果是居民消费,买主以家庭主妇为多,所以靠近集贸市场的地段比较好。 第二,靠近小区、企事业单位的地段。店子若是开在小区里面,首先要保证其入住率在70%以上,而很多水果店在小区的入住率只有10%的时候就进去了,等着消费群体入住,这种做法很不科学,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是等着赚钱的。 第三,大型的购物广场附近也是非常好的地段,如沃尔玛旁边、火车站附近等。并非水果店多的地方不能再开店,取胜的要点在于合理的价格、较好的服务和环境、以及畅通的渠道。 (四)铺面规划策略 1、店面招牌广告规划 在规划设计店面广告时,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造型简练,设计醒目。店面广告要想引起消费者以及过路人的注意,必须简洁的形式新颖的格调,和谐的色彩突出自己的形象,否则就会被消费者忽视,设计内容包括:1广告招牌.2门面海报。 2、店内规划 (1)店内色调规划:店内色调应该按照不同区域的功能而实施不同的色调装修,针对春、夏季的水果陈列区应当以冷色调的中性色为主,多采用粉蓝色、亮绿色、浅紫色为主;而其他区域应该以暖色调为主。再配合水果本身不同的颜色对比,陈列出另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尽量将色差大的同类水果摆放在一起。 (2)人口规划:根据店的实际情况,将店门设置为人口处,在人口处设置摆放方便消费者选购的提篮。 (3)收银台规划:收银台布置在出口处(POS收银机、电子秤),给客户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感知。同时,收银台的数量应以满足顾客在购物高峰时能够迅速结算为出发点,顾客等待结帐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否则就会产生烦躁的情绪。 (4)布置规划:利用藤蔓式、枝节式的装饰植物进行闲置区的装饰,避免给人感觉店内布局轻重不一、形式单一。店内的天顶太高,整个店面将会显的人气不够,而且天气热的情况下,对冷气的浪费比较大,因此,天花板不能过高和空洞。在天花板上面悬挂一些绿色的枝叶和假水果,这样能突出水果店的自然.绿色.健康的概念。 (5)灯光设计规划:店内的灯光设计,主要突出水果的自然色泽,因此,选择高亮度的白光比较好,这样水果的本色就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不会出现色泽偏差。 (6)货架:货架的高度在1米左右(以女性的普遍身高为依据、以女性挑选水果无需弯腰为标准),货架材质最好为木质,无棱角,边框不能过高,以绿色为主。 (7)陈列:针对不同的水果,进行不同的陈列方式,就需要不同的陈列排挡。一般果类水果以倾斜30度左右的排架陈列,而香蕉、芒果、瓜类以分层式的排挡陈列。 (8)标识:果超市的标识能否清晰地标明价格、等级、产地、品牌,。要知道,这里面其实有不少奥秘,等级不同、产地不同、品牌不同,价格差距很大。洋水果产自哪国?是否有入关批文?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不仅便于明明白白消费,也是商家诚信经营的准则。 3、卖场的功能性补给规划 (1)第一能吸引人的点:人口——主打货区 卖场人口,是顾客毕经之路,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此处配置的商品主要是: [1]流行水果 [2]色泽鲜艳,引人注目的水果 [3]季节性强的水果 (2)第二吸引人的点——主力货区 [1]主力水果 [2]购买频率高的水果 [3]采购力强的水果 结论:水果连锁超市铺面原则—以原生态、纯自然,布置整洁、舒适、人性化为手段,以吸引客户并实现舒适购物和提高购物欲望为目的。 (五)进货渠道策略 进货渠道为该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部分,现在普遍的水果销售流程是:果农--一级果贩(省市级)--二级果贩(跨省级)--水果批发市场代理商--水果批发商--水果贩,但现在很多超市都省掉了水果批发商这一环节,直接从水果代理商那上货,有些国外大型连锁商场则是直接从果农订货或是自己承包果园,聘请果农按照自己的要求与标准 种植 水果。 只要我们掌握了最短的进货渠道那我们就掌握了最有利的市场竞争利器,所以初期本地产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李子、猕猴桃等等我们可以自行在果农处较大量收购,其余水果主要订货途径还是水果批发商少量多批次。但为了能够在行业内部长期发展并做大做强,那我们就必须优化上货渠道,直接从代理商货二级甚至一级果贩处上货(前期没有分店规模小,我们可以才去商家联盟等方式集体采购等方式)。 结论:水果连锁超市进货原则--进货渠道要尽可能的短,降低上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缩短渠道的同时也能确保水果的新鲜程度,提高商品质量,提高利润空间。 五、费用预算略 六、收益评估 (一)企业发展收益 通过前期单店的市场运营与推广,可以逐渐塑造自身品牌,打造品牌效益,为以后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也能通过前期的市场摸索确定自己的订货渠道,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增大利润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为以后自己的订货、配送系统积累经验与资源。 (二)直接经济收益 该部分要根据市场具体情况及店面周边消费群体情况而估算(待补)。 (三)潜在收益 通过在水果销售行业的了解,经过对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可考虑向水果行业的上游和下游或周边行业发展,总之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只需用心去努力。 猜你喜欢: 1. 水果店促销广告词 2. 水果销售策划书范文5篇 3. 促销活动方案大全 4. 水果店创业策划书 5. 促销活动方案大全 6. 超市促销活动方案范文5篇

好写 这个需要调查

如果 你需要的了,可先列提纲的

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问题研究论文

供销社社有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销社社有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供销社关于开展全社有企业调研的通知精神,我社高度重视,并对县供销社社有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现将我社社有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有企业基本情况

县供销社社有企业共1家。20xx年经县政府批准同意由供销社全额出资成立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7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边销茶批发、烟花爆竹、农业生产资料、中药材收购、野生菌收购、废旧物品回收、干杂果品、日用百货、花茶、烟草专卖等。目前,该公司目前由供销社职工经营管理。

二、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情况

按照中央、省、关于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革的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以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明确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各自职责定位,实现联合社机关和社有企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充分发挥好联合社在把握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社有资产监管、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监督职能作用,推动社有企业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资源整合、业务拓展、产业升级和品牌培育,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做强做优。

(一)明确联合社职责定位,科学界定联合社与社有企业的权责边界。县联社是本级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办法,搭建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落实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探索对社有企业的多种管理方式。尊重社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让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二)完善组织架构,搭建起县本级的“联合社+社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社有资本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完善县本级社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对本级社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

(三)做实做强社有企业方向发展。社有企业要实现授权范围内的社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优化社有资产结构,实现社有企业提质增效。通过资本整合、企业合作、注册品牌等方式广泛开展联合与合作,加大为农服务领域的投资力度。

(四)县本级企业实行经营管理预算制度。联合社机关采取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式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履行出资人职责,规范资本收益和使用管理。

(五)逐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公开选拔、个别引进、高薪聘任等形式,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建立留住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实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制度。

三、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供销社紧紧抓住供销综合改革机遇、按照“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发展特色、壮大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把社属公司建成了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键全、运作规范的新型企业。

(一)构架为农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双线运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实际,以县——中心乡镇——集中村为主线,对已建成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点6个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1个,在运行和管理机制上,积极在县城建设有一定规模、设备较为齐备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为主体、带动基层再生资源回收点开展经营和回收服务,探索出一条由联合社+基层社之间的行业指导管理和由“贸易公司+基层服务网点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完成经营服务职能的“上下贯通、双线运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农特产品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浙江援建资金240万元,建成高原生态野生菌供销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至少带动1500户农牧民参与到该产业中来,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和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带动农牧民采集、销售、务工等增收,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多措并举,打造“壤巴拉”品牌。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依托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申请办理将已注册的qs质量安全生产许可向食品安全生产许可sc转换过度。

筹措资金6万余元,注册了食用菌类“壤巴拉”商标2类、申请并受理保护9类,图形商标保护5类,申请设计著作权1个;申请注册中英文网络域名4个,壤巴拉手机域名1个。争取并获得第一批“净土”商标授权。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我社尽管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社有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社有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而且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扭亏增盈的根基不稳固,发展后劲不足。

(二)社有企业机制还比较落后。社有企业经营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思路不广,依然保持传统经营理念和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

(三)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社有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且流动资金季节性需求突出,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和融资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有企业发展。

(四)缺乏专门管理人才。目前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的状况与新时期发展社有企业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专门管理社有企业人才,成为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下一步打算和对策建议

供销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也应该担负起一定的任务和使命,我们也要有决心和信心,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克服困难,推进社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一)坚持体制创新,推进社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经营机制,开放的用人机制,灵活的分配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目标,采取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实现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积极实施开放办企业,民主办企业,广泛吸纳承认公司章程的社会经济组织等加入企业,请贤才、引能人,让社有企业真正活起来,真正发展起来。

(二)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平台,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要联合一切愿意加盟供销社的经商大户和自然人,互利互惠,结成为农服务的联合体,形成开放式的经营服务氛围。利用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平台,将社有企业的服务阵地前移,网点下伸,拉长服务链条,在完善物资供应功能的同时,强化产品销售服务,通过产品包装注册,打造社有企业品牌,积极创造条件,培育龙头企业。

(三)引进现代流通模式,改造社有企业传统经营网络。要围绕日用消费品、农资商品两大重点以基层供销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为末端,建设村级店、农家店,积极发展连锁网络,扩大销售诚信服务,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和造就一支务实能干,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团队。要打破供销社过去用人上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树立开放意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能人,使供销队伍有一个大的提升。

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供销合作社是我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县和县以下有万家基层供销合作社,万家专业合作社,33万家综合服务社,经营触角、服务领域已经覆盖了80%以上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这次出台《决定》,就是要使供销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实力,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二是推进供销社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供销社经过61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这次出台《决定》,立足于这些问题,破解这些难题,目的在于激发供销合作社的内在活力,搞活内在机制。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我整理的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根据《xx市供销社关于开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供销合作社重要作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社抽调业务熟悉,具有调研经验的同志,对供销社改革改制工作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汇总,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和对象

1、现存企业:日杂公司

2、退休干部:2人,安置职工2人,享受低保职工2人,下岗后购买供销社门店仍然经营农资、日杂、百货的职工3人。

3、“两社一会”创办中,吸纳为综合服务社的社员及部份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4、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分村委会及个别农户。

5、目前我社现代流通网络产业协会辐射的部分乡(镇)、村。

6、区社财务、报表、债权、债务、固定资产、有关档案资料。

7、劳动社会保障局查阅供销系统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险等情况。

二、区社基本情况

xx区供销社机关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正科1人,副科1人,副主任科员1人,事业推公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合同制工人1人(驾驶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三、改革改制情况

我社认真贯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改革方案,“以社有资产退出,职工身份置换,债务不悬空,按照保留牌子,人员分流安置,向个体私营经济转化”的总体思路,于98年开始进行企业改革改制。改革前全系统有12个企业,干部职工597人,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保留了农资公司和日杂公司两块牌子,其中,日杂公司仍进行经营活动,在区社的指导支持下,将原资产进行改造建设成茶叶市场,管理人员3人。其余基层社、购销店、厂、公司、营业执照全部到工商注销。一次性安置职工192人,内退18人,其它124人(调动、死亡等),支付安置职工补偿金总额192万元,分流职工参加社保192人,医保192人。

四、离休人员情况

离休人数2人,离休人员由区老干局统一管理,医疗费全额报销,退休人员247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82万元,参加大病医疗保险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25万元,247名退休人员向社会化管理过渡,支付社会化管理费用20万元,33名退休党员向社区过渡。社区管理费、社保费、医疗保险费、丧葬抚恤费都按标准要求解决,不存在大的困难和问题。

五、“两社一会”的`发展情况

XX年至XX年6月底共发展“两社一会”46个,其中:协会11个,专业合作社2个,综合服务社27个,市场4个,协会带动农户1259户,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27户,XX年1—6月份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377万元,综合服务社销售化肥11200吨,日用消费品购销总额35万元,经营总额万元。

六、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现状:目前已发展的农资流通网络辐射全区7个乡(镇)20个村,还有3个乡(镇)80个村的农民没有享受到供销社农资流通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全区共102个村委会,33个市场,其中区级7个,乡级10个,村级16个,有75%的村没有集贸市场。

2、构想:“xxx”期间,新建和改造4个农村集贸市场,新建忙畔街道文伟村集贸市场,改造凤翔街道复合村街、圈内乡宁安街、蚂蚁堆乡蚂蚁堆街集贸市场,建设1个区级农资配送中心,年配送能力1000万元,建设博尚、那招片区,圈内、平村片区,凤翔、忙畔、邦东、马台、南美片区的区域性配送中心。发展100个“两社一会”其中专业合作社15个,综合服务社70个,行业协会15个,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四进村”、“五个有”工作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好xx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3、政府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从XX年起,“xxx”期间市财政每年给改造和新建一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区政府配套5万元;市政府副市长和市供销社领导对重点市场实行挂钩联系,以确保市场建设按质、按期完成,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继续安排5万元的化肥储备贴息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农药仓储设施建设和3万吨化肥储备。

七、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

xx区共发展协会82个,总会员数2396人,其中供销社领办11个,均为农产品行业协会,占协会总数的13%,发展会员1259人,占全区总会员数的52%,其中团体会员22个,农民会员10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数227个。创办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个,会员62人,进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一期,培训62人,全区农产品交易总量13003万元,通过供销社服务所占农产品交易比例约为20%。

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参与新农村建设中3个试点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支持产业发展资金4万元,发展核桃200多亩,茶叶500亩,支持民居房改造1户资金5000元,带领试点村协会会员到外考察学习32人,投入资金万元,进行农业科技培训12期,培训492人。

九、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多、负债重,主要是欠货款和银行贷款,整个系统共负债257万元。

2、企业改革期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报特殊工种59人,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确定,XX年12月份以前,以办理退休手续22人,现有37人,从XX年1月1日起省局不认可,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3、基层社、购销店都处置变现,农村经营网络只能以供销社分流职工和社会能人大户为主体,依托原有门店改造升级,但因供销社没有执法资格,对他们只能作一些业务上的监督、指导和要求。

4、资金投入不足,集贸市场建设均需20万元以上资金,而上级扶持资金1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十、对策、措施

1、供销社工作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2、上级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推进真正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3、从xx区供销社目前现状看,物流配送中心只能采取开放办社、招商引资的形式进行,而在立项标准上应相对发达大城市有所降低,才符合边疆城市的实际情况。

4、在领办、创办协会、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供销社只能按照引导而不强制,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的原则,组织、扶持、服务其发展。

5、巩固供销社农资流通的主渠道地位,以减少和杜绝不合格化肥在市场上泛滥,保障农民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化肥。

6、农资经营的市场准入由供销社审批,供销社把取得准入的经营户与“两社一会”的创办结合起来进行管理。

7、上级对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给予大力扶持,保证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

8、条件好、建设效益好的农村集贸市场在上级扶持的基础上结合“谁投资谁受益”的筹资方式,减少筹资压力。

社群新零售销售趋势研究论文

社交零售概念其实就是基于人际关系,借助社交媒介(微博、微信、QQ、小红书等)等传播途径,以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同时将关注、分享、互动等社交化的元素应用于交易过程之中,是电商与社交媒介的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交新零售是消费升级时代中提升零售效率的企业升级解决方案,也是企业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先进商业模式。消费者层面,社交新零售围绕社群经济重构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将传统的供需关系转变为社群化关系,获得时代电商无法比拟的用户粘性与竞争优势。企业层面,社交新零售将用户转化为品牌资产,进行全渠道化的升级,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场景化、用户数字化、营销智能化,最终打造围绕用户的立体化生活平台,实现零售效率提升。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万亿元,其中,社交零售的增长势头最为迅猛,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可以见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下沉,每个用户背后潜藏的多样社交关系能量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价值洼地,社交新零售通过社交圈层传播分享,通过个人的关系网精准触达不同用户,不仅能为个体带来超乎预期的可观收益,也将在未来作为独立的社交零售流量入口,成为消费升级时代中电商发展全新的突破口。至于发展趋势,其实近几年社交零售是风头正盛,对传统电商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挑战。并且很多大型企业都开始进军社交零售了,比如最近的伊利、哇哈哈、蒙牛等大型企业,强有力的品牌背书作用下,势必是会助力社交零售的发展,例如全球知名500强企业绿地集团也与一家跨国生物科技集团共同引进了一个日本原装进口的高端护肤品牌MOVA,就是沿用了社交零售的方式,像这种大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打造的原装进口产品,发展趋势还是比较可观的。

自社群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各行各业都在摸索符合行业发展特征的社群新零售模式,盒马鲜生、无人零售、品牌快闪店等模式的成功,也彰显着新零售对于企业的吸引力。       掌嗨APP团队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下,门店的价值已在发生改变,不仅是售卖功能,门店的核心功能是引流,是一个重要流量入口。如何把门店打造成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打造成顾客连接器、社交中心,就是在新零售环境下需要重点打造的门店新价值。可以说新零售门店非常有价值,并且会越来越有价值。但如何打造新的门店价值需要思考清楚。        “门店要很好的进行线下与线上融合,就需要新的工具和利器,为自己赋能。”掌嗨APP团队表示,只有社群经济才能让门店从卖产品转向为打造终身顾客价值,零售店要尽快树立社群经营的理念。        新零售首先是流量零售,是以顾客为中心的零售。不论从引流、打造终身顾客价值等各方面讲,社交手段是最有效的。门店新零售要具备全渠道的能力,就必须把门店打造成社群中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门店零售的社交化将是重要的变革方向。打造门店的社交属性、增加门店的社交功能将成为门店的标准配置。通过提升门店的社交功能,链接顾客、增强粘性,打造终身顾客价值。        只有回归用户需求、感知用户需求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门店,或许能开启零售门店面向未来社群经济的新篇章。而掌嗨APP就是综合门店社群运营需求打造出的社群营销利器,具有多种展示形式,让社群运营更灵活更简便,帮助商家利用个性、别致的产品,用场景和体验来提升门店的竞争力!        门店新零售也有自己的生态链,围绕着这个生态做服务,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最显著的就是社群经济,社群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而未来电子商务主要的趋势是社交+新零售。面对新零售社群电商时代已经到来这一趋势,很多商家也早已全面布局新零售社群电商新生态。        在社群背后要定制好产品,同时把产品转化为服务,靠服务来增值,生态就是关键。在新零售生态体系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快速的适应环境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有“挟大咖以吸引眼球”,在当下粉丝经济时代,似乎谁掌握了粉丝,谁就能掌控这个时代,无论是品牌还是个人都在打造或者提高IP知名度,并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作为零售实体店也要意识到粉丝经济和互联网关系,粉丝越多,实体店产品或服务就会被越多的人知道,知名度也越大,那么产品或服务就会越受欢迎,实体店可以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粉丝经济。实体店可以利用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粉丝,通过实体产品或者服务,建立产品与客户关系,来满足消费者心里需求,让用户在体验了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之后,回归到产品本身,让实体店在目标群体中树立口碑。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很多企业都开始研究,如何用“新零售”来更新和改造自己当下的业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社群新零售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和需求。 移动社群彻底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交互应用,为人与人之间交互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和体验,满足了消费升级背后人性的六大需求。社群同时也是每个品牌与用户沟通最短的路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尤其是信任的建立为销售者赢得了无限的商业机会和想象空间。实体店面临的处境 1)分流: 电商的冲击 , 客人被互联网分流,导致到店客数锐减。 2)竞争: 差异化同行竞争优势不足,实体店因为有地理上的限制,导致同一个地区的市场被对手分食。 3)成本上升: 相对几年前,实体店人工成本以及门店租金,两大成本的显著上升。而毛利率并无法同步增加,以至实体店经营陷入困境。 ​ 从赚钱公式上看,盈利=单价*流量*转化率, 实体店想要盈利就要做相应的改变。 1 )增加新客: 增加消费场景,扩大客户接触的机会,吸引更多客户。 2 )提高消费频次: 不断地激活老客户,增加来店次数。 3 )降低成本: 运用新的技术,例如创造无人化的门店环境,或是减少人员需求。 4 ) 转变思维 : 要有用户思维,聚焦点由产品,市场转移到用户身上,用心满足用户需求,消解用户痛点。 对于实体店而言,会员制是强化实体店与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同时也是培育粉丝,实现客户价值的重要途径。 而社群就是一个天然的场,一方面可以聚集新的粉丝,另一方面可以与会员建立或者重启关系,社群里我们可以与会员多频次互动,对于已购买过一次的消费者,我们可以想办法与之建立会员关系,对于潜在的消费者,可以想办法让他来消费,并将其吸纳为新的会员。通过社群营销,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不仅可以把用户重新激活,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的粘性。 社群运营过程中我们也能更好的发现用户需求,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对问题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特定细分,更有针对性的做营销活动。作为粉丝经济的一种经营手段,社群化程度越高,对品牌的理解与传播渗透力就越强。 从目前的趋势看,店+社群将是实体店的标准配置。有店就必须要有社群。可以没有店,但是有社群照样可以卖货。但是,如果实体店没有建立相应的群,没有做好相应的社群运营可能就会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社群就是链接器 :它能帮助实体店、终端建立用户连接。现在我们的用户已经是一种移动化的、社群化的生活方式,企业的营销就必须要借助这些移动化的手段去建立与用户的有效连接。简单说就是用户在哪里,营销必须要在哪里。 通过群,借助相关的社群营销组合,通过这种在线化的链接方式去激活用户,最终是产生营销放大器的效果。目前看,其他的营销手段都不会产生这样的放大效果。如果把社群和公众号结合起来运作,那么一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社群空间站就是打造一个社群新零售的平台,我们就是一个链接器,来服务于中小企业,实体店,创业者。如果与我们链接平台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实体店赋能。 1、生态流量赋能系统 2、生态企业赋能系统  3、生态盈利赋能系统  4、生态文化赋能系统 5、生态运营赋能系统 6、生态新商学赋能 系统用全方位的维度和视角彻底为你解决系统问题。 社群空间站早已启动千城万站计划,布局组建全国各地社群,使线上线下人与人能够聚合。 并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垂直细分,如以企业家为群体的企业家俱乐部,创业者为群体的创业联盟,学习者为群体的读书会……让人与世界的连接变得简单,一触即达。 同一群人,站在同一个维度,用同一种方式,抢夺同一批客户,生意只会越来越难做。用过时的赚钱方法,来做今天的生意,钱越来越难赚。  当你还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缩小成本,提高利润的时候,别人已经不要钱,白送了! 当你还冥思苦想找各种渠道去铺货的时候,别人已经坐在家中数钱了! 传统商业是把1种产品卖给1000个顾客,而社群营销是锁定1个顾客卖他1000次,而未来商业是1个顾客帮你转介绍1000个顾客!未来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模式与模式之间的竞争。 如果你还意识不到这点,那么今后的生意只会越来越难。

家园合作问题研究论文

幼儿园的“小帮手”现象的实例与分析在幼儿园里“小帮手”现象很常见,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请班上个别小朋友帮忙做事情,孩子们都很 乐意做老师的“小帮手”。正是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才更值得我们去探讨它,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在这一现象当中,教师是怎样想的,孩子又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理……下面,我们通过案例进行进行解析,以便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一、案例描述案例一休息时间,老师对一名幼儿说:“清清,你到前面来,看谁坐的好,不说话,就让他玩玩具。”被点到名的小女孩立刻离开座位,走到全班幼儿的面前,看了一下大家,说:“壮壮,自己去选一个玩具。”然后,她又继续巡视,一一走到每名幼儿的前面,停下来看看,在继续走,双手叉在腰间,一副小老师的样子。看了一会儿,她说:“比比去。”接着,她有分别拍了两名小朋友的肩和头,然后用手指了指教室一角放玩具的地方,示意他们可以去玩了。清清走了一圈后,开始点剩下的幼儿的名字让他们去玩。再整个过程中,其他幼儿都表现的很听话,很配合。案例二吃午点时间,三名幼儿再打闹,老师让三个人中的一人坐到前面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吃午点。坐在前面请小朋友吃午心的这名幼儿点了好多其他幼儿的名字。点名的过程中,他还向刚刚和他打闹的两名幼儿挤眉弄眼,刚刚和他打闹一名幼儿小声说:“我就知道他不会请我的。”到了最后,被老师点名的这名幼儿才叫那两名幼儿去吃午点。二、案例解析这两个案例都是在幼儿园观察到的,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教师选取“小帮手”的标准及动机一般说来,教师选取的“小帮手”是两类孩子:一类是在老师看来表现好的、乖巧听话的、能力强的幼儿,另一类是调皮捣蛋的幼儿,以前一类为主。案例一中的“小帮手”就属于表现好、能力强的孩子,案例二中的“小帮手”属于后一类调皮的孩子。老师选取前一类孩子做“小帮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个人对他们的喜爱,并且认为他们表现突出,因此有资格去管理班级其他幼儿。老师信任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所以会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代替自己去行使一些职责,从中也锻炼了这些幼儿的能力。老师让后一类孩子做“小帮手”的主要原因是希望他们不要再调皮捣蛋,用这种方式制止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可能比一味的批评要明智一点。(二)“小帮手”的行为表现案例一中那个小女孩在做“小帮手”前后的言语行为判若两人。在做“小帮手”之前,她的言行就像个孩子,和其他幼儿没什么两样,符合她的身份和年龄特点。但是,在她被老师要求到前面来请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之后,即这个孩子成为“小帮手”之后,她的一言一行俨然就变成了一副小大人、小老师的模样,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以老师代言人的姿态自居的味道。或许与其说是老师的代言人,不如说是“权威”的代言人。她的言行中多了一份成人的成熟,多了一份居高临下的姿态,也多了一份拥有权威的权力感和优越感。从她的动作看,突然间多了叉腰、拍拍其他幼儿的肩部或头部等成人会对孩子做的动作;从她的神情看,刚才还是一脸稚气,此时却多了一种严肃和优越感;再看语气,比之前多了一份命令指派的口气。在她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她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她的这种行为表现不由得让我们猜想:这会不会是她班上老师平时对待幼儿的言行的翻版?案例二中的那个男孩被要求来请其他幼儿吃点心是老师让他不要再打闹的一种手段。但是客观上他做了“小帮手”,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履行了一定的职责。他做了“小帮手”之后,不再打闹了,而是坐在前面选表现好的幼儿去吃点心。但是不管之前和他打闹的同伴表现得再好(这里特指老师要求的不讲话、坐端正),他都没有请他们,而是请完其他小朋友,再来点他们的名。(三)对“小帮手”现象的反思案例一中的小女孩成为“小帮手”之后,她的角色也上发生了转变,她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做“小帮手”就意味着老师赋予了她一定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其他幼儿所不能拥有的。这个时候,她和班级里其他幼儿的关系再也不是刚开始时的平等的同伴关系了。此时的她占有优势,比其他孩子更高一等,她与其他孩子变成了一种上下级的支配一服从的不平等的关系,是一般幼儿与老师代言人的关系。“小帮手”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 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管理者”或者“教师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教师往往是把自己的制度性权力下放给了充当“小帮手”的幼儿。在“小帮手”待命老师赋予的权力,帮老师做事、支配其他幼儿的过程中,他们会渐渐体验到其中的滋味,了解手中拥有的权力所带来的无上地位,这或许会意外地滋长这部分幼儿的权力欲。对于幼儿尤其是大班的幼儿,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种莫名的“自我力量感”在支撑着他们,有强烈的想支配别人、统治别人的愿望。从案例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帮手”的管理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复制老师的管理行为。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惟妙惟肖地加以模仿,并准确无识别码地加以迁移。这就给我们的老师们提了个醒,要求老师要将尊重、爱护每一名幼儿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幼儿作个好榜样。不适当的措施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在无意间给孩子造就了一个“独裁者”的榜样。相信请“小帮手”带来的某些不良后果也是和老师请“小帮手”的初衷相背离的,老师的初衷绝对不是为了助长他们的“独裁者性格”。案例二中的那个小男孩虽然只是在客观上做了“小帮手”,但是他也同样被赋予了权力,并且他行使了这个特权,甚至有点“滥用职权”,知道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达到个人的目的,在选表现好的幼儿去吃点心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因此,我们的老师在选这些孩子做“小帮手”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他们的做法对于别的孩子的影响,也许不能因为让他一个人能安静下来,而牺牲和忽视了其他幼儿的需求、权力和利益。这两个案例反映了当前幼儿园中存在的“小帮手”现象,由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教师应该如何恰当地赋予幼儿权力?应该如何让幼儿合理、正确地行使权力?在实践中,教师又该如何对幼儿的观念和言行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等等。因此,基于上述案例中的情况,教师更应该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指导,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给幼儿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权利。要让幼儿清楚地意识到做“小帮手”没有什么特权和特殊待遇,“小帮手”不意味着权威、支配;“小帮手”不意味着权威;“小帮手”是为大家服务的,是要去帮助老师、帮助其他幼儿的,而不是去控制、支配、管理别人的。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2存在问题编辑1、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易使老师、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2、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极度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通过一些社会上开办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对孩子进行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门训练,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一味地奔忙于幼儿园、家庭和培训中心之间,盲目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3交流方式编辑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要经常沟通,那么,如何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就成了父母们必做的功课。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家长工作经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家长和教师应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交流沟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好孩子,但要注意不宜作长时间的交谈,老师要顾及其他孩子和父母,只有在班内的孩子全被接走时,此时是最佳沟通时机,你可以跟老师较详细地交谈。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更加了解,也能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2、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老师会认为这种家长是通情达理的,也喜欢和这种家长沟通。想一想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有时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要天天看护那么多的孩子呢!所以平时在跟老师沟通时,家长应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即使真的老师这次做错了,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认可老师的工作,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这样老师会感到她以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没有付之东流,会对自己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3、通过书信或网络邮箱与老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当家长希望老师听取自己的意见时,尽量用书信或网络邮箱的形式委婉的提出,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伤老师的面子。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并积极采取行动的。这种方式也很适用于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提意见或建议时,能直接把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写出来,如果你的意见比较中肯和实际,我想幼儿园会采纳的。4、感情投资,获得老师好感,把孩子平日在家爱听的磁带带到幼儿园,或者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儿歌等给老师作为教材,这样的家园互动会让小朋友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打印一些网上的育儿资料和老师一起交流,尽量积极参与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老师非常感动,觉得家长是在用心支持自己的工作,有了这些感情投资,老师也很愿意和家长真诚地交流孩子的点滴。同时也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回避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老师也会针对孩子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觉得老师和父母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的环境,这才是交流的意义。5、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朋友的,幼儿园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对一个妈妈来说,这句话意味着对宝宝的放手和对老师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成为朋友最基本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很容易和幼儿园老师成为朋友,也就很容易和老师交流沟通。6、父母要和爷爷、奶奶多沟通。隔代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不过两代人的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孩子,但在实践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老人也许不理解教师的某些行为,教师也一下无法和正在气头上的长辈们分析原因,就可以借助父母这个中间桥梁来解决问题,在老师和父母沟通之后,父母一定要和老人多讲讲老师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不关心孩子,希望老人们也能理解。4家长工作编辑1、要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坚决抓好落实。要逐步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幼儿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家长工作与教职工月结构工资挂钩。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2、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家长观。要做好家长工作,除了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外,还应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家长观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对家长的基本看法。教师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决定了他们将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家长,对待他们的孩子。而这种态度和行为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成效,并最终影响孩子发展。新时期的家长观至少应基于两点认识:一是将家长看成平等的教育者和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二是明确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于家长是一种主导与主体、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3、园长在家园共育中的定位,园长在家长工作中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教师,重点帮助什么呢?帮助主要是诚恳地沟通和正确地教育培训。帮助的重点当然是转变观念。人如果观念不改变,习惯就不会改变;习惯不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比如发现教师见到家长不习惯打招呼,就要求老师见到家长微笑、打招呼。节日来临时,要求老师给本班孩子的妈妈发短信,祝贺节日。我还要求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园长不是你们的领导,只是你们的桥梁,你们的“领导”是家长和孩子。所以,你们要尽力为家长和孩子服务。4、 明确家长工作的目的、任务。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其次,还应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在育儿方面既有共同目标,又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再次,要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期开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一代新人的观念。5实施方案编辑1、召开“入托幼儿家长恳谈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在学期开始,由行政领导主持召开“新生幼儿家长恳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历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课程、师资以及需要家园配合事宜;两周后由班组长主持召开家长会。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的开展。2、 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3、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每学期各班组织2~3名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亲身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体验幼儿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使其能更好的监督和支持幼儿园工作。另外,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长义工,老师也能从家长身上得到很大启示。4、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活动,密切家园关系。5、举行幼儿伙食听证会。每月由医务室组织召开,由班子成员、伙房人员、班组长、保育教师、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的幼儿伙食听证会。商讨幼儿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保证幼儿在园饮食安全、卫生、合理营养。6、 作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组织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进行家访活动,尤其是在新生入园后,家访率达到全部幼儿。对于一天以上不到园的幼儿,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家长调查问卷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用来评价和了解教师工作,充分体现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学期结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作好信息反馈,并及时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7、坚持利用园报和网站实现家园多维互动。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为了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知识的学习材料,幼儿园可以开辟宣传区,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强化了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在家长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下,借助网络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家长及时沟通,探讨孩子现阶段的教育。幼儿园可以选择自己建立网站或者选择专业的网络幼教平台加入。这里提供一个网站作为参考:中国幼儿在线,作为全国最大的网络幼教平台,始终秉持着家园共育这一理念运作。就是致力于通过网络平台拉近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加入该平台完全免费,幼儿园加入后会获得一个独立二级域名的网站,幼儿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家教知识和幼儿园的重大活动实况,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最新动态,进一步作好家园配合工作,促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效的开展。同时,网站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了平等的对话平台,家长可以直接和园长、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解决育儿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于家长抛出的问题,教师和园长定期上网,参与讨论,与家长达成共识,融洽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促进了家园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详情可以去该平台官网了解。8、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家长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选出优秀经验材料,刊登在宣传栏和幼儿园网站上,供大家学习。9、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使得旧有的家园共育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需求。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幼儿信息化建设。让幼儿教师可以实时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终端与家长互动,共同教育孩子,使得教育效果最大化。目前已有这类的产品,如中国儿童领袖培养工程推出的儿童成长管家,通过任务的形式培养儿童领袖特质,这样的方法有别于传统幼儿课程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众多幼儿园合作开展等。

农村家园共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一、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一)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孩子和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学习,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待人接物、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家长做得好,孩子会去模仿,良好的榜样就给予了孩子最好的学习。

2.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当今社会,好多家长都认为,我花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上学,老师就必须要看好,管好,教好,要是老师有哪里做得不好我就要去质问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家长们的家园共育思想很薄弱,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一起合作。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老师要及时与家长反馈交流,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在家庭教育中多多督促,多多注意,这样孩子才会不断进步。

3.家长是幼儿园主要的教育力量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家长与幼儿的关系,生活起居都在一起,教育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活中,家长们能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孩子引导和帮助。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好多都要通过实际生活去实践,去体验。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不仅能增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程度,而且能使孩子更加感兴趣,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在幼儿园里,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必不可少的同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每个阶段都学习不同的本领,还有好多的同伴一起快乐游戏。

二、农村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认识存在偏差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环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如家庭教育针对幼儿个体,情感性和随意性较强,而幼儿园的教育相对来说就更加专业,更有计划,因此两者的配合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具有一致性。在我国,好多农村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方法都还不够成熟,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安安全全的就可以了。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完完整整地将孩子交给她,回家了孩子也不需要去管。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不仅要保证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游戏,还要关心幼儿在家的学习以及生活。幼儿园要有足够的家园共育意识,这样才能把最好的教育留给孩子。

(二)家长的思想、文化水平以及教育方法良莠不齐

在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好多都不是很高,往往为了家里的生计都顾不上孩子,有的还是爷爷奶奶在家抚养,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们没有更多时间去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爷爷奶奶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给不了孩子良好的教育,反而会把孙子孙女当成是“掌中宝、心头肉”,做什么事情都会包办代替,由不得孩子吃一点点苦。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经济水平的限制。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长往往为了家里的生计,为了给孩子美好的将来,只顾着赚钱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每天回到家之后都已筋疲力尽,哪怕是陪孩子说说话,给孩子讲个睡前故事也都成了奢侈的事情。

(三)老师没有与家长达成合作的共识

老师在工作中没有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游戏情况。老师应该多与家长交流,说说孩子优秀的地方和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好的要鼓励幼儿继续保持并给予表扬,不好的要共同商量应对方法,帮助孩子去改正。老师想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家长认可,就应该尊重家长,友好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作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老师工作做得好,态度认真、友好,相信家长会更敬重、信任老师,更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工作,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关系,使家园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家园共育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意识

幼儿园组织老师学习家园共育的知识和方法,鼓励老师和家长交流,多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

1.家长开放日:定期让家长来园参观或和幼儿一起活动

2“.爸爸妈妈老师制度”:家长可以不定期来园和老师一起组织活动

3.亲子游戏:家长来园与自己的孩子一起举行各种活动

4.夏令营活动:幼儿园和家长一起组织的野外活动

5.家长委员会:由家长民主推选产生,参与和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6.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二)老师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合作

当幼儿园教育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家园工作中,教师应尽量主动接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老师应时刻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善于用心观察孩子在园的一举一动,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才会化被动为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老师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家长认可,就应该尊重家长,友好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作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老师工作做得好,态度认真友好,相信家长会更敬重、信任老师,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工作,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关系,使家园合作得到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家长配合教师和幼儿园的工作

家长在送幼儿入园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多交流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如果家长外出打工,可以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利用QQ、微信等与老师交流,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及时与家里人反馈。与此同时,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总之,家园共育通常会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园共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老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尽量为家长着想;在组织活动时,老师应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不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确保家园共育的成效。

  • 索引序列
  • 合作社销售问题研究论文
  • 论文水果销售问题研究
  • 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问题研究论文
  • 社群新零售销售趋势研究论文
  • 家园合作问题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