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清华大学是一家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出版机构,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2009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由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实现了图书、音像、电子、期刊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媒体出版格局,涵盖艺术、医学、法律、建筑、少儿等领域。法定代表人:宗俊峰成立时间:2004-03-17注册资本:35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110108006753366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6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是2004-03-17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6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760107935X,企业法人宗俊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临床转化神经医学(英文)》(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城市设计》(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全球传媒学刊》(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计算可视媒体(英文)》(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摩擦(英文)》(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纳米研究》(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物零售;出版本校设置的学科、专业、课程所需要的教材;本校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工具书;与本校主要专业方向相一致的学术专著、译著;适合高等学校教学需要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为我国高校出同一专业系统的高校教材;出版外语教学图书及相应的磁带;出版计算机图书及相应的软件、光盘;出版与本校专业方向一致的电子出版物;出版教育类及实用科技普及类音像制品;互联网学术出版物、互联网图书、互联网教育出版物;出版《临床转化神经医学(英文网络版)》网络连续型出版物(CN11-6030/R)(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出租办公用房;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营业性演出);教育咨询(中介服务除外);企业管理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1791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对外投资9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杂志发展近30年来,历经中国农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承办,已经从协会通讯发展为一级学术刊物,成为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尤其是最近几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之后,出版社高度重视杂志的品牌建设,出版社社长直接兼任杂志社社长,全力支持办好杂志。杂志取得了大跨步的发展,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目前,清华大学出版社宗俊峰社长同时还是科技出版委的副主任、杂志编委会的副主任。《科技与出版》的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办单位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指导单位为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杂志编委会主任为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化学工业出版社社长俸培宗。
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第二版)(中文版) [ 华储网推荐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出版社:Thomson ...本书是为计算机专业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机器视觉课程编写的教材,被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等高等学校选用。这里可以下载.
不好发。该杂志偏实践与前沿,密切联系实践,注重解决社会经济、金融最前沿或者热点的疑难问题,清华金融评论不好发。《清华金融评论》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清华大学出版社好。清华社现设有理工计算机与信息经管与人文社科外语医学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音像电子与数字出版八个分社和学术出版、期刊两个中心,下辖八个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经营体系与集团化架构,实现了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期刊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融合的立体化出版格局。
其实就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个编辑部,叫分社是为了满足编辑部主任和社长的虚荣心。是正规的国家出版机构,要出版教材可以找他们。
大。2022年了,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如果拿不到学校事业编制,只是签合同的企业编制,那么,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工作岗位都很垃圾。身份:两种身份,两种体制。现在大学出版社都改制为企业,基本都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比如,在文科生中享有盛誉的人大出版社,号称自己平台多好,结果呢?十多年前进入社的员工大都有事业编制身份,这部分人解决北京户口,待遇和学校老师一样,分房子,解决子女上附中附小,一个都不少,这在北京相当诱人。然而过去十多年进去的员工都没有编制,不解决北京户口,房子、子女上学都享受不到,典型的二等公民,给那群事业编制打工,每月累死累活只有可怜的数千元薪水而已。编辑工作节奏:忙!忙!忙!干不完的活儿,业绩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出版社生存压力很大,所以在管理上都实行企业化经营,严控成本,工作节奏快,任务重。老一批的事业编制员工,要么已成为各个关键岗位的领导,要么退居二线专心相夫教子(什么都解决了,衣食无忧),年轻的编辑生存压力大,不得不拼命干活以完成考核,一个月编辑70万字的烂稿子,眼睛都快瞎了。发展空间:基本没有,职业生涯一眼望到尽头!绝大多数编辑一辈子就是个小编辑,挣不到什么钱,也担任不了领导职务,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相当枯燥琐碎。而那些事业编制员工,早就占据了中层高层,他们不退,谁也上不去,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都有裙带关系,企业编制就是给他们打工的!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压力大吗答案如下: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压不大,第二步是喜羊羊和灰太狼。
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吴培华。总编辑是图书出版社的二把手。杂志社、编辑部才叫主编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由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网络出版工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雏形”是清华大学于1995年创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在1999年全文上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已经脱胎换骨,截至2006年9月30日,已收录期刊总数7556种,其中学术类期刊6624种,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全率为99%,文献收全率为,总文献量达2100多万篇。目前,其网络出版时间相对各刊物纸制出版时间滞后平均不超过两个月,日均新增文献逾万篇。
目前国内认可度比较高的期刊收录网站是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其他的网站需要认真鉴别
中国期刊网是正规网站,中国期刊网又称为知网。
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2019年5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
成立背景
知网的概念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在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华大学的直接领导下。
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中英文学术期刊。报道主要报道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地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收录学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是国内核心科技期刊,已被国际国内数十种文献检索工具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始终在同行中名列前茅。发展近几年学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把从2005年起,把季刊改为双月刊,并且每期增加两印张,使得年发稿量增加近一倍,从而彻底解决了稿件积压问题;开辟了特约综述和研究快讯栏目,吸引优秀稿件;严格双盲审稿制度,使录用论文的质量明显提高;利用每期的封页,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的知名学者、科研教学机构以及获奖情况等。同时狠抓了编排和出版工作,包括重新设计封面,更换内芯纸,坚决执行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坚持三校制度;使得刊物面目一新,编校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学报的变化和发展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赞赏和欢迎。学报正在抓紧自动化和网络,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作者投稿、编辑处理和专家审稿的网络化;并计划在网上推出预印本,以尽快传播学术成果。另外,学报正在积极计划聘请国际编委和国际审稿专家,努力朝办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报编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报将实现在几年之内更上一个学术新台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创刊于1955年,1978年复刊,是我国高校中创办最早的人文社科学报之一。风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为基本依托,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致力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专业领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近几年来,所发论文有数十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转摘率、引用率等评估指标在全国高校学报和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世界史研究”专栏入选首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2006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宗旨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办刊理念和“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竭诚为学校科研发展服务,为国内外作者、读者服务,为全面推动学术进步贡献力量。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 “世界史研究”专栏入选首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社科综合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上海市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最佳学报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维普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思博网(CEPS数据库) 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栏目设有:中国哲学、语言学、金融/国际贸易、中国哲学/伦理学、考古博物/中国史、宗教/政治法律、哲学等栏目。 刊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0-5579CN:31-1010/C邮发代号:4-3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53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本上国字头单位主管的或者主办的都是国家级的!说其他的没用!只要期刊能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能在三大检索网站上任何一个网站收录都是正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