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整形美容手术效果不理想的因素及防范对策日期:2009-01-18 04:35:05 点击:5 好评:0 【摘要】 通过对整形美容手术后效果不理想的临床表现的分析,找出其主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患者手术期望值要求极高、过分挑剔、坚持...
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层次提高,但若没有较为成功的营销模式,营养保健品行业发展仍然混乱,因此好的营销对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消费需求与品牌竞争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将营养保健品行业行销模式进行了梳理,保健品市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此后20年时间内,保健品主流销售模式是店铺销售。
一般食品对于人体都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营养功能,也就是人体通过摄取食物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以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二是愉悦功能,除了使人饱腹外,摄食过程中食物还使人得到色、香、味的享受。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根据自身需要,正确选择食物,以维持良好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但现代社会居民受到社会、环境、饮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人不可能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若不及时调整,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甚至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缺钙和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缺锌、缺硒、缺碘、缺铁等原因引起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还有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的肥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预防医学理论认为,在人体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存在一种第三态,或称诱发疾病态。当第三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体就会产生疾病。保健食品作用于人体的第三态,通过调整人体生理功能,预防或减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使机体逐渐向健康状态转化,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保健食品的出现,给人们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花钱买健康,花钱买长寿”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新时尚。
土大黄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不仅药用价值非常高,并且功效作用也是非常多的,很多的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服用一些土大黄的,当然,适当的服用一些土大黄,更是可以治疗疾病的,那么土大黄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止血
土大黄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当然,土大黄可以治疗的病症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止血的功效更是非常不错的。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止血,对于痨病引起的咳嗽、咳血,可以服用土大黄和百合、冰糖煎煮的水,服用之后,止血效果不错。土大黄和瘦肉搭配起来,蒸成肉饼,也能止血。对于跌打损伤引起的出血,也是可以使用土大黄的。
治疗皮肤病
另外我们大家不知道的是,土大黄这种药材对于帮助我们大家治疗皮肤病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如果大家出现了皮肤病,那么适当的服用土大黄就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皮炎、湿疹等疾病,还可以将如土大黄煎水之后,用这样的水来冲洗患部,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另外还能将土大黄根放在石灰水当中浸泡两个小时,然后用醋涂面患有癣癞的部位,效果也不错。这是民间常用到的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目前在临床上也获得了一定的使用。
土大黄可以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相信我们大家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所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土大黄这种药材可以治疗的病症是非常多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大家止血,更是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治疗皮肤疾病的作用。
如果单单只是发现支原体、衣原体阳性,而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不适,是不是一定需要治疗呢?我的观点是,这不需要治疗的。这在我的“咨询汇编”有提及的。这让一些网友很不解、疑惑。看看这么多网站、医疗广告都在强调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危害,你这样说是不是太缺乏专业知识和对网友不负责了?我在此详细论述一下,下面部分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吴晓初(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邵长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颜艳(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合作的论文: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分泌物、排尿困难或尿道口瘙痒,这是某些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症反应。体检特征是尿道分泌物,能确诊的实验室检查是尿道涂片革兰染色或首段尿沉渣中多形核白细胞(PMNL)数量增加。当发现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时,称为淋菌性尿道炎(GU)或淋病,如无此菌,则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NGU一词比非特异性尿道炎更合适,因为NGU有许多特异的病因,在已明确的病因中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最为常见。在尿道淋病治愈后不久,发生NGU称为淋病后尿道炎(PGU)。大家可能被上述的专有名词搞糊涂了,这样说吧:除了淋球菌引起的淋菌性尿道炎即淋病,其它出现尿道炎的情况都可以统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而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很多,支原体、衣原体只是其中的一类,其它还有①大肠杆菌,②脑膜炎双球菌,③其他微生物(腺病毒、腐生葡萄球菌、解脲类杆菌),④生殖支原体,⑤原发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⑥阴道滴虫,等等。即使是尿道检验出支原体、衣原体阳性,也并非都是病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4%正常男性可分离到解脲支原体,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从11%的无症状士兵、11%城市急诊部门无症状男性和7%无症状的大学生中分离到沙眼衣原体。据《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3卷第2期资料:福州地区273名无临床症状妇女进行生殖道Uu(解脲支原体)培养,132名阳性,阳性率%。 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为;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CT感染率为;丹麦Vestsjaelland 城,孕妇CT感染率为;巴西圣保罗,孕妇CT感染率为9%;而法国Martinique城,孕妇CT感染率为。世界各地孕妇CT感染率不同,可能与各地的检测试剂、方法和时间不同有关。看到上述的数字,大家应该知道,正常人是可以有支原体、衣原体寄生的。如果所有检查出有支原体、衣原体都需要治疗,那按上述统计就要有30%以上男性和40%以上女性需要治疗了。这可是几亿人啊。一些网友说,如果依照你不需治疗的观点,那么是不是意味抱着一个炸弹在身边,因为这些微生物随时可能发病,为什么不在它发病之前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呢?其实,我们的身体内、生活环境是充满微生物的。如果你学过《微生物学》,你会知道,人体内是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的,其中很多是致病微生物。但为什么很多人都是健康正常而不发病呢?这和人的自身抵抗力、免疫力有关。也和寄生于人体内的微生物形成的“菌群平衡”有关。我们自身有很好的免疫系统,它们保护了身体不受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的侵害,维护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即使是少数致病力很强的微生物(烈性传染病),也并非所有人都会感染后发病的。这就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生活于相同环境下只有少数人会患病,往往,他们是同时出现身体素质的下降,抵抗力低下了。 近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成为造成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因素是,在性混乱群体,由于他们往往有较高的性交频率,性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这使得他们的性器官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他们就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出现非淋菌性尿道炎。如果真的可以“在它发病之前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那当然很好,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寄生在人体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支原体和衣原体是可以在正常人中寄生的,它们和众多其它寄生微生物相互制约(争取寄生环境的‘资源’),达到一种平衡,使得相互的数量受到控制,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菌群平衡”。如果滥用抗生素,破坏了原有的“菌群平衡”,反而会出现让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剧增,引至其它感染发生。在一些医院,由于利益或专业知识水平的因素影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一个有专业知识水平、有道德的医生是不应这样做的。如果出现症状,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的;但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而这些所谓“治疗”往往只是加重你们的心理负担、增加你们不必要的支出,更为不幸的是,会破坏你们体内原有的“菌群平衡”,造成各种问题的出现。还是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为实际而理想。--------------------------------------------------------------------------------附录:北京中关村医院前列腺、性病专科的相关文章:不要被非淋菌性尿道炎吓唬住!据新闻报道,北京性病诊疗市场很多地方存在着欺行为:病人多花钱自不必说,有的人根本不是什么性病,只是局部有一些炎症,但一些诊所抓住患者对性病不甚了解的现状,任意夸大性病的危害和后果;有的诊所还拿出非常恐怖的照片给患者看,给患者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有的医生还故意拖延病人的治疗时间,让病人花了许多冤枉钱。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曾在私人诊所或者在被某些医院租赁出去的性病或泌尿专科诊治过的患者,很多人被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所吓唬住,使得患者在经济上的受到很大损失,在心理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使得患者惶惶不可终日。真的是“非淋”猛于虎吗?究竟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怎么一回事呢?非淋菌性尿道炎从字面上就是可以看出它不是由淋球菌引起的,而是由淋球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所引起的尿道感染,它可以与淋病性尿道炎同时或交叉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微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主要包括有衣原体、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庖疹病毒、包皮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兰氏鞭毛虫等。其中衣原体及支原体性引起得非淋菌性尿道炎为多见。衣原体和支原体这些微生物对温度变化都很敏感,温度在560C~600C时它们仅能存活5~10分钟;而在冰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一般的消毒剂都能很快将其杀死。它们对肥皂、酒精、胆盐、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也敏感。但是青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无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好发于青年性旺盛时期,从感染到发病一般为1~3周,发病较缓慢,症状比淋病轻。典型的表现是男性患者会出现尿道口刺痒、有烧的感,尿频(小便次数增多)、尿急(尿有控制不住的感觉)、尿痛(小便时尿道疼痛)有时有轻度排尿困难,尿道口略微发红,如在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晨起时尿道口有水样或稀薄粘液流出。有时仅表现为尿道口有一层痂皮似的薄膜,或者在内裤上可见污秽物,偶尔可发生尿道口被痂皮封闭,当排尿时,由于尿流受痂膜阻挡,可产生尿流分叉现象。但也有些病人无尿道分泌物或者分泌物量很少,需用手用力挤压才能有分泌物从尿道日溢出。女性患者的表现不典型,有的可以毫无症状,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同性恋者,由于他们的异常性行为如肛交、口交等还可造成直肠炎、咽炎或其他疾患。在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时,常常需要与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鉴别。做衣原体抗原检测试验可靠吗?有关开展衣原体抗原检测试验是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有关衣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检验,虽然对诊断有帮助,但是由于目前卫生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实验室检查,没有规定统一的检验标准,所以在目前临床上所使用各种检验方法并不可靠,假阳性居多。因此,我们说,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还不能以实验室的化验为主,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究竟怎样才能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呢?我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规定,诊断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除了有症状和体征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 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② 尿道分泌物涂片在油镜(1000倍)视野下观察,若平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白细胞数)4个为阳性,晨尿(前段尿15毫升)沉淀在高倍镜(400倍)视野下每视野的多形核白细胞)15个,有诊断意义。如果患者没有性乱史,没有尿道炎的症状和体征,尿道分泌物或晨尿没有找到白细胞,那么即使尿道内分离出解脲支原体,亦不能确定患者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因为在很多正常人群的生殖道中也有携带解脲支原体的现象。因此,光凭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不问青红皂白就给患者套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帽子,这不仅是对患者本人的不负责任,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稳定与美满,因此诊治性病的医生在给患者作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而慎重定论。非淋菌性尿道炎能治愈吗?非淋菌性尿道炎是可以治愈的,它的治疗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采用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是需要按照规则、定时、定量,彻底治疗。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抗生素疗法(只要使用1-2种,至多使用2-3种就可以了):1.四环素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口服共14天。2.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共7天。3.强力霉素一天两次,每次100毫克,共7天。4.美满霉素每日两次,每次100毫克,一日两次,共8天。5.氟哌酸每日400毫克,连续7天~10天。当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有尿道口红肿,龟头有充血,红疹,女性有外阴痊痒,白带量多及阴道瘙痒等症状时,除服药治疗外,可以采用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辅助性治疗。常用的外治药物有:(1)3%硼酸水:取200mL湿敷阴部或冲洗外阴。(2)苦参饮:苦参20g,蛇床子20g,地肤子20g,黄柏20g,野菊花20g。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3)洁尔阴、皮肤康、洁身纯等洗液兑入适当的水,冲洗患部。“非淋”经过治疗仍有症状怎么办?治疗“非淋”的疗程结束后1周,如果患者仍有症状存在则需进一步检查是否有“非淋”以外的其它的炎性感染,如都为阴性,则可再重复治疗一次。如果经重新治疗后症状仍不消失,则应该追查其配偶感染的情况及其有无异常性生活习惯。反复发作,症状持续不消退的病人多半是与有传染性的性伴保持性接触有关,所以对其配偶同时治疗和终止不正常的婚外性关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愈标准是什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愈标准是:自觉症状消失,尿道分泌物,尿沉淀物涂片检查无白细胞出现即可。如何预防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的传染来源主要是通过与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者的性接触所引起。为了预防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并防止其死灰复燃,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避免婚外性交、制止性乱现象。②坚持正规治疗,避免半途而废,这对消灭传染源和预防合并症都有好处。疗前和疗后至少2周禁性交,这样有助于疾病的彻底痊愈。③在完成治疗后需做复查,以评定是否真正痊愈。④患者和性伴侣要同时检查,进行正规的治疗。⑤在性伴彻底治愈前避免性接触。⑥如症状持续存在或复发,应到正规的医院有关专科进行检查。⑦提倡使用避孕套等屏障性工具。⑧排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大夫治疗。⑨疗期多饮水,以降低尿的浓度,减轻对尿道的刺激。⑩不饮酒。饮酒可以加重尿道的充血,使炎症更加急剧。⑾注意正常性生活的卫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后记)这篇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大量关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咨询,总结如下:检查出支原体、衣原体后,医生说是性病,他(她)怀疑我,但我洁身自好啊...答: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将“支原体、衣原体”和“性病、不洁性交”等同起来,这是极不科学的,也导致了患者夫妻相互猜疑、争吵甚至家庭破裂,这是不道德的。看看这一组数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4%正常男性可分离到解脲支原体,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从11%的无症状士兵、11%城市急诊部门无症状男性和7%无症状的大学生中分离到沙眼衣原体。据《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3卷第2期资料:福州地区273名无临床症状妇女进行生殖道Uu(解脲支原体)培养,132名阳性,阳性率%。 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为;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CT感染率为;丹麦Vestsjaelland 城,孕妇CT感染率为;巴西圣保罗,孕妇CT感染率为9%;而法国Martinique城,孕妇CT感染率为。”你就应该知道,检查出支原体、衣原体寄居是很的事。 其实,如果医生为你进行全身的微生物培养,至少可以分离出数十种病原体的,但这并不代表你有数十种疾病。我是阴道炎到医院检查,检验出支原体、衣原体,医生说如果不治疗,会导致不孕,我很害怕,是这样的吗?答:至今没有权威、可信的研究资料证明支原体、衣原体寄居会造成不孕。相反,怀孕后,由于阴道环境的改变,更适宜让支原体、衣原体寄居。看看我文章上引用的资料:“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为;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CT感染率为;丹麦Vestsjaelland 城,孕妇CT感染率为;巴西圣保罗,孕妇CT感染率为9%;而法国Martinique城,孕妇CT感染率为。”,可想而知,不应对此担心的。抽血检验说我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这可信吗?答:不可信。1,取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作支原体、衣原体培养才是可信的检测方法。2,需要同时伴随有相应的症状、不适才考虑“感染”;没有任何症状,仅仅从分泌物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也只是“寄居”,并非感染。如何理解“感染”和“寄居”的区别?答:我文章里论述过的,这里再次解释一下:我们人的身体的皮肤、粘膜、口腔、上呼吸道、胃肠、生殖器外部、尿道、阴道、直肠、肛门等等部位平常就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其中很多是病原体。在人的抵抗力正常的时候,它们和众多其它寄生微生物相互制约(争取寄生环境的‘资源’),达到一种平衡,使得相互的数量受到控制,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菌群平衡”。此时,就叫“寄居”。当人的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纵欲过度造成性器官长期慢性充血、局部抵抗力下降),或者滥用抗生素,破坏了原有的“菌群平衡”,出现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剧增,此时,它寄居的组织就因为它们的大量繁殖而出现炎症、症状,此时就叫“感染”。看看,我们人类就是这样每天生活在危险中的。所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能否杀灭所有人体的微生物? 唉,当然很好~~~,这样人类就不会有感染性疾病了,真的很好!但这是不可能的!接受现实吧。我阴道炎,医生检查阴道分泌物后说我是“非淋”,是支原体引起的...答:如果你没有听错,那个人就未必是“医生”的。“非淋”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这和“阴道炎”是两码事。你检查的是“阴道分泌物”,不是“尿道分泌物”,这样的诊断让人怀疑。我有阴道炎,检查出有滴虫(或霉菌)和支原体、衣原体,该同时治疗吗?答:这其实有两种可能:1,你的阴道炎是由滴虫或霉菌引起的,支原体、衣原体只是在你的阴道寄生,不是导致阴道炎的原因。2,你的阴道炎同时是由于滴虫(或霉菌)、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需要同时治疗。 我的建议是:1,积极治疗滴虫(或霉菌)性阴道炎。2,可同时进行支原体、衣原体的治疗。我有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是可信的大医院检查的,应该如何治疗?答:如果确实是支原体、衣原体导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那当然是需要治疗的。支原体、衣原体对抗菌素很敏感的。阿奇霉素对此效果很好的,用法:一,顿服法:一次服用1g(每片250mg的片剂4片)就可以了。 二,第一天服(2片),每天各服一片,服够(6片)就可以了。(一般的阿奇霉素包装都是每盒6片,每片250mg的,一般是70元/盒)我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他们说每天用药要500元,要使用十天,真的那么贵吗?答:我不知道他们用什么药,但我不会这样用药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检查仍然有支原体、衣原体,怎么办?答:症状消失就已经是临床治愈了,我已经说过,支原体、衣原体在体内寄居是正常的。你还是加强运动锻练身体,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别过度纵欲,这样,就不容易复发的。说实话,我比较“花心”,在外面有很多女人,我有了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但我老婆却没有,为什么我不会传染她?答:如你所说:由于你的“花心”,在外面有很多女人,你必然是性生活频率很高的。由于性交频繁,性器官长期处于慢性充血状态,生殖器的局部抵抗力就大大下降了,所以你容易出现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而你夫人没有纵欲、生殖器慢性充血的情况出现,她的局部抵抗力是正常的,就不容易出现感染了。 还是学会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好。我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服药后症状消失,但休息不好、疲劳、饮酒等情况却又出现症状,我难道要这样反复服药一辈子?答:“但休息不好、疲劳、饮酒等情况却又出现症状”的重要原因是,你的体质差、自身的抵抗力不好,这样当然是容易出现复发的。你现在更重要的是加强运动锻练身体,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样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支原体是目前所能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要搞清楚的几个概念:上密切接触,共用公共用品、办公用具,共用公用厕所(坐式)等等方式也有传染此类性病的可能的。三,生育和不育:无论男女,生殖器官如果出现任何炎症、感染,微生物大量增生、繁殖,都有可能影响生育、导致不育。支原体只能粘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而不进入组织和血液。支原体引起细胞损害的原因为: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的支原体从细胞吸收营养,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脲原体含有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产生大量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支原体除可以粘附于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外,还可以粘附于精子表面,从而阻止精子运动,其产生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可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这就是支原体感染引起不育不孕的原因之一。所以,支原体感染时,是有可能造成不育的。看清楚了,是“支原体感染”时哦!而在支原体寄居时,由于它和其它正常菌群相互制约,身体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和它们达到“动态平衡”,它的数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大家“相安无事”。妇女在怀孕时,阴道环境发生改变(盆腔充血),更适合微生物寄居。所以,研究发现,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网友最常见的疑问抽血检验出“支原体感染”,怎么办?答:血液内是不可能有“支原体”的,这至多只是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这只有参考意义,不能作为“支原体感染”的依据。如何检测支原体才是正确的?答:卫生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实验室检查,也没有规定统一的检验标准。所以,我也无法准确回答。 但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在炎症部位如果检测出支原体大量增生、繁殖,那才需要怀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例如:尿道炎时,作尿道分泌物检查出大量支原体。 阴道炎时,从阴道分泌物(白带)检验出大量支原体。 此时,“大量”两个字很重要,这是分辨支原体是“感染”还是“寄居”的重要依据。他(她)支原体阳性,我查资料,美国的医疗机构都说这是“性病”!这还不是他(她)不忠的证据?答:是的,欧美社会将“非淋”列为“性传染病”的范围内。但一定要搞清楚,欧美社会没有将这认为是“不忠”的证据的!这是广义上的“性病”,连“霉菌性阴道炎”都是广义上的性病啊。 女性尤其是中年妇女们都应该知道,“霉菌性阴道炎”在妇科比感冒还常见啊~~我们想生育,去体检发现“支原体阳性”,但我们一点症状也没有。 我们去了很多医院,一些医生说没事;一些医生又说得很严重,说会导致不育... 我真的需要每天吊液吗?答:我的建议是,要接受支原体可以在正常人体内寄居的现实。 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只是体检时发现“支原体阳性”,可以口服一个疗程的“阿奇霉素(六片)”,然后就不用管它是否“转阴”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其它不说,至少这是滥用抗菌素了。 而且,即使这样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也未必可以“转阴”的。我的确有症状表现,可以确定是“支原体感染”,但使用了那么多抗生素为什么效果也不好呢?答:有症状表现是需要治疗的,由于支原体对抗生素很敏感的。如果使用了大量抗生素症状仍然没有好转,那要考虑“混合感染”的可能。混合感染是指感染不单单是支原体造成的,如:女方有阴道炎时,阴道炎的病原体霉菌、滴虫也可以造成男子出现尿道炎,由于“霉菌、滴虫”是需要使用特别的针对性药物才可以控制的。此时,单纯使用一般的抗生素就会没有什么效果了。 此时,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去更好的医院,作尿道分泌物检查,看看是否有其它病原体造成混合感染,然后采取针对性治疗。
六黄散是由黄连、黄柏、黄岑、姜黄、大黄、箱黄六味中药组成的,是治疗多发性疖肿,蜂窝组织炎,脓肿等皮肤感染病。收治的皮肤感染病,常见为多发性疖脚,蜂窝组织炎,脓肿等,采用中药六黄散外敷,效果不错。适用症;局部与全身症状:皮肤破损,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血像增高或正常。方药配制:黄连、黄柏、黄岑、姜黄、大黄、箱黄各等份。将上药研成粉末,包装备用。
我和你一样〕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黄柏胶囊这个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黄柏。黄柏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疗疮的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妇科,皮肤科,消化系统的很多疾病。那么黄柏胶囊主要是治疗什么疾病的药物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功效如何黄柏胶囊治是一种由小檗碱、巴马亭、黄柏碱、β-谷甾醇为主要成分的胶囊剂。其内容物是一种黄色的粉末,味苦。黄柏胶囊的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解毒、泻火除蒸。其中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可以抗击病毒和细菌,比如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抗击作用,还可以抑制结核杆菌、鼠疫菌,增强白血球吞噬的吞噬作用,还可以降压和解热。巴马亭也具有抗菌作用,其作用和小檗碱相近,可能略微低于小檗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的黄柏碱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断植物神经,还能抗肾炎。以上功能和成份决定了黄柏胶囊治什么病,它可以用来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疮疡肿毒等疾病。此外,对于治疗脚气、湿疹瘙痒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2、用法用量黄柏胶囊的用法为口服,用量为每次3到4粒,每天服用3到4次。虽然黄柏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其副作用不明确。但是也不能盲目用药,尤其是孕妇、哺乳期的妇女、老人、儿童,用药更应该注意。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或者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不要自行盲目服用。黄柏胶囊是中成药,其主要的成分是黄柏,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而且,在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仅如此,黄柏这种药物成分,还具备了降压、抗溃疡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黄柏胶囊作用有更好的表现,进而可以在疥疮、肾虚、肺结核等病症的治疗上,彰显出一定的优势来。3、功能主治黄柏胶囊是一种处方药,是胶囊剂,胶囊内部的药物为黄色的粉末,味道略有些苦,宜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黄柏胶囊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黄柏碱、β-谷甾醇、巴马亭和白鲜交酯。具有很好的消炎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有解毒疗疮、泻火除蒸以及清热燥湿等。适用于治疗肾虚、肺结核、湿疹、疥疮、脚气病、女性私处炎、细菌性痢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皮肤科、传染病科、呼吸内科、中医科、妇产科、儿科的常用药。4、能长期吃吗黄柏胶囊是一种由黄柏制成的胶囊,可以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疾病。那么,黄柏胶囊能长期吃吗?答案其实是不能的。黄柏胶囊不宜久服的原因有以下这些:黄柏胶囊是一种中药,中药性寒凉,服用时间长了会对人体的脾胃等有伤害,进而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服用久了可能会引起拉肚子、手脚冰凉等症状。服用该药物最好还是根据每个患者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服药的周期和疗程。黄柏胶囊有一些禁忌,不宜久服就是其中的禁忌之一。如果服用过后三天内症状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则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服用期间要戒烟戒酒,禁止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最好清淡一些。服用该药期间不要服用其他的滋补性中药。
★用老式的那种手油,擦在手上,然后用火烤一烤,一般来说有两三次就好了。因为我妈妈也是因为经常干活,手裂了,爸爸就给妈妈用这种方法,挺管用的,你可以给你妈妈试试。祝你妈妈的手在你的孝心下早日恢复 ★最简单而且便宜的是搽甘油或含甘油成份多的护手霜.平时勤擦,尤其是睡前,要多搽些,然后双手互相搓揉,多搓一会儿,有条件带副手套(不用太厚,但有点透气)再睡下.坚持一段时间试试.★可以多吃点补充水分的食品。冬天注意保暖,可以用凡士林外涂在皮肤上,对干裂皮肤特别有效。凡士林在各大药房有售。价钱由几块到几百块不等。★用蛋黄油擦拭会明显改善蛋黄油做法取鸡蛋 要 蛋黄 蛋白不要 约20斤用锅子来煎 不能放油 绝对不能放油 用小小火 慢慢煎 一直煎 不可火太猛 一直煎到焦 锅底下就有蛋黄油每天擦拭 包你不再乾裂 试试看 效果很好
婴儿湿疹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皮肤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现认为主要与内在因素如遗传过敏性体质、胃肠道功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紧张、重症感染等及外在因素如物理、化学、生物、食物因素等有关。要综合治疗,对于湿疹宝宝做好家庭护理更是非常重要。小宝宝湿疹有“三怕” 婴儿湿疹有“三怕”: 一怕湿 绝大多数家长每天都要给孩子洗澡,因湿疹遇水会加重,建议有湿疹的宝宝要减少洗澡次数,以36-38℃温水沐浴为好,每次沐浴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更不要用碱性过强的浴液和香皂。最好是清水洗。因为宝宝的皮脂层薄,水温高或时间长都会加快皮脂流失,皮肤易干燥会加得湿疹。洗完之后应该擦干宝宝身上的水分,涂抹非油性的小儿化湿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有些妈妈对孩子的小脸一天不知要洗多少次,这样反而对湿疹的治疗不利。 二怕热 大多数妈妈总是怕婴儿冷着、冻着。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使孩子整天汗渍渍的,这样会使瘙痒加重。 三怕消化不良 由于患湿疹的婴儿多是过敏体质,往往对某种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虾等过敏。因此在母乳喂养时,妈妈的饮食要调整,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产后因考虑妈妈身体的恢复与奶水质量,妈妈们都会摄入大量的蛋白与脂肪,一旦宝宝出现湿疹,就要改变饮食,因为这些高蛋白高脂肪通过乳汁分泌让宝宝食入会加重宝宝的消化负担,影响消化而加重湿疹。另外应注意食物中有无引起小儿湿疹加重的因素,及时纠正便秘和腹泻,避免喂养时过饱及不规律。补充肠道抗过敏康敏元益生菌可改善宝宝消化不良,提高宝宝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控制湿疹发生。 另外,婴儿患了湿疹要去正规医院接受诊治,不能随意用“肤轻松”、“去炎松”等激素药膏,以免加重病情。“湿疹一补”湿疹一补主要是补抗过敏益生菌,为什么要被抗过敏益生菌呢?要从湿疹的病因说起,湿疹主要是过敏引起的, 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出生后的最初六年都处于易感期,极容易造成宝宝对尘螨、花粉、牛奶等高蛋白质过敏,这段时间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容易出现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小状态不但阻碍了宝宝体格的生长和发育,对宝宝智力认知的发育、情感社交能力的发育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治疗性的化学药物,妈妈们势必会担心对宝宝带来的伤害,给宝宝补充一到三个月的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强型),纠正因过敏原刺激导致的免疫失衡,恢复正确的免疫应答。采用这种以菌制菌的独特天然生态疗法,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持益生菌优势地位,改善宝宝免疫功能、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可有效预防各种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守护着每个宝宝的健康均衡成长。宝妈们只要掌握了宝宝湿疹护理的“三怕一补”原则,就能轻松应对宝宝湿疹了。
皮肤疾病也是一大类比较常见的疾病,生活中我们也会偶尔出现皮肤疾病,皮肤疾病有很多种类型,有的是比较简单的容易治疗的,有的就比较严重了,比如银屑病就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皮肤病。那么,哪些偏方可以治疗银屑病?银屑病怎么才能快速治好?1、木鳖子蛋黄油木鳖子5枚,蛋黄油适量,陈醋适量。首先将木鳖子去皮,兑入陈醋研磨成汁。用时洗净患处,先擦上蛋黄油,再敷木鳖子汁。木鳖子蛋黄油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血热引发的银屑病。2、明矾花椒外洗方用明矾、花椒各12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将上述材料加水10升,煎煮过滤去渣,趁热洗浴,每日1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可用于治疗银屑病各期皮损皆有疗效。3、蛋黄外敷法鸡蛋5个,硫黄、花椒各50克,香油适量。将鸡蛋去清留黄,硫黄、花椒放鸡蛋黄内,用烤箱焙干,连同蛋黄一起取出,研磨成粉状即可。使用时加适量香油调和成糊状,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于患处皮肤。可以用于治疗银屑病。4、荸荠泥外敷法鲜荸荠10枚,陈醋75毫升。先将荸荠去皮,切片后浸醋中,与醋一起放入锅内用小火煎10余分钟。待醋干后,将荸荠捣成泥状。取适量涂患处,再用纱布摩擦,当局部发红时,再敷药泥,贴以净纸,包扎好。每日1次,至愈为止。适用于银屑病。5、醋蛋液涂擦法鸡蛋2个,米醋适量。将鸡蛋浸泡于米酯中7日,密封勿漏气。取出后用鸡蛋擦涂患处,1-3分钟后再涂1次。每日涂2-3次,不可间断,以愈为度。本方养血润肤、活血通络,适用于银屑病静止期,癣呈暗红色斑块、有明显浸润者。6、三黄汤外洗发用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待温时将患处皮肤浸入其中,洗浴约20分钟。每日3-4次。适用于牛皮癣风湿热型,症见局部有成片丘疹肥厚,并有部分皮损潮红、糜烂、湿润和血痂等。7、银屑病症状1、寻常型银屑病一般多发于食指、头皮、骶部以及指(趾)甲、龟头等部位。皮疹初起时23i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后期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片,边缘清楚,其上覆盖有多层松皮样的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有半透明的薄膜,再刮则会有点状出血。2、关节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主要症状除了具有银屑病的皮疹症状之外,患者还会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其症状往往与皮肤损害症状同时加重或者减轻,一般多侵犯小关节,日久关节可出现变形,活动受限。3、脓疱型银屑病多发生与手掌、脚趾及关节附近,严重者可漫及全身范围。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小脓疱。急性期脓疱可以迅速增大及扩大波及到皮疹之外,脓液也会随之增多,并常伴有发烧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当症状减轻是,脓疱可吸收减少。4、红皮症型银屑病这种类型的银屑病多为寻常型银屑病转变而来,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可能因为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物后,可迅速出现全身皮肤潮红、脱屑及出现浸润症状,而此时,银白色鳞屑即点状出血等银屑病症状特征消失。
“洗”,具有清除污垢、湿润皮肤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洗脸:根据各人的情况掌握水温,建议冷热水交替使用。洗澡:用39℃左右的温水洗澡,能够进行很好的全身护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汗腺,让体内的废物、表面污垢与汗液一起排出体外。 “穿”,能够很好地防止皮肤因缺水粗糙。秋风乍起,人体自然觉得体凉透骨,此时,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收缩,缺乏水分滋润而显得干枯皱裂,尤其是女性娇嫩的皮肤一旦受损,需要3—6个月方能恢复,如果秋凉时仍“多露肤少穿衣”,忽视对肌肤的保养,一旦延至寒冬季节,再要恢复到原有的健美皮肤,那就很困难了,所以,秋风起时要注意穿好衣服,皮肤少暴露在外面。 “吃”,食应温性方能更好地护肤。中医强调:秋天应着重护阳,饮食调理也应放在温补型上,可以多吃点牛羊狗肉类和莲子粥、枸杞等清补食品,可起到滋阴壮阳,温补气血,滋润脏腑和护肤养颜的作用。 “涂”,应根据自己的皮肤属性选择适合的化妆品,要具有一定的润泽皮肤、滋养颜面的效果方能使用。一旦使用后不要轻易变换品种。其次,入秋后还要注意紫外线的伤害,出门时还应涂防晒霜,另外,洗完澡后,也应进行护肤,油性皮肤的人可趁皮肤湿润毛孔张开时,在易干燥的地方涂上化妆水;皮肤干燥的人可以用滋润性较强的润肤露涂在手指、手肘部、膝部、后脚跟、臀下部等易干燥的部位,使用时可多按摩一段时间。 第一、每天上班前洗个热水澡。别忘了在出浴前再用冷水冲15秒,然后再稍微调高水温,两分钟后再重复一下这个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很简单,这是一种通过刺激全身血液循环焕发肌肤活力的温度疗法,对皮肤很有好处。第二、要精心选用润肤霜,最好选用富含氧化锌的高度保护性日霜,同时它也要能针对外来杂质提供SPF30的保护。霜体越像乳液越好,最好是水油交溶的那一种。同时不要忽略双唇,在秋冬季节嘴唇皲裂是最令人尴尬的事情。第三、一周除两次死皮。这样能够确保去除死亡细胞,让皮肤吸收更多水分。第四、喝一杯加柠檬的热水,这是一种中医养生法。它能为整个身体解毒,包括肝脏和膀胱,帮助血液尽快清除毒素。最后,睡个好觉。如果睡眠好,皮肤将保持较好的含氧水平,加快细胞新陈代谢。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中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1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1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1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1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1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1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1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2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
中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医学实验类的文章。开始也不会弄,还好关键时刻寝室同学给的雅文网,有专业的帮忙轻松多了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医饮食调护对压疮疗效的影响浅谈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图式论框架下的中医英语教学管理模式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再论浅谈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时俱进 春华秋实 “十五”期间河南省中医事业成就显著借鉴循证护理理论发展循证中医护理SARS辨证论治及其中医现代化琐议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研究我国中医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调查分析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中医针灸治疗手术后并发症验案4则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模糊学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分析研究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培训难点及其对策——“十一五”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述评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开设中医特色课程的调查研究城市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中医防治知识需求情况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分型治疗观察对中医活档案的认识与探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中医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嗜睡中医临床评价初步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在中医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特征聚类研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对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分析北京民众对中医看法的简易调查分析社会需要铁杆中医制约中医内涵与外延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研究“李约瑟难题”与中医发展之难中医的科学性全面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中医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评价中医发展路径思考汉中市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质量现状调查成立中医护理专项小组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与效果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中医英语语料库建设可行性探讨中医肾主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与思路PBL教学法及其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医学实验类的文章。开始也不会弄,还好关键时刻寝室同学给的雅文网,有专业的帮忙轻松多了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医饮食调护对压疮疗效的影响浅谈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图式论框架下的中医英语教学管理模式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再论浅谈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时俱进 春华秋实 “十五”期间河南省中医事业成就显著借鉴循证护理理论发展循证中医护理SARS辨证论治及其中医现代化琐议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研究我国中医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调查分析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中医针灸治疗手术后并发症验案4则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模糊学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分析研究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培训难点及其对策——“十一五”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述评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开设中医特色课程的调查研究城市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中医防治知识需求情况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分型治疗观察对中医活档案的认识与探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中医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嗜睡中医临床评价初步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在中医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特征聚类研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对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分析北京民众对中医看法的简易调查分析社会需要铁杆中医制约中医内涵与外延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研究“李约瑟难题”与中医发展之难中医的科学性全面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中医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评价中医发展路径思考汉中市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质量现状调查成立中医护理专项小组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与效果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中医英语语料库建设可行性探讨中医肾主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与思路PBL教学法及其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医学论文写作要点
引言:毕业论文写作是令众多学子头疼的一件事,特别是医学类论文,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医学论文写作要点,欢迎大家阅读!
(一)题目
医学论文担负着传播医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的重任,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
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
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
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指的是要求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防止小题大作,名不符实。
例1,《剖宫产资料统计分析》,该文仅涉及剖宫产时间的统计分析,其他资料如产妇的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等均未涉及,故应改为:《剖宫产时间统计分析》。
例2,《鼻挫伤、烧伤等38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述及的内容还有裂伤、撕脱伤、离断伤、挫伤、烧伤等,单列2种伤不全面,应改为:《鼻创伤38例远期疗效分析》。
例3,《天津市区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62)这个题目既有特点,也很具体。
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题目可有多种类型,有以目的命题、以研究对象命题、以研究方法命题、以研究结论命题等。“研究”、“探讨”、“观察”、“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宜改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4、论文题目要有可检索性。题目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社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
5、撰写论文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外国人名、常见缩略语和符号(如CT、ATP、DNA、HBsAg等)可以使用,但不宜将其原形词同时列出,亦不必再写出中文全名。以外国人命名的综合征或体征,不必译成中文,不加“氏”字。(2)文题中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不能写成“12指肠”,“三*神经”不能写成“3*神经”。(3)下列情况,应在文题的右上角加角注,并在首页下列出角号及加注内容。论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的课题总结,加注“本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论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加注“本文曾在某年某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系在进修或学习时的工作总结,加注“本文系在某院进修期完成”。
(二)作者及其单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撰写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贡献应列人致谢部分。
作者署名主要按作者(或单位名称)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而不是论资排队。例如,学位论文署名有时研究生名字在前,导师名字在后,实际上整个科研设计导师起了很大作用,而研究生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列为第一作者。对上述3条作者条件的规定,凡署名的作者均必须具备对文章中各主要结论,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文章必须注明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来自不同单位的较多研究可只写研究者(作者)姓名,并于各姓名右上角标一小符号,在第一页脚注上注明符号所代表的作者单位名称。所有参加署名的人,都应对论文的内容负责,需要时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篇论文的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人,其余作者可采用注释形式列于本篇文章首页下方,指导者、协作者、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参加研究者或作者已死亡,应在姓名外加黑线框。
2、单名作者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如作者系论文的整理、执笔、文摘摘稿人、简讯作者、综合者,其姓名一般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并加括号。
3、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全文末右下方,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
4、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国内作者的中文署名写全名,其外文署名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也是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留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如郝加虎为“Haojia-hu”,欧阳明为“OuyongMing”。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元音字符相接而其音节可能发生混拼时,则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Chang’an”。
5、学位论文的署名应按“实事求是、论功署名”的原则,不计资历深浅、不论学衔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6、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署名应按课题组组长的姓名一般排列在前,组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后的情况处理。若在总的研究课题中又有分课题的情况下,分课题单独发表时,分课题的组长可以名列在前,组员按在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
(三)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 words)
摘要是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
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 RB等提出的格式(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 Ann Intern 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ients or other 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
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
(四)前言(introduction)
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起提纲挚领作用。论文开始一段是前言,一般文章均不将前言列为标题,只是有一段文字将正文引出,字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但国外期刊有关研究背景知识介绍的篇幅较长。前言是为了给读者一点预备的知识,并借以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练、开门见山而有吸引力,对研究历史回顾应避免繁琐。在研究论文的前言中扼要介绍与本文密切有关的史料。
前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问题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性。课题来源可以从文献中来,也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需要在前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准备解决哪些问题。有时一项科研工作已持续多年,该论文是以前某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则要说明该项科研工作总的目的,以前发表的论文已解决了其中的某个问题,本篇论文是准备解决其中哪个问题。总之要将论文的目的写清楚,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来源、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是什么。前言的内容无需在文中重复,初写者常将前言部分内容和讨论部分重复,这是不允许的。
总之,前言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与动向、研究目的(包括思路)、范围、历史、意义、方法及重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前言要切题,起到给读者一些预备知识的作用,并能引人人胜。
(五)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
应体现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写清楚。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后能重复,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用什么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用什么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材料和方法”不能和“结果”部分合并撰写。撰写的内容包括:
1、对象
①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population-based sample)、转诊样本(referred sample)、连续样本(consecutive sample)、志愿者样本(volunteer sam-ple)及随便抽取的样本(convenience sample),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②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切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③入选研究对象的样本数:如有拒绝人选者应注明人数,并说明原因。④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及其他重要特征。⑤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或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话。
2、研究方法
①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可供撰写用:如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等名词;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广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病例分析”、“普查”、“抽样调查”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写明“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等。②研究场所:要写清楚在“人群或社区”、“医学中心”、“基层医院”、“门诊”、“住院”等。③干预措施:试验的措施及执行方法应详细交待;投于患者的药物应写明化学名、商品名、生产厂名,中药还应注明产地,并详细说明每日剂量、次数、用药途径和疗程;试剂应写明生产厂家名,试验方法如是作者新建立的要详细介绍,老的方法应注明出处,所采用的仪器须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名。④盲法:盲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应交待,包括安慰剂的制作,保证盲法成功的措施等。⑤测量指标及判断结果的标准:如暴露及疗效标准等的确定都有公认的标准,撰写时都应注明。⑥质量控制:控制偏倚发生所采用的措施。
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的型号及何种计算机软件都必须一一交待。如在《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l,22(3)]一文中,作者撰写的材料与方法如下。
一、研究对象
1、病例组
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5岁,其中男125例,女95例;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3-76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1997年12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确诊的病人,病例间无亲缘关系。
2、对照组
同时选择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的健康家属(无任何皮肤病)647名作为对照,男378名,女269名,年龄分布在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对照间亦无亲缘关系;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二、家庭史的确认
除先证者外,其一级或二级亲属中至少还有一位银屑病患者。
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在门诊对每位先证者进行详细询问,记录其一般情况、家庭史、发病情况等,以了解先证者一、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二级以上亲属未统计),对患病亲属进行随访,以确诊是否患病。一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子女及同胞,二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侄子女、外甥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所有病例、对照均用EPIinfo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论文还应提供一些资料
(1)临床研究:1)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病例是住院还是门诊病人,或是普查普治;病例选择标准(引用者要注明出处,自订者要说明根据),诊断及分型标准,分型分组标准(应考虑随机分配和双盲观察)。2)一般资料:病人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因、病情、病型,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依据,观察方法与指标等,对病例摘要可不写姓名和住院号,内容包括:·主诉、现病史、重要的有意义的家族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住院经过,治疗方法和疗效等。3)治疗方法:如药物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疗程、生产厂及出厂日期(批号)等。如为手术治疗则需写出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4)疗效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现代医学器械检查、病理检查、观察方法与指标、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
(2)实验研究:1)实验条件:动物名称、种系、品系、数量、来源、性别、年龄、身长、体重、健康状况、分组标准和方法、手术和标本制备过程,实验、观察、记录的手段、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方法与质量:感染接种方法,仪器种类及其精密度、测定结果,描记图像,试剂种类、规格、来源、成分、纯度、浓度、配制、操作方法及过程,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批号等。3)其他:季节、室温、湿度以及其他条件等。
(3)现场调查研究:要阐明何时、何地进行本次调查,设计类型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量大小的估计。调查对象是普通人群或高危人群,甚至病人。如果调查对象为病例,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标准,还需注明病例来自医院还是从普查中获得。由于资料来源能反映调查结论的可信性,所以应实事求是的详尽叙述,使读者可以从中判定该文是否有进一步阅读价值及结论的可*性。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及其统计方法。实验室检测应介绍使用的方法、步骤、试剂来源、批号及诊断标准,如果应用新的方法则应介绍具体操作过程。统计方法如果是众所周知,则毋须详述,如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应介绍计算公式,引自文献等,使读者了解应用是否确切。
(六)结果(results)
要求如实具体交待经审查核对后用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而不要求把原始数据全部写出。主要介绍全部的发现及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经过科学地统计学处理得来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应当客观完整和可*,所有的结果项目,均要围绕研究主题,有逻辑、有层次地层开,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出,但在材料与方法中列出的项目与标准,在结果中必须反映出来,并且要吻合一致。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它反映了论文水平的高低及其价值,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和支柱,约用全文的1/31/4篇幅书写这部分内容。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的内容包括真实可*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效果的差异(有效与无效)、科学研究的理论结论等。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果,应作客观的分析报道。有的医学论文可将实验方法与结果连写。临床医学论文中也可将疗效标准、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写在结果内。
结果部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段叙述,可以设小标题,小标题之下亦可再设分标题。结果表达时应注意:①数据表达要完整:报告结果的例数与人选研究对象的例数应吻合,剔除例数与剔除理由应交待,失访例数及因其他原因死亡例数也应写清楚,如有数据不全应作解释。如进行两组比较,应列出两组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临床基线情况(base line),并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是否可比。②科研设计时确定的科研假设主要测量指标,如在结果部分作丁更改应作解释。③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当相对数的分母太小时,应报道绝对数,如10/20例,而不能只报告50%病例;应用的率和比应正确,选择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正确,复杂的统计分析要作解释;应同时报道95%可信区间(95%CI)④诊断试验的研究应报告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统计学处理主要使原始数据从难理解变成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些必然规律。用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通过分组将原始数据重新排列,制作频数表,然后算出均数或百分率,并用显著性检验所得的P值来判定其组间差异的意义,以获得包含在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其次是用文字或统计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结果的表达形式有表、图、文字3种。统计图比统计表更便于理解与比较,但统计图中不能获得确切数字,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统计表。图的标题应置于图的下端,图有纵轴和横轴,两轴应有标目,标目应注明单位,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尺度必须等距,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尺度必须从0点起始(对数图及点图等除外),图中用不同线条应注明,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为宜。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圆形图、百分直条图、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直条图利用直条的长短来表达按性质分类资料各类别的数值,如疾病分类、性别、治疗效果等,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圆形图和百分直条图适用于百分构成的资料,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线图和直方图用于按数量分组的资料如时间、年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有连续性的指标。散点图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一般横线代表白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临床医学研究的论文结果中往往还会运用插图和照片如心电图、脑电图、X线片、CT片等来表示研究中的发现,插图的画面要重点突出,照片要注意拍摄的环境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文字表达和图表表达不要重复,文字是表达结果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要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最简洁的语言把结果表达清楚,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文字表达应当是要点式叙述,可分几项撰写,每一项报告一组数据,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图表的表达应符合统计学的规定。
总之,结果是论文中的主体,是作者的主要劳动成果,结果必须完整、清晰、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错。
(七)讨论(discussion)
主要是对实验观察结果或调查结果做出理论性分析。这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讨论是为了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本文取得的结果与文献或过去的工作进行对比,寻找其间的关系,讨论所需引用的文献材料应尽量抽象概括,而不是抄袭别人的文献资料。讨论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部分是以结果部分为基础和线索进行分析和推理,表达作者在结果部分所不能表达的推理性内容。讨论的内容应当从实验和观察结果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主观推测,超越数据所能达到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文献掌握的多少,作者的分析能力如何,切忌将讨论部分写成他人文献的综述。归纳起来,讨论部分应表达下列内容:
1、应紧密结合本文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从中引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而不是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新的发现、文献尚未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可能的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从研究结果对总体的推论。必须强调应紧密结合本文发现进行讨论,且所作的推论必须恰当。
2、应讨论本文发现和文献报道同类研究的结论有何不同,哪些文献支持本文发现,哪些文献报道与本文结论不同,切忌冗长的文献综述式的阐述。
3、应对本文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可能存在的偏倚,以及偏倚的来源;对本文研究的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进行讨论;要肯定本文的结论尚需进行哪些项目的研究等等。
4、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
以上内容并非每篇论文的讨论都必须涉及,面面俱到。应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出发,突出重点,紧扣题目,围绕一个至几个“小核心”进行。对于新的临床病例报告,还应讲清楚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如果是有关新药疗效,还要说明如何肯定疗效,疗效的指标是否合理,今后治疗方法上还需如何改进等。要集中围绕几个观点讲深述透,不必面面俱到。每个讨论最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讨论的中心内容,按结果栏目中的顺序并结合文献分段撰写,或标出序号。其次序应从时间、因果、重要性、复杂性,相似与相反的对比等方面来考虑,使内容有条理,有联系,重点突出。讨论部分不使用图和表,篇幅亦不宜过长,一般占全文的1/31/2即可。文献一般不整段引用,而是摘其观点或结论,用角码标出参考文献。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中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1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1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1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1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1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1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1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2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