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羊螨虫病研究进展论文

羊螨虫病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羊螨虫病研究进展论文

羊螨病是羊皮肤寄生虫病的一种,会给羊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爆发,对于规模化养羊产业危害性极大,我们要从疥癣虫的特性、生存条件,危害特性、传播途径,着手从源头上采取预防措施,配合一些药物,治标兼顾治本,才能彻底解决羊螨病的危害风险。

但是,在治疗措施中,很多养殖户只知道羊螨病,无法区分其中的病理,以及“罪魁祸首”的病因,只知道是羊皮肤的寄生虫病,根本不了解是什么疥癣虫。在羊螨病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寄生虫,一种叫穿孔疥癣虫,一种叫吸吮疥癣虫。虽然说都是疥癣虫,但是它们危害特征以及危害性质还是有所区分。我们只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南辕北辙的治疗措施,不但延误治疗时机,有时候,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健康的羊群

1、羊痒螨病,是由吸吮疥癣虫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这种虫子寄生在羊表皮,产卵滋生,用它的吸针,刺穿羊的皮肤,吸食营养的同时,口中分泌的唾液含有毒素,从而引起羊有强烈的痒症。危害羊的皮肤组织,造成羊精神不安,蹭痒、脱毛、采食欲减退,消瘦、甚者死亡。

2、羊疥螨是由穿孔疥癣虫,寄生在羊的表皮内,同样靠吸针管吸食羊的皮肤营养物质而寄生,从羊的表皮内来危害羊的皮肤。羊疥螨病,在穿孔疥癣虫啃噬羊的机体组织过程中,也会因为有毒的唾液,给羊造成一定的痒症,对待不同的羊种,危害部位有所不同。

羊螨病,根据羊皮肤的受害情况,如果从羊的皮肤表面发生的螨病,就是痒螨;如果从羊皮肤内部发生的螨病,就是疥螨。区别在于,一个在羊的表皮寄生,危害羊的皮肤组织;另一个从羊的表皮内寄生,同样危害羊的皮肤组织。

疥螨虫

1、养殖方式的改变:

在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下,养殖的羊群不大。那么,羊群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一个人管理十多只羊,还是可以很好的精心养殖,也便于建立人畜之间的感情,一旦羊群发生什么反常的情况,羊主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加强饲养管理,使得羊群不易患染传染病。那么,如今在农村地区,养羊的规模在逐步加大,而且圈养模式采用的多,在集中化养羊的模式中,一旦养护不周,一个羊患染羊螨病,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整个羊群的爆发痒螨病。

集约化养殖方式,如同做“大锅饭”,不会有“小锅饭那么精细”。特别是乡村粗放式饲养管理中,饲养圈舍简陋,冬季为了保温,会大小羊集合在圈舍,高密度的养殖,给羊的皮肤性寄生虫病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养殖环境差是发病主要的诱因: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关于羊的皮肤寄生虫病问题,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有莫大的关系。根据羊螨病的发病规律,在秋末冬初至开春的时间段是高发期。这个时间段,羊群失去了野外放牧的条件,而采取圈养。如果羊圈饲养密度合理,通风采光性良好,卫生消毒做到位,通常羊群不易患染羊螨病的发生。相反,在粗放式的养羊管理中,羊圈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且没有有效的增温保暖措施。那么,羊群即便不患染羊螨病,也容易患染别的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

糟糕的养殖环境,容易滋生各种寄生虫以及病菌,非常容易给羊群带来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养殖户,一定要给养殖的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危害羊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羊群出现羊螨病的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率。

干净卫生的羊圈

1、山羊疥螨虫。主要发生在羊嘴唇四周、眼圈、鼻背和耳根部,也会蔓延到腋下、腹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严重的时候,患病羊唇部裂纹,患羊会出现采食障碍。

2、山羊痒螨病。主要发生在耳壳内面,造成山羊的耳内生成黄色结痂,任其发展,会将耳道堵塞,会使羊变成聋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者引起患羊死亡。

3、绵羊疥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的头部、嘴唇周围、嘴角两侧、鼻子边缘和耳根下方。发病的羊,由于其皮肤组织受到寄生虫啃噬,病变部位会形成白色坚硬胶皮样的痂皮,俗称“石灰头”病。

4、绵羊的痒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稠密长毛的背部、臀部和体侧、尾巴根等部位,发病的羊,背部羊毛经常呈束结缕,掉悬于羊体两侧,随着螨虫的破坏毛发根系,然后会大面积脱落,严重者,背部羊毛全部蜕光。

羊种不同,寄生螨虫不一,那么,被侵害的羊,病症表现不同,根据此方法,大致可以判断出,养殖的羊,到底发生的是什么羊螨病。

养黑山羊首先要做好疾病的防御,那就定期打疫苗,比如羊痘疫苗、口蹄疫苗、肺膜炎疫苗,小反刍兽疫等等,还有加强日常的环境卫生工作,羊圈定期消毒,饲养管理画面也要下足功夫,可以采取放牧加补料的喂养方法,保持羊适宜的膘情,每天适量的运动就能增强体质,降低疾病的发生。我们家也一直从事养羊,大家也可以一起交流。养羊之路,我们共同进步

国家强制免费的有:口蹄疫苗、小反刍疫苗、羊痘疫苗。自费的有:传胸疫苗、三防四联……等等

常见羊病以及防治1.羊炭疽病。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羊表现短时期奔跑、跳跃几下,摇晃倒地,头向后仰,四肢作不随意的游泳动作,经几分钟后即死亡。该病5-9月发病率最高。可在春秋季进行一次炭疽预防注射,对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打预防针一次,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炭疽芽胞苗 毫升,可免疫一年。2.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表现突然发作,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常死于2-4小时之内。治疗:(1)用磺胺胍18-20克,第一天一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直至痊愈。(2)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每只200毫升,小羊每只50-80毫升。3.羔羊痢疾病。羔羊痢疾病表现为羔羊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后期含有血液,常l-2天死亡。治疗:(l)土霉素-克,或再加胃蛋白酶-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2)可用抗羔羊痢疾高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毫升。4.羊肝片吸虫病。病羊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闷,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严重贫血,腹围增大,充满大量腹水,常在3-5天内死亡。病羊慢性表现为病程较长,贫血、消瘦、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被毛粗乱无光泽衰竭而死。治疗:(1)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2)用硝氯酚,按每公斤体重3-5毫升,一次口服。预防:定期驱虫,春秋各驱虫一次。5.羊螨虫病。寄生在羊体表的有疥螨和痒螨两种。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围、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痒螨多发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羊病,而且对养羊生产违害很大。治疗与预防:可用螨净%溶液进行药浴,每年春秋各一次。6.羊痘病(羊天花)。发病初期发烧( 410C --420C ),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经 1 天至 2 天发痘。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出现红色斑点,并迅速形成直径 3 毫米 至 5 毫米 的硬圆丘疹。过 6 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体温稍有下降。水泡经 2 天至 5 天变成脓泡,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 2 天左右。最后脓泡干涸,变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还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羊螨病研究进展论文

牛、羊螨病在临床上有哪些特征症状?螨病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疥癣、疥疮。它是一种接触传染的慢性皮肤病,是疥螨和痒螨这两种疥虫引起的。这种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健康家畜与病畜互相接触而感染;其次是通过被疥虫污染的圈舍及各种用具等感染的;或被从外地购进的未经隔离、检疫的无症状带虫家畜感染的。被螨虫感染的牛,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是皮肤奇痒。特别在温暖的环境中疥虫在牛体上的活动加快,因此痒得更厉害。有的病牛在圈墙、木柱或石头上磨擦,使皮肤破伤;或用舌头舔,被舔湿的毛呈波浪状。皮肤损伤发炎后,流出淡黄色液体,干后结痂,患部被毛脱落,皮肤增厚,失去弹性皮皱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严重的日渐消瘦,卧地不起,甚至可导致死亡。羊主要侵害唇、口角、鼻、耳根、腋间、股内侧等被毛稀疏的部位,严重时可蔓延至全头部和颈部,甚至全身。

羊螨虫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具体方法是:1注意羊舍和羊体的清洁卫生。羊舍环境要干燥、光线充足及通风良好,并对其定期清扫和消毒,为羊只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2对引进羊只隔离观察,观察一两个月确保无螨虫寄生后再混群饲养;3对发现患有螨虫病的病羊,要隔离治疗,并在卫生和饲养管理方面给以病羊格外的照顾4定期对羊群集中进行药浴,获得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羊螨病是羊皮肤寄生虫病的一种,会给羊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爆发,对于规模化养羊产业危害性极大,我们要从疥癣虫的特性、生存条件,危害特性、传播途径,着手从源头上采取预防措施,配合一些药物,治标兼顾治本,才能彻底解决羊螨病的危害风险。

但是,在治疗措施中,很多养殖户只知道羊螨病,无法区分其中的病理,以及“罪魁祸首”的病因,只知道是羊皮肤的寄生虫病,根本不了解是什么疥癣虫。在羊螨病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寄生虫,一种叫穿孔疥癣虫,一种叫吸吮疥癣虫。虽然说都是疥癣虫,但是它们危害特征以及危害性质还是有所区分。我们只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南辕北辙的治疗措施,不但延误治疗时机,有时候,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健康的羊群

1、羊痒螨病,是由吸吮疥癣虫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这种虫子寄生在羊表皮,产卵滋生,用它的吸针,刺穿羊的皮肤,吸食营养的同时,口中分泌的唾液含有毒素,从而引起羊有强烈的痒症。危害羊的皮肤组织,造成羊精神不安,蹭痒、脱毛、采食欲减退,消瘦、甚者死亡。

2、羊疥螨是由穿孔疥癣虫,寄生在羊的表皮内,同样靠吸针管吸食羊的皮肤营养物质而寄生,从羊的表皮内来危害羊的皮肤。羊疥螨病,在穿孔疥癣虫啃噬羊的机体组织过程中,也会因为有毒的唾液,给羊造成一定的痒症,对待不同的羊种,危害部位有所不同。

羊螨病,根据羊皮肤的受害情况,如果从羊的皮肤表面发生的螨病,就是痒螨;如果从羊皮肤内部发生的螨病,就是疥螨。区别在于,一个在羊的表皮寄生,危害羊的皮肤组织;另一个从羊的表皮内寄生,同样危害羊的皮肤组织。

疥螨虫

1、养殖方式的改变:

在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下,养殖的羊群不大。那么,羊群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一个人管理十多只羊,还是可以很好的精心养殖,也便于建立人畜之间的感情,一旦羊群发生什么反常的情况,羊主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加强饲养管理,使得羊群不易患染传染病。那么,如今在农村地区,养羊的规模在逐步加大,而且圈养模式采用的多,在集中化养羊的模式中,一旦养护不周,一个羊患染羊螨病,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整个羊群的爆发痒螨病。

集约化养殖方式,如同做“大锅饭”,不会有“小锅饭那么精细”。特别是乡村粗放式饲养管理中,饲养圈舍简陋,冬季为了保温,会大小羊集合在圈舍,高密度的养殖,给羊的皮肤性寄生虫病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养殖环境差是发病主要的诱因: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关于羊的皮肤寄生虫病问题,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有莫大的关系。根据羊螨病的发病规律,在秋末冬初至开春的时间段是高发期。这个时间段,羊群失去了野外放牧的条件,而采取圈养。如果羊圈饲养密度合理,通风采光性良好,卫生消毒做到位,通常羊群不易患染羊螨病的发生。相反,在粗放式的养羊管理中,羊圈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且没有有效的增温保暖措施。那么,羊群即便不患染羊螨病,也容易患染别的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

糟糕的养殖环境,容易滋生各种寄生虫以及病菌,非常容易给羊群带来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养殖户,一定要给养殖的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危害羊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羊群出现羊螨病的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率。

干净卫生的羊圈

1、山羊疥螨虫。主要发生在羊嘴唇四周、眼圈、鼻背和耳根部,也会蔓延到腋下、腹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严重的时候,患病羊唇部裂纹,患羊会出现采食障碍。

2、山羊痒螨病。主要发生在耳壳内面,造成山羊的耳内生成黄色结痂,任其发展,会将耳道堵塞,会使羊变成聋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者引起患羊死亡。

3、绵羊疥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的头部、嘴唇周围、嘴角两侧、鼻子边缘和耳根下方。发病的羊,由于其皮肤组织受到寄生虫啃噬,病变部位会形成白色坚硬胶皮样的痂皮,俗称“石灰头”病。

4、绵羊的痒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稠密长毛的背部、臀部和体侧、尾巴根等部位,发病的羊,背部羊毛经常呈束结缕,掉悬于羊体两侧,随着螨虫的破坏毛发根系,然后会大面积脱落,严重者,背部羊毛全部蜕光。

羊种不同,寄生螨虫不一,那么,被侵害的羊,病症表现不同,根据此方法,大致可以判断出,养殖的羊,到底发生的是什么羊螨病。

等大部份吸收后可以用一些去疤痕的产品如康瑞保等。

羊螨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羊螨病是羊皮肤寄生虫病的一种,会给羊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爆发,对于规模化养羊产业危害性极大,我们要从疥癣虫的特性、生存条件,危害特性、传播途径,着手从源头上采取预防措施,配合一些药物,治标兼顾治本,才能彻底解决羊螨病的危害风险。

但是,在治疗措施中,很多养殖户只知道羊螨病,无法区分其中的病理,以及“罪魁祸首”的病因,只知道是羊皮肤的寄生虫病,根本不了解是什么疥癣虫。在羊螨病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寄生虫,一种叫穿孔疥癣虫,一种叫吸吮疥癣虫。虽然说都是疥癣虫,但是它们危害特征以及危害性质还是有所区分。我们只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南辕北辙的治疗措施,不但延误治疗时机,有时候,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健康的羊群

1、羊痒螨病,是由吸吮疥癣虫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这种虫子寄生在羊表皮,产卵滋生,用它的吸针,刺穿羊的皮肤,吸食营养的同时,口中分泌的唾液含有毒素,从而引起羊有强烈的痒症。危害羊的皮肤组织,造成羊精神不安,蹭痒、脱毛、采食欲减退,消瘦、甚者死亡。

2、羊疥螨是由穿孔疥癣虫,寄生在羊的表皮内,同样靠吸针管吸食羊的皮肤营养物质而寄生,从羊的表皮内来危害羊的皮肤。羊疥螨病,在穿孔疥癣虫啃噬羊的机体组织过程中,也会因为有毒的唾液,给羊造成一定的痒症,对待不同的羊种,危害部位有所不同。

羊螨病,根据羊皮肤的受害情况,如果从羊的皮肤表面发生的螨病,就是痒螨;如果从羊皮肤内部发生的螨病,就是疥螨。区别在于,一个在羊的表皮寄生,危害羊的皮肤组织;另一个从羊的表皮内寄生,同样危害羊的皮肤组织。

疥螨虫

1、养殖方式的改变:

在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下,养殖的羊群不大。那么,羊群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一个人管理十多只羊,还是可以很好的精心养殖,也便于建立人畜之间的感情,一旦羊群发生什么反常的情况,羊主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加强饲养管理,使得羊群不易患染传染病。那么,如今在农村地区,养羊的规模在逐步加大,而且圈养模式采用的多,在集中化养羊的模式中,一旦养护不周,一个羊患染羊螨病,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整个羊群的爆发痒螨病。

集约化养殖方式,如同做“大锅饭”,不会有“小锅饭那么精细”。特别是乡村粗放式饲养管理中,饲养圈舍简陋,冬季为了保温,会大小羊集合在圈舍,高密度的养殖,给羊的皮肤性寄生虫病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养殖环境差是发病主要的诱因: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关于羊的皮肤寄生虫病问题,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有莫大的关系。根据羊螨病的发病规律,在秋末冬初至开春的时间段是高发期。这个时间段,羊群失去了野外放牧的条件,而采取圈养。如果羊圈饲养密度合理,通风采光性良好,卫生消毒做到位,通常羊群不易患染羊螨病的发生。相反,在粗放式的养羊管理中,羊圈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且没有有效的增温保暖措施。那么,羊群即便不患染羊螨病,也容易患染别的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

糟糕的养殖环境,容易滋生各种寄生虫以及病菌,非常容易给羊群带来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养殖户,一定要给养殖的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危害羊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羊群出现羊螨病的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率。

干净卫生的羊圈

1、山羊疥螨虫。主要发生在羊嘴唇四周、眼圈、鼻背和耳根部,也会蔓延到腋下、腹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严重的时候,患病羊唇部裂纹,患羊会出现采食障碍。

2、山羊痒螨病。主要发生在耳壳内面,造成山羊的耳内生成黄色结痂,任其发展,会将耳道堵塞,会使羊变成聋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者引起患羊死亡。

3、绵羊疥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的头部、嘴唇周围、嘴角两侧、鼻子边缘和耳根下方。发病的羊,由于其皮肤组织受到寄生虫啃噬,病变部位会形成白色坚硬胶皮样的痂皮,俗称“石灰头”病。

4、绵羊的痒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稠密长毛的背部、臀部和体侧、尾巴根等部位,发病的羊,背部羊毛经常呈束结缕,掉悬于羊体两侧,随着螨虫的破坏毛发根系,然后会大面积脱落,严重者,背部羊毛全部蜕光。

羊种不同,寄生螨虫不一,那么,被侵害的羊,病症表现不同,根据此方法,大致可以判断出,养殖的羊,到底发生的是什么羊螨病。

养羊预防疾病介绍:1、羊肠毒血症本病是由魏氏梭菌不同血清型菌株感染羊只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饲草、饮水污染,过食精料均可诱发本病,发病年龄不等,从几个月到1~6岁均可发生;在常发区,2岁以下的羊,尤其4~12个月的羔羊死亡较多。本病多呈散发,具体可采用如下防治方法:给羊群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及消毒,要限制给羊饲喂大量精料,配合日粮中加入磺胺胍,以防感染本病。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可用3%火碱液彻底消毒病羊污染的圈舍,可对病羊服用磺胺脒,首次剂量按体重,维持量减半。也可应用头孢霉素、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2次。2、 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在本病流行地区,怀孕母羊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预防,第1次在分娩前20~30d内,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2ml,第2次在分娩前10~20d内,于另一侧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3ml。这样初生的羔羊可获得被动免疫力。3、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防治方法:羊群一但发病定性后,应立即隔离病羊,并进行及时治疗。可选用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黄色素、贝尼尔(血虫净)等药物,一般认为血虫净和土霉素较好,血虫净7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次,重症24h后再注射1次,同时用抗菌素如头孢霉素等控制继发感染。除上述治疗外,还应抓住消毒和检疫,并对病死羊做无害化处理。预防本病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驱除媒介昆虫,并做好针头,注射器的消毒,还要随时消除应激因素。将抗菌药物混于饲料中,可起防病之效。4、羊消化道线虫病寄生于羊胃肠道内的线虫有很多种,并多为混合感染。尽管这些线虫种类繁多,对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引起的感染及症状极为相似,故统称为消化道线虫感染。防治措施:羊群定期驱虫,一般春秋两季驱虫,严重时可3个月驱虫1次。治疗时可采用下列药物:左旋咪唑,口服剂量每千克体重8mg;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5~6mg。丙硫咪唑,口服剂量每次每千克体重5~15mg。5、螨病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螨病又叫疥癣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6、羊焦虫病病程多数呈急性经过,2岁以下幼羊病势沉重,病期约1周,个别病羊突然发生死亡。体温升高到41℃左右,呼吸浅而快,每分钟60~80次,有时还发鼾声。心跳加快,达120~180次/min,节率不齐。眼结膜开始潮红,继而苍白,并有轻度黄疸,采食减少至废绝,瘤胃蠕动减弱,病重者完全停止,个别病例直至死前仍有食欲。病初粪便干燥,后期拉稀,粪便中混有血样黏液、恶臭,少数羊有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肩前淋巴结最为明显。病初肿大如鸽蛋,后如核桃,最大的犹如鸡蛋,多数为一侧大,另一侧小,两侧都肿大者较少,触诊有痛感,初期较硬,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变软,慢慢恢复正常。病羊迅速消瘦,精神萎顿,放牧时离群落后,继而沉郁、低头耸耳、头伸向前方呆立、步态僵拘、步幅缩短、步态不稳。后期虚弱、卧地不起,将头颈伏地面伸直,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最后衰竭而死。病愈羊只恢复缓慢,并有脱毛现象。7、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急性瘤胃扩张,充满食物使胃的正常容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停滞瘤胃引起消化不良的疾病。该病临床特征为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瘤胃坚实、疼痛,瘤胃蠕动极弱或消失。8、肺炎肺炎是细支气管与个别肺小叶与小叶群肺泡的炎症,一般由感冒或支气管炎症蔓延引起。受寒感冒,机体抵抗力降低,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可引起,一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都可引起。可用磺胺类或青、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体温高时可注射安乃近,咳嗽时可用氯化胺2~5g,杏仁水2~3ml,灌服。心脏衰弱时可用樟脑磺酸钠2~3ml,肌肉注射。

布氏杆菌病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它家畜。其牲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一、病原布氏杆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微米,无鞭毛,不能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云性,不呈两极浓染。病料抹片呈密集菌丛,成对或单个排列及短链较少。各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二、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中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氏杆菌。感染布氏杆菌的睾丸炎公畜精囊中也可能有布氏杆菌的存在。布氏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但经皮肤感染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他如通过结膜、交媾也可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布氏杆菌病。三、症状绵羊及山羊: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注意到的症状也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等。流产发生在妊娠后第三或第四个月。有的山羊流产2-3次,有的多不发生流产,但也有报道山羊群流产40-90%者,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的跛行。

羊螨病,有人叫羊疥癣,蜱虫羊螨病,有人叫羊疥癣,这鸟东西一般在眼圈、耳朵上,鼻子上,口四周,乱咬,所以有时会看到某只羊眼圈脱毛了,患处发红,很痒,一般羊会出现脱毛,严重时全身脱光光,患处会出现水泡,丘疹和痂皮,严重的就见鬼去,治疗用敌敌畏,7天再喷一次。蜱虫,专门喝血的,常附在羊耳朵,抓起来在地上踩下,血一下溅出来了,这虫各个地方叫法不一样,咬住的那地方往往毛也掉了,还是用敌敌畏,操作方法不说了

羊螨虫病论文

等大部份吸收后可以用一些去疤痕的产品如康瑞保等。

羊螨病是羊皮肤寄生虫病的一种,会给羊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爆发,对于规模化养羊产业危害性极大,我们要从疥癣虫的特性、生存条件,危害特性、传播途径,着手从源头上采取预防措施,配合一些药物,治标兼顾治本,才能彻底解决羊螨病的危害风险。

但是,在治疗措施中,很多养殖户只知道羊螨病,无法区分其中的病理,以及“罪魁祸首”的病因,只知道是羊皮肤的寄生虫病,根本不了解是什么疥癣虫。在羊螨病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寄生虫,一种叫穿孔疥癣虫,一种叫吸吮疥癣虫。虽然说都是疥癣虫,但是它们危害特征以及危害性质还是有所区分。我们只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南辕北辙的治疗措施,不但延误治疗时机,有时候,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健康的羊群

1、羊痒螨病,是由吸吮疥癣虫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这种虫子寄生在羊表皮,产卵滋生,用它的吸针,刺穿羊的皮肤,吸食营养的同时,口中分泌的唾液含有毒素,从而引起羊有强烈的痒症。危害羊的皮肤组织,造成羊精神不安,蹭痒、脱毛、采食欲减退,消瘦、甚者死亡。

2、羊疥螨是由穿孔疥癣虫,寄生在羊的表皮内,同样靠吸针管吸食羊的皮肤营养物质而寄生,从羊的表皮内来危害羊的皮肤。羊疥螨病,在穿孔疥癣虫啃噬羊的机体组织过程中,也会因为有毒的唾液,给羊造成一定的痒症,对待不同的羊种,危害部位有所不同。

羊螨病,根据羊皮肤的受害情况,如果从羊的皮肤表面发生的螨病,就是痒螨;如果从羊皮肤内部发生的螨病,就是疥螨。区别在于,一个在羊的表皮寄生,危害羊的皮肤组织;另一个从羊的表皮内寄生,同样危害羊的皮肤组织。

疥螨虫

1、养殖方式的改变:

在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下,养殖的羊群不大。那么,羊群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一个人管理十多只羊,还是可以很好的精心养殖,也便于建立人畜之间的感情,一旦羊群发生什么反常的情况,羊主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加强饲养管理,使得羊群不易患染传染病。那么,如今在农村地区,养羊的规模在逐步加大,而且圈养模式采用的多,在集中化养羊的模式中,一旦养护不周,一个羊患染羊螨病,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整个羊群的爆发痒螨病。

集约化养殖方式,如同做“大锅饭”,不会有“小锅饭那么精细”。特别是乡村粗放式饲养管理中,饲养圈舍简陋,冬季为了保温,会大小羊集合在圈舍,高密度的养殖,给羊的皮肤性寄生虫病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养殖环境差是发病主要的诱因: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关于羊的皮肤寄生虫病问题,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有莫大的关系。根据羊螨病的发病规律,在秋末冬初至开春的时间段是高发期。这个时间段,羊群失去了野外放牧的条件,而采取圈养。如果羊圈饲养密度合理,通风采光性良好,卫生消毒做到位,通常羊群不易患染羊螨病的发生。相反,在粗放式的养羊管理中,羊圈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且没有有效的增温保暖措施。那么,羊群即便不患染羊螨病,也容易患染别的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

糟糕的养殖环境,容易滋生各种寄生虫以及病菌,非常容易给羊群带来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养殖户,一定要给养殖的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危害羊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羊群出现羊螨病的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率。

干净卫生的羊圈

1、山羊疥螨虫。主要发生在羊嘴唇四周、眼圈、鼻背和耳根部,也会蔓延到腋下、腹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严重的时候,患病羊唇部裂纹,患羊会出现采食障碍。

2、山羊痒螨病。主要发生在耳壳内面,造成山羊的耳内生成黄色结痂,任其发展,会将耳道堵塞,会使羊变成聋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者引起患羊死亡。

3、绵羊疥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的头部、嘴唇周围、嘴角两侧、鼻子边缘和耳根下方。发病的羊,由于其皮肤组织受到寄生虫啃噬,病变部位会形成白色坚硬胶皮样的痂皮,俗称“石灰头”病。

4、绵羊的痒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稠密长毛的背部、臀部和体侧、尾巴根等部位,发病的羊,背部羊毛经常呈束结缕,掉悬于羊体两侧,随着螨虫的破坏毛发根系,然后会大面积脱落,严重者,背部羊毛全部蜕光。

羊种不同,寄生螨虫不一,那么,被侵害的羊,病症表现不同,根据此方法,大致可以判断出,养殖的羊,到底发生的是什么羊螨病。

1 涂药疗法。一般为膏剂、油剂、乳剂或粉剂,直接涂在预先处理过、干净的患部表面。因为大部分驱螨药物及其赋型药物(油类),对动物都有刺激皮肤和妨碍代谢的作用,所以一次涂药的面积不能超过体表面积的1/4以上,每隔2~3d后,再逐次涂擦其余的1/4的面积。如果一次涂药不能痊愈时,应在第10~12天以温苛性钠水或2%的克辽林或2%的来苏尔溶液洗涤患部后进行第二次涂药。

2 药浴疗法。在羊进入浴池前,必须将水温调整到36~38℃,水温过高对羊体健康有害,过低影响药效。大批羊药浴时,应随时添加药液,以免影响药效。药浴液的量应经常保持在1米的深度。药浴时间约为1min,注意浸泡羊头。以预防为目的的进行药浴时,羔羊在生后3个月开始。弱羊应该最后入池,妊娠末期羊应使用涂擦法治疗。药浴后的羊应在无病地区放牧,并在消毒过的羊舍内饲养。

3 中草药治疗。乳矾散局部涂擦,配方为:乳香25g、枯矾100g,混合磨成细面。同时,以1份乳矾散加入2份植物油(麻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均可)混合加热后涂于患处,连涂数次即可治愈。烟草水药浴,取烟草末15kg,与50kg水一并煮沸90min,过滤后加入苛性钠1kg,再加水至250kg进行药浴。此外,还可用桃树根、苦参根皮等熬水洗浴患处,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4 注意事项。应该注意不同种类的螨,其生活习性、分布和抗药性等都有所不同,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对抗螨药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例如,山羊不耐药浴,而绵羊则不宜用汞制剂。另外,如羊体质过弱或有热症候,在恢复以前都不宜治疗。

治疗前要做好剪毛、除痂工作。剪毛时不仅剪掉患部的毛,还要剪去患部周围3~125px的毛。在剪毛的局部或全身,先用2%的来苏尔溶液(45~50℃)刷洗,以除去患部表面的泥垢、鳞屑和痂皮。如无来苏尔,可用3%~5%的温肥皂水,或以温草木灰水代用。在做卫生处理和除痂时,应严格防止患部出血。在冬天还要防止病畜受寒而感冒。减掉的被毛须集中焚烧,刷洗患部的溶液也应深埋。医务人员的手、工作服和治疗用具等要彻底消毒,防止人为的散布病原。

羊螨虫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具体方法是:1注意羊舍和羊体的清洁卫生。羊舍环境要干燥、光线充足及通风良好,并对其定期清扫和消毒,为羊只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2对引进羊只隔离观察,观察一两个月确保无螨虫寄生后再混群饲养;3对发现患有螨虫病的病羊,要隔离治疗,并在卫生和饲养管理方面给以病羊格外的照顾4定期对羊群集中进行药浴,获得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血吸虫病研究进展论文

要么自杀 要么喊个人把你杀了 还怕什么病

一、血吸虫病基本知识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1年,我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市、自治区)中,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以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四川省和云南省(山区2省)以及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江苏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其余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4省已达到疫情控制标准。截止2011年,全国实有钉螺面积372﹑,主要分布于安徽、湖北和湖南等省。全国估计血吸虫病病人286﹑836人,其中晚期病人30﹑028人,急性血吸虫病病人3例,较2010年的43例下降了。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今年3例急血均为湖区疫情控制省感染后由传播阻断省上报的国内输入性疾病。因此,为保证急性血吸虫感染疫情的监测质量,防止达标后疫情回升,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4省应进一步加强急血防控工作力度病开展督导。致使人、畜得病的血吸虫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等5种。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和童虫6个阶段。尾蚴一旦与宿主的皮肤接触,10秒钟即可侵入宿主皮肤。血吸虫病的流行由以下5个环节构成:①传染源排出虫卵;②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③毛蚴浸入中间宿主-钉螺;④毛蚴在钉螺内发育,逸出尾蚴;⑤尾蚴感染终宿主-人、畜等哺乳动物。构成血吸虫病传播和流行因素有三个:一是要有传染源(病人、病畜)散布血吸虫卵;二是要有传播媒介,必须经过中间宿主-钉螺来传播;三是要有易感人群,接触“疫水”(含血吸虫尾蚴的水称疫水)而发病。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病,以4—10月发生感染的机会最多。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尤以6—10月多见。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异位四型。概括来说,急性患者出现发热、尾蚴性皮炎、腹痛腹泻、咳嗽、肝脾肿大等症状,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判断病情的一个重要依据;慢性患者可有腹痛、腹泻、全身乏力、贫血;到了晚期,患者肝脾肿大,常有腹水,形成“大肚子”病。凡虫卵在门静脉及分支以外血管所属脏器内沉积所引起的病变,称异位血吸虫病。二、血吸虫病预防与治疗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方式有生产和生活接触疫水,为防止和减少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机会,可采取如下措施:(一)集体防护措施1、改造自然环境。2、改进生产方式。3、改革生产工具和改进操作方法:经常在水上生活和作业的人,应尽量做到以工具代替下水生产。4、减少接触疫水的人数: 尽可能压缩生产接触疫水的人数,尤其是易感人群,在进行抢险、清障、修堤时,要进行合理分工,尽量减少下疫水的人数和接触疫水的时间。对非生产性接触疫水的人要劝阻。5、杀灭水中尾蚴。在感染性钉螺多,因生产、施工、防汛抢险等必须下水的地方,应在下水前用药物杀灭尾蚴,防止大批人群感染,甚至急性感染。杀灭尾蚴的药物和用量:生石灰,每10 m3量施用3kg;10-20%的六六六乳剂,每平方米水面喷洒10ml;氯硝柳胺,每立方米水用2g。6、建立安全带。湖沼地区工作站点、居住地周围内,灭光钉螺,使居民点与有螺地带之间建立一条安全带。对暂时难以消灭的易感地带,要作好“此地接触血吸虫病疫水危险”的标志,以避免误入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设立防护监督岗。7、消灭重点区钉螺。(二)个人防护措施1、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在不得不接触疫水的时候,可以穿带防护用具或涂抹防护霜防止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2、穿戴防护用具:如缠布绑腿、穿长统胶鞋、下水裤等,可阻止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使用以1%的氯硝柳胺浸泡的血防衣裤、手套、袜子、绑腿等,防护效果更好。3、涂擦防护药物有:皮避敌、防蚴霜、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和油膏等。药物的防治效果多数只能维持4小时左右。如下水时间长,应增加涂药次数。4、口服预防药物青蒿琥酯:用于整个血吸虫病感染季节的预防:使用者于感染季节开始,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首次6 mg/kg(成人3片),以后每隔15天服药1次,直至感染季节结束,并于未次服药后7天再服1次。本方案适用于在疫区长期接触疫水的作业人群。用于中短期接触疫水人员的预防:① 接触疫水1个月以内者,于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青蒿琥酯6mg/kg,以后每隔7天服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7天再服一次;如接触疫水持续时间不到7天,则于首次接触疫水后第7天服药1次,第14天和第15天各服一次,共3次。② 接触疫水1-2月者,于接触疫水后第7天首剂青蒿琥酯6mg/kg,以后每隔7-10天服药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7天再服一次。③ 接触疫水3个月以上者,于接触疫水后,每隔7-15天口服青蒿琥酯6mg/kg,脱离接确疫水后7天再服1次。禁忌证:早期孕妇禁用;有心、肝、肾疾病,药物过敏史和血液病患者忌用。用药注意事项:为确保用药安全,以餐后服药为宜,且不在高空和水上作业现场服用。如与吡喹酮联合使用,必须在服用吡喹酮后5-7天再服用本药。5、安全饮用水:在流行区,不论是湖沼地区还是山丘地区,人们因生活饮用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的情况较为普遍,要切实做好安全饮用水。① 开挖水井:饮用井水,不仅可以防止血吸虫尾蚴感染,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的传播。② 分塘用水:要饮用没有钉螺的塘水。一定要采取措施灭光钉螺,并做到饮用水应分开,保持饮用水安全、卫生。③ 河心深处汲水:尾蚴一般分布在水表面,船、渔民用水可采用河心深处汲水方法,以减少感染。④ 杀灭尾蚴,减少感染,杀蚴方法如下:加热:将水烧热至60℃以上即可杀尾蚴。药物杀蚴:主要药物有漂白粉、碘酊、生石灰及氯硝柳胺等。(三)药物治疗吡喹酮是目前唯一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药物,且不良反应轻和疗效高,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血吸虫病: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吡喹酮用量,成人总量一般采用120mg/kg体重(儿童140mg/kg),6日疗法,每日剂量分3次服,其中二分之一剂量在1天第2天分服完,其余二分之一剂量在第3-6天分服完。慢性血吸虫病:常用疗法有两种:①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成人总剂量60mg/kg体重(儿童体重不足30kg者总剂量可加至70mg/kg),2日疗法,每日量分2-3次在餐间服,体重超过60kg者不再增加剂量,仍按60mg/kg服药。②在疫区大规模治疗中多采用成人总剂量40mg/kg体重1日疗法,总剂量1次顿服或分2次服。服药期间或服药结束后3-5天内,应注意休息,减轻体力劳动,避免高空和水上作业。晚期血吸虫病:近期粪便孵化阳性或直肠镜检获活卵或近期变性卵,或距末治疗3年,环沉率仍≥3%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均需进行病原治疗。对大多数肝脏代偿功能良好的晚期病人,可用2天疗法总剂量60mg/kg。对年老、体弱、肝功能均较差或有明显夹杂症的病人可用3天疗法总剂量60mg/kg或6天疗法90mg\kg。对有腹水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应在腹水消退并稳定在半年以上腹水未起,或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停止出血半年以上,且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可用总剂量为50-60mg/kg的2天或3天疗法。早期治疗血吸虫感染 主要用于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防洪抢险接触疫水的人群, 以防止急性血吸虫病和减低感染率。其用法为接触疫水后1个月,口服1剂吡喹酮40mg/kg,若持续接触疫水,则每个月服吡喹酮40mg/kg,脱离接触疫水后2个月再加服1剂吡喹酮。三、血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良卫生行为,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血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流行区的干部和群众,血防健教内容的针对性要强。如对领导,重点是宣传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血吸虫病对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危害;对基层卫生人员则进行血防业务知识的指导;而对群众就介绍血吸虫病的基本常识、危害性及个人防护等。知晓血吸虫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不防不治危害大的道理。四、血吸虫病的防治方针、原则、重点、策略预防为主是我国传染源防治的总方针。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应当遵循这一方针。血吸虫病的预防制度是建立完善的血吸虫病防治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国家对血吸虫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的工作原则,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即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被血吸虫感染的人、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人、病畜的粪便直接入水,是造成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解决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下水、下田问题,是解决主要矛盾,是“治本”的策略,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我国血防新策略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控制策略。新策略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粪便管理;加强家畜管理;结合农业、水利、林业建设项目;人畜查治病、健康教育、易感地带药物灭螺等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的宣传教育,正确传达知识信息。五、水利血防主要技术措施水利血防是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水利血防的主要任务是:遵循水利结合灭螺的原则,将水利血防工程纳入相关水利规划;结合河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建设项目,同时考虑血防设施的建设,一并设计,一并施工;对已建水利工程,根据需要进行整治改造,增补必要的血防措施。最终达到改善疫区水环境状况,阻止钉螺扩散、有效控制血吸虫病蔓延的目的。血吸虫生活史的许多阶段都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完成。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生存、分布扩散与水密切相关。钉螺为水陆两栖淡水螺类,孳生地区1月份平均温度在0℃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全年降雨量在750mm以上。因此其四至分布,最北至江苏省宝应县(北纬33015,),最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北纬22037,),最东到上海市南汇县(东经120051,),最西是云南云龙县(东经98041,)。钉螺分布的高程,最低接近于0m(上海市),最高为2400m(云南省)。我国钉螺寿命一般为一年,有的可达2—3年,感染钉螺(阳性钉螺)的寿命为一般仅为3—6月。钉螺主要生活在杂草丛生的江湖洲滩、湖汊、河岸水线上下、稻田进出水口、沟渠等处。江湖洲滩一般每年都被洪水淹没,滩地肥沃潮湿、杂草丛生、有利钉螺孳生。但由于滩面广阔,形成过程中地形有高有低,根据滩面高程不同,淹水时间长短不同,钉螺分布也有所不同。一般一年水淹时间8个月以上的滩地未发现钉螺,淹水日数极少或不淹水的一般也未发现钉螺,淹水-5个月的洲滩钉螺较多。根据钉螺孳生环境,可分为水网型、湖沼型、山丘型(丘陵和山区)三种类型。钉螺的远距离迁移和大面积扩散主要是依靠水力输送。水流输送钉螺主要有三种方式:水面漂浮输送、推移输送和悬移形式输送。水利血防技术措施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结合堤防建设、灌渠涵闸改造、河道洪道整治、人畜饮水和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改造钉螺孳生环境,阻止钉螺沿水系扩散,减少人群感染血吸虫病机率。水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环境,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水利血防主要是结合江河综合治理、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改变钉螺生存环境,防止钉螺孳生扩散,从而达到减少人群感染血吸虫病机率的目的。水利血防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如下:1)河道护坡、渠道硬化灭螺。在进行防洪、河道治理或灌区建设、改造时,对河道或有螺渠道采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衬砌,使钉螺无法生存和繁衍。2)隔断灭螺。在堤防外侧修筑护堤平台,覆盖堤脚和部分堤坡。结合筑台取土,一般形成宽3~5m、深2m的隔离沟,沟中常年淹水(每年至少持续8个月),从而隔断和杀灭钉螺。3)抬洲降滩灭螺。将江河(湖)中滩地高程降至常年水位以下,岸边洲地抬高至无螺分布的高程以上,使钉螺无法生存和繁衍。4)涵闸设沉螺池灭螺。在易感地带涵闸的闸口处修建沉螺池,使经过沉螺池的水流流速骤减,当钉螺随水流进入沉螺池时,沉淀于池底,防止钉螺向渠道扩散,池内钉螺用药物杀。5)中层取水。根据钉螺主要分布在河岸常水位线上下1m范围内的习性,将引水涵闸的进水口底板高程置于当地最低有螺分布高程以下2~3m,避开有螺水层取水。6)人畜饮水工程。采取建水厂、修蓄水池、打井等办法,解决疫区人畜饮用水安全问题,减少生活中接触疫水的机率。7)小流域治理。通过结合小型塘堰整治、坡面水系工程等小流域治理措施,改善疫区人居环境。长期以来,各级水利部门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坚持“疫区优先治水,治水结合灭螺”的工作方针,使疫区水利工程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对血吸虫病的防治起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报告(2004~2008年)》中水利行业血防规划内容,长江委水利行业血防建设内容分为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水利血防机构能力建设3个方面。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改水工程、改厕工程和环改工程;非工程措施包括定期对疫区的水利职工查病、治病、防护和应急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水利血防机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监测能力建设、管理和信息能力建设、科研能力建设等。六、预防禽流感知识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2013年4月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截至2013年5月29日10时,全国已确诊131人,37人亡,76人痊愈。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台湾、福建等地。1、临床表现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2、发病症状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3、传播周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4、流行病学1)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3)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人。4)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5、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2)诊断标准。①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②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2)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6、日常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7)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消毒方法如下:(1)熏蒸法:取活消毒剂原液盛在塑料器皿中,放在房间或办公室中,每15平方放置一处。有人停留或办公时保持空气流通即可。无人时封闭进行放置半个时以上效果更好。(2)冲洗法:将活消毒剂稀释,可冲洗地板、宠物或禽畜的窝等,擦拭宠物或禽畜停留过的地方,或冲洗塑料餐具器皿。(3)喷雾法:将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喷雾。7、习惯预防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食物预防应该注意到:由于某些食物预防仅仅能通过增加机体营养成分而提高成功预防疾病的概率,并不能确切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所以以下所谓的食物预防均未经临床实验证实且有主观臆断之嫌,请有过敏体质人群慎重考虑。1、大蒜: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2、芦荟:芦荟与金香、大蒜、洋葱、野百合一样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干燥炎热的地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清热排毒、缓泻、消炎抗菌,增强免疫力,还可护胃保肝和护肤美容。3、香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4、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有促进消化、利尿、抑制多种细菌作用。同时研究得出,番茄内含有可产生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一段时间摄取番茄汁,体内番茄红素会明显增加,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得到增强。5、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6、新鲜蜂王浆:含有王浆酸和抗菌活性物质,具有很强杀菌、抑菌作用,有效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这种新型病毒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段时间也尽量少吃肉类食品,多吃些蔬菜,增强抵抗力。

防治血吸虫病的意义,你可以先从血吸虫病流行历史及现状谈起,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防治情况,其后取得的成果,然后血吸虫病疫情的反弹和目前的现状和严峻形势。其中穿插国家领导讲话批示及相关政策表明国家对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重点要提到目前全国的流行状况、病人数、晚期病人数、急性病人数、钉螺面积等重要数据以支持你的论点。至于洞庭湖退田还湖概况应该有很多论文有提到,你用关键词“洞庭湖”和“退田还湖”应该就可以搜索到相关论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 索引序列
  • 羊螨虫病研究进展论文
  • 羊螨病研究进展论文
  • 羊螨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 羊螨虫病论文
  • 血吸虫病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