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人体常见寄生虫的论文

人体常见寄生虫的论文

发布时间:

人体常见寄生虫的论文

米猪肉即患囊虫病的死猪肉。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识别时主要是“看”,“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 ( 瘦肉 ) 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 1 厘米,长度 20 厘米,每隔 1 厘米切一刀,切 4 - 5 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发现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虫。这种猪肉即是米猪肉。 米猪肉是含有寄生虫幼虫的病猪肉。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夹着米粒,故称米猪肉。人吃了米猪肉会得两种病。一种是绦虫病,会在小肠长出长达2 一4米的绦虫,在粪便中排出一节节的白虫子,叫寸白虫。另一种是囊虫病,误食了囊虫后,虫卵在胃液,肠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虫,钻入肠壁组织,经血液带到全身,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象米粒一样的囊肿,囊虫可寄生在人的心脏,大脑,眼睛。长在眼睛就失明,长在大脑引发癫痫。治疗很困难。 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着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成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此时称绦虫病。节片或卵通过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入经消化作用,孵出幼虫(囊尾蚴),进入肠壁,通过血流在肌肉、皮下组织、脑、眼等处寄生,此时称为囊尾蚴病。凡在40平方厘米的肌肉上发现囊尾铀或钙化的虫体3个以内者,可用冷冻或盐腌法处理。如40平方厘米内有4~5个囊尾蚴,则高温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防治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疫区专业机构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和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治。2.诊断原则根据疫水接触史,结合发热、腹泻、肝肿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等主要症状、体征及寄生虫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血象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3.诊断标准3.1急性血吸虫病3.1.1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3.1.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3.1.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蝴。(详见附录A)3.1.4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1.1与3.1.2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1.4。3.2慢性血吸虫病3.2.1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3.2.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脾脏肿大。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3.2.4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或治疗3年以上的病人,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试验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未治或治后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虫循环抗原阳性。(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2.1与3.2.2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3。临床诊断疑似病加3.2.4。3.3晚期血吸虫病3.3.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3.3.2临床有门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或结肠肉肿芽表现。3.粪检找到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3.3.4血清学诊断阳性,标准参见3.2.4。疑似病例具备3.3.1与3.3.2项。确认病例疑似病例加3.3.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3.4。4、处理4.1化疗4.1.1个体化疗4.1.1.1急性血吸虫病一般用吡喹酮总剂量120米克/千克(儿童140米克/千克)的6天疗法。4.1.1.2慢性血吸虫病一般用吡喹酮40米克/千克一次顿服或1日2次分服。4.1.1.3晚期血吸虫病一般可用吡喹酮总剂量60米克/千克,于1至2日内分3—6次服。4.1.2群体化疗4.1.2.1通过粪检抽样调查,以行政村为单位,凡血吸虫感染率高于20%的地区,不进行病原或血清学检查,对5岁以上60岁以下当年有疫水接触史而无禁忌症的人群进行普治。普治用吡喹酮40米克/千克顿服或分2次服。4.1.2.2对抽样调查感染率在20%以下的流行区,宜进行粪检或血清免疫反应检查,凡符合3.3.3或3.2.4条件之一者,给于吡喹酮40米克/千克治疗。4.1.2,3渔、船、牧民及其它频繁接触疫水的人群,不作检查,按上述剂量每年治疗1次,或2次。4.1.2.4中、重度流行区的家畜(黄牛、水牛为主)每年.化疗一次,宜与人群化疗同步进行。家畜化疗黄牛可用兽用吡喹酮30米克/千克顿服,水牛25米克/千克顿服,猪30米克/千克顿服。4.1,2.5化疗时间在流行区,人群化疗一般可在入冬感染季节结束以后进行,家畜化疗最好与人群化疗同步进行。4.2.1对钉螺面积大的流行区,一般宜处理易感地带的钉螺孽生地,以化学灭螺药氯硝柳胺杀螺为主,每年l一2次。辅以必要的、尽可能结合生产的改变钉螺孽生环境的灭螺方法。4.2.2对钉螺面积局限的流行区,以结合生产、水利改变环境为主,辅以药物杀灭。4.3防护 在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地方,特别是江、湖、洲、滩地区,必须做好血吸虫病防护工作。防护方法根据当地情况酌定。包括用杀尾蚴剂杀灭水中尾蚴、改变耕作方式、或进行防护性灭螺,或用涂肤防蚴剂,以避免或减少人群接触疫水,杀灭或排除水中尾蚴,或阻止尾蚴入侵。如已接触疫水可进行早期治疗。4.4安全用水保护饮用水源,减少或避免人畜粪便污染;挖并或兴建农村自来水;或用加热或药物杀死尾蚴后再使用,以减少或防止尾蚴入侵。4.5粪便管理在查清当地粪便污染水源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卫生建设,制

不错,要注意卫生。。。不过貌似N多年在食堂吃饭都没什么问题。。。

其实那种小颗粒就是猪肉绦虫的虫卵,寄生在人体发育成成虫就是猪肉绦虫,关于寄生虫有很多,主要预防还是不食用生肉,切生肉的砧板和熟肉的分开,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猪肉绦虫可以寄生在人体各个部位,如果是寄生在胃或肠道中则会靠抢夺人体的营养导致消瘦,但是它还会寄生在脑中眼中等其他部位造成很多病变,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加我好友,我是学医学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人体常见寄生虫论文

米猪肉即患囊虫病的死猪肉。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识别时主要是“看”,“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 ( 瘦肉 ) 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 1 厘米,长度 20 厘米,每隔 1 厘米切一刀,切 4 - 5 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发现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虫。这种猪肉即是米猪肉。 米猪肉是含有寄生虫幼虫的病猪肉。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夹着米粒,故称米猪肉。人吃了米猪肉会得两种病。一种是绦虫病,会在小肠长出长达2 一4米的绦虫,在粪便中排出一节节的白虫子,叫寸白虫。另一种是囊虫病,误食了囊虫后,虫卵在胃液,肠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虫,钻入肠壁组织,经血液带到全身,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象米粒一样的囊肿,囊虫可寄生在人的心脏,大脑,眼睛。长在眼睛就失明,长在大脑引发癫痫。治疗很困难。 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着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成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此时称绦虫病。节片或卵通过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入经消化作用,孵出幼虫(囊尾蚴),进入肠壁,通过血流在肌肉、皮下组织、脑、眼等处寄生,此时称为囊尾蚴病。凡在40平方厘米的肌肉上发现囊尾铀或钙化的虫体3个以内者,可用冷冻或盐腌法处理。如40平方厘米内有4~5个囊尾蚴,则高温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防治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疫区专业机构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和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治。2.诊断原则根据疫水接触史,结合发热、腹泻、肝肿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等主要症状、体征及寄生虫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血象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3.诊断标准3.1急性血吸虫病3.1.1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3.1.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3.1.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蝴。(详见附录A)3.1.4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1.1与3.1.2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1.4。3.2慢性血吸虫病3.2.1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3.2.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脾脏肿大。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3.2.4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或治疗3年以上的病人,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试验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未治或治后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虫循环抗原阳性。(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2.1与3.2.2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3。临床诊断疑似病加3.2.4。3.3晚期血吸虫病3.3.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3.3.2临床有门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或结肠肉肿芽表现。3.粪检找到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3.3.4血清学诊断阳性,标准参见3.2.4。疑似病例具备3.3.1与3.3.2项。确认病例疑似病例加3.3.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3.4。4、处理4.1化疗4.1.1个体化疗4.1.1.1急性血吸虫病一般用吡喹酮总剂量120米克/千克(儿童140米克/千克)的6天疗法。4.1.1.2慢性血吸虫病一般用吡喹酮40米克/千克一次顿服或1日2次分服。4.1.1.3晚期血吸虫病一般可用吡喹酮总剂量60米克/千克,于1至2日内分3—6次服。4.1.2群体化疗4.1.2.1通过粪检抽样调查,以行政村为单位,凡血吸虫感染率高于20%的地区,不进行病原或血清学检查,对5岁以上60岁以下当年有疫水接触史而无禁忌症的人群进行普治。普治用吡喹酮40米克/千克顿服或分2次服。4.1.2.2对抽样调查感染率在20%以下的流行区,宜进行粪检或血清免疫反应检查,凡符合3.3.3或3.2.4条件之一者,给于吡喹酮40米克/千克治疗。4.1.2,3渔、船、牧民及其它频繁接触疫水的人群,不作检查,按上述剂量每年治疗1次,或2次。4.1.2.4中、重度流行区的家畜(黄牛、水牛为主)每年.化疗一次,宜与人群化疗同步进行。家畜化疗黄牛可用兽用吡喹酮30米克/千克顿服,水牛25米克/千克顿服,猪30米克/千克顿服。4.1,2.5化疗时间在流行区,人群化疗一般可在入冬感染季节结束以后进行,家畜化疗最好与人群化疗同步进行。4.2.1对钉螺面积大的流行区,一般宜处理易感地带的钉螺孽生地,以化学灭螺药氯硝柳胺杀螺为主,每年l一2次。辅以必要的、尽可能结合生产的改变钉螺孽生环境的灭螺方法。4.2.2对钉螺面积局限的流行区,以结合生产、水利改变环境为主,辅以药物杀灭。4.3防护 在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地方,特别是江、湖、洲、滩地区,必须做好血吸虫病防护工作。防护方法根据当地情况酌定。包括用杀尾蚴剂杀灭水中尾蚴、改变耕作方式、或进行防护性灭螺,或用涂肤防蚴剂,以避免或减少人群接触疫水,杀灭或排除水中尾蚴,或阻止尾蚴入侵。如已接触疫水可进行早期治疗。4.4安全用水保护饮用水源,减少或避免人畜粪便污染;挖并或兴建农村自来水;或用加热或药物杀死尾蚴后再使用,以减少或防止尾蚴入侵。4.5粪便管理在查清当地粪便污染水源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卫生建设,制

首先这种寄生虫名字叫“猪肉绦虫”,下面是有关猪肉绦虫的特征习性以及吃了后的结果:1, 特征头节圆球形、直径1mm。头节前中央为顶突,其上有大小相间或内外两圈小钩,顶突下面有四个吸盘,靠小钩和吸盘钩挂和吸附在寄主的小肠壁上,通过体表吸收人体小肠内已消化的养料。 颈部纤细,有强的分裂能力,不断横裂产生节片.2 习性节片可分未成熟、成熟及妊娠节片,成熟及妊娠节片中有发达的雌、雄生殖器官。妊娠节片中含有数万粒受精卵。妊娠节片每天由虫体末端逐节或逐段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排卵数可达几十万粒,此时受精卵已发育成六钩蚴,猪吞食了妊娠节片和虫卵,经猪胃、肠壁的血管、淋巴管带到全身各处。在肌肉、脑、肝等器官发育成囊尾蚴,人误食了带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囊壁被胃液消化,它的头节钻出来,附在人的小肠壁上,又发育为成虫。猪肉绦虫寄生在人体内不仅吸取营养,还分泌毒素引起腹部不适,腹泻。囊尾蚴寄生在人脑,可引起癫痫、阵发性昏迷、呕吐,寄生在眼道中的,的任何部位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猪肉绦虫成虫是寄生在猪和人的肠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痛等。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猪囊虫病,它是由于人误食绦虫卵的猪肉后,虫卵在人体生长发育,由于其不能直接在人体发育成成虫,而是停留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中 同样,如果猪吃了绦虫虫卵也只是患囊虫病,而不发育为成虫(病程较长者除外)。一般患囊虫病的猪肉可见米粒大小白点,即通常所说“米芯肉”。人吃后患绦虫病。猪里脊肉属猪肌肉组织,不可能有成虫寄生,应以是否发现有白色米粒物为准 3,吃下猪肉绦虫的后果: 如果你使用没有煮熟的猪肉,有一定的概率会吃下活的绦虫。 这些绦虫会用“小钩子”“钩”住你的肠道并在肠道中生长。 大约一个礼拜之后,绦虫就会成行为成年绦虫并且每天产下20000到30000个卵。 这些卵绝大部分被排除体外,但是因为是卵,所以会穿越肠道壁,所以有一小部分,进入血液循环。 而绦虫的卵会制造出一个外壳来抵御人体的免疫。 当人体出现不良状况时,免疫系统增强,开始攻击绦虫,致使人体局部肿胀,发炎,变形。

其实那种小颗粒就是猪肉绦虫的虫卵,寄生在人体发育成成虫就是猪肉绦虫,关于寄生虫有很多,主要预防还是不食用生肉,切生肉的砧板和熟肉的分开,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猪肉绦虫可以寄生在人体各个部位,如果是寄生在胃或肠道中则会靠抢夺人体的营养导致消瘦,但是它还会寄生在脑中眼中等其他部位造成很多病变,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加我好友,我是学医学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儿童体内常见的寄生虫论文

不建议给孩子定期吃打虫药,怀疑幼虫可以定期做监测,如果检查出来有,再处理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论文:儿童期是人生比较重要的阶段,此期的儿童要经历长知识和长身体两个过程。儿童的生长发育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可能性,而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现实性。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儿童期包括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4~6岁)、学龄期(7~12岁)三个阶段。本文主要针对4~6岁学龄前儿童,阐述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营养与生长发育 遗传 环境 一一一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我们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应考虑到的因素。下面请看遗传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都会有哪些影响。 遗传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因之一,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范围,而外界环境条件决定机体发育的速度及最后达到的水平。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等;遗传性疾病无论是染色体畸变或代谢缺陷对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染色体。已经证实人体的每个细胞核内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是决定人体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现已知人体受单基因决定的性状有近3 000种,它们分别位于23对染色体的不同位点上。人的身高、体重、体形等性状,受两对以上基因控制,且对环境的影响表现敏感。 同卵双生子为研究遗传因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最好的天然素材。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不仅在外貌、指纹、血型、呼吸、心率、脑电波图形等方面都非常相似,而且同卵双生子身高的差别也很小,头围也很接近,这说明机体的生理功能、骨骼系统的发育等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相反,体重却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的家族性、种族性差异是遗传因素影响机体的具体体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其成年时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有人认为,人体的成年身高70%以上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0%多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条件。通常情况下,父母身高越高,子女的身高也越高,隔代遗传的现象也很普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遗传信息的表达并不是在后天的某一时期突然启动,而是在妊娠期就已经开始,在婴幼儿期就有较明显的显现。因此,6岁左右的孩子用现身高和骨龄及生活年龄预测最终身高仍然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二二二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生长发育不是孤立自发的过程,环境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营养因素 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素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各种营养缺乏症。4~6岁是学龄前儿童阶段,其生长速度稍逊于3岁前,但仍处于迅速增长阶段,热能营养素需要量依然相对高于成年人。 1、营养需要 学前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期,活动能力和活动量均增大,热能消耗增多,其需要量仍相对高于成人。热能供给量,男、女儿童4岁时分别为6.1MJ(1450kcal)及5.9MJ(1400kcal),6岁时分别增至7.1MJ(1700kcal)及6.7MJ(1600kcal)。与幼儿相似,也应注意到热能需要的个体差异。既要防止热能摄入不足,也要防止摄入过多发生肥胖症。学前儿童肌肉发育较快,再加以内脏器官增长、酶和激素等合成机能的成熟,均需要大量蛋白质。每日应供给45~55g的蛋白质。 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素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充足的钙与维生素D的供给不仅能影响学前儿童骨路增长和骨貉硬度的增加,而且与恒牙的健康有关。因在此阶段儿童虽乳牙已出齐,恒牙要在6岁左右开始长出,但其钙化过程却早在出牙前开始,所以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是很重要的。我国儿童钙供给量为800mg,已与成人的要求一致。锌参与人体50多种酶合成,并且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无论在出生前后还是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都需要锌。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氟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它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2、饮食安排 了解了学龄前期儿童的营养需求,然后最重要的饮食安排,特别是学龄前期是终生饮食习惯开始形成的阶段,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胃肠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而其营养素需要量相对又高于成人,故如与成年人进食完全相同的食物,可使热能营养素摄入不足。此外这阶段儿童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而无心用餐,可使进食量不足;但有时由于活动量时大时小,其进食量也会随之经常有波动,对此则不必为之过虑。此阶段儿童模仿能力增加,易受父母饮食习惯影响,偏食、择食常于此阶段形成。据调查目前北京市城区学前儿童膳食结构普通存在过分求质求精,出现一些不合理状况,如脂肪多、糖类少,动物蛋白多、植物蛋白少,水果多、蔬菜少等。由此不能获得平衡膳食,一般钙、维生素A、B摄入偏低。一方面应保证幼儿有充分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食欲、能摄入必要的营养素,同时在膳食组成及烹调加工方法上要注意调整、改进。 学龄前期是终生饮食习惯开始形成的阶段,因而食物要多样化,鼓励、引导进食各种不同食物,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定时,除三餐外加一次点心。此外还要培养儿童清洁卫生习惯,寄生虫病也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 (二) 疾病因素 任何急慢性疾病对儿童生长发育都能发生直接影响,影响程度决定于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急性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尤其是在身体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恢复。但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如果治疗不当时,往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长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可影响身高增长。此外,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和软骨发育障碍等重大疾病,都会引起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矮小。 因此,积极防治疾病,对生长期的儿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长损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的。 (三)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进餐及充分的睡眠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因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和休息都能得到适宜的交替,加上及时补充营养保证能量代谢正常进行,有利于促进身体各部的充分发挥。许多学龄前儿童在进入托、幼机构后,由于生活有规律,作息有定时,饮食有节制,其身高,体重的增长以及动作发育的进展,往往较留在家里生活时显著。 户外活动能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加大脑氧的供应,同时能解除大脑持续性紧张,使疲劳的脑细胞功能得到恢复。体育锻炼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适量的锻炼可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加快儿童的生长发育,促使儿童长高。从有关血液中生长激素浓度在1日内变动的研究结果得知,生长激素的浓度在夜间明显增高,内分泌系统所释放的生长激素要比白天多得多。因此安排儿童充足的睡眠是保证他们身体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当然不能排除营养的作用,但生活制度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四)季节与气候因素 季节与气候因素对儿童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季节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地体现在身高和体重等方面,一般在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最快,炎热季节部分儿童的体重有所下降。全年体重的增加,在9月份至次年2月份里最多,增长量约为全年的2/3以上。身高增长最快的季节在3月份至5月份期间,身高的增长量约为9~12月份间增长量的2~倍。 (五) 环境污染 今年6月以来,我国几大湖泊大规模爆发蓝藻,请您思考应如何应对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于儿童健康来讲,主要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 水传播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腹泻。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30多万儿童死于腹泻,其中12%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其它具有与腹泻相同的传播途径的疾病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痢疾、霍乱和伤寒。此外,水还可以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皮肤感染、沙眼和血吸虫病等。 空气污染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许多患病儿童因为呼吸到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等而患病,儿童呼吸系统处于发育时期,对室内外空气污染比成人更敏感。前苏联研究者对受大气污染的城市儿童进行了10年以上的追踪观察,发现环境污染对于儿童的生理功能(如肺活量、肌张力)的发育有较明显的影响。 关于室内空气污染可能诱发儿童血液性疾病,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统计结果表明,该医院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有90%的家庭在半年之内曾经进行过装修。专家认为儿童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血液学特点,其造血功能不稳定,造血储备能力差,造血器官易受感染,容易发生造血器官营养缺乏情况。因此,专家推测甲醛超标对儿童造血器官的影响可能比成年人更严重。 土壤污染对儿童造成健康危害主要是通过食物链进入体内富集,最终体现为疾病的发生。 关于食品污染,调查显示:易拉罐装饮料比瓶装饮料铝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饮易拉罐饮料,必然造成铝摄入过多。另外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儿童体内后,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也可阻碍儿童的发育

寄生虫病好发于5~14岁的儿童,2岁以下少见。在众多寄生虫中,蛔虫感染率最高。孩子出现经常腹痛、消瘦、异食癖、磨牙及皮肤或巩膜虫斑者需考虑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具体有哪些? 1.蛔虫病:轻者可以没有症状,重者可引起咳嗽、哮喘、过敏及胃肠功能紊乱,腹痛伴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大便排出(或吐出)蛔虫,时有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严重感染的常可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反应迟钝、发育障碍,还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等严重并发症。 2.蛲虫病:以夜间肛门、阴部奇痒为主要特征,影响睡眠,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烦躁、夜惊等症状。 3.钩虫病:主要引起儿童贫血,刚开始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或生米等异食癖,继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头晕、乏力,慢性长期感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致贫血性心力衰竭。 4.鞭虫病:轻度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腹泻,中度和重度感染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您具体几号要的呢? 能给你的。把要求发给我,

人体寄生虫的论文

米猪肉即患囊虫病的死猪肉。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识别时主要是“看”,“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 ( 瘦肉 ) 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 1 厘米,长度 20 厘米,每隔 1 厘米切一刀,切 4 - 5 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发现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虫。这种猪肉即是米猪肉。 米猪肉是含有寄生虫幼虫的病猪肉。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夹着米粒,故称米猪肉。人吃了米猪肉会得两种病。一种是绦虫病,会在小肠长出长达2 一4米的绦虫,在粪便中排出一节节的白虫子,叫寸白虫。另一种是囊虫病,误食了囊虫后,虫卵在胃液,肠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虫,钻入肠壁组织,经血液带到全身,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象米粒一样的囊肿,囊虫可寄生在人的心脏,大脑,眼睛。长在眼睛就失明,长在大脑引发癫痫。治疗很困难。 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着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成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此时称绦虫病。节片或卵通过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入经消化作用,孵出幼虫(囊尾蚴),进入肠壁,通过血流在肌肉、皮下组织、脑、眼等处寄生,此时称为囊尾蚴病。凡在40平方厘米的肌肉上发现囊尾铀或钙化的虫体3个以内者,可用冷冻或盐腌法处理。如40平方厘米内有4~5个囊尾蚴,则高温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防治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疫区专业机构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和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治。2.诊断原则根据疫水接触史,结合发热、腹泻、肝肿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等主要症状、体征及寄生虫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血象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3.诊断标准3.1急性血吸虫病3.1.1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3.1.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3.1.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蝴。(详见附录A)3.1.4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1.1与3.1.2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1.4。3.2慢性血吸虫病3.2.1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3.2.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脾脏肿大。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3.2.4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或治疗3年以上的病人,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试验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未治或治后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虫循环抗原阳性。(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2.1与3.2.2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3。临床诊断疑似病加3.2.4。3.3晚期血吸虫病3.3.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3.3.2临床有门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或结肠肉肿芽表现。3.粪检找到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3.3.4血清学诊断阳性,标准参见3.2.4。疑似病例具备3.3.1与3.3.2项。确认病例疑似病例加3.3.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3.4。4、处理4.1化疗4.1.1个体化疗4.1.1.1急性血吸虫病一般用吡喹酮总剂量120米克/千克(儿童140米克/千克)的6天疗法。4.1.1.2慢性血吸虫病一般用吡喹酮40米克/千克一次顿服或1日2次分服。4.1.1.3晚期血吸虫病一般可用吡喹酮总剂量60米克/千克,于1至2日内分3—6次服。4.1.2群体化疗4.1.2.1通过粪检抽样调查,以行政村为单位,凡血吸虫感染率高于20%的地区,不进行病原或血清学检查,对5岁以上60岁以下当年有疫水接触史而无禁忌症的人群进行普治。普治用吡喹酮40米克/千克顿服或分2次服。4.1.2.2对抽样调查感染率在20%以下的流行区,宜进行粪检或血清免疫反应检查,凡符合3.3.3或3.2.4条件之一者,给于吡喹酮40米克/千克治疗。4.1.2,3渔、船、牧民及其它频繁接触疫水的人群,不作检查,按上述剂量每年治疗1次,或2次。4.1.2.4中、重度流行区的家畜(黄牛、水牛为主)每年.化疗一次,宜与人群化疗同步进行。家畜化疗黄牛可用兽用吡喹酮30米克/千克顿服,水牛25米克/千克顿服,猪30米克/千克顿服。4.1,2.5化疗时间在流行区,人群化疗一般可在入冬感染季节结束以后进行,家畜化疗最好与人群化疗同步进行。4.2.1对钉螺面积大的流行区,一般宜处理易感地带的钉螺孽生地,以化学灭螺药氯硝柳胺杀螺为主,每年l一2次。辅以必要的、尽可能结合生产的改变钉螺孽生环境的灭螺方法。4.2.2对钉螺面积局限的流行区,以结合生产、水利改变环境为主,辅以药物杀灭。4.3防护 在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地方,特别是江、湖、洲、滩地区,必须做好血吸虫病防护工作。防护方法根据当地情况酌定。包括用杀尾蚴剂杀灭水中尾蚴、改变耕作方式、或进行防护性灭螺,或用涂肤防蚴剂,以避免或减少人群接触疫水,杀灭或排除水中尾蚴,或阻止尾蚴入侵。如已接触疫水可进行早期治疗。4.4安全用水保护饮用水源,减少或避免人畜粪便污染;挖并或兴建农村自来水;或用加热或药物杀死尾蚴后再使用,以减少或防止尾蚴入侵。4.5粪便管理在查清当地粪便污染水源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卫生建设,制

首先这种寄生虫名字叫“猪肉绦虫”,下面是有关猪肉绦虫的特征习性以及吃了后的结果:1, 特征头节圆球形、直径1mm。头节前中央为顶突,其上有大小相间或内外两圈小钩,顶突下面有四个吸盘,靠小钩和吸盘钩挂和吸附在寄主的小肠壁上,通过体表吸收人体小肠内已消化的养料。 颈部纤细,有强的分裂能力,不断横裂产生节片.2 习性节片可分未成熟、成熟及妊娠节片,成熟及妊娠节片中有发达的雌、雄生殖器官。妊娠节片中含有数万粒受精卵。妊娠节片每天由虫体末端逐节或逐段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排卵数可达几十万粒,此时受精卵已发育成六钩蚴,猪吞食了妊娠节片和虫卵,经猪胃、肠壁的血管、淋巴管带到全身各处。在肌肉、脑、肝等器官发育成囊尾蚴,人误食了带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囊壁被胃液消化,它的头节钻出来,附在人的小肠壁上,又发育为成虫。猪肉绦虫寄生在人体内不仅吸取营养,还分泌毒素引起腹部不适,腹泻。囊尾蚴寄生在人脑,可引起癫痫、阵发性昏迷、呕吐,寄生在眼道中的,的任何部位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猪肉绦虫成虫是寄生在猪和人的肠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痛等。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猪囊虫病,它是由于人误食绦虫卵的猪肉后,虫卵在人体生长发育,由于其不能直接在人体发育成成虫,而是停留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中 同样,如果猪吃了绦虫虫卵也只是患囊虫病,而不发育为成虫(病程较长者除外)。一般患囊虫病的猪肉可见米粒大小白点,即通常所说“米芯肉”。人吃后患绦虫病。猪里脊肉属猪肌肉组织,不可能有成虫寄生,应以是否发现有白色米粒物为准 3,吃下猪肉绦虫的后果: 如果你使用没有煮熟的猪肉,有一定的概率会吃下活的绦虫。 这些绦虫会用“小钩子”“钩”住你的肠道并在肠道中生长。 大约一个礼拜之后,绦虫就会成行为成年绦虫并且每天产下20000到30000个卵。 这些卵绝大部分被排除体外,但是因为是卵,所以会穿越肠道壁,所以有一小部分,进入血液循环。 而绦虫的卵会制造出一个外壳来抵御人体的免疫。 当人体出现不良状况时,免疫系统增强,开始攻击绦虫,致使人体局部肿胀,发炎,变形。

其实那种小颗粒就是猪肉绦虫的虫卵,寄生在人体发育成成虫就是猪肉绦虫,关于寄生虫有很多,主要预防还是不食用生肉,切生肉的砧板和熟肉的分开,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猪肉绦虫可以寄生在人体各个部位,如果是寄生在胃或肠道中则会靠抢夺人体的营养导致消瘦,但是它还会寄生在脑中眼中等其他部位造成很多病变,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加我好友,我是学医学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猪常见体内寄生虫病论文

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3~6个月龄的猪,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引起死亡。猪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病原是龚地弓形体,猪暴发该病时,有时引起全群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危害。猪囊虫病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猪疥螨病猪疥螨病又称“疥疮”,是由猪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其特征是患猪发痒和皮炎。猪旋毛虫病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肠管及其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见于猪和家鼠,狗和猫也易感染,并对人有很大危害性。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规模化养猪即集约化养猪给养猪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他显著地提高了养猪劳动效益,为猪只的生产繁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且可以有效控制一些传染病的发生。但另一方面由于密集饲养,畜舍常年温暖潮湿,为某些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会引起猪只的消瘦、死亡。母猪空怀、死胎、流产,猪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明显降低,严重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1 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流行病学特点 猪的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由于寄生虫慢性消耗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外新近的文献资料上也开始称寄生虫病为“亚临床症状”,当然也可以像传染病一样引起母猪的流产(如弓形虫病),猪只死亡(如猪蛔虫、鞭虫等严重感染)等。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是密集饲养,饲料工业化生产,母猪工厂化生产,实行全进全出的流水管理,猪舍温度湿度等相对稳定,创造有利猪只的生长繁育的环境,显著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与散养的小规模猪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有三点: 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性 猪舍内温暖封闭的条件在有利于猪只生长的同时也为寄生虫病的传播、侵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在一些采用塑料大棚的猪场,由于潮湿透气性差,更有利于寄生虫的繁殖传播,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美国曾统计了其国内10年中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资料表明,养猪业因寄生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其产值的8%左右。因此,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控制与净化有着重要意义。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种类的特点在规模化猪场中,由于猪只的饲养是采取封闭式管理,饲料是由工厂统一配制、生产和提供,一些需要中间宿主传播的寄生虫病如:棘头虫、肺线虫、细颈囊尾蚴、姜片吸虫、猪囊虫病等,由于规模化饲养缺少了中间宿主的环节,加上猪舍的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而不再出现。与散养、小规模猪场相比,规模化养猪场的寄生虫的种类有了显著变化。几年来,我们对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流行病学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肠道寄生虫为猪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球虫等。据调查,猪蛔虫病在规模化猪场的感染率几乎是100%。在北京,屠宰肥猪中猪蛔虫的检出率在14%。猪蛔虫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出现僵猪、佝偻猪,严重时可造成死亡。猪的类圆线虫,广州报道检出率为541%,湖北省新洲县为10%以上。四川某规模化猪场调查,猪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猪蛔虫2~4月龄猪为,4~6月龄猪为,成年种猪为;猪球虫哺乳仔猪为,成年种猪为;结肠小袋纤毛虫2~4月龄猪为,4~6月龄猪为,成年种猪为。 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无明显季节变化寄生虫病的季节变化动态是决定寄生虫病防治措施的依据。为了提高猪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规模化养猪场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一年四季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为猪场内寄生虫的繁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不能再按常规在春秋两季进行,而应该根据感染强度决定。 2 规模化猪场猪肠道主要寄生虫 猪蛔虫(Ascarissuum) 体型较大,雌虫比雄虫体型大,雌虫长20~30cm,雄虫长15~25cm,有3片口唇,背片大,2片腹唇小;虫卵较大,4层膜构成,短椭圆形,周围的蛋白膜成波浪状。蛔虫卵在湿度、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环境中如28~30℃时,经10天在卵内可形成第1期幼虫(L1),再经过一段时间蜕化为第2期幼虫(L2),约需5周时间的成熟过程便达到感染性虫卵阶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幼虫孵化出壳后2小时内大多数钻入肠壁进入血管,随血液,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少数随肠道淋巴液进入血管,随血液由静脉到达肝脏。另外还有少数随肠道淋巴液进入乳糜管,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再钻出淋巴结,由门静脉再到达肝脏,到肝脏的是蛔虫的第2期幼虫。在肝内第2次蜕化成第3期幼虫(L3),损伤肝脏,形成白色点状的乳斑肝。幼虫出现在肝脏的时间约在感染后的第4~5天。L3由胸导管进入前腔静脉再到肺部。此时约在感染后的第6~8天。L3在肺泡内经6天蜕化成第4期幼虫(L4)。L4在感染后12~14天离开肺泡进入细支气管、支气管(往往造成蛔虫性肺炎),14~15天到达气管。随粘液到喉咽部,再经口腔、食道到达小肠。14~21天后第4次蜕化为L5,再成为成虫。从吞下感染性虫卵到小肠内形成成虫约需2~月。所以对2月龄以下小猪粪便检查蛔虫卵是无效的。猪蛔虫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万个,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蛔虫卵的壳有4层,可抵御外界各种恶劣环境。60~65℃可生存5分钟;松软圈土、耕地中可存活1~3年以上;污水中可生存8个月;粪坑中存活6~12个月;2%福尔马林中虫卵还可以发育;10%漂白粉、3%克辽林,2%NaOH均不能杀死虫卵。虫卵怕干燥,干燥时仅能存活3~5小时。60℃以上的3%~5%热碱水或新鲜石灰,才能将其杀死。由于猪蛔虫生活史简单,繁殖力极强,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而且又是以感染性虫卵侵袭猪只,各期幼虫和成虫都可以在猪体内移行,所以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性极大,重复感染率高,引起猪只消瘦、咳嗽、肠道阻塞等。可以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 毛首线虫(Trichurissuis)虫体很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头部细而长,故称毛首线虫,尾部粗而短,虫体外观很象一条鞭子,故称鞭虫。雄虫尾端呈螺旋状卷曲,体长30~40毫米。雌虫尾直,末端呈圆形,体长40~50毫米。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成有侵袭性的虫卵。侵袭性虫卵随饲料或饮水进入猪体后,在肠内幼虫逸出,钻入盲肠粘膜深处,约经个月发育为成虫。危害:寄生虫数少时,危害性不大,当体内寄生数十条时,猪只日见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结膜苍白,顽固性下痢,粪便中夹有血丝,或呈现棕红色的带血粪便。随着下痢的发生,病猪瘦弱无力,步行摇摆,食欲消失,渴欲增加。最后衰弱而死。成虫寿命4~5个月。其虫卵有明显的特征,两端有突起,呈腰鼓状。 食道口线虫主要为有齿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numdentatum)其虫体呈乳白色。口囊浅,头泡膨大,雄虫长8~9mm,雌虫长8~11mm,寄生于结肠。雌虫产的卵在外界如夏季的适宜条件下,1~2天孵出幼虫;3~6天内蜕皮两次,发育为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猪经口感染。幼虫在肠内蜕鞘,感染后1~2天,大部分幼虫在大肠粘膜下形成大小约1~6mm的结节;感染后6~10天,幼虫在结节内蜕第三次皮,成为第四期幼虫;之后返回大肠肠腔,蜕第四次皮,成为第五期幼虫,感染后38天(幼猪)或50天(成年猪)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体内的寿命为8~10个月。幼虫在大肠粘膜下形成结节故又名结节虫,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初次感染时,很少发生结节,感染3~4次后,结节即大量发生,这是粘膜产生免疫力的表现。形成结节的机制是幼虫周围发生局部性炎症,继之由成纤维细胞在病变周围形成包囊。结节因虫而异:长尾食道口线虫的结节,高出于肠粘膜表面,而具坏死性炎性反应性质,至感染35天后开始消失;有齿食道口线虫的结节较小,消失较快。大量感染时,大肠壁普遍增厚,有卡他性肠炎。除大肠外,小肠(特别是回肠)也有结节发生。只有严重感染时,大肠才产生大量结节,发生结节性肠炎。粪便中带有脱落的粘膜,猪只表现腹痛、腹泻或下痢、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结节感染细菌时,可能继发弥漫性大肠炎,可引起仔猪死亡。 类圆线虫 主要为兰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ransor-ni)。在猪体内只有行孤雌生殖的雌虫,体长~,寄生于猪的小肠肠壁内,特别是十二指肠。可以夺取猪的营养和影响肠壁的吸收功能。但大多数病症是幼虫穿过皮肤移行到肺时,常引起湿疹(仔猪)、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肺炎时体温升高。小猪大量寄生时,小肠发生充血、出血和溃疡;患猪消瘦、贫血、呕吐,最后多因极度衰弱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少量寄生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影响生长发育。有报道能透过母猪的胎盘感染胎儿,也可以由母乳感染仔猪。检查方法可以从新鲜粪便中发现有幼虫的虫卵,虫卵很小。

猪的寄生虫种类有很多,疥螨和蛔虫病是最常见的类型。治疗时可以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能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比如阿苯达唑药剂。还要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这样可以减少寄生虫病发生的机会,同时也要做好封闭猪场的工作,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一、猪寄生虫病

1、猪的寄生虫种类非常的多,疥螨和蛔虫病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对猪的危害非常严重,会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等,所以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治疗时可以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而且能同时驱除猪体内、体外寄生虫的药物。比如阿苯达唑药剂,阿苯达唑对线虫、吸虫、球虫以及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特别好的驱杀作用,而且对虫卵的孵化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3、平时一定要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这样可以减少寄生虫病发生的机会。还要做好封闭猪场的工作,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对于新引进的种猪再隔离期间必须对其粪便及其它方面进行检查,再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重复的驱虫,一定要严防外源寄生虫传入。

二、猪寄生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1、症状

患有猪寄生虫病的猪在发病时的表现为生长缓慢或长期消瘦、呼吸急促、咳嗽、猪毛粗乱无光、卧地吃食、粪便带血等,患有寄生虫病的猪的年龄大部分是2-6月龄。

2、治疗方法

(1)如果是抗弓形体病虫可以使用乙氨嘧啶和磺胺类药物等;消化道的寄生虫可以用粉剂和片剂治疗;寄生在呼吸系统和肝、肾等器官的虫体可以使用针剂治疗;蜱螨等体外寄生虫可以使用乳剂防治。

(2)为了方便猪体对驱虫药物吸收,驱虫前必须要禁食12-18小时。饲喂时可以在晚上7-8点时可以将药物与饲料拌匀,让猪一次性吃完,如果猪不愿意吃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可以增强饲料的适口性。

  • 索引序列
  • 人体常见寄生虫的论文
  • 人体常见寄生虫论文
  • 儿童体内常见的寄生虫论文
  • 人体寄生虫的论文
  • 猪常见体内寄生虫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