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连铸论文

连铸论文

发布时间:

连铸论文

好宽的范围,就只讲转炉炼钢的发展也不止5000字啊

熔化的引证解释是:⒈固体加热到一定的程度变成液体。熔化的引证解释是:⒈固体加热到一定的程度变成液体。注音是:ㄖㄨㄥ_ㄏㄨㄚ_。结构是:熔(左右结构)化(左右结构)。拼音是:rónghuà。词性是:动词。熔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熔化rónghuà。(1)通常由于热的作用而从固态变为液体或气体。(2)加热变成流体。二、国语词典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词语翻译英语tomelt(ofice,metalsetc)_德语Schmelzung(S)_,Verschmelzung(S)_,schmelzen(Stahl,Kupfer,Metall)_(V)_,flüssig(Adj)_,schmelzend(Adj)_法语Fusion(physique)_三、网络解释熔化熔化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关于熔化的近义词消溶溶化熔解熔化融解溶解融化关于熔化的反义词凝结凝固关于熔化的单词fuserunfluxmeltdownmeltthawing关于熔化的成语熔今铸古化日光天陶熔鼓铸观化听风梗顽不化落日熔金化枭为鸠泥古不化熔于一炉杖化龙关于熔化的词语化日光天观化听风伤风败化熔古铸今泥古不化熔今铸古杖化龙化枭为鸠梗顽不化陶熔鼓铸关于熔化的造句1、本论文重点研究满足薄板坯连铸条件的无氟保护渣,着重研究了其熔化温度、熔化速度和粘度。2、天才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如何使用书籍之火熔化无知的晶体。3、我们的使命是照亮整个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找到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和谐,建立自己内心的和谐。4、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地熔化。5、钢铁强,但是烈火可以熔化它。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熔化的详细信息

中国知网上面太多了你这个类型的,有条件的话从你们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下载,是免费的

近期发表的部分论文:国外期刊1. H. Hao, . Maijer, . Wells, A. Phillion and . Cockcroft, Modeling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and Hot Tearing During Direct Chill Casting of an AZ31 Magnesium Billet,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 2010, , p2067-2077. SCI/EI,SCI Impact factor: . , D. Maijer and R. Rogge, Investigation of residual strains by neutron diffraction in an AZ31 direct chill cast billet, NDT&E International, 2009, , p704-712. SCI/ EI, SCI Impact factor:. H. Hao, . Zhang, S. Yao and . Jin, Improvement of casting speed and billet quality of direct chill cast aluminum wrought alloy with combination of slit mold and electromagnetic coil, Materials Transactions, 2007, , , p2194-2201. SCI/ EI, SCI Impact factor:. H. Hao, . Zhang, . Park, . Kim, S. Yao, and . Jin, Effects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Improving Macro/micro Structure and Reducing Segregation for Aluminum Alloy Billet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6, , p1759-1764. SCI/ISTP/EI,SCI Impact factor: . H. Hao, . Maijer, . Wells, . Cockcroft, and S. Hibbin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hermal model of the direct chill casting of AZ31 magnesium billets,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 2004, P3843-3854. SCI/EI,SCI Impact factor: . . Kim and H. Hao, “Microstructure and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 chill cast and electromagnetic cast 2024 Al alloy”,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 , 2003, P1537-1543. SCI/EI,SCI Impact factor: . H. Hao, . Zhang, . Park, . Kim, and . Jin, “Twin-strand techn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near net-shape casting of aluminum alloy”,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 142, , 2003, P526-531. SCI/ EI,SCI Impact factor: . H. Hao, . Park, . Kim, . J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 in the electromagnetic casting of aluminum and testing against a pilot-scale cas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 , , 2002, P363-366. SCI9. H. Hao, . Park, . Kim, . Cho, . Jin, “Solid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ly cast aluminum alloy by imposing the higher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 , , 2002, P371-375. . H. Hao, . Jin, . Zhang, “Joule heating in electromagnetic cas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 , , 2001, P93-96. EI PAGE ONE.国内期刊11. . Shi(研究生), H. Hao(通讯作者), . Zhang, . Fang, S. Yao and . Jin, A 3-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rmal field evolution in the direct chill casting of superlight magnesium alloy slabs,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09, , , p203-208. SCI/EI, SCI Impact factor: . . Ma(研究生), H. Hao(通讯作者), . Dong, . Zhang, . Jin,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structure and heat treatment behavior of Mg-Li-Al alloy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8, , S1, p96-100. SCI, SCI Impact factor:. 史淑艳(研究生),郝海(通讯作者),马蕾娟,张兴国,金俊泽, 工艺参数对超轻LA141合金板坯直冷连铸温度场的影响,机械工程材料,2008,, , . . Fang, . Zhang, H. Hao. . Ji and . Jin, Effects of high magnetic field on solidification and corrosion behaviors of magnesium alloy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7, , , P806-810. SCI/EI . . Wang(研究生), . Fang, H. Hao and . Wang et al., Effects of trace Zr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2E12 alloy, Rare Metals, 2009, , , P511-515. SCI, SCI Impact factor:

连铸工艺论文

摘要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座年产批量为650万吨的转炉炼钢车间。本设计从基础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开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顶吹转炉炉型设计、转炉炼钢车间设计、连铸设备的选型及计算、炉外精炼设备的选型与工艺布置以及炼钢车间烟气净化系统等。其中,转炉炼钢车间设计是本设计的重点与核心。转炉的原料主要有铁水、废钢以及其它一些辅助原料。本车间的炉外精炼主要采用了喂丝以及真空脱气手段。本车间的浇注方式为全连铸。车间的最终产品为板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本着节能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原则,并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本次设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力求设计更加合理,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车间的综合效益。关键词:顶吹转炉炼钢车间精炼连铸'smodernironandsteelindustry,meanwhileinlinewiththeprincipleofconservationofenergyandobtainingthemaximumeconomicefficiency,andconsideringthefactor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thisdesignusesnewtechnology,:Topblowing;Converter;Steel-making;Workshop;Refining;Continuous-casting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农业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钢厂普遍采用了炉外精炼工艺流程,它已成为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炼钢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钢材质量,降低能耗,减少耐材、能源和铁合金消耗,因此,炉外精炼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钢铁冶金发展的方向。对于炉外精炼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有必要进行探讨。 1 国内外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随着炼钢技术的不断进步,炉外精炼在现代钢铁生产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生产流程(高炉→炼钢炉(电炉或转炉)→铸锭),已逐步被新的流程(高炉→铁水预处理→炼钢炉→炉外精炼→连铸)所代替。已成为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尤其在特殊钢领域,精炼和连铸技术发展得日趋成熟。精炼工序在整个流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这道工序可以提高钢的纯净度、去除有害夹杂、进行微合金化和夹杂物变性处理;另一方面,精炼又是一个缓冲环节,有利于连铸生产均衡地进行。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降低炼钢成本,提高钢的纯净度和质量,率先将炉外精炼技术应用于特殊钢生产中,随后西欧的钢铁企业也加入到推广和使用这项技术的行列中。据资料报道,日本早在1985年精炼率达到年上升到,特殊钢的精炼率达到94%,新建电炉短流程钢厂100%采用炉外精炼技术。80年代连铸技术发展迅速,原有的炼钢炉难以满足连铸的技术要求,更加促进了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到1990年为止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拥有1000多台(套)炉外精炼设备。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就在炼钢生产中采用高碱度合成渣在出钢过程中脱硫冶炼轴承钢、钢包静态脱气等初步精炼技术,但没有精炼的装备。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有些特钢企业(大冶、武钢等)引进一批真空精炼设备。8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精炼设备逐渐投入使用(如LF炉、喷粉、搅拌设备),黑龙江省冶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开发了喂线机、包芯线机和合金芯线,完善了炉外精炼技术的辅助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以炉外精炼技术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短流程工艺广泛应用于国内各钢铁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炼(电炉或转炉)→精炼→连铸,成了现代化典型的工艺短流程。 2 炉外精炼技术的特点与功能 炉外精炼是指在钢包中进行冶炼的过程,是将真空处理、吹氩搅拌、加热控温、喂线喷粉、微合金化等技术以不同形式组合起来,出钢前尽量除去氧化渣,在钢包内重新造还原渣,保持包内还原性气氛。炉外精炼的目的是降低钢中的C、P、S、O、H、N、等元素在钢中的含量,以免产生偏析、白点、大颗粒夹杂物,降低钢的抗拉强度、韧性、疲劳强度、抗裂性等性能。这些工作只有在精炼炉上进行,其特点与功能如下: 1)可以改变冶金反应条件。炼钢中脱氧、脱碳、脱气的反应产物为气体,精炼可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通常工作压力≥50Pa,适于对钢液脱气。 2)可以加快熔池的传质速度。液相传质速度决定冶金反应速度的快慢,精炼过程采用多种搅拌形式(气体搅拌、电磁搅拌、机械搅拌)使系统内的熔体产生流动,加速熔体内传热、传质的过程,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3)可以增大渣钢反应的面积。各种精炼设备均有搅拌装置,搅拌过程中可以使钢渣乳化,合金、钢渣随气泡上浮过程中发生熔化、熔解、聚合反应,通常1吨钢液的渣钢反应面积为~,当渣量为原来的6%时,钢渣乳化后形成半径为的渣滴,反应界面会增大1000倍。微合金化、变性处理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提高精炼效果。 4)可以在电炉(转炉)和连铸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精炼炉具有灵活性,使作业时间、温度控制较为协调,与连铸形成更加通畅的生产流程。 3 炉外精炼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目前得到公认并被广泛应用的炉外精炼方法有:LF法、RH法、VOD法。 LF法(钢包精炼炉法) 它是1971年由日本大同钢公司发明的,用电弧加热,包底吹氩搅拌。 工艺优点 1)电弧加热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控温准确度可达±5℃; 2)具备搅拌和合金化的功能,吹氩搅拌易于实现窄范围合金成份控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3)设备投资少,精炼成本低,适合生产超低硫钢、超低氧钢。 LF法的生产工艺要点 1)加热与控温LF采用电弧加热,热效率高,钢水平均升温1℃耗电~·h,LF升温速度决定于供电比功率(kVA/t),而供电的比功率又决定于钢包耐火材料的熔损指数。因采用埋弧泡沫渣技术,可减少电弧的热辐射损失,提高热效率10%~15%,终点温度的精确度≤±5℃。 2)采用白渣精炼工艺。下渣量控制在≤5kg/t,一般采用Al2O3-CaO-SiO2系炉渣,包渣碱度R≥3,以避免炉渣再氧化。吹氩搅拌时避免钢液裸露。 3)合金微调与窄成份范围控制。据试验报道,使用合金芯线技术可提高金属回收率,齿轮钢中钛的回收率平均达到,硼的回收率达,钢包喂碳线回收率高达90%,ZG30CrMnMoRE喂稀土线稀土回收率达到68%,高的回收率可实现窄成份控制。 LF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00年6月,鞍钢第一炼钢厂新建的连铸车间正式投产,精炼设备由两座LF钢包精炼炉,年处理钢水200万t;一座VD钢水真空处理装置,年处理钢水80万t组成。LF炉最大升温速度为4℃,LF炉平均处理周期≤28min;处理效果:平均[H]≤;最低[H]≤。 我国现有家重轨生产厂(攀钢、包钢、鞍钢和武钢)生产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LD→LF→VD→WF→CC,钢包吊到LF处理线的钢包车上后,由人工接通钢包底吹氩的快速接头,根据要求的钢水成分及温度确定物料的投入量(含喂丝)重轨钢含碳量较高,因而增碳显得很重要,转炉出钢时钢水含碳量控制为~(wt),炉后增碳至~(wt),在LF炉处理时再增~(wt)个碳至标准成份的中上限,经VD处理后即可达到钢种成分要求。 RH法(真空循环脱气法)这种方法是1958年西德发明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泡将钢水不断的提升到真空室内进行脱气、脱碳,然后回流到钢包中。 RH法的优点 1)反应速度快。真空脱气周期短,一般10分钟可以完成脱气操作,5分种能完成合金化及温度均匀化,可与转炉配合使用。 2)反应效率高。钢水直接在真空室内反应,钢中可达到[H]≤×10-6,[N]≤25×10-6,[C]≤10×10-6,的超纯净钢。 3)可进行吹氧脱碳和二次燃烧热补偿,减少精炼过程的温降。 RH法工艺参数 1)RH循环量。循环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上升管或下降管的钢水量,单位是t/min。有关资料给出的计算公式为: Q=×·,式中:Q———循环流量,t/min;Du———上升管直径,cm;G———上升管内氩气流量,L/min。 2)循环因数。他是指在RH处理过程中通过真空室的钢水与处理量之比,其公式为:μ=w·t/v式中:μ———循环因数,次;w———循环量,t/min;t———循环时间,min;v———钢包容量,t。 3)供氧强度与含碳量的关系。向RH内吹氧可以提高脱碳速度,即RH-OB法。当[C]/[O]>时钢包内氧的传质速度决定脱碳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QO2=×Q·[C]式中:QO2———氧气强度,Nm3/min;Q———钢水循环量,t/min;[C]———含碳量,Nm3/t。 RH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日本的山阳钢厂将LF与RH配合生产轴承钢形成EF-LF-RH-CC轴承钢生产线,钢中总氧量达到×10-6。LF-RH法首先利用LF炉将钢水升温,利用LF搅拌和渣精炼功能进行还原精炼,是钢水脱硫和预脱氧,然后将钢水送入RH中进行脱氢和二次脱氧。经过这样处理大大的提高了钢水的清洁度,同时钢水的温度达到连铸需要的温度。 宝钢炉外精炼设备有RH-OB、钢包喷粉装置、CAS精炼装置,RH-OB的冶炼效果较理想,脱氢率为50%~70%,脱氮率为20%~40%,一般情况下,经RH-OB处理后[H]≤×10-6,[C]≤30×10-6,去除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一般能达到70%,钢中总氧量≤25×10-6,而且在RH中合金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收得率和控制的精确度,[C]、[Si]、[Mn]的控制精度能达到±,铝的精确度可达到×10-3,取得了较好的炉外精炼效果。 VOD法(真空罐内钢包吹氧除气法) VOD的特点VOD法是1965年西德首先开发应用的,它是将钢包放入真空罐内从顶部的氧枪向钢包内吹氧脱碳,同时从钢包底部向上吹氩搅拌。此方法适合生产超低碳不锈钢,达到保铬去碳的目的,可与转炉配合使用。他的优点是实现了低碳不锈钢冶炼的必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条件-高温、真空、搅拌。 VOD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大隆铸锻厂从德国莱宝(leybold)公司进口1台15tVODC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软件。采用电炉初炼钢水经VODC炉外精炼的工艺方法,精炼了超低碳不锈钢、中低合金钢和碳钢,取得了很好的冶金效果,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减少,氢含量小于3×10-6氧含量小于×10-6,不锈钢中铬回收率达98%~99%,精炼后的钢具有十分优越的性能。VODC精炼工艺成熟,控制容易,适应中小型钢厂和铸钢厂的多钢种、小吨位精炼生产需要,对发展铸钢行业的精炼生产会起到很大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0。 抚顺特殊钢有限公司有30tVOD炉,采用EAF+VOD技术精炼不锈钢,可使[H]≤×10-6,T[O]≤×10-6,铬回收率达到,脱硫率,精炼高碳铬轴承钢T[O]≤×10-6 。 4 发展炉外精炼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炉外精炼技术已经应用40年,对提高钢的纯净度、精确控制成分含量及细化组织结构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使冶炼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提高了钢的品质和性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使这项技术更加完美。 1)实现炉外精炼工艺的智能化控制,根据来料钢水的各种技术参数,利用信息技术,制定最佳的精炼工艺方案,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精炼工序。精炼工位配备快速分析设备,实现数据网络化,减少热停等待时间。 2)炉外处理设备将实现“多功能化”。在水钢精炼设备中将渣洗精炼、真空冶金、搅拌工艺以及加热控温功能全部组合起来,实现精炼,以满足超纯净钢生产的社会需求。 3)开发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的优质碱性耐火材料,以适应不同精炼炉的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耐火材料的使用条件应尽可能与炉渣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侵蚀速度。要根据精炼设备的实际情况形成不同层次的配套材料,研究开发保温和修补技术,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 4)减少精炼过程的污染排放,精炼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气,其中含SO2、Pb、金属氧化物、悬浮颗粒等,在真空脱气冷却水中含有固态悬浮物、Pb、Zn等,这些污染物须经企业内部的相关处理,把污染程度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5 结束语 炉外精炼技术是一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先进技术,是现代化炼钢工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化学成分及温度的精确控制、夹杂物排除、顶渣还原脱S、Ca处理、夹杂物形态控制、去除H、O、C、S等杂质、真空脱气等冶金功能。只有强化每项功能的作用,才能发挥炉外精炼的优势,生产出高品质纯净钢种。

好宽的范围,就只讲转炉炼钢的发展也不止5000字啊

毕业论文连铸工艺

先找一个毕业论文的范文格式,再找一个,你的论题,如果老师定了的话,那就不用想了,论题有了,就直接在网上拼凑呗,一次不过,再拼一次,简单修改修改,没啥的。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农业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钢厂普遍采用了炉外精炼工艺流程,它已成为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炼钢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钢材质量,降低能耗,减少耐材、能源和铁合金消耗,因此,炉外精炼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钢铁冶金发展的方向。对于炉外精炼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有必要进行探讨。 1 国内外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随着炼钢技术的不断进步,炉外精炼在现代钢铁生产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生产流程(高炉→炼钢炉(电炉或转炉)→铸锭),已逐步被新的流程(高炉→铁水预处理→炼钢炉→炉外精炼→连铸)所代替。已成为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尤其在特殊钢领域,精炼和连铸技术发展得日趋成熟。精炼工序在整个流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这道工序可以提高钢的纯净度、去除有害夹杂、进行微合金化和夹杂物变性处理;另一方面,精炼又是一个缓冲环节,有利于连铸生产均衡地进行。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降低炼钢成本,提高钢的纯净度和质量,率先将炉外精炼技术应用于特殊钢生产中,随后西欧的钢铁企业也加入到推广和使用这项技术的行列中。据资料报道,日本早在1985年精炼率达到年上升到,特殊钢的精炼率达到94%,新建电炉短流程钢厂100%采用炉外精炼技术。80年代连铸技术发展迅速,原有的炼钢炉难以满足连铸的技术要求,更加促进了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到1990年为止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拥有1000多台(套)炉外精炼设备。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就在炼钢生产中采用高碱度合成渣在出钢过程中脱硫冶炼轴承钢、钢包静态脱气等初步精炼技术,但没有精炼的装备。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有些特钢企业(大冶、武钢等)引进一批真空精炼设备。8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精炼设备逐渐投入使用(如LF炉、喷粉、搅拌设备),黑龙江省冶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开发了喂线机、包芯线机和合金芯线,完善了炉外精炼技术的辅助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以炉外精炼技术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短流程工艺广泛应用于国内各钢铁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炼(电炉或转炉)→精炼→连铸,成了现代化典型的工艺短流程。 2 炉外精炼技术的特点与功能 炉外精炼是指在钢包中进行冶炼的过程,是将真空处理、吹氩搅拌、加热控温、喂线喷粉、微合金化等技术以不同形式组合起来,出钢前尽量除去氧化渣,在钢包内重新造还原渣,保持包内还原性气氛。炉外精炼的目的是降低钢中的C、P、S、O、H、N、等元素在钢中的含量,以免产生偏析、白点、大颗粒夹杂物,降低钢的抗拉强度、韧性、疲劳强度、抗裂性等性能。这些工作只有在精炼炉上进行,其特点与功能如下: 1)可以改变冶金反应条件。炼钢中脱氧、脱碳、脱气的反应产物为气体,精炼可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通常工作压力≥50Pa,适于对钢液脱气。 2)可以加快熔池的传质速度。液相传质速度决定冶金反应速度的快慢,精炼过程采用多种搅拌形式(气体搅拌、电磁搅拌、机械搅拌)使系统内的熔体产生流动,加速熔体内传热、传质的过程,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3)可以增大渣钢反应的面积。各种精炼设备均有搅拌装置,搅拌过程中可以使钢渣乳化,合金、钢渣随气泡上浮过程中发生熔化、熔解、聚合反应,通常1吨钢液的渣钢反应面积为~,当渣量为原来的6%时,钢渣乳化后形成半径为的渣滴,反应界面会增大1000倍。微合金化、变性处理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提高精炼效果。 4)可以在电炉(转炉)和连铸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精炼炉具有灵活性,使作业时间、温度控制较为协调,与连铸形成更加通畅的生产流程。 3 炉外精炼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目前得到公认并被广泛应用的炉外精炼方法有:LF法、RH法、VOD法。 LF法(钢包精炼炉法) 它是1971年由日本大同钢公司发明的,用电弧加热,包底吹氩搅拌。 工艺优点 1)电弧加热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控温准确度可达±5℃; 2)具备搅拌和合金化的功能,吹氩搅拌易于实现窄范围合金成份控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3)设备投资少,精炼成本低,适合生产超低硫钢、超低氧钢。 LF法的生产工艺要点 1)加热与控温LF采用电弧加热,热效率高,钢水平均升温1℃耗电~·h,LF升温速度决定于供电比功率(kVA/t),而供电的比功率又决定于钢包耐火材料的熔损指数。因采用埋弧泡沫渣技术,可减少电弧的热辐射损失,提高热效率10%~15%,终点温度的精确度≤±5℃。 2)采用白渣精炼工艺。下渣量控制在≤5kg/t,一般采用Al2O3-CaO-SiO2系炉渣,包渣碱度R≥3,以避免炉渣再氧化。吹氩搅拌时避免钢液裸露。 3)合金微调与窄成份范围控制。据试验报道,使用合金芯线技术可提高金属回收率,齿轮钢中钛的回收率平均达到,硼的回收率达,钢包喂碳线回收率高达90%,ZG30CrMnMoRE喂稀土线稀土回收率达到68%,高的回收率可实现窄成份控制。 LF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00年6月,鞍钢第一炼钢厂新建的连铸车间正式投产,精炼设备由两座LF钢包精炼炉,年处理钢水200万t;一座VD钢水真空处理装置,年处理钢水80万t组成。LF炉最大升温速度为4℃,LF炉平均处理周期≤28min;处理效果:平均[H]≤;最低[H]≤。 我国现有家重轨生产厂(攀钢、包钢、鞍钢和武钢)生产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LD→LF→VD→WF→CC,钢包吊到LF处理线的钢包车上后,由人工接通钢包底吹氩的快速接头,根据要求的钢水成分及温度确定物料的投入量(含喂丝)重轨钢含碳量较高,因而增碳显得很重要,转炉出钢时钢水含碳量控制为~(wt),炉后增碳至~(wt),在LF炉处理时再增~(wt)个碳至标准成份的中上限,经VD处理后即可达到钢种成分要求。 RH法(真空循环脱气法)这种方法是1958年西德发明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泡将钢水不断的提升到真空室内进行脱气、脱碳,然后回流到钢包中。 RH法的优点 1)反应速度快。真空脱气周期短,一般10分钟可以完成脱气操作,5分种能完成合金化及温度均匀化,可与转炉配合使用。 2)反应效率高。钢水直接在真空室内反应,钢中可达到[H]≤×10-6,[N]≤25×10-6,[C]≤10×10-6,的超纯净钢。 3)可进行吹氧脱碳和二次燃烧热补偿,减少精炼过程的温降。 RH法工艺参数 1)RH循环量。循环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上升管或下降管的钢水量,单位是t/min。有关资料给出的计算公式为: Q=×·,式中:Q———循环流量,t/min;Du———上升管直径,cm;G———上升管内氩气流量,L/min。 2)循环因数。他是指在RH处理过程中通过真空室的钢水与处理量之比,其公式为:μ=w·t/v式中:μ———循环因数,次;w———循环量,t/min;t———循环时间,min;v———钢包容量,t。 3)供氧强度与含碳量的关系。向RH内吹氧可以提高脱碳速度,即RH-OB法。当[C]/[O]>时钢包内氧的传质速度决定脱碳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QO2=×Q·[C]式中:QO2———氧气强度,Nm3/min;Q———钢水循环量,t/min;[C]———含碳量,Nm3/t。 RH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日本的山阳钢厂将LF与RH配合生产轴承钢形成EF-LF-RH-CC轴承钢生产线,钢中总氧量达到×10-6。LF-RH法首先利用LF炉将钢水升温,利用LF搅拌和渣精炼功能进行还原精炼,是钢水脱硫和预脱氧,然后将钢水送入RH中进行脱氢和二次脱氧。经过这样处理大大的提高了钢水的清洁度,同时钢水的温度达到连铸需要的温度。 宝钢炉外精炼设备有RH-OB、钢包喷粉装置、CAS精炼装置,RH-OB的冶炼效果较理想,脱氢率为50%~70%,脱氮率为20%~40%,一般情况下,经RH-OB处理后[H]≤×10-6,[C]≤30×10-6,去除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一般能达到70%,钢中总氧量≤25×10-6,而且在RH中合金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收得率和控制的精确度,[C]、[Si]、[Mn]的控制精度能达到±,铝的精确度可达到×10-3,取得了较好的炉外精炼效果。 VOD法(真空罐内钢包吹氧除气法) VOD的特点VOD法是1965年西德首先开发应用的,它是将钢包放入真空罐内从顶部的氧枪向钢包内吹氧脱碳,同时从钢包底部向上吹氩搅拌。此方法适合生产超低碳不锈钢,达到保铬去碳的目的,可与转炉配合使用。他的优点是实现了低碳不锈钢冶炼的必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条件-高温、真空、搅拌。 VOD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大隆铸锻厂从德国莱宝(leybold)公司进口1台15tVODC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软件。采用电炉初炼钢水经VODC炉外精炼的工艺方法,精炼了超低碳不锈钢、中低合金钢和碳钢,取得了很好的冶金效果,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减少,氢含量小于3×10-6氧含量小于×10-6,不锈钢中铬回收率达98%~99%,精炼后的钢具有十分优越的性能。VODC精炼工艺成熟,控制容易,适应中小型钢厂和铸钢厂的多钢种、小吨位精炼生产需要,对发展铸钢行业的精炼生产会起到很大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0。 抚顺特殊钢有限公司有30tVOD炉,采用EAF+VOD技术精炼不锈钢,可使[H]≤×10-6,T[O]≤×10-6,铬回收率达到,脱硫率,精炼高碳铬轴承钢T[O]≤×10-6 。 4 发展炉外精炼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炉外精炼技术已经应用40年,对提高钢的纯净度、精确控制成分含量及细化组织结构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使冶炼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提高了钢的品质和性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使这项技术更加完美。 1)实现炉外精炼工艺的智能化控制,根据来料钢水的各种技术参数,利用信息技术,制定最佳的精炼工艺方案,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精炼工序。精炼工位配备快速分析设备,实现数据网络化,减少热停等待时间。 2)炉外处理设备将实现“多功能化”。在水钢精炼设备中将渣洗精炼、真空冶金、搅拌工艺以及加热控温功能全部组合起来,实现精炼,以满足超纯净钢生产的社会需求。 3)开发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的优质碱性耐火材料,以适应不同精炼炉的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耐火材料的使用条件应尽可能与炉渣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侵蚀速度。要根据精炼设备的实际情况形成不同层次的配套材料,研究开发保温和修补技术,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 4)减少精炼过程的污染排放,精炼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气,其中含SO2、Pb、金属氧化物、悬浮颗粒等,在真空脱气冷却水中含有固态悬浮物、Pb、Zn等,这些污染物须经企业内部的相关处理,把污染程度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5 结束语 炉外精炼技术是一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先进技术,是现代化炼钢工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化学成分及温度的精确控制、夹杂物排除、顶渣还原脱S、Ca处理、夹杂物形态控制、去除H、O、C、S等杂质、真空脱气等冶金功能。只有强化每项功能的作用,才能发挥炉外精炼的优势,生产出高品质纯净钢种。

首先是摘要,大概写写都有什么内容包括在内然后引言,写论文得架构安排或者说构成模式之类,还有主要讨论得问题有哪些然后主体部分,提出论点,列出论据,并详细加以论述然后结语,总结论点,给出态度什么得最后别忘了bibliography~参考数目,小心抄袭嫌疑哦

我同学有个炼铁的车间设计,不过不是技术类的论证,是工程设计(需要计算的)。包括数据计算,车间建制、CAD图面等 如果您要的话就把你的邮箱告诉我

连铸论文的英文文献

百度搜毕业达人,中英文文献都可以下,很方便

英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1]AgranoflF, R. and Michael,M., 2003,“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New Stiategi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Geo^etown University Press,Washington,D. C.

[2]Aguinis, H. and Glavas, A., 2012, “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Management, 38(4),pp. 932-968.

[3]Altman, E.,1998' “Financial Ratio,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l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23(4),pp. 589-609.

[4]Arenas, D.,Lozano,J. M. and Albareda,L.,2009,“The role ofNGOs in CSR:Mutual Perceptions Among Stakeholde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88,pp. 175-197.

[5]Aupperie, K., Carroll, A. and Hatfield,J.,1985,“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8(2), pp. 446-463.

[6]Austin, J. E.,2000,“Strateg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nonprofits between business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1), pp. 69-97.

[7]Baron,D. R, 1997,Integrated strategy* trade Policy, and global competi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9(2), pp. 145-169.

[8]Baron,R. A., 2006,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s the Detection of Meaningful Patterns: Evidence from Comparisons of Novice and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Management Science, 9,pp. 1331-1344.

[9]Baiy, A. D?,1879,: “Die Erscheinung der Symbiose”, Strasbourg.

[10] Kotha, B. ., 1999,“Does Stakeholder Orientation Mat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keholder Management Models and Firm Performance”. Academy ofManagement Jounal, 42,pp. 488-506.

[11]Binghamf C. B. and Davis,J. P.,2012, “Learning Sequences: Their Emeigence? Evolution and Effec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5(3), pp. 611-641.

[12]Blumer, H. , 1980, “Mead and Blumer : The Convei^ent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Social Behaviorism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ism”,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45,pp. 409-419.

[13]Bondy,K.,2008,“The Paradox of Power in CSR : A Case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2(2),pp. 307-323.

[14]Bowen, F.,Aloysius. N. K. and Herremans,I.,2010,“When Suits Meet Roots: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munity Engagement Strateg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5,pp. 297-318 ?

[15]Brammer,S, and Millington,A., 2003, “The Effect of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dustry Type on Corporate Community Involv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45(3)? pp. 213-226.

[16]Bridoux, F. and Stoelhorst, J. W.,2014, “Microfoundations for Stakeholder Theoiy : Managing Stakeholders with Heterogeneous Motive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h 35, pp. 107-125

[17]Bryson, J. M., Crosby, B. C, and Stone? M. M.,2006,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 Proposi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l)。

[18]Carey, J. M.,Beilin, R., Boxshall,A.,Burgman M. A. and Flander , “Risk-Based Approaches to Deal with Uncertainty in a Data-Poor System:Stakeholder Involvement in Hazard Identification for Marine National Parks and Marine Sanctuaries in Victoria,Australia”, Risk Analys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7(1),pp. 271-281,

[19]Carroll> A. B., 1979, “A TTi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4), pp. 497-505.

[20] Carroll, A. B?,1991,“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Business Horizons,34(4),pp. 39-48.

[1] Zhixin W, Chuanwen J, Qian A, et al. The key technology of offshore wind farm and its new development in China[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9, 13(1):216-222.

[2] Shahir H, Pak A. Estimating liquefaction-induced settlement of shallow foundations by numerical approach[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0, 37(3): 267-279.

[3] Hausler EA. Influence of ground improvement on settlement and liquefaction:a study based on field case history evidence and dynamic geotechnicalcentrifuge test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2.

[4] Kemal Hac efendio lu. Stochastic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cluding fluid‐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J]. Struct. Design Tall Spec. Build.,2010,

[5] Arablouei A, Gharabaghi A R M, Ghalandarzadeh A, et al. Effects of seawater–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aisson-type quay wall[J]. Computers &Structures, 2011, 89(23): 2439-2459.

[6] Zafeirakos A, Gerolymos 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under-designed caisson foundations[J].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3: 1-36.

[7] Snyder B, Kaiser M J.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offshore wind energy[J]. Renewable Energy, 2009, 34(6): 1567-1578.

[8] Ding H, Qi L, Du X. Estimating soil liquefaction in ice-induced vibration of bucket foundation[J]. Journal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 2003, 17(2): 60-67.

[9] Shooshpasha I, Bagheri M. The effects of surcharge on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silty sand[J].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2: 1-7.

[10] Bhattacharya S, Adhikari 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1, 31(5): 805-816.

[11] H. Bolton Seed, Izzat M. Idriss.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soilliquafaction potential.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 1971,97(9): 1249-1273

[12] W. D. Liam Finn, Geoffrey , Kwok . An effective stress model for liquefaction. 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1977, 103(6):517-533

[13] liquefaction and Cyclic Mobility Evolution for Level Ground During Earthquakes, J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ASCE , 1979,

[14] and Cyclic Deformation of Sands-A Critical Review,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Pan American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Buenos Aires,Argentina,1975.

[1] T. Paulay and J. R. Binney. Diagonally Reinforced coupling beams of shear Walls[S].ACI Special Publication 42, Detroit, 1974, 2: 579-598

[2] Lam WY, Su R K L, Pam H J. Experimental study of 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 deep coupling beams[J]. Structural Design Tall Special Building, 2009(18): 235-257

[3] ACI 318-02: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318R-02:Commentary, An ACI Standard, reported by ACI Com-mittee318, American Concete Institute, 2002

[4] Siu W H, Su R K L. Effects of plastic hinges on partial interaction behaviour of bolted side-plated bea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 2010, 66(5):622-633

[5] Xie Q. State of the art of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 inAsia[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 2005, 61(6):727-748

[6] Kim J,Chou H. Behavior and design of structures with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J].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4,26(6):693-706

[7] Tsai K C, Lai J W. A study of buckling restrained seismic braced frame[J].Structural Engineering, Chinese Society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2, 17(2):3-32

[8] Patrick J. Fortney, Bahrem M. Shahrooz, Gian A. Rassati. Large-Scale Testing of a Replaceable “Fuse” Steel Coupling Beam[J]. Journal of Structural 2007:1801-1807

[9] Qihong Zhao. Cyclic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Composite Shear Wall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eb. 2004:271-284

可以去看看 学校网络可以免费下载

搜索英文文献的方法:

1、进入大型的期刊论文数据库里检索;

2、搜索引擎更适合搜索普通的英文资料和论文检索入口。检索途径:

1)图书馆包括高校的图书馆、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图书馆一般购买了大量的期刊论文数据库,供内部人员免费使用。有中文为主的万方、维普,有外文的ProQuest、Springer等。

2)利用在线期刊、论文数据库国内的有:中国知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万方数据或国外的网站。

扩展资料:

毕业论文的相关英文文献要求

论文基本规范:

一,要求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二、基本格式

1,文献应以英、美等国家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

2,文献翻译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完全一致。

方坯连铸机毕业论文

连铸铸铁水平连铸课题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铸铁经过水平连铸方法生产的型材,无砂型铸造经常出现的夹渣、缩松等缺陷,其表面平整,铸坯尺寸精度高(土L 0mm)无需表面粗加工,即可用于加工各种零件。特别是铸铁型材组织致密,灰铸铁型材石墨细小强度高,球铁型材石墨球细小园整,机械性能兼有高强度与高韧性结合的优点。目前国际上铸铁型材已广泛运用到制造液压阀体,高耐压零件,齿轮、轴、柱塞、印刷机辊轴及纺织机零部件。在汽车、内燃机、液压、机床、纺织、印刷、制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连铸专制造方法1、al-pb合金-钢背轴瓦材料的水平连铸复合方法 2、csp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 3、把钢连铸成方坯和初轧坯的结晶器 4、把液体金属引入金属连铸模具的喷嘴 5、板坯连铸电磁搅拌辊 6、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铁合金的工 7、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铁合金的方法 8、板坯连铸机切割车同步器 9、板坯连铸结晶器窄边铜板 10、板坯连铸结晶器中的电磁搅拌装置 11、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在线快速更换装置 12、板坯连铸拉矫辊 13、板坯连铸拉矫机 14、半连铸铸态球铁管制造方法 15、包覆连铸产品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16、包含外表面上的金属镀层的铜或铜合金冷却壁的金属连铸结晶器部件以及镀层的方法 17、包晶体钢连铸法 18、保持连铸拉速与结晶器振动频率相匹配的方法 19、表面无裂纹连铸坯和用该铸坯的非调质高张力钢材的制法 20、表面质量极好的奥氏体不锈钢带的双辊连铸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带材 21、薄板还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及其制造方法 22、薄板连铸用结晶器用粉末 23、薄板坯、带坯或小方坯连铸装置 24、薄板坯连铸保护渣及制造方法 25、薄板坯连铸结晶器 26、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方法及设备 27、薄板坯连铸楔形结晶器 28、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29、薄板坯连铸用浸渍喷嘴 30、薄板坯连铸用特种水口 31、薄带连铸方法及装置 32、薄带连铸结晶辊冷却水槽堵头 33、薄带连铸用结晶辊 34、薄带连铸用异形布流器 35、薄带坯水平连铸机 36、薄带铸片连铸方法及装置 37、薄钢板连铸机的侧壁 38、薄金属产品的连铸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39、薄型金属产品的连铸方法及设备 40、步进槽式连铸机 41、采用带坯连铸生产(110)〔001〕晶粒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42、采用两个水口进行板坯连铸的方法及装置 43、测定数据以便自动运转连铸机的方法和装置 44、长形产品的连铸方法和相应的连铸生产线 45、超薄板坯专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及其生产工艺 46、超低碳钢用连铸保护渣 47、超低头连铸机的矫直辊列布置形状 48、垂直连铸装置 49、大方坯和板坯连铸机的一种快速连接更换定位装置 50、大管径铜管坯上引连铸机 51、大口径铜管连铸工艺 52、带材连铸 53、带材连铸设备 54、带钢连铸的方法 55、带钢连铸的方法及装置 56、带钢连铸机的引出头 57、带坯连铸设备 58、带式连铸机的改进的冷却衬垫装置 59、带有多功能搅拌器的连铸生产线 60、带有钢坯储存和定序的中厚钢坯连铸机和多炉加工作业线 61、带有后置炉子、粗轧机和一个精轧机列的连铸机 62、带直通式结晶器和铸坯导辊装置的板坯连铸设备 63、电热法矿冶连铸工艺 64、调节用于金属且特别是钢材的连铸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辊道段的方法和装置 65、调整金属连铸模构件的铜或铜合金外表面的方法 66、调整连铸机注口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67、调整连铸坯支承元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和连铸坯导轨 68、断面小于90方连铸机的结晶器 69、对辊连铸胀紧密封式结晶辊 70、多功能组合式连铸管结晶器 71、方坯连铸电磁搅拌器 72、方坯连铸机铸坯导向喷水装置 73、方坯连铸结晶器用振动装置 74、防止连铸件的带边缘区的不希望的冷却的方法和装置 75、非均等分瓣体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 76、非均等缝隙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 77、分瓣式水套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 78、封闭金属带材双辊连铸机铸腔的侧壁和配有该侧壁的连铸机 79、复合式电磁连铸结晶器 80、复合式连铸长水口 81、改进的连铸生产无氧铜杆的设备 82、改善连铸板坯表面质量的方法 83、钢带的立式连铸的方法 84、钢的连铸方法 85、钢的连铸用铸型粉末 86、钢的连铸铸件的制造方法 87、钢连铸用的铸型保护粉料以及钢的连铸方法 88、钢坯、板坯或薄板坯的连铸方法和装置 89、钢坯的连铸法和用于该方法的铸模 90、钢坯连铸机自适应导向机构 91、钢坯连铸中间罐盖 92、高保温、快速定位连铸钢液容器 93、高耐磨连铸结晶器 94、高速连铸设备的运行方法及其实施系统 95、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涡流检测装置 96、高压水平连铸法及其设备 97、铬锆铜质连铸结晶器铜板熔铸成型工艺 98、工频有芯感应加热连铸中间包 99、管式连铸结晶器 100、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

连铸即为连续铸钢(英文,ContinuousSteelCasting)的简称。在钢铁厂生产各类钢铁产品过程中,使用钢水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连续铸钢法。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连铸技术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连铸技术具有大幅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连续铸钢的具体流程为:钢水不断地通过水冷结晶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连续拉出,经喷水冷却,全部凝固后切成坯料的铸造工艺过程。(如图中所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连铸技术作为主导技术逐步完善,并在世界各地主要产钢国得到大幅应用,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各主要产钢国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连铸比。中国则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了对国外连铸技术的消化和移植;到九十年代初中国的连铸比仅为30%。WAM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一家民营专业化连铸技术公司,从1992年成立起就致力于中国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推动国内连铸钢铁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国内连铸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铸铁水平连铸课题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铸铁经过水平连铸方法生产的型材,无砂型铸造经常出现的夹渣、缩松等缺陷,其表面平整,铸坯尺寸精度高(土L0mm)无需表面粗加工,即可用于加工各种零件。特别是铸铁型材组织致密,灰铸铁型材石墨细小强度高,球铁型材石墨球细小园整,机械性能兼有高强度与高韧性结合的优点。目前国际上铸铁型材已广泛运用到制造液压阀体,高耐压零件,齿轮、轴、柱塞、印刷机辊轴及纺织机零部件。在汽车、内燃机、液压、机床、纺织、印刷、制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连铸专制造方法1、al-pb合金-钢背轴瓦材料的水平连铸复合方法2、csp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3、把钢连铸成方坯和初轧坯的结晶器4、把液体金属引入金属连铸模具的喷嘴5、板坯连铸电磁搅拌辊6、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铁合金的工7、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铁合金的方法8、板坯连铸机切割车同步器9、板坯连铸结晶器窄边铜板10、板坯连铸结晶器中的电磁搅拌装置11、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在线快速更换装置12、板坯连铸拉矫辊13、板坯连铸拉矫机14、半连铸铸态球铁管制造方法15、包覆连铸产品的生产方法和设备16、包含外表面上的金属镀层的铜或铜合金冷却壁的金属连铸结晶器部件以及镀层的方法17、包晶体钢连铸法18、保持连铸拉速与结晶器振动频率相匹配的方法19、表面无裂纹连铸坯和用该铸坯的非调质高张力钢材的制法20、表面质量极好的奥氏体不锈钢带的双辊连铸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带材21、薄板还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及其制造方法22、薄板连铸用结晶器用粉末23、薄板坯、带坯或小方坯连铸装置24、薄板坯连铸保护渣及制造方法25、薄板坯连铸结晶器26、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方法及设备27、薄板坯连铸楔形结晶器28、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29、薄板坯连铸用浸渍喷嘴30、薄板坯连铸用特种水口31、薄带连铸方法及装置32、薄带连铸结晶辊冷却水槽堵头33、薄带连铸用结晶辊34、薄带连铸用异形布流器35、薄带坯水平连铸机36、薄带铸片连铸方法及装置37、薄钢板连铸机的侧壁38、薄金属产品的连铸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39、薄型金属产品的连铸方法及设备40、步进槽式连铸机41、采用带坯连铸生产(110)[001]晶粒取向电工钢的方法42、采用两个水口进行板坯连铸的方法及装置43、测定数据以便自动运转连铸机的方法和装置44、长形产品的连铸方法和相应的连铸生产线45、超薄板坯专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及其生产工艺46、超低碳钢用连铸保护渣47、超低头连铸机的矫直辊列布置形状48、垂直连铸装置49、大方坯和板坯连铸机的一种快速连接更换定位装置50、大管径铜管坯上引连铸机51、大口径铜管连铸工艺52、带材连铸53、带材连铸设备54、带钢连铸的方法55、带钢连铸的方法及装置56、带钢连铸机的引出头57、带坯连铸设备58、带式连铸机的改进的冷却衬垫装置59、带有多功能搅拌器的连铸生产线60、带有钢坯储存和定序的中厚钢坯连铸机和多炉加工作业线61、带有后置炉子、粗轧机和一个精轧机列的连铸机62、带直通式结晶器和铸坯导辊装置的板坯连铸设备63、电热法矿冶连铸工艺64、调节用于金属且特别是钢材的连铸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辊道段的方法和装置65、调整金属连铸模构件的铜或铜合金外表面的方法66、调整连铸机注口位置的方法和设备67、调整连铸坯支承元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和连铸坯导轨68、断面小于90方连铸机的结晶器69、对辊连铸胀紧密封式结晶辊70、多功能组合式连铸管结晶器71、方坯连铸电磁搅拌器72、方坯连铸机铸坯导向喷水装置73、方坯连铸结晶器用振动装置74、防止连铸件的带边缘区的不希望的冷却的方法和装置75、非均等分瓣体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76、非均等缝隙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77、分瓣式水套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78、封闭金属带材双辊连铸机铸腔的侧壁和配有该侧壁的连铸机79、复合式电磁连铸结晶器80、复合式连铸长水口81、改进的连铸生产无氧铜杆的设备82、改善连铸板坯表面质量的方法83、钢带的立式连铸的方法84、钢的连铸方法85、钢的连铸用铸型粉末86、钢的连铸铸件的制造方法87、钢连铸用的铸型保护粉料以及钢的连铸方法88、钢坯、板坯或薄板坯的连铸方法和装置89、钢坯的连铸法和用于该方法的铸模90、钢坯连铸机自适应导向机构91、钢坯连铸中间罐盖92、高保温、快速定位连铸钢液容器93、高耐磨连铸结晶器94、高速连铸设备的运行方法及其实施系统95、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涡流检测装置96、高压水平连铸法及其设备97、铬锆铜质连铸结晶器铜板熔铸成型工艺98、工频有芯感应加热连铸中间包99、管式连铸结晶器100、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

给你两篇:<现代企业管理实习报告><企业人事管理实习报告>,根据实际情况,自己修改一下即可。<现代企业管理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公司 实习时间:2007年1月1日——1月3日 指导老师: 实习目的:经过一学期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环节管理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习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资料收集的方法:网上收集。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地处上海浦东新区,占地面积亩,厂区西面和北面濒临黄浦江,岸线总长度1747米。在岗人数由1999年的万人精简到现在的8000人。有炼钢、特钢2个炼钢厂,厚板、中板2个轧钢厂,具有中厚板24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浦钢钢产量万吨,同比增长:钢材产量万吨,比2005年增加万吨,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 公司简介: 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公司(原上海第三钢铁厂),始建于1913年。现年产钢和钢材各达250万吨和200万吨,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全国冶金行业的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公司能冶炼755个钢种,轧制1300多品种规格。本公司产品被广泛用于机械、造船、化工、煤矿、电力、建筑、汽车、航天等工业行业以及军工和出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97年全公司质量体系通过ISO9002标准认证,公司产品的质量认证覆盖面达到100%。 主要产品:各类普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薄板、中板、宽厚板、各类低合金带肋钢筋和异型钢材以及大小型铸钢件和铸铁件(型钢2004年4月停产)。 主要系统设备: 炼钢系统设备有转炉、直交流电炉,其中有2座100吨直流电弧炉、LF钢包精炼炉、VD真空精炼炉和一台300*2000毫米板坯连铸机;轧钢系统设备有?985/? l800*4200毫米四辊可逆式粗轧机、?1020/? 2000/? 3300毫米四辊可逆式精轧机以及中小型材轧机等。整个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内部管理的改革: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本组织内部的改革和创新,三钢公司长期以来坚持以内部改革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公司内部管理考核指标的改革 完善了内部分公司的各项指标考核制度,公司成立了以制作部牵头的考核小组,分月份分别对四个分公司进行内部管理指标考核,主要分三大块进行考核 1、绩效责任制的考核(生产、质量、技术) 2、经济责任制的考核(计划、控制、考核) 3、客户诚信度的考核(按时、按量、按质的履行)。 工资考核的改革 创新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员工生产积极性,公司破除以前的铁工资制度,先后对工资的制定和考核进行了调整,从加法工资制调整到减法工资制,具体操作方式为: 1、加法工资制: 改变以前的铁工资制度,先确定一个最底的工资标准,再从底到高层层加码,让员工有取得高工资的动力和希望,进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减法工资制: 先确定最高的工资额和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指标进行减法式考核。 目的:让员工保持最佳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具体运作:在执行加法工资制后,员工并没有时时维持在一个高的工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达到最佳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公司在进行多方面调查后,首先确定一个最高的工资额和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每月制作部和其他相应科室的考核,对未完成的指标一一扣除。 公司科技质量工作目标的改革 良好的公司建制。必须要有科学全面的目标,为此,三钢公司加大了对内部管理目标的考核,以技术、客户、质量、研发为主线。具体目标构成为: 1、技术经济目标;2、服务用户目标;3、质量管理目标;4、技术质量攻关目标;5、新产品开发目标。 公司财务 实行财务委派制,由公司总财务部门一级管理(直线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的小金库问题,同时也加大了公司财务的透明程度,缩减了公司成本,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 制作部管理体系 以服务生产,指导生产,组织生产为目的,公司在对制作部具体工作落实上狠下了工夫,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制作部具体负责: 1、全厂的生产组织和计划;2、技术质量(大生产的技术质量);3、全厂的产品标准的制定;4、合同的评审、跟踪和落实等。 用合同来指导生产 三钢公司以销定产,以合同指导生产的经营方式,缩减了成本,节约了开支,减少了库存,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以上了解的情况看,我认为该公司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增强市场观念、品种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完善营销策略,为未来2-3年内陆续释放的产能扩张培育市场基础;加强营销管理,深化“研、产、供、销”机制改革,全面巩固并提高本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通过此次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还是一定程度的达到了本次实习的目的,也使本次实习更加的有意义。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驾驭整个企业的运作机智,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企业人事管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三个月实习试用期,了解厂区生产流程,为本职HR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本部实习。了解HR方面在厂区的工作范围,并接手相关人事管理岗位工作,同时有对HR方面的自己看法。实习时间:2009-11-2至2010-2-1实习部门:制造一部、制造二部、制造三部,人力资源部。工作范围:招聘、培训并参与考核。实习内容:一:11月初进入公司报道后,我就按照实习计划进入厂区实习,人力资源部有事时也回本部帮忙。第一个月主要是了解厂区三个部门的生产流程,了解和熟悉厂区环境。接手人力资源部人事管理员岗位的工作。在这一个月中我走遍三个部门,较深入的了解了各部的生产流程,现把了解的生产流程做如下汇报:制造一部分为配料过程和制粉过程。配料过程又细分为领料、除锈、破碎/切割、称重,检验、熔炼,检验等程序;制粉过程又细分为铸片、氢碎、粗粉搅拌、气流磨、细粉搅拌,检验等程序。经过这些程序后就进入制造二部。制造二部主要分为成型工段和烧结工段,成型工段又细分为,称粉、压制、等静压、剥油、检验等程序;烧结工段又细分为装炉、烧结、检验、入库等工序。经过这些二部工序后进入三部加工工段,细分为领料、磨加工、去污烘干,检验等工序。之后就进入包装车间。在对三个部门的生产流程详细的了解的同时,我又详细的了解了本公司辉煌的历史,骄人的业绩和肩负的使命。同时也明确了企业的组织框架。进入企业后,来到人事管理员的岗位上时。本岗位人员早已离职。虽有文字交接。但全面接手仍有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努力和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顺利的得以接手,并相应的步入正轨。二:经过一个月厂区部门的实习,在第二个月我进入本部门人事管理员岗位。这时正是恰逢经济危机好转。我们的公司订单逐步增加,企业产量相对增加。这样各部门对一线工人的需求量增加。在人资部韩经理的正确指导下,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在我们通常的广告招聘、人员招聘、内部晋升选拔、从应届生中招聘、人才市场、网络招聘等手段中,根据岗位所需人员进行重点倾侧。例如,对于一线工人,我们通常采用人才市场招聘,并辅助网络招聘、人员招聘、广告招聘等;而对于管理层,主要采用网络招聘,并辅助人才市场,专场招聘,甚至猎头等方式;而对于一些需培养岗位,我们主要从应届生中招聘,辅助网络,专场招聘,人才市场等方式。也正于此。我们人资部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参加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应届毕业生双选会。并协助高科参加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学院专场招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员工招聘来后,针对整个招聘流程进行了梳理。这些主要是因为针对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以及人们对法律的认知程度逐步提高,为减少企业用工风险而做的。其中包括录用通知书制造与细化,新员工上岗通知单,转正通知单等,同时为了整个招聘流程的细化还要梳理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劳动合同签订通知单等一系列文书,从而从招聘角度减少企业用工风险。进入培训,通常人们都说企业培训的好坏决定企业发展长远的一把利剑。无论从HR所说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的六大模块还是细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企业文化、组织设计、流程设计、薪酬体系、激励体系、绩效体系、授权体系、招聘体系、员工关系、培训体系、人事配置、素质模型,职业生涯体系十四个小块说,培训都是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远不说海尔的商学院,近到蒙牛,伊利也在这方面逐步系统正规化。而对于我们公司所处北方,离总部比较远,不能充分的利用总部培训资源。只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来具体安排相应的培训,并做好全年的培训计划。我们人资部每三个月都会定时对新员工基础培训,让员工更好的了解本企业文化、制度、辉煌的历史、企业发展蓝图等。从而让员工更好的融入韵升这个大家庭,同时各部门也要针对新员工做好相应的工作培训,使得员工能更好的在本职岗位上工作。针对老员工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进行培训。在培训技术创造价值的同时增加大家的管理艺术,从而 全面的提升企业附加值。在这三个月中我们组织了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的《质量问题处理思路和方法》和新员工的基础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进入2010年,培训工作在以2010年培训计划为主题,做好每个季度,每个月份的工作安排。并根据培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好培训调整和处理方案。说道考核,我们最多谈到的是绩效考核,薪酬考核。而针对我的岗位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月底的工资考核汇总,并相应检查各部数据的准确性等工作,在这份参与的工作中,我明确了各部的工作职责,并且明了很多与HR相关的考核原则。三:转眼三个月的实习期来到尾声。我的收获颇丰,在这里针对我三个月的工作谈下我的看法,也是我这份实习报告的总结,也是我的一份思想汇报。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谅解。人力资源部是我国企业存在较年轻的一个部门,从人事部到人力部,可以看到企业领导们观念的转变和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通常人们都会说人力资源部是一个企业的润滑剂,同时也要起到老总的左膀右臂作用。人力资源部门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中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为领导出谋划策。从而创造部门存在的真正价值。 从我自身岗位工作来讲,在招聘到录用的一系列流程中,我们要树立企业用工的规范性,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形象树立,而且有利于减少用工风险。当然这一点我们企业本身比其他企业做的相对较好。特别是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各种相应的细节更是体现尤为重要。当然北方地区,特别是工人这个群体,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是很强,但谁又能保证每个上岗的人都不关注,如有关注的人,必然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所有这个流程每个细节都尤为重要。针对我们这个流程,有些协议签署不具有太多实际意义。比如保密协议不需每个人都签署,只需设计这方面的人员即可,实习协议,主要针对来我厂实习人员。而相对岗位的实习计划,这个协议又不是很适合。如果每个人都签署,既浪费资源,又不具有实际意义。 对于培训,从几次培训看来,企业部分人员对培训重视不够,我们的个别管理者、部分骨干人员和普通工人,对待培训就是以应酬的心理对待。不把培训看做再学习的机会。认为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万事大吉,却不知思想决定行动,观念改变人生。没有再学习的能力,很难跟上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需要我们加强培训重视程度,规范化培训体系。当然也要选定好培训课程。这项工作是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考核,现在企业提倡组织扁平化管理,而我们Xx公司谈不上模具性组织扁平化管理,因到2010年1月25日统计人数为413人,现阶层管理基本符合管理要求。而对于宽带式薪酬体系却被广大企业的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薪酬体系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人员合理化运用,在行政与技术方面达成一个共赢点。无论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还是现代管理思想,以及斯蒂芬.罗宾斯的管理理念。每个管理者,特别是每个企业领导者都知道薪酬激励在员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当然每种方式都不能一条腿走路,否则难走多远。 三个月的大家庭生活,深刻感触到“诚信下的责任”的寓意,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相对不足。这是我需要不断努力去增进的目标。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我希望在这样一个融洽的大家庭中,使我百炼成钢,磨练出豪情,磨练出光芒。 感谢各位领导在实习期间对我的关系,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包容与支持,感谢老总一直对我的信心。更感谢人资部韩经理,管劳资的孟姐对我细心的指导。我会努力工作,虚心学习。在各位领导的指引下,铸就企业辉煌,展现Xx人的风采!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6篇)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题目:

MC无机械手换刀刀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是开发设计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价格较低、生产周期短的小型立式加工中心无机械手换刀刀库。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调研一个加工中心,了解其无机械手换刀刀装置和结构。

2、参照调研的加工中心,进行刀库布局总体设计。画出机床总体布置图和刀库总装配图,要有方案分析,不能照抄现有机床。

3、设计该刀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刀库的转位机构(包括定位装置,刀具的夹紧装置等),画出该部件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如壳体、蜗轮、蜗杆等3张以上工作图。

4、撰写设计说明书。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为:

(1)理论分析,参照调研的加工中心,进行刀库布局总体设计。

进度安排:

收集相关的毕业课题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及计算。

完成刀库的设计

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廉元国,张永洪. 加工中心设计与应用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惠延波,沙杰.加工中心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励德瑛.加工中心的发展趋势 [J]. 机车车辆工艺,1994,6

[4] 徐正平.CIMT2001 加工中心评述[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6

[5] 刘利. FPC-20VT 型立式加工中心[J]. 机械制造,1994,7

[6] 李洪. 实用机床设计手册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7] 刘跃南.机械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 Panasonic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 MINASA 系列使用说明书

[9]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 2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0]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 3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在数控机床移动式加工中移动部件和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着摩擦,这种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驱动部件的功率损耗,降低了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增加了运动噪声和发热,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变形,限制了机床控制精度的提高。由于摩擦与运动速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低速微进给情况下,这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把握,可能产生所谓的尺蠖运动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极限环现象,严重破坏了对微进给、高精度、高响应能力的进给性能要求。为此,把消除或减少摩擦的不良影响,作为提高机床技术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该课题提出的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数控机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动部件与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响。对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及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且社会应用前景广阔。

课题研究的意义

机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场合,受摩擦磨损的影响,传统的滚动轴承的寿命一般比较短,而磁悬浮轴承可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磁悬浮轴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长寿命等突出优点,将逐渐带领机电行业走向一个没有摩擦、没有损耗、没有限速的崭新境界。超高速切削是一种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磁悬浮轴承由于具有转速高、无磨损、无润滑、可靠性好和动态特性可调等突出优点,而被应用于超高速主轴系统中。要实现高速切削,必须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轴系统,而选择合理的轴承型式对实现其高转速至关重要。其中,磁悬浮轴承是高速切削主轴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磁悬浮轴承可以满足超高速切削技术对超高速主轴提出的性能要求。但它与普通滑动或滚动轴承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开环不稳定,需要实施主动控制,而这恰恰使得磁悬浮轴承具有动特性可控的优点磁悬浮轴承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磁一体化产品,对其精确的分析研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如果用实验验证则会碰到诸如经费大、周期长等困难,在目前国内情况下不能采取国外以试验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磁悬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是一种获得磁悬浮系统有关特征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磁悬浮轴承的应用与发展可以说是传统支承技术的革命。由于具有无机械接触和可实现主动控制两个显著的优点,主动磁悬浮轴承技术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磁悬浮轴承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Holmes和Beams利用交流谐振电路实现了对钢球的悬浮。自1988年起,国际上每两年举行一届磁悬浮轴承国际会议,交流和研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0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提出了柔性转子的研究问题,同年教授提出了数字控制问题;1998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和等人提出了无传感器磁悬浮轴承。近十年,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研制的电磁悬浮轴承性能指标已经很高,并且已成功应用于透平机械、离心机、真空泵、机床主轴等旋转机械中,电磁悬浮轴承技术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制造、医疗卫生及电子束平版印刷等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2006年在洛桑和托里诺召开的第10界国际磁轴承研讨会,磁轴承主要应用研究为磁轴承在高速发动机、核高温反应堆(HTR-10GT)、人造心脏和回转仪等方面。国内在磁悬浮轴承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磁悬浮轴承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

1983年上海微电机研究所采用径向被动、轴向主动的混合型磁悬浮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全悬浮磁力轴承样机;198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易新等提出了磁力轴承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主动磁力轴承机床主轴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这是首次对主动磁力轴承全悬浮机床主轴从结构到控制进行的系统研究;1998年,上海大学开发了磁力轴承控制器(600W)用于150m制氧透平膨胀机的控制;2000年清华大学与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内圆磨床磁力轴承电主轴的'工厂应用实验。目前,国内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都在开展磁悬浮轴承方面的研究。2002年清华大学朱润生等对主动磁悬浮轴承主轴进行磨削试验,当转速60000r/min、法向磨削力100N左右时,精度达到小于8m的水平,精磨磨削效率基本达到工业应用水平。2003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磁悬浮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磁悬浮干燥机的性能指标已通过江苏省技术鉴定,向工业应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济南磁悬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磁悬浮轴承主轴设备,在济南第四机床厂做磨削试验,成功磨制出一个内圆孔工件,这是我国第一个用磁悬浮轴承主轴加工的工件。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几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磁悬浮轴承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从总体上看,磁悬浮轴承技术正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理论分析更注重系统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更多地运用非线性理论对主动

磁悬浮转子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更注重建立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以求得更好的性能。

(2)注重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以期获得磁悬浮轴承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3)控制器的实现越来越多的采用数字控制。为达到更高的性能要求,控制器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数字控制器的灵活性,各种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算法均在磁悬浮轴承上得到尝试。

(4)发展了多种新型磁悬浮轴承如:无传感器磁悬浮轴承、无轴承电机超导磁悬浮轴承、高温磁悬浮轴承。此外,磁悬浮机床主轴在各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高洁净钢材Z钢和EP钢的引入;陶瓷滚动体,重量比钢球轻40%;润滑技术的开发,对于高速切削液的主轴,油液和油雾润滑能有效防止切削液进入主轴;保持架的开发,聚合物保持架具有重量,自润滑及低摩擦系数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看,磁悬浮轴承的潜力尚未得到的发掘,而它本身也未达到替代其它轴承的水平,设计理论,控制方法等都有待研究和解决。

3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控制器是主动控制磁悬浮轴承研究的核心,因此正确选择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参数,是磁悬浮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和发挥其优良性能的前提。该课题主要研究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评判相对容易、研究周期短,并且可以扩展到多自由度磁悬浮系统的研究。针对磁悬浮主轴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在控制方面的特点,该课题探索出提高系统总体性能和动态稳定性的有效控制策略。

主要研究内容

(1)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2)对磁悬浮机床主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将其数值化、离散、解耦和降阶等,为后续研究

1、 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人毕业设计的课题是”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及总体设计”,并和我的一个同学(他课题是“钢坯喷号机喷号部件设计”)一起努力共同完成钢坯喷号机的设计。我们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钢坯喷号机来取代用人工方法在钢坯上写编号。

对钢坯喷号是钢铁制造业必然需要存在的一个环节,这是为了实现质量管理和质量追踪。我们把生产钢坯对应的连铸机号、炉座号、炉号、流序号以及表示钢坯生产时间的时间编号共同组成每块钢坯的唯一编号,适当的写在钢坯的表面。这样就在钢铁厂的后续检验或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钢坯的质量有问题,就可以根据这个编号来追踪到生产这个钢坯的连铸机、炉座、炉号、流序及时间等重要信息,及早的发现并解决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外像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对钢坯的自动编号,虽然其辅助设备较多,价格较贵,但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进程和效率。并且钢坯喷号机具有设备利用率高、位置精度高、可控制性能好等优点。而在国内,除了少数的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宝钢、鞍钢等)引进了自动钢坯喷号机,大部分的钢铁企业仍然处在人工编号的阶段。

实现钢坯喷号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钢坯喷号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有很大的市场。一方面因为人工的工艺流程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能量,而且打断了生产的自动化进程,从而致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生产钢坯的车间温度很高,有强烈的热辐射,同时还有大量的水蒸气和粉尘,因此对其中进行人工编号的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并且对身体是一种摧残,容易得职业病。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看都急需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钢坯喷号机来代替人工编号。

作为一个大学生,毕业设计对我来说是展示我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机会,也是对我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我本人对“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及总体设计”的课题也非常感兴趣,我一定会努力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总的来说,钢坯喷号机对于钢铁厂和这次毕业设计对于我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本课题是基于机械设计与电子控制结合的技术来设计钢坯喷号机。经连连轧的钢坯规格为160mmx200mm的方形钢坯,用切割机割成定长,由300mm宽的输出通道送出。

1.基本内容

先拟定钢坯喷号机的总体方案,然后确定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传动方案及结构参数,最后画出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装配图以及零件图。

2.系统技术方案

(1)工作过程:启动机器PLC控制步进电机带动钢坯喷号机到相应的位置,按下启动键发送控制信号传到控制部件(PLC),控制部件发出控制命令给执行部件(主要是行走部件及喷号部件,行走部件带动喷头靠近钢坯表面,然后喷头进行喷号),喷号完成后喷头上升并清洗号码牌。再次移动喷号到下一个钢坯处。

(2)要求实现的功能:行走部件功能(喷号机整体左右的移动,喷号部件的上下前后移动,喷头的左右移动)、喷号部件功能(喷头喷号,清洗号码牌,号码牌的更换)。其中号码为(0—9)十个数字,号码可以变化更换。每个号码大小为35mmx15mm,号码间距为5mm。

(3)实现方案:

行走功能的实现:由于在钢坯上喷号并不需要很精确的定位,所以采用人工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式移动整体喷号机来粗调。采用液压缸提供动力来推动喷号部件,并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喷号部件上下移动,下行程开关可以控制喷号部件与钢坯表面之间的间距和发出信号使喷头开始喷涂料并向右移动。采用液压缸推动,滚轮在导架上滚动的方式实现喷好机构的前后移动,并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喷头的左右移动,右行程开关可以控制喷头停止喷涂料并回到初始位置和喷号部件向上移动。

喷号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案由和我一组的同学确定。

3、进度安排

3-4周 认真阅读和学习有关资料和知识,并翻译英文文献

5-7周 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传动方案及总体设计

8-9周 确定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结果参数

10-13周 完成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

14-15周 准备并进行毕业答辩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采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

(2)锻件质量显着提高,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提高2~3倍;

(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提高25%.

数值模拟技术是CAE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昂贵费时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中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图形、数据等方法直观地得到诸如温度、应力、载荷等各种信息,而且可预测存在的缺陷;通过工艺参数对不同方案的对比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实现工艺的优化。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用于体积成形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软件打入中国市场。其中,DEFORM软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艺仿真系统,用于分析金属成形及其相关工业的各种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DEFORM无需试模就能预测工业实际生产中的金属流动情况,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高效而实用的工具。二十多年来的工业实践清楚地证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着卓越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拟引擎在大金属流动,行程载荷和产品缺陷预测等方面同实际生产相符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工艺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计。

2)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相关英文资料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工艺分析,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2)写毕业论文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查阅2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5)完成12000字的论文。

6)翻译10000个以上英文印刷符号。

5. 实施计划

04-06周:文献检索,开题报告。

07-10周:进行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图及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1-13周:进行数值模拟。

14-16周:撰写毕业论文。

17周:进行答辩。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背景

三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级为锥齿轮减速,第二、三级为圆柱齿轮减速。这种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多输出、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传动比大、体积小、加工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已有许多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了这种减速器,并且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国防、矿山、冶金、化工、纺织、起重运输、建筑工程、食品工业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机械设备中,今后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齿轮、减速器等的相关内容;在技术路线中,论述齿轮和轴的选择及其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两个主要强度的验算等在这次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做了介绍;为毕业设计写作建立了进度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最后,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给自己的设计带来方便。

本次课题研究设计是大学生涯最后的学习机会,也是最专业的一次锻炼,它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也使我对专业知识又一次的全面总结,而且对实际的机械工程设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相信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实施计划

收集相关资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开题准备: 4月17日——4月20日

确定设计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进行相关设计计算:4月28日——5月8日

绘制图纸: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编写设计说明书:5月17日——5月20日

准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王昆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怀 机械设计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濮良贵 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金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 许镇宁 机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 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委会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

1、增强劳动生产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增强。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增强零件的力学性能。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增强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采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

(2)锻件质量显着增强,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增强2~3倍;

(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增强25%.

数值模拟技术是CAE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昂贵费时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中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图形、数据等方法直观地得到诸如温度、应力、载荷等各种信息,而且可预测存在的缺陷;通过工艺参数对不同方案的对比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实现工艺的优化。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增强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用于体积成形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软件打入中国市场。其中,DEFORM软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艺仿真系统,用于分析金属成形及其相关工业的各种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DEFORM无需试模就能预测工业实际生产中的金属流动情况,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高效而实用的工具。二十多年来的工业实践清楚地证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着卓越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拟引擎在大金属流动,行程载荷和产品缺陷预测等方面同实际生产相符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工艺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计。

2)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相关英文资料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工艺分析,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2)毕业论文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查阅2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5)完成12000字的论文。

6)翻译10000个以上英文印刷符号。

5. 实施计划

04-06周:文献检索,开题报告。

07-10周:进行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图及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1-13周:进行数值模拟。

14-16周:撰写毕业论文。

17周:进行答辩。

  • 索引序列
  • 连铸论文
  • 连铸工艺论文
  • 毕业论文连铸工艺
  • 连铸论文的英文文献
  • 方坯连铸机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