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水貂真菌病论文

水貂真菌病论文

发布时间:

水貂真菌病论文

狐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螨病;另一种是真菌病。螨病在全身部位都可感染,外观除脱毛外,病变部呈灰白色,并有大量的皮屑脱落。病狐表现剧烈痛痒,病变部因啃咬和摩擦而出血,开成厚的痂皮,病变部形状不规则;真菌感染痒感轻微,病变部多呈界限明显的圆形癣斑,痂皮脱落后呈现鲜红色,湿润,表面呈糜烂样并常带有残毛。如采集病料处理后用显微镜检查,两者更易区别。 对螨病的治疗使用阿维菌素(虫克星)是首选药,一般每千克体重按毫升颈部皮下注射,隔7日1次,连用3次即可治愈。但近几年从治疗效果来看,狐对阿维菌素有产生抗药性的倾向。因此,剂量可考虑稍加大,如按每千克体重—毫升使用,隔5日1次,效果较为显著。由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通灭治疗螨病比阿维菌素效果明显,且毒性小,一般使用1-2次即可治愈。发现病狐后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治愈后应对污染的笼舍用火焰彻底消毒,地面撒以生石灰消毒。如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将会出现重复感染。 真菌感染用阿维菌素治疗无效。口服灰黄霉素效果好,外用药如制霉菌素、克霉唑都为首选药。

螨虫病是毛皮动物皮肤病之一,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目前在国内各毛皮动物饲养场流行相当广泛,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同时也是附红细胞体传播的媒介。【临床主要症状】1、病变部位首先掉毛,皮肤增厚红斑皮、鳞屑。2、痒感,病兽用爪激烈抓挠病变部位。3、病兽逐渐消瘦。4、抓伤部位常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炎症反应。5、病变多在面部、背部、腹部、四肢、爪背面发生。6、病变部位形状不规则。【诊断】1、依据临床主要症状可基本确诊。2、采集病料检验很容易做出定性诊断。【治疗】1、多拉菌素(通灭),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隔7天1次。2、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每隔7天1次。3、复合B2ml,每日1次;强力解毒敏2ml,每日1次,连用3天。因端病能引起皮肤炎症和皮肤过敏反应,因此以上治疗结合使用地塞米松和抗生素效果更佳,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养殖水貂不会过敏 有可能是寄生虫 不建意 皮下注射治疗

当心,这是真菌病,必须立即隔离,没什么治疗价值,它住过的笼具产箱必须彻底火烧消毒,笼底粪便彻底清理!!!!;你若想治疗可以用特比萘芬喷雾剂,喷一下,配合复合VB口服,但是一定要隔离!!!!有的传染人

水貂真菌病论文摘要

头抖有多久了啊

真菌皮肤病指凡能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

水貂总是摇头可能是水貂隐球菌病,隐球菌病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条件性、全身性真菌感染,本病原发于鼻腔、鼻旁组织或肺,并可扩散至皮肤、眼或中枢神经系统。狐、貉、貂、犬等均易感。(一)病原 病原菌为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圆形酵母真菌,在体内外的形态一致。在营养缺乏的培养基内不产生菌丝,也无子囊孢子,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12微 米,行出芽繁殖,菌体常围绕宽的荚膜。用苏木素伊红及PAS染色时,荚膜不着色;用美蓝染色,菌体呈异染紫色;用阿新兰染色呈蓝色,用黏蛋白卡红染色时则 呈红色。 鸽子是最重要的新生隐球菌传播媒介。阳光直射或直接暴露于土壤中可杀灭菌体。 菌体通过吸人,进入鼻,小的菌体可直接进入气管和肺脏,可通过直接扩散或血液传播发生转移,进入机体的其他器官。(二)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脑神经系统和鼻窦,肺部感染也常见,但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 此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为上呼吸道、皮肤、眼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为神志不清,呕吐不止;有的精神错乱,摇头摇尾,不停旋转;有的行为异常,运动失 调;有的感觉过敏,视觉障碍。肺部受侵害时,连声咳嗽,鼻腔流出浆液性、脓性或出血性鼻漏,鼻和鼻窦旁有囊状病灶,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病貂还出现弱视, 抽搐,甚至意识障碍,少数病例出现隐性肺炎症状。(三)病理解剖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常见于脑部冠状切面的灰质部分,可有许多小囊状灶,并可见有光泽而增厚的脑膜。如细胞反应明显,则脑膜与皮质粘着,部分病例的脑膜及脑 实质出现肿瘤样肉芽肿,蛛网膜下腔有黏液性渗出物。肺部病变可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以至广泛纤维化,在肺纤维性干酪样结节内可见到坏死灶。(四)诊断 本病除检查临床症状外,主要靠实验室诊断来确诊。1、直接涂片镜检 取脑脊液、脓汁、痰、粪、尿、血、胸水和病变组织涂片,加一滴墨汁染色,盖上盖玻片。镜下检查可见圆形壁厚,菌体直径4~12微米。外围有一透明光厚膜,孢子出芽,孢子有一较大的发光颗粒的真菌,即可确诊。2、真菌培养 将病料接种于葡萄糖蛋白琼脂培养基上,在室温或37℃下培养2~5天,即可生长。菌落为酵母型,初为乳白色细菌样菌落,呈不规则圆形,表面有蜡样光泽,以厚菌落增厚,由乳白色奶油色转变为橘黄色,表面逐渐发生皱褶或放射状沟纹。3、接种动物 以小白鼠最敏感。将病料悬液或培养物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尾静脉或颅内,小白鼠在2~8周内死亡。从病料取样可检出本菌。 4.血清学试验 补体结合反应、凝集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可用于本病诊断。(五)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外伤。发现病貂立即隔离。可选用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克霉唑、酮康唑、益康唑等治疗。体表病灶可用外科的办法彻底根除病变组织,以防复发。侵害大脑、脑脊髓的病例,多以死亡告终。

兽医专业是指从事防治动物疾病的行业或人。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兽医毕业论文题目,供广大学子参考!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式的建立和应用2、草分枝杆菌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3、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效果分析5、大连地区麻鸡呼吸道病多病原检测分析6、高职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7、鸡霉菌毒素中毒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8、羊小反刍兽疫及其综合防治9、水貂源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10、关于当前新疆肉羊养殖业发展中兽医工作的几点建议11、鸡毒霉形体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12、巴里坤县羊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13、农区肉羊集约化养殖防疫体系的建立14、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注意事项15、且末县肉羊饲养场疫病防疫要求16、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17、浅谈兽药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及对策18、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19、兽医实验室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20、浅谈奶牛乳滞及其防治21、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22、云南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原因及控制结果调查23、孔雀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24、不同禽源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比较25、盘县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26、瓮安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调查27、黔东南州狂犬病防控知识调查28、种养间循环模式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9、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0、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31、动物治疗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分析32、浅析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3、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34、平武县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5、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36、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37、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8、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和措施39、动物疫病防治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40、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41、兽用抗生素的应用及监管对策42、乡镇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之弊端43、在基层工作中提高兽药标准品对照品管理办法的建议44、兽医临床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45、畜禽疾病诊治中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46、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47、畜牧养殖动物疾病控防技术措施研究48、中兽医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分析49、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分析50、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51、新疆南疆牛乳头状瘤病毒鉴定与基因分型52、牛结核分枝杆菌株快速培养方法的对比53、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4、农村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设及完善建议略述55、关于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研究56、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反思57、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58、麻疹病毒属病毒反向遗传研究概况59、云木香根提取物在控制鸡粪臭味的应用研究

水貂真菌病论文选题

药学论文选题(一)

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药学论文选题(二)

1.褪黑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临床常用降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3.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4.抗大肠杆菌的中草药研究进展

5.左咪唑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6.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7.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探讨

8.浅谈药理学创新课堂教学

9.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0.黄连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11.绿原酸药理学研究进展

12.槲皮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13.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14.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15.中草药抗真菌研究新进展

药学论文选题(三)

1. 氨基胍对蛋白糖基化大鼠模型的作用

2. 氧化应激实验模型的建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3.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测试平衡透析法的优化

4. 小鼠白内障模型晶体和血浆中谷胱甘肽的测定

5.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6. 丹参的化学成份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7. 红丝线草对高脂高糖诱致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8.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的降血糖活性研究

9. 中药猴耳环的抗炎作用研究

10. 四君子汤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1. 龙葵总碱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12. 灵芝化学成分研究

13.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14. 中药溪黄草的物质基础研究

15. TMXY注射液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16. 龙葵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真菌皮肤病指凡能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快来参考开题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题目:

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姓名: xx 学号: xxxx

年级: xxx 专业: 植物保护

指导教师:姓名 xxx 职称 教授

学科 植物病理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20XX年x月x日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菌寄生(Mycoparasitism)是发生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一种寄生方式,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真菌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生物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利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作为研究的模式系统来揭示生物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李多川(Li,1996)先生发现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菌寄生关系以来,我们实验室试图通过研究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来建立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模式系统,从而揭示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串珠镰刀菌的一种重寄生真菌,该菌是一种接触性活体重寄生菌,离体试验发现其分生孢子只有在串珠镰刀菌细胞壁提取物刺激下才能萌发。这说明两者之间的重寄生关系是建立在二者识别与互作的分子机制上的(Li,2004)。在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相互作用过程中,几丁质酶、蛋白酶等细胞壁裂解酶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蛋白酶在木霉属菌寄生真菌中的功能已经得到初步证明,而纤细齿梗孢的蛋白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克隆纤细齿梗孢蛋白酶编码基因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重寄生真菌和寄主识别和互作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李多川教授分离得到的一种活体营养接触型菌寄生真菌[1~3],其寄主包括Fusarium moniliformeAlternaria alternata等。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努力以其为基础研究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渐渐认识到真菌细胞壁蛋白在细胞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胞壁蛋白研究已经成为生物间相互识别机制研究的热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实验室成功分离纯化了纤细齿梗孢的寄主之一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上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凝集素,并初步证明其在和孢子吸附过程中起到识别因子的作用[4]。近年来,菌寄生真菌细胞壁裂解蛋白酶在菌寄生过程中的作用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克隆和表达菌寄生真菌的蛋白酶编码基因变得很有意义。本研究试图以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tenellum)作为研究材料克隆了其蛋白酶基因。根据氨基酸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然后采用RT-PCR和RACE是一个较为快速、简单和高效的方法。本实验根据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通过RT-PCR及RACE-PCR的方法,克隆了蛋白酶的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为后续试验打下了基础。

由于Olpitrichum tenellum在离开寄主的人工培养基中很难生长,纯化其蛋白酶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得到蛋白,进一步研究其性质,从而搞清楚其在重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构建遗传工程菌株,人们可以较容易地使各种各样的天然酶的基因在微生物系统中高效表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天然酶源的依赖。

基因工程的表达系统有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两大类。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了解最深入,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表达系统。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目标基因表达水平高、培养周期短、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基因表达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具[5]。

Pichia pastoris基因表达系统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基本成为较完善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具有易于高密度发酵,表达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能使产物有效分泌并适当糖基化,培养方便经济等特点。利用强效可调控启动子AOX1,已高效表达了HBsAg、TNF、EGF、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工程抗体等多种外源基因[6],证实该系统是高效、实用、简便,能提高表达量并保持产物生物学活性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系统在生物工程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更多外源基因在该系统的高效表达,提供更为广泛的基因工程产品[7]。

我们已经分离到蛋白酶的编码基因,本研究中将该基因的去掉信号肽序列的正确阅读框融合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上,分别转化 BL21及Pichia pastoris GSxx5,以期在这些菌株中有效表达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从而为以后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1 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37~65.

2 21.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5:345~347.

3 .李多川,沈崇尧.1997.菌寄生菌物与寄主菌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西北农业学报,6:94~98.

4 张成省,李多川,孔凡玉.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凝集素的纯化与特性研究.植物病理学报,35(2):141~147.

5 .xx.何诚,朱运松.1998.甲醇营养型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生物工程进展,18:7~xx.

6 彭毅,杨希才,康良仪.2000.影响甲醇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生物技术通报,4:33~36.

7 韩雪清,刘湘涛,尹双.2003.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微生物学杂志,3:35~40.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1、研究内容:

本课题选择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做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研究的目标:

克隆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3、研究方法:

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接种到LB培养基上,培养14个小时后,收集菌丝,然后采用总Trizol法提取RNA。再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到大量的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并根据同源性进行分类,分别设计兼并引物。再通过RT-PCR、3’-RACE、5’-RACE获得全长cDNA、DNA克隆,并将其连接到载体上,然后采用电击法将将重组质粒转入到全长cDNA、DNA克隆中,通过透析纯化蛋白酶,最后研究其特性。

四、研究进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 。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

五、技术路线:

收集菌丝

总RNA提取

同源序列 设计引物

特性研究

RT-PCR、

3’-RACE、5’-RACE

纯化表达产物

全长cDNA、DNA克隆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完成实验的1%。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完成实验的50%。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完成实验的95%。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完成100%。

五、导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六、专业意见

专业主任签字:

20xx 年 月 日

七、学院意见

学院(章): 负责人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摘要:

针对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对策: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整合实验模块,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和时间安排的调整,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植物保护论文

目前,国内外很多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均开设了昆虫研究法和植病研究法课程。为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浙江农林大学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将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合并成一门植物保护研究法课程。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是植物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植物保护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培养植物保护研究常规操作能力,以及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整理资料、总结归纳和论文撰写的能力。笔者分析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内容,并总结了改革成效。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灌输式”“填鸭式”,学生在2个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就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中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依葫芦画瓢,实验完成后,又按照统一的模式填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需独立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创新能力了。因此,很难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虽然这种传统实验模式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认可、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和学生很轻松愉快地就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立即显现。学生缺乏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缺乏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有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只是简单地把这3门课的实验合在一起上,并没有把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昆虫实验时,指导教师一般是教授昆虫学科的教师;而在进行植病实验时,则由讲授植病学科的教师指导。这样的实验模式难以使植物病虫害系统联系起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不利于掌握该专业的系统知识和技能。

实验考核不科学以往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报告,而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学生递交的实验报告只是把实验大纲(包括实验口的、原理、仪器与试剂、内容及方法)原文不动地抄一遍,实验结果更是千篇一律,这样实验就变成了预演过程,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思考,不利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离了实验课教学的初衷。同时,还会导致每位学生的实验成绩差异微乎其微,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教学改革内容

重视教学环节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用具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实验教辅人员提前准备,导致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和管理,一方面提高了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全面了解,获得整个科研实践过程的训练,从而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做到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实施实验计划。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科学分析。一日_发现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其重新做实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不能有半l从虚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该项口分别以某种农作物病虫害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执行各项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负责答疑和提供技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分组、调查、取样、鉴定、查阅资料、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和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步骤,不仅可以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结构将整个实验课程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实验:分别以某个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贯穿整个课程。将口前昆虫研究法的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人工饲养技术、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昆虫生理生化研究方法、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法5个实验和植病研究法的植物病害调查、植物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植物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植物病原真菌遗传转化技术和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技术5个实验合并成1个综合性大实验,将植物病虫害研究以故事的形式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田间实际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整个实验就是以具体的作物病虫害发生为时间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只有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才能很好地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实验报告千篇一律的`现象。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实验课成绩一方面是对学生实验完成好坏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为了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实验成绩除实验报告和考勤成绩外,应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结果记录规范性量化纳入成绩考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量化后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对那些既有独立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适当给予创新学分。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是否打扫卫生、是否清洗实验器材等,这些看似小问题,但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做得好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加分。

3.改革成效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学生能在同一时间完成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3门实验课程,体现了实验课程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这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强调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切身体会到所学专业的意义。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模式具有系统化和整体化特点,同时涉及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农药研究法等相关学科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病虫害的认知及其防治等问题的处理上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咨询专业教师、综合分析之后,拟定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

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3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加强了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因此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操作技术、实践应用和协调能力都需要提升。所以,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起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完善专业实践体系,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出现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4.结语

植物保护研究法在植物保护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以往的真菌皮肤病治疗单独考虑到了病原本身致病因素,而忽视了真菌致病的感染学机理,即机体与病原双方面的问题。以往的治疗,多是单独针对真菌使用抑菌或杀菌药物,并未针对改善皮肤抵抗力而采取措施,所以往往在一个疗程之后,表面上病变部位恢复健康;实际上当停药后或真菌产生抗药性之后,复发的几率较高。应采取抗菌消炎与改善皮肤抵抗力与营养状况等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在皮肤温度,学些循环,营养供应,免疫功能均得到改进后,增强皮肤抵抗力。同时,在药物作用下,降低皮肤致病菌的活性,逐渐由药物抗真菌转变为皮肤自身防御真菌,从而建立广泛,长期的皮肤免疫系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本病的复发。改善皮肤营养状况,主要是提升皮肤温度改善血液循环不充足的全身营养的吸收与供应。

水貂真菌病论文题目

利用植物促生菌(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 1973 ) ,以改善植物生长在盐碱土壤的植物修复

使用细菌和真菌提高植物在盐碱土壤的生长

真菌皮肤病指凡能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快来参考开题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题目:

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姓名: xx 学号: xxxx

年级: xxx 专业: 植物保护

指导教师:姓名 xxx 职称 教授

学科 植物病理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20XX年x月x日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菌寄生(Mycoparasitism)是发生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一种寄生方式,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真菌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生物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利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作为研究的模式系统来揭示生物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李多川(Li,1996)先生发现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菌寄生关系以来,我们实验室试图通过研究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来建立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模式系统,从而揭示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串珠镰刀菌的一种重寄生真菌,该菌是一种接触性活体重寄生菌,离体试验发现其分生孢子只有在串珠镰刀菌细胞壁提取物刺激下才能萌发。这说明两者之间的重寄生关系是建立在二者识别与互作的分子机制上的(Li,2004)。在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相互作用过程中,几丁质酶、蛋白酶等细胞壁裂解酶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蛋白酶在木霉属菌寄生真菌中的功能已经得到初步证明,而纤细齿梗孢的蛋白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克隆纤细齿梗孢蛋白酶编码基因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重寄生真菌和寄主识别和互作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李多川教授分离得到的一种活体营养接触型菌寄生真菌[1~3],其寄主包括Fusarium moniliformeAlternaria alternata等。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努力以其为基础研究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渐渐认识到真菌细胞壁蛋白在细胞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胞壁蛋白研究已经成为生物间相互识别机制研究的热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实验室成功分离纯化了纤细齿梗孢的寄主之一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上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凝集素,并初步证明其在和孢子吸附过程中起到识别因子的作用[4]。近年来,菌寄生真菌细胞壁裂解蛋白酶在菌寄生过程中的作用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克隆和表达菌寄生真菌的蛋白酶编码基因变得很有意义。本研究试图以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tenellum)作为研究材料克隆了其蛋白酶基因。根据氨基酸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然后采用RT-PCR和RACE是一个较为快速、简单和高效的方法。本实验根据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通过RT-PCR及RACE-PCR的方法,克隆了蛋白酶的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为后续试验打下了基础。

由于Olpitrichum tenellum在离开寄主的人工培养基中很难生长,纯化其蛋白酶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得到蛋白,进一步研究其性质,从而搞清楚其在重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构建遗传工程菌株,人们可以较容易地使各种各样的天然酶的基因在微生物系统中高效表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天然酶源的依赖。

基因工程的表达系统有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两大类。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了解最深入,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表达系统。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目标基因表达水平高、培养周期短、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基因表达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具[5]。

Pichia pastoris基因表达系统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基本成为较完善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具有易于高密度发酵,表达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能使产物有效分泌并适当糖基化,培养方便经济等特点。利用强效可调控启动子AOX1,已高效表达了HBsAg、TNF、EGF、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工程抗体等多种外源基因[6],证实该系统是高效、实用、简便,能提高表达量并保持产物生物学活性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系统在生物工程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更多外源基因在该系统的高效表达,提供更为广泛的基因工程产品[7]。

我们已经分离到蛋白酶的编码基因,本研究中将该基因的去掉信号肽序列的正确阅读框融合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上,分别转化 BL21及Pichia pastoris GSxx5,以期在这些菌株中有效表达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从而为以后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1 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37~65.

2 21.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5:345~347.

3 .李多川,沈崇尧.1997.菌寄生菌物与寄主菌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西北农业学报,6:94~98.

4 张成省,李多川,孔凡玉.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凝集素的纯化与特性研究.植物病理学报,35(2):141~147.

5 .xx.何诚,朱运松.1998.甲醇营养型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生物工程进展,18:7~xx.

6 彭毅,杨希才,康良仪.2000.影响甲醇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生物技术通报,4:33~36.

7 韩雪清,刘湘涛,尹双.2003.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微生物学杂志,3:35~40.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1、研究内容:

本课题选择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做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研究的目标:

克隆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3、研究方法:

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接种到LB培养基上,培养14个小时后,收集菌丝,然后采用总Trizol法提取RNA。再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到大量的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并根据同源性进行分类,分别设计兼并引物。再通过RT-PCR、3’-RACE、5’-RACE获得全长cDNA、DNA克隆,并将其连接到载体上,然后采用电击法将将重组质粒转入到全长cDNA、DNA克隆中,通过透析纯化蛋白酶,最后研究其特性。

四、研究进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 。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

五、技术路线:

收集菌丝

总RNA提取

同源序列 设计引物

特性研究

RT-PCR、

3’-RACE、5’-RACE

纯化表达产物

全长cDNA、DNA克隆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完成实验的1%。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完成实验的50%。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完成实验的95%。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完成100%。

五、导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六、专业意见

专业主任签字:

20xx 年 月 日

七、学院意见

学院(章): 负责人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摘要:

针对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对策: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整合实验模块,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和时间安排的调整,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植物保护论文

目前,国内外很多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均开设了昆虫研究法和植病研究法课程。为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浙江农林大学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将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合并成一门植物保护研究法课程。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是植物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植物保护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培养植物保护研究常规操作能力,以及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整理资料、总结归纳和论文撰写的能力。笔者分析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内容,并总结了改革成效。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灌输式”“填鸭式”,学生在2个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就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中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依葫芦画瓢,实验完成后,又按照统一的模式填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需独立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创新能力了。因此,很难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虽然这种传统实验模式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认可、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和学生很轻松愉快地就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立即显现。学生缺乏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缺乏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有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只是简单地把这3门课的实验合在一起上,并没有把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昆虫实验时,指导教师一般是教授昆虫学科的教师;而在进行植病实验时,则由讲授植病学科的教师指导。这样的实验模式难以使植物病虫害系统联系起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不利于掌握该专业的系统知识和技能。

实验考核不科学以往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报告,而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学生递交的实验报告只是把实验大纲(包括实验口的、原理、仪器与试剂、内容及方法)原文不动地抄一遍,实验结果更是千篇一律,这样实验就变成了预演过程,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思考,不利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离了实验课教学的初衷。同时,还会导致每位学生的实验成绩差异微乎其微,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教学改革内容

重视教学环节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用具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实验教辅人员提前准备,导致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和管理,一方面提高了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全面了解,获得整个科研实践过程的训练,从而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做到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实施实验计划。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科学分析。一日_发现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其重新做实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不能有半l从虚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该项口分别以某种农作物病虫害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执行各项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负责答疑和提供技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分组、调查、取样、鉴定、查阅资料、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和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步骤,不仅可以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结构将整个实验课程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实验:分别以某个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贯穿整个课程。将口前昆虫研究法的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人工饲养技术、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昆虫生理生化研究方法、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法5个实验和植病研究法的植物病害调查、植物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植物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植物病原真菌遗传转化技术和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技术5个实验合并成1个综合性大实验,将植物病虫害研究以故事的形式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田间实际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整个实验就是以具体的作物病虫害发生为时间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只有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才能很好地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实验报告千篇一律的`现象。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实验课成绩一方面是对学生实验完成好坏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为了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实验成绩除实验报告和考勤成绩外,应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结果记录规范性量化纳入成绩考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量化后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对那些既有独立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适当给予创新学分。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是否打扫卫生、是否清洗实验器材等,这些看似小问题,但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做得好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加分。

3.改革成效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学生能在同一时间完成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3门实验课程,体现了实验课程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这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强调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切身体会到所学专业的意义。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模式具有系统化和整体化特点,同时涉及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农药研究法等相关学科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病虫害的认知及其防治等问题的处理上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咨询专业教师、综合分析之后,拟定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

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3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加强了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因此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操作技术、实践应用和协调能力都需要提升。所以,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起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完善专业实践体系,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出现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4.结语

植物保护研究法在植物保护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水貂真菌病论文选题意义

论文选题意义可以这样写:

1.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重点在于表示明白论文选题的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者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

2.在相关的选题相关领域进行搜索,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需要去修改和补充的。对选题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

3.进入实战的部分,简单讲述一下该课题的起源和发展情况,接着阐明选题需要重点去解决哪些问题,也就是讨论的范围。

4.最后对你的选题进行价值性评估,说明这篇论文对理论产生哪些实质的推动作用,有什么指导的意义。

论文的选题背景是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所以你要进行研究、点题。切记要围绕大环境-聚焦论文内容-凝练问题脉络来写研究背景。文字描述切忌空、虚、泛,要让人一读觉得确实要进行研究。在阐述背景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数据来体现,会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更加具有说服力。选题的社会大环境如何【可利用国家数据网站发布的数据做支撑】、选题的行业环境如何【可以利用行业报告数据做支撑】;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论点,表达出改选题研究的必要性。

犬猫皮肤病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明确犬猫的皮肤病的疾病类型是皮肤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与国外犬猫真菌病的研究和国内人医真菌皮肤病的研究相比,国内犬猫皮肤真菌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治疗的针对性不强,加强对犬猫皮肤真菌病及药敏试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在我们生活中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是在研究生物学方面,他们是可以研究出不同真菌的构造的。

真菌的准性生殖(paraSexu丿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贵之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最后形成遗传物质 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在于,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的单倍体化。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物质重组和发生单倍体。而准性生殖是通过二倍体细胞核的有丝分裂交换进行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通过发生非整倍体后不时丢失染色体来实现单倍体化的半知菌是一类未发现有性生殖的真菌。其中有些是以准性生殖的形式起着类似一般有性生植的作用。准性生殖对于没有有性生殖的半知菌的遗传重组具有重要意义真菌生活史的含义及生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无性繁殖阶段的特点及其与植物病害蔓延的关系真菌的生活史(1ifecycI指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真菌的无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通常在营养生长后期有性生殖发生有性孢子,最后又发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例如。有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经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进行无性繁殖,又产生了无性孢子,这就是真菌的一个完整生活是无性阶段。适宜的条件下,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的时间较短,发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对植物病害的传达,蔓延作用很大。大多数真菌的个休很小。种类很多,通常需要在显微镜下才干看清楚。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广。已描述的约10万个种,淡水、海水、土壤以及地面的各种物体上都有真菌存在真菌的主题特征有:1为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2营养体简单,大多为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少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不具细胞壁的原质团;了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没有叶绿素或其它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4典型的繁殖方式是发生各种类型的孢子。真菌营养方式有腐生,共生和寄生的三种。大多数真菌是腐生的生活在死的有机体上。寄生后真菌,主要寄生在植物上,植物病原真菌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植物并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已记载有8000种以上。植物病害中,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数量最多,第一大植物病原物。作物上常见的黑粉病、锈病、自粉病和霜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丝状体。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hyPha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myceIium菌丝呈管状。大多无色透明。不同的真菌苗经粗细差异很大。有一固定的细胞壁。多数直径在5~6um之间。大多数真菌的菌丝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如高寄真菌的菌丝。有隔菌丝的隔膜上有孔洞,细胞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通过隔膜的孔洞进入相领的细胞。有些真菌的菌丝无模隔膜,称作无隔菌丝,如低等真菌的菌丝,整个菌丝体为一无隔多核的细胞以及丫听产生的罕见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真菌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或过程真菌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发生的无性繁殖体在脱离母体后,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发生后代新个体。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繁殖过程中没有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适宜条件下可以萌发形成新的个体。真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发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多数真菌都具有性生殖阶段。真菌进行有性生殖时,营养体上分化岀性器官或性细胞,有性生殖就是通过它之间的结合完成的真菌的性器官又称配子囊,性细胞称为配子。大多数真菌的无性繁殖能力很强。发生大量的无性孢子,作物质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往往可以连续重复多次。病害传达,蔓延和流行中起重要作用。真菌的有性孢子大多在侵染植物后期或经过休眠期后产生,如一些子囊菌越冬后次年春天才形成成熟的有性孢子。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结构和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同时,有性生殖的杂交过程发生了遗传物质重组的后代,有益于增强真菌物种的生活力和适应性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不同于一白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一一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大多数真菌是由敢发称为菌丝的微型构一成的,这些菌丝或许不被视为细胞,但却有着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成熟的个体(如最为人熟悉的蕈)是它们的生殖器官,它们和任何可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不相关,反而跟动物很亲近,两者同属后鞭毛生物,因此,真菌被归类自成一界。

  • 索引序列
  • 水貂真菌病论文
  • 水貂真菌病论文摘要
  • 水貂真菌病论文选题
  • 水貂真菌病论文题目
  • 水貂真菌病论文选题意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