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期刊样品拍照经验

医学期刊样品拍照经验

发布时间:

医学期刊样品拍照经验

说实话,自己投稿发表论文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找代理成功率很高很多!医学杂志投稿

如果该期刊有网站,就在网站上投稿就可以了,

一般网站上都有投稿邮箱,还有编辑的联系方式。

据学术堂了解,想要成功、快速的发表论文,提前了解期刊杂志的审核流程很重要,可以帮助大家及时掌握投稿进度,提高效率:

流程一:

投稿——初审——通过——通知——汇款——定版——出刊——邮递

流程二:

投稿——初审——修改——不通过

1、投稿:主要接收邮箱投稿和在线投稿系统投稿

2、初审:投稿文章三个工作日内给安排审核,并出审核结果

3、通过:对于审核通过的文章尽快作出用稿答复

4、不通过:审核不通过的文章会通知作者不通过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5、通知:通知通常为邮件形式。如需书面的,尽快给予安排邮递

6、汇款:办理文章发表相关费用,提供公司账户,法人账户,邮局地址汇款3种方式 定版:确认款到的,及时安排文章定版

7、出刊:杂志社定时排版,印刷,出刊。大部分期刊会定期出刊,也有部分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退后出刊。通常提前和退后时间不超过1个月

8、邮递:对于所有的发表作者,我们都会安排邮递当期杂志1本或2本。

医学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期刊杂志:

选择期刊时,除了要考虑期刊杂志的正规性以外,还要考虑期刊的类别,医学期刊有专业性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两大类,应同时考虑,不要只向专业性期刊投稿,无形中缩窄了论文发表的渠道

2、了解拟投期刊的外部特征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详细的稿约,一般刊登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或第一期。投稿前,应仔细阅读拟投期刊的稿约,并大致对期刊进行浏览,了解该期刊的出版时间、出版周期、栏目设置及是否需要中英文摘要等,尽量使论文在形式上符合要求,不可漏项。

3、审稿过程中作者的配合

编辑部在接到作者的投稿后,都会寄给作者回执或发电子邮件,上面有稿件编号,作者应记住此编号,以便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对于编辑部提出修改的稿件,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寄回,以免延误发表。论文排版后,编辑部会将校对稿寄给作者,请作者自己校对,此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校对稿,有些作者错误地认为校对稿中不会有错误,因此只字不改。

4、稿件不刊用的原因分析

选题陈旧、无创新性是稿件不刊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所用统计方法不当也是造成退稿的原因,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使用不当是相当常见的错误,在这方面建议作者多看一些统计学书籍,正确运用统计方法,使论文合理可信。同一单位稿件集中也是造成某些稿件不能刊用的直接原因,建议同一单位相似课题的论文分散投稿,避免因稿件集中造成退稿。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因论文书写不规范,如格式不对、字迹潦草、图表、参考文献不规范等原因造成退稿。

楼主想发表在医学类的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是多重原因导致的:1、发表论文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或者1个月-1年不等。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找了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医学期刊样品拍照要求

一 投稿要求《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主要刊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 来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 本刊现已采用网上稿件采编系统,作者需登陆进行投稿。首次投稿需先注册,然后按提示步骤投送稿件。本刊实行双盲审稿制,投稿时请勿将作者信息(作者姓名和单位、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通讯地址、电话、E-mail及基金项目等)列入文稿中。网上投稿后,请邮寄1份纸质稿(题名页与正文页均需用A4纸小四号字隔行打印)、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注明材料真实可靠,无一稿多投和无科研机密资料泄密)、《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及50元稿件审稿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本刊将不予受理。 请为本刊推荐2~4 名可以评审所投稿件的审稿专家,并注明专家的研究方向、职称、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E-mail、邮寄地址、邮编)等。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录用。若超过3个月尚未收到通知,可向编辑部查询或撤稿另投他刊。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稿。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本刊对文稿进行删改请事先声明。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而事先未申明原因者,视作自动撤稿。 著作权让与条款1)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所投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本刊,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并保有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2)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正本,列名作者均需签名。作者可来编辑部索取或登录本刊网站下载《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 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或摘要转载,或全文上网,或全文进入光盘版杂志,作者来稿时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同意纳入这些信息服务系统,以提供信息服务,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稿件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刊出后酌致稿酬,另赠当期学报2 本。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稿件不退还作者。 本刊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北京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69.二 撰稿要求 文字和术语 文稿力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紧凑。论著和综述篇幅一般在3 000~5 000字,不超过6 000字;个案报告不超过1 500字。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药名以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写出全称并加括号。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如DNA,HBsAg,ATP,NO,CO2,IgG,PCR,ECG等。 文题 应鲜明而有特色,能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勿用“……的研究”,“……的观察”等。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作者和单位 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汉语拼音署名姓前(首字母大写)名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作者单位中英文对照,详细到科室。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汉族略)、籍贯、职称、主要从事哪方面的研究等。用星号(*)标注通讯作者,并提供其E-mail。 基金资助项目标注 如属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地脚线处用中英文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摘要 个案报告无需附摘要,其余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不要求一致,英文摘要可详细些,以500-600字为宜,应为报道性、能独立成文。非公知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摘要为结构式,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 关键词 所有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关键词标引应从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医药参照《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选用。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3个,主分类号排前,其间用分号“;”分隔。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说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受试者在受试前是否知情同意,获口头同意还是书面同意?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统计学处理 文章中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软件及版本号,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P < );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S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X2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正文层次结构 文稿标题层次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用1……,二级标题用……,余类推。通常设二至三级,不超过四级。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15个字。1)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义。一般不超过250字。不应与摘要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2) 材料与方法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翔实、具体,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动物应说明品种、雌雄、年龄、体质量等;患者应说明性别、年龄、诊断及其标准等;关键性的试剂、药品和测试仪器,应说明品种、规格、型号和来源。中药处方必须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献,如有创新或改进,则应具体描述。此外还应具体交代实验设计(包括统计学设计)的方法。3) 结果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用文字、图或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所有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具体写出描述性统计量、检验性统计量和P值。不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仅强调或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4) 讨论 分级标题为一级。讨论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必须紧扣研究目的,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恰如其分、有资料依据的客观结论。 图和表 应少而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和表不要重复同一数据。图和表均随文行。图像应清晰,照片应反差好,组织形态学图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将中英文图序、图题和图注置于图下方。组织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的电子版要求:每单张图的分辨率≥300,图(包括标目)的宽度≥8 cm(单栏)或17 cm(双栏),高度≥5cm。表应采用三线表(不用端线、纵线和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序和表题居中置于表上方。表序、表题、表内内容及表注均中英文对照。 计量单位 文稿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 100~3 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 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 天(d),小时(h),分(min),秒(s),升(L)等;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名称来源于科学家姓氏时,其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选用合适的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1 000之间,分子分母不应同时用词头,如5 μg/mL应改为5 mg/L。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 3 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大小用“n”;标本的算术平均数用 表示(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用s;标准误用 ±s;t检验和F检验分别用英文小写“t”和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钮);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数字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及时刻等。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简写为“99年”。迄数的表示,如:三万到五万应写成“3万~5万”;不能写成“3~5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5×105,不能写成3~5×105。偏差范围:如(25±1)?℃也可写成25 ℃±1 ℃,但不能写成25±1 ℃。表示物体(如肿块、皮瓣)的体积、面积,如:长10 cm,宽5 cm,高3 cm,应写成10 cm×5 cm×3 cm,不应写成10×5×3 cm或10×5×3 cm3。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 致谢 是对本课题有一定贡献如对文稿作过修改、提供样品、协助实验、帮助制图、制表、统计及提供课题资金资助等相关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要求文字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参考文献 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序。编号标准在文献作者姓名之后或引文内容之后。参考文献引用要充分。正在印刷或即将付印的文章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注明“(印刷中)”或“(in press)”,一旦发表应及时补齐“年,卷(期):起?止页码”。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其后加“等”或“et al.”; 姓在前,名缩写在后,作者名之间用“,”分开。期刊名缩写参照“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CASSI)。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是由[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组成。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M/CD]——光盘图书。参考文献著录示例(请注意单词的大小写和正斜体的规则)(1) 期刊:[序号]作者.文献标题[J].刊名,年,卷:起止页码.[1A] 孙家邦,朱斌,张键. 暴发性胰腺炎诊治关键探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53-55.[1B]Takenaka K, Sakai H, Yamakawa H,et al . Polymorphism of the endoglin gene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saccular aneurysms[J]. J Neurosurg, 1999 ,90:935-938.(2) 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2] Jackson RP. Jackson sacral fixation and contoured spinal correction technique[M]. Margulies JY, ed. Lum?bosaral and spinopelvic fixa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Raven Publishers, .(3) 论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名[C] //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Blaze M, Feigenbaum J, Ioannidis J, et al. The role of trust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systems security[C]// Secure Internet Programming: Issues for Mobile and Distributed Objects.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9: 167-173.(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D].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4] 马向娟.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D]. 北京:北京大学,2007.(5)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5]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P].1993-04-14.(6)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EB/OL].(出版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6] 萧玉.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04-15].

客观、全面、准确。医学科研人员采集人体的样本数据和资料是检验标本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保持客观、全面、准确,才能保证结果一致性和准确性。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

1.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文章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其遵循的程序应该获得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2. 来稿必须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的推荐信,推荐信应证明稿件内容真实、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等。请务必提供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传真、E-mail等。3. 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理中(可与本刊联系)。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忌一稿两投。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应对论文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伦理学问题等负责。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应对稿件的真实性和伦理学问题等负第二责任。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5. 本刊发表的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华艺电子出版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纳入这些数据库,请来稿时声明。6. 来稿要求 题目、摘要来稿标题应鲜明,字数一般在20字以内,不使用外文缩写词。尽量不用副标题,避免使用非通用的缩略词、字符等。中文摘要文字达到200-300字,包括4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要求句型简单、语句顺畅、意义完整。摘要须用第三人称撰写。个案报道、短篇文章不必写摘要。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选用能反映论文内容特征的3-6个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第1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章主要工作所属学科名称。第2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第3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第4个关键词列出在前三个关键词没有出现的,但是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如有需要,第5、第6个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基金资助、作者简介首页页脚标注论文受资助情况和作者简介。基金项目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批准号)。作者简介(含通信作者简介)按以下格式给出: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从事专业,E-mail。 文字要求文字简洁、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表述流畅、可读性强、易混淆的大小写,上、下角标,文种、算符的字母,请注明清晰。专业术语、外文缩写词须符合规范。中、英文的缩略语,首次出现时要写出其全称。外文新名词尚无统一译名时要注出原文。 图表图表在论文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排在正文相应位置。照片需清晰,线图成比例。图像最好单独用JPEG或TIFF等文件格式编辑、保存。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数据表采用“三线表”。 计量单位与数字计量单位应执行国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单位换算不应影响数据有效位数,处理后的数字的精度或有效数字位数不可能超过原始数据的精度或有效数字位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以便审者、编者、读者查证。一般须有如下信息:作者(至少三位),文题[文献类型],期刊名(或书名,会议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7. 版权、学术规范在审稿通过后,作者须转让著作权人作品版权(包括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并寄送全部作者签名的版权转让函。投稿作者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

医学论文拍照

能。论文里病理切片图片能放手机拍的,但一定要清晰,全面,能够完整的表达要表达的意思。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医学影像技术相关论文

导语:明确职称评定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写作论文,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医学影像技术相关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经过10个月的医院实习,知道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同时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得有用的知识... ...

在这10个月的医院实习工作中,我从泌尿科、骨科、普放、CT室、MRI室、B超检查室 ... 一路走过,看到了许许多多,也学到了许许多多... ...

在医院实习中,我虽只是一个“大专”毕业生,但不甘于平庸,我乐观、自信、上进心强,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曲靖医专两年的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两年大学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形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个月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外科的无菌操作及换药及影像科室的CT、DR、CR、C臂及床旁X线机等影像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及培养了我坚实的独立操作能力,对于常见部位的拍照已不是问题,并能对常见的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时也对B超、MRI检查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能对相关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意见。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从一名在校医学生到一名医院“实习医生”,在踏入医院实习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解决以下问题:

一、 明白实习学什么,也就是实习的目的

关于实习学什么?我的观点则认为:实习学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疾病。理由很简单,熟悉和掌握了一个疾病,终究只是一个疾病,而掌握了认识疾病的方法,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疾病,从而认识和掌握更多的疾病。

二、理解实习医生的双重身份

“实习医生”,顾名思意,实习医生即实习生加医生,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本身就具备了双重身份,在带教老师的眼里,实习医生是一名学生,在病人的眼里实习医生又是一名医生,正确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是实习医生首先应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自然应放在主要的地位,而这种“学习”又与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内容上有其不同,在学校“学习”,重点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而实习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作为一名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临床工作的基本方法,治疗方法,思维方法,甚至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的学习,因此说实习中的学习内容要比学校的学习内容要广泛得多。其次,在学习方式上也有不同,在学校主要是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实习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验过程,因而实习的学习方式则应以独立思考为主,有的甚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如带教老师的工作方式,医疗作风等等。

在临床实习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说临床实习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是在校学习的所有内容,而实习的时间却相对较短,我每到一个临床科室我都会应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影像专业知识。因为影像检查技术是每一个临床科室所不能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每在一个临床科室我都能找到X线、CT、MRI的片子及B超检查报告单等影像学资料,在实习临床疾病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最的好处就是可以系统的了解疾病的全部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个人史、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下面我将我所实习过的临床科室的感悟做一些总结:

一、内一(心血管)内科实习:

内一科是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心血管内科同时也与影像密切联系,因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辅助检查就是影像技术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等等。

影像诊断对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际临床中,心、大血管的超声成像和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透视的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大血管的形状、搏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便于选择最适当的角度进行斜位摄影。但其影像清晰度较差,时间也短促,需与摄影结合进行诊断。我们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期间最常见到的是心脏二位片的摄影检查,即吞钡摄取胸部后前位和右前斜位。

近代一些新成像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如超声心动图、CT、MRI等极大地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加准确可靠。

二、在外三科(骨科)的实习:

骨科是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与我们专业密切联系的一个科室。

在骨科所有的辅助检查中,与骨科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X —线检查了,特别是对

外伤病人,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而且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骨科实习得出过程中,我利用上班及休息时间总结了有关骨折的基本知识,如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如骨折的X线检查、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及骨折的复位标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每个实习生在进入骨科实习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骨科实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基本基本知识就能实习得很轻松,并能学到更多的`有关骨科的知识,此外还学习到了骨科的基本手术及换药知识。

三、内二科(呼吸内科)实习

在呼吸科实习,是学习和掌握呼吸系统疾病体征的极好机会。利用实习时间很好的弄清楚清音、过清音、浊音、实音的区分,干罗音、湿罗音、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痰鸣音的区分等等,弄清楚这些疾病体征将有助于呼吸内科基本疾病的诊治。

在呼吸科,与我们影像专业密切联系的也是其相关辅助检查。在辅助检查方面,我都会结合实际病人,了解肺炎、肺结核、肺癌病人X线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同时这些疾病的知识同时也是我们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理解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有助于自己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能力,这种结合实际病人学习的效果,要比看书的效果好得多。

四、外四科(泌尿外科)实习: 泌尿外科与我们影像检查学业联系也十分密切。

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提前掌握了腹部平片的摄取范围和条件、检查前准备、检查时体位及结石的X线表现(包括肾结石x线表现、输尿管结石x线表现 、膀胱结石x线表现、盆腔静脉石x线表现)及其静脉尿路造影(KUB+IVP)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同时应用临床资料了解到了有关B超检查对于泌尿系结石的目的。

要明确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的定义、临床意义以及有关的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对泌尿系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经过前面几个临床科室的认真实习,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在所实习的各个科室里,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我对临床基本医疗文书的书写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基本操作如心电图的打印、血糖值的测定及外科的手术及换药、无菌观念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充分应用

临床病例学习专业影像知识,为以后的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了临床科室的实习,我开始了影像专业科室的实习。

影像科室的实习相对临床科室来说简单多了,因为在学校已经了解了一些,加上我在临床科室的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影像对于临床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影像科室(普放、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及B超检查技术)七个多月的实习,初步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及影像学表现,能对独立操作影像检查设备如DR、CT等并能对基本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意见。通过实习,我明白X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及B超检查技术可称为四驾马车,四者有机地结合,使当前影像学检查既扩大了检查范围,又提高了诊断水平。

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诊疗技能。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加上每个周影像科上都有一次讲座,还有梁主任、龚主任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解、分析病例,比如在遇到成骨不全症时,龚老师带领我们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片子,教会了我们如何系统的收集及分析一个病例,从中获益匪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无涯的学海里,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还很多。影像专业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入门以后需要多看,看图片、看病例,只要肯下功夫,病例资源有很多,这一点决定影像这个专业业务水平提升的速度可以很快;学好影像必须学好解剖学、病理学、影像诊断专业课程及临床;初级水平的工作者,在掌握好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要提升很高的水平还要提升自己的临床知识。

通过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10个月的的实习,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总结过去,只为更好的收获将来,相信只要用心,我的未来不是梦!

随着影像医学的快速发展,影像检查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疗对影像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影像技术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未来初探 》

摘要: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 方法 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现状;未来;综述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3783(2012)04-0140-01

随着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CT、数字减影血管造成影及介入装置、磁共振成像所组成的医学影像学家族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医院现在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及医院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现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展望综述如下。

1 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新型射线(a kind of new rays)。并于11月22日为夫人拍摄了一张手部x线照片,也是人类第一张x线影像。随后,x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和放射治疗学。x线还用于疾病的预防、康复和预后随访。在医学之外,还用于x线衍射分析和工业探伤等多种用途。因此,x线的发现对人类作了重大贡献。1971年亨氏菲尔德发明了CT,将传统的X线的直接成像转变为间接成像,从而奠定了现在影像学的基础,随后出现的MRI、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等影像学技术,以及近期出现的分子成像和光成像,使医学影像学在显示形态学状态之外,还能完成组织器官功能检查,并最终在分子和细胞水平显示组织、器官的化学成分和代谢变化。

2 医学影像学现状

曾经在我国长期使用用的x线透视检查的应用逐年减少, 大型医院或者发达地区的中小医院已逐步取消透视, 而代之 以x线摄影检查, 且以DR检查占主导地位。传统 X线造影检查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所取代 首先是 X线脊髓造影检查被 MRI所取代;其次是多排螺旋CT和MRI结合光学内镜逐步取代 X线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和胆道造影等检查;然后是 DSA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逐步被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所取代。 伴随设备的逐步普及,CT已经成为临床(尤其急诊)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具有无创伤、 无射线辐射危 害,成像参数多、获得的信息量大,软组织对比度最佳等显著优点,是最活跃的影像学研究手段,已经成为很多重要疾病的确证诊断方法。超声以其设备普及、价格低廉、无创伤、无射线辐射危害、可在病床旁边实施和便于复查等优点, 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主要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技术。以早年的CT为起点,CT、MRI等设备开始提供横断层面影像。同时,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今天已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上述的信息“重组”(reformation)为三维的、分别显示兴趣结构的、带有仿真色彩的,甚至以内窥镜的信息模式显示的“直观信息”。举例说,一个重度创伤的病人可能会有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今天,只需用CT从头到脚在数十秒钟内完成采集,病人即可回病房作急症处理,而放射科医师可使用一次采集的信息分别显示出骨骼、颅脑、内脏、血管等结构与病变,并给急症医师提供“直观的”兴趣结构的三维的、彩色仿真的诊断信息。这样的信息已经超越了大体解剖学的可视能力,达到了即使在手术刀或解剖刀下都不可能完全洞察的水平。

3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各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 型化、专门化、高分辨力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MRI和CT的全器官灌注成像得到临床普及应用。虽然目前MSCT主要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和主攻方向不一致,导致彼此设备的差异巨大,但是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CT机的构造(包括发生器、X线球管的结构和数量、探测器种类和排数等) 将发生实质性变改, 也许球管和探测器的旋转速度更快,使MSCT的时间分辨力突破50 ms大关,使心脏得到真正的“冻结”,而探测器材质的改进能显著提高MSCT的空间分辨力。 各种介入治疗成为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集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医学影像学设备也在不断成熟和普及, 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及时、 准确,治疗效果更佳。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外科手术方案、 由影像导航 系统直接引导外科手术入路、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并在术中直接应用MRI对病灶切除范围进行现场评价会逐渐普及应用。在影像学网络化的基础上,医学图像处理将成为常规,而服务器软件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同时后处理,并使图像后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伴随远程影像学的普及和宽频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为快捷,图像更加清楚,影像学科医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在出差旅途中完成诊断 报告 。

分子成像是医学影像学的 热点 研究方向之一,伴随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会有多种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问世,这些新型对比剂能显示特定基因表达、 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其毒副作用更小、对比增强效果更佳、诊断的特异性更强,真正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开发疗效监测对比剂(或称分子探针),以在最短时间得到治疗的反馈信息,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的靶向治疗。除PET外, 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也能直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监测疗效,在活体早期、连续观察药物或基因治疗 的机制和效果,以利于药物筛选和新药开发。此外,分子成像方法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将得到持续改进,并开发出用于分子成像的影像学新技术。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还将导致影像学科内部人员构成发生变化,物理师、数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计算机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占影像科室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某种重大疾病可以组建包含内、外科和影像学医生的新型科室。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参考文献

[1] 贺延莉,王亚蓉,殷茜,等.T-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中国医学 教育 技术,2011,25(6):657-659

[2] 刘卫宾,韩冬.浅析普通X射线摄影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115-115

[3] 蒋震,沈钧康,宦坚,等.医学影像学研究生读书报告的方法学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179-1181

[4] 高艳,李坤成,杜祥颖,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比较影像学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79-80

[5] 王安明,史跃,赵汉青,等.格式塔理论在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10):67-68

[6] 江传海,余梁,胡正宇.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1,32(10):1778-1779

《 数字图象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

【摘要】医学影象技术从70年代进入数字时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了MR、B超、DR、DSA、ECT、C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投入使用。对医学影像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在客观上促使各种成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竞相发展。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数字图象;医学影像;应用

Digital image in medicine image application

Rao Tianquan

【Abstract】medicine phantom technology enters the Digital Age from the 70's,20 for many years successively have had MR,B ultra,digitized image equipment and so on DR,DSA,ECT,R put into the use. Diagnosed the very big advancement function to the medicine image. In on is objective urges each kind of imagery technology to rely on own superiority unexpectedly to develop. Makes up for one's deficiency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enable the diseas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 to have the distinct enhancement.

【key word】digital image; Medicine image; Using

图象是周围客观世界的一种印象,数字图象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科技含量极高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模拟图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数字图象和模拟图象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模拟图象是以一种直观的物理量的方法来连续地表现我们期望得知的另一种物理场的特征。而且数字图象则完全以一种规则的数字量的集合来表达我们面对的物理图象。二:用模拟图象的方法来显示图象具有直观,方便的特点,一旦设计出一种图象的处理方法则具有全场性与实时处理等优点。但是模拟图象亦有抗干扰性差,重复精度差,处理功能有限,处理灵活性差的缺点。而数字图象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图象处理方便,适应性能强等优点,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图象处理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显示它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三:数字图象和模拟图象相比,它的图象更清晰、无失真,更便于储存和传输。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数字时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了MR、B超、DR、DSA、ECT、C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投入使用。对医学影像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这一些进展无一不是从根本上破除了原有信息载体形式和成像原理的束缚,开创新径而取得的。同时这也在客观上促使各种成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竞相发展。它们之间不仅没有相互代替,而是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明显提高。

1 数字X线图象的形成

X线透射成像是基于人体内不同结构的脏器对X线吸收的差异。一束能量均匀的X线照射到人体不同部位时,由于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不同,透过人体各部位的X线的强度亦不同,这些穿透过人体的剩余X线就携带着人体被照射部分的组织密度和厚度的信息。这些信息投影到一个检测平面上,即形成一幅人体的X线透射图象。如果这个检测平面是荧光屏,那么我们就得到一幅模拟的图象了。再将这幅图象用不同的方法采集下来(如摄影,录像,拍照等方法)。检测器也可以是 其它 ,如电离室、光电管、晶体压电等等。然后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就形成了一组由不同数字代表X线强弱排列的数字信号了。最后将该组信号交计算机处理经数模转换即成为清晰、无干扰、无变形、无失真的数字X线图象。

2 数字图象技术在X线检查中的运用

X线电视系统: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和X线闭路电视系统组成,影像增强器把X线像转换成可见光像,而且图象的亮度得到很大的增强,然后通过电视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图象,它是实现X线图象数字化的基础。

数字摄影:(DR)对影像增强器所得到的电视信号,用摄像机拾取的高信噪比的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再进行各种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效果的图象,这种技术多用于胃肠透视和血管造影成像。该种检查拍摄后立即可以得到图象。不必等待冲洗,还可以动态的观察。

计算机摄影:(CR)它是用影像板(IP)代替胶片暴光,然后将存储在IP板上的X线潜影用激光扫描拾取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一幅X线数字图象,最终用激光像机把X线图象记录在胶片上。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敏感范围大、图象清晰。

数字减影:(DSA)用于血管造影,原理是将检查部位于造影前后用摄像机各采集图象,然后将图象数字化后存储在计算机里,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将两次采集的图象进行对应像素逐个相减,减影后的图象只留下充盈的血管图象,这样去掉了组织的重叠干扰,可以清楚地观察血管情况。

计算机横断体层装置:(CT)X线对人体横断面的各个方向进行照射,检测器采集到体层各个面对X线的吸收曲线后,用计算机处理所得数据最后以数字矩阵的形式表示横断面上个点的密度值,这样断面上的各点的密度都用确定的数值表示出来,这种对组织密度的量化,可以从数值上来区分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科学性。

此外;数字图象还应用于MIR、ECT、B超等医学影象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字图象。

参考文献

[1] 王容泉. 《医用大型X线机系统》

[2] 梁振声. 《医用X先机结构与维修》

[3] 邹 仲.《X线检查技术学》

[4]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

有关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推荐:

1.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

2. 有关医学影像类毕业论文

3. 医学影像本科毕业论文

4. 医学影像学研究论文

5. 关于医学影像的论文

只要是真实的,没造假,就行

中国药品药学期刊投稿经验

中药学论文,您可以写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隐患,或者是中药配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都与药剂科的工作息息相关啊。你可以投《中国中医药咨讯》、《中国医药指南》、《中国当代医药》等,不过他们审稿都比较严格,不是那么好通过,你要充分做好多投几家的准备,广撒网比较好。个人推荐你找代理,将写好的文章交给他们,他们有专门的渠道可以快速发表,而且相对审稿要求会降低很多。不过一定要重视代理的质量,一定要自己亲自查稿,最好找口碑好的,如论文时代网,通过自己亲自查稿来确定稿件确实被期刊社录用了,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啊。

新人从小杂志开始投吧,通常来说稿费低一点的杂志要求也会低一些建议你去 品 优 刊,豆瓣稿费银行,天使领域-浮云殿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

中国药学杂志初审通过率在百分之70至百分之85之间。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杂志投稿初审通过率,与当下阶段收稿的实际情况以及杂志的级别有关,通过率在百分之70至百分之85之间。

可以,直接投我邮箱:

药学论文怎么拍照技巧自拍

1、掌握光线的方向。尽量在阳光不刺眼、太阳没升起的早晨或者伴晚等时间段比较适合用手机拍照。一般手机都有个自拍镜,只要对着这面小镜子,就能对准自己拍照了。要是没有自拍镜的话,可以拿个镜面反光的贴纸,贴在手机背面平稳处,也可以当自拍镜用,注要要贴得离摄像头近一点。 2、注意形象。自拍的时候不一定要过分的打扮自己,但整体形象看起来一定要干净整洁,过分打扮反而会显的不够自然,自拍一般都是生活照,所以别苛求能拍出艺术照的效果,但自拍的随意性是艺术照做不到的。 3、选角度自拍技巧。不同角度拍出来的照片会有不一样的风格,所以需要多调试镜头,找找自己最耐看的角度。比如微微侧低头,视觉上真的比正面大脸照要温柔舒服多了,顺带上两侧的头发还能修一下轮廓。 4、不要看镜头的自拍技巧。不要看镜头,就是创造一种随意的感觉,镜头在那里,转过身,低下头,抬头,闭上眼睛,沉思...不管怎么说,不管摄像机前面有什么,只是不要看。 5、借用道具自拍技巧。无论是食物、植物、动物,都可以是自拍的道具,放在嘴边,遮住眼睛,抱在怀里。照片的效果会更自然,不做作。

1、脸微胖拍起来瘦一点的自拍技巧。用手遮住脸颊。不要让脸直接暴露在镜头上,露出自己比较瘦的那一边的脸型,或用另一边可以用手遮住半个,或者两个手在下面呈现捧花的样子。也可以做一些搞怪的表情和镜头,这样的话大家就不大会关注你的颜值问题了,也是一副非常出色的自拍,反而能够展现出你有趣的灵魂。2、选角度自拍技巧。不同角度拍出来的照片会有不一样的风格,所以需要多调试镜头,找找自己最耐看的角度。比如微微侧低头,视觉上真的比正面大脸照要温柔舒服多了,顺带上两侧的头发还能修一下轮廓。再比如下巴短的,可以用俯视的角度,从下往上,整个人会显得超有气场。单眼皮妹子这样拍的话,会把眼睛凸显的更大更有神。3、不要看镜头的自拍技巧。不要看镜头,就是创造一种随意的感觉,镜头在那里,但我就是不看,转过身,低下头,抬头,闭上眼睛,沉思...不管怎么说,不管摄像机前面有什么,只是不要看。4、借用道具自拍技巧。无论是食物、植物、动物,都可以是自拍的道具,放在嘴边,遮住眼睛,抱在怀里。照片的效果会更自然,不做作,就当这次晒自拍,是为了手里那样东西。5、瓜子脸自拍技巧。瓜子脸是所有脸型中最上镜的脸型,线条弧度比较流畅,整体轮廓均匀,抓拍任一角度都比较上镜。瓜子脸型的妹子拍照不需要太多的讲究,主要就是拍照时不要做作,自然才是最美的。

掌握光线的方向

尽量在阳光不刺眼、太阳没升起的早晨或者伴晚等时间段比较适合用手机拍照。一般手机都有个自拍镜,你只要对着这面小镜子,就能对准自己拍照了。要是没有自拍镜的话,你可以拿个镜面反光的贴纸,贴在手机背面平稳处,也可以当自拍镜用,注要要贴得离摄像头近一点。

注意形象

自拍的时候不一定要过分的打扮自己,但整体形象看起来一定要干净整洁,过分打扮反而会显的不够自然,自拍一般都是生活照,所以别苛求能拍出艺术照的效果,但自拍的随意性是艺术照做不到的。

要显脸小皮肤白

侧45度一点拍最合适,加上从上往下拍,拍出的脸会小很懂,想要皮肤白,背景可以暗一些,最好对着窗户拍,皮肤效果会很好,照片的后期处理也很重要,现在一般都有美白的软件,但切忌过分美白。

剪刀手

这个是比较常用的自拍姿势,很多人都使用过,有人拍的时候喜欢用剪刀手搭脸拍,这种姿势当年大头贴盛行的时候很流行,现在已经out了,正确的剪刀手应该随性,不能刻意。

简单正面

这种姿势比较难拍,因为不加任何角度这么随性的拍正面,没点自拍功底是很难拍出好效果的。

侧脸

拍侧脸的时候要看自己适合哪边侧脸,每个妹纸都有一个角度是最美丽的,只看你愿不愿意花心思去找属于你最美的那个角度!

俏皮

很多妹纸不适合走性感路线,那么就走俏皮路线的自拍,总有一款适合你,俏皮中还略带清纯。

清纯卖萌

这就是最简单的自拍方法,不加任何修饰,纯自然无污染,也是最受欢迎的。奶茶MM等都是靠这种拍照风格串红的,没有360°无死角这种天生优势切勿尝试。

腿部自拍

有人喜欢吃红烧牛肉面,有人喜欢吃老坛酸菜面,自然有人喜欢拍脸,有人就喜欢拍腿。

腿部自拍比较有难度,最直观的就是对着镜子拍。

1、成熟型,由下往上拍

如果你想给人一种成熟甜美的感觉,可以把手机拿得比较低,从下往上拍。这样拍摄脸是背着光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地上放一盏灯,或者使用一个亮色的反光板,给脸部补光。

提示:如果你比较胖,这种方式不是很适合,因为你脖子和下颌的肥肉会暴露无遗。

由下往上拍,表情庄重一点,给人以成熟的感觉

2、活泼型,由上往下拍

由上往下拍,这是大家最常使用的拍摄方式。这样拍会使眼睛变大,而下巴会变尖脸变长,让脸型看起来更好看。这种效果是MM们最喜欢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缺点,比如下颌的赘肉。如果你想让你的下颌更尖或者让你的脸颊收得更小一点,那么你就尽可能把手机举高一点。拍摄时眼睛不一定要直视摄像头,对好角度后看前方左右都可以。

由上往下拍,带有微笑感觉非常年轻活泼,也是最常用到的姿势

3、亲近型,平行视角拍

除了上下两种视角外,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拍摄角度,平行视角。这种角度拍出来的照片就像照镜子一样,比较普通。但平行拍摄有一个优点是,由于视角接近人眼,所以看着比较有亲切感,而且平视自拍也很方便做表情和动作,实际上发挥的空间很大。

从正面拍会显得有点“呆萌”,可以加入搞怪的表情或道具让画面更富活力

4、利用道具、服饰拍出个性

其实,自拍并不局限于以上的一些角度或动作,很多的好照片都来自于灵光一现的创意,你可以通过各种道具和不同的服饰,充分发挥出你的想象力,巧妙地将它们融合起来,也许你拍出来的照片不仅是与众不同,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创意之作。

1、避免阳光直射

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在拍摄对象的脸上,这样他们会显得更冷静、更开心,也更吸引人。如果遇到阴天的情况那真是幸运,因为这时候的`光线最适合在户外拍人像。如果是个大晴天,那么不妨让拍摄对象站在最亮的阴影里。

在英格兰西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镇,一个小女孩正在喷泉里戏水。这张照片是用手机抓拍到的。

2、尽可能将手机相机的拍摄质量调到最高

这样可以减少细节的缺失,画面也不会模糊。在无法打印照片的情况下,如果要在分辨率和画面质量中择其一,那就降低分辨率吧。

3、耐心等待神奇的时刻

在日出和日落时,天空总是五彩斑斓,即使是手机相机也能以不错的曝光捕捉到大地和天空。

笼罩在阿尔伯塔省科克伦上方的暴风云。它就像可怕的毯子一样拂过山丘,预示着可怕龙卷风的降临。

4、保持手机的稳定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照相手机的快门速度会变慢,以获得更多的光,因此也有更长的时间来捕获画面。此时,请用双手拿住照相手机,绷紧上臂。

走出餐厅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这张空荡荡的餐桌上方有一展挂灯,整个构图色彩斑斓。我随身只带了手机,因此就拿手机拍下了这幅画面。

5、熟练使用三分法则

拍照片时,可以想象在画面上方分别有纵横各两条线,组成一个井字格。把重要的线和分割线,比如水平线放在网格线上;把重要的元素放在交叉点。

这是在北卡罗莱纳橡树岛用黑莓手机拍的自拍照。

6、必要时靠近拍摄对象

当画面的背景很凌乱,而光线又不太足时,你可以靠近拍摄对象,让他们填满整个镜头。

当我为他们拍照片的时候,他们显得十分高兴;而我也很快乐,因为我为他们带来了微笑的理由。这张照片是在印度孟买用手机拍摄的,我当时正在信号灯旁的三轮车里。

7、掌握平移技术

具体方法是:用两只手拿住照相手机——出于保持稳定的目的——捕捉靠近LCD屏幕上的拍摄对象,让自己的速度与其一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里,拍摄对象会凝固在虚化的背景中。

这张照片是从我们包下的小客车里拍到的,用的是200万像素的照相手机。

8、学会拍摄全景

如果你的照相手机里没有专用的全景模式,那么可以用电脑里的第三方整合软件,用多帧画面来制作全景。手机三脚架可有助于照片对齐。

这是用诺基亚N95手机拍摄的威尼斯景色(上图是低分辨率版),由超过120张照片拼接而成,是20个作品集的一部分。

9、预测快门时滞

你需要熟悉照相手机的时滞,这样才能在合适的时机按下快门,抓住最有趣的瞬间。

作为诉讼开始前研讨会的一部分,我和我们小组被带去法庭,旁听审讯。在这张照片中,一位女看守正坐在没有上子弹的枪旁,一个学生则在试着戴上手铐玩。这是我用手机拍摄的成千上万张的照片之一。

10、找到正确的色调

任何光线下的黑白照都可以让人们集中于光线与阴影之间的关系,且不会有其他颜色分散注意力。

乌云不断地聚集,向下方坠去。

11、将地平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有时候,可以将地平线拉低,来突显天空的神奇效果。

我没有用单反相机,而是用照相手机拍下了雨季的日落。

12、构图和光线配合

给成年人拍照时,可以分别从构图和光线的角度多试验几次,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我的哥哥是一个旅行狂人。我很喜欢他坐在车前,面对森林里的小河抽烟的样子,于是便用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13、学会用黑白背景突出拍摄主体

黑色天鹅绒效果非常好,因为它可以吸收所有投射到上面的光。因此,画面中不会出现阴影或者倒影。

1、从斜面拍摄给人印象好

自拍照不必像证件照一样从正面拍,从30~40度的斜面拍摄效果会更好。同时,因为右撇子占多数,因此将自己左面脸露出来的话会更容易给人以好印象。

2、目光不直视,提升亲近感

被人直视的话会让人感到一种威压感,因此拍照的时候最好让自己的目光从正面错开。建议目光稍微斜向上望,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好感度和活泼阳光感。另外,视线稍微向下看的话会给人一种安详文雅的感觉,但过于向下的话则会给人一种消极阴暗的印象。

手机自拍照怎么拍好看?手机自拍技巧大全详情介绍1

3、尽量用自然光

使用闪光灯的话人脸就会产生阴影,鼻子额头这些部分看起来会更突出。自拍时最好关掉闪光灯,在室外光线明亮的地方拍摄就好。室内拍摄的话光源单一,面部也更容易产生阴影,因此不得不在室内拍照之时最好面对光源拍照,背景也要避免过亮的白色或过暗的灰色。

4、借助小道具,展现真我

社交网站上有很多对自己并不了解的人,因此自拍照也要尽量传达出自己的真正内在为好。可以戴上平常不戴的帽子眼镜等,借助小工具来表现真我。

5、在精不在多,保留一张就好

自拍后选择时大家往往左右为难,觉得就算拍照技术不好数量多了总有一张是漂亮的,因此将很多大同小异的自拍照都保留了下来。建议拍完后将不同表情、姿势等的自拍照选择最满意的一张留下就好。留的多了反而会增加破坏自己形象的概率呢。

6、最后适当修图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修图是欺,但适当的修图还是很有好处的,例如剪裁、亮度调整等。但像磨皮、瘦脸这样最后把照片改的面目全非程度的修图还是控制下为好。

右臂抬高,与脸成45度角

  • 索引序列
  • 医学期刊样品拍照经验
  • 医学期刊样品拍照要求
  • 医学论文拍照
  • 中国药品药学期刊投稿经验
  • 药学论文怎么拍照技巧自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