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癌与口腔疾病论文

口腔癌与口腔疾病论文

发布时间:

口腔癌与口腔疾病论文

口腔内出现经久不愈、位置固定的溃疡,口腔内某一个区域反复出现麻木或者疼痛或其他功能障碍,口腔粘膜颜色的改变,口腔粘膜质地的改变等。预防口腔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定期去做身体的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从基因排序来研究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口腔医学博士论文从基因排序技术可以对口腔微生物进行高通量的测序和分析,从而研究它们的多样性和功能。口腔微生物是口腔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它们与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多种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口腔癌也是常见的癌症之一,那么你是否了解口腔癌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又有哪些呢?本期我们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吧!

不良嗜好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不良的饮食嗜好,比如抽烟、喝酒、嚼槟榔等,这些食物本身就含有很多的刺激性成分,对口腔黏膜有很强的损伤,另外,这些食物中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也是口腔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口腔卫生差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长期性的外物刺激

有些人的牙齿生长得不是很规整,局部有牙根或锋利的牙尖、不适合的假牙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经常性的出现口腔黏膜损伤,有时候还严重的溃疡,这也是引起癌变的一个可能.

营养不良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锌量低.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口腔黏膜病变

口腔黏膜病变的种类很多,其中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黏膜增生性红斑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是引发口腔癌的一大病因.

其他疾病引起

很多疾病对人的基因中致癌因子的活性有激活作用,主要是疾病可降低人的免疫力,还有部分还会释放一些激活因子;另外,其他脏器癌症细胞也可能会出现转移到口腔上,这些都可引起口腔癌.

射线引起

射线有致癌作用大家都知道,很多从事户外工作的每天都会接受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其癌症的发病率会比正常人高出很多,也可能引发口腔癌;另外.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放射区的口腔任何部位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性都有所增高,也是口腔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1、口腔多次出现原因不明的出血.

2、持续性张口受限,不能缓解.

3、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牙齿疼痛.

4、牙齿短期内迅速松动、脱落现象.

5、短期内口腔出现不明原因的恶臭味.

6、不明原因的口腔黏膜白色斑块或红色斑块.

7、颈部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疼痛.

8、口腔颌面部出现颗粒状、菜花样的新生物或持续性的溃烂、疼痛.

9、舌、颊、口唇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

10、面颊部、舌头、牙龈上的溃疡,三到四周仍未愈合.

11、口腔粘膜局部区域变硬,边缘隆起、凹凸不平.

当你的口腔出现上面征兆的时候,就应该引起你的高度重视,及早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1.秋葵

癌症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杀手,因为我们要预防癌细胞的发展.秋葵含有丰富的锌和硒等重要的微量元素,这两种元素都是防癌抗癌的重要元素.人体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对人体有用的酶,而锌是组成酶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大脑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卷心菜

卷心菜是一种能够抑制每一个阶段的肿瘤生长.能抑制造成肿瘤生长基因的活性,预防健康基因受损,降低"胆怯"细胞的生长能力.

3.香菇

所有蔬菜的营养价值都没有香菇高,香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香菇多糖,味甘香,有养胃益气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含有干扰素诱导剂,有助抗癌.

4.百合

百合不仅能够滋阴润肺,还对病后体虚的患者非常有帮助,尤其是癌症患者在化疗后食用更能防治一些不良反应.不过选择百合一定要注意,要选择功效百合,这种百合略带一点苦味,而不是选择甜百合.

5.阿胶

阿胶在治疗晚期肿瘤期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的外周血PLT减少症中有明显的刺激PLT再生的功能,阿胶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显着的抗癌和促进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作用.

(一)什么是口腔癌 顾名思义,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癌症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舌癌。 (二)什么人易发生口腔癌? 众所周知,癌症的外在致癌因素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免疫,遗传和代谢等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使正常细胞转变成恶性细胞而发生癌变。目前多数认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和多基因作用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有了致癌因素并不一定会发生癌症。这里主要介绍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生活习惯,嗜好和环境等外在因素。 1烟和酒 烟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质苯芘,烟草致癌,特别是口腔癌和肺癌几乎已成定论。一般认为,长期吸烟者患癌症的可能性大大高于非吸烟者;吸纸烟者更易发生肺癌,而吸烟斗,雪茄或咀嚼烟草者主要导致口腔癌。酒精因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损害肝脏和抑制免疫而增加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其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 更为有意义的是,同时有烟酒嗜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比单嗜烟或酒者高2~3倍。普遍认为吸烟多于1包/日或饮酒超过25克/日者,患口腔癌或其它部位癌症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或饮酒者。 2漫性刺激和损伤 在口腔中有锐利的牙尖残根残冠牙嵴和不良修复体者,其相应部位经长期慢性刺激后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尤其常见于舌癌和颊癌。有统计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变部位有尖锐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卫生不良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为促癌因素。 3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4其他 诸如微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饮,锌和砷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三)口腔癌的癌前疾病有哪些? 癌前疾病是指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癌变的独立的疾病。与口腔癌有关的癌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白斑口腔粘膜白斑是公认的癌前疾病,可表现为平伏的白色病损,或呈皱纹纸样,颗粒状,甚至发生溃烂。好发于颊,唇粘膜。口腔粘膜白斑的癌变率可超过5%. 2红斑口腔粘膜红斑在近年来已被视为比白斑癌变率更高的疾病。虽然红斑的发生率远低于白斑,但其危险性却不容忽视,癌变率高达90%.舌,口底和咽侧被认为红斑的高度危险区。 3扁平苔癣扁平苔癣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癌变率在1%左右,以糜烂型,萎缩型和斑块型较易恶变,部位以颊粘膜为最常见。 4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被认为与咀嚼槟榔有关,有1/3者最终可发展成癌。主要表现为进食灼痛,口干,口腔粘膜萎缩等。常见于两侧颊粘膜及唇舌等部位。 (五)早期口腔癌的表现有哪些? 1口腔颌面部出现新生物,表面颗粒状,菜化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 2舌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 3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等。 4口腔或颜面部的溃疡两周仍不愈合者。5不能解释的口腔粘膜白色或红色的斑块及侵润块。 (六)怎样预防口腔癌? 1积极参加口腔癌的防癌宣传,了解预防口腔癌的知识,认识口腔癌的危害性。 2保证营养,保持口腔卫生。讲究营养的平衡,力戒烟酒,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 3积极处理和治疗癌前疾病。 4不讳疾忌医,发现病变应及早就医,力争做到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 (七)发现口腔癌怎么办?毫无疑问,发现口腔癌或怀疑患口腔癌者都应尽早就医。如不能确诊,应及时到上级医院诊治,大型医院都设有口腔肿瘤专科。目前,早期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已超过60%.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会明显减少,升高了唾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下降了唾液,酸碱值和口腔直接能力改变了,口腔中的内环境,正好适合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关键词】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据WHO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威胁人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全球有糖尿病病人亿,到2000年大约有亿,2025年将剧增至亿[2]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4],其中非药物治疗占了4个部分。现对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概述如下。1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普通人群。 糖尿病教育的形式由于教育对象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对糖尿病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糖尿病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 ① 分发糖尿病知识手册及订阅有关书籍、报刊、杂志;②门诊咨询,对患者进行个别教育,随时回答患者提问;③开座谈会、病友会的形式相互探讨,交换治疗心得;④利用墙报、漫画、知识讲座等通俗易懂形式定期进行宣教。总之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5]。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①糖尿病基础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有关的症状、诱因等;②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并掌握其正确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③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剂量及药物的保存[6];④进行尿糖、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了解低血糖、高血糖的症状及发生时相应的处理方法;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2 饮食治疗糖尿病发病主要是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的疾病。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而饮食治疗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首先,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遵守饮食计划,定时定量进餐。其次,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在三餐的饮食上应按照身高、标准体重、实际体重、工作强度、血糖水平等算出总热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如表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总热量的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7] 。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宜过低,太低可引起体内脂肪的过度代谢,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选择含糖食物,尤其是含有天然糖分的水果容易被吸收,应选择含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燕麦片、甘薯、豌豆、酸乳酪、花生米和柚子等。脂肪在糖尿病饮食中不可缺少也不能过量,应多吃含多链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尽量减少动物脂肪及含饱和脂肪的食物[8]。蛋白质摄入量过高易增加基础代谢同样会引起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酌减。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等,食盐严格控制在2 g/d左右为宜[9]。有些食物还有降糖作用,如苦荞麦、嫩南瓜、绿茶、人参蛋清汤和枸杞子等[10]。3 运动治疗 运动的作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对代谢综合征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能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Boule等[11]通过14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发现,在体重不减轻的情况下,50%~60%最大摄氧量的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氧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由此运动持续时,肝脏和肌肉内的储存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为运动提供能量,不断消耗,血糖逐渐下降,高血糖状态得以缓解。表1 糖尿病患者饮食参照表(略) 运动降低血脂和控制肥胖Aiello等[12]实施60%最大摄氧量,3次/周、1 h/次,共6个月的运动使2型糖尿病人血脂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上升,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长期而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强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消耗,促使减肥[13]。 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3次/周,持续2个月,其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46%。利用葡萄糖钳夹技术即使不伴体重下降,葡萄糖利用率、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率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14]。 运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直接改善心肺功能。Maiorana A等[15]对2型糖尿病人进行8周的50%~60%最大摄氧量耐力运动,结果发现患者每膊输出量增加,血压下降,休息时心率下降,延缓和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提高机体适应性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运动能使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值增加而改善体力。从运动中获得心理功能的改善可增加对日常活动的信心,消除紧张应激状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美国运动医学会以及我国的研究人员吴毅等[16]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可分为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见表2。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在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后也可以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也有危险性,特别是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人,则可能使冠心病加重,运动中血压升高,视网膜出血,尿蛋白增加,神经病变进展,进行性关节病加重,以及发生低血糖等,所以需严格遵守禁忌证和限制运动指征。见表3。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得糖尿病呢?”笔者关切地问道。蔡教授说,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激素叫胰岛素,由胰脏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人体三大代谢(即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少它,三大代谢就乱了套,身体内的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尿中出现葡萄糖,这就成了糖尿病。在发病机理中,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有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对糖尿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在一些糖尿病的家庭系谱中,常可找到同样的病人。在环境因素中,肥胖、感染和多次妊娠者患此病最为常见。值得提出的是: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的人中,体重超过正常者,发病率达‰,而体重在正常范围以下者发病率仅为‰。“那么,怎样才算肥胖或超重呢?”我们问。蔡教授说,粗略地说,一般人的身高(厘米数)减去105就等于标准体重(公斤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10%,就算超重。蔡教授说,超体重者进行减肥,不但可以增加体形美,而且在防治糖尿病上也有重要的意义。“百病之母”“我们看见很多糖尿病者面色红润,与健康人差不多,究竟糖尿病有多大危害呢?”我们问。蔡教授说,尽管糖尿病本身并不危及生命,但由于病者的血糖升高、蛋白质分解增加和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严重者可由于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而诱发急性代谢紊乱,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所以,你不要看有些病者表面很好,他(她)却处处潜伏着危机。尽管目前治疗技术有很大发展,使糖尿病者寿命大大延长,但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一些慢性并发症仍很难避免,这可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1、在血管病变方面,常有两种类型,即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前者为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足背动脉等大中动脉,并由此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下肢坏疽等。微血管病变常累及许多器官和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后者常是糖尿病者失明的主要原因;2、在神经病变方面,由于糖代谢障碍,使神经能量供应不足,加上微血管病变,使整个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如累及植物神经,还可引起瞳孔和出汗改变、腹泻、便秘、尿失禁、阳痿等。如因血管硬化而并发脑血管病,则后果更严重。由糖尿病派生出来的疾病还有很多,医学上称它们为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可算得上是“百病之母”。如何诊治“那么,怎样知道得了糖尿病呢?”蔡教授告诉我们,糖尿病的典型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有血糖升高而无明显症状。还有一些人是因并发症就医时才发现患糖尿病的。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而严重,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减少和推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一些单位对40岁以上职工每年检查一次血糖和尿糖,这有助于发现早期病人,值得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都可以进行。对一些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人,以及肥胖的、怀疑有糖尿病的人,定期进行血糖、尿糖检查更属必要。也可自己先用尿糖试纸做初步检查,如系阳性再进一步检查确诊。此法很简单,只将试纸浸入尿中5秒钟,取出比色就可大体知道有无尿糖。但要注意,维生素C、左旋多巴等药可引起假阴性,故如服用这类药物时不宜用本法测定。在治疗方面,蔡教授谈到,目前对糖尿病只能对症处理。一个人得了糖尿病,首先要认识到这种病是缺乏根治方法的慢性疾病,必须长期乃至终生治疗。因此,需要病者和医生密切合作,耐心治疗。如果措施得当,糖尿病人仍可达到正常健康人同样的寿限。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基础措施,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均应长期和严格遵守。很多非胰岛素依赖型病者,特别是肥胖者,通过认真控制饮食,就能使症状改善,并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饮食治疗包括总热量估计、营养成分的合理分配和进餐的定时定量,由医生根据病人标准体重、工作种类、生活习惯及病情具体制定和调整。一般来说,接受治疗的病人,开始总觉得很饿,抱怨医生批准的进食数量太少。有些人甚至会忍不住偷吃东西,像馋嘴的小孩一样。所以,在住院期间,护士长常常要检查糖尿病患者的柜子和床头,“没收”一些藏起来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病人出院后,或在家中治疗的病人,则完全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和毅力,才能抵御周围美味食物的诱惑。有时病人实在饿得厉害,可以找些缺乏营养的食物果腹,例如吃一些反复煮过的老菜渣充饥。说到这里,蔡教授笑了笑说,看来,有的病人也挺可怜。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都是为了控制血糖,巩固疗效,希望患者能理解医生的苦心,坚持长期合作。运动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可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从而可减少或延缓血管病变,运动对超重者更为有效。运动的方式可多种多样,从跑步、爬楼梯到打太极拳均可。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适可而止,切勿过量运动,并持之以恒。有些人“三天打鱼,两日晒网”,这不会有多大效果。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并定期检查效果,还要注意,在空腹、饭前和注射胰岛素后,不宜运动,因这时运动容易引起低血糖而发生意外。此外,当合并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者及糖尿病失控者也不宜用运动治疗,以免发生意外。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必须根据病情和病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才能收到显著疗效,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主要需做好以下三点:一、加强病情监测 专科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诊;而病人自己应定期到医院门诊,检测血糖和24小时尿糖量;每隔2~3个月宜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一次,以了解病情控制程序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着重了解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症状。有条件的病者和家属,除要学会尿糖测定外,还宜学会用血糖计来测定毛细血管的血糖含量,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实现家庭自我血糖监测。二、坚持良好的病情控制 长期和良好的病情控制不仅可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和成人患者具有一定劳动力或工作能力,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血糖监测,良好的治疗控制为:早餐前血糖每分升70~90毫克,早餐后1小时100~160毫克,早餐后2小时80~120毫克;24小时尿糖量小于5克。中等控制的血糖分别为早餐前70~100毫克,早餐后1小时100~180毫克,早餐后2小时80~150毫克;24小时尿糖量在10克以内。三、充分宣传教育 糖尿病者要长期密切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病情控制,必须懂得一些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最好能学会尿糖定性测定和血糖计使用,掌握饮食治疗原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应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等基本技术。保持规律的生活,戒烟、酒等,以便能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况,是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病人血糖异常升高,脱水,迅速进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为10%。 (一)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况: 当各种诱因使糖尿病加重时,人体内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大量脂肪酸经肝脏进行β氧化产生酮体,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很少,为2毫克/100毫升血,尿中酮体不能检出。在酮症酸中毒时,血中酮体升高达50毫克/100毫升血以上称为酮血症;尿中出现酮体,称为酮尿。酮体以酸性物质占主要部分,大量消耗体内的储备碱,逐渐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生酮症酸中毒时,病人糖尿病的症状加重,同时伴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1、糖尿病治疗不当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降糖药突然停药或用量不足;未经正规治疗的糖尿病。 2、感染 糖尿病人并发肺炎、泌尿系感染、坏疽等感染时。 3、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节(洁)引起呕吐、腹泻。 4、其他 严重外伤或手术后。妊娠和分娩。 (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1、早期 糖尿病加重的现象如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全身无力。 2、病情迅速恶化 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痛较重,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当酮症酸中毒好转时,腹痛很快消失。 3、精神及呼吸症状 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而大,呼气时可有烂苹果味,酮体浓度高则气味重。 4、脱水症状 由于多尿和呕吐腹泻引起。病人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淡漠,很快进入昏迷。由于失水而出现脉弱、血压降低、四肢发冷等休克表现。部分病人有发烧现象,体温38~39℃。 5、化验橙查 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显著升高,多数300~600毫克/每100毫升血(毫摩尔~毫摩尔/每升血),少数可达1000毫克/每100毫升血(毫摩尔/每升血);血酮体增高。其他的化验检查都可以出现不正常,如血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钠、氯、钾离子均可降低。 6、注意与其他情况引起的昏迷进行鉴别 糖尿病人在家庭中突然出现昏迷时,大多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酮症酸中毒引起,另一种可能为低血糖昏迷,一般是在血糖低于50毫克/每100毫升血(毫摩尔/每升血)时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等一般情况尚好。注射葡萄糖后病人迅速清醒。在家庭中无法鉴别这两种昏迷时,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后再做处理。 (四) 救护措施: (1)应用胰岛素。这是抢救治疗的关键。必须在医院或医生指导下应用。根据病情皮下或静脉注射或静滴普通胰岛素。一般可酌情皮下注射12~20单位,再给予静滴每小时4~8单位量滴入,大多在24小时内控制病情,此时应停用其他降糖药。 (2)纠正脱水。能口服的尽量口服饮水。昏迷病人要给予静脉补液,24小时内可输液3000~6000毫升,心脏病或肾功不好的病人酌情减量。 (3)昏迷病人头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有缺氧情况者给予吸氧,已发生感染的适当应用抗菌药物。 (4)详细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如饮水量、进食量、呕吐量、尿量、便量,报告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复杂、严重、发展快,在治疗前后均要进行多种化验检查,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输液量及种类。最好将病人送至医院急救,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比例在50%以上。

口腔科疾病论文

目的:应用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评价市售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实际,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三组。A组患者用A漱口液,B组用B漱口液于患者置胃管后第2~3天行漱口口腔护理,传统口腔护理组用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檫拭做传统口腔护理。观察各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患者舒适度、护理用时、口腔护理并发症等指标变化。结果:(1) A、B组实施漱口后细菌培养菌落数较漱口前减少(A组t=,p<;B组t=,p<),而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前后细菌培养没有变化(t=,p=)。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 p<)。(2)A、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对患者的口腔清洁、pH值、患者口腔气味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口腔护理清洁效果强于其它组(F=,p<)。(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舒适度比较没有差异。(4)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用时明显高于A、B组(H=,P<)。(5)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均无口腔护理操作发症发生。结论:(1). A组、B组漱口液漱口护理效果明确。漱口与口腔擦拭一样均可达到清洁口腔、改善口腔气味的目的,还可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2). 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杀菌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3).漱口方法简单、省时,舒适度与传统口腔护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病人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用市售A、B漱口液漱口可替代部分病人传统口腔护理。参考文献:[1] 丁广香. 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06)[2] 李金玲. 决明子含漱液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口腔疾患[J]. 护理学杂志. 2011(19)[3] 奚洁,白皎皎,夏文兰,程婕. 高龄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患者口腔感染的护理干预[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18)[4] 杨雯. 口腔护理方法现状及其展望[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09)[5] 李宪红,徐文娟. 清热漱口草药方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2)[6] 顾银萍,林梅. 临床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 2011(17)[7] 刘建坤,崔东晖,赵润平,张曼丽,陈信. 芦荟绿茶冰溶液漱口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J]. 护理学杂志. 2011(05)[8] 黄敬. 口腔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9)[9] 张绮,谢蟪旭,何瑶,王萍,黄玮,彭生诚,唐丽洁,史宗道. 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06)[10] 农小群. 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8)

选修课口腔保健论文6000字的够吗

选题不是一两个,抓住一个小病例写就可以了。我写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也是雅文网的专家帮忙弄的,靠谱啊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和药液选择社区中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解析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的意义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接受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感受性的影响(英文)PDCD5和p53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研究几种口腔消毒液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对比口腔炎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碳酸氢钠漱口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长春市口腔医疗机构及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白虎汤在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应用“舒爽”中药口腔护理液的临床效用研究儿童形象化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应用效果研究口腔实习生医院感染的自我防护知识调查研究口腔支架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中对口腔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不同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参数在牙菌斑中分布的影响研究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抽样研究小儿电动牙刷在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研究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由于口腔医学研究生未来就业方向差异较大,使得其教育具有特殊性。本文首次根据研究生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将口腔医学研究生细分为四型,即专业学位全科型,专业学位专科型,学术学位临床型,学术学位科研型。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使每个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

牙齿的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牙科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口腔医学教育。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最早始于1917年,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 W. L indsay)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中设立牙科系,当时全国只有600名专业培训过的牙医[1]。目前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是不断深入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的学科,口腔医学教学重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培养。[2]为了将口腔医学临床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教育体制区分开,2000年出台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口腔医学硕士和博士分为口腔基础医学学位(学术型),口腔临床医学学位(专业型)两个亚类[3]。但即使这两种不同学位类型的学生,对于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对于专业型学生,未来有的渴望成为口腔全科医生,毕业后进入民营医院从事全科医生或者自主创业开牙科诊所,而另一部分则致力于成为口腔专科医生,磨砺自身的专科技艺,在专科医疗机构专门从事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或正畸等亚专业。由于口腔专业是临床操作性极强的一门专业,即使是学术型学生,未来真正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对较少,虽然愿意继续读博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4],但仍是少数学术型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或专门从事科研工作,而毕业生工作岗位即被要求具有独立接待患者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诊治疾病的能力,所以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也需要一定的临床技能。因此对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整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锤炼其综合素质,使每个研究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从容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

一、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分型

根据研究生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可把口腔医学研究生细分为四型:(1)专业学位全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全科医生工作;(2)专业学位专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专科医生工作;(3)学术学位科研型:学术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或深造;(4)学术学位临床型:学术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临床工作。

根据上述研究生分型的不同,对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每个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适应未来的发展。

通过加强导师之间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规范临床培训标准、完善临床能力考核制度、完善病例讨论制度、强化科研训练和教学训练、创新合作学习互助交流模式等一系列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整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二、个性化培养方案

(一)明确学生想法,细分类型

实际上目前很多应届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前对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做出选择。因此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初,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攻读研究生学习的目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而细分类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所改变,因而第二学期进行的第二次调查问卷,对明确其分型更为重要。

(二)针对分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1扎实理论基础

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是高级的专门口腔医学人才、优秀的口腔临床医师,使之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因此无论哪一类型的口腔医学研究生必须有扎实的丰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入学后第一学年的基础理论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学生分型的不同,可提供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课程应较本科生课程大幅加深,形式亦应不同,主要是大量阅读、课堂讨论及考试。通过对这些基础课程的再学习,让研究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方向。

2针对不同分型学生,个性化培养

(1)专业学位全科型。对于这些未来想成为口腔全科医生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对口腔各科的临床操作能力,目前专业型研究生以轮科的形式进行其他科室的学习,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将各科室导师的此型学生集中在一起,导师之间沟通对这些学生共同培养。一般在收集病史、体征后,学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才能制定出全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全面的治疗计划包括各科的参与。这样不但促进相互取长补短、互助合作,而且也是服务患者、提高医疗质量的好方式。

(2)专业学位专科型。口腔医学是以独立的临床操作为主的实践活动,临床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口腔科门诊工作的开展,专业学位专科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口腔临床医生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培养高层次口腔临床专科医师。贯通学科精要,专精所在专科的`基本功。此型研究生在本科室每周至少保证4天的临床实践时间,科室有严格的监查监督与考核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各学生从收集病史到全面检查以及制定各种治疗计划,指导研究生对每个患者的诊断处理,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打分和写评语。每周有一次病例报告,研究生需要用电脑或幻灯、模型等完整地报告自己的病例。毕业时,研究生要对患者的管理与记录的全部病例等简要资料汇编装订成册。最终目的是要求他们能针对某个疾病、某个病症,与其所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自如[5]。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应以临床课题研究为主,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3)学术学位科研型。要求学生尽快进入研究角色,尽早地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自己研究方向和涉及相应的研究领域。应指导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以及技巧,并指定精选的文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做文献抄读。学生应大量阅读有关的国外文献资料,并撰写相关文献综述,提交课题组开会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定期检查实验记录本。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每学期末由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学习和工作进行鉴定和总结评价[6]。

(4)学术学位临床型。对于此型的研究生,立题需要导师的指导和指派,难度相对较低,尽量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掌握研究相关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素养,在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进入临床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临床技能操作,专有所长。此型的研究生可能是未来三甲级医院的中坚力量,要求他们应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临床工作能力,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成为临床、科研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综合素质

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口腔医学人才的重任。研究生除应具有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外,还应该具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从事社会工作、进行人际交流和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的能力。所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并定期举办人文讲座和心理讲座,确保研究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提高其竞争和适应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总之,口腔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应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作为高层次、高质量的口腔医师,其临床能力应是知识内容、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接受与实践操作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高素质的口腔医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创新思维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采取一系列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提高口腔研究生的综合水品,在临床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上齐头并进。

槟榔与口腔癌论文

因为槟榔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而我们市面上所购买的槟榔并不是纯天然的,其中会添加过多的添加物这样能够提升口感。但是像这种槟榔本身外壳比较坚硬,很容易就会导致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破坏,导致免疫系统降低,而且也会引发出现癌细胞滋生的情况,大量食用槟榔的话,就会患上口腔癌的几率增加。

是的,有相关调查显示槟榔并不是导致口腔癌最大的风险因素,吸烟,喝酒也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而且根据科学研究报告,发现冰佬的确是导致口腔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对于身体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我认为更应该严格规槟榔后续的发展做好相应的防范

协会是这样形成的当地的槟榔行业形成一定的规模,较大的槟榔公司或者种植户凑在一起,成立成立协会,同时做了备案,但是它最终的属性不是官方组织不是政府机构,里面的会长是当地槟榔行业里做得较大的。

一、理事单位会员是小一些的企业,种植户、经销商,本质里,这种当地的行业协会是一个商业联合,相互沟通的,至于里面他们协会出的调查报告等,肯定是里面的企业请人出的报告,协会没有任何实质功能,有的只是这个行业的人聚在一起沟通的桥梁,协会出的报告,其实啥都不是,没有任何权威性。国内绝大多数行业协会亦是如此。槟榔与口腔癌发生是正相关的,口腔癌发病率在爱吃槟榔的亚太地区明显较高。泰国是东南亚著名槟榔生产国,口腔癌曾是泰国的第一大癌症,但20世纪50年代颁布槟榔限制令之后,槟榔消费持续走低,口腔癌患病率逐步下降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槟榔生产与消费大国印度,在2015年就贡献了全球口腔癌病例的1/5和口腔癌死亡人数的1/4。槟榔本身比较粗糙,咀嚼槟榔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明显的物理刺激。

加之槟榔本身含有一些生物碱,和口腔黏膜直接接触后,对黏膜细胞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同时槟榔的棱角会刺破、划伤口腔黏膜,经常嚼槟榔的人还会形成心理依赖。

二、不断地咀嚼槟榔会对口腔黏膜产生反复、慢性的刺激,这种刺激本身也是一个致癌因素;长期慢性损伤还会引起口腔黏膜慢性炎症,致癌物质就容易起到致癌作用。而且根据环球网报道:中国台湾省嚼槟榔致台男性口腔癌率世界第一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有人。国际癌症研究总署的研究表明,全世界嚼食槟榔的人口估计约6亿,其中槟榔子不含任何添加物已属于一级致癌物,所以坊间传闻“不添加石灰、槟榔叶或槟榔花的槟榔果嚼块就不会致癌”是错误观念。中国台湾省柳营奇美医院牙医部长蒋维凡称,研究发现,嚼食槟榔者患口腔癌的概率是一般未嚼食者的倍,但在中国台湾综合13篇研究结果发现,嚼食槟榔者患口腔癌的概率竟然比未嚼食者高达11倍,因此推测与槟榔嚼块成分及嚼食量相关。他透露,南台湾槟榔嚼食盛行率为,高于北台湾与中台湾的和8%。

请问两省槟榔是不同概念是何种定义,我们非常乐于把中国台湾省的槟榔研究和泰国研究和印度的研究报道文献纳入进行学术讨论。为区分槟榔的加工技术与食用方法不同是否导致口腔癌作出深刻学术讨论。

三、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权责不对等,很多答案拿烟酒说事,烟酒是什么?烟酒的实质是全民收税,全民医保 支出。槟榔是什么槟榔是海南,湖南收税,全民医保支出。而且烟酒更多的还是国营,槟榔大多数就私营企业重点在这里,是获利跟地方治理不是一个体系当年漕运问题的结局,是有了铁路。现在面对槟榔,要么给这百万人一个出路,要么用其它替代槟榔产业。行业协会是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成立的行业代表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动的社会组织,它一不具备行政官方身份资质,二是该行业既得利益者聚集的组织,难道指望它出面来说是的,槟榔有问题吃槟榔致癌大家别买其次即便槟榔并不是导致口腔癌最大的风险因素如实,也要搞清楚,槟榔到底是否致癌从这个协会的否定用语来说,答案明显是是。既然如此,社会各个层面对槟榔的反对就是合理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当然槟榔产业从业者也基本是老百姓来说, 大众的健康是一个公共的议题,都可以讨论,也都可以选择。但当一个产业被社会拒绝,甚至发现有行政力量参与之后,尊重大众的选择为自己某出路。而行政力量在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则是引导产业转型。我的建议是 干外卖 挣外汇。农民的选项其实有别的,没有选择的是这些企业跟经销商,甚至是中间分润利润的阶级层级。正常情况下,吃槟榔是不会拉肚子,但是槟榔是有保质期的,大部分是3-6个月,而很多小卖铺,槟榔经销商,甚至厂家,他们会把过期的槟榔,换新包装重新销售。

四、很多人吃槟榔的时候,会发现槟榔有霉味,或者有一两颗槟榔有异味。这就是因为槟榔过期了,但是回收后换了新包装而已。不管你是3元的,5元的,10元的,25元的,还是50元,100元的槟榔,不管哪个牌子的槟榔,都存在换新包装的现象。记住,是所有的槟榔品牌,都是这样的操作,是所有。经销商要是想赚钱,你要是不换包装,你就等着亏本吧不仅经销商会这么做,有些厂家也这样做,稍微有良心的厂家呢,会把过期的槟榔回收再加工,而没良心的厂家,就是直接换新包装,新瓶装旧酒再次卖给你吃。

早年间还有很多做槟榔回收的人,他们专门回收一些知名品牌的槟榔,然后换新包装再投放到市场上去,甚至通过网络低价销售。而槟榔品牌方,不会像其他品牌一样,会如此严格的去做控销,甚至品控也很少做。

槟榔品牌他们更喜欢做的是换新包装,换新政策例如凭袋子换饮料,内置兑奖券和兑奖码等等。而回收槟榔的,他们除了没有兑奖其他看起来都一样。很多喜欢嚼槟榔的消费者,如果贪便宜那么你吃的极有可能就是回收槟榔和过期槟榔,因为你无法通过槟榔来分辨是否过期。所以,我奉劝各位槟榔,还是别吃了。

口腔癌与槟榔论文

因为槟榔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而我们市面上所购买的槟榔并不是纯天然的,其中会添加过多的添加物这样能够提升口感。但是像这种槟榔本身外壳比较坚硬,很容易就会导致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破坏,导致免疫系统降低,而且也会引发出现癌细胞滋生的情况,大量食用槟榔的话,就会患上口腔癌的几率增加。

槟榔是一味中药材,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作用,但是将槟榔做为零食长期食用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有关槟榔与口腔癌的关联,坚信很多人都听过“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这话。口腔癌的产生与多种多样高危因素相关,包含长期性咬合槟榔、酒烟、漫性刺激性和不断的损害、病毒性感染、辐射源的触碰这些。咬合槟榔可让患口腔癌的风险性显著提高咬合槟榔情况下形成的臭氧,可对体细胞DNA导致还原性损害或激话癌基因,进而提升患口腔癌的风险性。长期性咬合槟榔可致使各种各样口腔问题的产生。槟榔在咬合的情况下也可对口腔内部导致损害

咬合情况下的槟榔化学纤维对口腔黏膜的过多磨擦可导致口腔内部部分的损害或粘膜损伤,假如长期性咬合槟榔,造成口腔内部部分慢性损伤,可造成多种多样口腔问题的产生,提升口腔癌的发病风险性。常嚼食槟榔,因为槟榔干躁消化吸收口腔内很多体液,造成口腔内部、食道长期性欠失体液滋润,加上常吃辛辣食物,使支气管.易上火、常常口干口渴,尤其是生气时肝气冲至喉咙及支气管留多疾,再继续嚼食槟榔,当疾痪累加垒积到零界点时,就构成了引起恶变变病的风险性。  槟榔怎么会致癌物质呢?槟榔有点硬,得咬合

咬合情况下可能机械性损伤口腔黏膜,而假如长期性嚼食槟榔,这类损害便会累积下来,的时间一长便会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这类炎症和纤维性变是一种癌前病变,有很有可能变化为口腔癌;此外,槟榔里的一些化合物经咬合后,可能产生亚硝基,后面一种是一种确立的致癌性有机化合物。对于含香烟的槟榔嚼块,就更不用说了,在槟榔的前提下,还多一层香烟的得癌风险性。在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中,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是咬合槟榔。早就在年时,世卫组织就早已将槟榔纳入一级致癌物的明细中;并且,现阶段已经有多种多样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食用槟榔,不但可让人造成依赖感,还可能会致使口腔粘膜肝纤维化

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及其口腔癌等病症。长期性咬合槟榔往往会提升口腔癌的发病风险性,根本原因是槟榔里的多种多样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基因遗传毒副作用、乃至立即的致癌物质,在其中,那些化学物质包含槟榔黄酮、槟榔制作、槟榔非特异亚硝酸或臭氧等。槟榔事实上已被国际卫生组织纳入致癌物质,咬合槟榔的时候容易导致口腔粘膜的损害,造成口腔问题,而槟榔自身带有槟榔碱,属一级致癌物,具备细胞毒性,长期性咬合槟榔,摄取槟榔碱,易产生口腔癌。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又称为榔玉。正如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更是不可缺少。可我们又对槟榔的危害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解。

1.槟榔诱发的癌症前期病变;

(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常见于颊黏膜,其次为颚区。口腔黏膜会有烧灼感,溃疡、变白,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白斑症:

常见于颊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会慢慢由清白变混白,其中亦有一部份白斑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癌的直接成因;

槟榔俗称菁仔,其成份中的「槟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则为助癌剂。世界卫生组织经回顾嚼槟榔与癌症之相关文献,所作之结论:

(1)烟草伴同槟榔一起嚼食确定为人类致癌原因。

(2)抽烟且嚼食槟榔,易导致口腔癌及咽喉癌。

为了您的健康请勿嚼槟榔,如吸烟者更须戒除,因为两者合并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且吸烟、嚼槟榔又合并喝酒,则有更加乘的致癌效果。

3.牙齿之伤害;

因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造成牙齿咬耗(磨损),以及牙床动摇。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指出,加入烟草的槟榔可以导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会导致口腔癌。各种槟榔制品中含有的槟榔子会导致一种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随时可能会转化成癌症。

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39万例口腔癌症(口腔癌或咽癌),其中万例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占58%,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

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 食用过量会产生中毒症状 ,轻则兴奋、眼神呆滞、全身发抖、走路不稳、行为怪异或粗暴;重则导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幻听、自我膨胀、被迫狂想、谵妄乱神等。

槟榔的成份是槟榔籽,其中的化学成分含有槟榔素(arecoline)和水解槟榔碱。前者可能和石灰(市场所售槟榔常有石灰作为辅料)作用腐蚀牙齿;而后者为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剂量高时产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效果,如果严重眩晕则可能是中毒症状。

所谓拟胆碱,就是说模拟了乙酰胆碱这种物质,而乙酰胆碱是人体内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用的神经递质,这种药物就相当于干扰了正常的神经传递,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从表现上来看,能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而且可引起血管扩张。

1.最好不要食用;或选择代用品如口香糖,虽然暂时无法适应,但试试看,也许效果更好。

2.要戒除吸烟;因为合并吸烟与嚼食槟榔,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3.少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等。

4.多注意平日饮食中营养的均衡摄取,及常运动,以增加身体抵抗力。

6.教导未成年子女槟榔之害处,不便沾染,并学会拒绝。

1. 放松心情 : 舒舒服服洗个澡,胜过一包槟榔咬。槟榔瘾来深呼吸,打消念头有决心。

2. 规律生活 : 均衡饮食营养好,不必槟榔来咀嚼。充足睡眠精神好,不 必槟榔提神了。

3. 提升形象 : 嚼食槟榔碍观瞻,不吃不吐人称赞。刷牙漱口去味道,口气清新最讨好。

4. 远离诱惑 : 应酬槟榔少不了,最好不去没烦恼。 出门别看槟榔摊, 眼不见来心不烦。

5. 寻求替代 : 天冷御寒加衣裳,何必槟榔来保暖。想要动口嚼槟榔,何妨来片口香糖。

6. 增加意愿 : 槟榔价高耗费大,省钱购物当犒赏。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槟榔的一些特殊成分会引发口腔疾病,而这些口腔疾病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槟榔中的有害物质是非常多的,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甚至会导致一些口腔疾病的发生,对于身体造成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

  • 索引序列
  • 口腔癌与口腔疾病论文
  •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论文
  • 口腔科疾病论文
  • 槟榔与口腔癌论文
  • 口腔癌与槟榔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