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作者赵刚

外科论文作者赵刚

发布时间:

外科论文作者赵刚

赵主任怎么挂上号

您好赵大夫,我是十年前在咱们医院开颅手术的,是因为转移性肿瘤做的开颅手术,现在我已经十年了,想植骨可以吧?费用多少?

做脑核磁多少钱

赵刚,男,主任医师,教授,1958年生,汉族,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吉林省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吉林省创伤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省级劳动鉴定专家,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员,《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医疗方面,独创研究的“单纯经颞枕下入路切除岩斜坡脑膜瘤”获1998~1999年度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中线入路全切除延髓巨大血管网状细胞瘤”获2000~2001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松果体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获2004~2005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94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获2004~2005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在省内率先开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减压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等新型手术。科研方面,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及吉林大学科研课题6项,科研经费20余万。正在进行研究的组织工程构建人工颅骨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医学论文第一作者赵巍

在青年报给搜到的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2007-02-14 方舟子 学术研究是由人来做的,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学术研究会出现种种错误。这些错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限于客观条件而发生的错误。这类错误难以避免,也难以觉察,随着科学的进步才被揭示出来的,犯错误的科研人员没有责任,不该受到谴责。一类是由于马虎、疏忽而发生的失误。这类错误本来可以避免,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犯错者并无恶意,是无心造成的,属于“诚实的失误”。犯错者应该为其失误受到批评、承担责任,但是是属于工作态度问题,并没有违背学术道德。还有一类是学术不端行为。这类错误本来也可以避免,但是肇事者有意让它发生了,存在主观恶意,违背了学术道德,应该受到舆论谴责和行政处罚,乃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某些细节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理工科领域,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 数据的处理 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近年来人们已习惯用图像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论文插图,因此又出现了窜改数据的新形式。例如,由于原图的阳性结果不清晰,就用图像软件添加结果。如果没有窜改原始数据,只是通过调节对比度等方式让图像更清晰,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添加或删减像素,则是不可以的。 论文的撰写 在撰写论文时,首先要避免剽窃(或抄袭,在本文中,我们对剽窃和抄袭二词的使用不做区分)。剽窃是指在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 许多人对剽窃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只有剽窃他人的观点(包括实验数据、结果)才算剽窃,而照抄别人的语句则不算剽窃。例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实验数据是自己做的,那么套用别人论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实验结果就不算剽窃。也有人认为,只有照抄他人论文的结果、讨论部分才算剽窃,而照抄他人论文的引言部分则不算剽窃。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即使是自己的实验数据,在描述实验结果时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而不能套用他人的语句。引言部分在介绍前人的成果时,也不能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 第二个误区是,只要注明了文献出处,就可以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在论文的引言或综述文章中介绍他人的成果时,不能照抄他人论文或综述中的表述,而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如果是照抄他人的表述,则必须用引号把照抄的部分引起来,以表示是直接引用。否则的话,即使注明了出处,也会被认为构成文字上的剽窃。虽然对科研论文来说,剽窃文字的严重性比不上剽窃实验数据和结果,但是同样是一种剽窃行为。 在看待剽窃的问题上,也要防止采用过分严格的标准。这需要注意3种情形:一、必须对别人的观点注明出处的一般是指那些比较新颖、比较前沿的观点,如果不做说明就有可能被误会为是论文作者的原创。对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即使不做说明也不会对提出者的归属产生误会的观点,则可以不注明出处,例如在提及自然选择学说时,没有必要特地注明出自达尔文《物种起源》,在提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没有必要特地注明出自沃森、克里克的论文。二、有可能构成语句方面的剽窃的是那些有特异性、有一定的长度的语句,由不同的人来书写会有不同的表述,不可能独立地碰巧写出雷同的句子。如果语句太短、太常见(例如只有一两句日常用语),或者表述非常格式化,例如对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不同的人书写的结果都差不多,那么就不存在剽窃的问题。三、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因为科普文章一般是在介绍他人的成果,即使未做明确说明也不会被读者误会为是作者自己的成果,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注明观点的出处。科普文章必须着重防止的是表述方面的剽窃,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在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正式发表的成果,无须获得原作者的同意。但是如果要引用他人未正式发表的成果(例如通过私人通信或学术会议的交流而获悉的成果),那么必须征得原作者的书面许可。 在论文注解中应该表明物质利益关系,写明论文工作所获得的资助情况。特别是如果是由某家相关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更不应该隐瞒资金来源。 论文的署名 只有对论文的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才能够做为论文的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对该论文的工作作出了最直接的、最主要的贡献的研究者,一般是指做了论文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实验的人。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就该论文负责与期刊和外界联系的人,一般是论文课题的领导人,为论文工作确定了总的研究方向,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在理论上或技术上对其他作者进行了具体指导。在多数情况下,通讯作者是第一作者的导师或上司,但是也可以是第一作者的其他合作者或第一作者本人。论文的其他作者应该是对论文工作作出了一部分实质贡献的人,例如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 在确定论文的署名时,要注意不要遗漏了对论文工作作出实质贡献的人,否则就有侵吞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嫌疑。但是也不要让没有作出实质贡献的人挂名。第一作者的导师、上司或赞助者并不等于天然就是论文的通讯作者,如果他们没有对论文工作进行过具体指导,也不宜担任论文的通讯作者或其他作者。论文的合作者应该是对论文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如果只是曾经对论文工作提出过某些非实质性的建议,或者只是在某方面提供过帮助,例如提供某种实验试剂,允许使用实验仪器,或帮助润色论文的写作,那么也不宜在论文中挂名,而应该在论文的致谢中表示谢意。有的国际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鼓励投稿者在论文尾注中具体说明各个作者对论文所作的贡献。 论文一般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初稿,然后向共同作者征求意见。论文的任何结论都必须是所有的作者一致同意的,如果某个作者有不同意见,他有权利退出署名,撤下与其有关的那部分结果。在论文投稿之前,所有的作者都应该知情并签名表示同意。不应该在某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他列为共同作者。 一篇论文一般只有一名第一作者和一名通讯作者。如果有两个人的贡献确实难以分出主次,可以以注明两人的贡献相等的方式表明该论文有两名第一作者。但是一篇论文有多于两名的第一作者,或有多于一名的通讯作者,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会让人猜疑是为了增加一篇论文在评价工作中的使用价值所做的安排。 论文的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在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造假、剽窃等问题,共同作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应该以不知情做为借口,试图推卸一切责任。造假者、剽窃者固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共同作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不要轻易在自己不了解的论文上署名。 论文的发表 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布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重要的学术成果应该拿到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接受国际同行的评议。 一篇论文只能投给一家期刊,只有在确知被退稿后,才能改投其他期刊。许多学术期刊都明文禁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浪费了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重复发表则占用了期刊宝贵的版面,并且有可能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许多期刊都要求作者全部或部分地把论文的版权转交给期刊)。如果一组数据已经在某篇论文中发表过,就不宜在新的论文中继续做为新数据来使用,否则也会被当成重复发表。如果在新论文中需要用到已发表论文的数据,应该采用引用的方式,注明文献出处。 先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同一内容的英文论文,这种做法严格来说也是重复发表,但是由于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所以也没有必要深究。但是不宜先发表英文论文,再翻译成中文重复发表。 在论文发表之前,不宜向新闻媒体宣布论文所报告的成果。一些国际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都规定不应把论文结果事先透露给新闻媒体,否则有可能导致被退稿。 研究者对未发表的成果拥有特权,有权不让他人了解、使用该成果。期刊编辑、审稿人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透露或自己使用受审论文提供的新信息。但是研究成果一旦写成论文发表,就失去了特权,他人有权做恰当的引用和进一步了解该成果的细节。国家资助的成果发表后应该与同行共享。 学术履历的撰写 学术履历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评价你的受教育经历和学术成就,因此应该只陈述事实,不要自己做主观评价,更不要拔高、捏造学历和成果。 国内习惯于把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提前称为博士,但是在正式介绍和学术履历中,不应该把还未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写成博士。在履历中应该写明自己获得的各种学位的时间,如果还未获得的,可注明预计获得的时间。 由于美国医学教育属于研究生教育,美国医学院毕业生一般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毕业后可以从事博士后研究,这就导致国内医学院毕业生虽然只有学士、硕士学位,也可以以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名义到美国实验室工作。这是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造成的“误会”。这种特殊的“博士后”不应该因此就在学术履历中声称自己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因为很显然,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的人是不可能做博士后研究的。 在介绍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研究经历时,不应该利用中英表述的差异,通过“翻译技巧”来拔高自己在国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就。例如,不应该把博士后研究人员(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翻译成“研究员”,让人误以为是和国内研究员一样与教授平级的职称;不应该把在国外获得的研究资助称为获“奖”,虽然这类研究资助的名称中有时会用到award一词,但是与由于学术成就而获得的奖励(prize)是不同的。 在论文表中列举自己做为共同作者的论文时应该保留论文原有的排名顺序,不应该为了突出自己而改变论文排名顺序。采用黑体字或画线的方式让自己的名字突出则是可以的。如果一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人数较多,不能全部列出,那么应该在列出的最后一名作者后面注明etc,让读者清楚地知道后面还有其他作者未列出来。有的人只把作者名字列到自己为止,又不注明etc,让读者误以为他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按惯例通讯作者是最后一名作者),这是一种误导行为。 在论文表中应该只包括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不应该把发表在会议增刊上的会议摘要(Poster,Meeting Abstract)也列进去充数。如果要列出会议摘要,应该单独列出,或者清清楚楚地注明属于会议摘要。 在列出发表的学术专著时,应该清楚地写明自己的贡献。如果自己只是专著的主编,应该注明“编”或“Ed.”,不要让读者误以为是专著的作者。如果自己只是参与写作专著中的某个章节,也应该注明该章节,而不要让读者误以为是整本专著的作者。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科学就很难发展。 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损害了公共利益。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国家资金,学术造假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有的学术造假是和经济腐败相勾结的,是为了推销假药、假产品的,那么就是在消费者的钱,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学术不端行为违反学术规范,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靠剽窃、捏造数据、捏造学术履历就能制造出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占据比较高的学术地位,那么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人,是竞争不过造假者的。而且学术造假还对同行造成了误导。如果有人相信了虚假的学术成果,试图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必然是浪费了时间、资金和精力,甚至影响到学位的获得和职务的升迁。受造假者最直接危害的往往是同一实验室、同一研究领域的人。 因此,人人都有权利维护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维护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

问题一:综述怎么写 需要多少字 1. 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还应该注意: 综述首先是选题。这时应该和导师好好讨论,选的题目当然要有新意而且要和将要做的课题相关。很多时候在开题之前写综述,就是为了较全面的了解你所要做的领域的知识背景和动态,因此即使不是为了发表也有必要写一写。如果要发表的话,就要注意一下有没有人做过,是否前沿,以及要投稿的杂志的性质和风格了。 其次是查资料和阅读资料。先从中文的查起,中文资料同样的内容重复的很多,而且比较散和相对滞后,但一是可以对所要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有个了解,二是知道国内“大腕”们观点和对某些词称呼(因为毕竟大多数人要写中文综述并要在国内期刊发表),三是了解综述的行文和结构。所以中文资料是要查的,但重点是查英文资料。 再次,在查找策略上可以先大面积撒网,粗读后获得一个大体概念,形成思路后再划分为一些小目标,逐个查找。可以根据搜索结果的条数看出关键词设置的质量,粗查的时候我觉得100条左右比较合适,细查时最好就是十几篇到几十篇。 问题二:关于医学综述投稿 引用文献三十篇以内就够了,最好是英文近五年来的文章,至于综述的字数,如果你觉得你有足够的资金买版面费的话无所谓,版面费是和文章字数直接挂钩的,你这个字数的综述大概要一千到两千左右。 回答完毕,给点分吧 问题三: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医学综述晋升正高可算? 河南省 副高:3篇国家级,1篇省级正高:三篇国家级,1篇中文核心、一篇科技类核心。中级:省级以上2篇报材料时间:9月底版面要求:副高1500字以上,正高2000字以上。论文必须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的到。 吉林省 副高:至少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省级以上,其中国家级一篇,正高:3篇以上,第一作者2篇。省级1篇,2篇国家级。中级职称:省级1篇。必须在中国知网上查询,万方、维普期刊网上检索查询。在国家级刊物上必须带有,中国、中华,大头的刊物名称。报考材料时间:至6月18日。 山东:正高:国家级以上三篇。均为第一作者,每篇3500字以上。副高:国家级1篇,省级1篇。中级:省级1篇文章要求在万方数据库全文检索。报考时间是11月之前。 江西:必须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到的正规期刊,发表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论文必须在晋升前一年年底发出来并且在网上全文检索(维普、万方)报材料时间:8月底,版面要求1500字以上。 陕西省 陕西目录里的期刊,材料截止10月、11月正高:在任职期内至少有2篇均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的具有学术意义的论著性论文,作为第二作者或者前两名,发表论文被SCI收录。副高;1.著作1本,参与编写,其中本人执笔4万字以上。2.在省级及以上科技类期刊发表论文两篇,限制作者2名,其中至少1篇作为第一作者,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以上条件具备一条即可)中级:在地市级以上发表文章3篇,要求第一作者。陕西目录里的期刊或新闻出版总署查询的期刊,材料截止10月、11月文章需要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 福建省 副高:第一作者在国家级以上杂志发表1篇,省级以上发表2篇。 正高: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期刊上2篇,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上3篇。中级:省级以上期刊上2篇。论文必须在晋升前一年年底发出来,对于版面无要求,评职时间,8月。 四川 总体要求:必须在A/B期刊目录之内。正高:第一作者4篇,论著1篇,国家级1篇、副高:作为第一作者要求在国际级以上刊物3篇。中级:省级以上2篇版面要求:3000字以上,文章在期刊网其中之一网站检索,没有特定。报材料时间8月。 蒙古副高、正高要求会比发在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询的正规刊物,国家级论文2篇,省级论文2篇。文章要求在知网、万网、全文检索。版面要求2000字以上。中级: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报材料时间:每年月。新疆 副高:2篇以上的国家级正规刊物。正高:三篇国家级正规期刊发表。中级:省级1篇版面无要求:网上检索无要求。报送材料时间10月。 湖南: 副高:2篇省级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正高:三篇省级以上论文,要求第一作者。中级:省级以上1篇网上检索,只有其中一网站检索均可,报送材料时间月。 甘肃出书: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撰写3万字论文。副高:至少2篇以上第一作者,要求国家正规刊物。正高:至少3篇以上国家级正规刊物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中级:国家级期刊发表1篇。文章要求在,知网、万方、全文检索。报送材料时间:每年的7月底8月初。 山西 正高:省级社科刊物3篇,国家级正规刊物1篇。字数要求2500字符以上。副高:省级刊物论文2篇。中级职称:省级论文1篇论文要求在 中国知网 上检索,万方数据库全文检索。6月底至号报材料,至少提供的材料与检索项,要半年之前提供完毕。 云南所发杂志必须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到,刊物具备,CN/ISSN刊号期刊,正高需要的篇数比副高多,正高3篇。副高国家级刊物1篇。文章需要在4大期刊网站上其中一网站检索到。刊物与资料的准备要提前半年完成。文章字......>> 问题四:综述一般要写多少字,引用多少篇文献 文献综述写作实用篇 一 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 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 (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 无固定格式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 主题句 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 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 主题句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常用句式 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 …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 …与…有关 …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 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问题五:文献综述一般要写多少字 文献综述写作实用篇 一 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 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 (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 无固定格式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 主题句 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 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 主题句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阀距。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常用句式 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 …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 …与…有关 …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 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问题六:医学生发表综述到哪里好?国家级别的,除了《医学综述》 医学信息 严格是省级刊物医学类 中外医疗 国 3000字1500 医学类 中国农村卫生 国 2200字700 医学类 中国医药指南 国 3000字1100 医学类 中国医学工程 国 2200字1200 医学类 中国卫生产业 国 2300字1100 医学类 中医临床研究 国 3000字1600 医学类 中国当代医药 国 3000字1800 医学类 中国医药科学 国 2200字1900 医学类 中国药物经济学 国 2500字1800 医学类 中国保健营养 国 2500字750 医学类 医学与法学 国 2500字700 医学类 求医问药 国 2500字700 医学类 心理医生 国 2600字700 医学类 *** 与康复医学 国 2500字700 医学类 大家健康 国 2200字700 医学类 健康必读 省 2500字600 医学类 现代诊断与治疗 省 2500字750 医学类 医药前沿 省 5000字800 医学类 吉林医学 省 2300字1000 医学类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省 1500字900 医学类 中外健康文摘 国 2500字900 医学类 中国健康月刊 国 2500字750 医学类 亚太传统医学 国 3000字900 医学类 健康大视野 国 2500字700 医学类 具体我有这么多 问题七:综述怎么写 需要多少字 500 问题八:投稿的综述论文字数多少比较适合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问题九:发了篇3000来字的医学综述2400的版面费 贵不贵啊? 要是发的《医学综述》 核心级 这本杂志差不多要2400版面费,版面费区间2000-3000 要是发到《吉林医学》 省级 版面费大概1200左右 问题十:文献综述要写多少字? 文献综述写作实用篇一 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

我们学校在综测内部可以获得2学分,而且获得学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国家级的证书来换取学分!学分(xué fēn),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通过学分可以评判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学生获得的学分越多,说明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在某些大学中,学分也变成了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你好,目前医生面临晋升,都会发表医学论文用来加分加项,只有继续教育学分达到了要求,才能顺利晋升。不同的论文级别会有不同的加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以此类推;国外刊物:10-8学分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6-4学分省级刊物:5-3学分地(市)级刊物:4-2学分内部刊物:2-1学分

医学论文第一作者赵钢

好像是统计源 但是很好发的 代理都喜欢这个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于2017年9月27日在天津社会山酒店完成换届选举并组建第八届委员会,新一届委员会于2018年1月19日-20日召开常委会议和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制定新一届委员会的学术导向口号是“聚精绘影像,融创促发展”。 聚精绘影像就是:聚精准、聚精益,发扬大国工匠与大师精神,精心规划与设计每一次检查;精准、规范描绘与处理每一幅影像;让每一次检查,每一次成像,每一次后处理,每一幅影像,都赋予生命与健康的意义。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注入发展新动能,为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更好的保驾护航。 融创促发展就是:融合产学研用管五界力量与资源,融汇影像诊断、技术、护理、工程、信息五界专业人才与智慧,创新成像手段,方法与技术,促进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2018年,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紧密围绕学术导向口号,规划并举办了三次重点学术会议。分别是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青委与专委学术大会;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暨医学影像技术学山东论坛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暨首届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师混合式教学设计比赛;中华医学会第26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一,聚精绘影像、融创促发展—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青委与专委学术大会成功举行2018年5月17日--20日,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青委与专委学术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龙之梦大酒店召开。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学术盛会。先后召开“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务委员会议”、“医学影像技术领军人才计划培训班”,“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选举会”,“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专业学组/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工作会议”,“CSIT与KRTA合作交流”等多项活动。医学影像技术领军人才培训篇2018年5月18日上午8:00,医学影像技术主管领军人才“(CMITO Leadership 100)培训班”在成都龙之梦大酒店会议楼龙凤厅正式开始。此培训班作为本届大会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医学影像技术学界的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开幕式由李真林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侯任主委李真林教授致欢迎辞,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付海鸿主委致开幕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宋彬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伟书记、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编审和中华医学会党办石潮云主任给会议致辞。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接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伟书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付海鸿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宋彬教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侯任主委李真林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剑波副院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莫钊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冯骥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郑君惠教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倪红艳教授分别作了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讲座,讨论了管理人性化组织与医院文化,提出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会的职责与使命,探讨了临床诊疗需求与影像发展新机遇,介绍了华西影像技术规范化培训模式与实践,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学医教研管的创新发展,并指出了影像技术领军人才成长之路与放射技师的质控角色拓展方向,介绍了京津冀一体化质控实践经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青年委员、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来自四川省内医院的技师长、青年骨干技师等17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CMITO Leadership 100培训项目,学员集体学习了学会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专业誓词,了解了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坚定了专业理想与信念,清晰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才路径。培训班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选举会篇5月18日下午16:00,在成都龙之梦大酒店会议楼龙凤厅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和选举会。首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付海鸿教授宣布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务委员会议投票产生的新一届青年委员四名副主任委员的常委会推荐候选人名单。接着,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胡俊宣读选举办法,并询问全场是否还有自荐参加青委副主委竞选的自荐人员,随后发放选票。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的候选人分别作了竞选演讲。经过全体52名青年委员会组成成员的庄严投票,以及缜密的监察与统计,四位青年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他们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唐鹤菡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的暴云锋教授、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杰教授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的李茗教授。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的正式诞生。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篇5月18日下午17:10,在成都龙之梦大酒店会议楼龙凤厅召开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第八届委员会的全体常务委员、委员、青年委员,以及各专委会的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参加会议。首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付海鸿教授报告了5月17日第二次常委(扩大)会议以及5月18日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和选举会的相关成果与决定,宣布了今年11月7日—11日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第二十六次学术大会投稿网站正式开放,并做了投稿工作的总动员,明确了每位全国委员、青年委员、学组(专委会)委员的年会投稿任务量化考评指标:以第一作者投稿2篇;或者以第一作者投稿1篇、同时以通讯作者组稿投稿1篇;或者以通讯作者组稿投稿3篇。达到或者超过上述三个考评指标中的任意一个指标均视为2018年度委员任职年会投稿量化考评指标合格。接下来学组组长、专委会主任委员进行各学科发展方向的工作计划汇报,内容包括磁共振、CT、数字X线摄影、PACS、乳腺摄影、教育、医学工程、国际交流、继续教育、肿瘤影像技术、儿科影像技术、介入影像技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急诊影像技术、辐射防护、影像技术管理、影像技术质量控制、医联体影像技术、医学影像物理、骨密度影像技术、传染病影像技术、医学3D打印、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护理、技术合作、口腔影像技术、核医学影像技术、网络信息等学科专业内容。通过全体委员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医学影像技术学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未来三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充分激发了大家为了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健康中国新时代”而努力奋斗的热情与激情。专业学组/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工作会议篇2018年5月18日晚20:00,在成都龙之梦大酒店会议楼各会议室陆续召开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专业学组/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在第七届委员会十二个专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规划定义了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二十八个专业发展方向,为持续加强对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学术水平、专业技术能力素养的引领与提高,设置专业学组与专业委员会。专业学组与专业委员会分别召开工作会议,工作会议由学组组长、专委会主任委员主持,提出专业学组、专委会的学术发展三年工作计划并审议,讨论学术发展工作细则、分工等。此次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的重新定义,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医学影像技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方向与重点,是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在医学影像技术学学科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创新。学术交流篇2018年5月19日上午,在成都龙之梦大酒店会议楼龙鼎厅召开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青委与专委学术大会。2018年5月19日下午和5月20日上午,各专业学组、专业委员会分别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本次学术大会先后开设41个会场、共计77个SECTION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大会特邀嘉宾讲座18人次,专题讲座376人次,论文交流发言50人次,合计安排会议主持人176人次。本次学术大会交流内容涵盖数字X线摄影、CT、MR、乳腺摄影、PACS、医学工程、教育、介入影像技术、骨密度影像技术、口腔影像技术、核医学影像技术、儿科影像技术、急诊影像技术、肿瘤影像技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传染病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护理、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辐射防护、影像技术管理、医学影像物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学3D打印、医联体影像技术、国际交流、继续教育、网络信息、技术合作等医学影像技术学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本次青委与专委学术大会首次设立医学影像技术青年论文交流论坛,从全国各地的投稿中选取了50余篇优秀放射影像技师论文作为现场的大会发言,为全国的青年放射影像技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及展示自己学术水平与能力的平台。 本次学术大会首次开设“精影荟”放射影像技师读片南北对抗赛、青年医学影像技师技能大赛等学术创新项目。本次大会围绕着会议主题“聚精绘影像,融创促发展”,举行了精影荟--首届放射影像技师读片南北对抗赛。比赛分为“场外问卷调查”与“现场比赛”两个部分。“场外问卷调查”部分,通过微信平台,面向全国放射影像技师提问,按照题目回答的正确率及用时多少来排序,评出五名优胜奖:分别是四川省绵阳三医院的胡培曦、顾莉,北京宣武医院的张默,河北医科大第二医院的杨存、史朝霞。“现场比赛”则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家医院分为南、北两队进行现场问答比赛。通过紧张的角逐,最终由郑大附一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华西医院组成的北队获得了此次“南北对抗赛”的“团队一等奖”,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组成的南队获得了此次“南北对抗赛”的“团队优秀奖”。此次南北对抗放射影像技师读片会竞争激烈、气氛紧张,选手们你争我赶、争锋相对,台下观众目不转睛、兴致高昂。本次读片会是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伟大创新举措,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本次会议上还举行了四川省青年医学影像技师技能大赛。来自四川各地共11家医院组成的参赛队伍参与了此次比赛。比赛分为现场技能操作、笔答及抢答三部分。最终,西南西科大学附属医院代表队获得了特等奖。CSIT与KRTA合作交流篇本次学术大会期间,付海鸿主任委员带领学会核心领导团队(三驾马车、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举行了CSIT与KRTA(韩国放射技师学会)的高峰座谈会。双方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1)付海鸿主任委员代表CSIT对禹完熙会长亲率KRTA代表团访问中国成都并成为第一个参加CSIT青委与专委学术大会的国际学术代表团表示衷心的感谢。(2)中国CSIT参加10月26日—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韩国放射技师协会2018年秋季学术大会的相关事宜。(3)韩国KRTA参加11月7日—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的相关事宜。(4)CSIT向KRTA提出希望进一步建立与韩国各道(相当于中国的省)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期望。双方预计下一步将推动在韩国的各个道中逐步、分批选出合适的道分别与河南省、广东省、辽宁省、山东省尝试建立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年会互访机制。会后双方合影留念。双方希望通过不断拓展与加深中韩两国省级影像技术学会之间的交流此,从而促进中韩两国医学影像技术学界之间的交流、合作,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提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在亚洲的影响力。 上述这些学术交流项目都是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青年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举办历史上的首次创举。

我们学校在综测内部可以获得2学分,而且获得学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国家级的证书来换取学分!学分(xué fēn),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通过学分可以评判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学生获得的学分越多,说明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在某些大学中,学分也变成了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不是核心的期刊影响因子在 本刊职称评定会给5分 适合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需要发核心

眼科赵明威学者论文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眼底病临床诊疗,尤其擅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擅长眼底黄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病、各种类型视网膜脱离、眼后段外伤的诊断治疗;擅长眼底病激光光凝与PDT(光动力疗法)治疗;近年来在20G手法小切口玻璃体手术、PDT治疗中浆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国际著名眼底病学杂志RETINA上发表创新性论文,在首都临床特色项目资助下主持“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多中心研究。近两年来提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策略并付诸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006年获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称号。迄今为止,已完成各种眼底病激光光凝逾10000例,各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近10000例, PDT治疗各种黄斑病2000余人次。主治病种包括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瘤、各种黄斑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变性、“中浆”、“中渗”等)、眼外伤、各种原因的玻璃体混浊或积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1990年毕业于洛阳市宜阳一中,199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一级分配到洛阳医专附属医院(现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师从本地区著名眼底病大师李贺敏教授,在老师的认真培养和学生的刻苦努力下,较早扎实的掌握了眼底病基础和手术基本功。1998年及1999年先后赴北京协和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短暂学习眼底病专业,分别师从我国著名眼底病专家张承芬教授和眼科激光专家周炜主任、眼底病科主任李蕴随主任。2000年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豫青2000《026号》文件),2001年获“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学习型医院先进个人”,2002年获“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大优秀青年”称号。2004年至2005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修。2008年至2011年暂借调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工作。2011年6月调入洛阳博爱眼科医院主持眼科病区工作及眼底病眼外伤学科带头人至今,业务上现主要从事眼底病、眼外伤专业疾病的诊治。先后参加由北大人民医院眼科黎晓新教授、姜燕荣教授、赵明威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董方田教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魏文斌教授、北大眼科中心张惠蓉教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张卯年教授、魏世辉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孙心铨教授、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唐仕波教授、刘文教授、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宋宗明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俞素琴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郭希让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金嵩教授、王文战教授、金学民教授等主办或主讲的眼底病学习班。追求无止境,学习无尽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好。

您好,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可以用PDT治疗,但不知道您的原发病是什么,需要在治疗前进行眼底检查,荧光造影,脉络膜造影等。光动力的治疗费用大概是17000元左右,其中药物费用16000元,激光治疗费1000元左右。激光费可以报销,药物是自费。目前对于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动力是比较好的方法,但对提高视力作用不大。如果方便您可以到我的门诊找我,我周二周四门诊,您可以直接到门诊找我加号,我会尽快安排您进行诊治。回复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赵明威主任医师查看原帖>>

论文骨科加普外科作者

邱贵兴,院士,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第1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SDSG)中国部主席、国际脊柱功能重建学会(SAS)中国分会主任委员等职。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骨科学》等3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400余篇,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并多次荣获中国科协先进个人、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教育工会师德先进个人等个人荣誉。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优秀教授、优秀研究生导师。

方先之方先之(1906年2月-1968年6月),浙江省诸暨县人。中国骨科先驱、中国骨科医学奠基人。自幼勤奋好学。192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此后,又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193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回国后在协和医学院继续任教。1942年北京协和医院被日寇侵占,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方先之,不愿为日寇工作,毅然离开北京协和医院移居天津。1944年8月,创立天津骨科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1950年,首批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为了培养骨科人才,1952年,方先之和同行联合上书中央卫生部,申请成立骨科医师进修班。1953年卫生部委托方先之在天津创办了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1957年又创办《骨科进修班通讯》,为中国第一份骨科医学专业杂志,经过《天津医药杂志骨科副刊》的发展过程,演变成《中华骨科杂志》,为促进骨科学术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8年6月29日离世,终年62岁。方先之在骨科医疗事业上的贡献很多。1951年,他首创治疗骨关节结核的新方法——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此外,他对骨科进行分类,建立了现代骨科建制;他对骨肿瘤的分类简明扼要,人称“方式分类法”;他在全国首创“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手术疗法,使关节骨折的治愈率与功能恢复率大为提高;他反复进行疗效监测,推进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等。中文名:方先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诸暨县出生日期:1906年2月24日逝世日期:1968年6月29日职业:医生毕业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主要成就:首创“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代表作品:《骨科进修班通讯》人物简历1906年2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5年毕业于杭州秀州中学。1925—1928年,在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学习。1928—1933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毕业后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3—194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先后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教授。1938年赴美国,在波士顿大学学习。1942年7月,在天津创办天和医院。1944年8月,在天津创办天津骨科医院。1952—1968年,任天津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及天津医学院教授。1968年6月29日,因患肝癌病逝于天津。人生经历中国骨科先驱,天津骨科医院创始人,被人誉为“骨圣”的方先之教授,1906年2月24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自幼勤奋好学。中学时代在杭州秀州中学(今嘉兴秀州中学)攻读。1925年入上海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系学习3年,完成医学预科课程。1928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当时协和医学院为中国最高医学学府,素以高质量闻名,每届学生不多,仅二三十人,学制连同医预科长达8年。学生入学都经严格挑选,必须具备坚实的生物学及数理化和英文基础。方先在3年医预料的基础上又经5年的严格训练,终以优异成绩完成全部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讲师,深受各级医师推崇及爱戴。1938年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回国后在协和医学院担任教授。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被迫关闭。方先与一些协和老同学来到天津,先创办天和医院(意即天津协和医院),自己负责普通外科与骨科。以后由于骨科病人就诊需要,又在当地士绅赞助下成立天津骨科医院。这两所医院虽属私立,规模较小(骨科医院最初仅有10张病床),设备也不齐全,但基本遵循协和医院制度,对病历书写、化验检查、手术操作及手术前后处理力求正规。方先之不仅亲自担负繁重的医疗任务,还参加一些管理,甚至化验工作。由于他医术高超,短短几年内就在天津颇负盛名,就诊者日见增多,病床数目也有所扩充。这两所医院的建立充实了天津的医疗力量,解决了不少疑难重症。天津市政府为发挥一些医学专家的作用,先后在原有医院的基础上经过充实调整,成立了一些专科医院,如将马大夫医院改为人民医院,以骨科与瘤科为重点。方先受聘为该院骨科主任。医院成立不久,骨科由白手起家很快发展为4个病区,拥有100多张床位。这样较大规模的专科医院在当时是少有的。方先之还受聘担任刚刚成立的天津医学院教授。经过短短几年的筹建,天津人民医院骨科发展为多分科科室,跻身于全国一流行列中,并赢得极高的赞誉。方先之辛勤办学,成绩显著,医疗上又取得卓越成果,曾受到高教部和卫生部的表彰。1962年国家科委在天津对方先之领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重大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给予高度评价。文化大革命中,方先受到迫害。1968年6月29日,方先之因患肝癌,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病逝,时年仅62岁。10年之后,1978年夏,在天津市烈士陵园为方先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到会者有京津各界代表及生前友好约600人。医疗技术高尚的医疗作风与精湛的医疗技术方先在医疗上一向勤恳负责,热爱专业,数十年如一日。平时对病人总是和蔼可亲,不管病人地位高低,他均一视同仁。方先学识渊博,在分科还不精细的情况下,骨科还未从大外科完全独立,方先不仅对自己所从事的骨科专业有很深的造诣,对一些相关学科,如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和胸外科等也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能熟练地进行肠、胃、肾、前列腺甚至开胸手术,可以说一专多能。方先还对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如解剖、生理、生物化学、病理等均有很扎实的根底。他对疾病的诊断不单纯凭借经验或化验报告,而是在掌握充分可靠材料的基础上,从中分析、鉴别和归纳。如对骨肿瘤,他强调临床症状、X线表现和病理特点三者相结合。他常亲自观看病理切片,了解肿瘤细胞的来源,其形态特点和生物行为,经过反复研究,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方先之对每例手术病人术前均作详细检查,反复考虑其是否适合手术,然后制订手术计划,选择最佳方案,并根据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作好充分思想准备。方先之特别强调,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不能只单纯是个手术匠,而是能拿手术刀的内科医师,也就是说,外科医生需要掌握两手,既能开刀,又能处理一般内科情况。方先之不仅注意操作本身,对于前后处理亦高度重视。对每一例病人都是术前作好充分准备,包括与病人及其家属谈话,使其了解手术目的及其预后情况,从而加强病人信心。对所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事先详细讲解,取得良好的配合。方先之每次做手术总是提前进入手术室,常亲自指挥麻醉、安插气管导管,摆好病人体位,预先标出手术切口位置。术中从容不迫,解剖层次分明。方先之在操作中止血细致,手术野清楚。他的名言是“不止血,不前进”,力求手术对病人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方先之对任何手术细节从不放过,自始至终参加手术,直到病人伤口缝合完毕,盖好敷料后方离开手术室。术后还经常巡视病人,提醒主管及下级医师,注意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又特别强调术后功能锻炼,力争早日康复。经他施行的手术效果优良,病人很快重返工作岗位。方先之对技术精益求精,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果。他紧跟国外科技发展先进步伐,不断吸收消化并不断创新。对以往采用的方法,他通过大量病例进行长期观察,一旦发现不足或从文献中发现更好的方法,便毫不迟疑地改进旧法或引进新法。他一向工作实事求是,从不掩饰存在的缺点,甚至否定他原先坚持认为正确的东西。对别人提出的新方法,他虽然暂时还不理解,但从不排斥,却亲自观察一段时间,一旦证明确实有效,便积极支持,并在理论及技术上使之更加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应用和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方先之经常领导科内医师进行出院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不断总结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漏诊、误诊、以及由于治疗不当引起的严重差错或事故,他从不轻易放过。他这种对事不对人的认真作风,不仅教育与事者,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注意,引以为戒。培养人才方先之一贯重视培养人才。他特别强调基本功夫训练,如书写病历,正规体格检查和外科基本操作。他还经常使用英文术语,以提高医师外语水平。每星期天上午他总与一些专家共同参加例行的大查房,晚上则与一些专家共同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这时小小的天和医院护校大厅总是挤满了渴求知识的中青年医务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大外科不分专业,专门从事骨科的人很少,方先之深感要发展中国骨科专业,必须大力培养人才。1953年,在方先之的积极建议下和倡导下成立了天津医学院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教学基地设在天津人民医院。开办之初,无论人力物力都严重不足,又缺乏举办高级进修班的经验。方先之充分调动天津市骨科界的力量,如期开学。头几届学员入学条件要求严格,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不少是主治医师以上,甚至是主任或副教授级医师。方先之从制定教学方案、课程设计、直到具体安排均亲自过问。他不仅亲自讲课,编写讲义。也经常听别人讲课,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别人编写的讲义,亲自审阅修改,并要求每年增添新的内容。方先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边实践边学习。除了每周教学查房、门诊会诊外,课程一律安排在下午4时以后,绝不影响门诊和病房工作。每周除两次系统讲课外,还安排一次临床病理讨论会,由各级学员及医院各级医师轮流发言,待充分展开自由讨论后,病理科医师公布活检或尸检结果,最后由方先之总结发言。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疾病的能力。方先之每周进行示教手术,对一些常见骨科手术,从麻醉、体位、切口、暴露层次直到切除或固定方法等边操作边讲解。事后整理好详细手术纪录,编印成册,使之成为很好的实用教材。进修班学员经过一年紧张系统的学习和严肃、严密、严格的刻苦训练,均在原有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多能掌握一般骨科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也学会一套病理分析及科研方法。中国有不少知名专家就是从天津骨科医师进修班毕业的。学术贡献方先之在骨关节结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骨肿瘤分类等方面均有建树。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早在1947年,方先之就在应用问世不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首创结核病灶清除法,对全身主要大关节,如肩、肘、髋、膝和脊柱各部位等制定了一整套从手术人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直到术后石膏制动等操作规程。其要点是在改善加强病人一般情况及系统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对结核病灶尽可能施以彻底的清除。所谓病灶清除是指清除死骨、脓肿、干酪样物质,切除肥厚的滑膜和纤维化瘘管,以及凿除硬化骨腔壁;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等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单纯切除、植骨和关节融合等;对脊柱结核合并脊髓压迫者同时进行减压和融合。术后继续长期抗结核用药,加强营养及制动。这种手术的好处是使疗程大大缩短,既治愈疾病本身,又保持患部全部或部分功能。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技术不断提高,四肢大关节和单纯脊柱结核的治愈率达95%以上;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也有90%得到恢复。以前臂桡尺骨骨折为例。过去西医认为这两个骨的双骨折很难达到良好复位,采用一般中医传统复位方法也难以避免移位。方先之观察联系桡尺骨的骨间膜的作用,发现前臂在中立(既不旋前也不旋后)位置时骨间隙最宽,两骨骨干中段距离最远,骨间膜上下一致紧张,挠尺骨的骨间嵴彼此对峙。从这个现象他得到启示:骨折后若骨间膜完整并保持紧张,桡尺骨骨干最为稳定。对前臂桡尺骨双骨折进行治疗时,先在前臂中立位对抗牵引下进行分骨等手法整复,然后将两个分骨加压垫分别置于前臂背侧两骨之间,外加前臂掌侧、背侧及桡侧、尺侧四块小夹板就可使骨间膜保持紧张,控制旋转移位。方先之等还根据太极拳中的小云手、大云手动作设计一套前臂骨折后的练功方法,使前臂骨折病人既能避免前臂旋转,保持骨折断端稳定,又能保持肩、肘关节活动。经过这种整复和练功,使本来复杂的骨折处理变得简单,成功率达90%。对肱骨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以及邻近关节等部位的骨折,他都在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等原则下建立了各自的治疗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体系。骨肿瘤分类骨肿瘤种类繁多,历来有各种分类方法,但往往比较繁琐,一般临床医师难于掌握。方先之将其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分为骨基本组织(包括骨、软骨、骨膜等)肿瘤和骨附属组织(包括血管、脊索、骨髓等)肿瘤。每种又各分为良、恶性肿瘤。继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均为恶性,包括癌与各种肉瘤等。这种分类法被称为方氏分类法,在中国50~60年代一度被广泛应用。随着肿瘤组织化学、免疫及超微结构研究的进展,这种分类显得不够完善,未能反映肿瘤组织的来源及其生物行为,但在当时条件下,此法比较简明扼要,容易掌握,对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均起到一定作用。方先之在骨科的各个分支常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或在技术上作某些改进。他是中国首次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学者,早在1949年,他就在ChineseJournalof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有关论文,他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理为纤维环破裂突出,导致腰神经根受压,因此,本病应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方先之曾将其分为周围型、中枢型、混合型、儿童型和骨炎型。他将跟骨结节增粗、肥厚、跟腱及跖腱膜附着处骨质显著增生的病例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类型。虽然将强直性脊柱炎分出,作为一种独立疾病,不再归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枢型,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当时这种分类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勤于著述方先之一生单独或参与写作发表论文85篇,主要论述骨折、骨关节结核及骨肿瘤的治疗。方先之早在1936~1941年即在ChineseJournalof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有关胃肠、破伤风等普通外科及骨折治疗文章。方先之的专著有《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分别于1956年和196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他还曾参加由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有关运动医学章节的编写。1963年9月,方先之以中国医学代表团团员名义出席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第20届国际外科年会,方先之在会上用英语宣读了《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骨折》两篇学术论文,介绍了中国骨科的最新成就。1964年,方先之又随中国医学代表团参加在埃及开罗召开的第一届亚非医学会议,同样取得很大的成功。方先之为促进骨科学术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于1957年创办《骨科进修班通讯》。1961年该杂志改名为《天津医药杂志骨科附刊》,是当时全国唯一骨科学术刊物。1981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成立后,委托天津承办《中华骨科杂志》,为双月刊,每期发行2万多份。主要论著1方先之,郭巨灵,周映清.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附临床病案报告47例).外科学报,1952,1∶20.2方先之,陶黼,郭巨灵.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中华外科杂志,1957,5∶90.3方先之,等.氏骨折.天津医学院骨科进修班通讯,1957,8:115.4方先之,等.659例骨折和脱位的分析.天津医学院骨科进修班通讯,1958,2:16.5方先之,等.十年来河北省骨科的成就.天津医药杂志,1959,1(4):278.6方先之.骨关节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庆祝建国十周年论文.中华外科杂志,1959,7:985.7方先之,尚天裕,吴之庆,等.重症前臂缺血性挛缩的预防和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60,8:264.8方先之.对“局部外固定”外理骨折的看法和运用.天津医药,1961,3:171.9方先之.怎样处理新鲜骨折.天津医药骨科附刊,1962,6∶1.10方先之.试论处理骨折的原则和理论基础.天津医药杂志,1962,4∶125.11方先之.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术座谈会学术讨论总结简要.天津医药学院骨科进修班通讯,1962,6∶251.12方先之.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新鲜髌骨骨折.天津医药杂志骨科附刊,1963,7(1)∶1.13方先之,顾云五,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研究.中华外科杂志,1964(增刊)∶126.14方先之,等.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5方先之.见:黄家驷,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6方先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有共同第一作者。如果该杂志某篇论文的署名中标明了“共同第一作者”的标识,就说明该文章的两位作者在贡献上具有同等重要性,属于共同第一作者。

  • 索引序列
  • 外科论文作者赵刚
  • 医学论文第一作者赵巍
  • 医学论文第一作者赵钢
  • 眼科赵明威学者论文
  • 论文骨科加普外科作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