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国外公益类微电影论文文献

国外公益类微电影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国外公益类微电影论文文献

《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原是法国《电影辞典》(让·路普·巴塞克主编,拉鲁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纪录电影”条目,中文(单万里译)原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出版的内部刊物《纪录电影》1987年第3-6期,公开发表于《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时译者作了一些修改。《电影与探险》(安德烈·巴赞)系根据原载《法兰西观察家》1953年4月号和1954年1月号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后收入《电影是什么?》文集,本书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选自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译自1966年修订版),是编者为该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单万里译)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英国自由电影》(阿兰·劳维尔)选译自作者与吉姆·希里埃合著《纪录电影研究》(纽约维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张雯译)原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时作了一些修改。《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胡濒)选自《当代法国电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节,原标题为“真理电影”,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罗伯特·C·艾伦)选自作者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国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一书的第9章,中文见《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或该书的中文版(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克劳斯·克莱梅尔)选自沃尔夫冈·亚克布森编《德国电影史》(德国斯图加特魏马出版社1993年),原文题目为“纪录电影:一个双重的困惑”。《世界电影》杂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个双重的困境--关于“纪录片”的概念》为题发表过本文的片断(聂欣如译),全文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战后日本纪录片的变化与发展》(渡部实)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高维进)选自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系该书的第13章。《香港新闻纪录电影发展史话》(余慕云)原载台湾《电影欣赏》1991年第7期(总第52期)。《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纪录片》(李道明)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原题目为“我的纪录电影经验”。《中国纪录片创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我国的公益广告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企业通过公益广告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公益广告的社会亲善作用,使企业有效实现“自利”与“他利”的统一。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罗马诗人恩尼乌斯有句名言:“好心为迷路者带路的人,就像用自己的火把点燃他人的火把,他的火把不会因为点亮了朋友的火把而变得黑暗。”在商业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往往意味着点亮你的火把,我的火把就会变暗。而公益广告所带来的是点亮别人的火把,自己的火把依然光亮。这是一种利人利己的事业。它对企业的公关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1) 我国公益广告顺应了企业回报社会的需求。企业接受外界社会各种输入(包括能源、交通、人力、信息等),然后加以转变而输出(包括产品及服务),社会系统接收到企业的输出,产生回馈,再成为企业的输入,通过转变而转出,如此循环不断。一个企业系统能否持续生存或健全发展,仰赖其能否自社会环境获取所需,并提供环境之所需。从赞助公益广告的企业来说,它的盈利源自社会,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观念,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超出了仅提供产品和服务,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它们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就自然提升到较高的层次。对于个人来说,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他有获得安全、互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从内心深处需要与别人有所关联,找到归属感。同样,企业也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取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对社会作出贡献,这是企业的最高需要,即企业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企业自我实现的成就需要必须伴随着公益心的美德,以社会公利为前提。再者,现代市场经济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人们可以自愿、自由地选择进行市场交换的对象,消费者自觉、自主的消费意识和企业持久性经营的理念业已形成。在这种条件下,谁要想为自身谋取更大的利益,谁就必须在满足他人的需要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以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互利主义为商业道德基础。1759年,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之父亚当斯密认为,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自爱”(Self-love)即关心和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同情(Humanity)即关心公共利益的“利他心”,这是人类行为两个最基本的动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企业为了寻求与社会的沟通管道,建立影响力,加速企业由内而外主动沟通的必要性,除了平时透过媒体传递本企业相关信息外,另一项最常用来进行形象塑造的作法,便是透过环保,健康等性质的公益广告,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以传递本企业关怀公众及回馈社会的精神。对企业来说,公益广告为它们提供了回报社会的途径,通过公益广告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善良之心得以发挥,企业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的奉献精神得以展现,社会环境和国民素质得以改善,企业回报社会的良好愿望得以实现(2)、公益广告是企业接近公众,解除防范心理的最好形式。出于自信和自尊,人们对于明明白白地试图引导他们态度变化的商业广告,总是或多或少地保持一定的警觉与抵触,而对那些没有明确引导意图的警示、启迪则持较为开放和欢迎的态度,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暗示和引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众在不设防的心态下接受广告信息对于观众的防范和抵触,现代广告创意逐渐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产品诉求广告向富有人情味的情感诉求广告转化。从最具权威性的嘎那国际广告节近年来获奖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一趋向,比如影视类广告获奖作品中几乎全都是情节型作品,其中包含了浓厚的人情味因素。我国的情感诉求广告的典范是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在黑芝麻糊广告里,画面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简陋古朴的小作坊,晃晃悠悠的小担,淳朴善良的大嫂,“黑芝麻糊哎”的清脆吆喝,这些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过去的年代,勾起了人们难忘的回忆,使人感到温馨亲切,以情感打动了观众的心。调查表明,类似“南方黑芝麻糊”的情感诉求广告,在欧美已占主流地位。正如美国著名的广告人罗宾斯基所说:“我坚信一流的情感才能组成一流的广告,所以我们每次都刻意在广告作品中注入强烈的感情,让消费者忘不了,丢不开。”可以说,情感诉求广告代表着当今世界广告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案补充 企业通过公益广告引起消费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理解和认同,打破了“商人重利轻义”的刻板形象。公益广告站在公众的角度,以知心朋友的形象出现,消除了公众的疑虑,引起公众广泛的共鸣与好感。由于共鸣多半是感情的产物,也是经验性的产物,共鸣与好感之后,必将博得信赖。企业获得信赖以后,观众会产生“肯定类推”的倾向,受到公益事业“光环效应”的影响,从而会考虑选购其产品或选用其服务。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以产品为导向营销向以消费者为导向营销的发展,商业广告也已超越单纯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开始考虑和重视以社会公众利益为目标的公益广告,塑造企业外部的公益形象。如上海电视台在冬季的节目里,经常播放煤气公司提醒广大用户“为了您家庭幸福和人身财产的安全,请您注意安全使用煤气,节约使用煤气。”煤气公司并没有宣传其产品如何优质,服务如何周到等,而是从关心广大用户家庭幸福,人身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为消费者切身利益着想,使用户在感受关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煤气公司,煤气公司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答案补充 (3)、公益广告对企业的回报是经济效益。公益广告不但本身给赞助企业带来满足与成就感,它还可以通过广告效应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通过市场积累财富,再以财富去资助公益广告而博取名声,通过名声可以更有效地在市场上积累财富,达到公益广告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公益广告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公益广告的价值,甚至使其远远超过生产公益广告的投资成本,有时公益广告的宣传效果远在商业广告之上。由上所诉,企业署名公益广告是公关广告,它为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创造了条件。公益广告和企业的结合,有利于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目标达成一致,是个双赢的结果。虽然公益广告没有直接推销商品,但是它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很好的公关作用。

根本没有也不值得研究。

真正的英文名叫做Microcinema 而不是Micro film

微电影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相对于国内微电影产业的现状,国外的微电影产业整体发展趋于成熟,他们有着相对宽松的政策和大环境下广泛的发展平台,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比起用照片拍摄的形式更偏向于以影像的方式来记录来记录日常生活或者是重要纪念日等,另外YouTube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拥有着超过10的用户,他们能够通过网站将自己拍摄的短片上传至网络社交平台来分享个人珍藏和心得或者是从事商业买卖行为,这使得国外的微电影市场比起国内市场更加地成熟和有秩序。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它是一种篇幅短小(一般在30秒到5分钟之间)的微型电影作品,一般来讲投资规模在几千元人民币到几万元人民币之间,制作周期也很短,一般花费一周或几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部完整的微电影作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论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论文 范文 一: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此篇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现状以及研究 方法 。

第二章营销性微电影概述

首先对营销性微电影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营销性微电影与植入式 广告 、传统网络营销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辨析;营销性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章通过营销性微电影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详细分析了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过程。第三章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在详细分析营销性微电影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对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营销性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得益于其裂变式传播这一基础模式。虽然,在具体的案例之中营销性微电影可能以媒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等具体形式传播,但良好传播效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裂变式传播这一基础模式。本章还对营销性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实现裂变式传播的传播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营销性微电影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分析,以SWOT态势分析为模型,详细分析了营销性微电影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为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可行性建议。

微电影广告初探

由“微博”引领的“微时代”下正孕育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广告趋势:微电影广告。近两年微电影广告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激发不少业界和学界的人士探讨的热情也让笔者看到了研究的空间与价值。本文以传播学为主要学理背景,综合广告学、营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个案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微电影广告进行探究。重点在于分析归纳微电影广告的创意方法,突出挖掘微电影广告创意中的要点,再配以受众态度调查验证微电影广告创意的实效性,最终为探讨如何强化受众态度提出若干可行建议。笔者结合了影视广告、文学写作与影视剧作的构成要素,创新地整理出微电影广告的九个创意发想点,包括:主题的提炼、价值观的唤起、题材的选择、矛盾的设计、结构的安排、人物的塑造、道具的运用、场景的设置和音乐的烘托。再根据这些发想点的性质归纳出微电影广告的三大创意要素:品牌理念生活化、品牌呈现 故事 化、产品使用情境化。微电影广告的创意功能在于制造内容上的差异与吸引受众关注,创意目的则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构筑在受众的心理层面上对品牌和产品的情感认可和理念趋同,提高广告的艺术审美价值,制造品牌和产品在受众脑中的深刻印象。以益达《酸甜苦辣》广告为典型个案,笔者通过一个百人问卷调查和对广告视频的观察调查来了解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态度,以实际的数据来证明微电影广告创意的有效性,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广告创意对影响受众形成对广告正向积极的态度有效,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受众对品牌产品的原有态度。但是受众态度中的行为意愿成分相对认知和情感表现得较弱,这说明受众的态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基于此,笔者对强化态度的对策做出几点思考,从广告创意、营销手段、媒介投放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中国新兴微电影广告研究

中国数码科技和网络通讯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间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以网络传播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革新和网络用户群体的壮大,网络 文化 逐渐成为新型的文化形式。近年来,中国网络广告产业异军突起,并着重打造其文化内涵,注重传统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成为广告产业中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当前,国内网络文化空前繁荣,与此同时,微博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也影响了网络广告的发展方向,许多新兴的、以微博为平台的网络广告方式被赋予了“微”的定义。网络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并成为网络广告中最具代表性的广告形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微电影广告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微电影广告概念的提出与应用,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11年。其优势在于长于叙事,故事性强,广告植入较为含蓄自然,易于被大众接受。因此,微电影广告一出现,便在网络群体中迅速传播,具有极强的宣传性。不可否认的是,微电影广告概念的形成与微博、微电影的出现直接相关。此概念以其直观性与简洁性被大众接受,成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微时代的概念名词。

微电影广告的形成,就其产生的根源而言,是传统短片广告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融合的结果。它的兴盛与微博传播平台的建立、大众碎片化时间的增加与广告 市场营销 的需求三方面密切相关。当前,微电影广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传播的热潮,各种微电影广告作品层出不穷,中国的微电影广告也在这股热潮中迎头而上,既要面临发展的机遇,也要面对发展的挑战。同时,我国广告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促使微电影广告制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其他形式的网络广告也随着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大量涌现,他们不仅增加了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力度,也丰富了网络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形式与途径,成为微电影广告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细致研究国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形态,探索中国微电影广告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微电影广告的形成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其概念进行学术的梳理,并在概念的基础上对微电影广告及其相关产业进行论述,最后通过深入分析两年多来微电影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中国网络微电影广告的未来发展,以期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借鉴。

微电影论文范文二:微电影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摘要:微电影与广告之间的跨界合作,将是内容营销时代的大势所趋。它突破了传统植入广告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限制,将广告带入了一个全新境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拍摄微电影广告队伍,微电影广告将会越来越完善。微电影广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质量、留住受众,其进入门槛将会越来越高。微电影的传播也要坚持整合营销策略,从拍摄之前,剧本尚未定稿之前开始发动网民进行关注,并在拍摄中、拍摄完成后进行连贯性宣传。微电影广告不再只是广告主的独角戏,将会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件。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 碎片化时间; 草根; 整合营销传播

前言

经历过一段较为漫长、混乱的过程,微电影才慢慢发展起来,微电影的发展和网络视频、网络电影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以说,网络视频和网络电影是微电影发展的前身,微电影是对网络视频、网络电影的延伸、突破。而微电影广告诞生于微电影,是一种新颖的商业广告。微电影广告是对于传统广告与电影植入广告的一次突破,在网络视频与网络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创新。由于微电影广告属于新事物,目前业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微电影广告虽然属于新事物,但是一诞生就受到广告主与消费者的亲睐。国内外许多知名品牌纷纷进行微电影广告营销,比如凯迪拉克、Jeep、巨人网络、三星、佳能、桔子水晶酒店等,并迅速得到网络受众的极大欢迎。点击率、转发率均超出想象,涉及行业之广、受欢迎程度之大,无不让人看到微电影广告强大的生命力。

一、微电影广告诞生与发展的原因

微电影广告的诞生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有我国关于广告的新法律法规因素的影响,也有网络时代因素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影响最大的应当是消费者因素。由于,消费者之前被动接受广告信息,产生了审美疲劳,并对传统商业广告具有一定的抵制心理,广告主一直在寻找一个新颖的广告形式,使得广告信息能够被消费者所认知、接受。微电影广告正是迎合了广告主的需求。

(一)我国广告法律法规的影响

我国关于广告的法律法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对我国广告行业在创作与播出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比如第十五条:播出机构每套节目每小时商业广告播出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其中,广播电台于11:00-13:00时间段、电视台于19:00-21:00时间段,商业广告的播出时间不可超出18分钟等。我国广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传统形式的电视广告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二)碎片化时间的影响

所谓碎片化时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例如购物、搭车、上下班等,所花费的“等待”时间(购物付款时需要排队、搭车的时候需要等车、上下班的时候需要等电梯等等)。碎片化时间下的人们的完整时间经常会被偶然或者必然的“等待”时间所分割,如何打发碎片化时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关注的问题。微电影广告正是人们打发碎片化时间的一个良好选择。人们可以在“等待”时间中,拿出手机登录视频网站进行观看,也能够在微博当中进行转发、分享、观看。微电影广告时长较短、富有故事性等特征,符合人们打发碎片化时间的需求。

(三)网络时代的影响

网络技术 的进步和庞大的网民数量是微电影广告诞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统计,到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的数量有亿之多。(如图1所示)。同时,由于Wi-Fi的网络、3G以及4G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手持数码设备在线观看视频成为现实,随着手持数码多媒体设备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能够在网络时代下享受数量、质量都可观的影音娱乐。网络时代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微电影广告的发展:(1)掌中视频播放设备的普及。掌中视频播放设备主要有:手机、PSP和平板电脑等。这些设备的普及,使得我们可以在闲暇的时间,不受地点困扰观看自己喜爱的视频,符合碎片化时代下,消费者打发碎片化时间的要求;(2)网络速度的提升。视频(特别是在线视频)需要较高的宽带支持,才能够实现流畅的播放目的,因此,网络速度是微电影广告播发的制约因素之一。但是随着3G移动网络的普及,4G无线传输技术的迎头赶上,网络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解决了用户观看微电影广告由于网络速度因素导致的卡顿与画面粗糙等难题;(3)视频网站与应用商城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我国视频网站和应用商城快速发展,较为出名的有:优酷网、激动网和土豆网等;应用商城有:QQ视频、PPS、迅雷看看和奇艺视频等。视频网站和应用商城的快速发展,使得微电影广告的传播阵地进一步扩大化,能够在更广泛受众中进行传播。

(四)著名导演、明星和草根的大力推动

微电影广告的发展不能够忽视中国影视圈的著名导演、明星等群体的推动,比如著名导演姜文、罗立言等,明星莫文蔚、吴彦祖、周迅等。同时草根群体对微电影广告的推动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草根群体对微电影广告的极大关注、热情参与、大量转载才使得微电影广告更具有传播价值,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加入拍摄微电影广告的阵营。

二、微电影广告的特点

微电影广告正是具有跌宕起伏的叙事、淡化产品,突出品牌、淡化广告、突出电影以及注重深度,不以长度取胜等特点,才让更多受众接纳,让更多的广告主参与其中。

(一)跌宕起伏的叙事特点

在微电影中,为了网络观众的迅速接受,大部分选择了跌宕起伏的叙事特点,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个普传统的叙事结构中嵌套进去了几个重要事件的镶嵌式结构,而且,开端与结局被无限压缩,发展甚至被省略,即一种以大篇幅展现事件高潮的叙事方式。因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导演预设广大观众是熟知影片中所展现的语境的,比如《一触即发》的剧情就类似好莱坞的警匪片,动作部分和追逐戏——高潮,几乎占了影片内容的全部,打斗跳伞,追逐爆破,执行任务的男主角与神秘黑衣人展开一场殊死较量,在助手与座驾的协助下,男主角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微电影的叙事策略是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无限放大,而淡化次要情节,以达到在情绪上与观众的快速共鸣。这是传统电视广告所缺失的元素。

(二)淡化产品,突出品牌

品牌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微电影广告注重的是广告信息在消费受众中的“软传播”,若注重产品便显得过于生硬,同传统广告并无差别,所以微电影广告应当具有“淡化产品,突出品牌”的表现特点。

令企业的品牌内涵通过微电影广告传播去感动消费者,直至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不再是之前传统广告对自我产品进行标榜,从而让人觉得生硬、无法接受。这也是微电影广告与传统电视广告、网络视频广告主要差别之一。电视广告、网络广告通常侧重宣传产品信息,这是由于这两类广告属于硬广,强制受众进行观看,而微电影广告更多的是受众主动关注、欣赏的,具有传播持续性。淡化产品,突出品牌才更具有宣传价值。例如尊尼获加在微电影广告《路语》中,拒绝在微电影广告中植入其产品,只是向消费者呈现少量的文案(如:“尊尼获加呈献”和“keep walking”等。)倘若只表面地看微电影剧情,是无法让人联想到苏格兰威士忌的,但是它所呈现的主题——永远向前却打动了无数的消费者。尊尼获加于其微电影广告《路语》当中,把其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很好地释放出来、传达给受众,代表着其目标消费群体——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消费文化。让消费者对其品牌内涵产生了心灵的触动,这是微电影广告品牌营销的成功之处。

(三)淡化广告,突出电影

由于微电影刮起的潮流风,微电影所衍生的微文化正在渐渐地影响受众的生活方式。碎片化时代下的受众已经被广告味十足的传统广告轰炸多年,因此,微电影广告必须另辟蹊径,淡化广告味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分量,更多地用电影情节去感染受众,令受众不对其产生反感之情。同时,由于受众一般在碎片时间中观看微电影广告,这也要求微电影广告必须突出电影元素,特别是要求情节具备紧凑性、合理性和吸引性。例如,路虎的连载式动漫微电影广告《极光之城》。总共有八集,平均每周播出一集。该部微电影广告使用漫画和实景相互融合的风格,每一集都留下一个悬念,下一集再解除悬念。这一系列微电影广告,情节紧凑、悬疑、引人关注,场景紧张、刺激。整个系列广告片看不出一丝广告的痕迹,俨然就是一部动作悬疑大片,获得受众的极大关注。

(四)注重微电影广告的深度,不以长度取胜

在中国文学界有个说法:长文好作,短诗难赋。微电影广告也是如此,特别是随着3G手机用户数量的急剧上升,微电影广告通常是在其移动状态下,短时间内才会被观看。这就要求微电影制造商应当注重微电影广告的深度,时间太长的微电影广告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微电影广告必须富有创意、短小精悍、内涵深刻。例如较为出名的微电影广告: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时长94秒,《66号公路》时长90秒;佳能的《leave me》时长180秒;桔子水晶酒店12星座微电影广告时长均在76秒-143秒之间,最短的为系列二《闷骚天蝎男爆笑开房记》,时长76秒,最长为系列八《最刻板魔蝎男开房记》,时长143秒等等。由此可见,微电影广告追求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将一个品牌故事讲给消费者听,整体显得短小精悍,并不拖泥带水。

三、微电影广告的优势与劣势

(一)微电影广告的优势

1.低成本,短周期

微电影广告之所以受到极大追捧,一方面是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与长期的经济效益,还有更重要的是其成本比较低,而且制作周期比较短。例如桔子酒店集团在2010年底,模仿当时热播的电影《让子弹飞》,推出诠释桔子酒店品牌的微电影广告《让火车叫》,成本花了3万多,用时不到一周。后期也只是在一个粉丝量较大的私人微博上首发,并得到网友的热捧与转发。一周内播放量达到40万,转发量超过了1万,获得极大的效果。速度之快,价格之低是任何广告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尝到甜头的桔子酒店集团,在2011年初决定加大微电影广告的投入。至5月底,“桔子水晶星座微电影系列”全部拍摄完毕,并以每周一部的速度于各大微薄、门户网站与视频网站上播放,总花费只有100多万。这比植入式广告、电视广告和视频广告的投入都低。

2.制作精良,目标明确

由于微电影广告播放时间短,投入较少的物力与人力,所以,导演与制作团队便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给受众最美好的一面。微电影广告之所以具有受众目标明确的原因,主要是其为广告主量身定做。不管是诠释品牌,还是对微电影广告的内容的剧本进行编写、制作,以及到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方案等环节,都要求按照广告主的需求进行定制。微电影广告讲究除了精彩的故事内容足以吸引受众,并让他们进行二次传播的同时,也要求能在故事里面能够自然地体现出广告主品牌的理念与价值等。由于微电影广告目标明确,因此一经播出,便能够将广告主所想传播的内容、理念等元素传递给目标受众。

3.受众群体具有广泛性与互动性

由于科技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的一部分,传统大众媒体对消费者的捆绑性越来越弱。随着互联网普遍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摆脱对传统大众媒体的依赖。根据统计,到2011年12月末,我国网民数量有亿之多。网络媒体的受众群体除了具有广泛性外,也体现出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参与性,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微电影广告当中,受众在了解广告所诠释的品牌理念的同时,还能够第一时间根据自己观后的体会与广告主进行互动,在这过程当中,能够让受众更好地理解品牌理念,继而接受品牌的价值,成为品牌的粉丝。

4.微电影广告传播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与整体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微电影广告相对于传统的电影与广告来说是一种新颖的生成、传播的模式,从制作至播放、从传播主体至传播方式、传播 渠道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节点都是对传统电影和广告传播的颠覆,继而改变受众对于电影和广告认识的思维定式。

(1)传播具有灵活性

微电影广告与传统的电视广告同为视听广告,但是微电影广告的传播载体比电视广告还要丰富。微电影广告的传播载体是以网络、手机等为传播媒介,以电影作为传播形式,其传播更为灵活。随着时代的带来,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其信息的传播具有交互性与针对性等优势。网络视听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使用群体的上升,正逐渐成为主流,微电影和微电影广告为代表的“微视听”更是得到受众的极大欢迎。例如佳能的微电影广告《看球记》于正式发布前三天中,就有1000多万的点击率。这是传统的电视广告所无法媲美的,传统广告由于只在电视、楼宇视频广告和车载视频广告上进行传播,消费者并无法对其进行主动搜索,而且传统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长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为15秒、30秒、45秒、60秒等),微电影广告则显得比较自由,受众喜欢看到哪任凭自己选择。

微电影广告之所以能够超越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受到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以及广告商等的亲睐,是由于其披上了微电影的外衣,更加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于多种网络广告形式当中,网络视频广告和与微电影广告共同点较多,但是网络视频广告的传播内容多是为了产品短期的促销或者新品上市之前的宣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架,而被受众所忘记,但是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内容并不直接地体现、推销产品,更为主要的是为了传播企业的品牌。而决定微电影广告能从众多网络广告形式当中脱颖而出,是其能很好地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结合一起,是具有版权的小电影。这也决定其传播时间更为灵活,且传播影响力更为持久。

(2)传播具有多样性

微电影广告的主要特征便是其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电视和网络等传播渠道外,还能够在3G手机、移动电视以及楼宇电视广告以及PSP等传播渠道上进行传播。受众除了可以在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等媒介上观看微电影广告,还能够用手机访问WAP网站、手机客户端上观看;受众在外出的时候能够通过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广告以及自身携带的PSP等观看微电影广告;与此同时,微电影广告还能够在传统电视和网络等传统媒介上进行播放。微电影广告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是传统广告所无法比拟的。

(3)传播具有整体性

草根群体的参与和推动,是微电影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微电影的拍摄技术门槛较低和低成本等原因,因此普通人也能够参与,草根群体若是感兴趣,便可进行自导自演,草根一族拍摄并上传到网络上的微电影,一部分会受到网上冲浪者的追捧与转载,广告商正是看中了微电影被高度关注和疯狂转发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与长期的经济效益。

微电影由于草根群体的主动介入,使得微电影广告不单是一部广告片,它是属于一种全新的营销方法。微电影广告在传播过程当中,以内容营销为主导、借助事件营销和利用病毒营销方式进行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显得更有整体性。例如佳能的《看球记》,正是利用佳能公司、电影导演姜文作为前期宣传的噱头,在微电影广告的拍摄过程当中,在网络各大新闻网站、论坛上发布其拍摄新闻、拍摄花絮,投入大量的广告软文,并邀请电视节目栏目、电影频道对其进行 报告 ,后期还举行盛大的新闻发布会等等,将整个拍摄过程变成一些列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正是在这种轰炸性的宣传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吸引受众进行关注与观看。即使后来,受众观看微电影广告的时候,在片头上发现“此影片全部由佳能拍摄器材拍摄完成”具有明显性的广告字眼,而且微电影广告的片尾还是佳能的广告语、十多秒的广告的时候,才发现这原本是一则广告。但是,受众并没有对其产生反感,仍然将其当做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微电影来欣赏。

这说明,受众观看微电影广告,更多以欣赏微电影的态度进行观看的,对于微电影中的广告宣传是有意无意地进行接受。但是电视广告与网络视频广告,广告痕迹很明显,属于硬广告,受众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当新闻事件得到受众的关注,微电影广告传播的内容引起受众的共鸣,加上网络媒体具有相连性,网友便会进行自动转发,使得微电影广告得到继续传播的机会,在网友的圈子上得到进一步扩散,起到病毒营销的良好效果。

(二)微电影广告的劣势

1.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受到地区网络普及率的限制

2. 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对老少群体不佳

参考文献:

[1]董晔. 不可阻挡的微电影广告趋势——谈益达无糖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广告[J].中国广告.2010,10:108-109. [2]向北. 微电影:迎合时代的宠儿[J]. 市场调查 ,2011(08):42.

[3]盖雄雄. 凯迪拉克:微电影营销的开启者[J]. 广告主市场观察,.

[4]王长武. 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 中国电影市场,2011(08):24.

[5]莫康孙. 从“电影植入广告”到微电影[J].中国广告,2011,09: 41-42.

[6]蔡娜、stan等.100+1 百年电影的新生.微电影[J].移动信息,2011(08):38-57.

[7]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4-129.

[8]李振营 李慧欣.影视专业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1-12.

[9]默琪.卡萨帝携手土豆网玩转微电影营销[J].广告主市场观察,2011(09):77-78.

[10]仁科贞文,田中洋,丸冈吉人.广告心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32,232-238.

[11]高晖. 网络消费者特征及消费心理分析[J]. 镇江高专学报,2006,10: 90-92.

[12]高韬,徐立平. 尊尼获加:微电影中的品牌心灵[J].新思维,2011,06:35-36.

[13]向北.微电影营销袭来[J].广告主市场观察,.

微电影论文相关 文章 :

1. 解读微电影的发展态势及媒介责任论文

2. 微电影植入式广告营销模式的成因及发展研究论文

3. 国产青春电影的困境与发展论文

4. 浅析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论文

5. 电视电影论文

6. 图书馆“微”服务研究论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广告制作迈进了全新的领域,微电影广告这一电影与广告跨界相结合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下逐渐盛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 浅析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嬗变 》

摘 要: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营销手段自2011年出现集中爆发的态势,而其发展却并非是完全的新鲜事物,植入式广告,甚至是常规广告中的剧情创意都为其破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本文从微电影广告的开端及发展的新特点为研究物件,并通过与植入式广告的比较来厘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变化轨迹,引起对微电影广告的深入关注。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植入式广告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6-0-01

一、微电影广告的界定

微电影广告自出现伊始就是一个与“微电影”、“营销”、“广告”等密不可分的“杂交体”,被称为“微电影元年”的2011年,中国有超过50部微电影由品牌企业出资打造,其本质上是企业出钱为其产品或品牌进行的广告制作。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微电影广告基本具备如下特征:它必须通过电影拍摄手法将产品或品牌以故事情节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述,不仅单纯作为道具或背景,而是与叙事有着重要的关联,在5-30分钟内传递品牌理念或产品特征。其本质仍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但表现形式较为隐蔽,颇具影视艺术效果。

早期的微电影广告基本为单篇作品,如凯迪拉克定制的《一触即发》和《66号公路》,分别由影视明星吴彦祖和莫文蔚出演;引发了集体怀集情绪的筷子兄弟原创作品《老男孩》,背后则是雪佛兰的鼎力赞助;姜文执导的《看球记》获得了佳能的支援……这些或由专业影视从业人员拍摄或由草根自行创作的微电影都对品牌的商业营销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并使得受众开始关注广告行业这一新兴的创意模式。

二、微电影广告发展的新特征

微电影广告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新作品,并且在其“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的特性上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也是其适应“碎片化”资讯时代并且不断符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客观因素。

1、延续性

微电影广告由于设定了某种情节或故事结构,很容易进行“续篇”的创作,通过不断丰富的故事演绎,对其广告的品牌理念和产品形象进行渗透和推广。如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告,第一部是由彭于晏和桂纶镁所扮演的男女主人在沙漠相遇一见钟情,后分别以“酸甜苦辣”为主题讲述结伴而行的过程;第二部中经历了连凯扮演的云南小饭店老板的情感波折,最终男女主人公将一见钟情升华为天长地久。通过加满口香糖这一小小的举动,从“兄弟”到“恋人”,从“关心”到“携手”,这样的浪漫故事令观众向往;紧接着第三部由郭晓冬和白百合出演的大叔级“厨神”和桀骜不驯“丫头”的学习厨艺的故事来讲述“无糖木糖醇”与人们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关系。三部微电影广告都持续传递著益达“关心牙齿,更关心你”的品牌理念,在故事上有变化,角色上有创新,并将每一部设定为若干个一两分钟的剧集,对受众有持续的吸引力。

2、亲和力

微电影广告的目标受众定位在18-35岁,对网路和移动媒体平台有着广泛而频繁地使用能力的年轻群体。因此对此类群体有强大效果的要素就是“亲和力”。其中两个角度:一是所选用的演员大多为此类群体所追捧的青年演员,如彭于晏、桂纶镁、白百合等,二是所选取的主题为青年人所认同的励志、亲情、友情、爱情等。无论是参演人员还是话题,都能针对目标受众形成强传播效果,引发他们对微电影广告进而是品牌的关注。

3、悬念性

微电影广告由于可以进行“续篇”的创作,既可以有统一的主题进行连线,如益达《酸甜苦辣》系列,也可以将特定关系的角色分别作为主角和品牌发生联络,这中间必不可少的串联要素就是悬念。如士力架微电影广告中分别由“韩剧悲催女”、“易怒包租婆”、“犯懒猪八戒”、“饿货唐三藏”几部作品组成,其中包含的一个悬念就是“饿的时候你是谁”,演绎了大学同寝室之间男生们“抗饿”的故事。通过不断的制造矛盾和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吊足受众的胃口,有效提升收视率。

三、微电影广告与植入式广告的比较

无论是微电影广告还是植入式广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着相似的鲜明特征:即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介的诞生,原强势媒体的弱化,都为传统广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而其中产品或品牌、标识以剧情的方式融入广告创意则成为广告形式上的共通点。

首先在使用媒介方面,植入式广告较早的将产品、品牌、标识、包装等带有鲜明商品特征的资讯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的手段。如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中《手机》中摩托罗拉手机的多次亮相,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3》中美特斯邦威的经典款T恤、TCL电视、伊利舒化奶、联想电脑纷纷涉足大荧幕。而微电影广告由于播放时长的原因,暂时不能进入电影发行,因此它选择多为“电视+网路+移动媒体”的新媒介路线:通过电视的强势播出效果引发关注,继而凭借强大的网际网路平台和移动媒体平台上更全面的展示广告内容,并保持受众对其的关注热度。微电影广告对媒介的使用上更趋于主动,与植入性广告的强制性有所不同,因此其所播放的资讯内容与消费者的对话互动需要建立更为良性的关系。

其次在广告形式方面,植入式广告多以产品形象、商标、包装等作为背景、道具或体现在一两句台词中。但随着受众鉴别能力的提高,对影视作品中纷繁出现的可识别的商品都被贴上“植入广告”的标签,最终将此类广告推向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微电影广告则通过“以情动人”潜伏在以电影手法表现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中,引发受众探寻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通过网路形成品牌与潜在购买者的互动。目前微电影广告有两类创意形式,其一是采用广告思维,植入剧情,但很难有创意佳作,其二是采取电影思维,在完整的故事架构和电影逻辑上融入品牌精神和产品形象,但创作难度较大。

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行业尚属新兴力量,如何进行个性化定制与全面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监管体制,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促使它向着良性发展,应是未来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娜.对微电影广告的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212

[2]王军.浅析“微时代”环境下的电影广告——微电影广告浅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23.

[3]张燕.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运作策略研究[J].中国广告,20136

《 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推广 》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出新,各种新媒体广告也是不断的涌现、翻新。特别是与当下流行有“微”字有关的微博、微信、微音乐,微电影更是深受大家的追捧。微电影的出现,微电影广告也相伴而生。近来,微电影广告越来越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但由于受到商业利益的诱惑 ,品牌植入有些生硬 。微电影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品牌所用,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是目前微电影广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微电影广告进行研究,就对如何将品牌文化渗透到微电影广告中, 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从红极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短片,到制作更专业、内容更具现实意义的品牌与网站联手的网路电影,“微电影”这一名词也悄然出现,“微电影广告”也相伴而生。它是时代的合谋,是商业新的广告契机。“微电影广告”是电影拓展的广告片,同时也是广告浓缩的精华电影。

一、 广告日趋电影化

国内应从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上传到网上,便使“优酷网”创造了超高的点选率,短短几天突破了上千万的点选记录。

直至到2010年,可谓是“微电影广告”时代的开元。由凯迪拉克赞助拍摄的《一触即发》,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路微电影广告。 草根组合“筷子兄弟”制作的汽车品牌推广广告《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的上映也引发了魔幻狂潮,其资助商的汽车品牌更赚取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种软性的广告营销方式深受广告主们的亲睐。还有些微电影广告则更直接,像《看球记》则是在片头明显的提示出拍摄的器材由某某相机品牌所赞助提供,在片尾又再次打出该品牌相机的广告词——“感动常在”。

通过以上的小小例项,可以看出“微电影广告”并不是简单、直接追求品牌形象的推广、商品标识的重复曝光率,而是依托唯美的感人故事、考究的视听语言符号,把要推销的品牌理念、产品功能通过艺术手段巧妙地融入电影中去,达到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是一种较为高阶的隐含的广告营销方式。

“微电影广告”是时长在30分钟内、运用独特的电影语言,目的是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制作的广告作品。它兼具有电影的特征,为品牌广告资讯增加了趣味的故事性,能够由浅入深的树立品牌形象、宣传企业理念及品牌产品推广。

微电影改变了整个广告业的表现现状,运用新兴的传播媒介为载体如微博、网路推广,没有任何成本,而且还能轻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现在活跃在网路中的“微电影广告”,它是电影与广告的完美结合,因此,有些广告就更像是一部“拍得高阶的电影”。

二、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

微电影广告在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层出不穷,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一微电影广告优势

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载体,微电影广告想更好为企业品牌所用,让我们从其特征分析入手:

1.承载资讯丰富。

微电影广告短则两三分钟,长则几十分钟,时长和内容结构决定了微电影承载的资讯巨大而丰富。事实上,微电影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设计和场景道具,几乎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为推广品牌所用。

2.传播范围广、节奏快。

从其网际网路视讯的属性上看,微电影广告的目标受众可以说全网民覆盖,传播范围不分地域。而通过网际网路平台,尤其是微博等社交类网站的流行,微电影广告瞬间直抵目标受众的同时,通过网路社交圈实现快速分享和扩散,不仅节奏极快,自发传播的能力亦超强。利用“自传播”迅速串红的经典案例不少,如曾红极一时的《老男孩》、《一触即发》等。

3.传播成本低。

正因为以上两个特征,微电影广告在传播环节上的推动成本相比传统的单向模式如电视广告要低得多,况且传统电视广告的被动观看模式也越来越为观众所牴触。一部富于创意、内容生动、可看性强的微电影,完全可以相对低的传播成本,帮助企业品牌迅速开启局面。

二品牌推广策略

那么,如何评价企业品牌微电影广告的好坏呢?目前业界对此的共识是:好的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不仅可以有效输出企业品牌观念,还可以让受众从中获取价值,同时带动广告收益。因此,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的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重理念、轻植入,以情感人。大多数人主动观看微电影广告是把其当成一次“心灵体验”之旅,打动人心才是王道。而从接受习惯上看,边讲故事边透露品牌资讯,是一种情感征服。

Mazda3 星骋上市推广微电影广告《向完美说不》为例,影片中没有一个汽车的镜头和华丽口号,却以普通人勇于摒弃世俗、执著追求梦想的真实情感触动人心。该片网路传出后一个月内的线上点选播放量逾150 万次,成为几大视讯网站播放排行和微博转发评论的热点。本案例的亮点:不仅利用网路技术将关注力转化成营销力,还推动了产品的价值主张与目标受众的充分共鸣。

其次,重品牌、轻产品,内容为王。任何一个品牌营销事件其实都是该品牌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有较深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品牌来说,微电影广告运作更应考虑是否契合品牌本身的风格和调性。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当属上海通用为雪佛兰品牌打造的微电影《老男孩》,片中同样少有产品或企业品牌亮相,但贯穿始终的平民梦想和写实风格,折射出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内涵。

最后,重深度、轻长度,以创意动人。对数量急剧上升的 3G手机使用者来说,微电影广告往往是在休闲移动状态下短时间里被消费,短小精悍却内涵深刻的微电影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 目前微电影广告市场不足

微电影广告制作人才稀缺。微电影广告要求创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而且具有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这样的专业人才非常稀少。

监督管理机制不严。微电影广告题材、形式没有任何限制,它的拍摄、播出的载体都是以网路为平台,不需要过多、过严的审查。使得有些电视媒体不能播出的内容,通过微电影广告的形式在网路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展现,这为一些低劣的微电影广告提供温床,长此下去,广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很难控制。

微电影广告的出现,是对传统播放载体的颠覆。相信随着新兴网路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新人才的成长与开拓会为未来新型广告设计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美好的视窗。

微电影类毕业论文

一、微电影适合引入小学教育教学中

小学生在感知、思维、性格等方面有一些不同于中学生和成年人的特点,因此,小学生的教材、教学方法等也有其特色。微电影的“微”特征和互动特性使其更适合引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微电影直观的影视镜头、视听综合更符合小学生的感性认知,更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不持久,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明显,因此,微电影短小精简让学生更乐于接受,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内就完成视频的整体“阅读”,从而得到初步的理解。现代社会信息量较大,信息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种类,而且有效信息的占比很小,影视信息同样如此。微电影在有限的篇幅中选取有效内容,才能让小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接受到更多的知识。

二、微电影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微电影除了观看欣赏,还可以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微电影作品,微电影在小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但是利用微电影资源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微电影能利用视、听综合形象将学生引入具体写作意境之中,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法可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写作能力。首先,观看微电影作品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观看的过程就是观察的过程。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观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学会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质量。

2.发挥校园微电影德育功能

校园微电影是“学生化”的影视,内容思想接近学生口味,容易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校园微电影节目中,可以实现自我教育。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关心身边同学以及学校一个阶段热点问题,适时开办专题节目,访谈节目,让学生借助微电影平台,开展讨论、辩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如,针对就餐浪费的现象,制作“食堂里的浪费”,节目播出后,学生容易被触目惊心的浪费画面所震动,为自己习以为常的浪费感到羞愧,又如,针对春节以后,部分学生收到的“压岁钱”比较多,个别学生大手大脚乱花“压岁钱”现象,制作“压岁钱大家谈”,通过家长、老师、同学的访谈了解对压岁钱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用学生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问题,借校园微电影平台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3.优化学科教学

影视中的一个镜头、一件道具、一句台词、一段音乐,有时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微电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本创作背景;在品德课上,蕴含着正确浅近哲理的微电影故事,常常能成为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南;在数学课中,直观、形象的微电影素材则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音乐课中,微电影则可活化音乐作品的内涵,帮助学生把握音乐情感主线,使微电影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电影与各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4.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策划、制作一部完整的微电影作品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部成功的'微电影也需要经过许多工序,经由许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初级阶段,通常需要集体讨论的形式来确定制作节目的主题,在讨论中,参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观点、看法、特长、爱好等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学生想拍课本剧,有的想拍英语短剧,有的想拍MTV,还有的想拍一部讲述小学生自己故事的纪录片等等。当要做的节目主题已经确定下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进行自由选择,建立各制作小组,根据不同的制作内容会有导演、制片、编剧、剧务、策划、记者、主持人、播音员、配乐等不同的分工。

在这里,无论参与的学生擅长什么,或是对什么感兴趣,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大家合作收集素材,一起对资料进行推敲,确定节目形式与风格,在拍摄现场,边拍摄边沟通,在后期,一起探讨片头、特技、配音、字幕等内容,协同工作。因此,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对于完成一部微电影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成果。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节目的制作、各项栏目的开播,使学生主动交往意识、交往能力、表演能力不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随机应变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不断发展。而更多的是使学生在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等方面促进了发展,既磨炼了学生意志,又增长了学生才干。

5.创办微电影主题活动,使校园学习生活充满生机活力

由学校每年定期开展校园影视活动节,并发动学生、老师、家长参与校园微电影、微视频创作。校园影视活动节活动可以设计如下内容:

(1)开展微电影知识宣传、微电影知识讲座。

(2)每人观看一部优秀微电影,学生可以自己观看,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观看。

(3)征集微电影小故事、小剧本,鼓励学生个人完成创作,也允许学生和家人一起创作一个有趣的体现正能量影响力的小故事或小剧本。

(4)开展优秀微视频展播,将优秀作品按主题统一编辑,加上片头、字幕后在校园展播。

(5)从收集的小故事和小剧本中选择合适内容进加工改编,由学生、家长、老师出演筹划拍摄校园微电影。

6.开办校园微电影沙龙,做正能量的向导

由于知识积累和鉴赏能力的局限,学校适当开展沙龙交流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引导,纠正一些不当的方法和观点。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微电影知识,交流自己体验微电影魅力的心得,交流运用微电影手法创造文明美好童年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正能量。

三、结语

当我们把微电影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去时,校园里将呈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课间你会看到一个个小学生手拿相机、手机、DV在校园里寻找着拍摄的目标;三五成群的学生聚在一起谈论着某部校园微电影的某一场景;作文课上教师定格在某一视频画面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延伸着银幕上的电影故事;电影社团队员们正在讨论筹拍一部新的校园微电影;班会课上学生对着银幕上出现的生活中不良现象的画面进行激烈的讨论;英语课上,学生正为一部模拟的英语短剧剧情进行英语配音。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广告制作迈进了全新的领域,微电影广告这一电影与广告跨界相结合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下逐渐盛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 浅析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嬗变 》

摘 要: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营销手段自2011年出现集中爆发的态势,而其发展却并非是完全的新鲜事物,植入式广告,甚至是常规广告中的剧情创意都为其破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本文从微电影广告的开端及发展的新特点为研究物件,并通过与植入式广告的比较来厘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变化轨迹,引起对微电影广告的深入关注。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植入式广告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6-0-01

一、微电影广告的界定

微电影广告自出现伊始就是一个与“微电影”、“营销”、“广告”等密不可分的“杂交体”,被称为“微电影元年”的2011年,中国有超过50部微电影由品牌企业出资打造,其本质上是企业出钱为其产品或品牌进行的广告制作。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微电影广告基本具备如下特征:它必须通过电影拍摄手法将产品或品牌以故事情节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述,不仅单纯作为道具或背景,而是与叙事有着重要的关联,在5-30分钟内传递品牌理念或产品特征。其本质仍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但表现形式较为隐蔽,颇具影视艺术效果。

早期的微电影广告基本为单篇作品,如凯迪拉克定制的《一触即发》和《66号公路》,分别由影视明星吴彦祖和莫文蔚出演;引发了集体怀集情绪的筷子兄弟原创作品《老男孩》,背后则是雪佛兰的鼎力赞助;姜文执导的《看球记》获得了佳能的支援……这些或由专业影视从业人员拍摄或由草根自行创作的微电影都对品牌的商业营销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并使得受众开始关注广告行业这一新兴的创意模式。

二、微电影广告发展的新特征

微电影广告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新作品,并且在其“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的特性上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也是其适应“碎片化”资讯时代并且不断符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客观因素。

1、延续性

微电影广告由于设定了某种情节或故事结构,很容易进行“续篇”的创作,通过不断丰富的故事演绎,对其广告的品牌理念和产品形象进行渗透和推广。如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告,第一部是由彭于晏和桂纶镁所扮演的男女主人在沙漠相遇一见钟情,后分别以“酸甜苦辣”为主题讲述结伴而行的过程;第二部中经历了连凯扮演的云南小饭店老板的情感波折,最终男女主人公将一见钟情升华为天长地久。通过加满口香糖这一小小的举动,从“兄弟”到“恋人”,从“关心”到“携手”,这样的浪漫故事令观众向往;紧接着第三部由郭晓冬和白百合出演的大叔级“厨神”和桀骜不驯“丫头”的学习厨艺的故事来讲述“无糖木糖醇”与人们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关系。三部微电影广告都持续传递著益达“关心牙齿,更关心你”的品牌理念,在故事上有变化,角色上有创新,并将每一部设定为若干个一两分钟的剧集,对受众有持续的吸引力。

2、亲和力

微电影广告的目标受众定位在18-35岁,对网路和移动媒体平台有着广泛而频繁地使用能力的年轻群体。因此对此类群体有强大效果的要素就是“亲和力”。其中两个角度:一是所选用的演员大多为此类群体所追捧的青年演员,如彭于晏、桂纶镁、白百合等,二是所选取的主题为青年人所认同的励志、亲情、友情、爱情等。无论是参演人员还是话题,都能针对目标受众形成强传播效果,引发他们对微电影广告进而是品牌的关注。

3、悬念性

微电影广告由于可以进行“续篇”的创作,既可以有统一的主题进行连线,如益达《酸甜苦辣》系列,也可以将特定关系的角色分别作为主角和品牌发生联络,这中间必不可少的串联要素就是悬念。如士力架微电影广告中分别由“韩剧悲催女”、“易怒包租婆”、“犯懒猪八戒”、“饿货唐三藏”几部作品组成,其中包含的一个悬念就是“饿的时候你是谁”,演绎了大学同寝室之间男生们“抗饿”的故事。通过不断的制造矛盾和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吊足受众的胃口,有效提升收视率。

三、微电影广告与植入式广告的比较

无论是微电影广告还是植入式广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着相似的鲜明特征:即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介的诞生,原强势媒体的弱化,都为传统广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而其中产品或品牌、标识以剧情的方式融入广告创意则成为广告形式上的共通点。

首先在使用媒介方面,植入式广告较早的将产品、品牌、标识、包装等带有鲜明商品特征的资讯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的手段。如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中《手机》中摩托罗拉手机的多次亮相,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3》中美特斯邦威的经典款T恤、TCL电视、伊利舒化奶、联想电脑纷纷涉足大荧幕。而微电影广告由于播放时长的原因,暂时不能进入电影发行,因此它选择多为“电视+网路+移动媒体”的新媒介路线:通过电视的强势播出效果引发关注,继而凭借强大的网际网路平台和移动媒体平台上更全面的展示广告内容,并保持受众对其的关注热度。微电影广告对媒介的使用上更趋于主动,与植入性广告的强制性有所不同,因此其所播放的资讯内容与消费者的对话互动需要建立更为良性的关系。

其次在广告形式方面,植入式广告多以产品形象、商标、包装等作为背景、道具或体现在一两句台词中。但随着受众鉴别能力的提高,对影视作品中纷繁出现的可识别的商品都被贴上“植入广告”的标签,最终将此类广告推向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微电影广告则通过“以情动人”潜伏在以电影手法表现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中,引发受众探寻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通过网路形成品牌与潜在购买者的互动。目前微电影广告有两类创意形式,其一是采用广告思维,植入剧情,但很难有创意佳作,其二是采取电影思维,在完整的故事架构和电影逻辑上融入品牌精神和产品形象,但创作难度较大。

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行业尚属新兴力量,如何进行个性化定制与全面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监管体制,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促使它向着良性发展,应是未来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娜.对微电影广告的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212

[2]王军.浅析“微时代”环境下的电影广告——微电影广告浅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23.

[3]张燕.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运作策略研究[J].中国广告,20136

《 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推广 》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出新,各种新媒体广告也是不断的涌现、翻新。特别是与当下流行有“微”字有关的微博、微信、微音乐,微电影更是深受大家的追捧。微电影的出现,微电影广告也相伴而生。近来,微电影广告越来越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但由于受到商业利益的诱惑 ,品牌植入有些生硬 。微电影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品牌所用,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是目前微电影广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微电影广告进行研究,就对如何将品牌文化渗透到微电影广告中, 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从红极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短片,到制作更专业、内容更具现实意义的品牌与网站联手的网路电影,“微电影”这一名词也悄然出现,“微电影广告”也相伴而生。它是时代的合谋,是商业新的广告契机。“微电影广告”是电影拓展的广告片,同时也是广告浓缩的精华电影。

一、 广告日趋电影化

国内应从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上传到网上,便使“优酷网”创造了超高的点选率,短短几天突破了上千万的点选记录。

直至到2010年,可谓是“微电影广告”时代的开元。由凯迪拉克赞助拍摄的《一触即发》,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路微电影广告。 草根组合“筷子兄弟”制作的汽车品牌推广广告《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的上映也引发了魔幻狂潮,其资助商的汽车品牌更赚取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种软性的广告营销方式深受广告主们的亲睐。还有些微电影广告则更直接,像《看球记》则是在片头明显的提示出拍摄的器材由某某相机品牌所赞助提供,在片尾又再次打出该品牌相机的广告词——“感动常在”。

通过以上的小小例项,可以看出“微电影广告”并不是简单、直接追求品牌形象的推广、商品标识的重复曝光率,而是依托唯美的感人故事、考究的视听语言符号,把要推销的品牌理念、产品功能通过艺术手段巧妙地融入电影中去,达到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是一种较为高阶的隐含的广告营销方式。

“微电影广告”是时长在30分钟内、运用独特的电影语言,目的是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制作的广告作品。它兼具有电影的特征,为品牌广告资讯增加了趣味的故事性,能够由浅入深的树立品牌形象、宣传企业理念及品牌产品推广。

微电影改变了整个广告业的表现现状,运用新兴的传播媒介为载体如微博、网路推广,没有任何成本,而且还能轻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现在活跃在网路中的“微电影广告”,它是电影与广告的完美结合,因此,有些广告就更像是一部“拍得高阶的电影”。

二、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

微电影广告在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层出不穷,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一微电影广告优势

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载体,微电影广告想更好为企业品牌所用,让我们从其特征分析入手:

1.承载资讯丰富。

微电影广告短则两三分钟,长则几十分钟,时长和内容结构决定了微电影承载的资讯巨大而丰富。事实上,微电影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设计和场景道具,几乎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为推广品牌所用。

2.传播范围广、节奏快。

从其网际网路视讯的属性上看,微电影广告的目标受众可以说全网民覆盖,传播范围不分地域。而通过网际网路平台,尤其是微博等社交类网站的流行,微电影广告瞬间直抵目标受众的同时,通过网路社交圈实现快速分享和扩散,不仅节奏极快,自发传播的能力亦超强。利用“自传播”迅速串红的经典案例不少,如曾红极一时的《老男孩》、《一触即发》等。

3.传播成本低。

正因为以上两个特征,微电影广告在传播环节上的推动成本相比传统的单向模式如电视广告要低得多,况且传统电视广告的被动观看模式也越来越为观众所牴触。一部富于创意、内容生动、可看性强的微电影,完全可以相对低的传播成本,帮助企业品牌迅速开启局面。

二品牌推广策略

那么,如何评价企业品牌微电影广告的好坏呢?目前业界对此的共识是:好的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不仅可以有效输出企业品牌观念,还可以让受众从中获取价值,同时带动广告收益。因此,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的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重理念、轻植入,以情感人。大多数人主动观看微电影广告是把其当成一次“心灵体验”之旅,打动人心才是王道。而从接受习惯上看,边讲故事边透露品牌资讯,是一种情感征服。

Mazda3 星骋上市推广微电影广告《向完美说不》为例,影片中没有一个汽车的镜头和华丽口号,却以普通人勇于摒弃世俗、执著追求梦想的真实情感触动人心。该片网路传出后一个月内的线上点选播放量逾150 万次,成为几大视讯网站播放排行和微博转发评论的热点。本案例的亮点:不仅利用网路技术将关注力转化成营销力,还推动了产品的价值主张与目标受众的充分共鸣。

其次,重品牌、轻产品,内容为王。任何一个品牌营销事件其实都是该品牌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有较深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品牌来说,微电影广告运作更应考虑是否契合品牌本身的风格和调性。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当属上海通用为雪佛兰品牌打造的微电影《老男孩》,片中同样少有产品或企业品牌亮相,但贯穿始终的平民梦想和写实风格,折射出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内涵。

最后,重深度、轻长度,以创意动人。对数量急剧上升的 3G手机使用者来说,微电影广告往往是在休闲移动状态下短时间里被消费,短小精悍却内涵深刻的微电影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 目前微电影广告市场不足

微电影广告制作人才稀缺。微电影广告要求创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而且具有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这样的专业人才非常稀少。

监督管理机制不严。微电影广告题材、形式没有任何限制,它的拍摄、播出的载体都是以网路为平台,不需要过多、过严的审查。使得有些电视媒体不能播出的内容,通过微电影广告的形式在网路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展现,这为一些低劣的微电影广告提供温床,长此下去,广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很难控制。

微电影广告的出现,是对传统播放载体的颠覆。相信随着新兴网路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新人才的成长与开拓会为未来新型广告设计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美好的视窗。

作为大众 文化 的电影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营销的催化下,电影中的 广告 元素的利用成为目前的一种新的媒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广告研究生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微电影广告品牌营销新模式分析 》

摘要:本文对微电影广告作了概述,分析了麦肯光明的微电影广告案例,探讨了微电影广告的品牌营销新模式。要用 故事 赢得关注,用主题创造价值;不是单纯的产品促销,而是更深的品牌感悟;借助新媒体之力,联合电视媒体之优势;赢得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品牌塑造;商业价值

在“互联网+”的大潮流下,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凭借互联网播放平台发展起来的微电影广告也成为了品牌进行宣传的新方式。品牌不仅能够通过微电影广告充分地介绍自家的产品,还能够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加受众对品牌的好感度。

一、微电影广告概述

微电影,是电影的浓缩版产物。微电影广告作为微电影与广告结合的产物,也是电影艺术与品牌传播在互联网平台下的又一次创新之作。微电影广告的时长一般在30秒到300秒之间,与电影相类似,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会将品牌诉求与企业精神完美的融入故事情节中,使广告在赢得受众关注的同时增加了更多故事性和艺术性。相较于传统植入广告的生硬,微电影广告的制作更加专业、内容更具现实意义、与产品的结合也更加自然生动,因而更受品牌的青睐。一直以来,广告的营销模式一直是以传统的植入式广告为主,早从国外的知名电影《罗马假日》,再到国内冯小刚制作的《非诚勿扰》,植入式广告则是将广告的商业性发挥到了极致。但由于媒介的大肆宣传,国内的植入式广告泛滥,观众对电影的期待与评价大打折扣,对植入式广告也产生了抵触心理。为寻求好的广告效果,品牌探寻 逆向思维 方式,开创了广告植入电影的新模式,将电影的拍摄技巧与娱乐的广告创意相结合,让消费者主动关注并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说服效果。品牌微电影广告在获取受众关注的同时,也使品牌形象得到升华,使品牌更具有创造性与拓展性。

二、麦肯光明的微电影广告案例分析

从2013到2016年,麦肯光明一直在对 春节 系列微电影广告进行故事挖掘。2013年推出了《回家——迟到的新衣》,讲述在外地打工的返程大军回家过年路的艰辛与不易,广告片结尾以孩子收到父母迟到的新衣收场,这种故事化的讲述方式,更能激起观众的情感波澜。2014年推出了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将孩子从小使用筷子的阶段与中国传统的德育文化结合在一起,在启蒙、传承、明礼、关爱、守望、睦邻的小故事中,凸显中国人的情感。2015年推出《春联》系列广告,选取春联成为讲述春节故事的物化载体,加深了受众对春联及新年的理解。2016年“梦想照进故乡”系列微电影广告让中国人记住了“故乡”这个词,相较之前的“回家”主题,“故乡”则是对其的进一步物化与升华。从麦肯光明的春节系列公益广告中不难发现,麦肯在广告故事选取背后所做的贴近生活的实际调查,随着生活大环境的改变,麦肯的创意思路也在紧紧跟随着社会的 热点 ,在令人感动的同时引发思考和共鸣,这是麦肯在公益微电影广告上的成功之处,同时,麦肯的成功 经验 也为其他微电影广告提供了借鉴。

1、故事讲述是关键

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吸引到观众的注意成为了品牌关注的焦点。首先,故事的主题应该是塑造品牌的核心,有了好的主题,广告对品牌的渗透才更具有价值。其次,人物是故事的灵魂,要使受众通过片中的人物感受到其代表的品质和意志,传递的是企业精神和品牌理念。

2、品牌内涵为核心

品牌在进行宣传时,要将品牌信息融入微电影中、将企业精神通过微电影进行推广,以广告创意来赢得关注、以品牌为核心来讲故事,从而实现品牌的精准营销。成功的微电影广告作品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品牌文化,如麦肯为强生、雀巢、黑人牙膏所做的广告,都是依托其独特的品牌内涵为出发点进行创意构思,最终所呈现出的广告片应该回归各自的品牌文化,才能实现品牌的精准营销。

3、受众定位是重点

年轻受众是接触新媒体、新事物的最活跃人群,他们与微电影营销的参与和互动较多,微电影营销使其能很好地发挥自我优势,通过层层深入了解产品进而体会到蕴藏在产品背后的 企业文化 与品牌精神。微电影广告的投放要更具有针对性,结合受众对网络的使用习惯和偏好,选择在特定人群中重点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宣传目标定位和精准程度。

4、 渠道 扩大成必然

微电影广告的投放渠道需要实现多元化,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优势互补,在依托新媒体平台发展的同时,不可以忽略传统媒体的强大影响力。电视媒体在广告传播中依旧拥有广泛的受众市场,可以为广告的投放提供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从而促进企业对微电影广告的宣传与推广,实现品牌与产品的有效传播。

三、微电影广告的品牌营销新模式

为了得到需求不同的新媒体受众的关注,微电影广告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其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从形式到内容上,更进一步依托其媒介特性和受众需求进行创新。

1、用故事赢得关注,用主题创造价值

对于广告营销而言,微电影是营销热点,也是营销工具。现如今,一些知名企业也更多地把宣传重点放在打造品牌理念上,通过宣传品牌内在价值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用故事吸引受众、用主题提升价值,建立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品牌的亲和力,提升受众对品牌的忠诚度。

2、不是单纯的产品促销,而是更深的品牌感悟

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使受众接受广告中所传达的理念,成功的关键是将企业所倡导的品牌价值泛化为某一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微电影广告营销应致力于让观众认可品牌,进而产生对产品的购买欲望,而不仅限于单纯的产品促销与宣传,让受众理解品牌精神,打造特色品牌理念,才是成功的营销理念。事实上,从单纯的产品体验上升到更深的品牌感悟才是微电影广告营销的精髓之处。

3、借助新媒体之力,联合电视媒体之优势

微电影广告营销离不开网络这一平台,网络是微电影传播的最好载体,发行者只有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强大平台,选择适当的媒介发行微电影广告,才能实现广告的广泛传播与品牌形象塑造的双重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微电影广告只能通过新媒体播放,电视媒体在广告市场中仍然拥有一定的受众基数,选择电视媒体可以为广告的投放提供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企业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微电影广告宣传片,引起电视受众群体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激发受众的自主消费欲望,使其能够自觉形成对品牌形象的认识,引发进一步消费行动。

4、赢得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

广告营销的目的在于实现产品销量的增加,在传统营销模式深入人心的现实环境下,微电影营销应该找到突破口,品牌要淡化广告的商业气息,思考如何将企业的品牌理念导入广告宣传中。通过感性故事的讲述,在融合品牌精神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关注社会生活,宣传生活正能量,通过微电影广告的宣传不仅提高经济效益,更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更优质、更负责任的广告营销。

四、结语

广告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融合,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要建立在同受众的生活习惯与审美变化相适应的基础之上,创新广告营销模式,淡化商业色彩,传递品牌价值,注重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品牌推广,达到良好的企业营销效果。

作者:周东华 魏静茹 单位:西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 爱好 者,.

[2]刘颖.“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西江月,.

[3]严瑾.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推广[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4]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

[5]刘强.全球竞争时代的品牌营销[J].现代营销,.

[6]李欣.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与管理研究[J].科技与管理,.

[7]万新娜.浅谈广告创意理论、原则、过程及表现手法[J].企业导报,.

《 电影广告对大众消费心理分析论文 》

摘要: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营销的催化下,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利用成为目前的一种新的媒介。电影中这种夹带的广告利用其自身暴光率高,到达率高,影响广泛、持久、深层,而且重复率极高等优点刺激观众的知觉去改变观众对广告产品的态度从而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电影制片商也正因为这样的电影广告具有的这些优点而广泛利用这样的广告方式。

关键词:电影广告消费心理电影广告优点

电影,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艺术,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反映着复杂多样的人类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观众从电影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几个漂亮的明星,而且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品位,它能成为最直观、最广阔同时最细致的信息载体。通过最形象的最生动的方式切入到普通人的生活,而这种功能往往超出了电影的范畴,实际上也就成为产品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基于此电影与广告界结下了不解之缘。近来,中国电影业在国际电影商业运作模式的影响下也开始学着利用电影这快幕布背后的魔力。

电影中的广告电影中的夹带广告按其表现的方式来说,一般分为显性和隐性广告两类。

显性广告主要以电影中的贴片广告为主,而隐性广告则以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为主。

一、贴片广告电影的贴片广告就是广告的运营商与电影的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合作,在每部电影放映前播放

客户的品牌广告以及企业广告和电影片尾出现的鸣谢单位,赞助单位的帖片广告。它是电影广告最明显最外在的形式,属于电影中的“硬广告”。尽管这种广告形式常常在播放前引起大量观众的唏嘘声,但是调查显示它的传达效果较电视广告有更深刻的观众记忆度,因此此时的广告就能很好的利用观众这一心态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从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的首开电影贴片广告的先河,继而《大腕》、《英雄》、《手机》等影片都夹带着众多的贴片广告。

二、植入式广告对于电影而言,它身着大众文化的隐身服,跳脱了传统的广告直白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动人的形态潜入了观众的视野。因为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服装、道具乃至影视的名字,都可以转化成商品的品牌,给制片商带来巨大的利润。至此,植入式广告正在悄然升起。所谓的“直入式广告是一种异业结合模式,即将某品牌商品或服务融入媒体之中,成为媒体的一部分,与媒体一起推销给消费者”。

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是在影片中刻意地插入商家的商品,可以是静态的摆设,可以是画面的背景,也可以是演员使用的道具。它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令观众在不经意间构建起对商品的潜意识知觉。由于观众对广告天生有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剧情的做法往往比直接诉求的结果更好。

总之,它是以一种隐性化、人性化的方式将广告融入电影的剧情当中,让观众在无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起先电影的帖片广告是作为独立于电影之外的元素出现的,它带有明显的广告宣传意识,然而植入式广告将产品的宣传内化到影片之中,成为影片的内容,让影片的魅力带动产品的宣传、推广,真正做到互为融合、互为促进。如《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卖当劳、《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和刘若英用的NOKAI手机、《落叶归根》中宋丹丹说的西南 财经 大学......这些广告都在潜移默化中让电影传递着品牌的精神,而且很合理、很自然。这就是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魅力。

这种广告形式对观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暴光率高,以娱乐的表现形式使受众接受,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广告产品的记忆,从而加强与巩固神经联系的痕迹。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出现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取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身,从而可以使产品在电影中随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这是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观众是以一种寻求快乐寻求释放的心态去看电影,这样观众从心理上就没有对外界的防御,这是夹杂在电影影片中的广告会毫无声息地到达观众,而且这种把广告和故事情节相连接起来的广告其观众记忆度也极高。

(二)这样的广告形式很容易让消费者改变态度,使其对影片中的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首先,观众自身就不自然地充当参照群体的作用。电影能带给受众一种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的享受。而且电影具有的一种集群效应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如果电影深受公众的喜爱那么这种人际关系中的舆论传播就是一种独具渗透力的广告形式。这对消费者心里的影响作用无疑是最有力的,它甚至可以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电影中尤其是大片中往往都有几个名人扮演着主要角色,而将广告产品与名人结合一来为商家节约了请名人做广告的巨大成本,二来也使得这些名人不自然地充当了消费者意见领袖的作用。对于电影作为传播娱乐的载体而言,产品、品牌和广告都会发挥很大的影响力。影片中各种元素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电影中的广告元素通常以实物道具的间接形式呈现,不像 其它 传媒广告那样直接,所以广告信息悄悄进入消费者的记忆大脑,而且这种进入方式是以娱乐形式,也让消费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接受,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

(三)到达率高。电影中的广告到达率高“电影受众也称‘暗夜的人’,黑暗的环境把电影的交流系统与周围日常空间隔离的同时,也把受众同他所体验的现实隔离开来,使其全身心投入电影的世界”。在电影受众暂时处于催眠的状态下进行广告宣传,受众接受信息度一般较高,同时较电视广告而言,影院的观众直接地暴露于广告的轰炸,无从躲闪,它的到达率几乎为100%。

(四)广告影响广泛、持久、深层,而且重复率极高。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形态,电影的生命力强,它不但在影院放映,还可以在电视录像带、VCD中播出,不但播放一次,而且可以播放无数次,好的经典影片甚至影响几十年。让产品插入电影之中,让电影情节成为其广告内容,明星就是一种最佳的广告形象和意见领袖。这种天然的示范作用不经意便俘虏了观众、消费者。同时电影媒体可以影响电视广告很难到达的人群青年一代。他们崇尚的是快速的消费,电影媒体的特性迎合了青年一代的潜在心理,也因此更好地掌握拥有了这一巨大市场。

另外电影中的广告成本较低“如果说一部电影的票房达到5000万美元,电影中的广告就等于达到大约1370万的电影院观众面前,而据电影工业统计,一部有5000万美元票房的电影就可以卖出20万合录像带。不止如此,一部卖座巨片的录像带一星期至少出租五次,这样一个产品的镜头会因此在增加2500-3000万个让观众留下印象的机会”。如果再加上有线或无线电视的播出,广告主所付出的平均单位成本可以降到非常低。

综上所述,电影广告借助自身独特的优点确能将广告有效得深入到观众的心理,在各类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促销手段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不管它以何种形式都意味着人们对这块幕布背后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陈默,《影视文化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72

[2]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57

[3]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M].中国广播出版社著,366

[4]严学军,《广告策划与管理》[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103-104

有关电影广告研究生毕业论文推荐:

1. 电影创作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2. 传播学硕士毕业论文

3. 浅谈广告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4. 浅析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论文

5.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

国外微电子期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快捷分类:计算机电子信息科学综合出版地区:陕西国际刊号:1000-7180国内刊号:61-1123/TN创刊时间:1972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信息科技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微电子学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4所快捷分类:电子无线电电子学出版地区:重庆国际刊号:1004-3365国内刊号:50-1090/TN创刊时间:1971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信息科技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还有其他的很多!杂志之家 你可以去看看!

是的。IEEEElectronDeviceLetters是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期刊,也是IEEEElectronDevicesSociety第一旗舰期刊,在国际微电子领域享有权威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郝跃院士团队2018年在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标志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先进微电子器件研究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期刊名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出版周期: 月刊 微电子方向,这期刊不错了,under review看你审稿人快否,一般1~3个月都有可能。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ELSEVIER SCI LTD 出版或管理。 ISSN号:0026-2692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Published since 1969,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is a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research into,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electronics. Papers published in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have undergone peer review to ensure originality, relevance and timeliness. The journal thus provides a worldwide, regular and comprehensive update o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verage of the journal falls into the two main categories of Circuits and Systems and Physics and Devices. The journal invit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apers in all the areas listed below. Papers featuring novel system designs or devices are especially welcomed. The journal also considers comprehensive review/survey papers covering recent developments. The journal's coverag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Circuits and Systems Analogue, digital and RF circuit design methodologies Logic, architectural and system level synthesis Testing, design for testability, built in self-test Area, power and thermal evaluation Co-design, including hardware-software and chip-package Mixed-domain simulation and design Formal verification Application aspects such as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 sensor and actuator design,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issues, and economic models, are also welcome. Physics and Devices Materials growth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s Physics,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materials systems Devices and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Advanced lithography for submicron devices and VLSI microlithography Nanoelectronics and nanoprecision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materials Molecular engineering: molecular materials and self-assembly processes Devices covered include semiconductor devices, optoelectronic devices, micromachined devices, nanodevices and hybrid devices. Papers covering the associated materials, physics, properties, fabri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se devices are also welcomed. Journal homepages:

微电影期论文文献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广告制作迈进了全新的领域,微电影广告这一电影与广告跨界相结合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下逐渐盛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 浅析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嬗变 》

摘 要: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营销手段自2011年出现集中爆发的态势,而其发展却并非是完全的新鲜事物,植入式广告,甚至是常规广告中的剧情创意都为其破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本文从微电影广告的开端及发展的新特点为研究物件,并通过与植入式广告的比较来厘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变化轨迹,引起对微电影广告的深入关注。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植入式广告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6-0-01

一、微电影广告的界定

微电影广告自出现伊始就是一个与“微电影”、“营销”、“广告”等密不可分的“杂交体”,被称为“微电影元年”的2011年,中国有超过50部微电影由品牌企业出资打造,其本质上是企业出钱为其产品或品牌进行的广告制作。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微电影广告基本具备如下特征:它必须通过电影拍摄手法将产品或品牌以故事情节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述,不仅单纯作为道具或背景,而是与叙事有着重要的关联,在5-30分钟内传递品牌理念或产品特征。其本质仍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但表现形式较为隐蔽,颇具影视艺术效果。

早期的微电影广告基本为单篇作品,如凯迪拉克定制的《一触即发》和《66号公路》,分别由影视明星吴彦祖和莫文蔚出演;引发了集体怀集情绪的筷子兄弟原创作品《老男孩》,背后则是雪佛兰的鼎力赞助;姜文执导的《看球记》获得了佳能的支援……这些或由专业影视从业人员拍摄或由草根自行创作的微电影都对品牌的商业营销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并使得受众开始关注广告行业这一新兴的创意模式。

二、微电影广告发展的新特征

微电影广告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新作品,并且在其“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的特性上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也是其适应“碎片化”资讯时代并且不断符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客观因素。

1、延续性

微电影广告由于设定了某种情节或故事结构,很容易进行“续篇”的创作,通过不断丰富的故事演绎,对其广告的品牌理念和产品形象进行渗透和推广。如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告,第一部是由彭于晏和桂纶镁所扮演的男女主人在沙漠相遇一见钟情,后分别以“酸甜苦辣”为主题讲述结伴而行的过程;第二部中经历了连凯扮演的云南小饭店老板的情感波折,最终男女主人公将一见钟情升华为天长地久。通过加满口香糖这一小小的举动,从“兄弟”到“恋人”,从“关心”到“携手”,这样的浪漫故事令观众向往;紧接着第三部由郭晓冬和白百合出演的大叔级“厨神”和桀骜不驯“丫头”的学习厨艺的故事来讲述“无糖木糖醇”与人们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关系。三部微电影广告都持续传递著益达“关心牙齿,更关心你”的品牌理念,在故事上有变化,角色上有创新,并将每一部设定为若干个一两分钟的剧集,对受众有持续的吸引力。

2、亲和力

微电影广告的目标受众定位在18-35岁,对网路和移动媒体平台有着广泛而频繁地使用能力的年轻群体。因此对此类群体有强大效果的要素就是“亲和力”。其中两个角度:一是所选用的演员大多为此类群体所追捧的青年演员,如彭于晏、桂纶镁、白百合等,二是所选取的主题为青年人所认同的励志、亲情、友情、爱情等。无论是参演人员还是话题,都能针对目标受众形成强传播效果,引发他们对微电影广告进而是品牌的关注。

3、悬念性

微电影广告由于可以进行“续篇”的创作,既可以有统一的主题进行连线,如益达《酸甜苦辣》系列,也可以将特定关系的角色分别作为主角和品牌发生联络,这中间必不可少的串联要素就是悬念。如士力架微电影广告中分别由“韩剧悲催女”、“易怒包租婆”、“犯懒猪八戒”、“饿货唐三藏”几部作品组成,其中包含的一个悬念就是“饿的时候你是谁”,演绎了大学同寝室之间男生们“抗饿”的故事。通过不断的制造矛盾和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吊足受众的胃口,有效提升收视率。

三、微电影广告与植入式广告的比较

无论是微电影广告还是植入式广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着相似的鲜明特征:即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介的诞生,原强势媒体的弱化,都为传统广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而其中产品或品牌、标识以剧情的方式融入广告创意则成为广告形式上的共通点。

首先在使用媒介方面,植入式广告较早的将产品、品牌、标识、包装等带有鲜明商品特征的资讯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的手段。如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中《手机》中摩托罗拉手机的多次亮相,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3》中美特斯邦威的经典款T恤、TCL电视、伊利舒化奶、联想电脑纷纷涉足大荧幕。而微电影广告由于播放时长的原因,暂时不能进入电影发行,因此它选择多为“电视+网路+移动媒体”的新媒介路线:通过电视的强势播出效果引发关注,继而凭借强大的网际网路平台和移动媒体平台上更全面的展示广告内容,并保持受众对其的关注热度。微电影广告对媒介的使用上更趋于主动,与植入性广告的强制性有所不同,因此其所播放的资讯内容与消费者的对话互动需要建立更为良性的关系。

其次在广告形式方面,植入式广告多以产品形象、商标、包装等作为背景、道具或体现在一两句台词中。但随着受众鉴别能力的提高,对影视作品中纷繁出现的可识别的商品都被贴上“植入广告”的标签,最终将此类广告推向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微电影广告则通过“以情动人”潜伏在以电影手法表现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中,引发受众探寻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通过网路形成品牌与潜在购买者的互动。目前微电影广告有两类创意形式,其一是采用广告思维,植入剧情,但很难有创意佳作,其二是采取电影思维,在完整的故事架构和电影逻辑上融入品牌精神和产品形象,但创作难度较大。

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行业尚属新兴力量,如何进行个性化定制与全面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监管体制,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促使它向着良性发展,应是未来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娜.对微电影广告的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212

[2]王军.浅析“微时代”环境下的电影广告——微电影广告浅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23.

[3]张燕.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运作策略研究[J].中国广告,20136

《 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推广 》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出新,各种新媒体广告也是不断的涌现、翻新。特别是与当下流行有“微”字有关的微博、微信、微音乐,微电影更是深受大家的追捧。微电影的出现,微电影广告也相伴而生。近来,微电影广告越来越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但由于受到商业利益的诱惑 ,品牌植入有些生硬 。微电影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品牌所用,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是目前微电影广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微电影广告进行研究,就对如何将品牌文化渗透到微电影广告中, 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从红极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短片,到制作更专业、内容更具现实意义的品牌与网站联手的网路电影,“微电影”这一名词也悄然出现,“微电影广告”也相伴而生。它是时代的合谋,是商业新的广告契机。“微电影广告”是电影拓展的广告片,同时也是广告浓缩的精华电影。

一、 广告日趋电影化

国内应从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上传到网上,便使“优酷网”创造了超高的点选率,短短几天突破了上千万的点选记录。

直至到2010年,可谓是“微电影广告”时代的开元。由凯迪拉克赞助拍摄的《一触即发》,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路微电影广告。 草根组合“筷子兄弟”制作的汽车品牌推广广告《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的上映也引发了魔幻狂潮,其资助商的汽车品牌更赚取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种软性的广告营销方式深受广告主们的亲睐。还有些微电影广告则更直接,像《看球记》则是在片头明显的提示出拍摄的器材由某某相机品牌所赞助提供,在片尾又再次打出该品牌相机的广告词——“感动常在”。

通过以上的小小例项,可以看出“微电影广告”并不是简单、直接追求品牌形象的推广、商品标识的重复曝光率,而是依托唯美的感人故事、考究的视听语言符号,把要推销的品牌理念、产品功能通过艺术手段巧妙地融入电影中去,达到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是一种较为高阶的隐含的广告营销方式。

“微电影广告”是时长在30分钟内、运用独特的电影语言,目的是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制作的广告作品。它兼具有电影的特征,为品牌广告资讯增加了趣味的故事性,能够由浅入深的树立品牌形象、宣传企业理念及品牌产品推广。

微电影改变了整个广告业的表现现状,运用新兴的传播媒介为载体如微博、网路推广,没有任何成本,而且还能轻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现在活跃在网路中的“微电影广告”,它是电影与广告的完美结合,因此,有些广告就更像是一部“拍得高阶的电影”。

二、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

微电影广告在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层出不穷,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一微电影广告优势

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载体,微电影广告想更好为企业品牌所用,让我们从其特征分析入手:

1.承载资讯丰富。

微电影广告短则两三分钟,长则几十分钟,时长和内容结构决定了微电影承载的资讯巨大而丰富。事实上,微电影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设计和场景道具,几乎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为推广品牌所用。

2.传播范围广、节奏快。

从其网际网路视讯的属性上看,微电影广告的目标受众可以说全网民覆盖,传播范围不分地域。而通过网际网路平台,尤其是微博等社交类网站的流行,微电影广告瞬间直抵目标受众的同时,通过网路社交圈实现快速分享和扩散,不仅节奏极快,自发传播的能力亦超强。利用“自传播”迅速串红的经典案例不少,如曾红极一时的《老男孩》、《一触即发》等。

3.传播成本低。

正因为以上两个特征,微电影广告在传播环节上的推动成本相比传统的单向模式如电视广告要低得多,况且传统电视广告的被动观看模式也越来越为观众所牴触。一部富于创意、内容生动、可看性强的微电影,完全可以相对低的传播成本,帮助企业品牌迅速开启局面。

二品牌推广策略

那么,如何评价企业品牌微电影广告的好坏呢?目前业界对此的共识是:好的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不仅可以有效输出企业品牌观念,还可以让受众从中获取价值,同时带动广告收益。因此,微电影广告品牌推广的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重理念、轻植入,以情感人。大多数人主动观看微电影广告是把其当成一次“心灵体验”之旅,打动人心才是王道。而从接受习惯上看,边讲故事边透露品牌资讯,是一种情感征服。

Mazda3 星骋上市推广微电影广告《向完美说不》为例,影片中没有一个汽车的镜头和华丽口号,却以普通人勇于摒弃世俗、执著追求梦想的真实情感触动人心。该片网路传出后一个月内的线上点选播放量逾150 万次,成为几大视讯网站播放排行和微博转发评论的热点。本案例的亮点:不仅利用网路技术将关注力转化成营销力,还推动了产品的价值主张与目标受众的充分共鸣。

其次,重品牌、轻产品,内容为王。任何一个品牌营销事件其实都是该品牌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有较深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品牌来说,微电影广告运作更应考虑是否契合品牌本身的风格和调性。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当属上海通用为雪佛兰品牌打造的微电影《老男孩》,片中同样少有产品或企业品牌亮相,但贯穿始终的平民梦想和写实风格,折射出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内涵。

最后,重深度、轻长度,以创意动人。对数量急剧上升的 3G手机使用者来说,微电影广告往往是在休闲移动状态下短时间里被消费,短小精悍却内涵深刻的微电影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 目前微电影广告市场不足

微电影广告制作人才稀缺。微电影广告要求创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而且具有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这样的专业人才非常稀少。

监督管理机制不严。微电影广告题材、形式没有任何限制,它的拍摄、播出的载体都是以网路为平台,不需要过多、过严的审查。使得有些电视媒体不能播出的内容,通过微电影广告的形式在网路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展现,这为一些低劣的微电影广告提供温床,长此下去,广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很难控制。

微电影广告的出现,是对传统播放载体的颠覆。相信随着新兴网路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新人才的成长与开拓会为未来新型广告设计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美好的视窗。

《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原是法国《电影辞典》(让·路普·巴塞克主编,拉鲁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纪录电影”条目,中文(单万里译)原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出版的内部刊物《纪录电影》1987年第3-6期,公开发表于《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时译者作了一些修改。《电影与探险》(安德烈·巴赞)系根据原载《法兰西观察家》1953年4月号和1954年1月号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后收入《电影是什么?》文集,本书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选自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译自1966年修订版),是编者为该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单万里译)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英国自由电影》(阿兰·劳维尔)选译自作者与吉姆·希里埃合著《纪录电影研究》(纽约维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张雯译)原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时作了一些修改。《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胡濒)选自《当代法国电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节,原标题为“真理电影”,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罗伯特·C·艾伦)选自作者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国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一书的第9章,中文见《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或该书的中文版(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克劳斯·克莱梅尔)选自沃尔夫冈·亚克布森编《德国电影史》(德国斯图加特魏马出版社1993年),原文题目为“纪录电影:一个双重的困惑”。《世界电影》杂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个双重的困境--关于“纪录片”的概念》为题发表过本文的片断(聂欣如译),全文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战后日本纪录片的变化与发展》(渡部实)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高维进)选自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系该书的第13章。《香港新闻纪录电影发展史话》(余慕云)原载台湾《电影欣赏》1991年第7期(总第52期)。《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纪录片》(李道明)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原题目为“我的纪录电影经验”。《中国纪录片创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您是哪里朋友,你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呢?我也要写这个内容。

  • 索引序列
  • 国外公益类微电影论文文献
  • 微电影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 微电影类毕业论文
  • 国外微电子期刊
  • 微电影期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