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买车故事—— 评电视电影《咱得有辆车》
讲述了一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事情不大,但是非常贴近现时代普通人的心理和现实需求;故事不复杂,但是讲述得一波三折,还颇有些趣味性。以巧妙的情节设计、精炼简洁的叙事把一个小题材的故事讲述得很到位、很有生活气息,《咱得有辆车》充分发挥了电视电影小而精的特点。证明了小制作、小投人、小题材的电视电影也能拍得精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题材和主题
应该说,《咱得有辆车》选取的事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普通老百姓买车这个在过去来说根本难以想像的事情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普遍。关于是否要买车的问题不少时尚杂志上做过讨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虽然参加讨论的多是白领阶层或收人颇丰一族,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车价渐次与国际接轨,汽车将越来越成为普通人也能负担得起的日常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交通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问题,路途遥远、交通不畅等问题常常给人们造成不便,有了私家车确实能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当然汽车给人带来的还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它还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不同的年代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几十年前的中国人有个手表戴戴、有辆自行车骑着可能就很满足了,对于如今用惯了洗衣机、彩电、电冰箱、微波炉、空调等电器的新世纪的人们而言,除了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外,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也很重要。所谓的生活质量也是可以分为很多层次的,在影片里所提到的私家车所带来的好处是享受生活、对自己事业的肯定、对虚荣心的满足等。
其实,杨大兴和迎春这对夫妇对于买不买车这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更是在说明普通中国人的消费观、生活观的问题,他们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代表,反映了现代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都是保守型的,钱是用来攒的,有了钱就把它放到银行里存起来,以防不时之需或是留给后人,自己是不太舍得花的,而现代国人的消费观念在慢慢向西方人靠拢,赚钱是用来花、用来使自己的生活快乐的,要注重当下的幸福,在生活过程中及时消费,注重提高生命过程中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年轻时一味埋头苦干,等到年老歇下来时才发现面对很多愿望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原来的压根儿没想过买车,到后来决定买车,再到最后用贷款的方式买车,男主角杨大兴的心理转变反映了现代社会里人们消费观念的日新月异,人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鲜事物,也更积极追求可以实现的生活愿望。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适应时代变化、跟上时代脚步是生活的必须,处于各种信息冲击之下的普通人难免要对周围的环境做出相应的反映。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车水马龙是现代性大都市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若是解决了买房问题,生活在大都市之中的人们接下来该考虑的问题就是买车了,杨大兴和迎春夫妇也不例外。但是在要不要买车这个表面问题之下,影片其实更突出了一个很传统的叙事主题,那就是关于家庭的表述。
围绕着“汽车”这个中心意象和买车这个中心事件,杨大兴夫妻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展开了一连串的误会情节,但最终一切水落石出、误会烟消云散,家庭依然和睦甚至是彼此的信任更上一层楼,并且拥有私家车的美梦终于成真。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夫妻二人能够同心协力为了一个梦想而努力,在出现矛盾的时候能够互相包容和体谅。即使影片的结尾不是现在的完满结局,我们也会相信主人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只看时间长短而已,因为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为了一个愿望想方设法坚持不懈的奋斗已经预示了成功。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家庭的团结和睦是一切的基础,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是成功的根本,这是影片传递出来的传统的人生观。
一个夫妻二人为了实现一个家庭梦想不懈努力并梦想成真的故事,折射出时代氛围和社会人心的变迁,尽管这个小故事并没有涉及很多的社会问题、也不见得讲出了多深的道理,但足以让人回味。把普通老百姓的简单日常生活讲得津津有味又不失真实自然,用一件颇具现实意义的小事展现时代色彩,《咱得有辆车》应该算是一个成功的电视电影作品。
叙事
影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叙事中心突出,逻辑线索清晰。影片从头到尾的情节设置都是围绕着杨大兴夫妇想买汽车这个中心事件展开的,以这个中心事件为由头,设置出可能的矛盾冲突,围绕着矛盾所在展开情节。整个故事节奏紧凑,剧情的发展环环相扣,严格依循前后的因果逻辑关系,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戏剧性变化一直延续到故事的结尾处。
影片的叙事主线是杨大兴夫妻如何实现买车愿望,由此设置了正反两个方向的情节:一方面是夫妻俩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多多赚钱以早曰把车买回家;另一方面是迎春炒股失败,大量现金被套牢使得近在咫尺的买车梦变得遥远。这互相矛盾冲突的两股力量让影片产生了一种叙事张力,也给影片的结局选择造成了悬念。迎春和孙大海的交往这条线索对故事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它是迎春炒股的导火索,也导致了夫妻间误会的产生,它不仅在主人公之间制造了矛盾,又在误会消除后消解了夫妻间的潜在信任危机,这条副线与迎春夫妻决定买车这条主线交织在一起,共同讲述了平凡家庭生活中的一出好戏。
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也是叙事目标之一。影片前段丈夫与妻子的矛盾在于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的不同,丈夫的“知足常乐”观念和满足于现状的心态成为买车目标的阻力,而接受新的消费观念的妻子则向往着早日像别人一样过上“高质量”的生活,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妻子的智谋和一次意外事件完成的。等丈夫想通了决定买车之后,两人的矛盾则由误会产生,误会的累积引发了影片的高潮情节,误会消除后买车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买车愿望的实现和家庭潜在危机的解决是同步进行的,家庭梦想只能通过家庭成员同心同德的努力来实现,影片的表层叙事主题(买车)和深层叙事主题(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在影片结尾都获得了完满结局。
影片围绕着“车”这个叙事中心意象,充分调动了主人公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相关事件对它进行强化,让车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使得“买车”这个意念从无到有,并历经挫折、误会、希望、失望,最终完成故事的演绎。作为道具的“车”是直接参与叙事的,眼见、耳听、亲身接触体验,汽车的舒适和便捷、汽车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及带给人的心理满足感都通过各种渠道刺激着主人公,并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他们的心理状。
全片故事节奏明快、情节紧凑,具有小品的风格。影片在开演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就把主要人物、人物背景、事件缘由、人物之间的潜在矛盾等等故事元素和故事背景完全交代完毕,并通过伏笔预示了故事发展的走向和潜在推动力。此后的人物出场和情节设置都干脆利落、点到为止,用俭省的笔墨传达到位的信息。影片结尾的大逆转看似出人意料实则与前面的伏笔相呼应,虽然落人了俗套却更能满足观众希求完满结局的心愿。
人物
影片的人物设置非常简单,一切人物设置都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服务的。除了男女主人公和主要配角孙大海、春生,其他人物的出场都极其有限,基本上只在某一(几)场景出现,完成某一叙事功能。
孙大海是作为夫妻关系的潜在威胁而存在的,至少在杨大兴眼中他是一个潜在对手,他的存在对杨大兴造成一种危机感,也正是如此夫妻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才得以形成并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另外孙大海也是影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迎春炒股这件事是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片中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是主人公的竞争对手——对面饭店的老板春生。春生是一个有些类型化的人物,他喜欢喋喋不休地表现自己,一有机会就逮着人炫耀自己的财产,还喜欢给人“上课”,讲他那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这个人物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对主人公的内心产生影响,迎春买车意愿的直接推动力就来自春生的刺激。春生的每次出现都是在强化对主人公的心理刺激,都是在强化需要买车这个意念。
影片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比较突出。杨大兴是一个标准的模范丈夫,为人勤劳踏实,性格平和又很宽容,对妻子温柔体贴,很有家庭责任感。妻子迎春也算是一个贤妻良母,感情专一,对家庭忠心,打理生意也是井井有条,性格泼辣,似乎比丈夫要强焊一些。两人性格上的互补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就是丈夫宽容忍让妻子的任性,买车这件事就是妻子先要求并擅自做主让丈夫去学车的,丈夫虽然不是出于自愿,但还是顺着妻子的意愿去做。想让这样的一对和睦夫妻产生冲突只能从误会着手制造矛盾,迎春自作主张去炒股还隐瞒事实真相,杨大兴在低调处理一切流言蜚语后面对妻子的谎言才忍不住发怒,而妻子面对丈夫的误解显得更加委屈,真相大白时,丈夫不仅不怪罪妻子反而还好言相劝,夫妻两人决定更努力工作以早日实现买车心愿。
性格太好的人在银幕上不容易出戏,不过杨大兴的形象在影片结尾也慢慢塑造出来,作为男子汉大丈夫,面对着意外的挫折他还是要镇静得多,而且也具有实干精神和不可动摇的决心,重大的决定还是要他来做出,买车这件事最终是由他来实现的。
风格
影片的总体风格是叙事简洁,表演真实、自然、生活化。
影片的情节转换非常干脆利落,转场笔墨俭省,叙事节奏非常紧凑。常常是省掉一些中间环节直接切人最有效信息,上一个情节留下的伏笔马上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获得说明。如迎春给大兴报名学车这件事,迎春从菜市场回到店门口后只说自己有点事情要办就出门了,接下来我们看到了驾校报名处的牌子,再接下来我们就在夫妻二人的卧室里听见大兴在和迎春说她不打招呼就帮自己报名学车的事情。又如大兴为了广开财路在饭店推出新菜式的情形,上一个镜头是大兴在晚上的卧室里对迎春说自己有一个秘密武器,下一个镜头就切到白天的小饭馆里大兴捧出一碗新鲜热辣的菜肴让人品尝,然后店门口就贴上了“新添:水煮鱼”的通告。
影片的开场戏就已经显示出生活化的风格,夫妻俩人戏谑式的互相调侃完全是按照日常生活中的口吻来说的。此后的所有场景和人物对话都是遵循着这一特色,人物的语言都是直白的口语,而且具有生活气息,人物之间的互相称呼和语言的使用都具有地方特色,春生的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和时时显摆、喜欢损人就是典型的“京油子”的作风。
影片的叙事场景主要是在室内,主要是在小饭馆内和卧室,最日常的地方发生的都是最日常的事情,特别是夫妻之间的拌嘴往往令人发笑。夫妻间最真实的交流一般都发生在卧室里,所以我们看到了杨大兴和迎春两人最真实的一面,丈夫给妻子打洗脚水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细节,第一次是迎春因为买车的事和丈夫闹别扭使小性子,湿着脚就爬到床上,再一次是迎春给丈夫报名学车后还找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明这么做的意义所在,丈夫为了逃避听她说起买车的事情想以为她打洗脚水为由岔开话题,结果被迎春一眼识破。发生在卧室里的情节很多,这本身就营造出凡俗生活的氛围,通过展现夫妻间的和睦关系体现家庭价值,这本身就是影片的主题之一。家是一个人可以最放松的地方,所以大兴和迎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最自然最生活化的,包括他们躺在床上看电视,一边看一边聊天还一边吃东西,包括迎春叫大兴不要去打洗脚水了,还说什么“今天不洗了”。
这种生活化的特征用轻松、自然的表演呈现,就具有了某种轻喜剧的风格。对话是制造出喜剧效果的武器,夫妻之间互相调侃是猪头、孙大海和迎春开玩笑、春生给大兴夫妻“上课”、大兴向儿子讲解什么是三轮车等等,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幽默和乐趣就在不经意间弥漫开来。
文|陈念群 张玲玲
上一篇:另类的激情谈电视电影《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