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主编简介:丛玉隆,男,1947年5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医技部临床检验科主任兼全军医学检验指控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1994年以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检验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总编辑等职。
任龙喜,教授,1959年出生于河北。1984年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医院骨科工作。1993~1997年在日本山形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担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主任、骨科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9年12月创建《唐山市脊柱脊髓伤病防治研究中心》。2001年以人才引进调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担任骨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8月赴日本大阪丸茂仁病院学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技术,同年11月将PLDD技术应用于临床。2002年12月创建“北京市朝阳区老年脊柱一关节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同年主办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第一届全国颈椎病诊断治疗新进展高级讲习班”。2005年10月创建“日中医学交流中心中国PLDD培训基地”,同年并连续4年主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全国PLDD微创技术高级讲习班”。现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光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脊髓损伤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微创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保健杂志》副总编辑。先后承担国家教委、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关于脊柱一关节方面多项科研项目,其中有4项是关于PLDD治疗颈腰椎病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几年来,获国家专利三项,著书五部(主编三部、副主编二部),在国际及国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有关PLDD文章15篇。曾先后获得省部级、市级、区级科技进步奖4项。培养骨科硕士研究生9名。2005年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闫小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担任《中华临床杂志》、《中华实用医学杂志》和《军医进修学院学报》编委,《中华中医医杂志》常务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等期刊杂志特药审稿人。从事呼吸内科医疗、保健、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专业技术全面,对急性肺损伤临床及基础研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发表了论文70余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与撰写专著5部,获三等奖一项,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1956年5月出生,1980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老年病、呼吸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专业特长:从事中医内科30年,临床重视中医辩证与西医病相结合,治疗与调养相结合,治法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突出中医特色。擅治病种: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变异型哮喘、老年人哮喘、肺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纤维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陈衍,职业教育学者,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1,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2,《职业技术教育》副总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3。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多部。已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获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理论研究奖。
2022年11月24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编辑部对原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等人关于“新冠肺炎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的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关注声明。该论文披露了对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在当年6月至9月期间完成的集中随访的研究结果。该论文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COVID-19患者报告了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比如疲劳或肌肉无力。《柳叶刀》编辑部上述关注声明称,《柳叶刀》编辑部在询问通讯作者后,于2022年11月7日被告知,涉事论文中使用的“数据集中的一些变量被错误地打乱了顺序”。“鉴于这些数据错误的程度,我们现在对‘6个月’论文发表关注声明,同时将进一步调查,包括对更正后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和临床审查。”2022年11月24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编辑部发布的关注声明涉事论文的标题是《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6个月临床结局:一项队列研究》,于2021年1月8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上。该论文标明,曹彬、张定宇和王健伟贡献相同。曹彬为论文中标注的通讯作者。其中,曹彬的署名单位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相关网页2021年1月11日发布的信息称,上述研究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黄朝林、黄立学、王业明、李霞、任丽丽、谷晓颖、康亮、郭丽和刘敏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评估了COVID-19对患者的长期结局影响。“研究发现,76%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持续症状。疲劳、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也频繁出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曹彬教授表示:‘因为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疾病,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我们的随访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然会继续受到该病毒的至少部分影响,出院后的医疗照护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住院时病情更重的患者。我们的研究也提示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更长期随访研究的重要性,以便了解该疾病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全面影响。’这项随访研究于2020年6月16日至9月3日期间完成,入选了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龄5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发病后186天。”中日友好医院相关网页上述信息称。《柳叶刀》编辑部关注声明针对的文章。该论文称,随访发现,76%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存在至少一个持续症状上述论文的署名作者有ChaolinHuang、LixueHuang、YemingWang、XiaLi、LiliRen、XiaoyingGu、LiangKang、LiGuo、MinLiu、XingZhou、JianfengLuo、ZhenghuiHuang、ShengjinTu、YueZhao、LiChen、DecuiXu、YanpingLi、CaihongLi、LuPeng、YongLi、WuxiangXie、DanCui、LianhanShang、GuohuiFan、JiuyangXu、GengWang、YingWang、JingchuanZhong、ChenWang、JianweiWang、DingyuZhang、BinCao。什么是新冠长期症状?在上述论文发表约一个月前,2020年12月,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社论称,“直面新冠长期症状困境”,并称,在2020年11月底举办的2020“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曹彬介绍了关于武汉COVID-19患者长期结局的情况,并警示,一些出院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可能会持续至少6个月。我们称之为‘新冠长期症状’,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医学问题而且现在就需要采取行动来应对。”在上述涉事论文发表7个月后,2021年8月,曹彬、王健伟等人在《柳叶刀》上发表了对此前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患者中的1276名患者随访一年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还存在至少一种后遗症状的患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下降到12个月时的49%。”论文的标题是《新冠肺炎住院幸存者的1年临床结局:一项纵向队列研究》。对1276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随访一年的研究结果但该论文在首次发表后进行了更正。其更正后的版本最早于2022年5月5日发布在《柳叶刀》网站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个月论文”提及,在新冠肺炎发病6个月后,幸存者报告还存在至少一种症状的比例是76%。但上述“1年论文”提及的相关比例为68%。《柳叶刀》目前尚未披露其关切声明中提及的“数据不一致”是否为这一比例。《柳叶刀》编辑部2022年11月24日发布的上述关注声明称,“在收到了一位研究人员关于这两篇文章之间数据不一致的询问,我们向这两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寻求解释。2022年11月7日,《柳叶刀》编辑部被告知,‘6个月’和‘1年’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是由于‘用于6个月的论文的数据集中的一些变量被错误地打乱了顺序’。鉴于这些数据错误的程度,我们现在对‘6个月’论文发表关注声明,同时将进一步调查,包括对更正后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和临床审查。如有更多信息,我们将立即更新此通知。”此外,2022年5月11日,曹彬和王健伟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上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了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中1192人随访两年的研究结果。该论文称,从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2469新冠肺炎患者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其中1192人在三次随访中完成了评估,被纳入最终分析;94%的人、1119人参加了感染两年后的面对面访谈。总体而言,新冠康复患者在首次感染后两年时的健康状况仍然差于普通人群,这意味着部分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康复。“还存在至少一种后遗症状的新冠肺炎幸存者的比例从6个月时的68%,显著下降到2年时的55%,疲劳或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该论文的标题是《新冠肺炎住院幸存者的2年健康结局:一项纵向队列研究》。该研究被媒体报道为“全球新冠最长随访”。对1192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随访2年的研究结果此外,据《柳叶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1年7月17日,该期刊发表一项针对英国302家医院超过7万人的观察性研究,发现每两个COVID-19住院患者中会有一人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及谷晓颖在一篇相关评论中写道:‘考虑到全球有大量的SARS-CoV-2感染者,COVID-19后急性期的公共卫生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分析COVID-19后急性期整个临床疾病谱的多种表现之外,还需要在具有不同人口和临床特征的人群中开展进一步研究,以阐明COVID-19后急性期尤其是远期COVID-19的病理生理机制。此外,还需要研究血清学特征,以及急性SARS-CoV-2感染导致的免疫异常和炎症损伤对后急性期或长期COVID-19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官网显示,曹彬,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是诊疗呼吸系统感染;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管委会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委员、《ClinicalRespiratoryJournal》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杂志编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显示,王健伟,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2月至今,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克里斯托弗_梅里埃实验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院校科技管理处处长。2019年6月任副院校长、党委常委。上述信息称,王健伟主要从事重要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曾获多项人才计划项目支持,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Biosafety&Health杂志执行主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创刊于2006年7月,本刊以促进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的发展,提供救援医学和应急管理科学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办刊宗旨。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院外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心肺复苏医学以及中国唯一冠以“灾害医学”刊名的医学期刊。2008年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9年版引证报告显示最新影响因子为。
陈衍,职业教育学者,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1,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2,《职业技术教育》副总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3。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多部。已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获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理论研究奖。
《春韵》获加拿大第二届枫叶奖佳作奖。《春天、有阳光的中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五届新人新作展。《红尘》入选21世纪中国画赴澳大利亚展。《春寒》入选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关东春晓》参加200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提名展。《大雪》参加今日美术馆当代青年美展。《烽火少年》获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铜奖。《有阳光的中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2001年全国中国画展。《热土》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铜奖。《早春、那片土地》入选中国第二届美术金彩奖。《塞外春晓》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海潮杯中国画大展金奖。《待》参加中国美协菜乡情中国画大展。《关东春雪》获中国美协2004年中国画大展铜奖。《春到塞北》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关东春潮》获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大展优秀奖。《烽火少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北方冬天的肖像》参加中国美协“黄河壶口”中国画提名展。《高原春雪》参加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北方春天的肖像》参加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羲之小像》获纪念王羲之诞辰全国书画展铜奖。《春雪》参加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美术特展。《春天里的雪》参加中国美协长江颂中国画提名展。《畅想春天》参加中国美协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关东烟》第二届齐白石奖优秀作品奖。《北方春天还很寒冷》叶浅予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春分时节》参加2009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北方印象》参加中国国画家协会学术邀请展,获优秀作品奖。2007年在吉林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2010年被评为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30位人物画家。2010年作品《高原印象》参加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主体艺术邀请展。2010年作品《秋醉》参加第二届大漠敦煌当代中国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2010年《秋叙》参加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邀请展。2010年作品《走古道》参加中国画名家扇面精品邀请展。2011年作品参加东方水墨书画专刊学术邀请展。2012年作品《北方三月》参加为农民工塑像-当代中国画主题创作展。2012年作品《陕北老汉》参加情系红都写意延安中国画展。2012年作品《北方印象》参加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第三回展)作品展。2012年作品参加“吴韵松风”吉林市画院、无锡书画院美术作品联展。2013年作品参加“松风吴韵”吉林市画院、无锡书画院美术作品联展。2013年作品参加“国画印象2013中国画品牌名家”邀请展。2013年作品参加“心像.南北”吉林市画院、扬州市国画院作品联展。2013年作品《冬捕系列》参加中国画学会中国画作品邀请。2013年作品参加“点击实力-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学术作品展”。2013年作品参加“吉林市画院建院25周年”。2014年作品参加中国画学会学术邀请展。2014年作品参加“心像.南北”吉林市画院、扬州市国画院作品联展。2014年作品参加“松水扬风——吉林市松花江美术馆首届当代中国画四人展”。2014年作品参加“海岳风化-第二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邀请展”。2014年作品参加“松漓清韵”吉林市画院、桂林画院作品联展。2014年作品参加“正大气象”吉林市青年美术家大幅画展。2015年在吉林举办“傲雪迎春”梅花作品个展。2015年作品参加“江海丹青”南通书画院、吉林市画院作品交流展。2015年作品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画学会主办的“中国画学会展”。2015年作品《春天叙语》参加“气正道大”当代主流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美术杂志、美术观察杂志、荣宝斋杂志、中华儿女、中华名流、中国画家、中国书画博览、今日美术、中国书画报道杂志、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神州诗书画报、羲之书画报、西部美术报、山西工人报、吉林日报、济南日报,江城日报、等大量报刊、杂志对其艺术成就,做过专题报道。出版个人画集《当代实力派画家艺术研究》《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等个人专集。
(按拼音顺序)方精云(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武志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知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士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按拼音顺序)丁德文(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宗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有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厦门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允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儒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按拼音顺序)白中科(中国地质大学)常剑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华(Auburn University,USA)陈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欣(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陈利军(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陈同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崔国发(北京林业大学)方盛国(浙江大学)高天翔(中国海洋大学)戈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关德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胡江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贾永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蒋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孔垂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李秀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刘志民(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刘作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卢欣(武汉大学)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奇英(University of Florida,USA)钱宏(Illinois State Museum,USA)钦佩(南京大学)全燮(大连理工大学)宋玉芳(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唐丹玲(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汪思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传宽(东北林业大学)王德利(东北师范大学)王根绪(兰州大学)王桂忠(厦门大学)王祥荣(复旦大学)闻大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邬建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USA)吴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吴文良(中国农业大学)许建初(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荣满(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薛建辉(南京林业大学)杨持(内蒙古大学)叶万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于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德慧(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大勇(北京师范大学)张洪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张佳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金屯(北京师范大学)赵哈林(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研究所)赵之伟(云南大学)周立祥(南京农业大学)周新华(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USA)朱伟兴(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Binghamton,USA)朱永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反复加热的水能喝吗?这是很多人心中存在的一个疑问,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将水反复加热进行喝的话,是很容易会导致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升高,或者说喝反复加热后的水,有可能会中毒?这是真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反复加热的水究竟能不能喝,水中究竟含不含有毒素。饮用水反复烧开后为什么会有亚硝酸盐?很多人都会认为,如果将水反复烧开后,是不能进行饮用的。这是因为,饮用水中,含有一定的硝酸盐,如果经过长时间的烹煮,由于高温,水中的硝酸盐就可能慢慢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食用过多,是很容易会给自身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的。如果说,一次性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含量。很容易就会导致我们出现急性中毒,甚至是导致我们出现死亡的情况。对此,我们需要有所杜绝饮用含有亚硝酸盐多的水的。反复烧开的水中,含有多少亚硝酸盐值呢?经过测量研究,发现,如果将桶装饮用水,反复加热200次后,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基本上是在3-4微克每升之间。这个概念,相信大家一定很陌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基本上,亚硝酸盐的含量,我国限定的值是在100微克每升,反复加热的水中的亚硝酸盐值,是远远低于我国所界定的标准值的。对此,如果说,我们将饮用水反复加热,是不会导致我们亚硝酸盐中毒的。很多人就会问了,这说的都是桶装饮用水,如果说是自来水反复进行加热,还能进行饮用吗?这个问题,大家也是有所困惑。其实,这并不用过于担心,经过反复加热后的水,也是可以被我们进行饮用的。并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如果说,我们喜欢将自来水反复加热的话,也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的。相隔时间很长的水,在加热饮用可以吗?如果说,放在水壶中的白开水,已经放置了很长时间的话,我们也是不需要加热进行饮用的。这是因为,如果说,水放在那里,已经放置了很久。水中可能就会滋生很多的细菌以及微生物。这种时候,我们在进行加热,这些维生素尽管被我们已经杀灭了。但是,还可能会残留着一些异味,这些异味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难以下咽,导致我们出现腹泻,腹痛的情况。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事情。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饮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大的,总的说来,我们还是应该喝多少水,就烧多少水。不要把水放置在那里,反复烧开饮用。虽然并不会给自身健康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喝多了还是对我们的健康很不利。我们还是需要多喝烧开的开水,少喝一些桶装水,罐装水,只有这样,对健康才最为有利。
可以。1.日常生活用水为常见饮用水。烧开的目的是使其内溶解的Ca,Mg等离子由于加热破坏其络合物结构从而降低了溶解度析出,使水中此类离子减少,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反复烧开水,并不能再次使这些离子溶解在水中。2.水本身在加热情况下,分子结构并不会变化,所以可以反复加热。3.经过反复加热,基本不能使水中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只有长期的,多次的,大量的反复烧开才有可能增加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而且,就算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水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绝不会到达影响人身体健康的含量。(国家现行标准:GB 2762-2012 《食物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了亚硝酸盐限量指标:包装饮用水(矿泉水除外),亚硝酸盐限量为。矿泉水,亚硝酸盐限量。在文献:《饮水机反复加热对桶装矿泉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第19卷第7期,梁成可,陈华(上海市崇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2150))一文中,采用桶装水,加热52次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52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为:。表明:就算水经过如此大量的加热次数,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比国家标准低。可以饮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本不可能加热如此多的次数,所以不用担心。)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生,广东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本科。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管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专家委员会顾问,教育部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顾问,上海健康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名誉副会长,上海食疗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顾问。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60年,对内科疾病尤其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侵入性诊断和治疗、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危重心律失常、我国人血脂水平、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和急性期中血栓形成与溶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甚深造诣。为我国心血管病侵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率先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73年)。在国内外首先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抢救“奎尼丁晕厥”成功(1976年)。在国内率先作血管腔内超声检查的研究(1991年)。历年任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述评、综述等600余篇,编著和主编图书12本,参编图书30余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技和教学重大成果或一等奖8项,其他等级奖11项,医疗工作立功2次。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2006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培养博士后4位、博士生41位、硕士生24位。林果为,1936年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在华山医院内科教研室和血液科工作,历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诊断教研室主任和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主任。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山医院终身教授。1982~1983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内科进修临床流行病学,取得硕士学位(MSC.)。曾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六届全国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分会血液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国外医学输血与血液学分册》、《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等职。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上海医学》、《内科理论与实践》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临床血液学工作已50年,特别在血液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有甚深造谐。任铁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主编专著6本,参编15本,发表论文近200篇。并取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3项及1997、1998年度宝钢和普康优秀教师奖。共培养博士生17名、硕士生9名、博士后1名。
杂志总编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编委会顾问委员为中国工程院程天民、黄志强、鞠躬、黎介寿、黎磊石、卢世璧、王正国、王志雯、吴孟超、姚开泰、俞梦孙、钟世镇院士,编委及审稿专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全军和国内外医学领域各学科的著名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