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浅析猪炭疽病的预防论文

浅析猪炭疽病的预防论文

发布时间:

浅析猪炭疽病的预防论文

病原炭疽杆菌(Bacillusauthracis)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需氧芽胞杆菌属(Aerobicspore-formingbacillus),是长而直的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长3~5m,宽1~,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本菌为需氧菌。适生长温度30~37℃,适pH为~。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可生长。本菌为需氧菌。适生长温度30~37℃,适pH为~。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可生长。炭疽杆菌的繁殖型菌体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夏季未解剖的尸体中经24~96h死亡。在阳光照射下能生存6~15h,在干燥的血液里可生存1个月。加热70℃经10~15min,或煮沸可立即死亡。在低温-20~10℃生存3周,未剖开的尸体,炭疽杆菌在骨髓中可存活1周。一般的消毒药能在短时间内杀死本菌。但形成炭疽芽孢后则抵抗力特别强大,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30~50年或以上,在直射阳光下可生存lOOh。在炭疽污染的土壤、皮张、毛及炭疽尸体掩埋地中能存活数十年。如在粪堆中温度达到72~76℃时则可在4日内死亡。煮沸需15min以上,在121℃高压灭菌须10~15min才能杀死。消毒药为5%石炭酸经1~3天,3%~5%来苏儿经10~24h,4%碘酊经2h可杀死芽孢。畜舍、用具、粪便等现场消毒可用20%漂白粉,或3%~5%热氢氧化钠溶液、2%~4%甲醛、%过氧乙酸、%升汞液消毒。炭疽杆菌污染的皮张,浸于2%盐酸、10%的食盐中,在30℃下需48h,在18~22℃下需72h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流行特点各种家畜及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猪的易感性较低。病畜的排泄物及尸体污染的土壤中,长期存在着炭疽芽孢,当猪吃入含大量炭疽芽孢的食物(如被炭疽污染的骨粉等)或吃了感染炭疽的动物尸体时,即可感染发病。本病多发生于夏季,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能感染本病。猪对炭疽有一定抵抗力,但猪感染炭疽可能成为某些地区的重要传染源。当病畜尸体处理不当,形成芽胞污染土壤、水源、牧地时,则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猪发生炭疽病通常是因为摄入含有大量炭疽杆菌或活芽胞的饮水、骨粉及其它动物产品配制的饲料。此外猪被带有炭疽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可引起皮肤感染。炭疽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江河泛滥时容易发生传播。以往多呈地方流行性,现多为散发。多在人、牛、羊等发生炭疽时引起其发病。临床症状1、隐性型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因此,猪发生炭疽大多数是慢性,无临诊症状,多在屠宰后肉品卫生检验时才被发现,这是猪炭疽常见的病型。2、亚急性型(咽型)猪吃入炭疽杆菌或芽孢,侵入咽部及附近淋巴结以及相邻组织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咽炎,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颈部、咽喉部明显肿胀,黏膜发绀,吞咽和呼吸困难,颈部活动不灵活。口、鼻黏膜呈蓝紫色,后窒息而死。也有的病例可治愈。3、急性型(败血型)本型少见发生,变化,体温升高到41.5。C以上,精神沉郁,天死亡,或突然死亡。在国内只少数几次报道,主要是急性败血陛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紫。4、肠型此型不如咽型明显,发生肠炭疽时,主要表现消化功能紊乱,病猪发生便秘及腹泻,甚至粪中带血,重者可死亡,轻者可恢复健康.病理变化咽型炭疽剖检可见咽喉和颈部皮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头颈部淋巴结,特别是颌下淋巴结急剧肿大,切面因充血、出血而呈樱桃红色,中央有稍凹陷的黑色坏死灶。镜检见淋巴组织呈严重的出血、肿胀、坏死,外围有广泛的水肿区。肠型炭疽主要发生于小肠,多以肿大、出血和坏死的淋巴小结为中心,形成局灶性的肠粘膜呈出血性胶样浸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有红色浆液,脾软而肿大。肝充血或水肿,间有出血性坏死灶。败血型炭疽少见。诊断方法1实验室检查先从耳尖采血涂片染色镜检。有必要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从尸体左侧后一条肋骨后缘,切开腹壁,采取小块脾脏涂片染色镜检,然后用浸透碘酊的棉花纱布把切口填满。对咽喉部肿胀的病例,可用煮沸消毒的注射器穿刺病变部,抽取病料,涂片染色镜检。采完病料后,用具应立即煮沸消毒。染色方法可用姬姆萨染色法或瑞氏染色法,也可用碱性美蓝染色液染色,镜检时应多看一些视野,若发现具有荚膜的,单个、成双或成短链的粗大杆菌,即可确诊。也可进行环状沉淀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2类症鉴别咽喉部肿胀的炭疽病例与急性猪肺疫相似,但急性猪肺疫有明显的急性肺水肿症状,口鼻流泡沫样分泌物,呼吸特别困难,从肿胀部抽取病料涂片,用碱性美蓝染色液染色镜检,可见到两端浓染的巴氏杆菌。防治措施(1)炭疽的预防接种: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动物,每年均应作预防接种。接种前应作临诊检查,必要时要测体温。瘦弱、体温高、年龄不到1个月的幼畜,以及怀孕已到产前2月内的母畜不应注射疫苗。我国用于炭疽预防的菌苗有第Ⅱ号炭疽芽胞苗,各种家畜均皮下注射1毫升,两种芽胞均在注射后14日产生免疫力。(2)发生炭疽时处理。当病畜确诊为炭疽后,及时上报,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①病畜隔离治疗,假定健康畜群用抗炭疽血清作紧急预防接种。②住过病畜的畜舍、畜栏、用具及地面应彻底消毒。病畜躺过的地面,应除去表土15-20厘米,取出的土应与20%漂白粉彻底消毒,并将污染的饲料、垫草、粪便烧掉。③病畜尸体严禁剖解,应予以焚烧或深埋2米以下。尸体底部与表面应撒野上厚层漂白粉,尸体接触的车及用具用完后要消毒。④禁止动物出入疫点及输出畜产品和饲料,禁止食用病畜乳、肉。在后1头病畜死亡后或痊愈后,再过15天,至疫苗接种反应结束时解除封锁,解除前再进行曲1次终末消毒。

家畜、野生动物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情况下,绵羊、牛、驴、马、骡、山羊、鹿最多发病,骆驼、水牛及野生动物次之,猪对炭疽杆菌的抵抗力强,发病较少,犬、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野生动物,如虎、豹、狼、狐狸等吞食炭疽病死亡尸体而发病,并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人主要通过食人或接触污染炭疽杆菌的畜产品而感染。实验动物以豚鼠、小鼠、家兔较敏感。病畜是主要传染来源。炭疽病畜及死后的畜体、血液、脏器组织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大量炭疽杆菌,如果处理不当则可散布传染。本病传染的途径有三,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食人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受到感染。圈养时食人未经煮沸的被污染的泔水感染,农村放牧猪拱土被污染土壤感染。其次是通过皮肤感染,主要是由带有炭疽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及创伤而感染。第三,通过呼吸感染,是由于吸入混有炭疽芽孢的灰尘,经过呼吸道黏膜侵入血液而发病。炭疽芽孢在土壤中生存时间较久,可使污染地区成为疫源地。大雨或江河洪水泛滥时可将土壤中病原菌冲刷出来,污染放牧地或饲料、水源等随水流范围扩大传染。该病有一定季节性,夏季发病较多,秋、冬发病较少。夏季发生较多,与气温高、雨量多、洪水泛滥、吸血昆虫大量活动等因素有关。

急性和亚急性病猪,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慢性炭疽病猪治疗受到限制,但都必须在严密隔离和专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治疗。(1).血清疗法 抗炭疽血清是治疗炭疽的特效生物制剂,病初应用可获良好的效果。大猪一次量为50~lOOmL,小猪为30~80mL。可一半静脉注射,一半皮下注射。必要时可在12h或24h重复注射1次。为避免过敏反应,最好使用同种动物的抗炭疽血清。如用异种动物的血清,应先皮下注射0.5~lmL,观察后无特殊反应再注射全量。抗生素和抗炭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2).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以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猪每次肌肉注射40万~80万单位,每日注射2次,连续2~3天。土霉素1~29克,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或青霉素与土霉素、四环素同时使用。链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也有疗效。青霉素与磺胺合用,疗效更好。肠炭疽还需配合口服克辽林(臭药水),每日3次,猪每次为2~5mL。还需配合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工作。 对炭疽常发地区或威胁区的猪只,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中国应用的有以下两种菌苗。无毒炭疽芽孢苗:猪皮下注射。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不明原因死亡的猪只,不准吃肉,不能运到市场上去出售,应经兽医人员检验后做处理。禁止到处乱扔死尸,应在指定的地点深埋。屠宰厂、肉联厂应加强对炭疽的检疫工作,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发生猪炭疽后,立即向主管部门上报,迅速查明疫情,做出诊断,采取坚决措施,尽快扑灭疫情。①划定疫区、疫点,进行隔离、封锁,并严格执行封锁时的各项措施;在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痊愈后半个月,报请上级批准解除封锁,并进行一次大清扫和消毒。②对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用抗炭疽血清注射,或与抗生素同时注射,进行防治。③对污染的圈舍、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污染的饲料、粪便、废弃物烧掉;尸体应焚烧或深埋(菌体因尸体腐败而死亡,但也可能遗留后患,保留病原)。④在屠宰检验中,发现猪炭疽时,立即停止生产流程,全厂或车间进行消毒,按规定对检出病猪的前后一定数量屠宰猪进行无害化处理。⑤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一旦有发病者,及早送医院治疗。

猪炭疽病的预防论文

这个炭疽病是会传染的,当初就是人们在屠杀肉类的时候发生了感染导致传播范围逐渐扩大,我们应该做好预防,外出时做好手部消毒工作,尽量不要触摸外面的公共物品,在高风险地区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外出,近段时间还是不要吃肉类了。

对易感家畜定期注射炭疽芽胞苗是预防炭疽的根本措施。发生炭疽后应迅速查清疫情并报告疫情,划定疫区,实行综合防疫措施。对同群或与病畜接触过的假定健康动物应紧急注射炭疽疫苗。对病畜要在采取严格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死家畜的尸体严禁解剖,必须销毁。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场所、用具及尸体运输工具等应以漂白粉、苛性钠或升汞溶液消毒。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有外伤的人员不得接触上述工作。症状:1、肠型。此种类型基本没有临床症状,少数病猪会出现发热和食欲不振,稍微严重的会出现呕吐、腹式呼吸和腹泻的症状。发现这些症状,可以怀疑此病,不过这个类型并不严重,怎么说话,可能没开始治疗就自愈了。2、咽型。此种类型一般表现为病猪喜卧、体温升高,喉部以及颈部出现浮肿。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喘。这种类型很难被发现,解剖时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防疫部门联系。3、急性败血性。此种类型多发于仔猪,发生概率较低,但死亡率极高,发现此种类型建议放弃治疗。

急性和亚急性病猪,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慢性炭疽病猪治疗受到限制,但都必须在严密隔离和专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治疗。(1).血清疗法 抗炭疽血清是治疗炭疽的特效生物制剂,病初应用可获良好的效果。大猪一次量为50~lOOmL,小猪为30~80mL。可一半静脉注射,一半皮下注射。必要时可在12h或24h重复注射1次。为避免过敏反应,最好使用同种动物的抗炭疽血清。如用异种动物的血清,应先皮下注射0.5~lmL,观察后无特殊反应再注射全量。抗生素和抗炭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2).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以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猪每次肌肉注射40万~80万单位,每日注射2次,连续2~3天。土霉素1~29克,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或青霉素与土霉素、四环素同时使用。链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也有疗效。青霉素与磺胺合用,疗效更好。肠炭疽还需配合口服克辽林(臭药水),每日3次,猪每次为2~5mL。还需配合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工作。 对炭疽常发地区或威胁区的猪只,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中国应用的有以下两种菌苗。无毒炭疽芽孢苗:猪皮下注射。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不明原因死亡的猪只,不准吃肉,不能运到市场上去出售,应经兽医人员检验后做处理。禁止到处乱扔死尸,应在指定的地点深埋。屠宰厂、肉联厂应加强对炭疽的检疫工作,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发生猪炭疽后,立即向主管部门上报,迅速查明疫情,做出诊断,采取坚决措施,尽快扑灭疫情。①划定疫区、疫点,进行隔离、封锁,并严格执行封锁时的各项措施;在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痊愈后半个月,报请上级批准解除封锁,并进行一次大清扫和消毒。②对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用抗炭疽血清注射,或与抗生素同时注射,进行防治。③对污染的圈舍、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污染的饲料、粪便、废弃物烧掉;尸体应焚烧或深埋(菌体因尸体腐败而死亡,但也可能遗留后患,保留病原)。④在屠宰检验中,发现猪炭疽时,立即停止生产流程,全厂或车间进行消毒,按规定对检出病猪的前后一定数量屠宰猪进行无害化处理。⑤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一旦有发病者,及早送医院治疗。

这种病毒其实也是会传染的,我们所能够做的其实就是戴好口罩。

浅析猪病预防及对策论文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药物预防等。“防疫是生产的第一生命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是养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 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在生产过程中,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不采取称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不高即低,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3、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4、消毒不同步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扩散或传播,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讲,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决定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必须要与人流、物流、车流不同程度的接触,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是养猪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6、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二、疫苗免疫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方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3、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对猪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出现疫情。 4、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猪场应根据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由于猪场的监督力度不够或技术人员责任性不强,在操作中往往出现类似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出现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结果的出现。 三、引种与隔离不当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但是,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如果对新引进的猪隔离措施不当,会对原有猪群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引进种猪时,要安排适当的圈舍,与其它猪隔离饲养15-30天,并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在隔离期内未发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饲养。 四、病死猪及胎衣的处理不当 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及胎衣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及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对病死或剖解猪只及母猪产后的胎衣应立即无害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影响其它正常猪群的健康生长。 五、疫病检测不及时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如不能及时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六、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焚烧。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并对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环境及其它污染物进行彻底消毒。反之,则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七、在疫病防治方面主次不分 猪场的防疫工作,要结合本地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对疫病的防治效果。 八、防疫措施不完善 传统的养猪防疫似乎仅仅是兽医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九、不重视猪群的保健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当然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和关键的步骤。但是,对猪群的保健,也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对猪群进行保健,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会增加猪只的饲养成本,但是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十、对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不重视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定期的对猪体内外进行驱虫和杀灭蚊蝇和老鼠,消灭疾病的传播媒介,减少猪只疾病发生的机会。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经常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干燥、温度适宜、干净卫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对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 m宽的防风林。 猪舍若能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好处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场内的风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10%~20%;还可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臭气减少50%;尘埃减少30%~50%;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20%~80%。 生活在这样一个绿化美化环境中,不仅能使长期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感到心旷神情,也能使终生关在笼舍内的猪感受到清晨闻啼鸟,夜听虫蛙鸣,阵阵青草香,飓飓风雨声,仿佛又回归到大自然。 所以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步步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吗?

猪病预防: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是因为只要发病就会带来损失。日常通过饲养管理让猪不发病或少发病。1、 运动可以促进健康: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畅通,在大圈饲养的妊娠母猪,比在定位栏饲养的妊娠母猪利用胎次至少多胎以上,死胎比例也会减少。2、 寒冷、潮湿、不卫生,是腹泻病的发生主要原因,而这三项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如果让仔猪处于干燥、卫生、温暖的环境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腹泻。3、 水肿病的发生与营养有关,是因为蛋白过高而能量不足时引起的蛋白中毒;蛋白过高,则必须将蛋白转化为其它成分,多余的含氮成分需要肾脏处理,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出现排水困难,从而引起水肿。有时发生的水肿病是因为玉米水分过大;而某些水肿病却是和营养落差有关,是在换料时突然将优质的乳猪料换成普通的仔猪料造成的;这两种料的蛋白都是19%左右,但前一种的赖氨酸是,而后一种的赖氨酸只有,两都相差,而后一种料中的这并不能起到蛋白的作用,还需要肾脏排泻,从而发生了水肿病。4、 呼吸道病的发生与空气质量有关,冬春季保育舍呼吸道病多发,主要原因是舍内空气质量差,氧气不足、废气过多所致;因为氧气不足,就需要增加呼吸次数,加重肺脏负担,过重的负担会引起疲劳,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受感染而发病。5、 乙脑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则与蚊子有关,这也就是这两种病容易发生在蚊虫比较多的南方地区的夏季的原因,而北方蚊子少的地方则发病率低。如果猪场发生过类似疾病,可以从消灭蚊子入手。6、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与皮肤的结实程度有关,也与剪牙及打耳号时消毒有关;而皮肤不结实,是因为缺营养,可能和母猪饲料中缺乏一些B族维生素有关;而通过伤口感染则属于管理不当,注意剪牙等工作的细节,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病的发生。7、 而圆环病毒病的发作,则与各种条件关系很大,因为营养合理,环境到位的情况下,即使感染了圆环病毒,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或是症状很轻。外国发现圆环病毒的时间比我们早得多,但没有多大损失,是因为他们更重视营养、环境、管理。8、 许多猪场母猪淘汰的原因是因为意外因素,一个猪场因漏缝板质量差,将哺乳母猪的乳头割去,不得已而淘汰;一个猪场因地面太滑,临产母猪上床时一次次滑倒,导致流产;一个猪场的地面不平,蹄部陷入坑中骨折;还有的猪场母猪卡在栏杆中被卡死。还有的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引发大面积生殖道感染而失去种用价值。9、 而后备母猪的不发情、难产及断奶后不发情,则更是与养有直接的关系,而不发情及难产造成的损失比一般的病更大。解决大体重不发情,需要在后备阶段采取相应措施,如光照、运动、公猪刺激等;而预防难产,需要控制配种时间,在达到八月龄、体重达成年体重的60%、发情两次以上配种最为适宜;而断奶后不发情,则需要在哺乳期间给以更丰富的营养,以防掉膘严重。

论文炭疽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防治炭疽病可采取以下方法:

(1)轮作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的津研系列、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1号、中农5号、中农13;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较抗炭疽病。

(3)种子处理

播前可用55℃温水浸种20~3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的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或25%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或50%利得(福·异菌)可湿性粉剂拌种。

(4)栽培防病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地膜覆盖和滴灌、管灌或膜下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瓜,避免阴天或有露水时进行农事操作,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应加强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利得(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50%翠贝(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或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炭疽病菌在适宜条件下繁殖量很大,用药要早,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次以上。

一、植物炭疽病的预防措施1、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管理工作。2、在种植前,需要在土壤中施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为了提升抗病性需要提升高磷钾肥比例。3、做好种植园区的管理,定期做清洁和消毒,及时做好排水工作。4、在发病前期,及时将发病部位剪除后做烧毁处理。5、在浇水时,注意浇水方式,不宜从植株顶部进行。6、在种植时,控制种植密度,保证园区空气流通。7、在冬季时,及时对园区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二、植物炭疽病的治疗措施1、蔬菜炭疽病(1)选择西姆化工-炭疽治疗蔬菜炭疽病。(2)在发病前期,将药剂稀释1500倍左右后进行喷洒。(3)在严重期,每隔大约7天喷洒3次。2、花木炭疽病(1)选择炭特灵药剂治疗水果炭疽病。(2)在做好预防工作后,及时喷洒炭特灵的500倍药液。3、水果炭疽病(1)选择咪鲜溴腈菌药剂治疗水果炭疽病。(2)对于治疗西瓜和柑橘,矮化、畸形、溃烂等症状有不错的疗效。

炭疽的预防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方面重点防范。

(1)管理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为止。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禁止食用和出售病畜肉、乳。死畜应焚毁或加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米以下,不得屠宰、剥皮。

(2)切断传播途径。禁止疫区牲畜及畜产品外运,对病人的用具、被褥、衣服、分泌物及排泄物,分别采用煮沸、高压蒸汽或漂白粉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对防止炭疽传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3)保护易感人群。对从事畜牧业生产、加工、屠宰的人员,兽医工作者和疫区的人群,均应每年进行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炭疽的发病率。

浅析猪狂犬病的防控论文

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达IOO%。本病的传播主要受病犬、猫咬伤或抓伤所致,皮肤黏膜受损伤时,接触病畜也可能受感染。狂犬病潜伏期差异性很大,伤口离头部(中枢神经)愈近,潜伏期愈短,一般为2-6周。被咬伤后,因局部发痒而不停地摩擦,有时会擦出血来,以后病猪出现流血、咬牙、狂躁不安、叫声嘶哑、横冲直撞,常常攻击人和其他家畜。间歇期时常钻入垫草中,稍有声响,一跃而起盲目乱窜,最后发生麻痹,经过2-4天死亡。剖检常见病猪口腔和咽喉黏膜充血、糜烂,胃内空虚却有异物,如破布、毛发、木片等,胃肠黏膜充血或出血,硬脑膜有充血。最重要的是左大脑部海马角,其次是小脑和延脑处的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防治措施](1)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包括及时捕杀病畜,对家养的动物如犬、猫等应按时接种狂犬疫苗。(2)猪一旦被疯犬咬伤、抓伤,应及时处理伤口,可扩大创面,使伤U局部出血,然后用肥皂水、升汞、5%碘酊、3%碳酸或75%酒精处理伤口;也可采用烧烙术处理局部,然后立即肌肉注射狂犬病灭活疫苗,剂量为5-10毫升,第一次注射后,间隔3-5天再重复注射一次。(3)对严重病例或被咬伤的猪,注射一定量的高免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既可起到预防作用,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猪群中常呈爆发性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0%,育肥猪出现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现象,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之一。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它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配合治疗。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本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种猪要定期进行灭活苗免疫,育肥猪或断奶猪也应在2一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如果只免疫种猪,育肥猪感染病毒后可向外排毒,直接威胁种猪群。另外感染猪增重迟缓,饲料报酬降低,推迟出栏,间接损失也是巨大的。鉴别鉴别诊断猪伪狂犬病病毒鉴别诊断方法是在使用基因标志疫苗的基础上应用的-类诊断方法。由于prv中存在多个非必需糖蛋白基因,缺失这些基因的病毒突变株不能产生被缺失基因所编码的糖蛋白,但又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与免疫原性。将这种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注射动物后,动物不能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因此,可通过血清学方法将自然感染野毒的血清学阳性猪与注苗猪区分开来。猪伪狂犬病预防与治疗推荐方案:预防:l.采取严格消毒防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与营养,减少应激。2.免疫前两周在饲料中添加替米先+瑞特奇+普诺康,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倍力奇。3.母猪配种前及产前注射伪狂静(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4.仔猪3日龄伪狂静滴鼻,45日龄注射伪狂静l头份。治疗:对已发生本病的猪群,可采用下列方法。l.加强消毒:(金)卫康(l:400)带猪喷雾消毒,每日2次。2.全场紧急接种伪狂静。

对猪伪狂犬病的防制,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当前生产中我国猪伪狂犬病发展的新特点,国内外对本病防制和净化的最新技术撰写此书。本书内容共分8个部分,分别论述了猪伪狂犬病的概况、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免疫和疫苗以及防制措施等。

  • 索引序列
  • 浅析猪炭疽病的预防论文
  • 猪炭疽病的预防论文
  • 浅析猪病预防及对策论文
  • 论文炭疽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浅析猪狂犬病的防控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