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鲁迅如何看待文明病论文

鲁迅如何看待文明病论文

发布时间:

鲁迅如何看待文明病论文

是因为他要拯救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肉体 而要从精神上拯救人们 他的这种爱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医生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救,而且只能救治人的身体,从文却救治了所有人的心,如果你有那份能力 绝对非常好啊

不同的角度不断诠释、发掘与理解,实际上鲁迅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既因为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获得了他的拥戴者的推崇;也因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批判、对民族命运的焦虑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近百年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中,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人之一。和同时代的一些先驱相比,也很明显。比如胡适,也是从反传统入手,主张建设新文化,但态度比较中和;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批判“非人”文学,也一度表现为坚决,但很快就由于传统结上了“气”;梁实秋更是直接批评“五四”新文学的激进、浪漫,失去基本规矩。相比之下,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确是最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去世几十年了,但他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有些至今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据说,英国人宁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重要性,英国人乃至很多的西方人已经把莎士比亚这样的经典当作民族精神的依持,当作生生不息的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鲁迅先生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着类似于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而且鲁迅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思考,其影响价值是更为现实的。现在网上和报刊上不时能看到颠覆鲁迅的议论,有的学者也对鲁迅持否定性的批评态度。因此对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的认识上我们每个人 2 应当做到客观而且深入。对于我们这些远离鲁迅时代的人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客观而深入的认识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一、鲁迅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或者可以隔断传统,而是有选择性的继承传统。 众所周知鲁迅本人国学修养很深厚,他从小在三味书屋读书,四书五经都学完了。还有余力,于是又学了《尔雅》、《周礼》、《仪礼》。到了日本以后,鲁迅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他跟着章先生学习,把文字、音韵、训诂全都学了。所以我们可以说,鲁迅是正宗的国学出身。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鲁迅先生对传统所采用的是分析的态度,他的褒贬鲜明,常有独到的眼光,绝非不负责任的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鲁迅并不讳言自己反传统之激烈、绝对,乃至全盘否定。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需在这里开一扇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房顶,他们就回来调和,愿意来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例如“五四”前后,许多搞传统文学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孔。尊孔鲁迅是不同意的。我认为鲁迅当时对孔子的批判没有错。在鲁迅看来,孔子的策划和设想主要是为了治人者、权势者。鲁迅说的这话我觉得是对的。现在我们当然要发扬孔子思想中好的东西,例如他的教育思想之类。他的许多东西可以做现代性的转化,作为一种营养。这样的工作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在“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是很必要的,如果你不打倒这个,新的文化就起不来,新的文学也起不来。这就是一种策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思考,只有更激烈的批判传统,甚至全盘否定传统,中国人才会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才会有选择的接受、继承传统。再如,鲁迅先生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十景病”、“大团圆”,认为其功用就是粉饰太平,制造瞒和的大泽。“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因此也生出瞒和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的陷入瞒和的大泽中。”这批判是够激烈的了。但鲁迅对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概否定,而是主张将传统的“瞒”和“”的艺术剔除掉,给人们以全新的,真实的,真正的现实和艺术,而不是一味的粉饰太平。 在鲁迅研究的小说史的专著中,他都发现和肯定了古代文学中许多的值的继承和借鉴的成分。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鲁迅先生就非常赞许,认为其“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所肯定的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手法。要看到鲁迅既是对传统激烈的批判者,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解释者,他对传 3 统文化的解释中是在发现与肯定有利于新文学、新文化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价值重估”,即从文化转型的角度,对传统文化重新评析、判断和批判继承。同时,又在积极的为传统文化寻找出路,对其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1907年,鲁迅先生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民族文化应与世界潮流会合,应更新”“外之既不后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斯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就是说择取传统文化中好的优秀的成分,融合外来新思想和良规,创立新文化。实际上,鲁迅一生做的就是这两项工作:一是批判、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以事实为例:鲁迅为此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整理了22部古籍,收集过大量的碑帖、拓片。 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仅仅是破坏、全盘否定的,而是另有他意的,是有选择的继承的。 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带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转折时期的时代特征的 “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对以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认识是一个转折。明清以来,中国“闭关锁国”,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响,中国开开禁禁,形成了与西方与外国的复杂关系。一时“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一时又“耻于西学,有谈者皆诋为汉奸。”一时“渐知西学,而肯于讲求。”一时又“咸知变法,风气大开。”而“五四”所提倡的则是“破坏”、“否定”和“重估一切”。这样的时代精神在鲁迅的思想性格中有最显著的体现,而且他几乎是“五四”以来一直坚持这种批判精神的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呈现为一种决不妥协、一往无前的气势;为着冲破黑暗的传统、颠覆腐败的传统而采取攻击,绝不取宽容、兼顾、中庸守正的守势及立场;相反却以大无畏的气概拒绝“过生不如死“的古训,宁愿持“矫枉不忌过正”的斗争取向。1908年,鲁迅写了篇文章叫《破恶声论》。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现在有两种“恶声”,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世界人”,用现在的话说,都全球化了,还谈什么文化、民族或者其他的东西?另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国民”,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鲁迅说这两者都是“恶声”,因为这些说法中没有人的自觉、没有人自身的独特性,无非是鹦鹉学舌而已。在“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文化制度,往往深恶痛绝,有时把话说得很“绝”。他甚至曾用义无反顾的语气表示:“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凡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 所有这些“偏激”、“激进”甚至“全盘否定”的批评是与“五四”时期的时代特征——“破坏”、“否定”“重估一切”分不开的,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  4 三、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鲁迅常采用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思维。 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硬塞给他的东西,哪怕是好东西他也不珍惜;他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他却想方设法地得到。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人的这种心理,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异于平常的批判方法——逆反批判。逆反批判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惊愕,虽然不习惯却又觉清醒、思路别开生面。这就好像佛门中讲究的“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和“顿悟”,虽严厉,让人惊愕,却可让人顿时清醒,幡然醒悟。 一些我们引以为荣的事,在鲁迅眼里,却可能有新发现,有入骨的质疑。如:雍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一般人认为是伟大的文化建设积累,盛世修史,有大的气魄。这是通常的评价。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也有其道理。但鲁迅先生不以为然,却把此事视为一种“文化管制”,是“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棘手的一种”。鲁迅要揭示的是“历史的阐释权”在造就有利于统治者的文化传统方面所起的作用。鲁迅认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抹去了:明人刻古书而古书亡,清人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因为鲁迅对传统首先采用的是怀疑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过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是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如果不领会鲁迅的这种批判的意图和姿态,就可能认为鲁迅太片面和绝对。鲁迅最为一些人所“诟病”的,是他甚至主张不要读中国书。在《青年必读书》中,鲁迅这么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外国书。”光就这言论来看,不无道理,的确有很绝对。问题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写这段话的背景。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而提出要“少看中国书”的,其中包含了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传统文化当然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宜一概言之,但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这就促使人们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呐喊。从实际上看,鲁迅这种强烈的批判是针对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东西、是专制主义文化制度和文化,包含“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以及种种使国民精神愚昧、麻木、迷信的那些糟粕。要提出这些千年来缠绕于身的“鳞甲”,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决心,恋恋不舍,温文尔雅,谈何容易!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世人,最好就是大 5 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立场,去告别旧时代。 可见,鲁迅在批判传统文化时,常采用逆反批判是有其作用的,是迫不得已的,同时也是最切合实际的选择。他的目标就是“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使人们从对封建文化的迷恋中惊醒;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四、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是出于改造国民的目的  从“五四”时代起,鲁迅开创了所谓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他批评过复古派,批评过章士钊、《学衡派》,批评过现代评论派、古史辨派,批评过梁实秋、胡适,批评过中医、京剧和梅兰芳,批评过那个时代的“自由人”、“第三种人”、“民族主义文学”,    鲁迅批评梅兰芳,我们能够说京剧都不好吗?鲁迅奉劝青年最好不读中国书,现在国学大兴,鲁迅的这些话有问题吧?我在这里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一个个地去辨别。但有必要强调鲁迅的骂人并非出于私怨,实在是出于“公仇”。从不离开具体的情境讨论问题,这是他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因此,他所谈论的具体的人与事往往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比如,以他对梅兰芳的批评为例,他批评的是梅兰芳现象,而不是梅兰芳本人,尤其是那种“女人看见男人扮,男人看见扮女人”的陋习。要是我们把他的批评延伸到对整个京剧艺术的否定上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现在有些人似乎很“爱国”,说鲁迅批判国民性把中国人说得太丑了,甚至担心会伤害民族的自尊与自信。他们可能并不了解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这种批判。鲁迅毕生致力于批判国民性,这也是他所理解的实现文化转型的切要的工作。他写小说、杂文,时时不忘揭露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说得最多的有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鲁迅声称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这对于凡事都比较讲面子、讲中庸的传统社会心理来说,的确不合,也有悖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清醒而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其批判性而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真是我们传统文化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我们读《阿Q正传》,看小说中那些“丑陋的中国人”的处世行为与心理表现,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恶心,这真是给我们的同胞揭了短,露了丑。但仔细一想,这又是何等真实的刻画,是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一些中国人共同的精神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也都麻木了,但是通过鲁迅的创作我们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我们周遭许多

当今社会文明好像成了一种缺失,当我们提到文明时,无非想到的就是一些文明现象,例如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等现象,但在我个人看来文明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而已,他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人们的素质好坏,正如鲁迅先生所讲,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种好现象、好礼仪的诞生都是前人实践出来后人发扬下来的,文明也是如此,它包含的是千千万万前人的心血和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成熟。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只有具有文明的国家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文明程度的高低正是民族灵魂的体现,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否则过快的经济发展和落后的思想融合也不过是一群没有思想的行走人而已,只有一个社会有了思想的支配,那么发展是必定的,只有人人能够有崇高的文明素质这个社会也必定是为人所爱戴的,所以文明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精神所在,只有文明跟得上时代才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文明是一个人行走社会的标志和形象,一个人如果没有文明那么他一定是被社会人群所孤立的,当今社会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文明到底是否还存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每个人的心头,我想他一定是存在且必须存在的,鲁迅先生说,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是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当问题被发现并且改过以后就是一种进步,是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进步,因此,文明不只是一种种现象,他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当文明被重视这个社会必定是非常进步的。

如何看待精神病论文

精神病学术论文篇三:《精神病人的犯罪分析》 摘要近年来,精神病人犯罪的比率不小,对其周围的人的生命和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分析,以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精神病 精神病人 预防和对策 近年来我国精神病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精神病人犯罪作案手段残忍,人身危险性大,危害后果严重,对其周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个个惨案的发生,使很多人对刑法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相关规定产生了严重的不满,认为刑法应该与时俱进,平等对待精神病人,包括与常人同等的刑罚。 一、精神病人犯罪现状 2004年4月29日上午,宕昌县秦峪乡羊骨堆村小学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一名成年男子双手各持一把菜刀冲进教室,将15名学生及两名农民砍成重伤,行凶者袁某后被诊断患有精神病;2004年7月26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劫机事件,事后证实劫机者杨劲松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并有精神病史;同年7月27日,长春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犯罪嫌疑人崔显海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8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51岁的门卫徐和平持菜刀将15名 儿童 和3名老师砍伤,事后查明,徐患有严重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而就在同一天,四川崇州发生了“犯病孙儿手刃祖母”的惨剧:患有家族遗传精神病的村民沈奇龙将85岁的奶奶杀死。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曾到某县调研,听说该县今年以来共发生16起杀人案件,其中30%为精神病人所为。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300万人。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当一些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他们的无助和挫折,往往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子”。一个“导火索”的不期而至,就会在瞬间点燃这个“炸药包”。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正进入到无情的“精神疾病时代”,正面临着精神卫生问题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的现象必然有增无减。 二、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重大恶性杀人案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面对一个个鲜活无辜的生命被无缘无故的剥夺,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不适用刑罚,刑罚的报应和预防目的如何实现?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三、精神病及其病理 精神病是大脑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机能紊乱,并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具体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智能障碍、行为障碍等不同表征。人类精神活动的正常标志是精神活动的完整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如果这种完整性和统一性被不同程度地阻隔和破坏,个体的精神活动就会存在缺陷,进而出现精神病态的反映,也就是个体的正常心理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受心理指导的行为必然会出项异常。 (一)精神医学中的“精神病”概念 1.广义的精神病概念 在精神医学中,人们曾广义地将“精神病”一词用以泛指各种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即把各种精神活动障碍均称为“精神病”,在涵义上等同于“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只是从程度上将精神分裂症、偏执狂等这类严重的精神障碍称为“重性精神病”,而把神经症、人格障碍等较轻的精神障碍称为“轻性精神病”。 2.狭义的精神病概念 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是不同的概念。“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为总类概念,是各种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按其性质和程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组疾病:(1)精神病(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其他精神病);(2)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3)精神发育不全。而“精神病”则为属类概念,属于精神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即具有特定的病理基础,精神活动异常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持续达一定时间的精神障碍。 (二)刑法中的“精神病”概念 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的通行证观点认为,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疾病、精神疾患,它包括两大类疾病:一是精神病,包括以下几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这些明确诊断的精神病;严重智力欠缺,或者精神发育不全达到中度(痴愚)或者更为严重程度(如白痴);精神病系统状态,其中包括癔症性精神错乱和病理性半醒状态、病理性激情、一过性精神模糊这四种罕见的例外状态。二是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如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 精神病的形成一般与个体的经历、生活处境、遭遇以及遗传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为有时会给自己及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社会造成伤害,甚至违法犯罪。实际上就是个体与社会环境适应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割裂。精神病人在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且多数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四、精神病人犯罪的基本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如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传统的和外来的低级文化、不良的社会风气、传媒的误导、他人的落后言行,都可与精神病人的犯罪发生密切的联系。首先,这些消极因素可以对精神病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形成易于犯罪的素质。其次,这些消极因素可以培养、早就精神病人的犯罪意识,成为精神病人犯罪的直接原因。 (二)经济条件的原因 有的精神病人工作能力差,不容易找到职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微薄,也有些本身有工作的精神病人因精神疾病而失去工作。其中有些人为生活所迫,可能会发生盗窃、抢劫。经济地位的低下还可能使一些精神病人产生不满情绪和反社会意识。有些人形成较强的逆反心理,蔑视社会秩序,常常寻衅滋事。还有些人为人冷酷,情感淡漠,遇到激惹容易发怒,经常使用暴力,而且手段凶狠。 (三)文化程度的原因 一些研究报告发现,精神病犯罪者中有相当多的人文化程度比较低。精神病人由于学习机会少,或者天生智力低下,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低的情况比常人多见。而文化程度低必然使精神病人的辨别是非、利弊的能力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容易在社会上不良因素的熏染下失足堕落。文化程度低也使精神病人难以形成较高层次的趣味,偏好感官刺激和物质利益,而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采取非法的、不道德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欲望。 五、我国精神病人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深层原因 (一)主要特点 第一,侵害目标随意:精神病人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非常随意,经常是见谁打谁,受害人往往猝不及防,突遭横祸。 第二,报复心理极强:精神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对与自己稍有矛盾的人都可能进行不计后果、不择手段的报复,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第三,人身危险性大:有关人士曾对精神病人犯罪进行过统计,发现杀人的占91%,平均每名被监管的精神病患者杀人,最多的杀死7人。 第四,再次危害社会的现象多:众多的精神病患者在犯罪后,依照刑法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并没有被送到指定的医院强制治疗,而是重新回到社会上,致使精神病人再次危害社会的现象日益增多。 (二)深层原因 第一,监护人的监护不到位。从笔者了解的情况:一个家庭中出现精神病人,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将背负沉重的包袱象掉进深渊一样,生活质量和心理的痛苦不必说了,经济和人身的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精神病治疗费用的庞大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治疗后病情稍微控制便停药会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再治疗起来更难时间更长。还有病人的不配合,几乎所有精神病的病人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一旦脱离医院的强制治疗和吃药,要让他们自觉的吃药很甚至会对给予他治疗的亲人有报复行为,使亲人产生恐惧心理,惧怕再次治疗后病情复发对他们人身的伤害。精神病人拒绝治疗,犯病会越来越频繁。此时出现了两种困境:精神病人去医院治疗没有钱,在家治疗病人不配合。从而形成了种种隐患。 现在的精神病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们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甚至有的还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混杂在我们正常人中,如果不出现比较明显的侵害行为,人们是很难分辨出来的。往往等到结果出现时悲剧已经发生。 第二,政府的责任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没有对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力不足也使许多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给精神病人提供足够的治疗费用。 第三,我国对精神病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完善,缺少实施细则。因为对精神病人采取强制治疗措施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的剥夺问题,还有采取强制治疗措施的条件、程序的启动、案件的审理机关等等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因此,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在处理精神病人违法犯罪问题时往往面临着制度性的困境。 六、关于精神病人犯罪刑罚和预防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观点 刑事古典学派认为,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因为自由意志不能行使,精神迷乱状态下的行为非但不是犯罪,根本不算一种理性意义的行为,因而精神病与犯罪是严格区分的,处置手段也不同。在他们看来,危害行为的实施者要么是一个精神病人,要么是一个罪犯。如果他是一个精神病人,就不能再把他当作罪犯,对他的处置便与刑事司法无关,不应强制他们进精神病院;如果他是一个罪犯,那么对他的处置就与精神病院无关,他应当进监狱。 (二)刑事实证学派的观点 刑事实证学派则认为,精神病人和其他人一样,行为受到生理状况、自然现象和社会环境的支配。他的行为完全是由心理上的各种动机以及各种内外部条件共同决定的。因而犯了罪的精神病人应该属于罪犯的一部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龙勃罗梭和菲利。 1.龙勃罗梭 通过实证研究,龙勃罗梭认为尽管部分精神病犯在犯罪前后可能了解自己行为的犯罪性质,甚至知道自己在法律上所处的特殊地位,但那些在精神病发作时受病变因素的刺激而犯罪的精神病犯是缺乏或部分缺乏责任能力的。他认为在犯罪人和那些被认为犯了罪的人当中,有许多人是精神失常者,对于这些人,监禁是不正当的,释放又是危险的,而采取的一些有损于道德和安全的中间措施都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龙勃罗梭认为只有建立刑事精神病院才能克服审判与正义以及与社会安全之间的不断冲突。通过刑事精神病院中的永久监禁,可以制止犯罪的遗传、犯罪结伙,防止匪帮的形成;可以防止累犯,减少诉讼开支,从而减少那些经常产生于模仿的新犯罪;可以使那些想假装精神病人的罪犯打消装假的念头,也不让那些辩护律师有机可乘。龙勃罗梭建议:“当出现精神失常的嫌疑时,陪审团应当由公民、法官和精神病医生共同组成”。龙勃罗梭这样构建改革措施:“应当根据法律尽快建立两个至少能容纳300个床位的刑事精神病院,并且在我国主要地区的监狱设立7个关押精神病人的区域。” 2.菲利 菲利认为,尽管法律认为精神病犯没有道义责任,但仍然建立监管精神病犯的精神病院。在对防范具有犯罪倾向的精神病人没有任何保证的现行制度之下,对其予以管理的费用比这些人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菲利在对有些人针对残暴情景提出的其他批评置之不理,经验已经表明,在精神病院中,在具有专业知识并能够防止残暴行为爆发的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罪犯的倾向性对其进行分类,所以认为犯罪精神病院难以避免犯人暴行的预言是没有根据的。菲利的社会防卫受到了高度重视,以至于绝大多数古典派犯罪学家现在都接受了设置犯罪精神病院的提议。 两派的争论以刑事实证学派的胜利而告结束。随后更多的国家设置了犯罪精神病院。到20世纪初,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犯罪人强制收容进犯罪精神病院已经成为保安处分制度的重要内容。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犯罪人的处遇中,更强调对精神障碍的治疗和医学控制。在一些国家的保安处分制度中,强制收容的概念已经被强制医疗这个更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概念所取代。 七、我国精神病人犯罪的预防和对策 (一)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第一,在我国已经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国家应当投入较大的财力和人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好软件和硬件设施的精神医疗场所,凡收进此类场所的精神病人,一律实行国家免费治疗,并要在专门的心理、生理医生专家小组给出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评估结果后方可准许其出院。这种投入时完全值得的,是收益大于支出的。 第二,虽然此类医疗场所是高度人道化的,但毕竟由于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因此原则上应以精神病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的。对于那些有严重肇事倾向和苗头的,应责令其家人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如其家人或监护人做不到这一点,或者此类精神病人没有家人或适当的监护人,流落街头,则应考虑将其收进此类场所加以治疗。 第三,决定某个精神病人是否进入此类场所,或者可否离开此类场所,应由专门的心理、生理专家小组提出意见,经法院司法裁决。 第四,对于监狱等其他场所发现的精神病人,应及时转入此类场所,对其进行治疗。 (二)政府要高度重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一法律条款明确了政府对精神病人在危害社会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在政府性质的卫生防治机制中,并不包含对精神病人的调查统计,实质上政府本身也没有具体职能部门管理精神病人,更说不上治疗了。所以,法律的这一规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上意义并不大。要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病人问题,就需要政府做到: 1.加快立法进程,保障病人合法权益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并不意味着精神病人犯罪在法律上不被认定为犯罪,而只是表明由于精神病人不具有责任能力从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由于意识及意志方面的缺陷,法律对其进行保护,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符合刑法罪责相适应的原则。但是,一概将行为人放回社会,不仅被害人的心理得不到慰藉,更重要的是将极大地威胁到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这种作法的缺陷可见一斑。首先,精神病人犯罪多为凶杀等暴力性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都很大,法律采取一味的"放任"态度将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其次,法律对精神病人的保护仅仅停留在事后不承担责任的程度,是无法根本保护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使得精神病人犯罪的严峻性问题的解决失去了有力的保障机制;最后,法律的规定过于抽象,实践中很难把握,缺乏操作性。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把对精神病的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加快精神卫生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对精神病人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方面加以保护,同时,对政府医疗措施、费用等相关方面,以及法律责任加以规定,切实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2.健全保障体系,提供良好治疗条件 精神病人病情的性质决定了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患者家属根本无能力给病人治疗,而且法律规定的政府"强制"医疗,由谁出钱?到哪里治?这些问题不解决,精神病人得不到彻底治疗,就很难防止伤人事件再次发生,悲剧再次重演。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保障机制上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和治疗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和长期治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很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庭无法承担,而医院也不可能全部支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投入,或者设立专门的精神病患者救助基金,解决治疗的经费。 (三)社会应大力帮扶,开展爱心救助行动 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高、时间长,单靠家庭和政府的力量进行全面康复治疗难度很大,社会也应发挥其囊括范围广、组织发动易获支持的优势,开展爱心救助行动,通过发展公益事业或者组织公益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来支持精神病患者康复,让精神病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更感到社会的关爱,加快康复进程。 如此,则精神病人幸甚,社会幸甚,人民幸甚。 注释: 刘仁文.对有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一放了之.省略cn/zywn44/. 黄辛.我国应加强严重精神疾病的前沿研究.科学时报.2006(6). 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高铭喧.刑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刘白驹.精神障碍与犯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法正居士.犯罪精神病院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前景.http://blog.省略/fzhjsh/.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第376页,第392页. [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刘仁文.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猜你喜欢: 1. 精神病院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论文1500字 4. 精神病见习心得

浅谈精神疾病护理健康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

人们经常说到关注身心健康,可见健康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对待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需要一视同仁,并且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相互关联,并非孤立存在,关注身心健康就是关注人类健康发展。

对精神病认识非常重要,因为社会上很多人对精神病有偏见,歧视病人,也给病人也增添了压力,特别是病人的家属带来很大的压力。其实精神疾病和其他所有的躯体疾病一样。同样是病,只是精神病是思维、情感、行为的异常,他和其他病不同之处就在于意识不到自己有病,不主动求医,拒绝接受治疗,除了病态的一面他们也有正常的精神活动。所以如果经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合理治疗,精神病人完全能够正常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治愈以后恢复工作和正常人一样做出成绩,也对社会上受到人的尊重。在家里面家属要多去关心爱护理解他,尊重他的人格,从情感心理上给予支持。

如何看待中二病论文

我认为动漫中所出现的中二病是我们青春期的一种体现。只不过动漫中出现的场景要比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更夸张。

动漫中的中二病其实很多都是比较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例如日本高中生拯救世界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不可能实现,但是作者要表达出这样的想法,就需要夸张的表达手法,我们看起来就会非常的中二。

比较鲜为人知的晚期有小鸟游六花、五更琉璃、惠惠、八舞以及动漫中少见的男中二海藤瞬等。

怎么理解中二病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或许有人认为喜欢说几句日语动漫台词就是中二,也有的人认为喜欢看动漫就是中二病,甚至有的人认为拿纸片人当老婆的就是中二病。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从理性的角度上而言,有着标准的定义。

在理性眼中,“中二”的定义被概念化,认为中二病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泛指的人群有主观意识比较强,狂妄有觉得自己不被世界所认可,所理解的人。

【表现】

看到定义不知所云,但是从表现的角度上来看清晰明了。最直观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为、口语的角度来模仿动漫中的假定人物,甚至再过者,跨越此桥梁而进行自我的“新设定”。

通过一系列的表现,在我眼中,其实所谓的中二病就是在年轻的时候,由于三观与知识体系的不全面,又想急着表现自己来博取他人的认可。没有所谓的对错,人不中二枉少年呢?

场景一①、五更琉璃的爱情

五更琉璃又称“黑猫”,取自网络上的名字,在性格的角度上,她在漫迷们眼中呈现的形象往往是坚强且自尊。

在感情上黑猫喜欢着桐乃的哥哥京介,但是没那么简单,其中有一场选择,是在爱情与友情之间的抉择。在一场告白中黑猫与京介在一起了,但是不忍心看自己的好朋友桐乃孤单,到了最后又选择了分手。在之后虽说有着和好的苗头,但是京介在选择中选了桐乃,所以黑猫仍然是一个人。

场景②、惠惠的Explosion!

在中二病的各位角色中,有一个体贴、爱吃醋的红魔族少女——惠惠。

作为队伍中的爆裂魔法使,对爆裂魔法的热爱自然而然是少不了的,将爆裂魔法视为了自己的浪漫。虽说被大家称为“脑子不对劲的魔法使”,但是她懂事且古灵精怪,将自己可爱的一面不经意的展现到了大家的视野中,所以她也将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中二少女。

说到这里不知道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有没有在你心中浮现出来,穿上披风,自报名号,在一长串的吟唱后大喊Explosion!

场景③、漆黑之翼海藤瞬最够意思了

海藤瞬是中二病中少见的男孩子,自命名为“漆黑之翼”,同很多中二病一样,绷带、有时候独眼、破破烂烂的奇怪校服一个都没有少。

海藤瞬是比较让人欣赏的一个人物,主要原因在于他对于友情的重视与善良。看过齐神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中二并没有聪明过人也没有强大的超能力,相反自己仅仅只是运动能力差。心思单纯的一个男孩。虽说在受到大家的嘲笑时会偷哭,但是却是个勇敢的人,总会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本能的去保护自己的朋友。

3、身边有中二的朋友记得多加关心

中二病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经历或正在经历,面对这类朋友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而不是因为尴尬就拿他们当怪人,使用冷暴力。

正在中二病的朋友他们处于一个通过表现自己来博得他人认同的一个过程,很多人或许都是这样,独自面对着电脑导致现实中的朋友很少,说着只有自己懂的事情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给予她足够的关注与自信,相信肯定会很快再次融入到现实的大怀抱之中来。

总而言之,动漫中的中二病们是很可爱的一群人,海藤瞬让给齐神,剩下的我全可都要了哦(滑稽)~

中二其实大多来源于虚拟的,比如网络,咨询,个人认为资讯存在与自身不相符的理念,自身的特性与不相符的理念产生碰撞,与自身是否占优无关 两者相互磨合,形成自己的个人圈子,简单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编织构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切事物,所以我觉得每个人的中二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种性格的体现其身上必定存在某种偏执

本简介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1]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暂不治疗,看几年再说。

人总要长大,一般来说几年后中二病自然就好了。然都刨出来了,我也刨刨。楼主的观点让我想起徐公子书中关于地藏王菩萨灵台造地狱的叙述。人的所有痛苦都在于自我迷失,陷于思维循环不肯反省。乱花渐欲迷人眼,迷人的哪里是乱红,实是自己。以上浅薄言论,供君一哂。

?

如何看待艾滋病论文

.文艾防艾论坛 可以领公益试纸.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艾滋病,人人闻之色变的恐怖字眼。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对艾滋病患者怎么看?我恨恨的说,他们活该。是啊,他们会被感染,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不检点的行为和堕落的行径害了他们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转而一想,也有一部分的人是不幸被感染的,那么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也许就是基于害怕被歧视的原因,很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都不敢声张,也不敢去医院接受治疗,任由病毒在体内肆意的蔓延,本该充满希望的生命就这样一点点枯竭了。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不管他们是在何种情况下被感染,不管他们曾经是否犯下过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都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看着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看着一幕幕凄凉的画面,试问人情冷暖,到底是将他们遗弃还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你如何抉择?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又要饱受精神上的摧残。他们走到哪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身体被隔离,或是被社会遗弃。亲人的遗弃,朋友的逃离,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我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的,肉体的折磨远不及心灵上的摧残。他们最害怕的不是病魔的一步步逼近,而是被这个社会排斥,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亲人和朋友,最终将他们遗弃在无人的黑暗角落。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关于一对夫妻照料不幸感染艾滋病的朋友直至离开。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深深折服。试问,在这个视艾滋病犹如洪水猛兽的世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人人平等,生命无价。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在倡导人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去关注那些同病魔抗争的人们,艾滋病患者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金钱有价,义无价。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共用马桶,共用床单、衣被,共用游泳池,公共交通工具,钞票、钱币,共用电话机、办公用品、劳动工具,咳嗽、打喷嚏以及蚊子叮咬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倡导人人都来关爱艾滋病患者,为他们建设一片美好的蓝天。

鲁迅与病论文

一个美好的人生从放弃开始……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众所周知的,鲁迅先生立志救国,年轻时东渡学医,但当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而并不能唤醒他的麻木,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能达到他济世救国的理想时,他毅然选择了放弃,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是放弃了不能达到目标的努力方式.我们并不能说鲁迅先生不改从文学,他将一事无成,但我们可以肯定,以笔为刀的鲁迅唤醒麻木的意义远大于救治几名垂危的病人,虽然后者也是崇高而伟大的,但前者的意义在于挽救了民族的沉沦,更彻底也更深刻地实现了鲁迅先生的理想.同样,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你冒出一个毫无道理的想法,请学会放弃;当你碰到一件毫无兴趣的事情,请学会放弃;当你提出一个毫无意义的要求,请学会放弃……有哲人曾说过“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的放弃”.山之所以成为山,是因为它放弃了平坦;水之所以成为水,是因为它放弃了停驻.只有学会在必要时放弃的人,才懂得“山如何战成一种尊严,水如何淌出一种智慧”.人毕竟不同于蚂蚁,蚂蚁可以不停地向上爬,因为它没有思想,没有目标,但人不同,人不是为了前进而前进,而是为了目标而前进,把目标抛在一旁,盲目地把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前进道路上,事倍而功半是显而易见的.当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用现有的方式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时,放弃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这里,选择放弃并不意味着逃避、退缩或是消极地放弃原有目标 ,而是抛弃成功机率很低的旧方式,去寻求更加适合自己,能够更加完全地实现自己理想的新方式,毕竟,通往罗马的路并不惟一.

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写了《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等作品。我们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现象:这三篇小说都描写了旧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麻木。 在“五四”运动的前一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第一篇伟大的作品――《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心灵在冷库和黑暗的压力下面,充满着忧悒、郁闷和仇恨的狂人形象。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他周围的人对他的迫害:赵贵翁和青面獠牙的一伙人都充满恶意地注视他,向他投以铁青的脸色和阴冷的狞笑,对他进行阴谋暗算。即使那些与狂人毫不相干的普通人也都对他交头接耳地议论,把他视为“异类”,并不理解他,不同情他。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但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提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不觉悟:不仅冷漠、麻木,而且直接参与了“人肉宴席”――吃人或被人吃。 小说《孔乙己》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他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牺牲者,贫富悬殊的黑暗的社会里的被侮辱与被践踏的卑微人物。孔乙己平凡而又悲惨的遭遇,虽说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但与他周围的人们的冷漠、麻木――对别人的命运漠不关心的生活态度――不无关系。在读者的眼里,孔乙己虽然不是十分可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但是他在那个社会里得不到丝毫的同情。我们来看看小说关于孔乙己被打折腿后与酒家老板的对话描写:“……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么?”孔乙己因得罪了威严的举人老爷而遭到毒打,不仅没有引起周围的人的同情,反而使他在旁人的眼中的地位更加低贱,处境更加艰难。他被打折了腿,“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面对如此的孔乙己,酒店掌柜照样像以前一样嘲笑他:“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甚至孔乙己不知所踪时,还念念不忘他欠下的九文钱。孔乙己周围的那些和他一样受压迫的人们,他们明明知道孔乙己的耻辱和痛苦是“捞不到半个秀才”,是因为窃书而被吊打,却偏偏要把他的痛苦和耻辱当成取笑的材料,欣赏他那因为痛苦而感到羞愧的窘态,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冷漠和麻木。 《药》这篇作品写于1919年4月,“五四”运动的高潮就在眼前。这篇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残酷紧张的社会斗争的真实情景,塑造了那时起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为着反抗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共同事业而不惜慷慨牺牲的民族革命之师的英雄形象;同时作品也反映了一般人民群众的冷漠、麻木及不觉悟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茶馆中的一个场面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的不觉悟的精神现状。茶馆的场面人物以刽子手康大叔为主,环绕他的是一些市侩的、愚蠢的、眼光短浅的茶客。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抱着对夏瑜的敌视。他们的麻木、不觉悟还表现在对话中,他们在话语中或故意显示对“犯人”夏瑜的轻视,或对刽子手的奉承谄媚。夏瑜在世俗的人们的眼光中,只不过是一个贫贱的孤寡老妇人的儿子,一个不安分的“小东西”。即使是夏瑜的母亲,对夏瑜的革命行动也不理解,因此给儿子上坟时还感到十分羞愧。华老栓以他平时的辛苦积蓄去换取革命者的“血馒头”医治儿子的病,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命运是非常淡漠、非常不明了。像夏三爷、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是肮脏的小市民,真正的卑鄙之徒和懦夫,对别人的命运自然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而对统治势力则表示谄媚妥协。 在这些早期小说中,鲁迅为什么要反映当时中国人民群众的冷漠和麻木呢? 从主观上讲,这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很大关系,也是作者内心孤独的反映。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投身文艺活动,不是为了做文学家和思想家,而是为了献身于民族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诞生,是因为鲁迅开始文学创作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改良社会、改良人生。 鲁迅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就认为“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是“我们的第一要着”,而“善于改变精神的”,“然要推文艺”,也就是说,那时他就认为文学是教育人民的武器。在鲁迅从事小说的过程中,既没有在这条道上出世,也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的意思。他只有一个目的,即“不过想利用它的力量来改良社会”,“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为此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他的意思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 从客观上讲,这与鲁迅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很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并不以为可惜。”鲁迅年轻的时候做过什么“梦”呢?首先是父亲的病以及“从小康家庭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他感到了世态的炎凉和“被侮辱”,敏感的鲁迅由此而“看到世人的真面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封建大家庭子弟代代相传的“读书应试”的古老的“梦”从此破灭,于“绝望”中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直到接触到了与传统文化异质的西方文化,才形成一个“美满的梦”,燃起了新的“希望”:“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就只像我的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痛苦,战争的时候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在异国所感受到的落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幻灯”事件,再一次将他推进绝望的深渊,麻木地鉴赏他人痛苦的场面,给鲁迅的心灵造成如此巨大的不可弥合的伤害,使他无法摆脱。正是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起了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所以,鲁迅先生从切身经历中感受到的人们的冷漠和麻木,就不能不在其小说中有所反映。 当然,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对其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描写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他在“五四”前期创作的这三篇小说来考察,则使我们看出,虽然鲁迅这时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和一个现实主义革命者,他在创作上必然要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创作中,他真实地反映了残酷的统治和剥削下生活的人们的苦难、贫困、灾荒、疾病,也深刻反映了被压迫者精神的痛苦,特别是对长期的封建压迫下所造成的小生产者――农民,和一切小资产阶级群众的麻木、冷酷的精神状况。 描写旧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也是现实生活暗示给鲁迅的。十七世纪中叶,清王朝建立起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制,千方百计地麻痹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土地高度集中,工商业有了新的发展,清朝贵族生活更加腐化,政治吏治一片混乱,这些都极大地加深了农民的负担和痛苦,造成了封建社会新的危机。从十八世纪以来,高度发展的欧洲资本主义这时已在扩大它的市场。而海盗似的英国资产阶级,也开始向中国伸展势力,进行种种欺的贸易和掠夺。起初,清王朝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清王朝统治集团中那些最腐败的统治者,抱着守旧的昏庸思想,在内外重重危机下,仍然自尊自大,仇视、排斥一切新生事物。经过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向来自尊自大的清朝统治者,却在外国侵略者的武力胁迫下,一变为卑怯、胆小,媚外投降的奴才了。长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也造成了人们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也由于小生产者生活地位的限制,造成了人们精神的冷漠和麻木。中国的近代史又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屈辱史,人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冷漠和麻木,甚至是走向冷漠和麻木的另一面:对人们的不幸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都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对象和体验”。一方面是把他人的痛苦与不幸审美化,另一方面又通过“鉴赏”别人的痛苦,来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致最后遗忘,甚至于从这种“鉴赏”中达到自我的满足。而在别人的痛苦、悲哀“咀嚼鉴赏殆尽”,成为“渣滓”之后,就立即“烦厌和唾弃”,施以“又尖又冷”的“笑”: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是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现实生活如此,鲁迅先生又是主张文学是“为人生的”,主张“改良社会、改良人生的”,因此,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冷漠、麻木状况必然要从他的小说中表现出来,引起全社会的疗救,改变国民的精神状态。 张莉莉,教师,现居广州。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正值生病期间,咳嗽的十分厉害,可他还坚持每天熬夜写作,可鲁迅对自己的病情一点都不在乎,倒天天关心女佣阿三,不让她干重活,由此可见鲁迅的心地是多么善良。 有一次鲁迅在路上碰到一个受伤的车夫,那个车夫因为在拉车时不慎把玻璃刺进了自己的脚里,正在痛苦的呻吟并打算这如何回家。鲁迅出于怜悯之心不求回报的拿了膏药和绷带为这个车夫包扎伤口。过后,这个车夫对鲁迅感激不已,然而,鲁迅又十分朴素,没有炫耀自己的才华,只是默默的,对这个社会奉献。纪念刘和珍君鲁迅一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刘和珍像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d?d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六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七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 索引序列
  • 鲁迅如何看待文明病论文
  • 如何看待精神病论文
  • 如何看待中二病论文
  • 如何看待艾滋病论文
  • 鲁迅与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