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南京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南京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发布时间:

南京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姓毒都有,姓靖的就不在话下了!只不过是非主流而已!还有,百家姓是宋朝编的.没有靖姓也不出奇!毕竟,姓太多了.不可能全给列出来!就算到现在,也可能还没全统计出来!因此,甭太在怀

李忠仁 男,(1942-11~),上海人,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系博士生导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 五”国家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等三本教材主编,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美国德州大学圣东尼奥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分子生物系兼职教授,比利时中医杂志编委等职。1993年9月获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荣誉教授证书。长期从事老年疑难杂病、心脑疾病、中风、老年痴呆等康复、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防治和研究工作,并有显著成果。1984年主持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针剌中风临床及机制研究”,1990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课题及973课题各一项;1991年获江苏省政府科技成果进步四等奖;1997年8月获国际优秀论文奖;2003年“针刺阻止及延缓白内障形成机理”课题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针刺加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海默型痴呆”课题获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10月《实验针灸学》国家级规划教材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优秀教材三等奖;已培养硕士生25名,博士生26名,博士后1名(国内外学员计16名)。现正从事厅、局级科研课题三项,部省级课题一项研究工作。现已发表学术论文约120余篇,国外16篇。获省市以上优秀奖论文16篇,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交流大会发言,包括第一届世界针联大会、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世界气功大会等。论文代表作有《针刺中风原理及临床经验》、《针刺中风抗氧化作用原理》、《针刺中风免疫原理》、《针刺中风雄、雌激素的作用》、《针刺对中风PG的调节作用》和《针刺对白内障的研究》等。其业绩及简要曾多次分别刊登于《世界优秀专家及人才名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论文大全》、《现代名医大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东方之子》、《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等书籍中。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邮编:210029电话:(办) (宅)

抖音小堂堂的爸爸是一位名叫杨振宁的科学家。杨振宁是中国的物理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亚洲籍科学家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在那里与同事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李-杨定理”,该定理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杨振宁现在已经退休,但仍然在中国的科学界担任重要的角色。他的儿子杨旻也是一位科学家,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抖音小堂堂的爸爸杨振宁是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抖音小堂堂的爸爸是李子柒。这个结论是根据抖音小堂堂在抖音上发布的视频内容中,经常会出现李子柒的身影。此外,小堂堂的视频风格和李子柒的视频很相似,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美感和温度。李子柒是一位中国著名的互联网红人和美食视频博主,她的视频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展示了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拥有海量的粉丝。她的影响力也延伸到了抖音上,很多抖音用户认为小堂堂的视频风格和李子柒的视频风格非常相似,所以认为李子柒是小堂堂的爸爸。

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你好,望京医院眼科医生刘静在北京天健医院的出诊时间每周的二、四下午,请预约成功后及时去就医吧!

望京医院眼科医生刘静在北京天健医院的出诊时间是?一般周一周二吧

可以,钟良玉医生水平还是不错的,钟良玉医生,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眼科,主任医师。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结合眼科学会委员。 主持完成多个科研项目,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省卫生厅中管局、卫生局等奖励;并获得省市多个优秀论文奖。 排名第一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医生擅长,从事中西结合眼科临床、教学、科研40年。眼与全身病、炎症性眼病、出血性眼病中西结合诊治。

钟良玉医生水平很厉害,对症下药,医术高明,对患者给予很大的帮助,所以钟良玉医生水平很厉害

北京药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会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于1990年成立。多年来,“中心”时刻关注国内、国际医药学的发展,组织策划了系列会议和活动,部分大型活动在医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今“中心”举办的各类活动有:中国药师周大会中国药师周大会是每两年召开一次的重大活动。自199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参会药师已达近万人。大会以团结、进取、求实、发展为口号,以“药师以人为本,全力维护人民健康”为宗旨,号召全国百万药师严格履行“关爱人民健康,药师在您身旁”的庄严承诺。每一届大会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与当前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大会主题进行深入而具有实效的研讨。大会期间,分别组织主题报告、各学科讲演、中外交流、论文征集、沙龙论坛、新品推介、科普宣传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每届大会,都将邀请国务院、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国内医药界著名专家学者、药师,医药企业以及国外医药团体等代表参会。全国医院药剂科主任年会全国医院药剂科主任年会是每年召开一次的重大活动。现已连续举办了17届,国内参会医院千余家,药师几万人。大会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及各相关部委领导,国内医药界著名专家学者、全国部分重点医院药剂科主任以及国外医药团体参会。通过学术演讲、主题报告、中外交流、论文征集等多项活动,针对医院药剂科的管理、现代药学发展趋势、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现代药房、临床药学的发展、安全合理用药等专题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为全国药剂科主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国际医药学论坛国际医药学论坛大会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会议,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论坛邀请国内外医药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主要就疾病药物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作专题报告,同时还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系统进行医学、药学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提高药物在疾病的诊断研究、应用和推广,以及中国疾病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做出了努力。院长沙龙论坛中国医院院长沙龙论坛自创办以来,针对医药改革、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医德医风建设、医疗水平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积极而富有见解的讨论。为院长们沟通思想、交流经验提供了一个活跃、轻松的平台。院长沙龙论坛的活动模式,是研究医院发展战略有益的尝试,成为政府与医院高层管理者沟通与联系的纽带。参会的各级政府领导不仅传达了当前国家的最新政策,也通过积极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为政府制定医改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药师沙龙论坛药师是合理用药的指导者,是药学服务的实践者,在维护人民健康和保障用药安全上,药师肩负着神圣的天职和无可替代的使命。药师沙龙论坛是针对医药改革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探讨现代药学发展趋势,研究现代医院药学学科的建设与科学管理,思考药师在临床药学治疗的作用,降低用药风险,确保大众安全合理用药。目的是创建和谐、博爱、科学、新型的药学文化,使药学事业蓬勃发展。百万药师关爱工程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和水平。2003年创办了“百万药师关爱工程”,一是对药师开展职业道德和医药专业知识的系列培训,提高药师全面综合能力,更好的指导和咨询人民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二是通过召开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学习与沟通,提高药师的专业能力;三是开展各种科普咨询宣传活动,实现药师关爱人民健康、药师在您身边的承诺,药师走向社会、走向社区、走向农村,向人民大众送医送药送温暖。2005年,根据百万药师关爱工程开展的活动,由百余名医药学专家历时2年编写出版了《临床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实用药剂学》、《中成药合理选用》、《药学服务与咨询》、《药品商品与信息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七门教材。2006年对医疗机构药师,社会药房(店)药师,社区药学人员按照高级、中级、初级进行培训。组建了具有高级职称并有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百万药师工程讲师团,按照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南、东北等7个区域进行培训,开展安全合理用药进万家、药师在您身边万里行大型科普咨询宣传活动。临床药师高级研讨互动班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临床药学工作已开展多年的经验,研究疾病与药物治疗的关系,研讨药物治疗与临床实验室数据之间的关联,掌握临床疾病诊治与药物治疗服务方案与药历原则的制定。通过临床药学理论的学习与临床药学实践,以及临床药学教育工作的建立与开展,在中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药学工作体系、流程、模式、标准。药剂科主任高级英语培训班目前,中国临床药师的整体英语能力相对薄弱,培训机会和氛围相对不足,“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广大药师对于学习公共英语与药学专业英语、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需求日益强烈。在部分医院药剂科主任的倡议下,“中心”与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发展部共同研究决定,举办了主题为“世界药师手拉手,英语连接你和我”的北京地区《医院药剂科主任英语高级培训班》。培训班分别邀请了曾任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译员,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彭萍副教授讲授公共英语;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的药学博士,现任和睦家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海莲讲授专业英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在英国主攻临床药学的在读博士杨赴云讲授临床药学英语。参与建立国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制度1994年,“中心”组织专家通过多次论证,提出应在中国建立国家非处方药制度。卫生部于1995年、1996年两次发文,正式宣布在中国建立国家非处方药制度,并成立五部委组成的国家非处方药领导小组与办公室。1995年“中心”作为国家非处方药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参与并承办了国家非处方药制度建立的设计与制定。组织百余名医药学专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论证,制定了国家非处方药的定义、原则、特点、程序、方法、标准;遴选了中西药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初拟了《国家非处方药广告审批标准》与《国家非处方药审批管理办法》;出版了《国家非处方药专论》等5本系列书籍及7门为提高临床药师与社会药店药师讨论稿和医药治疗知识能力的系列基础教材。

梅丹1999年10月~2000年4月在美国阿拉巴马州Samford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学习临床药学; 2003年11月~2005年3月在清华大学国际创新管理(医院药事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84-1992年在北京卫生学校任教,讲授药剂学和药事管理学;1992年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工作,先后任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和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药剂科主任,国际药学联合会(FIP)药学实践专业委员会(BPP)专家(亚洲唯一),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药学信息利用与评价学组组长,北京药学会常务理事、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药学组秘书,中国药学、中国医院药学、中国临床营养、药物不良反应等杂志编委,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等。专业工作一是配合临床和科研需要试制新制剂,并将疗效好的制剂进一步开发成上市新药,已获得碳酸钙片(协达利)和戊酸雌二醇片(协坤)2个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二是对上市药品进行药剂学评价,为医院药品遴选提供科学依据,完成了十余个相关课题,分获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学术交流、北京药学会和协和医院科研成果奖等。三是努力尝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研究。参编书籍24部,发表文章70余篇。承担管理工作以来,组织开发完成的药房信息系统,实现了药品的数量、批次和效期管理,通过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参加门诊咨询、临床会诊和门诊药房或病房药房的一线值班。组织整理医院高危药品名录、音似/形似药品的识别,在医务处和信息中心的协助下,首次在院HIS上实现用药安全警示。加强科室继续教育,跟进学科发展。在医院的支持下首次实现带教美国药学院学生来院实习-我科年轻药师赴美国学习临床药学的交换生项目。曾被评为北京协和医院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等。

湖南省药学会优秀论文

1995年论文《骨质灵治疗骨质增生628例》获《辽宁中医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1996年4月论文《自拟方“骨质灵”治疗骨质增生》获“国际优秀成果奖”,入选《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中国名医特技精典》;1996年11月被评为“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个人医迹录入《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1996年12月论文《抗肩凝汤治疗肩周炎》获《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优秀论文一等奖;《桂乌伸筋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收编《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1997年6月医术档案被收入《中国跨世纪专科名医大典》;1998年5月论文《自拟寄生鹿角汤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986例》荣获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2002年1月业绩入选《中华优秀人物大典》;2005年12月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聘任为“特效骨质增生专家”;2007年10月新华社国医国药摄制组摄制了专题片——《崇拜生命》2007年12月“登清痛敌膏”荣获中国民间中医中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疗法发明奖”;2008年9月论文《吴登清膏药(痛敌膏)治疗风湿病12288例》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吴小影吴小影,女,眼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疗特长:擅长屈光、斜视及弱视。在近视眼、斜视弱视的治疗及预防方面经验丰富中文名称:吴小影职业:医生临床职称:主任医师职称:教授职务: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成就:获湖南省医学会优秀论文贰等奖、长沙市优秀论文壹等奖各1项代表作品:《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简明中西药手册》简介擅长各类水平、垂直及复杂性斜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等眼肌疾病的临床治疗。对弱视主张综合训练治疗,率先在国内开展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弱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省内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研究,造诣较深,具有娴熟的手术技巧,已治疗近视患者二万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科研教学主持承担的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7项,其科研成果分别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三等奖、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二等奖、湖南省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疗新技术成果三等奖2项等多项学术奖励。在《中华眼科杂志》等国家级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获湖南省医学会优秀论文贰等奖、长沙市优秀论文壹等奖各1项。参编专著《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简明中西药手册》、《眼科学试题精集》、《住院医师手册》等。指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7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多名。擅长屈光、斜视及弱视。各类水平、垂直及复杂性斜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等眼肌疾病的临床治疗妇科杂症,妇科炎症,计划生育腹腔镜胆囊切除、纤维胆道镜取石与疑难疾病的诊治屈光、斜视及弱视。各类水平、垂直及复杂性斜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等眼肌疾病的临床治疗

河南省药学会优秀论文

男,1960年9月15日生,中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河南省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管优秀专家、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常委;兼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卫生院长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自1982年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中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8年8月-1990年3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药物所学习。1990年9月—1993年4月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留学。长期致力于河南省伏牛山区产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先后完成了连翘、冬凌草、翻白草、石胆草、卷柏、松针、浅裂鳞毛蕨、哥兰叶、构树叶、牛耳草等多种中草药中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四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Phytochemistry]、[Chem. Pharm. Bull.]、[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Chinese Chemical Letter]、[药学学报]、[中草药]、[中国药学杂志]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MEDLINE收录41篇。主编及参编著作、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获得新药证书3项。 男,汉族,河南濮阳人,1965年2月出生,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1987年7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贵阳中医学院中药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至2002年5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中药资源鉴定教研室工作,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0年7月-2003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2002年5月-2006年3月,任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2006年4月至今任药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药学会理事,河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植物学会理事,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商品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会委员,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鉴定学》的副主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药类精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副主编,“十一五”中医药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编委,“十一五”、“十二五”医药规划教材《生药学》编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专论》编委,《中国现代中药》杂志编委。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2012-2015);“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创新药物研究开发 —候选药物研究1项:新药胃疼宁胶囊的研究 (2012-2015);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1项:山橿活性成分研究(2011-2014);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1项: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及产业化研究(2011-2013);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华中区域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项目1项(2011-2015):地黄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主持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8部。科研课题获奖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999年5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2001年9月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3年1月被评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批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药学系大专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议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对策

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有效、合理和安全使用药物的一门学科,是现代药学和临床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学科把过去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重点从药物转向患者,这是目前和未来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研究方向,目前临床药学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临床药学工作从抵触到认可,从强行到自觉,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具体工作实践

1.查房与临床药学工作的结合

药师要定科室查房与巡回查房相结合,并指定用药方案,及时解决用药问题,可以安排指定的药师选择相对固定的科室,如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等,每周定期到其他科室进行巡回查房。设计药师查房记录单,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的介绍、查房意见、基本用药情况。药师查房之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临床用药建议,重点是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1]。药师查房记录单要一式两份,一份在病历中,另一份则有药师自己保管,并要求主治医师将药师的意见写在病程记录中,同意则执行,不同意则写明理由。临床药师通过查房,增加了与临床医生接触的机会,并逐步熟悉了有关科室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可以将新的药物知识,配伍禁忌等及时传递给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医药互补的优势。通过药师的不断女里,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临床药师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各级医院均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我院在应用抗生素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临床药师要每月抽查一定比例(30%)的出院病历[2],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逐一进行登记,统计全院和各个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送检率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对每个医生的抗生素用药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对科室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反馈到各个科室,也可以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

3.对门诊用药情况的监督

临床药师可以定期抽查门诊处方,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门诊处方和麻醉处方,按照事先制定的表格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用药情况,每次将查出的书写不规范或者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3],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通报和公示,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缺项、书写潦草、无临床诊断或者不规范、未使用药品通用名、没有剂型或者规格,中英文混写等,抗生素用药不规范主要包括剂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合、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通过坚持检查,我院的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

4.做好用药咨询工作

院内设置药用咨询室,并挂有明显的标志,并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公布咨询电话,每天安排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轮流值班咨询,并配备专业书籍,认真填写咨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的名称、联系方式、咨询内容、解答情况等。通过用药咨询,药师与患者和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门诊用药的依从性,解答了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及时纠正了一些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方法,配合了临床医生的工作。

5.尝试性建立病历

针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建立病历,基本思路是对于目标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主要疾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相关重要检查,建议用药的治疗计划,和病史小结,用药记录要包括用药开始的时间,实际用药情况、停止用药的时间,疗效评价等,及时补充患者新的用药信息,用药病历的用药信息要及时进行更新,档案要留在临床药学室并进行长期保存,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电子病历。

6.药品不良反应

各个临床科室要要有指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员,发现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应该及时通知临床药学室,药学人员进行登记、上报,临床药学人员要认真咨询、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要善于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定期退出临床药讯,内容涉及查房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交流经验、新药知识和收集到的药学知识,并发到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供翻阅参考,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捐稿,努力让临床药讯成为医院药师和临床医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二、总结

临床药师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帮助临床解决了医学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学服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开始医生和患者的陌生、抵触、怀疑到逐渐认可、信任和接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优于人员有限、知识不系统等方面的原因,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有些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广大药师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浅谈生态文明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中医药学从我国古代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就有记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神奇的医疗效果。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医疗体系,但现在大多数已经消失,被现代西方医学所取代,中医药学作为少有的独立医疗体系能与现代医学并存,并且发挥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其以人体生理平衡为基础,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各个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密切相关。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态文明建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生态文明的进步[2]。

把人体健康与生态平衡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寻找联系,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早在春秋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把疾病的发生归诸鬼神祟蛊,中国的医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体的病患与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有关,后来又有医生用自然界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失和来解释病因,这曾是当时世界医学史上最先进的病因观。在这种病因观的影响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能对人体产生作用,从中寻找良药祛除病源也就成了当时医药学家的主要工作。

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生态系统,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各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上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一样,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一旦人类的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人类的灭绝。中医药学的实践就是把人体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健康状况良好,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开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随之而来,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都是为了弥补这种平衡。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藏象、经络等生命活动现象,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态过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调整功能的枢纽;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内在因素;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包括细菌病毒是致病的外来因素。气血是全身的动力,还有内外因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的功能因素。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医书正是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产物。在中医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到的有意义的症、脉、舌象等信息确定患者的“证”,再通过对“证”的辨证施治,确立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这与当今许多西医学家提出的个性化治疗非常一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法治则等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概念、理论体系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医用药的方剂中讲究君臣佐使,每一个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则,其内在也是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意义,每一种药物都有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药,为了辅助君药达到更好的效果的药物称为臣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称为佐药,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称为使药。君臣佐使四类药物的相互影响,给人使用后就能帮助人体尽快恢复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

西医采用了很多化学药物,生产工艺中有很多污染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医药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并且以植物为主,这与人类的饮食习惯一致,也符合现在比较热门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在饮食中都注意食用适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药性的食品,比如鱼腥草、马齿苋、山药、枸杞等药物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对于我们提高全民素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很有益处。对于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学在中国防治非典和现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应用极大的作用,对于突发的疫情,中医药学工作者及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机会,给疫苗的研发机构争取了时间。

生态文明主要是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经济的目标,医药学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关重要。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为了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文化带给人类的健康,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中医药学理论和西方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从传统中药中选择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中药对其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植物中真正起作用的成分,运用先进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监测和监控,开发出更多的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新药;另一方面,将中医药学理论中的精华与西方医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医疗上的花费,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某些国产试剂、试药与进口品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欧洲药典》收载的冲洗液配方中卵磷脂及聚山梨酯80的含量较多,当用国产品配制时,其溶解性能不好,造成溶液混浊,冲洗量大时,溶液过滤的速度缓慢,影响冲洗效果,甚至无法进行过滤。该问题通过降低配方中各成分的量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经验证,即使配方中的各成分量减少一半,效果依然可满足实验的需要,且过滤速度适宜,还可降低实验成本。

我可以给你,不上传,

  • 索引序列
  • 南京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 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 北京药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会
  • 湖南省药学会优秀论文
  • 河南省药学会优秀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