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血吸虫病的前世今生论文

血吸虫病的前世今生论文

发布时间:

血吸虫病的前世今生论文

赤壁之战 Chibi, Battle of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决战。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 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今河南南阳),另遣轻骑袭襄阳(今属湖北)。八月,刘表病亡,曹军放慢进军速度,施加军威,欲不战而得荆州。时孙权派鲁肃以吊丧为名,往观形势,拉拢刘备,团结刘表旧将,对付曹操。鲁肃在途中得知曹操进军荆州的消息,乃昼夜兼程赶向襄阳。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军。正加紧准备迎敌的刘备得知刘琮投降时,曹军已过宛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属河南)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今当阳境),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5000,昼夜行3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并获徐庶之母,迫徐庶来归。张飞率2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令曹军疑惧,刘备方得脱险,东奔汉津(今钟祥境),恰遇关羽船队,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接应。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先遣诸葛亮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今湖北鄂州境)。 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战争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地点: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结果:孙权,刘备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曹操 刘备,孙权指挥官: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约160,000 约50,000 赤壁之战: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进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兵败乌林 :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把军队“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后果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点评 :在评论曹操兵败赤壁,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预防医学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心脑血管病失能半失能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发与应用研究2、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血清PTH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3、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与相关因素的分析4、不同营养状况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急性副反应、放疗后生活质量、近期疗效的差异性研究5、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6、微型营养评估和患者主观全面评估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意义7、外周血炎症指标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应用研究8、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适用性研究9、腹膜透析性营养不良中医药干预的实验研究10、口服营养素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观察11、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效果12、基于脑—肠轴探讨培土生金法对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Ghrelin-Obestatin信号调节通路的影响13、体力状况及营养风险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14、基于头罩稀释法的间接能量测试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5、昌吉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 208年七月 - 208年十一月 地点 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 孙权,刘备盟军胜利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进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编辑] 兵败乌林 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把军队“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编辑] 后果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编辑] 点评 在评论曹操兵败赤壁,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编辑] 传说与演义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三国演义》则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传说、演义,和历史有较大的区别。 [编辑] 附录 [编辑] 史料 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编辑]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水毒病的前世今生论文

广泛大后方共同

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预防为主”是我国卫 生工作方针之一,由于温病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 方针,重视对温病的预防。 一、温病预防的意义 温病是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中多数具有传染性、流行性,而且起病急骤,来势较猛, 病情较重,对社会和家庭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温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把 “预防为主”作为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近50年来,大力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群众性爱 国卫生运动,推广了预防接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温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天花、 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已被消灭,还有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霍乱、疟疾、猩红热等,发病率也在下降。事实证明,温病是必须预防,又是可 以预防的。我们要继续总结经验,进一步掌握温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 措施,包括发掘中医学和民间的方法,更有效地预防温病的发生。 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学已奠定了关于疾病预防思想的基础,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充分表明当时对于无病早防重要性的深刻认 识。《素问·刺法论》指出: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即主张预防疫病的方法,一方面要保持机体正气的强盛,以抵御病邪的侵袭, 另一方面应设法避免与病邪的接触,以防染病,这些论述现在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内经净以后,历代医家通过大量的实践,对温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积累了丰富的预防知识:如关于传染的概念,早在《汉书》中就有“天行疫疠,人相传染” 之说。刘河间在《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书中,把疫疠称为“传染”,并把“传染”列专节 讨沦。此外,古代医家又明确提出了外邪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侵犯人体, 《诸病源候沦》中还论及水毒病、射工病等是由于“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而感染,即通过 皮肤而感受病邪。北宋《太平圣惠方》也载: “刀箭所伤,针疮所裂,冒触风寒毒气外邪, 从外所中,始则伤于血脉,又则攻于脏腑”,说明皮肤创伤可感染疾病,外邪由表而人里。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说:“其侍奉亲密之人,或同气连枝之属,熏陶日久,受其恶气,多 遭传染”。宋代以后的医家逐渐重视病邪从口鼻浸袭人体而致病。如杨士瀛《直指方》说瘴 气可以通过口鼻而入犯人体。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更明确提出疠气(杂气) “从口鼻而 人”,叶天士有“温邪.上受”之说。以上这些都强凋温病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而传染。薛 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湿热之邪从表伤音十之一二,由口鼻人者十之八九”,较为全 面地指出了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都是温病的传染途径。 古代医家也认识到蚊、蝇、鼠等是某些温病的传播媒介。如宋代彭乘{读墨客挥犀》载 有鼠涎“滴器中,食之者得黄疾,通身如蜡,针药所不能疗”,张呆《医说》中也提及“鼠 泪坠器中,食之得黄疾”,贾铭《饮食须知》中则有“鼠粪有小毒,食中误食,令人目黄成 疸”之说,都指出了被鼠的分泌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使人发生黄疸。清代洪稚存《北江诗 话》中说:“时赵州有怪鼠,白日人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指出了 老鼠在传播某种烈性传染病(鼠疫)中所起的作用。稍晚成书的汪期莲《温疫汇编》中说: “忆昔年人夏,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人人家,必有患瘟而死亡者。”指出了苍 蝇与温疫的发生有关。 正因为古代医家对温病的传染性有一定的认识,对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有所了 解,所以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温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措施。 一是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我国是一个有五六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早在商代的青铜器上 已有洒扫人的象形铭文:周代《礼记·内则》说“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说明 当时已有清晨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的习惯。在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方面,历代都很重视疏通沟 渠,建立排水系统。如在河北易县挖掘到的战国时代燕国下都的陶质阴沟管道,即为我国早 期的地下排水设备,证明我国早巳建有城市排水系统。再从发掘到的汉代文物“箕帚俑”来 看,至少在汉代,城市中已有了专门从事清洁卫生的人员。又据《后汉书,张让传》载,在 当时有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即用抽水洒水器具以减少路面尘土的 飞扬,保持道路清洁:在后汉邯郸淳《笑林》中又载,当时城市中设有“都厕”,即为公共 厕所,这对于保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粪便,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 环境卫生,早在唐代《千金要方》中就有“常习不唾地”之说,即要求人们不要随地吐痰。 在古代,我国人民就讲究个人卫生,包括沐浴、勤换衣报、刷牙漱口等,如战国时代的诗人 屈原《楚辞,渔父》中有“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记载,元代郭金五《静思集》 有“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之句,说明当时已有使用植毛牙刷清洁牙齿的习 惯:又据《马可·波罗行记》载:元制规定,向大汗献食者,皆用绢巾蒙口鼻,以防唾沫污 染食品:这是使用口罩的较早记录。这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温病的发生有重要的 意义。 二是重视饮食卫生。在饮水方面,至少在商代,我国已广泛使用水井,并在甲骨文中有 了“井”字。到周代,已用砖块垒井壁,设置井栏,上有井盖,并且定期进行“浚井改水”, 同时还有一些用药物消毒井水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国人民历来就有不喝生水的习惯,如 《吕氏春秋·本味篇》提出:饮水必须“九沸九度”。宋代庄绰在《鸡肋篇》中说:“纵细民在 道路上,亦必饮煎水”。在食品卫生方面,古人很重视保持食物的新鲜、清洁。如《论语·乡 党》中说:“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即指出不可食用已腐败变质的食品。 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明确提出:“饮食不洁净,天之大恶也。”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 出了许多不可食用的食品,如“猪肉落水浮者”、 “六畜自死”等。 《诸病源候论》中提出 “勿食鼠残食”,《千金要方》中提出“勿食生肉”等,都表明了古代已十分强调注意饮食卫 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是注意防害除害?由于认识到一些昆虫、小动物可以传染疾病,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 注意防害除害,并创造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如在周代就设有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运用各种 药物驱杀虫害。在敦煌石室中保存的一幅“殷人熏火防疫图”,即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 烟熏的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特别要提出的是,明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把 “蝇、蚊、虱、蚤、臭虫”列为夏日“五大害”,为人们驱杀的对象。对苍蝇,普遍采用了食 罩,还使用蝇拂、竹帘等以驱蝇、防蝇,并用一些药物擦拭器具以避蝇。在历代本草书中还 记载了用百部、藜芦、苦楝子、矾水、藁本等药物灭蝇,用草乌、芥子、皂荚等药物灭蛆的 方法。对于蚊子,我国至迟在后汉时期就较普遍地使用蚊帐。而在周代以前,人们已知道用 药草、烟熏驱蚊。南宋时,南昌地区已有专门从事“货蚊药以自给”的店家,说明当时蚊药 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对于虱子,古人早就知道经常洗浴、更衣可有效地消灭虱子及其卵—— 虮子,历代本草书中还记载用雌黄、草蒿、藜芦、牛扁、百部、白矾、轻粉等药物杀虱子及 虮子。对于跳蚤,则有采用菖蒲、芸草等药物驱杀的方法。对于臭虫,有采用楝花米、黄 柏、木瓜、荞麦秸、百部、雄黄、辣蓼、浮萍、菖蒲等药物驱杀的方法。 四是实施严格隔离。据史书记载,我国晋代有“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 疾,百日不得入宫”这一严格的隔离措施,即不仅注意与有病之人的隔离,而且还注意到对 已与病人有接触但尚未发病者的隔离。明代肖大享《夷俗记》载,在内蒙一带的少数民族有 “凡患痘疮,无论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见”的习惯。早在汉代,在疫病发生 时,有把患者集中起来治疗的做法,可视为我国早期的临时传染病医院。清初设有“查痘章 京”一职,专司检查京城的天花患者,一旦发现,即令其迁出四五十里以外。对外来海船实 行海关检疫,以防痘疮(天花)等病传人国内,可视为我国早期的检疫制度。与此同时,古 代医家还提出与疫病患者接触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熊立品《瘟疫传症全书》说:“当合 境延门,时气大发,瘟疫盛行,递相传染之际,……毋近病人床榻,染其秽污;毋凭死者尸 棺,触其臭恶;毋食病家时菜,毋拾死人衣物,……”。 五是药物预防。我国古代医家一直在寻求能够预防温病的药物、方剂。《山海经》中就 载有预防疫病的药物、食品,如“箴鱼食之无疫疾”。《诸病源候论》更明确提出,对伤寒、 时气、温病等可“预服药”以预防。《千金要方》也认为:“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 物防备之”。至于具体的方法,早在《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就有用小金丹预防疫病的 记载。在晋代《肘后方》、唐代《千金要方》等古医籍中都列有辟温方,如《千金要方》中 有雄黄丸、赤散、太乙流金散、雄黄散、杀鬼烧药、虎头杀鬼丸、金牙散等,分别采用药囊 佩带、熏烧、内服等方法来预防温病的发生。元代滑寿则主张在麻疹流行期间用消毒保婴 丹、代天宣化丸等来预防发病。 六是保护和增强人体正气。《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即指出了保护体内阴精对预防温病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应注意/顷应外界的自 然气候变化,避免外界的寒凉、炎暑、雨露等因素影响体内的正气。如《素问·移精变气论》 指出: “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 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预防传染的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免疫接种,这也是增强人体正气的方法。我国至少在明 代以前就已发明了种痘法以预防天花,开创了世界人工免疫之先河,这是医学科学史上一项 重大成就。当时采用的是人痘接种术,《医宗金鉴》记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 等。种痘术的发明,不仅对保护人民健康起了很大作用,而且为1798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牛 痘疫苗预防天花,以至经过世界性的努力在全球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容易受感染的人群),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连结。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不可能发生传染,形成流行。针对这些环节,预防工作要采取综合措施,如经常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应根据不同病种特点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重点措施,如发动群众除“四害”,保护水源,妥善处理粪便、污水、废气、垃圾,搞好饮食卫生等。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按规定上报,并采取各种防疫措施,以减少或杜绝其传染和形成流行。 预防温病的具体方法很多,其中免疫接种等特异性措施,对一些相应的传染病有肯定的预防作用,其具体内容参见《传染病学》,此处不予详述。以下介绍具有中医中药特色的一些预防温病的方法。 (一)培固正气,强壮体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培固正气,强壮体质的方法甚多,主要有; 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我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保健强身的方法,古代有气功、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保健按摩及各种武术运动等,现代有各种体育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职业、居住条件、爱好等,选择锻炼项目,持之以恒,提高自身抵抗力。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气温的升降,合理安排作启、时间,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 注意环境、个人、饮食卫生。应经常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居处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在饮食上不食用腐败变质食物,不过食辛辣炙爝之品,不嗜烟酒等。 现代开展的大规模人工免疫接种,也可以看作是增强人体正气的一项有效措施。 (二)及时诊治,控制传播:对具有传染性的温病患者,必须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诊断治疗,及时向有关防疫部门报告,使防疫部门能随时掌握疫情,采取相应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患者及早得到诊治,同时也有助于及早控制疾病的传播,防止发生流行。 为了有效地控制传染性温病的传播,除了对患者进行隔离外,还需对曾经接触过患者的人进行必要的检疫或其他检查,有时还要采取措施控制人群的流动。患者在隔离期,应避免与健康人或其他疾病患者的接触。如需接触时应有一定的隔离措施,如戴口罩、隔离帽,穿隔离衣、鞋等。患者的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等都不可随便向外排放,应集中起来作消毒处理。患者的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具也要经过消毒处理。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预施药物是指在温病流行期间,于一定范围内,对可能感染温邪的人群使用药物,以防止温病的发生与传播。目前较多使用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熏蒸法:即用药物加温燃烧烟熏,或煮沸蒸熏。此法一般适用于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的温病预防。如在流行期间,用食醋按每立方米空间2-10毫升,加清水一倍,在居室内煮沸蒸熏一小时,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又如采用苍术、艾叶烟熏剂在室内燃烧烟熏,可用于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 — 滴喷法:即用药物滴人鼻孔,或喷入咽部。此法也用于呼吸道传染病。如在流行期间,把食醋用冷开水稀释后滴鼻可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或用白芷3克,冰片1,5克,防风3克,共研细末,取少量吹人两侧鼻孔,或放在口罩内任其慢慢吸人,也有预防作用。又有在白喉流行时,用锡类散喷入咽喉部,有一定预防作用。 服药法:即用一味或多味中药煎服,或制成丸、散剂内服。如预防流感可选用银花、连 翘、野菊花、桉树叶、贯众、螃蜞菊、黄皮叶等;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选用大蒜、银 花、连翘、九里光、贯众、野菊花、蒲公英、鲜狗肝菜、鲜鬼针草等;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可选用大青叶、板蓝根、牛筋草等;预防传染性肝炎可选用糯稻根、茵陈等;预防痢疾可选 用马齿苋、大蒜、食醋等。在使用时,可选其中一味或数味煎汤内服,每日一剂,连服2- 4天。 此外,还有不少流传于民间的简便易行的预防温病的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古代人民预防疾病有哪些主要成就? 2.试述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温病的方法。 附:传染病种类及疫情报告要求 1991年12月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对传染病的种类、 隔离和污染物的处理以及疫情报告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一、传染病种类: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病、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 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 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二、隔离要求:对患有下列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 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一)鼠疫、霍乱; (二)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炭疽、斑疹伤寒、 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 淋病、梅毒; (三)肺结核、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三、污染物处理要求: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 必须在卫生防疫人员的指导监督下,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一)被鼠疫病原体污染 1.被污染的室内空气、地面、四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或 者焚烧处理; 2.彻底消除鼠疫疫区内的鼠类、蚤类,发现病鼠、死鼠应当送检,解剖检验后的鼠尸 必须焚化; 3.疫区内啮齿动物的皮毛不能就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时,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 督下焚烧。 (二)被霍乱病原体污染 1.被污染的饮用水,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3.被污染的食物要就地封存,消毒处理; 4.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5.被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三)被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污染的水、物品、 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1.被污染的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3.被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者焚烧处理; 4.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 消毒后,必须将10厘米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四、疫情报告要求: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 疫情报告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防疫机构报告疫 情,并做疫情登记。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 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0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 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 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 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疫情。接到疫情报告的卫生防疫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 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报告后,应当于 6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诊治地 负责,其疫情登记、统计由户口所在地负责。 铁路、交通、民航、厂(场)矿的卫生防疫机构,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 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军队的传染病疫情,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军队有关规定向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 医务人员未经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麻风病、艾 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原携带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

水毒指的是体液分布不均匀时发生的状态,也即体内发生水代谢异常的状态,可引起病理的渗出液及异常分泌等,也可出现发汗排尿的异常。属于中医的“痰饮证”。至于治疗的方法和病症,《伤寒》、《金匮》中就有,而且很具有代表性。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上两条分别论述了狭义的痰饮和微饮的证治,从中可知,苓桂术甘汤中,桂枝辛温通阳,行气化饮,又能化气利水,且能兼平冲降逆,与健脾渗湿,祛痰化饮的茯苓相配,脾得运,阳得升。使水下行而出,一温一利,实为温化渗利之妙用,此正合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此乃中下焦水饮上逆之证治。膀胱气化不行,饮结于下焦,水无去路,胃中之水又不得脾气之转输,故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苦温的白术。崇土制水,健脾气而运化水湿,伍桂枝一药二用,既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温阳化气以利水,表解脾健气化行,因而水湿得去,诸证自消。 病益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论述了益饮的证治,皆属饮溢于肌表,当汗出而不汗出饮邪停留所致,当以汗解,因势利导;前者表重里轻,后者表轻里重。二者治均发散水气,正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麻黄得桂枝发汗力专,以奏利水之功;桂能镇气逆通太阳之阳,使水饮外达,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则肿自消,喘得平。“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翁热如醉状,因腹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此乃是心肾阳气,素虚外寒不重,用小青龙汤更伤心肾之阳,肾气失制,引发冲气妄动,水饮随冲气而上下,治冲气则成当务之急,治以扶阳敛冲,以固肾气。桂枝辛温,通阳化饮扶心肾之阳,平冲降逆,酸温入肝之五味,间接治冲任,故敛散漫浮逆之阳气,潜阳于下敛气归元而养肾补心。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以平冲,这样阳气温通,阴气和调,冲气得平。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现在的教科书中均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五版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认为:“痰饮是一个总的病名,其中又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种。由于总的病名为痰饮,具体辨证中又有痰饮一证,所以前人对痰饮一名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四饮的总称,后者仅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变。”五版《中医内科学》、《简明中医辞典》以及李克光主编的《金匮要略译释》也都持此观点。

水霉相关治疗方法:一.下了敌百虫+盐30度,2天后换水,3天治好了水霉二.把小病鱼捞出来用高锰酸钾泡了泡,放到小缸里放了点黄粉和盐,温度升到32-33°,今天早上看看小鱼,发现溃烂的地方好像结疤了三.七彩治疗水霉的经验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症状鱼的身体上长出白毛。严重时白毛可以将鱼体包围起来。鱼的身体瘦弱游动能力降低。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治疗方法重要的还是预防。只要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1.先用高锰酸钾加少许盐药浴5-10分钟,然后在缸内放盐和黄粉浸泡,逐步换水稀释。2.用100ppm的孔雀石绿药浴20-30分钟,每天二次。3.把病鱼直接浸在200ppm的呋喃西林液里,直至康复。4.每天用3%的盐水浸泡一次,时间约5-10分钟。5.福尔马林25ppm药浴,24小时左右换水100%。6。特灭菌+次甲基蓝溶液+盐()灭菌灵、甲基蓝、鱼爽、万能水等。。。。。。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我先说我养七彩水霉治疗方法。我治自己的彩水霉就2种方法。1。福马加黄粉加盐。同时下,一般来说3~5天治好。水温28度,不特地加温。2。高猛直接对水倒到养缸里,加大氧气,开过滤,色要中等以上,一天后水是黄色,48小时后倒盐到缸里,鱼开始脱水霉,洗过滤棉,要是鱼水霉重就还要重复1~2次,最多7天治好。要是鱼病重倒下的也不要紧,一般地说1天后会站起来。要注意的是不要加温,下盐。怕鱼受不了,要换水前1小时再下盐。几乎不会治死鱼,也不治伤鱼。

血吸虫寄生虫病论文

今天读了一篇关于血吸虫病的文章,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年6-10月份是血吸虫病感染的高发季节,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量人口流动,给血吸虫病的扩散提供了条件,致使这种古老的疾病仍在不断延续。读了这边文章后,我感觉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刻不容缓。 我们知道,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最严重的能导致人死亡。为了预防血吸虫病,让血吸虫病远离我们的生活,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觉首先要向我的家人和邻居们介绍吸血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劝告一些家长们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其次,我感觉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通过身边的所有人将血吸虫的危害,进一步的宣传开来。最后,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血吸虫”,相信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毛骨悚然,十分不舒服。的确,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它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对于零零后的我们,对血吸虫这个疾病可能会比较陌生,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这说明政府在防治血吸虫病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灾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灾区到处是田园荒芜惨不忍睹的惨状。如果想治好一种病,首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防治血吸虫病,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效防治它,就必须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通过互联网,我了解到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只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接触疫水这两点,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觉得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是灭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制定好方案。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写作思路:用科普的方式,写出血吸虫对人类的坏处。

血吸虫,大家听到这个可怕的名字,一定和我一样,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吧。不过确实如此,下面就让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可怕之处吧!血吸虫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水虫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

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很快钻入皮肤在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严重者还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使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听了我的简单介绍之后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吧,不过大家不要惊慌,现在国务院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面对危险的东西我们要机智,不能让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病来困扰我们安定的生活,请大家团结起来吧!

我们先要从自我保护做起,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要安全用水。由于血吸虫病对我们镇江周边区域的危害还不是很大,也不是重点疫区,所以很多镇江市民缺乏这方面的防范意识。

我认为应该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大市口城市客厅、农村、学校、小区也要对市民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血吸虫的危害性。我想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研制出一种密秘武器让血吸虫消失,无法生存。

血吸虫病请你尽快消失吧,不然你就试试我们的厉害,等着瞧。

车大多哦中午的支持谢谢支持

寄生虫血吸虫病论文

今天读了一篇关于血吸虫病的文章,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年6-10月份是血吸虫病感染的高发季节,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量人口流动,给血吸虫病的扩散提供了条件,致使这种古老的疾病仍在不断延续。读了这边文章后,我感觉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刻不容缓。 我们知道,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最严重的能导致人死亡。为了预防血吸虫病,让血吸虫病远离我们的生活,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觉首先要向我的家人和邻居们介绍吸血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劝告一些家长们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其次,我感觉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通过身边的所有人将血吸虫的危害,进一步的宣传开来。最后,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血吸虫”,相信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毛骨悚然,十分不舒服。的确,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它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对于零零后的我们,对血吸虫这个疾病可能会比较陌生,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这说明政府在防治血吸虫病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灾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灾区到处是田园荒芜惨不忍睹的惨状。如果想治好一种病,首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防治血吸虫病,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效防治它,就必须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通过互联网,我了解到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只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接触疫水这两点,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觉得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是灭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制定好方案。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写作思路:用科普的方式,写出血吸虫对人类的坏处。

血吸虫,大家听到这个可怕的名字,一定和我一样,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吧。不过确实如此,下面就让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可怕之处吧!血吸虫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水虫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

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很快钻入皮肤在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严重者还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使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听了我的简单介绍之后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吧,不过大家不要惊慌,现在国务院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面对危险的东西我们要机智,不能让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病来困扰我们安定的生活,请大家团结起来吧!

我们先要从自我保护做起,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要安全用水。由于血吸虫病对我们镇江周边区域的危害还不是很大,也不是重点疫区,所以很多镇江市民缺乏这方面的防范意识。

我认为应该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大市口城市客厅、农村、学校、小区也要对市民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血吸虫的危害性。我想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研制出一种密秘武器让血吸虫消失,无法生存。

血吸虫病请你尽快消失吧,不然你就试试我们的厉害,等着瞧。

车大多哦中午的支持谢谢支持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论文中华

在佛教中,糖尿病被认为是因果报应的一种表现,是由过去生中的业力所致。佛教强调因果报应的理论,即每个人所做的行为都会带来相应的果报,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果报,坏的行为会带来坏的果报。糖尿病通常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过度的压力等。这些生活方式可能是由过去生中的业力所致,因此佛教认为,糖尿病是对过去不良行为的报应。佛教也提倡通过修行和善行来减缓或消除糖尿病的痛苦,例如通过坚持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多做善事、修行禅定等方法,来减少负面的因果报应,改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同时,佛教也强调应该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同情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疾病带来的痛苦。

糖尿病的因果报应是一种迷信,没有科学依据。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病,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遗传因素是指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严重时会导致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生活习惯调整等。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等,饮食控制包括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等,运动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等,生活习惯调整包括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总之,糖尿病的因果报应是一种迷信,没有科学依据。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预防。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生活习惯调整等。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 索引序列
  • 血吸虫病的前世今生论文
  • 水毒病的前世今生论文
  • 血吸虫寄生虫病论文
  • 寄生虫血吸虫病论文
  •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论文中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