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同行评审造假

医学论文同行评审造假

发布时间:

医学论文同行评审造假

人民日报揭造假,考虑下你是不是造假的?

人民日报揭造假: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据统计,这些论文涉及77家单位,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撤稿事件既反映了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更暴露了我国科研诚信文化的长期阙如。

评价体系问题不能掩盖造假的“是非”

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宣布撤销已经发表的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大陆。同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中国作者的论文。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介绍,《肿瘤生物学》杂志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2012—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涉嫌造假的论文。

人民日报揭造假 学术造假根本停不下来造假无下限好心塞(图)

有研究表示,医学论文占全球论文总数一半左右。医学论文产出数量大,但总体质量不高。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成为OA(Open Access,开放获取)论文产出第一大国,但中国作者在声誉较差、影响力较低的OA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巨大。研究指出,2015年,中国在SCI收录OA期刊支付APC(论文处理费)金额名列第一。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说,一些影响力低、不严肃的期刊商业味过重,而我国看重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人民日报揭造假: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据统计,这些论文涉及77家单位,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撤稿事件既反映了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更暴露了我国科研诚信文化的长期阙如。

评价体系问题不能掩盖造假的“是非”

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宣布撤销已经发表的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大陆。同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中国作者的论文。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介绍,《肿瘤生物学》杂志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2012—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涉嫌造假的论文。

有研究表示,医学论文占全球论文总数一半左右。医学论文产出数量大,但总体质量不高。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成为OA(Open Access,开放获取)论文产出第一大国,但中国作者在声誉较差、影响力较低的OA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巨大。研究指出,2015年,中国在SCI收录OA期刊支付APC(论文处理费)金额名列第一。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说,一些影响力低、不严肃的期刊商业味过重,而我国看重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同行评议造假"就是学术造假,论文会被撤销。伪造或操纵同行审议是一种最近比较流行的欺诈方法,操控者伪造众多评审者的马甲和电子邮件,利用这一方法来审议本人递交的论文。审稿人(reviewer)在学术出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行评审系统是为了验证学术工作,帮助提高发表研究的质量。尽管同行评审(peer review)存在很多的争议,但其仍然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研究验证方法,并已经持续使用了大约350年。尽管对同行评审的公正性同样存在争议,但研究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同行评审是科学评价的最佳形式。出版研究协会(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同行评审,科学界就会对科学交流失去控制。”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医学论文同行评议造假

Tumor Biology撤下所刊登的107篇,原因是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因此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实行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也希望行业内的一些人不要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近年来,因为论文造假事件不断地出现,而顶级医院的论文,往往也会备受大家的关注。有一方面,合理的质疑对于某方面而言是件好事,有可能是真的出现问题,才会被人质疑;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有一些媒体或者网站会以此来炒作。这就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下面我对于这件事有几点看法。

一,论文质疑

1,如果我们生病了,或者有什么事情到医院去,经常可以观察到,在医院里面,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准备过去病人服务时,步伐总是匆匆忙忙,为了能够快速到病人的身边,及时得为病人服务。而且医院里,专科医生更忙,有时需要给病人看病,有时会有手术等着他去做,甚至看完病人要及时把病历记录登记在档案里。所以大部分医生忙完,已经非常疲倦,需要休息。所以医生也会被质疑平时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科研研究,其发布的论文遭到质疑,也不是不可能。

2,有些医生为了想升职,有时候医生会被规定需要发表的论文数量达标,会有可能被提拨。会有些急功近利的医生想要通过走捷径来达到目标,不过这样的医生毕竟占少数,但不代表没有。有人出来质疑,会有利于减少这样的现象的发生。医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是必须要严谨的,有些医生也会很认真地对待它,平时会很专心地做学术研究,这样的医生才真正值得被提拔。要是有合理的证据去质疑造假,会有相关部门去调查,若是属实,也会对造假医生做出处置,这未曾不是好事。这样以后,就减少有人走捷径的现象。

3.理性的质疑有利于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医学还在发展中,顶级医院的医生发表的论文是有一定地参考价值的,若是论文有造假的可能,就会误导把该论文作为参考的人,这不利于学术的发展,也能减少这些乱象。

4.有媒体爆料,说中国顶级医院的医生发表的论文中,有存在一图多的问题,但是这个质疑只是猜测,因为并没有官方证实。毕竟之前也出现过有媒体为了吸引流量,而刻意炒作。

二,理性看待质疑

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件事,质疑可以,但是随便不能过于断定别人造假,因为这其中也不乏很多在这一领域兢兢业业做学术研究的医生。我觉得这件事情经过调查,最终会知道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不管是真的造假还是假的造假,通过这次的论文质疑造假,我们也要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进行论文造假,因为这样子对其他人来说不公平,对自己而言也得不偿失。

比分我先!我发给你!!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医学论文造假与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造假"就是学术造假,论文会被撤销。伪造或操纵同行审议是一种最近比较流行的欺诈方法,操控者伪造众多评审者的马甲和电子邮件,利用这一方法来审议本人递交的论文。审稿人(reviewer)在学术出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行评审系统是为了验证学术工作,帮助提高发表研究的质量。尽管同行评审(peer review)存在很多的争议,但其仍然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研究验证方法,并已经持续使用了大约350年。尽管对同行评审的公正性同样存在争议,但研究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同行评审是科学评价的最佳形式。出版研究协会(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同行评审,科学界就会对科学交流失去控制。”

医学论文造假指的是医学论文的内容和结果是假的。同行评议造假指的是投稿时给编辑假的审稿人邮箱(不是审稿人的邮箱,而是投稿人自己注册的邮箱),然后自己伪造同行评议的意见,使得自己的文章被杂志接收。两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

近日,著名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史无前例地决定撤稿《肿瘤生物学》杂志的107篇造假论文,这些论文发表于2012年到2016年之间,全部来自中国学者之手。

4月23日,网易新闻找到了被曝光的107篇造假论文,并将全部524名涉嫌造假的中国医生姓名、论文、供职机构以及所在科室公之于众。

从目前已公布的信息可知,这107篇被退回的中国医学论文,涉嫌的造假手段相当恶劣。他们利用杂志评审制度的漏洞,向《肿瘤生物学》的编辑推荐了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作为自己论文的审核人,即同行评审;然后伪造了这些评审的邮件地址,最后假冒专家表扬并通过了自己的论文。

这将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论文造假中文名单,里面包含了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身影。

网友评论:临床大夫哪有时间写论文,典型的逼良为娼!

网友评论:医学院教授和临床大夫的确应该区别对待。就像你不能用计算机教授的标准要求写代码的工程师。

网友评论:首先,这种东西国内外都有。其次,临床医生必须有论文才能升职,这种政策本来就不合理。被捅出来的绝对只是冰山一角

网友评论:别特码扯什么医院评职称要论文,学术不造假不是要你命,更不是断你活路,为评职称就敢学术造假,保不住底线,这种人面对病人,面对误诊,面对医疗事故就该伪造病历!因为底线没有了,没什么可狡辩的。

网友评论:名医,专家这种东西,不就是靠着这些堆出来的,兢兢业业工作的很多医生却没得到相应的荣誉

网友评论:一两个人造假是品德问题,大多数人造假,那是体制问题。

网友评论:在外行人看来撤稿是一件特丢人显眼的事儿,其实不一定。撤稿原因很多,学术不端只是其中之一。我觉得中国科协做得很对,这不是包庇中国医生,这是加强沟通的途径。因为可能有些医生是完全依靠枪手公司投稿,属于学术不端。但更有可能是其研究是真实的,但中国人英文较差,需要英文润色,改为比较地道的英文。这时候润色公司会帮助代投,会收取费用。代投时动起了歪脑筋,伪造了同行评议意见。 这都是枪手公司的常见手法。同行评议里有推荐审稿人的选项,审稿人是真的,邮箱是假的。利用假邮箱发回假的评议意见。而杂志社应该想到规则的漏洞,中国科协与其交涉,希望其整改和加强沟通,这种做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一定要了解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如果有人因为这事儿就否定医学科研,就鼓吹临床医生只能看病,不能做科研,那就以偏概全了。临床的发展无一不是得益于医学科研。现在是如何搞好临床科研的问题,包括如何正确投稿的问题,而不是否定临床科研的问题。

近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还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524名医生论文造假被撤稿,其中不乏著名医师傅,那么把命交给他们放心吗?肯定是不放心,但是如果是真的整体都是这样的话也只能先感慨下了,因为在中国,假鸡蛋,假盐甚至山寨饮料等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那么我们也唯有深叹一口气了。

现在医院可谓是越建越多,但是真正专业的,能让大家满意又有几家呢?随便挂个牌子就说自己是主任,是专家了,但是实际上呢水平多少自己心里最清楚。现在我们都说看病难,为啥?因为交钱要等,排号要等,甚至是拿结果也要等,所以我们都在一个等待中度过的,而见到医生也都是基本上几句话就完了,甚至有些医生可以看出结果,却偏偏要让你做这个检查做那个检查,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拿到提出,才能拿到高工资。

现在我们生病了唯一相信的也就是医院了,如果医院里都能爆出这么多不专业的人来,无疑是往我们这些看病难的人心窝子上又捅了一刀,还能好好看病吗?我们是不是要自学来保命呢?但是这种想法是有点过激的,但是还很希望有更多专业的人员加入到医生这个行业。

医学论文同行评审

在期刊或书籍的出版者而言,文章审核人员选取的任务典型地是落在编辑的身上。招募评审人员是一种政治艺术,因为评审为无给职,且会在评审他们主要的工作上头占用相当多的时间,比如他们的研究工作。不同形式的审查依据评审所使用的手法,同行评审可以是严苛的,不过不会非常严厉的。最近挪威科学家约翰·苏得博在柳叶刀医学期刊发表了不实的文章。他本人目前也正在接受调查。以一例来说明在学术出版上因欠缺同行评审的机制以致造成不好收拾的窘境,这就是纽约大学物理教授亚兰·索卡所登在期刊Social Text(社会论文期刊)上的文章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解释学)。结果咱们知道由"索卡"所投送出版的文章本身就是一件恶作剧,也是所谓的索卡事件。

同行评审(Peer review,在某些学术领域亦称 Refereeing, 为一种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让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来加以评审)。在出版单位主要以同行评审的方法来选择与筛选所投送的稿件录取与否,再而资金提供的单位,也是以同行评审的方式来决定研究奖助金是否授予。

“同行评审”是国际流行的期刊审查程序,即把一篇学术著作交由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加以评审,使之符合一般的科学与学科领域的标准。几乎所有知名期刊都采用“同行评审”

的方式来确保论文的质量,并作为决定稿件录取的重要参考。在一些期刊,评审专家可以由作者本人推荐。

同行评审的程序主要针对的是让作者的著作使之符合一般的科学与学科领域的标准。在许多领域著作的出版或者研究奖金的颁发,如果没有以同行评审的方式来进行就可能比较会遭人物议。

同行评审机制被许多国家视为科研发表的重点,几乎所有的知名期刊都采用同行评审,他们相信透过同行评审可以确保科研发表的质量。

同行评审的其中一个理由是在复杂的工作中难以单凭个别作者或单一研究团队的力量来指出当中所有错误及瑕疵。这不是因为缺憾彷如海底针,而是对于新的兼收并蓄的知识产品来说,某些专家能够发掘改进的机会。因此向他人展示作品能够更容易曝露弱点,获得建议及鼓励而最终得到修正。保持审阅人和被审阅人的身分双向隐密及独立能够有效防止在财政及出版上发生结党营私的问题,以求尽可能诚实的意见与批评。

另外,由于评审人通常都是文章所涉领域里挑选出的专家,同行评审被视为学术研究和创立可靠学识的关键。文章发表后面向的学术界读者只是某个有限领域的专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同行评审来保证文章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然后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进行后续或相关的研究活动。因此,如果作者被发现在文章中造假,通常视为重大丑闻,因为许多其他研究者,以及该研究领域本身,已经依赖于这项研究的结果。

一般三个。SCI是每一位医学科研工作者向国际展示学术成果的最佳平台。根据目前国际SCI论文的内容性质,有下列分类:(1)原创性研究(OriginalResearchArticle);(2)综述(Review);(3)约稿(Invitedarticle,editorial,commentary);(4)荟萃分析(Meta-analysis);(5)病例报告(CaseReport);(6)给编辑的信(LettertotheEditor)。写作时的要求:1.原创内容SCI论文的原创是基本的学术道德,SCI期刊虽不会过多提出要求作者的原创性,但保证原创是SCI发表的根本要素之一。有原创性才有更深的学术交流价值。2.新颖创新毫无创新点的论文是不会被任何一家SCI期刊杂志收录的,因为这不利于SCI期刊杂志的长期发表。对此,我们可以用新思维理论或方法对前人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新的结论。采用新技术,新仪器,新试剂做实验,取得新资料。对新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新概念。在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理论。让创新贯穿科研工作的始终。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医学论文虚假同行评议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同行评议造假"就是学术造假,论文会被撤销。伪造或操纵同行审议是一种最近比较流行的欺诈方法,操控者伪造众多评审者的马甲和电子邮件,利用这一方法来审议本人递交的论文。审稿人(reviewer)在学术出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行评审系统是为了验证学术工作,帮助提高发表研究的质量。尽管同行评审(peer review)存在很多的争议,但其仍然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研究验证方法,并已经持续使用了大约350年。尽管对同行评审的公正性同样存在争议,但研究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同行评审是科学评价的最佳形式。出版研究协会(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同行评审,科学界就会对科学交流失去控制。”

医学论文造假指的是医学论文的内容和结果是假的。同行评议造假指的是投稿时给编辑假的审稿人邮箱(不是审稿人的邮箱,而是投稿人自己注册的邮箱),然后自己伪造同行评议的意见,使得自己的文章被杂志接收。两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

近日,著名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史无前例地决定撤稿《肿瘤生物学》杂志的107篇造假论文,这些论文发表于2012年到2016年之间,全部来自中国学者之手。

4月23日,网易新闻找到了被曝光的107篇造假论文,并将全部524名涉嫌造假的中国医生姓名、论文、供职机构以及所在科室公之于众。

从目前已公布的信息可知,这107篇被退回的中国医学论文,涉嫌的造假手段相当恶劣。他们利用杂志评审制度的漏洞,向《肿瘤生物学》的编辑推荐了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作为自己论文的审核人,即同行评审;然后伪造了这些评审的邮件地址,最后假冒专家表扬并通过了自己的论文。

这将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论文造假中文名单,里面包含了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身影。

网友评论:临床大夫哪有时间写论文,典型的逼良为娼!

网友评论:医学院教授和临床大夫的确应该区别对待。就像你不能用计算机教授的标准要求写代码的工程师。

网友评论:首先,这种东西国内外都有。其次,临床医生必须有论文才能升职,这种政策本来就不合理。被捅出来的绝对只是冰山一角

网友评论:别特码扯什么医院评职称要论文,学术不造假不是要你命,更不是断你活路,为评职称就敢学术造假,保不住底线,这种人面对病人,面对误诊,面对医疗事故就该伪造病历!因为底线没有了,没什么可狡辩的。

网友评论:名医,专家这种东西,不就是靠着这些堆出来的,兢兢业业工作的很多医生却没得到相应的荣誉

网友评论:一两个人造假是品德问题,大多数人造假,那是体制问题。

网友评论:在外行人看来撤稿是一件特丢人显眼的事儿,其实不一定。撤稿原因很多,学术不端只是其中之一。我觉得中国科协做得很对,这不是包庇中国医生,这是加强沟通的途径。因为可能有些医生是完全依靠枪手公司投稿,属于学术不端。但更有可能是其研究是真实的,但中国人英文较差,需要英文润色,改为比较地道的英文。这时候润色公司会帮助代投,会收取费用。代投时动起了歪脑筋,伪造了同行评议意见。 这都是枪手公司的常见手法。同行评议里有推荐审稿人的选项,审稿人是真的,邮箱是假的。利用假邮箱发回假的评议意见。而杂志社应该想到规则的漏洞,中国科协与其交涉,希望其整改和加强沟通,这种做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一定要了解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如果有人因为这事儿就否定医学科研,就鼓吹临床医生只能看病,不能做科研,那就以偏概全了。临床的发展无一不是得益于医学科研。现在是如何搞好临床科研的问题,包括如何正确投稿的问题,而不是否定临床科研的问题。

  • 索引序列
  • 医学论文同行评审造假
  • 医学论文同行评议造假
  • 医学论文造假与同行评议
  • 医学论文同行评审
  • 医学论文虚假同行评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