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与温病条文有关的论文

与温病条文有关的论文

发布时间:

与温病条文有关的论文

“中医经典”条文必读 《温病学》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学,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6、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7、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欲饮。 8、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湿、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9、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10、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11、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12、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13、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14、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谵语者,清营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15、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16、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而聋,俗名大头瘟,虾蟆温者,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连,三四日加之佳。 1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18、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19、风温、温热、瘟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20、少阴温病,真阴欲竭,状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21、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22、状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 23、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挡汤。 24、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入厥阴麻痹者,连梅汤主之;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一书中颇为重视小便不利的辨治。书中小便不利多指小便短少而言,常作为兼症,有时也作为主症列出,并有一些针对性的治法方药。足以说明在温病治疗中注意小便变化的重要性。于此简述本书中小便不利的证治。 一、温热类 1.热渐入里 温邪易于伤津,故在温病初起卫分证时随着病势内传,即可见口渴、小便短少等症,须及早顾护津液。 故吴氏在银翘散方后注中云:“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2.气分热盛 此期邪热炽盛,耗伤津液,无论是以“四大证”为主或是以腑实证为主,小便涩少在所必然,故迳以白虎汤清热生津,或以大承气汤泄下存阴。 3.邪陷心包 病者处于神昏谵语状态之中,由于“神不使”的缘故,自然不得小便,故先以牛黄丸清热开窍醒神。腑气未通,不大便者,再与调胃承气汤。 4.热结阴亏 对“热结液干”,小便不利,无汗且实证未剧者,吴氏认为“不可下”,治以冬地三黄汤(麦冬、黄连、苇根汁、玄参、黄柏、银花露、细生地、黄芩、生甘草)。本方以清热养阴为首务,吴氏称之为“甘苦合化阴气法”。 治禁:吴氏认为:“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岂可再以淡渗动阳而燥津乎。”故曰:“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二、湿热类 1.阳明暑温,湿郁中焦 本证可见小便短少,症治如《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三十八条云:“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2.暑温伏暑,邪犯三焦 症见“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杏仁滑石汤主之。 以上两种情况见小便不利,是为湿热阻滞气机,气化失常所致,其治以清热开结利湿为主。 3.湿浊弥漫三焦 症见“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治疗上“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诚如吴氏所云:“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内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 4.湿热郁蒸发黄 脾湿胃热相搏于内,无汗且小便不利,湿热不得外泄,必发黄色,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择而用之,清热利湿退黄。 5.湿热内阻(滞下) 初期“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汤主之”。中期“滞下红白,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汤主之”。后期“久痢小便不通,厌食欲呕,加减理阴煎主之”。 于此可见在滞下前、中、后期对小便不利的治疗原则。初病以分利为主,“通膀胱,开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肠”;久痢而小便不通,是“阴液涸矣”,且脾肾俱败,阴阳两伤,故宜用加减理阴煎,“通守兼施,刚柔互用,而名理阴煎者,意在偏护阴也”,不可多用分利之品。 三、寒湿类 1.寒湿内阻 “太阴之气不运,膀胱之气不化”,故见“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治以四苓加厚朴秦皮汤或五苓散,健脾渗湿。 湿为阴邪,阻滞气机,且伤阳气,因此而二便不通者,用半硫丸通三焦利二便。本方对于虚寒冷秘者颇宜。 以上将《温病条辨》中明确提出有小便不利表现的条文做了简要归纳与分析。其实,对小便不利的治疗并不只限于此。 书中许多条文根据其病因病机来看,当有小便不利之表现,更有许多方药可用于小便不利的治疗,如杏仁石膏汤的黄疸溺赤,溺赤必然小便涩少;二金汤的黄痘肿胀,肿胀亦必小便不利,皆以苦辛淡渗为法,方药具有通利小便之作用。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温病条辨作者是清代吴瑭。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故《温病条辨》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

吴瑭

吴瑭(1758—1836)字鞠通,江苏淮安区人(楚州)。十九岁其父亲患病,四处求医,医治无效,终于卧病不起而死去。这深深地触动了吴瑭,他为自己不懂医术,眼看病魔夺取父亲的生命,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产生了学医的强烈愿望。

学医四年后,他的侄子因患喉炎而发烧很严重,请来医生因医治不当反而病情加重,连话都说不了。后来又请来几位医生,都因方法不对头,导致病人病情恶化而死去。此后吴瑭更加发奋学医。

与温病有关的论文

王氏编撰了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温病学》1至5版、系列教材《辨证学》等教材10余部,主编了《温病的理论与临床》、《温病学》等专著10余部,公开发表了《温病诊断辨病识证基本思路的研究》、《温病立法制方的基本思路》、《从“截断疗法”谈温病治则问题》等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作为主要编著者参编的《中药大辞典》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作为编委参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获1986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主编的《辨证学》,曾参加香港书市展览,并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材奖。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5项。第五卷55对卫气营血的病理本质和疗效机理、中药抗病毒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滋肾通窍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清营凉血法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研究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养阴法治疗温病热毒血瘀证机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表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解表泄热法作用机理研究”获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讲的温病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温病学教研室建设”项目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的:通过对古今相关中医文献的整理,取得较为完整的有关内伤湿热理论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医学内伤湿热的概念、发展源流、时代特点,对内伤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则治法、方药配伍进行总结研究,阐明其规律性的内涵,构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理论体系,为今后内伤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内容丰富,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展示内伤湿热理论对内伤湿热病证辨证治疗的指导作用,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中医学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但由于人们对内伤湿热理论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使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研究尚不甚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进步、发展和应用。中医学湿热理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积累,无论是外感湿热还是内伤湿热,对其病因病机、病变演化规律、辨证特点、立法处方、治疗用药均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外感湿热作为外感温热病的一部分,在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然而,中医学湿热理论中的内伤湿热理论,虽然也有丰富的内容,但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许多方面还将属于外感疾病的外感湿热病证和属于内伤杂病的内伤湿热病证混为一谈,迫切需要我们对内伤湿热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身体素质、医疗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在逐渐减少,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使内伤杂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表现在中医学湿热理论方面,较之于外感湿热,内伤湿热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如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关节炎、多种肿瘤等等临床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湿热病证非常常见,在陈可冀教授主编的《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共收载有211种疾病,其中58种疾病的辨证分型中有湿热证型,占,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内伤湿热理论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过食辛辣油腻,肥甘厚味,营养过剩,肥胖,饮酒,运动减少和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易致情志不畅等原因,使湿热之邪内生,亦使内伤湿热病证的发病较之以往更为常见,所以,现实也迫切需要我们对内伤湿热的理论进行总结,研究内伤湿热病证的发病规律、辨证特点、治疗方药,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不断提高疗效,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为病人服务。

2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在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现状、水平与发展趋势

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内经》时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就指出:“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跗肿。”《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指出湿热为病可致拘、痿、黄瘅、跗肿等内伤杂病。在治疗上《素问·奇病论》谓:“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湿热内伤之脾瘅可用芳香化湿之佩兰来治疗,开创了后世化湿清热以治疗内伤湿热病证之先河,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两千多年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如晋唐时期对内伤湿热理论的广泛应用,宋金元时期对内伤湿热理论的阐发,明清时期对外感湿热及内伤湿热在认识上的区分和治疗上的创新,均促进了内伤湿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理论充实,应用广泛的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分支。内伤湿热理论涉及面广,有人通过调查认为湿热病证“涉及中医脏腑、经络7个系统的43种疾病,分属于西医的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的72种急慢性疾病”。湿热证是中医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型之一,可见于心、肺、脾胃、肝胆、肾、膀胱和全身关节等多个脏器和部位的多种病变中,在王永炎教授主编的《临床中医内科学》一书中,共列有病证149种,其中有湿热证者47种,约占的病证具有湿热证。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湿热证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达,可见其致病的广泛性。因此,湿热理论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十余年来,随着对湿热病证的理论探讨、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湿热理论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基础到临床、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验的发展过程,使对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等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了湿热理论的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进程,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输入“湿热”检索1994年一2015年CHKD期刊全文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330篇,输入“内伤湿热”同样检索,亦未检出相关文章。一些有关湿热理论的专著,同样未将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进行理论上的系统论述和区分。通过对检索文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文章是从对湿热理论的临床应用或动物实验角度进行研究,缺乏从文献学角度对内伤湿热理论的源流、病因病机、证治方药进行的研究,主要表现在:

(1)在现代研究中,对湿热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对湿热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更少。

(2)在湿热理论的研究中,对湿热理论中的外感湿热理论研究多,对内伤湿热理论研究少,而内伤湿热是湿热理论的重要内容。

(3)对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许多时候还混为一谈。

(4)尚未建立系统的关于内伤湿热的概念、病因病机、病变演化规律、证治方药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3结论

经过对内伤湿热理论的研究,从历代文献、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整理和研究,首次提出并构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理论体系并指导临床实践,填补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研究的空白,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高中医学对内伤湿热病证的临床疗效,造福广大病人。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与温病学有关的论文

目的:通过对古今相关中医文献的整理,取得较为完整的有关内伤湿热理论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医学内伤湿热的概念、发展源流、时代特点,对内伤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则治法、方药配伍进行总结研究,阐明其规律性的内涵,构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理论体系,为今后内伤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内容丰富,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展示内伤湿热理论对内伤湿热病证辨证治疗的指导作用,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中医学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但由于人们对内伤湿热理论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使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研究尚不甚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进步、发展和应用。中医学湿热理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积累,无论是外感湿热还是内伤湿热,对其病因病机、病变演化规律、辨证特点、立法处方、治疗用药均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外感湿热作为外感温热病的一部分,在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然而,中医学湿热理论中的内伤湿热理论,虽然也有丰富的内容,但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许多方面还将属于外感疾病的外感湿热病证和属于内伤杂病的内伤湿热病证混为一谈,迫切需要我们对内伤湿热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身体素质、医疗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在逐渐减少,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使内伤杂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表现在中医学湿热理论方面,较之于外感湿热,内伤湿热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如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关节炎、多种肿瘤等等临床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湿热病证非常常见,在陈可冀教授主编的《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共收载有211种疾病,其中58种疾病的辨证分型中有湿热证型,占,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内伤湿热理论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过食辛辣油腻,肥甘厚味,营养过剩,肥胖,饮酒,运动减少和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易致情志不畅等原因,使湿热之邪内生,亦使内伤湿热病证的发病较之以往更为常见,所以,现实也迫切需要我们对内伤湿热的理论进行总结,研究内伤湿热病证的发病规律、辨证特点、治疗方药,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不断提高疗效,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为病人服务。

2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在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现状、水平与发展趋势

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内经》时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就指出:“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跗肿。”《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指出湿热为病可致拘、痿、黄瘅、跗肿等内伤杂病。在治疗上《素问·奇病论》谓:“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湿热内伤之脾瘅可用芳香化湿之佩兰来治疗,开创了后世化湿清热以治疗内伤湿热病证之先河,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两千多年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如晋唐时期对内伤湿热理论的广泛应用,宋金元时期对内伤湿热理论的阐发,明清时期对外感湿热及内伤湿热在认识上的区分和治疗上的创新,均促进了内伤湿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理论充实,应用广泛的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分支。内伤湿热理论涉及面广,有人通过调查认为湿热病证“涉及中医脏腑、经络7个系统的43种疾病,分属于西医的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的72种急慢性疾病”。湿热证是中医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型之一,可见于心、肺、脾胃、肝胆、肾、膀胱和全身关节等多个脏器和部位的多种病变中,在王永炎教授主编的《临床中医内科学》一书中,共列有病证149种,其中有湿热证者47种,约占的病证具有湿热证。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湿热证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达,可见其致病的广泛性。因此,湿热理论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十余年来,随着对湿热病证的理论探讨、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湿热理论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基础到临床、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验的发展过程,使对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等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了湿热理论的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进程,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输入“湿热”检索1994年一2015年CHKD期刊全文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330篇,输入“内伤湿热”同样检索,亦未检出相关文章。一些有关湿热理论的专著,同样未将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进行理论上的系统论述和区分。通过对检索文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文章是从对湿热理论的临床应用或动物实验角度进行研究,缺乏从文献学角度对内伤湿热理论的源流、病因病机、证治方药进行的研究,主要表现在:

(1)在现代研究中,对湿热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对湿热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更少。

(2)在湿热理论的研究中,对湿热理论中的外感湿热理论研究多,对内伤湿热理论研究少,而内伤湿热是湿热理论的重要内容。

(3)对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许多时候还混为一谈。

(4)尚未建立系统的关于内伤湿热的概念、病因病机、病变演化规律、证治方药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3结论

经过对内伤湿热理论的研究,从历代文献、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整理和研究,首次提出并构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理论体系并指导临床实践,填补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研究的空白,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高中医学对内伤湿热病证的临床疗效,造福广大病人。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温病风温有关的论文

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系统论述的温病学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温病条辨》D.《外感温病篇》正确答案:《外感温病篇》

本人在听刘景源的温病学视频讲座,所以要买他的讲稿。另外学得张之文的瘟病学讲稿写得更有条理和层次性,所以现在就产并买了。好书不可多得,有了就买吧!

唯一能帮到你的就是把两本讲稿的内容提要贴上来,你自己在考虑一下:中医讲稿系列-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大部分。"上篇总论"分为六章,分别讲述了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等内容。为使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与温病学形成有关的历代主要著作及几位温病学名家的学术观点,书中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详细的讲解,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中篇各论"分为八章,分别讲述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八种温病。在每个病种里,都分别讲述了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辨证论治。书中对每个证候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方剂也作了详细的阐释,还对某些相疑似的方证作出了鉴别分析,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二。为了使读者对每个病种的传变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书中在每个病种后都附有传变规律及证治简表,使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三。"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分为二章。第一章"《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重点阐发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第二章"《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重点介绍了《温病条辨》的体例及编写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两章的讲述,较少引用前人的评注,主要是介绍我本人学习叶、吴两位温病学家著作的读书心得及用于指导临床的体会,这是本书的特色之四。孟澍江温病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二辑)孟澍江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的温病学专家,是我国现代温病学的开创者和现代温病学课程体系的创建者之一。本讲稿的内容以《温病学》五版教材为基础,体现了孟教授对温病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以及为更好地把温病学的"三基"传授给学生而对教材进行的改良。王灿晖温病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在长期从事温病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王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金寿山温病学讲稿本讲稿是金老在上海市首届中医研究班的讲课录音,并参考吴敦序老师的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本讲稿广征博采,脉络分明,上溯《内经》、《伤寒》,下贯明清各家,间参个人心得,内容既十分丰富,又切以实用。张之文温病学讲稿张之文教授是全国著名温病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师,长期从事温病学教学和临床工作,对中医温病学有高深造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温病学科享有盛名。本讲稿是在张之文教授面向全国温病师资培训班、研究生、本科生等层次的讲课内容基础上,整理提炼而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温病学的发展简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中篇主要介绍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丹痧,尤其是结合名家认识和自身临床体会,突出辨证分析和临床运用;下篇主要介绍温病学代表性古代名著,选取叶天士《温热论》和薛生白《湿热病篇》部分条文进行阐释。全书内容精炼,辅以表格、图示,并附有舌象、斑疹白疒咅等照片,便于教与学。本书内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充分反映了张教授独到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其学术成果和独到的见解及体会。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温病学参考,亦可供有关教学工作者参考。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温病学(第2版)本书(第2版)在保持第1版框架及内容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梳理完善。本书分五篇。第一篇为基础理论,对温病学发展史、温病的概念与特点、病因与发病、辨证、诊法、治疗与预防等予以论述。第二篇为温病证治,详述了14种四时温病与温疫的中医证治。第三篇为现代疾病证治,对44种现代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证治予以阐述(删除了1版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3种,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人类猪链球菌感染和手足口病4种),且能结合现代研究最新成果,并充分运用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凸显了时代特征。第四篇为名家名著选介,介绍了18位古代温病名家的学术观点及成就,精选了23种古代温病名著予以诠释(较1版减少4种),旨在为从事温病学习与研究者提供文献参考。第五篇为学术研究与展望,反映了最近10年温病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指出了温病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本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体现了高级、权威、实用、创新的特点,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温病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进展及新成果,也反映了各位参编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现今内容最全、体例最新、论理最深、文献最精丰富且实用的温病学参考书。书末附有方剂汇编和试题精选答疑,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教学的必备案头书,也可供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参考。

有关温病春温的论文

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训人有伏气之为病也。夫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至春阳气开泄,忽因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又不因外邪而触发者,偶亦有之。其藏肌肤者,都是冬令劳苦动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何刘松峰、陈平伯诸公,皆谓并无伏气,悖经之罪,其何逭乎!据丰论春时之伏气有五∶曰春温也,风温也,温病也,温毒也,晚发也。盖春温者,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寒而触发。风温者,亦由冬受微寒,至春感风而触发。温病者,亦由冬受微寒,寒酿为热,至来春阳气弛张之候,不因风寒触动,伏气自内而发。温毒者,由于冬受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晚发者,又由冬受微寒,当时未发,发于清明之后,较诸温病晚发一节也。此五者,皆由冬伤于寒,伏而不发,发于来春而成诸温病者,当辨别而分治之。这是清代医家雷丰《时病论》的观点。不过近代名家蒲辅周老先生对《内经》这段内容颇不以为然。希望读者理智地、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本人在听刘景源的温病学视频讲座,所以要买他的讲稿。另外学得张之文的瘟病学讲稿写得更有条理和层次性,所以现在就产并买了。好书不可多得,有了就买吧!

唯一能帮到你的就是把两本讲稿的内容提要贴上来,你自己在考虑一下:中医讲稿系列-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大部分。"上篇总论"分为六章,分别讲述了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等内容。为使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与温病学形成有关的历代主要著作及几位温病学名家的学术观点,书中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详细的讲解,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中篇各论"分为八章,分别讲述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八种温病。在每个病种里,都分别讲述了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辨证论治。书中对每个证候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方剂也作了详细的阐释,还对某些相疑似的方证作出了鉴别分析,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二。为了使读者对每个病种的传变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书中在每个病种后都附有传变规律及证治简表,使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三。"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分为二章。第一章"《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重点阐发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第二章"《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重点介绍了《温病条辨》的体例及编写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两章的讲述,较少引用前人的评注,主要是介绍我本人学习叶、吴两位温病学家著作的读书心得及用于指导临床的体会,这是本书的特色之四。孟澍江温病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二辑)孟澍江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的温病学专家,是我国现代温病学的开创者和现代温病学课程体系的创建者之一。本讲稿的内容以《温病学》五版教材为基础,体现了孟教授对温病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以及为更好地把温病学的"三基"传授给学生而对教材进行的改良。王灿晖温病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在长期从事温病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王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金寿山温病学讲稿本讲稿是金老在上海市首届中医研究班的讲课录音,并参考吴敦序老师的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本讲稿广征博采,脉络分明,上溯《内经》、《伤寒》,下贯明清各家,间参个人心得,内容既十分丰富,又切以实用。张之文温病学讲稿张之文教授是全国著名温病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师,长期从事温病学教学和临床工作,对中医温病学有高深造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温病学科享有盛名。本讲稿是在张之文教授面向全国温病师资培训班、研究生、本科生等层次的讲课内容基础上,整理提炼而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温病学的发展简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中篇主要介绍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丹痧,尤其是结合名家认识和自身临床体会,突出辨证分析和临床运用;下篇主要介绍温病学代表性古代名著,选取叶天士《温热论》和薛生白《湿热病篇》部分条文进行阐释。全书内容精炼,辅以表格、图示,并附有舌象、斑疹白疒咅等照片,便于教与学。本书内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充分反映了张教授独到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其学术成果和独到的见解及体会。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温病学参考,亦可供有关教学工作者参考。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温病学(第2版)本书(第2版)在保持第1版框架及内容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梳理完善。本书分五篇。第一篇为基础理论,对温病学发展史、温病的概念与特点、病因与发病、辨证、诊法、治疗与预防等予以论述。第二篇为温病证治,详述了14种四时温病与温疫的中医证治。第三篇为现代疾病证治,对44种现代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证治予以阐述(删除了1版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3种,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人类猪链球菌感染和手足口病4种),且能结合现代研究最新成果,并充分运用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凸显了时代特征。第四篇为名家名著选介,介绍了18位古代温病名家的学术观点及成就,精选了23种古代温病名著予以诠释(较1版减少4种),旨在为从事温病学习与研究者提供文献参考。第五篇为学术研究与展望,反映了最近10年温病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指出了温病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本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体现了高级、权威、实用、创新的特点,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温病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进展及新成果,也反映了各位参编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现今内容最全、体例最新、论理最深、文献最精丰富且实用的温病学参考书。书末附有方剂汇编和试题精选答疑,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教学的必备案头书,也可供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参考。

  • 索引序列
  • 与温病条文有关的论文
  • 与温病有关的论文
  • 与温病学有关的论文
  • 温病风温有关的论文
  • 有关温病春温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