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中存在200多种微生物... 比如粪大肠杆菌等。它们是导致牙病和口气的罪魁祸首!还有口腔微生物 Bacteria 细菌 Actinobacillus 放线杆菌属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ctinomyces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georgiae 乔格放线菌 Actinomyces gerencseria 杰锐斯放线菌 Actinomyces israelii 衣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naeslundii 内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 溶齿放线菌 Actinomyces viscosus 粘性放线菌 Bacteroides 拟杆菌属 Bacteroides capillosus 多毛拟杆菌 Bacteroides distasonis 狄氏拟杆菌 Bacteroides forsythus 福氏拟杆菌 Bacteroides fragilis 脆弱拟杆菌 Bacteroides ovatus 卵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多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ureolyticus 解脲拟杆菌 Bacteroides vulgatus 普通拟杆菌 Bifidobacterium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adolesentis 青春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分叉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 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denticola 栖牙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dentum 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eriksonii 艾氏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婴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inopinatium 殊形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长双歧杆菌 Branhamella 布兰汉氏菌属 Branhamella catarrhalis 粘膜炎布兰汉氏球菌(卡他布兰汉氏菌) Branhamella caviae 豚鼠布兰汉氏菌 Branhamella cuniculi 兔布兰汉氏菌 Campylobacter 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 concisus 简明弯曲菌 Campylobacter curvus 曲形弯曲菌 Campylobacter gracilis 纤细弯曲菌 Campylobacter rectus 直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showae 昭和弯曲菌 Campylobacter sputorum 生痰弯曲菌 Campylobacter succinogenes 产琥珀酸弯曲菌 Capnocytophaga 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 Capnocytophaga gingivalis 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granulosa 颗粒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haemolytica 溶血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ochracea 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sputigena 生痰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lostridium 梭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 Clostridium botulinum 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艰难梭菌(难辨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tetani 破伤风梭菌 Corynebacterium 棒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白喉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maturchotii 马氏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ulcerans 溃疡棒杆菌 Eikenella 艾肯菌属 Eikenella corrodens 侵蚀艾肯菌 Escherichi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 Eubacterium 优杆菌属(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alactolyticum 解优杆菌 Eubacterium brachy 短优杆菌 Eubacterium lentum 迟缓优杆菌 Eubacterium minutum 小优杆菌 Eubacterium nodatum 缠结优杆菌 Eubacterium saburreum 砂优杆菌 Eubacterium saphenus 藏匿优杆菌 Eubacterium timidum 胆怯优杆菌 Eubacterium yurii 尤里优杆菌 Fusobacterium 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 alocis 龈沟梭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具核梭杆菌 Fusobacterium periodonticum 牙周梭杆菌 Fusobactorium sulci 龈沟迹梭杆菌 Haemophilus 嗜血菌属 Haemophilus aphrophilus 嗜沫嗜血菌 Haemophilus hemolyticus 溶血嗜血菌 Haemophilus influenae 副流感嗜血菌 Haemophilus parahemolyticus 副溶血嗜血菌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流感嗜血菌 Haemophilus paraphrophilus 副嗜沫嗜血菌 Helicobacter 螺杆菌属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Kingella 金氏菌属 Kingella denitrificans 反硝化金氏菌 Kingella orale 口腔金氏菌 Lactobacillus 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acidophius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revis 短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chneri 布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ellobiosas 纤维二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德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oris 口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imae 龈沟乳杆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唾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uli 龈乳杆菌 Leptotrichia 纤毛菌属 Leptotrichia buccalis 颊纤毛菌 Leptotrichia dentium 齿纤毛菌 Micrococcus 微球菌属 Mitsuokella 光岗菌属 Mitsuokella dentalis 齿光岗菌 Mycobacterium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bovis 牛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Neisseria 奈瑟菌属 Neisseria flava 黄奈瑟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 脑膜炎奈瑟菌 Neisseria mucosa 粘液奈瑟菌 Neisseria sicca 干燥奈瑟菌 Neisseria subflava 微黄奈瑟菌 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 厌氧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asaccharolyticus 不解糖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lanceolatus 矛形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magnus 大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微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arvalus 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revotii 普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roductus 产生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taetradius 四联消化链球菌 Porphyromonas 卟啉单胞菌属 Porphyromonas asaccharolytica 不解糖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circumdentaria 齿周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 牙髓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levii 利氏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salivosa 唾液卟啉单胞菌 Prevotella 普氏菌属 Prevotella bivia 二路普氏菌 Prevotella buccae 颊普氏菌 Prevotella buccalis 口颊普氏菌 Prevotella corporis 人体普氏菌 Prevotella denticola 栖牙普氏菌 Prevotella heparinolytica 解肝素普氏菌 Prevotella intermedia 中间普氏菌 Prevotella loescheii 洛氏普氏菌 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 产黑普氏菌 Prevotella nigrescens 变黑普氏菌 Prevotella oralis 口腔普氏菌 Prevotella oris口普氏菌 Prevotella oulorum 龈炎普氏菌 Prevotella veroralis 真口普氏菌 Prevotella zoogleoformans 动胶普氏菌 Propionibacterium 丙酸杆菌属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疮疱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avidum 贪婪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费氏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granulosum 颗粒丙酸状菌 Propionibacterium jensenii 詹氏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propionicum 丙酸丙酸杆菌 Proteus 变形杆菌属 Proteus mirabilis 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 vulgaris 普通变形杆菌 Rothia 罗氏菌属 Rothia dentocariosa 龋齿罗氏菌 Selenomonas 新月形单胞菌属 Selenomonas artemidis 蛛形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dianae 月神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flueggei 福氏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infelix 损伤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noxia 有害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sputigena 生痰新月形单胞菌 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apitis 头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ccharolyticus 解糖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livarius 唾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腐生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chleiferi 施氏葡萄球菌 Stomatoccus 口腔球菌属 Stomatoccus mucilaginosus 粘滑口腔球菌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Intermedius streptococci 中间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咽峡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 星群链球菌 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 中间链球菌 Mutans streptococci 变形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cricetus 仓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downei 汗毛链球菌 Streptococcus ferus 野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macacae 猕猴链环菌 Streptococcus mutans 变形链球菌 Streptococcus rattus 大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obrinus 远缘链球菌 Oralis streptococci 口腔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crista 嵴链球菌 Streptococcus gordonii 格登链球菌 Streptococcus mitis 轻链球菌 Streptococcus oralis 口腔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arasanguis 副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anguis 血链球菌 Pyogenic hemolytic streptococci 化脓性溶血性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 酿脓链球菌 Salivarius streptococci 唾液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唾液链球菌 Streptococcus vestibularis 前庭链球菌 Treponemas 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s denticola 栖牙密螺旋体 Treponemas maltophilum 嗜麦芽糖密螺旋体 Treponemas medium 中间密螺旋体 Treponemas pallidum 苍白密螺旋体 Treponemas pectinovorum 食果胶密螺旋体 Treponemas phagedenis 溃蚀齿密螺旋体 Treponemas socranskii 索氏密螺旋体 Treponemas scaliodontium 曲齿密螺旋体 Treponemas vicentii 文森密螺旋体 Veillonella韦荣菌属 Veillonella alcalescens 产碱韦荣菌 Veillonella atypica 非典型韦荣菌 Veillonella dispar 殊异韦荣菌 Veillonella parvula 小韦荣菌 Veillonella ratti 大鼠韦荣菌 Vibrios 弧菌属 Vibrios cholera 霍乱弧菌 Vibrios parahaemolyticus 副溶血霍乱弧菌 Wolinella 沃廉菌属 Wolinella succinogenes 产琥珀酸沃廉菌 Fungi 真菌 Candida 念珠菌属 Candida albicans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krusei 克柔念珠菌 Candida pseudotropicalis 伪热带念珠菌 Candida stellatoidea 类星形念珠菌 Candida tropicalis 热带念珠菌 Cryptococcus 隐球菌属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型隐球菌 Yeasts 酵母菌 Virus 病毒 ademovirus 腺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virus 疱疹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类乳头瘤病毒 influenze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 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 mumps virus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parainfluenza virus 副流感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hlamydiae 衣原体 Chlalmydia 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 Chlalmydia psittaci 鹦鹉衣原体 Mycoplasmas 枝原体 Mycoplasmas hominis 人型枝原体 Mycoplasmas orale 口腔枝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肺炎枝原体 Mycoplasma salivarium 唾液枝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 解脲脲原体 Rickettsia 立克次体 Coxiella 柯克斯体属 Rickettsia 立克次体属
以下是一篇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而且不要找代写什么的,呢?还有就是教育部在严打代写,出了事开除
学籍,你的老师也要付连带责任
瓷冠的制作与原理
摘 要 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artificial device)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它是口腔医学(stomatolog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而产生的,属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烤瓷牙全称是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是一种理想的修复体。它是先用合金制成金属基底,再在其表面覆盖与天然牙相似的低熔瓷粉,在真空高温烤瓷炉中烧结熔附而成,因而有金属的强度和烤瓷全冠的美观。它的特点是能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抗折力强且颜色、外观逼真,表面光滑,耐磨性强不会变形,色泽稳定, 成功的烤瓷修复体应当是形态逼真,色泽稳定.耐酸碱,属永久性修复体。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操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体;
[键入文字]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目 录
一、 绪 论
二、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制作原理
三、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制作程
四、 结语
五、 参考文献
六、 致 谢
[键入文字]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图片索引
图一
[键入文字] 图二 图三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一、绪 论
(一)烤瓷冠制做的背景及目的
烤瓷冠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修复方式,普遍愿意被人接受.它的特点是能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抗折力强且颜色、外观逼真,表面光滑,耐磨性强不会变形,色泽稳定, 成功的烤瓷修复体应当是形态逼真,色泽稳定.耐酸碱,属永久性修复体。也是选择较多的一种理想修复体。主要用于修复缺失牙。未来更加清晰的了解烤瓷冠制作的全过程故进行烤瓷冠制作全过程的记录与分析。本论文着重记录蜡样部和车瓷部的操作流程,并进行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的着重强调。
(三)过程记录方法
亲自操作并进行总结概括
(四)过程记录的内容
制作前的准备
制作的流程(石膏部-蜡样部-车金部-上瓷部-车瓷部-上油部-抛光部-质检部-包装部)
制作的完成及问题的发现
(五)制作过程总结及研究
二、制作过程记录
(一)石膏部
(二)蜡样部
一)做前检查
1、检查配件是否齐全,牙位,编号是否正确,用何种金属,牙模是否损坏,代型
边缘是不是完好。
2、看作纸要求是否做瓷牙,看咬合空间需在以上。
3、检查代型是否有扣位,代型扣位不大时可涂泽康油漆。如代型扣位较大或邻牙
有扣位则退回上部门。
(二)设计(浸蜡壳—加牙形—蜡边缘)
1、浸蜡壳
1)构想瓷牙完成后的形态,用黑铅笔在对牙和邻牙上画线(牙的宽度,高度,
弧度,中轴线等)做参考,看完成要到达的地方。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2)擦适量分离水。
3)开始浸蜡壳,首先要确定蜡机温度,将代型边缘以上部分放入(倾斜放入)
蜡水中,快进慢出(3秒)。
4)割代型边缘上1mm处的蜡,沿一圈割完后,将多余部分去掉收集起来循环使用。
5)蜡第一次边缘,先将代型四周边缘处用蜡刀蜡贴,再用红色边缘蜡蜡顺至边
缘处。
6)将代型上的蜡壳小心拔下,看壳内是否有气泡和线状痕,不能修改则需要重
新浸蜡壳。
7)用蜡卡尺测量蜡壳的厚度,金:,钛金属。
8)擦适量分离水,把检测好的蜡壳戴回模上,重新戴回模上的蜡壳与代型要贴
合。
9)确认蜡壳没有问题后准备加牙形。
注意事项:
1)检查熔蜡机温度是否正常。
2)石膏代型是否有扣位(上大下小)。
3)分离水不宜擦太多,也不宜擦得太干,擦好分离水后用嘴轻轻吹掉上面多余的分离水。
4)浸蜡壳放入时要快, 但拿出来时要慢(共3秒),以免厚薄不均匀。
5)拔蜡壳时小心,不能用太大力,否则蜡壳容易捏碎。
6)检查蜡壳是否有气泡,痕,厚度是否均匀。
7)检测好后戴回模上的蜡壳要与代型贴合。
质量标准:
1)壳的厚度符合金属的类别。
2)蜡壳的内隆无气泡和痕,壳不能太紧或太松。
3)边缘不宜蜡过长(要保证之后的牙套能拔出来)
2、加牙形:
1)预位标准:前牙切端,唇舌面,近远中。后牙咬合,
近远中颊舌面,后牙金属支撑,按牙位和预位标准在需要加蜡的地方用蓝色燕泥蜡加出牙形。
2)加牙形步骤:
①加近远中边缘嵴,并用垫片测量好
②根据咬合预位空间,加颊舌面牙尖高度。-
③根据颊舌面预位空间,加颊舌面轴嵴。
④根据咬合预位空
面三角嵴,并用关刀将其修顺滑。
⑤根据近远中的预位空间,做金属支撑(门牙不做)。后牙金属支撑预位。做好后用钢线测量,且金属支撑转角处不要有尖角,要做的稍圆钝些,防爆瓷。
⑥最后将做好的牙形再检查一遍,确认后,准备蜡边缘。
注意事项:
1)注意预位标准,且要用垫片测量好。
2)金属支撑不可有尖角位,易爆瓷。
质量标准:
1)牙形设计符合作纸要求。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2)牙形符合预位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3、蜡边缘操作步骤:
1)检查作纸要求和边缘设计。
2)看代型边缘是否完好。
3)将牙套拔出检查内隆是否顺滑。
4)擦适量分离水,用蓝色铅笔轻轻画边缘线,线不可太粗(注意画线),舌面
边要在边缘下标记出中线。
5)戴回牙套轻轻按贴,(牙套要贴才能操作下一个步骤)。
6)用电蜡刀蜡贴边缘,一边蜡一边按。(注意:不可蜡完全部后再按)。蜡贴边缘的面积要达到红色蜡和黄色蜡的分界处。
7)加蜡:
全包瓷:在线的正上面加蜡,不要加太多蜡,一定要包住边缘线,再将边缘上表面上蜡顺。
舌面金属边:
①在近远中标记处先加一滴1mm的蜡。
②(要注意近远中的肿胀度)并在两点(近远中中线标记处)之间线上加
1mm的蜡边(表面上加蜡,从近中到舌面到远中),且要蜡顺。加蜡时须注意:
A,不要把边缘线盖住,只在边缘线上平行加1MM的蜡,如果盖住看不到
线,加蜡时舌面边会大小不一。
B,加蜡时只在牙套表面加,不要深入到接触代型,且舌面边要加光滑,加好后用电蜡刀轻轻做出分界线。
C,加蜡时可戴在模上观测舌面边的肿胀度。不可加太多蜡。
③加好后戴回石膏模上检查舌面边的肿胀度,包括近远中。舌面边的舌面应参考邻牙的舌面。
④加顺边缘线处的蜡,在线上加,加的蜡就会盖住边缘线,不可太厚,也不可太薄。
8)刮蜡:
①将舌面边分界处分清楚,包括近远中分界。再刮顺颊面边缘上的蜡。刮蜡时刀向里面倾斜,且用少少力均匀刮。
②边的宽度用关刀的另一边轻微修顺。注意:不可用太锋利的刀尖刮。
9)检查:边上的蜡刮顺后再在放大镜下刮边缘处的蜡并检查好。
10)对照作纸要求做最后的牙形检查。
注意事项:
1)边缘线不可画得太粗。
2)加蜡时不可加太多且不要盖住线太多,这样使舌面边的宽度不好控制,且浪费时间去刮掉它。
3)舌面边的凸度要根据邻牙来设计,不可太凸。
4)蜡边一定要在放大镜下检查,不可长或短。
5)边缘一定要贴,不贴会使牙套松动,摇晃。
6)边缘部分不可有毛边。
质量标准:
1)按作纸要求设计边缘,边缘不可长或短,且要贴。
2)医生有默认要求时则按要求设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3)脚边厚度要求:金:,普通金属,钛金属:。
4)金属边设计不可以太凸,与邻牙协调。
4.下ring
1)准备 好RING圈RING底,金属卡,贴纸等工具。
2)设计 下水线,将选择好的水线下在牙套上(尽量下在非功能尖上,不要顶高咬合)小心拔牙套,拔牙后检查内隆后戴回牙套看脚边是否离开。将蜡牙按一定顺序排列在储金球上。将水路摆在RING圈中心的一边,再将下好水线的牙按45度角排列好粘在水路上。在电子称上称重后换算成金属重量。在最高的牙套之上5mm处用蜡打点标记,倒铸粉时就只倒到标记处。将RING底RING圈上内壁上涂上凡士林,方便倒RING后取出铸型。写好铸造记录卡和贴纸,检查好交给倒RING同事。
5.倒Ring
1) 准备好量杯、铸粉水、铸粉、蒸馏水、搅拌刀、搅拌杯,引导线。
2) 检查金属、牙数、时间、用何种铸粉 。
3) 均匀喷洗蜡水
4) 用风枪将洗蜡水吹干
5) 按贴纸上的要求(快速或正常)将铸粉水等按相应的比例调配
6) 先倒水后倒粉,手搅15秒。抽真空搅拌1分钟。开始倒铸粉并引导铸粉流
入内隆。慢慢填满铸粉,慢慢盖住牙套,直到打点处。 倒好后放入压力罐,时间调好为6分钟。时间到了从压机里取出RING,拔掉RING底RING圈后再过24分钟,用车模机磨去RING顶表面一层的铸粉,送到铸房。
(三) 车金部
1) 金属处理:打砂 切割铸道
2) 试戴,Fit牙,修整金属表面,车牙
3) 喷砂,出货
(四) 上瓷部
一、 金属处理
喷砂-蒸汽清洁-震洗-排气预氧化
二、 OP组
上一层遮色瓷,先用关刀调均匀后用小毛笔很薄而又均匀地涂在金属表面,千万不能涂太多或者太厚,否则会令金属和遮色瓷之间产生气泡。第二层瓷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才能完全的遮住金属的颜色,这层瓷应该厚薄适中,太薄便会把金属的灰暗色暴露出来,过厚会导致颜色偏黄或者裂纹起泡影响所要求的颜色。
三、 上瓷组
1) 上牙本质瓷时,玻璃板上的瓷粉必须分清和标色,以免弄乱。先把瓷粉
和水拌成糊状,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要研磨过度,否则会影响颜色,或者出现小水泡现象。堆砌牙体形态时,应根据每颗牙齿的特征来堆砌,把堆砌好的体瓷每份都要给师傅检查、修改后方可堆牙釉质瓷和透明瓷。
2) 堆砌的时间越短,颜色便会越自然。长时间堆砌及拍打推压瓷粉,都会
影响颜色的自然通透度。堆砌时应该把牙堆大一些,放大约18%~25%。牙合面瓷层厚度约为,轴面厚度约为,预备烧结后的收缩.烧结程序参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制作。由师傅检查所有的牙齿烧结后颜色及牙体形态是否标准正确,有无邻接过大,边缘显露金属,起泡,断裂等现象。如果没有达到其要求的再进行一次加瓷,直到跟工作单上的要求相符合。最后检查附件是否齐全,签字后才可以送去车瓷部
(五) 车瓷部
一、设备工具的认识
(一)磨打车咀
(二)风动车咀
(三)常用车针的认识
1、砂石车针
S1:用于嵌戴牙时车咬合及车牙时车各斜面。
S2:用于车牙桥时收腰。
S3:表面较粗糙,用于车大小及弧度。
S4:较S3幼,用于磨细牙面。
2、金刚砂车针
D6 用于磨细牙面及压窝、沟。
D7用于车牙纹
D9用于修边缘及瓷台
3、钨钢车针
这三支车针均是用于车窝、沟,其中T6用于风动车咀
4、车钱
C3用于修金属边缘
C4用于车沟,做牙尖
P7用于修顺边缘及抛光牙面
(四)其它工具
卡尺、铅笔、吸水棉、咬合纸、
(五)各种车转速的规定
半径在,转速应在15以下(如厚车钱、白胶轮等)
半径在,转速应在15-30之间(如S1、S2等)
半径在以下,转速应在30-40之间(如S3、S4、D6、D7等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六)车咀的两种握法
1、执笔式
2、拳握式
(七)安全事项
1、工作时需佩戴眼镜与口罩
2、工作时需保持在台灯光照范围
3、使用不同车针须调整相应的转速
4、车咀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中应在不车磨时,立即停止脚踏开关。
二、嵌戴牙
(一)嵌戴牙的定义
将上道工序完成后的义齿,按操作程序用车磨工具
区及 面多余的瓷(胶,金属)使之能戴入工作模型上。
(二)嵌戴牙的重要性
嵌戴牙是车瓷的第一道工序,而这一道工序将对整个车瓷部的运作起着重要作用。
(三)讲解接触区的标准
1、定义:两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地方叫做接触区
1)门牙接触区:一般位于中1/3与切1/3的交界处,面积大约为宽1X长4,偏舌侧位置。
2)尖牙与前磨牙之间的接触则位于尖牙距远中切角稍远,偏舌侧。位于第一前
磨牙近中颊1/3与中1/3交界处。
3)后牙接触区于 1/3与中1/3的交界处。面积约为2X3mm
(四)咬纸的用途
1、用途:咬纸是用于测试接触位标准的一种专用试纸。
2、咬纸可分为:
1)单面咬纸:主要用于嵌戴二模
2)咬纸:主要用于测试与对牙之间的接触
3)嵌戴接点纸:主要用于嵌戴工作模的接点
(五)做前检查
1、对编号、点配件
2、检查牙模及戴型边缘是否有损坏,牙模与石膏底是否贴合
3、检查牙与代型是否贴合
4、刷条码
(六)嵌戴步骤
1、接点
1)检查瓷牙内隆面是否干净
2)取下代型,将牙戴在代型上检查边缘是否贴合
3)将代型戴回模上,取下一边邻牙
4)用一张接点红咬纸,放于代型与邻牙之间
5)将牙戴回模上轻压,映出的红色印记,表示顶高处,将此处车走。
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牙完全戴下为止
7)车另一侧接点(方法同步骤4. )直至另一侧也达到相同标准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8)将两边邻牙同时戴在模上试戴牙套,如还有顶高应取下一侧邻牙,分别检查
直至修整到牙套与代型完全贴合。
2、咬合
1)取下牙套将所有邻牙与代型都按贴牙模。
2)将牙模合上,观察此状态下的咬合状况。
3)戴上牙套后,牙模的咬合状况与未戴牙有所不同
4)用咬合纸测试咬合高点
5)蓝色印迹为顶高处,用S1车走,重复此步骤,直至戴牙前与戴牙后,咬合状况一致。
(七)检查
出货前检查:
1、牙套戴入代型时,可以轻松取代,且接点接触的面积不小于6mm
2、牙套边缘与代型边缘贴合。
3、戴牙前与戴牙后的咬合状况一致。
三、车 牙
(以金属瓷为例)
(一)做货前检查:
1、对编号、点配件
2、检查牙模及戴型边缘是否有损坏,牙模与石膏底是否贴合
3、检查牙与代型是否贴合
4、检查上道工序是否做好
(二)车牙步骤
1、画弧度线
1)观察戴型在模型上的具体位置,估计原牙的大概位置
2)用卡尺检查各面的厚度
3)用铅笔画出颊面弧度线,舌面弧度线及外形高点线
2、车大小
1)用S3将颊面、舌面画线以外过多的瓷车走
2)用S3将边缘过厚的瓷车至九成贴
3)先用铅笔按邻牙画出颊,舌面大小并标出要车位置
4)用S3将颊舌线外多余的瓷车走
5
面
6)沾水看颜色并检查是否有汽泡,黑、白点
3、牙尖大小的分配
1)用铅笔按标准标出颊舌沟
2)用C4车钱在已画好的沟处将牙尖的大小分配好车
注意:使用C4车钱时,转速不可以超过15(15*1000转/min)
4、牙冠各斜面的制作
1)用铅笔画现颊舌面的斜面
2)用S1车出牙各轴面的斜面
3及牙尖长度
4)用S1斜面的同时按邻牙车短牙尖
5斜面的同时要调整好咬合标准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6)用铅笔标记出收腰位
7)用S1车出收腰凹位
5
制作
1)用铅笔画出窝、沟的大致形态分布
2)用T2将主要的窝、沟车好然后将副沟车好
3)用T6将主要的窝、沟与副沟的起始部位加深细即可
4)用D6/D7/S4,将沟的尾部压出“小扇形”同边缘线更清晰些
注意:车窝、沟时要吸水散热,以防爆瓷
6、边缘的制作
1)车金属瓷边缘:用D9将最边缘的瓷车薄顺
2)车舌面金属边:先用C3将厚出的金属车走
3)用S4将金属车顺
7、各轴面牙纹的制作
1)用S4将各轴面修整顺滑
2)用D7将各面的横纹及竖纹与邻牙做到协调
3)用垫片检查咬合
8、嵌戴二模
1)在主模上进行测试,测出顶高位置后用D6或D9轻轻将顶高的瓷车走,直至
牙冠能完全无阻力取戴
2)将牙轻轻戴入二模,如戴不下,则用单面咬纸在二模上测出顶高位置轻轻车
走,重复此步骤,直至牙冠能完全戴入为止
9、检查
1)再次核对作纸要求是否已做到
2)检查基本问题(接点、边缘、咬合)
三、检验标准:
1、看作纸要求是否已做到
2、检查接点、边缘、咬合是否做到标准
3、检查弧度及牙款是否与邻牙协调
4、再次清点配件
(六) 上釉
在瓷牙表面烧结一层光亮的瓷,并根据医生特殊要求进行个性化和仿真处理(图一)
(七) 抛光打磨
将瓷牙及金属牙打磨光亮。完成后出货给技术监控部检查合格后出给医生。 (图二)(图三)
三、制作过程分析及总结
(一) 一颗烤瓷牙的完成所有的步骤都十分重要,作为目前国内牙科市场主体的烤瓷牙被人们的认可度叶越来越高,因此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未来满足病人越来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越高的需求不得不加强技术方面的发展。而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每一个操作都应该负起责任。
(二) 针对我所熟悉的车瓷工种来说。牙形仿真度要求越来越高,对称度,弧度、长度、通透度等美观上的要求在功能要求被满足后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学习更加先进的牙形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国内的很多加工厂制作的烤瓷牙往往是达不到十分仿真的要求的,还需要加强国内对于牙形的重视度与掌握程度。
(三) 人们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的烤瓷牙的发展,因此全瓷牙,CAD-CAM技术也开始兴起,以后的市场将不再是仅仅满足患者的口腔治疗上,还会拓展到美容领域。作为口腔修复事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努力使口腔修复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陈治清. 口腔材料学,第一版.人民出版社 1995:85
【2】Christensen GJ. Why all-ceramic crowns??? JADA. 1997;10(128):1453
【3】Kelly JR, Nishimura I, Campbeu SD. Ceramics in dentistry: Historical roots and current perspectives.? J Prosthet Dent 1996;75(1):18
【4】邵永新,江门. 现代口腔烤瓷修复术.科学出版社 1998:6
【5】赵云飞,陆支越,陈新民.Plat铸造陶瓷着色剂抗磨耗能力的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2(3) :224
【6】Amp Miller, Jack Long, Barbara Miller,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fracture strengths of ceramometal crowns versus several all-ceramic crowns.? J Prosthet Dent 1992;68(1):38
【7】Ferro KJ, Muers ML, Graser GN. Fracture strength of full-contoured ceramic crowns and porcelain-veneered crowns of ceramic copings. J Prosthet Dent 1994;71(5):462
【8】Grey NJ, Piddock V, Wilson MA. In vitro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crowns and a new all-ceramic system.?? J Dent 1993;21(1):47
【9】万乾炳,游伦,杜传诗,等。In-ceram全瓷修复系统的临床应用。 口腔医学,1997;17(2):77
【10】汪大林。提高牙科陶瓷强度的研究。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22(5):276
是的,可以写,按照提纲做的
题目定了么,我可以完成!
李红,朱敏鹰,李立华等.原位沉析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制,功能材料,2006(6),905-907李红,周长忍,冉均国. 高强度可切削齿科玻璃陶瓷的性能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24(6):765~770李立华,李红,罗丙红等.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18(2):347~351李红,李明哲,冉均国等. 牙科CAD/CAM可加工微晶玻璃的体外表面抗腐蚀性,暨南大学学报,2004,25(3):342~345获奖情况1. 生物可降解交联剂的研制及其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2006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 生物可降解交联剂的研制及其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2006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不是不见了,据说是怀孕准备休产假啦。有网友通过李红一些节目片段,惊奇地发现,她疑似怀孕了。从上镜的状态来看,李红也明显比之前胖了许多。
甚至西装的扣子都难扣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红最后一次亮相节目时,有位节目嘉宾晒了一张与李红的合影。当时很多网友就疑惑,为何一个合影还要双手拿着衣服?而今一些网友才发现,原来李红这时候肚子不小了,只能用衣服挡在前面,10天之后,李红就去休假了。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996年,李红考入吉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98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主持人进修班学习;同年,进入吉林市电视台主持《晚新闻》。2000年,主持吉林市电视台建台40周年台庆晚会。
2001年,进入吉林卫视,主持早间新闻栏目《直播早新闻》。2002年,入读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栏目主播。
2004年10月,担任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互动类竞技节目《想挑战吗》第一任主持人。2006年7月23日,担任2006“宝岛行”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两岸青年学子对话会主持人;11月,与台湾主持人陈建州共同主持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时尚虎门》演唱会。
2008年6月,以央视主持人身份,专访台北市市长郝龙斌;7月,在福建厦门,专访带团前来大陆参访的台中市长胡志强;12月,获得中央电视台“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6月,李红和台湾主持人张启楷共同主持第二届《海峡论坛》。
2011年3月,以央视《海峡两岸》主持人的身份,专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12月13日,与鲁健共同主持了“两岸大交流,你我共参与”网络作品大赛颁奖晚会 。
本书为口腔正畸学生和口腔正畸医师所写, 其内容包括了一名正畸医师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口腔正畸是一门临床学科, 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和临床紧密相结合, 而《口腔正畸专科教程》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 如“颌面生长发育与正畸治疗”、“路面颌骨形态及生长发育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的章节。另外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治疗问题也独立成章, 如“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及支抗控制”, “减数恒磨牙的正畸治疗”, “口腔正畸实践中的循证医学”等。 对于一些重点的临床技能操作, 如多曲方丝弓的弯制步骤,详细描述了操作过程并图文结合。此外,对近年来在口腔正畸临床上发展较快的种植体支抗、自锁托槽低摩擦力轻力矫治等,均设专章。 在口腔正畸学科发展过程中, 出现口腔正畸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和相结合的情况, 在本书中也包括了, 如正颌外科中的术前术后正畸,错畸形与TMD,牙周病正畸治疗,矫治器治疗OSHAS等内容。书本参数 内容提要 由我国著名口腔正畸专家傅民魁教授主编,并邀请了国内外30余名正畸专家撰写的《口腔正畸专科教程》全书40余章,共50多万字,近3000幅彩图,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口腔正畸基本理论,诊断分析与矫治设计;各种矫治器及矫治技术;各类口腔矫治方法;以及当前正畸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矫治专题。编辑推荐 本书主编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最懂得年轻正畸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最棘手的是什么问题;治好一个患者最关键的是什么问题……他高明地、准确地选择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一章一节的有针对性地、具体地一步一步把你引向深入去解决问题。非常实际,就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张震康教授作者介绍 傅民魁,我国著名的口腔正畸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64年原北京医学院口腔正畸研究生毕业,1981年赴美国西北大学牙医学院正畸科访问,并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获美国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证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从事口腔正畸医、教、研工作,先后担任正畸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务。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评审组召集人,《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名誉总编辑,《口腔正畸学》主编,中华口腔医学会顾问,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以及英国皇家爱丁堡外科学院荣誉院士(牙科),香港牙科专科学院荣誉院士,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图书实拍 目录一览
闫大奇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大专学历,从事口腔临床24年,先后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等进修学习,在牙体牙髓、牙槽外科、口腔粘膜等口腔疾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造诣颇深。郭 寅业务副院长、修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专学历,从事口腔修复专业25年,90年代研修于日本国松本齿科大学,在全口义齿、烤瓷铸造修复技术等本地区处领先地位。2002年被市卫生局授予“市级名医称号”,2004年荣获市级劳动模范,2007年被选为“健康卫士”,市政府记三等功。张宗慧副主任医师,本科,多次到北京市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口腔专业工作25年。熟练掌握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在全市率先开展牙周病的综合治疗,擅长手术治疗牙周疾病,取得良好疗效。李枢安特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院长助理、大专学历,从事口腔医疗工作25年,曾在北京市口腔医院进修学习,自1994年起开展“种植及临床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熟练掌握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科的诊疗技术,在口腔种植及弹性精密附着体—ERH及覆盖义齿修复方面有较高造诣。张翠芳口腔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专学历,曾多次到北京市口腔医院及北大口腔医院进修及学习,从事本专业已有30多年之久。在口腔常见病的诊断治疗上造诣颇深。姜春燕主治医师、本科学历,曾多次在北京市口腔医院及北医大口腔医院进修学习。从事本专业近30余年。擅长利用多种方法矫治儿童牙齿排列不齐。对成人错畸形及牙周病造成的错畸形的治疗有较高的临床经验。李芳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1975-197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学习,1979-198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85-1987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87年起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工作至今。1994-2010年担任口腔修复科主任。期间于1990-1992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牙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在德国亚深大学牙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牙科学院作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工作的业务专长为全口义齿,覆盖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及各类冠桥修复。开展各类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复杂牙列缺损的咬合重建修复以及先天缺牙的序列治疗。 蔡骏男,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大学本科;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后获得Lee Hysan基金会资助赴美旧金山加州大学学习两年。1992年副教授;2000年主任医师;2001年教授;2002年博士生导师。1992-2010年担任口腔修复科副主任。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二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学临床与教学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编著有《总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2005、《口腔固定修复的临床设计》2006、《口腔修复专业护理教程》2007、《总义齿的?接触》2008、《后牙冠桥的?接触》2010。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主编:陈谦明 副主编:王松灵 李铁军 边专 田卫东 金岩 蒋欣泉 于海洋 叶玲 Lakshman P. Samaranayake(香港) Jeremy J. Mao(美国)常务副主编:王晴 常务编委:李继遥 袁泉 罗恩 王军 江潞 张平 编委:(按汉语拼音排序)白丁 边专 陈谦明 陈万涛 陈宇 陈治清 程斌 丁寅 董福生 樊明文 樊瑜波 冯海兰 冯希平 高岩 葛立宏 郭伟 胡德渝 胡静 胡勤刚 胡涛 黄洪章 Jeremy J. Mao(美国) 蒋欣泉 焦锡葳 金岩 Kawazoe Takayoshi(日本) Lakshman P. Samaranayake(香港) 李秉琦 李成章 李继遥 李江 李金荣 李铁军李伟 李志安 栗震亚 梁景平 林红 林久祥 林野 林云锋 凌均棨 刘洪臣 刘磊刘少华 刘天佳 刘正 龙星 卢利 栾文民 罗宗莲 马卫东 马绪臣 马轩祥Michel Goldberg(法国) 牛玉梅 牛忠英 潘亚萍 平飞云 邱蔚六 Richard Darveau(美国)沈刚 史俊南 束蓉 宋宇峰 孙宏晨 孙皎 孙正 谭颖徽 唐国瑶 唐瞻贵 田卫东王邦康 王大章 王翰章 王慧明 王建国 王林 王美青 王勤涛 王晴 王松灵 王小竞王兴 王贻宁 王佐林 温玉明 吴补领 吴兰雁 吴亚菲 肖丽英 徐宝华 徐礼鲜 薛淼杨四维 叶玲 于海洋 余占海 俞光岩 俞立英 岳松龄 张东升 张富强 张连云 张兴栋张震康 张志光 张志勇 张志愿 张祖燕 章锦才 章燕珍 赵继志 赵今 赵信义 赵铱民赵志河 郑立舸 周红梅 周健 周诺 周学东 周彦恒 周曾同 朱洪水 朱也森 邹静是不是这个?
1946年林则博士创办了《华大牙医学杂志》,中英文出版,林则博士任主编。1950年《华大牙医》杂志更名为《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文出版,总编辑是宋儒耀。1953年中华医学会出版《中华口腔科杂志》,为避免重复,华西口腔主办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53年在成都停刊,所有遗留稿件交移北京中华医学会审用,四川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撤消。1983年,为了满足大量国内口腔医学科研文章的发表需求,华西口腔医院又创办了《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第一作者,《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第27卷第4期777-781页。2《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手术的临床配合及护理》第一作者,《护士进修材料》2009年第24卷第15期1391-1392页。3.《固定矫治中潜在性危险的临床分析》第一作者,《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3卷、第5期521-522页。4.《老年人口腔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会》第一作者,《贵州医学》2008年第32卷、第12期1119-1120页。5.《多曲方丝弓技术在错颌矫治后期精细调整中的应用》第一作者,《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31卷、第6期565-566页。6.《磨牙牙体缺损至龈下修复的临床探讨》合著《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30卷、第5期458-459页7.《压力印模法制取无牙颌印模的临床应用》《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9卷、第一期88-89页8、《口腔科学全真模拟试卷》参与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月
1946年林则博士创办了《华大牙医学杂志》,中英文出版,林则博士任主编。1950年《华大牙医》杂志更名为《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文出版,总编辑是宋儒耀。1953年中华医学会出版《中华口腔科杂志》,为避免重复,华西口腔主办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53年在成都停刊,所有遗留稿件交移北京中华医学会审用,四川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撤消。1983年,为了满足大量国内口腔医学科研文章的发表需求,华西口腔医院又创办了《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主编:陈谦明 副主编:王松灵 李铁军 边专 田卫东 金岩 蒋欣泉 于海洋 叶玲 Lakshman P. Samaranayake(香港) Jeremy J. Mao(美国)常务副主编:王晴 常务编委:李继遥 袁泉 罗恩 王军 江潞 张平 编委:(按汉语拼音排序)白丁 边专 陈谦明 陈万涛 陈宇 陈治清 程斌 丁寅 董福生 樊明文 樊瑜波 冯海兰 冯希平 高岩 葛立宏 郭伟 胡德渝 胡静 胡勤刚 胡涛 黄洪章 Jeremy J. Mao(美国) 蒋欣泉 焦锡葳 金岩 Kawazoe Takayoshi(日本) Lakshman P. Samaranayake(香港) 李秉琦 李成章 李继遥 李江 李金荣 李铁军李伟 李志安 栗震亚 梁景平 林红 林久祥 林野 林云锋 凌均棨 刘洪臣 刘磊刘少华 刘天佳 刘正 龙星 卢利 栾文民 罗宗莲 马卫东 马绪臣 马轩祥Michel Goldberg(法国) 牛玉梅 牛忠英 潘亚萍 平飞云 邱蔚六 Richard Darveau(美国)沈刚 史俊南 束蓉 宋宇峰 孙宏晨 孙皎 孙正 谭颖徽 唐国瑶 唐瞻贵 田卫东王邦康 王大章 王翰章 王慧明 王建国 王林 王美青 王勤涛 王晴 王松灵 王小竞王兴 王贻宁 王佐林 温玉明 吴补领 吴兰雁 吴亚菲 肖丽英 徐宝华 徐礼鲜 薛淼杨四维 叶玲 于海洋 余占海 俞光岩 俞立英 岳松龄 张东升 张富强 张连云 张兴栋张震康 张志光 张志勇 张志愿 张祖燕 章锦才 章燕珍 赵继志 赵今 赵信义 赵铱民赵志河 郑立舸 周红梅 周健 周诺 周学东 周彦恒 周曾同 朱洪水 朱也森 邹静是不是这个?
口腔核心期刊有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上海口腔医学等。口腔医学核心期刊是对已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准后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经各高校、医学研究所、医学行政机关等机构根据期刊刊录文稿被摘引率等系统的对期刊按医学学科进行评定。更多关于口腔核心期刊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