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好写的,首先要买相关的书籍,关于伤寒论,各个名家的注解,例如,刘渡舟老先生,胡希恕老先生得,日本的汉方学家对伤寒论的注解也很不错,可以参考一下
一、《伤寒论》文献研究1 成无己生平及《注解伤寒论》撰注年代考 中华医史杂志 1998(4)2 《伤寒补亡论》引《伤寒论》文所据祖本之探讨 中医文献杂志 1998(3)3 《注解伤寒论》引书简考 中医文献杂志 1999(2)4 《注解伤寒论》所据祖本考 中华医史杂志 1999(4)5 《注解伤寒论》的学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6)6 《伤寒明理论》的学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1)7 《伤寒明理续论》的特色及不足 国医论坛 2001(3)8 《注解伤寒论》释误考 中医文献杂志 2003(4)9 《注解伤寒论》书名考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0 《注解伤寒论》首次刊刻过程考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1 试论成注《伤寒论》版本对后世的影响 中医文献杂志 2004(2)12 《注解伤寒论》“府病说”对后世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2004(7)13 试析成无已阐释《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 四川中医2004(5)14 成无已生平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3)二、中医医史内史、外史研究1. 略论道教文化对《千金要方》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2. 万密斋小儿心理疗法浅析 国医论坛2003(2)3. 瘀血体质的状态及形成因素 江西中医药 2003(4)4. 孙思邈小儿护养法的启示 中医研究2003(3)5. 体质与证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6. 论归经学说的提出对方剂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中医基础理论杂志 2003(10)7. 哕义衍变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8. 文医交叉课程《训诂学》教学体会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12)9. 试论宋儒治学方法对宋士大夫编撰医书的影响 中华医史杂志 2005(3)10. 从《千金宝要》看宋文人编撰医书的思路 国医论坛 2003(6)11. 从历法谈李时珍以《雷公药对》所用历法为周历之误 医学求真集 2003 第六届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12. 试析宋士大夫私人编撰医书之原因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3. 试论宋儒治学方法对宋《伤寒论》文献研究方法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1)14. 从五脏五行配属关系的多样性看医学发展的轨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4)15. 谈医学史外史研究倾向的思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16. 《中医古籍文献学》学习体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3)17. 道家复归婴儿的现代养生意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6)第二位18. 从《本草纲目》看药物炮制法改进的原因 光明中医2007(1)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研讨会 06威海19. 《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续论》的比较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理论2007(8)20. 《难经本义》初次刊刻情况考 中华医史杂志 2007(6)21. 《十四经发挥》十四经模式的确立及丹道文化背景分析 医学与哲学 2007(1)22. 试述《本草纲目》对药物炮炙法的贡献 光明中医2007(1)23. 谈滑寿整理《素问》的成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24. 从李济马的知识结构看儒家思想对其医学成就的影响 医学与哲学2007(5)25. 郭思与《千金方》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5)三、教学研究1. 《训诂学》渗透医学人文精神教学法的尝试 中医药学刊2007(5)2. 谈《训诂学》教学中学生阅读及理解古医书能力的培养中医教育 2005(2)3. 人文社科知识介绍在《中医文献发展史》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医教育 2005(1)
这是要花钱的
文/慕瑭 目前,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标准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教材所列的“三消”辨证标准,二是有学者根据糖尿病演变过程提出的“郁、热、虚、损”四大阶段的分期诊疗标准,而事实上这些标准很难真正与临床实际接轨。中医治病讲求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诊疗措施上,药物治疗方面即使给出有效的处方。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而辨证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论治,纵使理论上的框架有多完善精美,牢不可破,如果在实践中难以应用,也会沦为纸上谈兵的文字,并无真正的临床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强调要中医紧扣临床,讲求实效。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有经方派、火神派、温病学派等等,诸多学派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不断延续下来,也是因为其学术能解决实际问题。 经方学派推崇《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并把张仲景流传下来的方子称为狭义上的“经方”。事实上,《伤寒论》中不仅记载有极高效验的经方,而且以六经统率方证,堪称临床教科书。 “六经铃百病”(柯韵伯语)——中医里虽无“糖尿病”的病名,而现在所称的“消渴”也未必能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划上等号,尽管两者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以下试从六经辨证结合《伤寒论》探讨糖尿病的诊治。 1.太阳病 太阳病为表阳证,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后反应在体表的证型。现代医学发现糖尿病患者有伴发皮肤及肺部感染的倾向性。据此,当患者出现表阳证病机时,可按照太阳病论治。如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或用麻黄汤、葛根汤疏解表邪。 2.阳明病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特点,常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无形之热充斥三焦,患者可出现以“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为主要表现的症状,临床上可见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此证型,可用白虎汤;其二是有形热结抟聚于胃肠,出现以“痞满燥实”四大证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可用承气类汤方治疗。 3.少阳病 少阳为枢,是人体元气、水火运行之通路,其证候复杂,病机多变。故临床上需要抓主证,有时“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患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状时,可考虑从少阳论治,可用柴胡类方治疗。 4.太阴病 太阴当责之中焦脾胃虚寒,这也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根本病机。口渴多饮往往是表象,实质上是中焦阳气浮越于上的表现,而许多患者有大便溏泄,甚至完谷不化的症状,这些都是中焦阳气虚馁的表现,治疗可用四逆辈,如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等。 5.少阴病 少阴病分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前一类是指全身性的功能衰减表现,尤以心肾为著,临床上可出现“脉微细,但欲寐”的表现,甚至出现阴盛格阳的危象,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治疗可以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主治疗。后一类是指出现虚烦不得眠的症状,可用黄连阿胶汤等治疗。 6.厥阴病 厥阴病历来被称为千古疑案,争论不休。从《伤寒论》看,厥阴病的第一个代表症状即为消渴,又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可见阴阳气不相顺接为厥阴病的一个内在病机,其表现常常为寒热相间,虚实错杂的证候,治疗当寒热并用,虚实同调,治疗以乌梅丸加减。 综上,运用《伤寒论》可对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治起到一定的帮助,借助六经辨证,有助于我们认清糖尿病的中医病理本质,正确分析病机,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做好心理护理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思想包袱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研究表明,过度的抑郁、焦虑和应激,导致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体内皮质醇分泌增加,后者浓度升高后,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来阻碍血糖利用,导致血糖增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给患者讲述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不仅要听取患者的倾诉,更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并尽力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之树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决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 饮食治疗护理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 方法 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 措施 ,应严格和长期执行。①制定饮食计划,合理膳食:进餐应定时定量,通常将每日的热量按1/5、2/5、2/5或1/3、1/3、1/3分配至早、中、晚3餐中,或少吃多餐,将1天的热量分配4餐为1/7、2/7、2/7、2/7;②均衡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应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每日需摄取以下基本食物:谷类、肉蛋类、蔬菜水果类、奶制品和油脂类食物。每日热量分配应符合以下标准: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脂肪占30%;③避免高糖类食物的摄入:减少糖果、 蛋糕 等的摄入,减少高胆固醇和油炸食物的摄入,多选择含纤维素高的食物;④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食盐5克以内;⑤限酒戒烟。
3 运动治疗护理
合理的运动能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控制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加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运动时间选在餐后1―小时,此时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运动方式应注意个体化原则,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散步、快走、 太极拳 、气功等。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时间不宜过长的运动,如:慢跑、快走、 健身操 等。重症糖尿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视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患者运动之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
4 药物治疗护理
①口服降糖药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常用剂量及用药目的。如磺脲类药物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故需餐前30分钟服用。②服药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定服药时间。如双胍类有胃肠道反应,我们指导患者在餐中或饭后服药,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服用时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③服药时间及间隔时间应固定,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④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监测血糖的时间通常选择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⑤服药期间应继续遵守饮食计划,以取得控制血糖的目的。
5 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女性患者要做好尿道口及阴道口的护理,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卧床老人每晚用温水擦浴,并观察、按摩骨突部位,每2h翻身1次,防止压疮形成。特别强调足部护理,建议患者每日洗脚,一般要求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选择适当的鞋袜,避免因微小的创伤而引起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等。秋冬季节足部易干裂,可用润肤霜均匀涂搽在足的表面,汗脚可撒些滑石粉。不留长指甲,修剪趾甲时不能伤及皮肤,以免足部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6 并发症护理
急性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严格执行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以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糖的目的。②低血糖:意识清醒者可口服糖水、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食物即可缓解,昏迷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30~40ml,意识不清者不能经口喂食物,以免发生窒息。
慢性并发症:①糖尿病眼病:如果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平日须保持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导致视网膜剥离;当患者视力下降时,应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以防意外;②糖尿病肾病: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除饮食控制外,可口服降脂药物及抗凝血药物,以改善肾小球内循环。
7 出院指导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因此,治疗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向出院病人及其家属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技能,血糖仪的使用,无菌技术的操作,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定期检查,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8 小结
通过对所有临床病例的护理分析,笔者认为饮食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 其它 几项护理也不容忽视,且作用日渐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于翠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5月
[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护理
临床工作实践总结:
1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疲乏无力,肥胖。
3检查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4糖尿病的护理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的护理对是糖尿病病人最基本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饮食,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饮食应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实行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定时定量。
心理护理。要 教育 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认识疗法是我们对患者进行宣教的理论基础,对一些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只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患者,让他们了解慢性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如解释、安慰、鼓励、保证等手段,对患者因人而异地进行解释,让患者走出迷惘,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协助患者适应生活问题。糖尿病患者住院后角色改变了,生活环境也变了,同时要接受糖尿病的治疗,也就意味着要求患者改变自己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不管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的轻重,也不管是否应用药物,患者都必须严格执行长期坚持为其制定的饮食方案。
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用药的护理。口服降糖药物有磺脲类和双胍类。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病人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胰岛素时要密切观察和预防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常见有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或运动过量有关,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病人。表现为疲乏、头昏、心悸、出汗、饥饿,重者可引起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立即平卧休息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以缓解症状。昏迷者应立即抽血、查血糖,继之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若就餐时间推迟,可先进食些饼干。注意胰岛素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见。
糖尿病的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正确做好洗脚和护脚,坚持足部检查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此外,还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指导,让其明确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教会病人自测血糖、尿糖的操作方法,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5结语
经过上述对糖尿病简单的病因分析和实际生活护理,使患者积极接受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主动参与疾病的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血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由于糖尿病治疗时间较长,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费用高,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服务十分重要[1]。该院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3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发病时其平均血糖水平> mmol/L。常规组患者共30例患者,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最低年龄为50岁,最高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岁,治疗方法为单纯使用降糖药物者11例、联合使用降糖药物者19例,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mmol/L;干预组患者共38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15例,最低年龄为52岁,最高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岁,治疗方法为单纯使用降糖药物者16例、联合使用降糖药物者22例,血糖平均水平为(±)mmol/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如静脉注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①实施全面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实施全面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后,对患者进行住院评估,为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做好准备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做好疾病 健康知识 宣教工作;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有关护理流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
②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有效渗透人文关怀,如有效保护患者隐私,针对患者精神和身体痛苦予以患者爱护和关心,在不同场合下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为患者采取治疗之前,对患者手部进行保暖,确保静脉输液位置充盈,同时为患者讲解血管保护的相关方法和注意事项[2]。
③个体化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个体化情况实施有效护理,如向患者详细介绍降糖药物的种类、规格、用法用药、临床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同时使用胰岛素时叮嘱患者特别注意剂量、注射部位和注射时间。
④饮食护理:饮食需做到用药量和饮食量均衡,饮食护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具有关键作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计划,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使用富含纤维、维生素和高蛋白、低血糖、低脂肪和低热量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用含糖饮料,禁烟禁酒。
⑤运动指导:合理运动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对减少降糖药物用量以及降低患者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 瑜伽 、太极拳和散步,日常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需适量,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尽量选在餐后1 h进行,对于视网膜病变、感染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⑥健康宣教: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糖尿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低血糖现象,并告知其临床症状为嗜睡、心悸、面色苍白、出汗和意识障碍等,若出现低血糖现象可适当使用饼干和水果糖;凡是以意识障碍或嗜睡为临床症状者需即刻复查血糖水平,同时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预防低血糖现象的发生[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根据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空腹血糖低于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30%,餐后血糖水平低于 mmol/L或血糖水平下降程度在10%~30%;有效指患者空腹血糖范围在~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30%,餐后血糖水平在~10 mmol/L或血糖水平下降程度在10%~30%;无效指患者血糖水平未见明显改善。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
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血糖情况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0例),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满意15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机体自身胰岛素功能出现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增加,该病常见临床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4]。糖尿病属于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目前缺乏较好的治疗手段,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物,临床治疗费用较高,这给患者心理和生理等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5]。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后血糖变化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有不少银屑病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感冒发热治疗史——发热时经过口服药物或针剂治疗,症状减轻后1~3周内出现皮损。这类患者属于误治而“表证未解”,类似《伤寒论》中“伤寒表不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伤寒六七日……外症未去者。”为邪气“郁”而发作银屑病。针对这类问题,可以“从表而解”,桂二麻一汤是一种选择。
典型案例
渠某,男,32岁,吕梁人。2019年4月2日因“全身散在斑丘疹2个月,伴关节游走性疼痛2周”为主诉,入住广汗法纯中医病房。2个月前因咽部疼痛伴发热,于当地医院以退热针剂注射治疗2次,注射后全身汗出较多并热退。热退后10余日全身散在出现少量点滴状斑丘疹,上覆鳞屑伴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口服中药及注射长效青霉素治疗,皮损逐渐增多。2周前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无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刻下:全身恶寒、下肢明显;平素汗出较多,尤以头背部明显;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遇冷加重。脉左关弦紧,右关紧,舌质红,苔白腻。
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属于表证未解,邪气留恋于关节;平素恶寒及汗出较多,一是考虑感冒发热治疗不当,疏泄肌表;二是考虑患者体质问题,卫外不固。治以固卫疏表,桂枝二麻黄一汤,具体药物为:桂枝8g,赤芍6g,生姜6g,麻黄3g,杏仁2g,甘草6g,大枣5g。
4月3日(入院第2天):嘱患者每日15点之前每隔小时服药1次,从剂起,每次服药在前次基础上多加剂(广汗法之将息法),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风险:心率、小便、睡眠、食欲、精神、汗出(广汗法之“服麻黄五看”),同时观察得效指征:汗出、关节游走性疼痛及身体恶寒的变化。当日共服药5剂,症状变化:①出汗逐步减少。②身体自觉有温热感,恶寒感明显减轻。③游走性疼痛较之前明显减轻。
4月4日(入院第3天):共服药15剂。入院检查结果回报,肝功:丙氨酸:(正常9~50),偏高;抗链O:867(正常值0~200),高。症状:①出汗可控。②身体温热感明显,下肢变温。③皮损肉眼可见回缩趋势。④游走性疼痛基本消失。⑤晨起自诉有痰,呈黄色,易咳出。
4月5日共服药23剂。
4月6日共服药31剂。
4月7日共服药39剂。症状:汗可控,下肢转热,皮损颜色变淡,全身皮损消退明显,游走性疼痛消失,轻微上火,咽部不疼。因服药量较多食欲欠佳。
4月8日(入院第7天)出院。患者住院1周,服药6天,住院期间共计服药剂,桂枝共服980g,麻黄共服,赤芍、生姜、甘草各735g,杏仁共服245g,大枣共服。出院带药为桂枝汤及小柴胡汤按比例调整服用。
4月15日(出院1周后)随访,患者全身汗出较少,偶有一过性关节游走性疼痛。舌苔腻偏右,舌质淡红。检查回报:抗链O:836(正常值0~200)较前降低。
4月22日(出院2周后)随访,诸症均好,抗链O:759(正常值0~200),继续降低。
心得分享
先来强调本案的风险:广汗法治疗体系认为麻黄的核心功效是“发其阳”(语出《金匮要略》),通过“发其阳”实现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宣通闭阻”等诸多功用。李心机教授解释小青龙汤时这样表述:“用麻黄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不用麻黄者,亦因麻黄发其阳故也”。“发其阳”可以发心阳,也可以发肾阳。麻黄在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以下不利影响:①心律异常;②小便不利;③入睡困难;④饮食障碍;⑤汗出过多等。这些现象需要及时发现,出现时应立即停药,一般停药后这些症状会很快消失。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核心功效是轻发郁阳。桂枝二麻黄一汤出自《伤寒论》第25条,与其相关的是第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和第27条的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第48条“……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中“阳气怫郁在表”可以高度概括第23、25、27三个条文病机,即都是表郁轻症,因失治误治(发汗过度)导致正气有损而无力使余邪全除,或者旧邪已去,复感少量新邪,少量邪气扰于肌表,与正气呈相持状态。与这三方表郁轻症病机相对应的治法便是“轻发郁阳”,这三方都属于“轻发郁阳”的经方。
本文患者选用桂二麻一汤的关键在“阳气怫郁”的量和“怫郁在表”郁的程度。如果“阳气怫郁”的量更多,则选择桂枝二越婢一汤,郁闭的程度更重则选择桂麻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则相对重用桂枝汤,目的在“固卫”,少佐麻黄汤来“疏表”,故开闭的程度不及桂麻各半汤;用了麻黄和杏仁的配伍,而没有用麻黄和石膏配伍,故只是靠开腠攻表来发散郁阳,还没有到边开边清的程度。
广汗法体系经常在谈“发热为百病之源,误治为万病之本”,该患者银屑病发病就与感冒误治有关。患者平素汗出较多,肌腠本就疏松,虽有表证但“大汗之”属于明显误治,而关节游走性疼痛,一是邪气未得正常祛除,二是汗后复感风寒之邪引起的。针对误治发热带来的复杂情况,“轻发郁阳”兼顾了不可不表与不可过表,是较好的选择。本案中桂枝二麻黄一汤以将息法取得快速的效果,就是既强调了“表证”的存在,同时关注到了不可过于表散。
广汗法体系对抗链O的一点探讨:抗链O的变化,提示的是正气抗邪能力的强弱。患者大多有生活工作中的长期受寒史,或者误汗后复感风寒之邪的经历,已经有邪,并且正气有能力与邪抗争,才会抗链O升高。这类患者经过广汗法务求精准的治疗,有邪先攻邪,邪去正自安,不仅皮损减轻明显甚至迅速消退,抗链O检验数值随着“邪去正安”的进程也会明显下降并恢复正常。(张瑞 张英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搜索“中医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
学习伤寒杂病论要明白伤寒的意义,杂病的意义,论的意义,伤寒是使寒伤的意思,寒就是被封藏的阳气,阳气是靠水来封藏的,虽在言阳,阴寓阳中,当人体的阳气不按一年节气或者一天的节奏升降出入,妄动就是伤寒。人体阴阳互根,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顺应四时之序的,不及太过都为伤寒。杂病多为伤寒的进一步深化,由伤寒过渡到了伤阴的程度,伤寒伤的是人体的阳,为阳虚,杂病是伤阳后的各种错综复杂之证,多为阳虚进而阴虚。杂病的杂字即是之反复叠加发生的伤寒不断伤阳进而伤阴,阴为可见的器质形体,比较难治。论字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问题的提出,再到问题的发生的原因,进而找到一种解决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就是从二十四节气上,看到人体的失序,失序的表现征兆体现在外证和脉象舌胎上,通过对失序原因的判断,进而主要通过药物入脏腑来调节人体合于四时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药物本身即是二十四节气阴阳的产物,借助药物隐藏的时空阴阳来调节失序的人体之阴阳,如果同时借助二十四节气本身的阴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方案包含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理法方药的一套方案。此方案以药物为主,但也包含了简单的针灸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伤寒杂病论是以药物入口为主的,但伤寒杂病论的应用应该不限于此,可以借助针灸砭药和导引按跷也可应用。也可变服用药物为其他方法,比如外用贴敷等,服用药物入胃,进而进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作用在阳明经上,进而达其他十一经和奇经八脉别络孙络,乃至经筋皮部。应该也可以通过进入其他经络和部位作用于整个人体。此方案是解决已病的方案,并非是治未病的,治未病的方案为于调心养神修身养性。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
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疗,如果仅把它视为热病专著或外感专书,则贬低了它的文献价值。 二、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风寒暑湿燥火合为一气,诸病辨证通用六经,非后人所说的用“六经辨伤寒”,用“卫气营血辨温病”,用“脏腑八纲辨杂证”。 三、 《伤寒论》六经与针灸学六经概念不同,针灸学六经是以经络为导向,而《伤寒论》六经则是中医辨证方法的说理工具,两者切勿混为一谈。 四、 《伤寒论》六经辨证,言脏必言腑,言手必言足,而且反复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病论膀胱必论小肠,太阴病论脾必论肺。若知脾不知肺,论膀胱失小肠则有失偏颇。 五、 《伤寒论》凡表实热者为阳,里虚寒者为阴,这是古人平脉辨证的最基本原则。故病从热化者为阳属腑,病从寒化者为阴属脏。例如阳明病,从热化者属胃与大肠,这叫实则阳明;从寒化者属脾与肺,这叫虚则太阴。 六、 《伤寒论》六经,各有自发症,这是纲领。各有合并症,这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知自发症,便不知合并症。例如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为自发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为合并症。如果把合并症揽入自发症,那叫以目乱纲,其后解释六经就会愈解愈乱。 七、 《伤寒论》辨证,证脉纯阴者死,纯阳者死。故任何病变,除了死证以外,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四逆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热;白虎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寒。如果把“里有寒”改作“里无寒”,白虎证将变成白虎死证。 八、 《伤寒论》辨证法,万病统归六经,而且相互演变。即本为霍乱,今是伤寒;本为伤寒,今是中风;本为中风,今是温病;本为温病,今是杂症。例如太阳病,从恶寒到发热为伤寒转中风;从发热到口渴为中风转温病;从口渴到痞满为温病转湿温;从痞满到吐利为湿温转寒湿;从吐利到厥逆为从寒湿转伤寒。这就是六淫的相互演变,不知这种演变,那“伤寒永远是伤寒,中风永远是中风,温病永远是温病”。 九、 《伤寒论》诊脉与后世不同,它不存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也不是以左心包和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为依据。它是证脉相应,随机演变,左右逢源,变化无穷。故脉有但浮者,有阳浮而阴弱者,有阴阳俱浮者,有关下沉紧者等等。在《伤寒论》中,此类脉型有百余种,而且是无穷无尽变化,这与后世的二十八脉分类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十、 《伤寒论》本汉代著作,由于文意深奥,许多知识结构很难理解,由此出现了历代注家的解说,其中许多注解属于伪说,所以破解《伤寒论》,切勿以晋唐以后的学说为依据。 十一、 《伤寒论》知识结构严谨,每条经文都是相互呼应,相互佐证。如果断章取义,或者选段归类,那便不能得到六经辨证法的真髓。 十二、 《伤寒论》文法,特点是见病知源,因此要学会从无字处求字,从无法处求法,从无方处求方,从无药处求药。 十三、 读《伤寒论》,必须与《金匮要略》相结合,否则伤寒与杂病不能衔接。 十四、 读《伤寒论》,必须与天文、地理、人事等学科知识结合,否则难解其中之奥妙。 十五、 读《伤寒论》,必须参照晋唐以后的中医学,否则难明“伤寒钤百病”的真实价值。 提到《伤寒论》,其实,本书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作者。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大家——号称”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接触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而他自身又对医学的执着与热爱,才使得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这本《伤寒论》上。本书在中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张仲景也因此成为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本书《伤寒论》,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因此被称为“众方之祖”。 比如张仲景的精选药方: 独参汤(也叫参附汤)人参100克,附子25克水煎服。能使真气起于无有之乡,绝对能起死回生。 小续命汤。 脑血栓最有效方,小续命汤有下药组成。桂枝30克,川芎25克,麻黄15克,人参15克,白芍25克,杏仁20克,防风30克,黄芩25克,防己25克。甘草15克。 麻黄汤。 还有理中汤 甘草25克,人参20克,白术30克,干姜25克。水煎服。主是胃痛,常用于现代的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结肠炎,兼治心脏病,心衰,休克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等。甘草重用250克,能治咳嗽,抗过敏 加味右归饮 补益脾肾,固精煮至南阳伟及肾阳虚主症。山芋25克,山药25克,熟地40克,仙茅20颗,巴戟20克,杜仲15棵,牛膝30克,菟丝子25克,覆盆子25克,锁阳25克,金英子25克,人参15克,黄芪80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附子15克,吴茱萸25克,补骨脂25克。水煎服,连服45天以上。 还有”千古第一方“”的五苓散 治水肿的奇方。 白术100克。泽泻100克。猪苓100克,茯苓100克,肉桂20克,水煎服。 金柜肾气丸。 山芋25克,山药25克,生地黄40克,丹皮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附子15克,肉桂十克。水煎服。 补血:四物汤。 补气:四君子汤。补肾金柜肾气丸。 补阳:附芷肉桂, 吴茱萸汤…………等等。 这些都是”医圣”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用于治病除患的,疗效非常的经典的药方。这些至今仍成为现在中医学的瑰宝。 同时,张仲景的《伤寒论》,也奠定了他在中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后世从事医学工作的必读的医书。 全书一共有十卷,22篇和113个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 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已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等。非常具有实用性及操作性。特别是对现代及当代医学做出了及其的重要的贡献,并为现代医学治病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佐证。 《伤寒论》,在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散失,后来被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本书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被北宋的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看到的,就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这本书,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在古代伤寒杂病治疗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医学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在《中医药法》实施近二年的今天,重温经典《伤寒论》,也许对我们振兴中医能另辟溪经,重温经典,你会感叹古老中医药的伟大,古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经典是你仿佛看到我们祖先的仁人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对自然的抗争……也是你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那么如何看待和认识伤寒论呢?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总结自秦汉以来经验成就,显示了医圣张仲景高尚的医术,特别是对外感温热病六经论治的突出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开辟中医临床新纪元。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医理论已经相当完被,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一批医药著作已在世上流行,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间,医家以其为指导,进行了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应用体系。在之东汉末年,大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各种疾病呈爆发式流行。医圣张仲景在应用前人经验临床的同时,博古而不泥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医案,为了更好的医治病人和传授经验,白天看病,晚上总结经验,创立著作《伤寒论》又叫《伤寒杂病论》,就此中国医学有了临床指导思想理论和相结合的临床方法。 《伤寒论》的创立,对汉代中医药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开辟了中国医学的新纪元,其阐述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中国中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对世界医学,特别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近代抢先注册《伤寒论》中218首经方,并生产产品,每年销售量占全球中成药量的90%以上,经济效益巨大。 《伤寒论》也叫《伤寒杂病论》 原书十卷。成书不久即有战乱散失,后经太医王叔和,重新整理编著,得以流传。北宋初《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今。 《伤寒论》成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极大,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和收录的著名方剂,被后世历代医家推崇,为后世医家临证的基石,其成就和影响,大略总结如下。 (一)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的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医圣在全面分析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病邪性质,正气强弱,表里转归,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因素,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解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分类为六个证型,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字此作为辨证的纲领。俗称三阴三阳。任何一个证型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外感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某个阶级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六经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互发展。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的发展规律,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论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中医各科。(二)伤寒论继承和发展八纲论治 《伤寒论》中六经论治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实虚等中医理论,对六经之病位,病性,病机,病态,正邪等致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出正确的辨证结果,确实合适的治疗方法。而八纲辨证则是在《内经》,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另一个理论高度的发展,来源于《内经,》,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实用化,是二者的继承和发展! (三)《伤寒论》发展了脏腑经络腧穴学 伤寒杂病论中脏腑经络腧穴学,主要见于《金匮要略》部分,但在伤寒论中包含丰富的脏腑经络思想,。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经病的产生是脏腑经络受到外感风热后在人体的外在反映,具体并不是孤立的。伤寒论中丰富的脏腑经络的病症辩证论治,,为后世脏腑辩证理论体系的最后形成,典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伤寒论》完善外感温病学说。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发热的总称,伤寒论在治疗上奠定了温病学说的理论基础,温病学说,实际是伤寒病论的发展和和补充。二者相互密补,使中医在外感病的理论辩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疗效非凡。这个在2003年的非典治疗中再一次得到验证。当时凡是用中医药治疗的非典,无一有并发证和后遗症。 (五)伤寒论验证和细化对症的发展了本草学说 《伤寒论》丰富和扩展了《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医圣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广泛使用,验证疗效,具体细化对症,为后世本草学说研究,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新的高度。 (六)《伤寒论》巨大的方剂学成就 秦汉时期,方剂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伤寒论的成书则标志方剂学的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书收方269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使用药物多为4~7味,君臣佐使明了,组方严密,法药精准,方剂随症,疗效非凡。称传古方,剂型多样煎服科学,剂量准确,故被誉为“方药之祖”。 (七)医圣不恋官位,全心为民,为后世医家楷模 张仲景,官为长沙太守,不贪恋官位,在流行病大流行的期间,奋不顾身,一心为民治病救人。实为历代医家楷模,也是自晋唐后,成为祖国医学,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学的榜样! 伤寒论,辨析。辨病,脉,症,治法。是一个统一的前后互相关联。 先以六经分篇,六经主要症状,脉象,用药,现在人都乎视了一个主要问题,外在环境对病的构成要素,就是气温,天气。只有通过方剂才能体会。以前名医也多有论述,只不过学习者不能理会,方剂有君,臣,佐使,大热之方,大寒之方,有表剂,有里剂,部离不开辨病。 。伤寒论治疾病変化多端,只有先明白理解了天气跟人的关系,才能算入中医门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那到了麻黄汤就为臣了,苓桂术甘汤,等君:臣佐使随意变化,为什么?伤寒论,每一经都有主方,都有君药。主药就是大气候,温凉寒热平燥湿季节因素,每一个季节因素都有君药, 而臣药与佐使之药,就是小气候,与人个体差异所做的调节,为君之药对,佐使之药变化有差异,也不会有大问 题。 伤寒论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到临床,奠定了人类医学的基础。 第二,函盖了历朝历代,乃至现代,人类认识疾病的最高水平。 第三。将人体分成六个层面,从阳到阴,从表入里,疾病的性质虚实寒热,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预防预后,疏理清晰完正。 第四,深刻揭示占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治水与治血同步,治水重于治血。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必须走治水之路。 第五,为人类的医学保留一支对人类重大疾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第六,面对从西方来的现代医学,愈来愈显示伤寒论的伟大。可以说,没有伤寒论,不会有千年中医,更不可能再须走千年。 《伤寒论》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经历几十年艰辛劳动写成的医学巨著,包括《伤寒》《杂病》两大部分。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即有关辩证的理论、治疗法则、处方和用药〕兼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治疗专著,奠定了中国治疗学的基础。 以上内容回答完毕。
医源于巫,巫士、巫术先天掌握的就是中国古文化最朴素的易学体系,巫一是老天的代言人,民众的指导者,同时也承担着医疗行业的重任,民众有病了,哪难受了不舒服了,一开始都是找的巫士。
他们掌握着整个易学的体系,在给民众看病的时候,也是采用易经为治病的指导思想,将之代入到中医学的框架当中,所以早期的中医学都是以易学为底蕴,以阴阳为指导,从临床诊断上、处方上、下药上、从中药的性味归经上,无不包含着易经的指导思想,易学、阴阳可以说是中医学的 核心理论 ;
说到核心理论,不得不提到汉朝的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中,一共收入112个方子,其中应用到的药物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药方非常简单,但是疗效非常显著,很少有贵重的药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简、便、廉、效”,其中大枣、生姜干姜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40多次。
因为大枣能补中、调节脾胃,而姜能发汗、止呕驱寒,这是这两味药的最大特点,再看这两个药物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这么多年在生活当中也没有听说谁吃大枣、姜过敏不舒服的,药效非常突出,疗效还非常稳定;
早期看到日本有一篇报道,日本人对中国古文化非常喜爱,尤其是中医学科,就开始进行彻底的研究汉方,应用到临床,日本人这点来说是比较务实的,在中医学上的某一些方面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是比中国都好,但是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自己认为,外来文化是很难被自己的民族很好的容纳吸收的,很难得其精髓,那你说几千年土生土长的汉学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他们又能学去多少皮毛呢?
在日本人研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就提出来一个疑问,你说张仲景作为中国中医之首,被称之为医圣,但是为什么在临床用方上那么不严谨呢?中医处方讲究科学态度,组方讲究理法方药,哪味药起什么作用,君臣佐使,那下方是非常有原则性的,张仲景这方面当之无愧,但是当日本人研究到用量上时就产生非常大的疑惑了,克数这种还好说可以换算,但是有几味药像生姜、大枣,日本人就迷糊了,姜片有生姜、干姜、高良姜等等,是哪种品种的姜呢?就算不论品种,那姜是要多大的、多厚的片啊?再说大枣,也没提品种,更没说是干枣、鲜枣,这一点不同剂量上能查出2倍还多,日本人看到这就懵了。
当我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就觉得可乐,到底是拿别人家的东西,真是不好拿,为什么日本人研究不明白这个呢?其实你看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过的计量,有片、个、还有一小捏,这些剂量大家觉得准确么?非常准确!因为张仲景在处方的时候首先应用到的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易学,也就是术数学,将这两个学完全的融合到我们的中医学当中了,你看生姜三片,拿我们现在做菜举例子,放三片姜吧,差不多少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姜没有毒副作用,你多也多不了哪去,张仲景只想要这个——叁数,为什么要三,如果想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要动我们的易学;
在先天八卦中,三跟离相配(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配五行,离卦人的身体脏腑心脏最相应的,这个相应不是古人觉得离与心脏配就随便定的,这个涉及到中医学中的象形学说和八卦学说相配,这里面的内容不是我在这篇文章内就能给大家说明白的,八卦类象当中把天下万事万物都归属于八卦当中,都能表示出来,八卦当中离卦跟心脏是相呼应的,而离卦的先天数属三,所以说张仲景使用的生姜三片是用来暖人体的心脏,鼓舞人的心气,所以说用三片,生姜中的有益之处才能立即进入心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中医学说当中,食物本身就有对应的脏腑,黑色入肾,白色入肺,黄色入脾,这是从食物的颜色上说的归经。
什么是归经?咱们人体上有十二条经脉,背后隐藏的就是五脏六腑,所以你看,我们提到那种中药都会提到归经,有的归肝、肾等,有的药物能归一个脏腑,有的能归两个甚至三个;古人认为天下万事万物都有紧密联系,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所以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生姜、大枣数量,不是给你统计克数的,是考虑到你的归经上,而大枣七枚中,柒数应艮,艮指胃,是大枣性温,养胃作用的,所以必须用七枚;所以无论是大枣还是生姜的数量都是应脏腑之术,术数相合;
为什么明朝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到这句话——不学易者不足以为太医,所以说看中国十大名医无一例外没有不研究易学的,都是在易学体系框架上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才能将中医作用发挥的出神入化!而恰恰日本人光是学习中医汉方去了,并没有研究中国的易学,将之结合,所以他们再怎么研究和学习都不能研究明白的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在国内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国文化圈”范围内也有很大影响。直至今日,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他们以汤证为主来进行实验分析,在临床广泛采用伤寒原方治病,其中某些方剂还照原方制成成药。日本不少医家(包括一些受过良好现代医学教育的人士)对张仲景非常崇敬,认为张仲景不仅对中国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也造福于日本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