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电视电影十年与观众

发布时间:2016-03-11 14:23

  自1996年开播以来,电影频道以丰富的中国电影资源和专业化、频道化的运营优势蓬勃发展,在短短14年间就成功地将打开电视看电影的理念深植观众内心,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和多元化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电视业的资源开拓和持续增长做出了可贵探索。期间,为了弥补电影片源不能满足电视播出的现状,也为了拓展影视合流趋势下的频道竞争力,1999年电影频道借鉴国外电视台为电视播放而制作电影的经验,正式启动电视电影项目。电视电影是站在中国电影和电视剧两个巨人肩膀上的新的电影艺术品种(1)拥有激情张扬的生命力,迄今十年已走出一条新颖独特的艺术原创和频道发展之路。截止到2008年年底,电视电影创作总量已达1108部,播出800部左右,其中超过70%都是在黄金时段播出。可见,如今电视电影已从电影频道的节目片源补充辅助成长为引导收视的主要力量。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创作的终极意义在于受众。电视电影的创作活动,只有通过观众的收看、消费和接受才算真正完成,只有观众的接受认可并表现为高收视率,才能真正实现其所承担的电影频道内容生产和品牌建构的重要使命。那观众对电视电影的整体反响如何呢?根据央视一索福瑞公司的收视调查,电影频道播出的电视电影平均收视率达到1.8%,这意味着每部电视电影的收视人群可达2000—3000万人次。另有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093月期间总共播出5000多部次电视电影,收视率2%以上的有334部次,这些影片的收视达到或突破4000万观众人次。对比于近年来创造中国2.5亿元高票房纪录的影院电影《英雄》才拥有1100万的观众人次,可见电视电影的观众覆盖面之广和消费力之强,电视电影已经成为电影频道播出节目中具有稳定收视率的片种。

 

  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喜欢收看电视电影呢?就外部环境而言,电视电影项目启动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电影低潮期,每年不足百部的产量,娱乐性匱乏,影院设施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在1995年尚存50亿人次的中国电影观众被迫分流,通过电视看电影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有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每天观看电影频道节目的观众平均达4000万人次以上。在老电影重播率高、观赏性弱的背景下,作为新艺术样式的电视电影因标准时长、影像风格、艺术探索和紧凑叙事,受到替代性的欢迎。尽管2000年以后,电影频道和电视电影面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年均数百部影院电影抢夺观众的激烈竞争,但在廉价便宜、自由随意、还可以互动点播等收视优势下,以及目前中国城市影院票价高达数十元的贵族化消费现实,再加上电视电影创作日渐提升、多样故事能满足观众各种需求,因此电视电影观众仍呈逐渐增加趋势。

 

  事实上,电视电影能有那么稳定的收视观众,除了中国电影外部环境、观众接受现状等原因之外,关键在于这十年来电视电影在题材选择、类型创作和市场运作方面的成功,很好地契合了电视观众亲历社会文化变迁和满足娱乐观赏的需求。在电视电影十年之际,电影频道选出了《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上车,走吧》、《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为奴隶的母亲》、《狩猎者》、《男人上路》、《等郎妹》、《棋王和他的儿子》、《十八个手印》、《雷横和朱仝》等十部最受欢迎的电视电影。从上述十部影片入手剖析,本文希望探讨电视电影十年与观众的互动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作为接受主体的电视观众在选择节目观看时存在一种先在的接受图式,即寻求节目文本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与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定势。特别就家庭休闲而温馨的审美氛围而言,这更是一种接受主体容易产生心理认同的先在心理构成。再加上接受主体的选择往往受到时代社会、民族文化等心理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中国观众的审美取向更贴近中国社会现实、日常生活经验和道德伦理情感。

 

  电视电影短平快制作和低成本投资,相对于周期长、投资大的电影更具创作便利,相对于篇幅长、情节连续的电视剧更具播出收视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因此电视电影创作更具当下性,更适宜于捕捉社会热点现象和现实生活事件。正因如此,为赢得观众注意力,电视电影创作非常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尊重迎合观众接受心理,将题材内容的现实性选择放在第一位。毫不夸张地说,十年来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创作,从开始启动到当前蓬勃发展,始终强调现实主义方向。据电影频道的统计,在1999年到2008年年底1108部创作总量中,现实题材影片占到81%。十年来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创作触角敏锐延伸,聚焦小人物,围绕中国社会最突出的农村和城市两大空间场域,从不同阶段、不同角度折射现实生活的发展流变,也镜像式浓缩时代变迁与社会文化。十部最受欢迎的影片中,除《为奴隶的母亲》、《狩猎者》、《雷横和朱仝》属于文学改编或历史题材外,其他七部都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总的来说,十年来电视电影的现实创作,既广泛包容了中国社会改革与时代推进的宏观层面、微观领域,也深度观照了社会变革之下百姓生活的现实状况和人性情感等多层面。

 

  ()农村题材现实创作

 

  农村问题,始终是把握中国社会时代脉搏的重要现实问题,它关系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无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改革开放初兴时期出现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还是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深入而涌现的新三农问题”(农民工、失地农民、农业村落终结),农村的发展变化始终成为中国时代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点表现。另外从最大限度争取观众角度说,七亿以上的农村人口(2007年全国农村常住人口还占总人口的55%)值得去开发吸引和稳定增长,因为在经济相对落后和娱乐设施匱乏的前提下,电视是目前农村比较可行且需加大推广的娱乐方式,当然也是电视电影观众的重要来源。

 

  大体上,迄今电视电影已很好地关注到农村观众以及关注农村问题的观众的收视心理,拍了很多农村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最出色的当以《十八个手印》、《公鸡打鸣,母鸡下蛋》、《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为代表。农村土地政策是跟农民现实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在短短数年间就从局部试点扩展至全国,这是农村变革的开始,也是迄今影响到数亿农民富裕发展的转折事件。《十八个手印》就是以当年安徽小岗村18户人家力争试验联产承包的真实历史为素材。这段农村改革经历具有传奇性,当年改革试验内在轰轰烈烈、外在低调推进,很多幕后细节并不为普通农民所知。影片在真实基础上艺术加工,既巧妙利用现实的感染力,又展现出情节冲突力,极大地激发起从家庭联产承包走向富裕的广大农村观众的好奇,同时城市观众也因奇观性而产生强烈的收视动机。于是,《十八个手印》在20091218日黄金时段播出后,得到大批观众的认可,成为电影频道当周节目收视的第十名。

 

电视电影十年与观众


  2000年的《公鸡打鸣,母亲下蛋》是一曲新农村矛盾交响曲。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被打破,科学技术被引入农村生产,各种个体或集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出现,农民民主意识被逐渐激发,计划生育政策被推广,传统男性当道的家庭模式也发生变化。《公鸡打鸣,母鸡下蛋》捕捉这些复杂呈现的农村改革现实律动,并层次错落、以小见大地贯穿于主人公兴旺和他媳妇的家庭生活中,以观众容易接受的伦理故事承载起深刻的农村现实问题。影片在夫妻两人为先致富还是生儿子的争执协商中,巧妙结构进夫妻同时竞选村长的情节构思,而且夫妻签署并适时修改家庭协议这一新鲜而现代的喜剧性情节设计是全片突破故事套路、出人意料的亮点,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卖点。

 

  以《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为代表的《法官老张系列》,是电视电影创作中举足轻重的现实主义力作,它聚焦农村改革另一个现代性层面——法制。在以人治、人情为传统的农村社会,讲究科学实证的现代法律的普及引入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形呢?这对于广大农村和城市观众都具有收视诱惑力。《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紧扣法律和人情这一对矛盾,巧妙地将之落实在一位穿上制服为法官、脱下制服为农民的具有矛盾性的主人公老张身上,这种设计颇具自成一体的特洛伊木马效应。影片结构了老栓和来顺妈为一头小牛而对簿公堂的矛盾冲突,甚至还设计了老栓爱牛如爱女、不惜为官司给价值不过800元的小牛付出7000元做DNA亲子鉴定。这样的情节设计农村观众感同身受,是编导对农村现实的真实捕捉,因为牛不仅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于年老孤独的农民来说还是一份舍不开的亲情。片中随意的农家小院会变成法庭调解现场、被告对于牛这一标的物称呼的较真儿态度等特色细节,更加引发观众的好奇心理。有人说法律只要不以民情为基础,就总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民情是一个民族的惟一的坚强耐久的力量(4)中国农村法律与人情复杂纠葛,法理中又融会乡土人文关怀,在传统与现代胶着中产生一种奇特的稳定感,这实际上是《法官老张系列》把脉观众和保有稳定收视率的法宝。

 

  ()聚焦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题材创作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并逐渐进入国际化发展的提升阶段。作为时代演变、社会变革的前哨战,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主要领域,城市是中国最早感受到改革开放春风的空间场域,深刻地呈现了经济发展、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变化。正因如此,电视电影十年中也重视城市现实题材作品的拍摄,有描写在市场经济转型起落发展的工业题材《第三条线》《金牌工人》等,有关注现代都市人情感状态和婚姻问题的《马世清离婚》、《婚姻碎片》等,还有聚焦年轻人青春激情的《我爱长发飘飘》、《情不自禁》等众多影片。事实上,这也是电视电影巧妙把握城市观众接受心理的主动创作策略。

 

  《上车,走吧》、《男人上路》、《棋王和他的儿子》三部影片的出现,突出揭示了多元化的城市社会变迁和文化现状。有学者说,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少有三个世界之最,人类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人口迁徙潮——民工潮便是其中之一。据农业部调查,截止到2007年全国拥有农村户口但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总数约为1.5亿人,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电视电影创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上车,走吧》就是这样一部描写农民工现象的影片。影片以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一度存在的小巴车问题为切入点,讲述了两个农村青年背井离乡来到北京、为生计挣扎的故事。尽管影片故事是虚构的,但两位农民工进城后居住条件差、收入不稳定、工作不如意等社会遭遇和无奈失落、孤独妥协、没有归属感等心理状态,却是全国数千万农民工观众感同身受的。影片在主人公苦涩心酸的打工奋斗史中,始终融会着一种根植生活和人生的积极信念,这给予了观众未来的希望与温暖。正因如此,这部电视电影契合了众多城乡观众的现实生活体验,保证了超过2%的高收视率。

 

  城市发展、物质增长、私欲满足,必然会带来文化理念和人生观念的变化,《男人上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影片。影片以一对父子由隔阂到理解的关系变化为故事意念,设计在路上的意象,契合了父亲发现家庭责任和教育理念的过程,孩子发现亲情、建立责任和完成成长的过程。2007年的《棋王和他的儿子》创作于中国人喜迎奥运、人民生活与体育紧密相连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通过父亲和儿子共同经历家庭破裂、理想追求等一系列人生遭际,实际上以围棋为意象,将体育比赛与人生奋斗相互映射,在黑白棋子间浓缩现实生活、探讨现代都市人情感困惑以及人生理想等,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他几部受欢迎的影片,虽并不是契合当下社会的现实题材创作,但收视成功的某些因素也在于跟现实文化变迁之间的紧密关系。比如根据2006年风靡网络的原创军事小说《抗战狙击手》改编而成的《狩猎者》,就是巧妙利用时下媒介文化的影响力。《等郎妹》应和了《云南映像》等歌舞剧带动的原生态文化热潮,原汁原味的等郎民俗和客家土楼、山歌等文化元素,清新淡雅又深沉韵味,获得观众收视和国际认可。

 

  可以说,电视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契合社会文化变迁、贴近观众生活现实,这是其广受观众欢迎和实现高收视率目标的重要砝码。每一部电视电影都以独特的命题和视角切入,真实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广泛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上一篇:电视电影十年概要

下一篇:究竟是电视还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