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叶斑病论文

叶斑病论文

发布时间:

叶斑病论文

沈小杰 请采纳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植物的作用主要为对污染物的治理及其预防和监测。但由于各环境要素存在差异,植物在各环境要素保护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从各个环境要素出发,概括了植物在各环境要素保护中的作用,包括在大气环境中的作用,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在土壤保护中的作用等等。 关键词:环境保护 植物 环境要素 净化作用 监测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排放到环境的污染物日益增加,大大超过了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措施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利用植物以防止环境污染,因为植物有净化环境的能力,对各种污染物都有吸收、积累、分解和代谢作用,能降低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而且能保持大气层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减少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减弱躁声,杀菌除尘,净化环境污染。同时,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性不同,又可用来监测预报环境污染。本文将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个环境要素主要阐述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植物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净化作用 植物对于大气的净化,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即去除环境中微生物,对粉尘等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对化学物质的吸收转化作用。 绿色植物具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栽植适当的绿化植物,可使大气中细菌数量下降。一方面绿化地区空气中灰尘减少,细菌失去滋生的场所,从而使细菌数量下降;另一方面植物的分泌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目前,已经发现许多植物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能力的挥发物质,例如洋葱的碎糊能杀死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其他细菌;地榆的水浸液能在1分钟内杀死伤寒、副伤寒A和B的病原菌和痢疾杆菌的各菌系;柠檬桉分泌的杀菌素可杀死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结核病和流感病毒等病菌;柑桔、迷迭香和吊兰,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 植物一般具有吸附灰尘的作用,植物的叶面有皱纹、粗糙或分泌油脂,可吸附或粘着粉尘,从而降低植物中灰尘等颗粒物的含量,净化环境作用。蒙尘的植物,一经雨水冲洗,又能迅速恢复吸附的能力;此外,草坪也有显著的减尘作用。常春藤、无花果、蓬莱蕉和普通芦荟,都可以吸纳灰尘。 植物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吸收、转化等方式去除一部分的化学物质。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等物质,并将这些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降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如酚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参加糖代谢,和糖结合成酚糖苷,对植物无毒,贮存于细胞内;另一小部分呈游离酚,则会被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氧化分解,变成CO2、水和其他无毒化合物,解除其毒性。氰化物在植物体内能分解转变为营养物质。地衣、垂柳、臭椿、山楂、板栗、夹竹桃、丁香等吸收SO2能力较强,积累较多硫化物;垂柳、拐枣、油茶具有较大的吸收氟化物的能力。芦荟、吊兰和虎尾兰等可吸收甲醛。紫苑属、黄耆、含烟草和鸡冠花,这类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铀等放射性核素。常青藤、月季、蔷薇、芦荟和万年青,可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硫比氢、苯、苯酚、氟化氢和乙醚等。天门冬可清除重金属微粒。龟背竹、虎尾兰和一叶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月季,能较多地吸收硫化氢、苯、苯酚、氯化氢、乙醚等有害气体。 调节作用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除了能转化太阳能,制造有机物之外,还能调节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监测作用 植物对大气污染还有监测和指示作用。植物监测是利用植物对某些大气污染物的反映,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种类和含量或大气污染程度,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植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时,一般有害气体都是从叶片上的气孔钻入的,因此叶片上往往出现肉眼看得见的各种伤斑。不同气体引起的伤斑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可以通过调查叶片受害症状,测量植物生长量、解析年轮等症状判断空气中的环境质量。如果伤斑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则多出现在叶脉间,呈点状或块状,严重时出现鲱骨效应;而由氟引起的伤斑大多集中在叶子的尖端和叶片边缘,呈环状或带状。比如,苔藓枯死;雪松呈暗竭色伤斑,棉花叶片发白;各种植物出现“烟斑病”。这是SO2污染的迹象。菖蒲等植物出现浅褐色或红色的明显条斑,是氮氧化物中毒的显示。假如丁香、垂柳萎靡不振,出现“白斑病”,说明空气中有臭氧污染。要是秋海棠、向日葵突然发出花叶,则是氯化物污染引起的。其他的指示植物还有:紫花苜蓿、胡萝卜、菠菜可以监测SO2污染;菖兰、郁金香可以监测氟污染;苹果、玉米可以监测氯污染等等。 2.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种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效益较高的简便易行方法,目前,国内外有关部门正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措施净化污水。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实验水池中栽培了芦苇后,从水中排除的悬浮物减少了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总硬度减少了33%。水池中的水经芦苇的净化,明显清洁多了。 植物对水域的净化,主要有以下途径:首先是植物能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在低浓度的情况下,植物能吸收某些有毒物质,并在体内将有毒物质分解和转化为无毒成分。例如,植物从水中吸收丁酚,丁酚进入植物体后,就能与其他物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其中最常见的为酚糖苷,它可以贮藏在液泡内变成对植物无毒的结合态物质,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被分解和利用,参加细胞正常的代谢过程。其他苯、氰等也都有相似的情况;其次是植物的富集作用。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中的有毒物质,其富集能力依植物种类不同而异,但一般可高于水中有毒物质浓度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以上。 经试验证明,多种高等水生植物对氮、磷和各种金属以及酚、氰、农药等有机物都有吸收、积累、分解和转化的能力。其中,水葫芦、水花生、水葱、浮萍、紫萍、水浮莲等都能有效地吸收、积累、分解废水中的营养盐类和多种有机污染物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通过试验进一步证明,在自然界中的多种水生植物,对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也有去除作用。如水葫芦、水花生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除此之外,浮萍在夏秋也能大量吸收、积累电厂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另外,水生植物还能净化废水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 水生植物在净化污水方面各显神通:水葱、田蓟、水生薄荷等植物可以有效杀死水中的细菌;凤眼莲、浮萍、菹草、金鱼藻等植物有较高的吸收水中重金属的能力。 我国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新的种类净化污水,还有很大潜力。 3.植物在土壤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土壤污染可以由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而引起。工厂排出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气、烟尘和其他有害气体、工业废水、废渣,以及农业上施用化学农药、某些毒性除莠剂及污水灌溉等都会污染土壤。其他放射性物质也会对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后,能引起土壤酸化或碱化,以及影响有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利用某些植物对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吸收,就能达到消除和净化的目的,降低土壤污染。 植物除能吸收有害物质外,还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对于一些已经遭受污染或本身环境不好的土壤,植物也能够对此进行调节和改善,保护土地资源。这类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植物,称为“绿肥”。人们常常请它们当开路先锋,到十分艰苦的旱、涝、盐、碱、酸、瘠的盐碱荒地或红壤荒地去“落户”。它们不仅能在这些地区扎根生长,而且还积极地替庄稼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此外,绿肥植物多有强大的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利用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它们死亡腐烂后,土壤表层就留下了丰富的养分。据计算,每亩如果收1500公斤苕子,土壤里就相当于增加了57公斤氮肥、12公斤磷肥、13 公斤钾肥!像紫云英、苜蓿等一些豆科绿肥,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化肥厂——它们利用根瘤中的固氮菌,将空气的氮气合成为氮肥,每亩可产氮肥50公斤左右。这些植物大大的改善了土壤环境,有利于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4.结论: 植物以其特有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净化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还能指示监测环境污染,改善环境条件,在保护和预防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远不只此。植物能够降低噪声,减弱噪声污染。绿色的环境还能创造舒适环境,改善心情。另外,环境保护重在人人参与,发挥群众的作用。而植树造林,可以让大家见到环境保护的成果,改善环境,增强大家的环保信心与动力,更好地保护环境。由此可见,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用植物改善环境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巨大的。求采纳

白蝴蝶是室内观叶植物的代表性花卉,可是养护不当会造成白蝴蝶受到病害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白蝴蝶的观赏价值,那么白蝴蝶发生病害该如何防治呢?白蝴蝶叶斑病发病特征白蝴蝶叶斑病多在春秋两季的时候发生,病害出现的时候会侵染白蝴蝶的叶片和茎部,在病叶上张出许多圆形的病斑,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状的一团斑纹,并且产生论文,并不有红褐色逐渐转为黑褐色,茎部和叶柄表现为褐色的病斑,呈长条状。病菌随着病残体在地表层越冬,到了翌年发病期间,随着风雨的传播危害植株。防治方法1.及时发现病害组织,并集中进行烧毁。2.室内盆栽植株需要及时换土,还要给盆土消毒。3.浇水不宜直接对植株淋浇。4.发病初期注意喷洒50%托布津1000倍药液及70%代森锌500倍药液进行防治,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白蝴蝶炭疽病发病特征炭疽病危害白蝴蝶的花,叶等位置,平均通过伤口侵入。病害刚发生时产生黑色或者黑褐色的圆形斑点,后迅速扩大连接成一片,2-3天便会开始腐烂。防治方法1.发病时注意及时清理植株的病叶,保持整株清洁卫生,加强肥水的管理。2.注意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药液进行防治。

细叶榕叶斑病论文

从图片看,琴叶榕应该是根部出问题了,目前还在最初阶段。图片显示花盆内很湿,造成毛细根腐烂,首先是枝干有黑斑,时间一长,就会逐步蔓延整个枝干,并导致落叶等现象。拯救方法,控水,让土壤干,浇一次的阿司匹林水溶液,促使毛细根萌发 ,适当通风透光半荫,待恢复后即可。

琴叶榕在养护的过程中,它的叶子很容易出现黑色的斑点,因为它对环境还是比较挑剔的,不过只要注意下面这五个事项的琴叶榕就能养的很好。

1、过度浇水

养护盆栽琴叶榕最害怕的就是浇水过度频繁,它原本是生长在非洲西部地区的。如果是养在户外,它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良好,但是养在花盆里面,种在室内没有光照的地方,就不需要经常给水,一般是等土壤干透之后再浇透水。

如果你的琴叶榕养在一个有较多阳光的地方,就可以等表层的土壤干了再进行浇水,春夏季节保持土壤湿润,秋冬季节则需要控制浇水。

2、过度干旱

盆栽的琴叶榕也要定期照顾,避免过度干旱,如果长期缺水,它也很容易出现干枯掉叶的状况。

如果缺乏水分,琴叶榕的叶子就会低垂,变得非常松软,长期没有浇水,琴叶榕的叶子就容易发黄,最后变成棕色,不断掉叶。

3、光照过于充足

想要促进盆栽的琴叶榕生长更好,那每天要给予适当的散射光,但是要避免暴晒或过度阴暗,你不能将它养在完全黑暗的地方,也不能养在一个暴晒或有长时间阳光直射的地方,最好是摆放在朝东的窗台边。

盆栽的琴叶榕摆放在朝南或朝西的窗户边,都不太适合,因为阳光过于强烈,容易造成叶子干尖或干枯。

如果阳光过于充足,琴叶榕的叶子就容易发白,长棕色的斑点,你就是要及时将这些病叶剪掉,搬到阴凉的地方养护一两周。

4、过多的肥料

盆栽的琴叶榕对肥料的需求很少,每年只需要少量的肥料就能生长良好,一般只在春夏季节,适当补充肥料,而且不能施肥太频繁,一般是3~4周给一次翠姆水溶肥,浓度不能太大。

养护琴叶榕如果施肥过多,很容易造成肥伤,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是新叶枯萎,叶子发黄,不断掉落。

5、过度寒冷

琴叶榕喜欢常年温暖的环境,养护的温度过低就很容易冻伤,最低养护温度要保持在七度以上,秋末天气变冷之后,就要将它搬到室内养护。

天气变冷之后,除了要保持温暖的环境,也要适当控制浇水,如果冬季浇水过多会加剧冻伤,另外有一点非常重要,养护琴叶榕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可以在周围喷雾状水,但是不要直接喷到叶片上,如果叶面有积水,很容易长黑色的斑点。

如果你不想自己养护的琴叶榕叶子上长黑斑,那一定不要直接喷水到叶片上,定期擦拭琴叶榕的叶片,避免叶片上有太多的灰尘,养护琴叶榕的位置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可能是得了白粉病。白粉病亦称粉霉病,长发生在闷热潮湿不通风的环境。症状:发生在寄主植物的叶片上,开始为小的白色斑点,为真菌菌丝,随着菌丝的生长,病斑逐渐扩大,有时可覆盖整个叶片,使多数叶片呈白色。最后叶片发黄、便黑,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可喷洒度石硫合剂或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按说明稀释到上限倍数,每7~10天一次,喷洒3~4次。

真菌感染。平时多晒晒,最好买点多菌灵混水喷几次,很快就好了

叶斑病的论文

茄子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求多次追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28星瓢虫和红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1、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2、床土的准备: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3、浸种、催芽: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4、播种: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磷酸二铵根外追肥。6、定植(1)定植前的准备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敌敌畏克和锯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整地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3) 定植后管理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也可用大民"绿兴"或"云大120"根外追肥。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7.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编辑本段]病害及防治1.茄子黄萎病发病特征: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发病规律: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9℃~24℃,菌丝、菌核在6℃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防治方法:(1) 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2)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3)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4)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阴干备用。(5)药剂防治方法,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2.茄子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特征: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从叶缘向内沿叶脉扩展,病斑形状不规则,有的外观似闪电状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征不明显,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质粘感。发病规律:该病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通风不畅有利于感病。防治方法:(1)与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种子采用78——85 ℃的热水处理。(2)精选 无菌良种,并进行消毒。(3)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4)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过大,并及时通风排湿。(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叶叶青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辣椒叶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各种植产区均有发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那么,农户们该如何应对辣椒叶斑病?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供农户们参考。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色小斑点,不规则形,水浸状。发展后为褐色至铁锈色,病斑大小不等,叶肉凹陷,呈薄膜状。病斑部位质脆,有穿孔。会造成大量落叶,最后引起整株死亡。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雨后易发病。高温高湿蔓延快。(2)栽培因素。排水不良,土壤贫瘠缺肥的地块,发病重。保护地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棚室内的病残体清理不净,种子带菌,发病重。棚室内灌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排湿,导致棚室内高温高湿,发病重。前茬收获后,土壤不进行深翻暴晒,直接进行下一茬的栽培,发病重。防治措施:(1)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50%可湿性粉剂琥珀酸铜,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与非辣椒、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平整土地,垄作或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棚室中在灌水后及时升高棚室内温度,要通风排湿。棚室内的蓄水池要覆盖薄膜,防治室内温度升后增加空气湿度。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及时深翻。(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可湿性微粒粉剂300倍液,或氢氧化铜干粒剂6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答案】:水稻胡麻叶斑病的发病规律:水稻胡麻斑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稻种或病稻草上,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稻草组织内越冬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播种病种后,潜伏的菌丝可直接侵染幼苗;在有病稻草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秧田或本田初次侵染。病菌从表皮细胞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潜育期长短与温度有关,25~30℃时仅需24h左右即可产生病斑,随即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有差异,一般在苗期和抽穗前后易感病。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主,特别是要加强深耕改土和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①农业措施:深耕能促进根系发育良好,增强稻株吸水、吸肥能力,提高抗病性;增施有机肥,用腐熟堆肥作基肥,改善砂质土的因粒结构;适量施用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促进有机质正常分解;在施足基肥的同时要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科学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科学用水,实行浅水勤灌。②处理病种和病稻草。③在抽穗至乳熟阶段辅以药剂防治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

玫瑰叶斑病论文

1、修剪叶片:使用干净的剪刀将玫瑰花上有黄斑的叶片全部剪掉。2、正确浇水:将玫瑰花置于通风处,晾干土壤中多余的水分。3、补充光照:将玫瑰花移至散光照射的室外,促进叶片的光合效能。4、更换土壤:为玫瑰花更换松软透气的新土。

1、修剪叶片

玫瑰花叶片上出现黄斑之后,需要使用干净的剪刀将其全部剪掉,然后将植株脱盆,检查其根系是否有黑腐现象,发现时一并剪除,为剪口用多菌灵溶液消毒后换土重新栽植。

2、正确浇水

玫瑰花的耐旱性强,养护期间不宜浇水过多,否则会引起根系积水腐烂,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叶片随之出现黄斑,此时要将植株置于通风处,晾干土壤中多余的水分。

3、补充光照

如果平时将玫瑰花摆放在过阴的环境下,就会导致叶子因为缺少叶绿素的合成而出现黄斑,此时要立即将植株移至散光照射的室外,叶片出现光合反应之后就会逐渐变绿。

4、更换土壤

为玫瑰花施肥不当也会造成叶片上出现黄斑,例如施肥浓度过大、频率过高等,发生此现象时要立即将植株脱盆,抖掉根部沾满浓肥的土壤,为其更换松软透气的新土。

用干净点的水养玫瑰,放到阳光柔和的地方,别暴晒也别没有阳光就行啦~

玫瑰叶子上面生了白斑,可能是因为平时养它的位置过于潮湿,并且不够通风。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出病菌,感染植株,导致它发生白粉病、叶斑病等疾病。生病后,它的叶片就会出现明显的白斑或者白粉。

1、进行修剪:在发现它生病以后,要先准备一把剪子,将其上所有出现白斑的叶片都给剪掉。如果有已经变得干枯的枝条,也需要一起剪除。之后,将它从原先的花盆里面取出来,去掉根系上沾着的花土,并且剪除已经烂了或者黑腐的根须。

2、消毒重栽:在剪完之后,要在它所有剪口的处涂抹一些除菌液,来避免它感染细菌。然后,用腐叶土、细沙和菜园土配制成一些新的花土,并将它栽入其中。这样可以避免旧土中残留的病菌再次感染植株。之后,把它放到一个通风好的温暖位置,每3-5天喷一次除菌剂。不久后即可恢复。

玫瑰花叶子上长出黑色的斑点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速净75ml,大蒜油15ml,叶面肥沃丰素25ml,兑水15公斤喷雾,3天一次,连用3次即可,应该是得了玫瑰的黑斑病。 玫瑰黑斑病是玫瑰和月季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常见病害之一,危害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枝及花梗和花。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呈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15mm或更大,边缘放射状,有时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大面积变黄。

蓝莓叶斑病论文

是蓝莓的红点病。彻底清除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是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法。

染病初期,叶面产生橙黄色、稍隆起、边缘清晰的近圆形斑点。病斑逐渐扩大,颜色逐渐加深,病部叶肉也随着加厚,其上产生许多深红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到秋末病叶转变为红黑色,正面凹陷,背面凸起,使叶片卷曲,并出现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埋在子座中的子囊壳。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病斑,叶色变黄,造成早期落叶。

果实产生橙红色圆形病斑,稍隆起,边缘不清楚,最后呈红黑色,其上散生很多深红色小粒点。果实常畸形,不能食用,易脱落。

扩展资料

1、蓝莓对肥的要求不高,种植前施的足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但是为了吃到更好的蓝莓,建议适时追肥。

2、 蓝莓是一种良好的健康水果,具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北部地区相对寒冷,最重要的是越冬管理。北方种植蓝莓的农民可以掌握上述种植技术,达到高产的目的。

蓝莓叶片斑点病到目前为止,发生区域较少,但一旦发病则危害严重。从发病开始几年内,茎干死亡直至全株死亡。不同品种对此病的抗病性不同,症状表现也不一致。“卢贝尔”抗病性最差,受害植株5~6年以后表现为多年生茎干死亡,重新抽生枝条生长矮小并畸形生长,叶片有斑点,有时枯斑,呈现为粗糙的环形“窗口”,进一步发展叶片畸形并呈条状枯焦。“泽西”品种表现较轻,茎干死亡较少,但树体生长矮小,由于节间缩短,枝条上部叶片呈簇生并变黄绿,叶片较正常叶片变小。 蓝莓叶斑病主要由蜜蜂和大黄蜂的授粉活动传播,其传播范围根据蜜蜂的活动范围可达1km2以上。防治此病的最佳方式是清除病株。蓝莓叶斑病的潜伏期为4年,因此,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利用ELISA酶联免疫技术可比较容易进行早期诊断。另外,在生产中控制放蜂也可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新建果园应离开感病果园至少2km2以上。

  • 索引序列
  • 叶斑病论文
  • 细叶榕叶斑病论文
  • 叶斑病的论文
  • 玫瑰叶斑病论文
  • 蓝莓叶斑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