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阴性,无细胞壁,姬姆氏或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有球状、环状、杆状、点状和两极状。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分离用含乳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液和猪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在含15℃~25℃的条件下培养6d,可见到圆形、过缘整齐,中央隆起的小菌落。Mhp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d,在1℃~4℃可保存7d。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Mhp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推荐使用:蓝天炎抗)、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流行病学⑴自然病例只见于猪,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现在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研究表明,在患病猪群公里以内的其他猪群都可以被传染。目前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⑵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⑶本病属猪三大免疫抑制病之一,若与pRRSV、pCV、HCV等混合感染,病死率将增高,如与pRRSV混感时,出现典型肺部病变,pRRSV单独感染时,肺部病变不明显[2],还极易继发并发症:如猪大肠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等死亡率增高。临床症状急性型常见于新发生本病的猪群,尤其以仔猪和青年猪多见。病猪突然发作,呼吸困难,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70~130次,严重者张口喘气,口鼻流沫,呈腹式呼吸或呈犬坐势,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怀孕和哺乳母猪尤为明显。体温一般正常(如有继发感染时,则可升至40℃以上)。当病猪呼吸困难时,食欲大减,甚至可窒息死亡(死亡率一般很高)。病程一般约为7~10d。慢性型急性病猪如不死,急性型症状可转为慢性,也有部分病猪开始就是慢性经过。一般常见老疫区的架子猪,其次是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病猪长期咳嗽,常见于早、晚、运动及进食后发生。初为单咳,严重时呈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病猪站立不动,背拱起,颈伸直,头下垂,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咽下为止。随着病程的延长,呼吸次数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腹式呼吸,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食欲减少,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病程达3~6个月以上。慢性型病猪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体瘦弱和有并发症时,则死亡率高。隐性型病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明显症状,偶见轻微咳嗽,体况较好,但血清学检查阳性,X线胸透和剖检可发现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肺脏。急性死亡病猪的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肺叶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呈淡红色或灰红色变化,像肌肉样称为“肉变”,其病变以心叶和尖叶为显著。病重时肺叶病变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成为“胰变”或“虾肉样变”。切开病灶,从小支气管内流出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液性或粘液性的液体,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稍外翻,湿润,有时边缘轻度出血。恢复期病例,在肺炎病灶吸收后病变逐渐消散,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表面凹陷,肺组织膨胀不全。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粘连,出现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诊断方法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气及腹式呼吸为特征,体温、食欲和精神等一般正常,常为慢性。病理剖检主要在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出现“肉变”或“胰变”,一般可作出诊断。血清学诊断,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微粒凝集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在现场用X线检查透视肺部可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由于流行本病的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病例和带菌现象,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以群为单位,如一群猪中只要发现一头阳性病猪,就可以认为是病猪群。鉴别诊断。肺丝虫和蛔虫蚴虫感染:虽可引起明显咳嗽,但剖检时仅有支气管肺炎病变而无心叶、尖叶、间叶与膈叶上缘的"虾肉变"咳嗽带痉挛性,一次可咳30-40声,并可在支气管中发现虫体。猪肺疫。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临床症状为眼结膜发绀,常犬坐,皮肤有紫斑及小出血点等败血症状。急性者可在一两天内死亡,剖检有败血病变和纤维素性肺炎。全身淋巴结出血,病料镜检可见两极深染的巴氏杆菌。猪流感。是一种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传染病,并呈急性经过,体温高达41℃左右,停食、萎顿,病程短,流行迅速并很快平息,而猪气喘病病程长,流行缓慢,可以此区别。防治措施1、未发病地区的防疫措施。⑴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必须引进种猪时,先隔离3个月,完全确信无病时方可合群。⑵认真做好疫苗接种,采用猪喘气病油乳剂灭活疫苗,断奶仔猪、育肥猪、种猪免疫1头份,30天后加强免疫1次。⑶加强饲养管理,每天做好清洁并且保持通风良好。2、已发病地区的防疫措施。⑴饲养员每天认真检查猪只,发现可疑猪即置另一栏治疗。⑵对未发病猪每天用恩诺沙星50ppm饮水,可有效预防,减少本病的发生,连用4-5天,直至确定未有猪只相继发病。⑶对发病猪用硫酸卡那霉素15毫克/千克、林可霉素10毫克/千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用至3天时症状消失,此时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复发,用至5天即可康复。⑷若发现上述用药的同时气喘加剧,可在正常用药的间隔期内肌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天,每天1次,即可减轻气喘的程度,大约3天,增强治疗效果。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见。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气候骤变、寒冷阴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继发感染等原因,可使病情加重,致死率增高。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猪气喘病呈现新的流行特点,现介绍如下:1、仔猪发病率增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以往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2、规模场发病率增高,发病面积扩大。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异地引种和流通频繁,但在引种和流通交易过程中,由于检疫把关不严,未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验,不能准确识别出“病猪”,造成许多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性感染猪带菌异地传播,导致该病在一些猪场大面积流行;同时,由于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而饲养管理不善,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3、发病季节明显,混合感染居多。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许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温度,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最容易诱发该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最容易发生。如有的猪场防疫消毒不严格,导致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多种病原长期存在,猪群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从而加大了防治难度。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猪场首次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防治1.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的引入。如需引入,一定要严把隔离检疫关(观察期至少为两个月),同时做好相应的消毒管理。2.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避免饲料霉败变质:结合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消毒。3.疫苗免疫: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天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4.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可以改变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力减弱,因此猪场需配合药物防治,一个疗程一般3~5天,特别是怀孕母猪拌料净化,其所产仔猪单独饲养,不留种用,条件具备的猪场实行早期隔离断奶,尽可能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时间。5.药物预防和治疗:在治疗猪气喘病方面新亚生物的血清抗体---咳喘灵效果极其不错;同时也可以用于预防,效果也特别好。治疗方案:咳喘灵肌肉注射:每套用于300公斤体重治疗,预防500公斤体重。重症加倍。一个疗程3天,一天一次。病情特别严重的配合血清分点注射效果更好。
控制猪气喘病的措施有:
(1)疫苗免疫接种,目前有猪气喘病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在7日龄和21日龄用灭活疫苗进行2次免疫,目前国外公司已推出单针疫苗,免疫1次即可;活疫苗采用胸腔内注射。
(2)药物预防和净化,可在经产母猪、育肥猪的饲料中加入泰妙菌素等,于产前、产后各1周拌料喂饲;仔猪出生后3、7、21天,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针剂。
猪气喘病也叫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病。大小猪只均可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气候骤变和冬春季发病较多。本病主要特点是干性咳嗽和气喘,剖检肺呈“肉样变”。如饲养管理不好、卫生条件差,则哺乳仔猪死亡率高,其他猪多呈隐性感染,死亡很少,只是影响生长上膘。病猪和隐形感染的猪是传染源,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
病猪体温一般正常,吃食无明显变化,只是干性咳嗽气喘,当运动和喂食时就连声咳嗽,后期咳嗽和气喘加重,甚至张口气喘,食欲减退、消瘦、不愿走动,病程持续数月也不会死亡。如继发感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则病情复杂,死亡率增高。
[预防]
(1)对本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严格消毒,尤其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猪的场购买仔猪。对已经发病的猪,经常注意观察,听咳嗽、看气喘,早期发现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2)精制土霉素5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每天2次,连喂7天。
(3)泰乐菌素100克+盐酸土霉素500克+阿散酸1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每天1次,连喂7天。
(4)泰乐菌素100克+氟苯尼考100克+盐酸土霉素500克+阿散酸1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每天1次,连喂5天。
(5)泰乐菌素100克+强力霉素200克混在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连喂5天。
(6)泰妙菌素10克溶于100千克水中,饮用,连用10天。
(7)用气喘病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每头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胸腔注射。
[治疗]
(1)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一次肌内注射。
(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万~2万国际单位,一次肌内注射。
以上药物可分点同时应用,每天1次,连用5天。
很好的预防这个猪出现气喘病,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应该定期的给这个猪喂一些这种消炎药,然后定期的输液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观察前期的症状,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是体温升高,就应该赶紧去找医生帮忙搭配药物治疗,进行隔离,多吃一些温和的食物。
1、严格管理,建立以管理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①引种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做好隔离和风土同化;②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③严格全进全出;④通风,人工及时清除干粪,保育舍、产房保温,缩小温差;⑤做好卫生消毒。2、营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猪的抗病力,特别是发病过程中,由于采食量减少,使得免疫系统的发育受到影响。3、疫苗免疫,作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气喘病弱毒冻干苗免疫途径:“苏气”穴位,即5~7日龄肺内免疫,用12号短针头,注射肩胛骨后缘(中上部)1厘米处肋间隙。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猪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可用自家灭活苗、自家血清疗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记不要使用活疫苗。4、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常用的药物有盐酸土霉素、支原净、泰乐菌素、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金毒素、氟哌酸、阿莫西林、磺胺等药物,金西林(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泰乐霉素+青霉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磺胺亦好,无公害肉品要求注意休药期及与饲料中钙离子、酸化剂等的配伍,支原净、四环素引起“瘦肉精”假阳性。用药要加微生态制剂。该病的简要药物程序:①种母猪分娩前7~12天,以缓解种母猪在产房中的排毒及垂直感染。②保育期第2周内连用5天。③若呼吸道综合症较为严重,则在生长猪第11周和第17周龄时添加,以摧毁影响猪只长的“18周龄墙”。治疗可使用喘妙治,由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甘草搭配和采用脂质体靶向制剂技术而成,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浓度,延长药物体内作用时间。
我建议注射抗生素,加强猪舍管理,确保猪舍的清洁。还可以给猪喂预防药物,防止气喘病。更加注意幼年猪和母猪的健康。
病原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阴性,无细胞壁,姬姆氏或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有球状、环状、杆状、点状和两极状。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分离用含乳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液和猪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在含15℃~25℃的条件下培养6d,可见到圆形、过缘整齐,中央隆起的小菌落。Mhp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d,在1℃~4℃可保存7d。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Mhp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推荐使用:蓝天炎抗)、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流行病学⑴自然病例只见于猪,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现在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研究表明,在患病猪群公里以内的其他猪群都可以被传染。目前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⑵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⑶本病属猪三大免疫抑制病之一,若与pRRSV、pCV、HCV等混合感染,病死率将增高,如与pRRSV混感时,出现典型肺部病变,pRRSV单独感染时,肺部病变不明显[2],还极易继发并发症:如猪大肠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等死亡率增高。临床症状急性型常见于新发生本病的猪群,尤其以仔猪和青年猪多见。病猪突然发作,呼吸困难,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70~130次,严重者张口喘气,口鼻流沫,呈腹式呼吸或呈犬坐势,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怀孕和哺乳母猪尤为明显。体温一般正常(如有继发感染时,则可升至40℃以上)。当病猪呼吸困难时,食欲大减,甚至可窒息死亡(死亡率一般很高)。病程一般约为7~10d。慢性型急性病猪如不死,急性型症状可转为慢性,也有部分病猪开始就是慢性经过。一般常见老疫区的架子猪,其次是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病猪长期咳嗽,常见于早、晚、运动及进食后发生。初为单咳,严重时呈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病猪站立不动,背拱起,颈伸直,头下垂,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咽下为止。随着病程的延长,呼吸次数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腹式呼吸,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食欲减少,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病程达3~6个月以上。慢性型病猪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体瘦弱和有并发症时,则死亡率高。隐性型病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明显症状,偶见轻微咳嗽,体况较好,但血清学检查阳性,X线胸透和剖检可发现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肺脏。急性死亡病猪的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肺叶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呈淡红色或灰红色变化,像肌肉样称为“肉变”,其病变以心叶和尖叶为显著。病重时肺叶病变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成为“胰变”或“虾肉样变”。切开病灶,从小支气管内流出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液性或粘液性的液体,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稍外翻,湿润,有时边缘轻度出血。恢复期病例,在肺炎病灶吸收后病变逐渐消散,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表面凹陷,肺组织膨胀不全。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粘连,出现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诊断方法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气及腹式呼吸为特征,体温、食欲和精神等一般正常,常为慢性。病理剖检主要在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出现“肉变”或“胰变”,一般可作出诊断。血清学诊断,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微粒凝集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在现场用X线检查透视肺部可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由于流行本病的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病例和带菌现象,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以群为单位,如一群猪中只要发现一头阳性病猪,就可以认为是病猪群。鉴别诊断。肺丝虫和蛔虫蚴虫感染:虽可引起明显咳嗽,但剖检时仅有支气管肺炎病变而无心叶、尖叶、间叶与膈叶上缘的"虾肉变"咳嗽带痉挛性,一次可咳30-40声,并可在支气管中发现虫体。猪肺疫。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临床症状为眼结膜发绀,常犬坐,皮肤有紫斑及小出血点等败血症状。急性者可在一两天内死亡,剖检有败血病变和纤维素性肺炎。全身淋巴结出血,病料镜检可见两极深染的巴氏杆菌。猪流感。是一种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传染病,并呈急性经过,体温高达41℃左右,停食、萎顿,病程短,流行迅速并很快平息,而猪气喘病病程长,流行缓慢,可以此区别。防治措施1、未发病地区的防疫措施。⑴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必须引进种猪时,先隔离3个月,完全确信无病时方可合群。⑵认真做好疫苗接种,采用猪喘气病油乳剂灭活疫苗,断奶仔猪、育肥猪、种猪免疫1头份,30天后加强免疫1次。⑶加强饲养管理,每天做好清洁并且保持通风良好。2、已发病地区的防疫措施。⑴饲养员每天认真检查猪只,发现可疑猪即置另一栏治疗。⑵对未发病猪每天用恩诺沙星50ppm饮水,可有效预防,减少本病的发生,连用4-5天,直至确定未有猪只相继发病。⑶对发病猪用硫酸卡那霉素15毫克/千克、林可霉素10毫克/千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用至3天时症状消失,此时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复发,用至5天即可康复。⑷若发现上述用药的同时气喘加剧,可在正常用药的间隔期内肌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天,每天1次,即可减轻气喘的程度,大约3天,增强治疗效果。
观察前期的症状,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是体温升高,就应该赶紧去找医生帮忙搭配药物治疗,进行隔离,多吃一些温和的食物。
很好的预防这个猪出现气喘病,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应该定期的给这个猪喂一些这种消炎药,然后定期的输液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猪哮喘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猪的健康生长。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死亡,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和分析治疗猪哮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
1.急性猪哮喘。患有急性哮喘的猪往往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温变化不明显,但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如果发生继发感染,体温会明显升高。严重时,病猪会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最终导致窒息而死。
2.慢性猪哮喘。患有慢性哮喘的病猪经常伴有长期咳嗽,尤其是进食和运动后。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持续痉挛性咳嗽,咳出一些分泌物。同时,该病还会受到气候、饲养管理等条件的影响,并会伴有流鼻涕、牙龈、皮毛粗糙暗沉等症状。慢性猪哮喘病程长,一般3个月左右。
3.隐性猪哮喘。患隐性哮喘的病猪症状不明显,外观和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偶尔会出现咳嗽哮喘,只有通过X线检查才能发现肺炎病灶。
二、处理方法。
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气喘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有必要明确猪气喘病的病因。风寒因素可导致猪气喘,包括猪舍寒冷潮湿、气温骤变、防寒保暖工作不足、大量饮用冷水等。感冒-感冒病猪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气喘、大便干燥、口淡等症状。炎热的天气也会导致猪患哮喘。炎热的夏季,猪舍通风不良会诱发哮喘,病猪会出现气短、体热等症状。
在明确了猪哮喘的病因后,需要对症治疗。西医可注射林可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
中医需要辨证治疗。风寒引起的哮喘,要按照祛寒祛湿的原则治疗。可使用甘草5克、桂枝、麻黄10克、杏仁克等中草药。以上中草药熬汤,大病猪每天50g,小病猪每天25g。湿热因素引起的哮喘,治疗时应遵循祛风清热的原则。用黑芝麻克,小麦25克,百合、火麻仁50克,将上述中草药熬成汤给病猪吃,每日两次,连续服用3天。夏季炎热引起的哮喘,应按清肺解热的原则治疗。可用黄连、白芷、杏仁、大黄等适量中草药治疗,连续治疗3天即可痊愈。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病猪高烧,可以配合维生素和氨基比林注射液使用一些抗敏感药物。
2.特殊待遇。
1)蟾酥敷耳。众所周知,蟾酥又称蟾酥,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很好的强心和抗炎作用,是治疗猪气喘病的理想药物。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病猪固定,然后用无菌手术刀在猪耳背面开一个小口,将3滴左右的蟾酥涂在症状轻微的病猪身上一次,症状严重的病猪每周可以治愈一次。
2)胸腔注射药物。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快速有效,就是给猪的胸腔内注射药物,使药物更快到达肺部。治疗过程中,可在猪右侧6 ~ 7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交点下约3厘米,垂直插入肋前缘2厘米。注射完成后,需要对伤口和器械进行消毒。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存在于病猪的肺脏和肺门淋巴结中,随病猪咳嗽、喘气和飞沫排出体外,病猪和健康猪同圈直接接触时,经呼吸道传染发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来源,特别是隐性带菌病猪是最大的祸根。常常因为购买猪时将病带入,造成流行和蔓延。病母猪常使哺乳仔猪受到感染,仔猪断乳后合群又互相传染:猪气喘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生较多。本地猪比杂种猪敏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以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高。寒冷潮湿、过于拥挤、饲养条件差等,都是促使发病和死亡的因素。猪肺炎支原体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界存活时间不超过3天,在一般情况下,日光、干燥及常用消毒药能在短时间内使其死亡。本病大多呈慢性经过,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喘气,体温、精神和食欲都无大变化。发病早期,病猪(特别是小猪)主要症状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晨出圈及气候骤变时,病猪表现单声咳嗽,精神、食欲均无明显变化。此时往往最易被人们忽视。随着疾病的发展咳嗽加重,次数增加,由单声咳嗽变成五六声甚至十余声连续咳嗽,干咳变成湿咳,浅咳变成深部咳嗽。病的中期出现喘气,呼吸有声响,腹壁随呼吸运动而有节奏地扇动,站立或伏卧时表现明显。呼吸次数每分钟40~70次,甚至100次以上。此时体温、食欲和精神也无多大变化。病的后期,呼吸急促、次数增多,病猪呈犬坐姿势,张嘴呼吸或将嘴支于地面而喘息,咳嗽次数少而弱,似有分泌物堵塞,难以咳出。此时精神差,不食,体温稍高,眼结膜发绀,最后窒息而死亡。有其他继发病时,体温升高,不食,腹泻,全身情况恶化,有继发病的相应症状。病死猪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脏和肺门淋巴结。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发生实变,两肺的变化基本上是对称性的。实变区大小不一,呈淡红色、灰红色,随着病程延长,病变部转为灰白或灰黄色,触摸时质度如肝脏。切面湿润,从支气管流出黏稠液体。肺门淋巴结肿大、质硬,断面黄白色,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当有继发感染时,肺部可能见到巴氏杆菌性肺炎,脓灶形成,肺膜常与胸壁、心包等处粘连等病理变化。预防猪气喘病的菌苗已研制成功,在市场上有出售。对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才能收到控制的效果。在没有发生猪气喘病的地方,防止从外地买进隐性病猪是预防的关键措施。许多教训证明,健康猪群发生猪气喘病,主要是从外地买入慢性或隐性病猪引起。因此,从外地引进种猪时,必须从健康的猪群挑选,购入后还应进行隔离观察,健康无病者,方可混群饲养。猪群一旦发病,要尽早捡出病猪,采取严格隔离,加强饲养管理,对症治疗,淘汰病猪,更新猪群等措施。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即“一听二查三剖检”的办法。在清晨、夜间、喂饲及跑动时注意有无咳嗽现象。在猪安静伏卧或站立不动时,观察呼吸次数及腹部扇动情况。如有死亡时,进行剖检,可见到典型的喘气病肺炎变化。已确诊的病猪,应隔离饲养,由专人管理,严格防止病猪与健康猪接触,切断传染途径,对防止本病蔓延有重大作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经验证明,这是减少死亡,促进病猪康复的关键措施。对病猪进行治疗,多采用对症疗法,治疗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上述措施方能取得较好效果。土霉素盐酸盐,早期使用有一定疗效,按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第一次用量加倍,用5%氯化镁溶液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再进行一个疗程。为了延长药效,还采用20%~25%土霉素碱油剂,每次1~3毫升,肌肉注射,3天注射1次,共用6次。重病猪可进行2~3个疗程。卡那霉素,有一定疗效。按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为缓解喘息,可注射3%盐酸麻黄素,或氨茶碱等对症治疗的药物。中药疗法方剂甚多,但疗效多不稳定,可以试用。培育健康猪群,这是在发病猪场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要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卫生制度。随时观察猪群动态,发现病猪立即隔离。病猪临床症状消失后,不能返回健康猪群。母猪在隔离条件下单圈饲养,观察后代有无喘气病出现,如能做到“母猪不见面,小猪不串圈”,连续观察母猪所产后代2~3窝,到断奶时证明没有喘气病发生,可以认为母猪是健康的。从仔猪中进行选育,逐渐扩大母猪群,最后全部清除病母猪,更新猪群。只要按照上述措施,坚持2~3年细致的观察工作,是能够培育出无喘气病的健康猪群。
很好的预防这个猪出现气喘病,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应该定期的给这个猪喂一些这种消炎药,然后定期的输液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喝一些治疗气喘的药物,而且要注意保温,同时也应该注意检查猪的身体情况。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气喘病效果比较好,先查清楚猪气喘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对症治疗,也可以用蟾酥涂耳法。
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严格消毒。2、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猪的场购买仔猪。对已经发病的猪,经常注意观察,听咳嗽、看气喘,早期发现病猪,进行隔离治疗。3、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避免饲料霉败变质:结合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消毒。4、预防注射猪气喘病菌苗,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天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5、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可以改变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力减弱,因此猪场需配合药物防治,一个疗程一般3~5天,特别是怀孕母猪拌料净化,其所产仔猪单独饲养,不留种用,条件具备的猪场实行早期隔离断奶,尽可能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时间。6、对已发病的地区或猪场,应隔离饲养,防止蔓延,在对母猪猪采取康复措施的同时,建立健康猎群,以逐步淘汰患病猪。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存在于病猪的肺脏和肺门淋巴结中,随病猪咳嗽、喘气和飞沫排出体外,病猪和健康猪同圈直接接触时,经呼吸道传染发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来源,特别是隐性带菌病猪是最大的祸根。常常因为购买猪时将病带入,造成流行和蔓延。病母猪常使哺乳仔猪受到感染,仔猪断乳后合群又互相传染:猪气喘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生较多。本地猪比杂种猪敏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以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高。寒冷潮湿、过于拥挤、饲养条件差等,都是促使发病和死亡的因素。猪肺炎支原体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界存活时间不超过3天,在一般情况下,日光、干燥及常用消毒药能在短时间内使其死亡。本病大多呈慢性经过,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喘气,体温、精神和食欲都无大变化。发病早期,病猪(特别是小猪)主要症状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晨出圈及气候骤变时,病猪表现单声咳嗽,精神、食欲均无明显变化。此时往往最易被人们忽视。随着疾病的发展咳嗽加重,次数增加,由单声咳嗽变成五六声甚至十余声连续咳嗽,干咳变成湿咳,浅咳变成深部咳嗽。病的中期出现喘气,呼吸有声响,腹壁随呼吸运动而有节奏地扇动,站立或伏卧时表现明显。呼吸次数每分钟40~70次,甚至100次以上。此时体温、食欲和精神也无多大变化。病的后期,呼吸急促、次数增多,病猪呈犬坐姿势,张嘴呼吸或将嘴支于地面而喘息,咳嗽次数少而弱,似有分泌物堵塞,难以咳出。此时精神差,不食,体温稍高,眼结膜发绀,最后窒息而死亡。有其他继发病时,体温升高,不食,腹泻,全身情况恶化,有继发病的相应症状。病死猪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脏和肺门淋巴结。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发生实变,两肺的变化基本上是对称性的。实变区大小不一,呈淡红色、灰红色,随着病程延长,病变部转为灰白或灰黄色,触摸时质度如肝脏。切面湿润,从支气管流出黏稠液体。肺门淋巴结肿大、质硬,断面黄白色,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当有继发感染时,肺部可能见到巴氏杆菌性肺炎,脓灶形成,肺膜常与胸壁、心包等处粘连等病理变化。预防猪气喘病的菌苗已研制成功,在市场上有出售。对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才能收到控制的效果。在没有发生猪气喘病的地方,防止从外地买进隐性病猪是预防的关键措施。许多教训证明,健康猪群发生猪气喘病,主要是从外地买入慢性或隐性病猪引起。因此,从外地引进种猪时,必须从健康的猪群挑选,购入后还应进行隔离观察,健康无病者,方可混群饲养。猪群一旦发病,要尽早捡出病猪,采取严格隔离,加强饲养管理,对症治疗,淘汰病猪,更新猪群等措施。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即“一听二查三剖检”的办法。在清晨、夜间、喂饲及跑动时注意有无咳嗽现象。在猪安静伏卧或站立不动时,观察呼吸次数及腹部扇动情况。如有死亡时,进行剖检,可见到典型的喘气病肺炎变化。已确诊的病猪,应隔离饲养,由专人管理,严格防止病猪与健康猪接触,切断传染途径,对防止本病蔓延有重大作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经验证明,这是减少死亡,促进病猪康复的关键措施。对病猪进行治疗,多采用对症疗法,治疗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上述措施方能取得较好效果。土霉素盐酸盐,早期使用有一定疗效,按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第一次用量加倍,用5%氯化镁溶液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再进行一个疗程。为了延长药效,还采用20%~25%土霉素碱油剂,每次1~3毫升,肌肉注射,3天注射1次,共用6次。重病猪可进行2~3个疗程。卡那霉素,有一定疗效。按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为缓解喘息,可注射3%盐酸麻黄素,或氨茶碱等对症治疗的药物。中药疗法方剂甚多,但疗效多不稳定,可以试用。培育健康猪群,这是在发病猪场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要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卫生制度。随时观察猪群动态,发现病猪立即隔离。病猪临床症状消失后,不能返回健康猪群。母猪在隔离条件下单圈饲养,观察后代有无喘气病出现,如能做到“母猪不见面,小猪不串圈”,连续观察母猪所产后代2~3窝,到断奶时证明没有喘气病发生,可以认为母猪是健康的。从仔猪中进行选育,逐渐扩大母猪群,最后全部清除病母猪,更新猪群。只要按照上述措施,坚持2~3年细致的观察工作,是能够培育出无喘气病的健康猪群。
我建议注射抗生素,加强猪舍管理,确保猪舍的清洁。还可以给猪喂预防药物,防止气喘病。更加注意幼年猪和母猪的健康。
这种情况下是需要去给他们喂药的,所以应该把这些药化在水里面或者是掺和在食物里面,让他们服下,如果还是没有办法缓解的话,就可以去打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