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杨艺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杨艺

发布时间: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杨艺

万幸你们发现了 ,脑干出血非常危险。即使1-2ml也有可能致命脑干(brainstem)是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上面连有第3~12对脑神经。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脑干内的灰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质块,叫“神经核”。神经核与接受外围的传入冲动和传出冲动支配器官的活动,以及上行下行传导束的传导有关。此外,在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若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搏、血压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目的 提高脑干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积极实施气管切开术、亚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代谢、晶体与胶体脱水剂联用并兼顾肾脏保护、抗氧化脑护剂的早期大量应用、较早投用活血化瘀药物,多学科协作及完善的护理与康复训练。结果 18例病人中12例好转出院;2例闭锁状态;2例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因经济拮据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救治成功率(含放弃治疗者)。结论 脑干出血综合救治的成功率高,收效显著,值得向同仁推荐。 关键词:脑干;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低温;综合救治 中图分类号: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我们近期成功地救治了18例脑干出血病例。兹作如下介绍,以飨同仁。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自至我科共收治脑出血148例,其中脑干出血18例,占脑出血%。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40-65岁,平均岁。起病形式:均为动态发病。既往有高血压史16例,心肌梗塞1例,糖尿病2例,既往均无脑出血、脑梗塞史。18例病人中入院距发病时间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4小时。入院时神志模糊或烦燥不宁8例,浅昏迷2例,中度昏迷2例,重度昏迷例6例,血压190~220/110~129mmHg ;平均血压197±21/118±7mmHg。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出血量在1ml~10ml之间。其中单纯桥脑出血6 例,累及中脑8 例,延髓4例。破入环池或第4脑室6 例。 救治方法: 入住CCU当即吸氧、心电监护,取15°去枕卧位、头部低温保护、保留导尿、打开静脉通道(留置针);即脱水降压、脑保护剂应用;凡伴有鼾声大作呼吸不畅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无高凝倾向者入院3-4天适量使用1种止血剂(6-氨基已酸或止血芳酸);48小时后下鼻饲管以保障热量的供给和药物的服用;燥动或出现高热者均采用亚冬眠疗法;适时应用中药活血化瘀;预防感染、加强护理与康复训练等。 治疗结果 14例行气管切开术,12例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天数最长50天,最短不足1 天,平均天;12例好转出院(存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复视、周围性面瘫、一侧肢体轻瘫等)2例闭锁状态;2例经积极救治情稳定,因经济拮据不足一周放弃治疗出院;2例入院后12小时内死亡(均拒行气管切开术),出血量均大于5ml,救治成功率(含虽救治成功但最终自行放弃治疗者)。 典型病例:张某,男,55岁。发病前有过劳、饮酒,凌晨5:30下床时突感头晕右肢无力,唤120接诊,途中有呕吐、小便失禁。即行脑CT示:“脑干二个层面片状高密度影,伴局部水肿至第四脑室及环池受压”。6:30抬送CCU。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否认有糖尿病及心梗、心绞痛史。入院体检:T ℃,P 120次/分,BP 192/120 mmHg,醒觉状态,燥动不宁,鼾声如眠。双瞳孔如针尖状,左眼裂小于对侧,左鼻唇沟略浅,右肢少动,右足轻外展,双病理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9/L,中性77%,淋巴23%;电解质及肾功无异常;CCG:“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诊断:脑干出血。即予镇静、降颅压(甘露醇加甘油果糖)、降压等处理。2h后病人出现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SpO2)由98%降至82%,即行气管切开术后上述症状改善,脉搏、血压恢复正常。10h后病人体温升至℃即实施亚冬眠疗法。实施机械呼吸至自主呼吸恢复,SpO2维持在98%以上,于72h后撤用呼吸机,仍保留气切插管。鼻饲,每日电解质、肾功监测,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大剂量维生素C及脑甙肌肽等脑保护剂应用。住院第6日投用香丹2支加入5%GS250ml静点qd。第8天停用冬眠,病人意识恢复,第15天拔除气管插管即可言语。多次复查CT,第20天CT示脑干血肿完全吸收,第25天病人遗有复视、左侧周围性面瘫、右肢肌力5-出院。初期病人功能姿势体位的摆放与被动运动以及后期肢体及语言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 讨论 本组治疗成功率较高的经验主要在于:①打消顾虑,积极实施气管切开术;②积极采取冬眠疗法、头部低温保护以降低脑细胞代谢,不过早使用促醒剂,最大限度降低病人脑功能负荷;③积极有序降颅压治疗:晶体脱水剂与胶体脱水剂(人血白蛋白)联用;④抗氧化等脑护剂的早期大量应用;⑤适时投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制剂;⑥补给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重点护理;⑧完善的脑血管病综合救治体系建立与运作(卒中单元理念的实施与多学科协作)。 脑干出血并延髓麻痹、鼾声大作头部摇摆震动,不利脑部保护并势必加重病情。以往因顾虑护理工作强度大、手术风险等因素,对实施气管切开持谨慎态度。将脑干出血伴鼾声大作作为气切手术指征是一大胆赏识;亚低温疗法,能降低组织的耗氧量及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1]。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还可防止或减轻脑损伤后的反应性高热,延长脱水剂的作用时间。对继续出血者还可使出血停止[2];在危重急性期避免过早使用脑细胞兴奋激活药物,是对脑细胞的最好保护;降颅压治疗,尤其是对高龄患者,甘露醇用量要慎,最好辅以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的应用不仅是极好的增强免疫、营养支持药物,同时也是提高体内胶体渗透压降低颅内压之良药;应用脑细胞保护剂,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对脑干出血的救治是有益的;近年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受到重视[3]。按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为之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等理论,并结合临床客观“瘀血证”的依据和脑出血的自止性。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 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4]。抗生素及抗溃疡药物的早期应用对预防感染和消化性溃疡是必要的;补给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引入“卒中单元”理念,多学科协作,全面规范的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是脑干出血救治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主编.临床神经病学[M].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秦得营,李向锋 .亚低温辅助治疗脑出血[J]. 中原医刊.2003,30(7):24-25 3. 王伟 .近年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研究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7):672-674 4.黄颖 .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5): 279-281 注:本文发表于《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1月第4卷第一期83-84页 作者:陈健,系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接续,中脑头端与间脑相接。延髓和脑桥恰卧于颅底的斜坡上。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经由脊髓传至脑的神经冲动,呈交叉方式进入:来自脊髓右边的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左边,然后再送入大脑;来自脊髓左边者,先送入脑干的右边,再传到大脑。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科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北京超声医学会常委兼秘书;北京超声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会超声介入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超声医学会血管与浅表器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工程学会肌肉骨骼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超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委;《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编委。主要科研成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 1994年-199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1999年-200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7)。获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重点资助(1997),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0)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1篇:2篇论文发表于国际神经外科专业杂志上,参加编写《神经外科学》(1997),《神经外科手术学》(2001)等专著。杨 俊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中心脊髓病区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多年。1990年在日本东京墨东医院神经外科作访问学者, 1996 年在日本大阪国立血管病中心神经外科研修。在专业杂志发表了多篇专业文章并获奖。从1996年以来专心从事脊髓神经外科工作。专业涵盖脊髓肿瘤,颅颈畸形,脊髓空洞,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每年收治病人例数和手术质量,在国内外名列前茅。2012年被评为中国名医百强榜百强名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7 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993 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毕业,进行了癫痫的外科治疗研究。 1996 年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主要专长为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包括癫痫、帕金森病、疼痛及立体定向手术等,现为《功能性及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及《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济南军区神经外科医学中心主任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军区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委泰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擅长显微手术治疗脑、脊髓肿瘤、脑血管疾病及颅脑外伤的救治。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运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难治性精神病、脑瘫的微创手术有专长。是我国知名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并提出脊髓中央管隔膜形成是脊髓空洞症发病原因,显微镜下切除脊髓中央管隔膜治疗脊髓空洞,在国内外属首次发现,目前此项手术达500余例。采用终池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脊膜彭出、脊髓栓系病,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注意对大、小便功能的保护,效果居国内领先。精通各种开颅锁孔手术技术,经单鼻孔入路治疗的垂体瘤300余例。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达200余例,全切率达95%,术中面神经功能保留达85%,达国内先进水平。经口腔入路治疗先天性寰枢关节脱位20余例。高颈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切除达100余例。目前承担军内、省内科研课题3项。获得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6项。参与编写《神经外科手术规范及典型病例点评》、《小外科学》等3部。已招收博士后1名,硕士14名。发表论著100余篇。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性专科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济南军区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知名功能神经外科专家。从事功能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救治各种类型颅脑损伤经验,长期致力于脑、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擅长对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颅内各种疾病。带领本专业同行在国内率先开展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难治性精神病;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微创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微创手术治疗脑瘫等功能神经手术。对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精神病、脑瘫的诊疗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已开展上述手术数千例。工作特色:帕金森病: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开展帕金森病、扭转痉挛、原发性震颤、难治性精神病(强迫症、精神分裂、躁狂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的微创手术; 疼痛: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开展微血管减压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治疗,在手术中判断手术后的疗效,为术中决定手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并开展顽固性疼痛的立体定向手术、慢性吗啡泵和脊髓电刺激手术; 脑瘫:应用神经电刺激并结合多导联电生理技术开展痉挛型脑瘫的功能性选择性后根手术(FSPR)治疗;克服了主观经验的缺陷,使手术切除后根的比例变得更科学、更客观,提高了手术的疗效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对成人脑瘫外伤 肿瘤及血管病后遗症引起的痉挛瘫状态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国内率先开展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建立程序化系统治疗方案,避免了诊断和治疗的诸多问题和争议。使治疗手段个体化,更有利于病人的诊治;癫痫:应用视频脑电和PET检查结合MR ,综合评价手术指征,并采用术中脑电监测技术开展癫痫的外科治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军队医疗成果奖数项。

神经病学精神医学多选题 作者:秦震,施慎逊 主编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4-07-01内容简介 本书是按《神经病学》、《精神医学》全国教材、教学大纲和上海医科大学自编教材内容编写而成,可供临床医学各专业本科生复习用,也可供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用。本汇编出版同时,还制作了电脑软件可供临床教师命题和考试管理用。 作者简介:姓名: 秦震 所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性 别: 男 职 称: 教授 所在科室: 神经内科 主治疾病: 高血压性脑病,急性脊髓炎,昏迷,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头痛,失眠症,流行性乙型脑炎,老年痴呆,晕厥,三叉神经痛,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坐骨神经痛,脑动脉硬化症,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偏头痛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临床神经生理学、针灸和气功。 上海市人,1931年生。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曾任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神经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组副组长,《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主编等。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国家级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秦震教授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临床神经生理学、针灸和气功。在国内率先进行座中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和经CT等证实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自然史研究。先后完成国家"七五"课题"急性脑缺血模型发病机理及新药治疗"获199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国家"八五"课题"急性脑缺血卒中并发脑水肿发病机理及防治"获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指导第1位研究生完成的"重症肌无力搞突角前膜抗体研究"获广西壮族自治区1988-1989年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中青年医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大鼠实验性局灶脑梗塞体积测定及抗脑缺血药筛选"的研究获上海市1992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5-1997)"硫脂在神经鞘膜损害中的致病作用"首次证明硫脂致敏能造成实验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炎。 先后发表论著120余篇,医学著作编写11部。单独撰写的《临床神经生理学》为国内编写的唯一的一部专著。至1997年7月已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8名。现读博士生3名。研究生论文获省市以上奖励者4人次。因从事和领导组织医、教、研等成绩被美国传记公司列入1994年印发的《国际杰出领导者人名录》(第5版)。 1987至1989年先后应邀为德国格丁根(Gottingen)大学医院临床神经生理科,瑞典伦德(Lund)大学医院,斯德哥尔摩大学呼丁格(Huddinge)医院,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大学医院,巴多互(Padora)大学医院,瑞士苏黎世大学院,法国巴黎萨彼里埃(Sapletriere)医院、蒙彼里埃(Montepiere)大学医院,英国伦敦大学皇后广场(QueenSquare)神经病学研究所,苏格兰圣安德罗斯()大学医院心理研究所,荷兰赫洛宁根(Groningen)大学医院等神经科任客座教授,在QueenSquare访问期间被授予名誉客座研究员称号。1992年应邀为英国纽克塞大学药理系和牛津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1994年被邀为MayoClinic(梅奥医院)和密歇根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客座教授。为美国纽约科学家特邀成员,美国神经病学学院访问成员。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网页链接  到这个网站上查看

您好,经过期刊导航网小编认真整理,推荐以下期刊,希望有所帮助: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链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链接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链接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链接

................等等,更多期刊问题可以咨询期刊导航网在线客服,希望有所帮助

如下:

1、《白血病·淋巴瘤》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本刊是以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为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专业的学术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各大检索数据库收录。

2、《儿科学研究(英文)》

旨在传播有关儿科研究临床观察的前沿知识。它专注于临床护理,临床实践和该领域的转化医学,该刊鼓励与儿科内科、外科、放射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社会学与历史、预防保健、药理学和许多儿科亚专业相关的贡献。

3、《国际病毒学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本刊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专业刊载病毒学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医学期刊。

4、《国际儿科学杂志》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

5、《国际呼吸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原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81年创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大16开,半月刊,80页。

中华神经医学投稿后直接提交终审材料。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神经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进入终审接收可能性很大,故中华神经医学投稿后直接提交终审材料。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精神病学学术期刊,原名为《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起年更名为《中华精神科杂志》。本刊以从事精神疾病预防、医疗和科研的高、中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刊登对精神病学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章,报道精神病学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精神病学研究的学术交流。本刊为我国精神科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核心期刊,被多个权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曾获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银奖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排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前百名中。国内统一刊号:11-3661/R邮发代号:2-69《河北精神卫生》《上海精神医学》,相信对你有用。不懂的可以加我

因为不能转载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所有学术类文章(包括论著、述评、专论、综述、病例报告、学术讨论、临床病例讨论等)均需要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详细,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述评、专论、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讲座、综述、学术评论、学术争鸣等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提供200字以内的简短中英文摘要即可。2.本刊采用网上投稿。作者也可从本刊网站投稿。作者登录此网站并注册后即可在线投稿(所投稿件中请删除作者姓名及单位等相关信息),此网站同时可供作者在线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3.网上投稿后需将下述材料寄至编辑部:(1)不含作者和单位信息的稿件一份,另附纸注明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Email、电话及稿号。(2)在投稿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逐项填写后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需附基金证书复印件。(4)知情同意书(informedconsent):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研究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伦理委员会(ethicscommittee,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5)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6)临床试验研究需提供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二、稿件处理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作者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的作者,在1个月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正在本刊审阅的稿件,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对证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重复发表等问题必须撤稿的稿件,本刊将尽快刊出撤稿声明。三、有关著作权事项1.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编辑部说明)。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只寄来1份稿件,即使该稿件论文学术质量很高,也很难优先发表,因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规定的审稿制度决定了,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4、临床神经病学杂志这四种杂志是神经内科学专业的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应该是周期挺长的 中华牌的都长,大概要1到1年半左右,有计划还是尽快投吧,越早越好,晚了就麻烦。国际病毒学杂志 也是中华医学会主办,我倒是可以操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时报道神经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促进神经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办刊宗旨。以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及基础神经科学领域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以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杂志为目标。

中华精神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精神病学学术期刊,原名为《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起年更名为《中华精神科杂志》。本刊以从事精神疾病预防、医疗和科研的高、中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刊登对精神病学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章,报道精神病学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精神病学研究的学术交流。本刊为我国精神科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核心期刊,被多个权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曾获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银奖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排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前百名中。国内统一刊号:11-3661/R邮发代号:2-69《河北精神卫生》《上海精神医学》,相信对你有用。不懂的可以加我

因为不能转载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所有学术类文章(包括论著、述评、专论、综述、病例报告、学术讨论、临床病例讨论等)均需要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详细,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述评、专论、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讲座、综述、学术评论、学术争鸣等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提供200字以内的简短中英文摘要即可。2.本刊采用网上投稿。作者也可从本刊网站投稿。作者登录此网站并注册后即可在线投稿(所投稿件中请删除作者姓名及单位等相关信息),此网站同时可供作者在线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3.网上投稿后需将下述材料寄至编辑部:(1)不含作者和单位信息的稿件一份,另附纸注明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Email、电话及稿号。(2)在投稿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逐项填写后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需附基金证书复印件。(4)知情同意书(informedconsent):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研究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伦理委员会(ethicscommittee,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5)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6)临床试验研究需提供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二、稿件处理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作者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的作者,在1个月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正在本刊审阅的稿件,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对证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重复发表等问题必须撤稿的稿件,本刊将尽快刊出撤稿声明。三、有关著作权事项1.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编辑部说明)。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网,上面有最全的期刊大全,并且都有真实的杂志社投稿信息。最重要的是,在该网站上搜您论文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出适合您文章的刊物,投稿的话,挑选刊物的余地很大,去看看吧。百度万维书刊就找到了。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中国卒中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索引序列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杨艺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 中华精神与神经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