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电视剧创作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共7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06:59

  

第1篇:新媒体时代电视剧传播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也更为便捷,新媒体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影响着和渐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电视剧产业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电视剧的传播上,新媒体为电视剧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实效性强的路径,逐步地从单纯的电视传播到网络传播再到智能手机等终端的传播等,都是得力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为电视剧的收视和播放效果营造了更多的机会,重视新媒体的影响力,从新媒体入手为电视剧的传播服务,将有利于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并有利于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契机和空间。


  1利用网络传播电视剧,实现自由的播出路径


  1)网络传播电视剧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传播电视剧的方式有网络直播,网络电视剧的直播是电视直播电视剧的延伸方式,与电视直播采取同样的时间节点,只是通过网络直播电视剧,突破了传统的电视直播的不足和局限性,因为网络直播可以随地观看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网络直播的优势在于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免去广告的干扰,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有些网络的直播平台只有会员才可以享受免广告的服务。此外通过网络观看电视剧可以实现暂停、快进、快退等功能,轻松观看自己想要观看的电视剧部分。并且,尤其是在人们工作期间不能观看电视剧,可以通过网络缓存在业余时间放映。通过网络传播电视剧,可以更有效地汇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因为网络传播电视剧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电视剧的汇集,更多优秀的电视剧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播放,观影者可以评论电视剧的品质并进行打分,使更多较高品质并适应观众口味的电视剧在网络上得以放映,有利于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更新和发展。综上所述,网络直播和点播的方式为电视剧观看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收视条件,也为电视剧的传播提供了可靠和更宽广的路径,为电视剧大规模、广路径的放映提供了可能。


  2)通过网络实现电视剧的“连续”播放。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电视机观看电视剧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观看,错过了播放时间,一般不能实现即时重播,所以我们受到了时间的限制,而当下的人们尤其是比较繁忙的都市工作者,一般不会有大块的完整的时间来观看两集或者更多集的电视剧,因此电视剧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影响,而现在人们通过网络观看电视剧可以现实连续播放,只要在电视剧更新之后,就可以连续观看并可以下载以便在任何有空的时间实现连贯的观看,为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追剧快感,因为电视剧本身就是连续剧,一般情况下都有连接性,前一集和下一集之间都紧密衔接,所以当人们在观看完一集而不能立刻观看下一集的时候,就会有一些遗憾和不快的情绪,而当今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实现了网络传播,人们可以一看到底,释放压力也好,单纯追剧也好,都可以满足人们观看电视剧的不同需求,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为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的趣味,满足了很多受众求速度的心情。


  因此,电视剧通过网络实现自由的播放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路径,在电视剧自由播放的情况下,它的点击量就会更多,明显地多于传统电视播放的点击量,大数量的点击在新媒体时代就是一种优势传播路径,它会不自主地形成一种宣传口碑,为电视剧的高播放率创造机会。


  2在保障电视剧品质的前提下,重视营销策略


  电视剧的传播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本身的品质决定的,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取胜的关键就是它传播的内容,如果深得人心那就一定会有高收视效果。所以保证电视剧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保证对得起观众的收视预期,就可以保障一定的收视率了。如果一些电视剧的拍摄、制作、演员等出现各种品质缺位的现象,很可能遭到观众的各种攻击,从而得不到良好的收视率,毕竟在各种娱乐节目饱和的当代社会,赢得观众的青睐和好评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在新媒体不断成长的今天,电视剧行业也存在很大的竞争力,也就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因此注重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剧营销,也是促进电视剧收视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现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在上映之前都会在一些综艺节目曝光、宣传,通过与电视剧相关的演员参加一些综艺节目,为电视剧的上映预热和宣传,从而提高未来电视剧播放量的可能性。像《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王牌对王牌》等综艺节目,都有间接传播电视剧的功能,提前为电视剧的上映做足宣传,以便达到理想的收视效果。尤其是现在的《王牌对王牌》,很明显就是通过两组电视剧的演员在节目中的做游戏等方式来为自己即将上映的电视剧和电影做传播,《快乐大本营》不仅捧红了很多明星,而且为一些电视剧的传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比如在湖南卫视播出的《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等。而且,不仅是在拍摄结束之后的宣传,在电视剧拍摄前、拍摄中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宣传的效果,在拍摄之前就可以通过新媒体介绍电视剧参演的人物,利用明星效应预吸引一些受众,提高潜在的关注度。拍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物造型的宣传,为电视剧在将来的播放奠定基础。另外,通过在片场拍摄一些花絮,为电视剧的上映做前期的传播预热。当然,还有一些电视剧为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自制一些宣传片或者举办开播仪式等。再有就是一些演员亲自去一些观众聚集的场所做宣传,比如,为了使电视剧取得良好的播放量,一些明星特地去高校举办电视剧的宣传会。最后,就是在一部电视剧放映结束后,制造下一季电视剧播放的舆论,为下一季电视剧的播放提前做好宣传,由张一山主演的网络剧《余罪》,由刘涛、杨紫、王凯、王子文、蒋欣等主演的《欢乐颂》等电视剧就是在第一季放映完毕后,制造下一季拍摄的舆论,从而提高受众的收视预期,为下一季的收视打好基础,等等。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剧的传播在保障内容品质的前提下,一定要为电视剧的传播做足够的宣传,保障在信息通达的互联网时代,让更多的观众获知电视剧上映的消息,從而为电视剧的播放率提供保障。


  3善于抓住电视剧受众群体的收视预期和习惯,形成良好的口碑


  电视剧拍摄结束之后,如何在上映期间形成良好的口碑非常关键,只有受众群体规模宏大的情况下,我们的电视剧产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促进电视剧不断突破自己的动力。但是如何使电视剧达到良好的收视效果在电视剧拍摄之前就应该着手考虑这一问题,因为电视剧的内容、人物等方面已经涉及到后期的宣传工作。首先,在拍摄电视剧之前在审核剧本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喜好,社会主流文化、大众需求等,在新媒体时代语境下,我们更是要利用好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获得受众群体的喜好,社会主流文化、大众需求等信息,从而择优筛选有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电视剧本来拍摄制作,只有这样在后期电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的宣传工作中才有可能不会出现太多的障碍和困境,有利于宣传成本的节省。再者,在电视剧上映之前就要首先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新媒体的层出不穷,更新形式特别迅速,必须利用好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宣传工作。当下电视剧在制作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拍摄过程曝光供受众群体参考、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宣传,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播放平台进行点赞、评分、转发等,所以这都是新媒体的宣传手段,通过微信、微博等好友的转发、带入,实现电视剧的受众群体的增加,并通过一系列的大数据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改进电视剧的制作。


  总之,新媒体时代给电视剧的传播带来了很多契机,注入了很多新活力,提供了众多的传播思路,但如何發现并利用这些契机才是关键,所以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传播路径将成为电视剧产业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时代,媒介环境和受众群体的需要都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因此,大胆地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传播的路径探寻将是电视剧产业制胜的法宝,相信在不断地探寻中电视剧产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业态成就。


  作者:谢明博

  第2篇: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论坛直切当下热点


  《人民的名义》收视率非常高,冲到了第一,超过了所有电视剧。收视率的问题可以说是困扰我们整个行业一个大的毒瘤,大家对假收视率恨之入骨,但是我们自己剧播的时候,合同一签就很纠结。《人民的名义》播之前,我们好多关键领导找到我,说这个剧一定要买,如果不买我们收视率肯定顶不过去,《剃刀边缘》在那儿,肯定压不过人家,因为《人民的名义》太正了,看它的人不会太多。我首先跟各位说,我说钱不是问题,但是这个钱拿了以后,未来这些拿钱的人被抓以后,他供出来以后,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是国有单位的领导,我们的安全谁来保障?所以用这种说服了很多人。


  前天还跟领导电话交流,说:“李主任你太英明了,多亏这三千万我们没花,如果花了觉得三千万真管用。”我说:“我们抵制假收视率一定要从《人民的名义》开始,我们有信心抵制住这股恶流。”


  影视机构很多,但是真正拍出来电视剧,上电视台,和电视台签合同的不占三分之一,大部分电视剧出不来。但是三分之一能播出来的电视剧,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打击假收视率、抵制假收视率是别人的事,那我们永远没有希望改变这个事儿。


  买假收视率问题里面其实有90%的是骗子,钱根本到不了平台。这次《人民的名义》让我彻底感觉到数据平台里面有不公正的地方,但也有比较客观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多参考,多宣传那些所谓的参考数据平台,你那个参考数据在那儿放着,正规平台不敢大胆拿去。今天我们的收视率第一,我们内心很明白,这是我们的实力,我们整个团队都感到很高兴,我们没有一点害怕的地方。你只要是做了坏事,没有不暴露的那一天。《人民的名义》剧情里面也提醒我们坚决不能买收视率,买了这个东西就是你被传染了,永远会狼狈为奸。


  只要我们准备做电视剧,收视率的问题一定会困惑我们,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但是要想创造好的收视率,你只能下工夫做品质,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把你送领导的好处和买假收视率的钱用在请好编剧上,一定不要在编剧、导演身上吝惜钱财,这绝对不会白花的。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影视界朋友拿出勇气来,面对一切恶势力,我们绝不低头,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


  李路


  《人民的名义》导演、總制片人


  真的好东西不分受众年龄,我们要给年轻人正确养分


  《人民的名义》是在两年前我跟江苏作家周梅森约的稿,我在香港听说他在南京体验生活,得到消息第二天早班飞机敲他家门,带着茅台酒去了,喝完了他也挺开心。我说这个戏我要导,因为我导可能更适合一些。管理过江苏的影视剧生产、做过几千集电视剧,对官员的生态、形态非常清晰。当场他就答应了,梅森喝完酒答应了,第二天我给他打电话他说喝多了,没说过。晚上我又敲他家门去了,带着酒,我说我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跟你约过稿了,当年你非常火,你写电视剧、做制片人。我说今天你老了,你写好之后接力棒交给我,我来帮你整,这次他才入耳。看了之前我拍的片子,觉得还行,写了封推荐信。这个牌完全由我来做了。


  周梅森讲他之前的剧本少则五百条,多则一千多条修改意见,但是这次《人民的名义》遇到不可预测的阻力之多,让我整整两年时间老了好几岁,根本睡不着。我们最后是五大民营公司扛起了这部电视剧的资金盘子,几十家大户,上市公司、国企、民营大户,合同都签了,最后都没敢投。也能理解,因为13年反腐剧没有成功案例,大家投资都有风险,都不敢投。


  上午跟你签了协议,晚上打电话说我们不能投了,我们有大哥说还是稳点儿吧。能理解,但是你要知道我作为制片人、作为导演,每天白天在天堂,晚上在地狱,那个心情是极其遭罪的。所以其中甘苦大家可能不得而知。后来几家民营公司一起把这个盘子搭起来之后,开机,大年初三还差两千万,现在股东也好、朋友也好,你跟我说,我投,我可以把股份放大,我说我是商学院毕业的,我太知道什么叫作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你要说你还差两千万,原来的股东都跑了,风险极大。所以在最后关键时刻,大年初三务必开,有问题我来担着。


  已经13年没有这种剧种了,所以我们在拍摄期间也是如履薄冰,又把80个演员,请了四十几位明星过来,来一起把《人民的名义》这个戏扛起来,确实也为难了这些演员和我,因为你的价格要折上折,不折上折根本不可能把大仙聚到一起。你才几个钱,还不够鲜肉一个稿酬呢。


  让我特别欣慰的是有很多95后在追这个剧,原来预测是本科以上,管理层、公务员会对这个戏锁定,但是没想到很多小朋友也很喜欢。所以我觉得不是他们世界观没有完善,不是他们三观不正,是我们这些年都没有给他们正确的养分吃。都以为家长里短、飞来飞去的戏才是应该给他们的食粮,其实错了,真正好东西不分年龄段,谁都可以看。


  车径行


  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艺术话语权和创作话语权旁落是中国电视剧的大问题


  中国是一个电视剧大国,但不是一个电视剧强国,在电视剧大国向电视剧强国迈进的途中,我们历经波折、历经艰难、历经资本的磨砺。现在中国电视剧最大的问题是艺术话语权旁落和创作话语权旁落。本来资本不需要管那么多事情,专业事情由专业人来做,但中国现在是资本中心制、小鲜肉中心制,这种中心制导致了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乱象。所以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电视剧。为什么中国电视剧能出现这种情况?之所以重IP、重颜值,实际上它本身是没有文化自信的。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他才去搞IP、搞颜值等等的东西。颜值本身没有错,IP本身没有错,资本逐利是它的本性。


  电视剧创作者是一个工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创作电视剧首先无愧于良心,其次无愧于大家,无愧于观看电视剧的观众。现在我们是地沟油电视剧、垃圾电视剧很多,大家拼的是收视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又不能不兼顾收视率。因为我们没有构建起一个检验电视剧的标准,所以收视率成为了检验一部电视剧成败的唯一标准,检验电视剧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中国电视剧生态体系被破坏以后,因为资本的狂入,导致中国电视剧生态体系被严重破坏,破坏以后我们收视率变成了衡量一部电视剧成败的唯一标准。如此下去我们电视剧大国的路将会很难走,我们大家都在呼吁,都在讲我们电视剧该怎么创作。


  电视剧创作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传统文化,中国现在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为什么东拼西凑用那个IP我跟投资老板说把购买IP的钱给编剧,因为IP的本身不是一个剧本,离剧本的要求还很远,电视剧创作里面五个要素,本子是第一要素,有了好本子必须有好的团队。现在各种冒名导演,演导演的到处都是。以前跟我干现场制片的人,我突然发现他在新浪微博上注册,加V了,据说他也融到资也拍戏了,不是说导演行业他不能入,但是现在有一大批是伪导演,怎么拍这个镜头,怎么用机器、用光他都不懂,这毕竟是技术活儿。所以术业有专攻,只有这样才能净化中国电视剧的生态环境,才能让我们中国电视剧拍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余飞


  著名编剧


  我们需要一大批“技术流”成为影视行业的“中产阶级”


  我要从几年以前所谓的IP大爆发开始说,我估计很多编辑同行都有类似的想法,虽然我们在说IP、资本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冲击,但实际上还是有影响。


  整个全国影视制作的盘子就那么大,需要的人就是那么多。但是因为资本,包装IP,导致源头好像产生了大爆炸,好像内容的量大幅度增长,好像产业变得非常红火,这样导致整个产业的生产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各种大IP做网剧看起来很红火,但是仔细看质量并不高,可是有一大堆数据拿出来一看很高,我们用自己过去的方法是不是不行了?经过痛苦的思考之后,我想明白了,无论你平台、内容有多少,最终唯一的标准就是好的内容。哪怕你有一千万部IP要改编,说特别火,但谁来改?有人特别用力地把我们编剧边缘化,但是即使边缘化以后还得需要这个职业。


  在这个转型期,在内容、题材、平台都在发生大爆炸的时候,我们要不顾一切抢占内容的源头,走到前面去,要用推土机式的创作和运作站在最前面。作为我们编剧来讲不要太拘泥于概念,也不要把内容生产方分得太细,大家都是做内容的,做源头的,就看谁做的好,最终大家汇聚到一个平台上是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那拨人。


  我一直号称自己是技术流,是搞技术的,从最基础的技术手段开始,你也不能要求年轻人刚大学毕业就有生活积累。但是我们又需要年轻人充实到这个行业来,那怎么办?而且我们需要一大批有一定技能的从业人员成为影视行业的中产阶级,只有中产阶级多了才会出现高层,出现高峰。所以我认为普及技术教育是最重要的,这个东西做好了,整个产业才会提升一大步。你有追求可以,但你要先会走,然后再飞。有的人一开始飞出去了,但是最后只能摔下来。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一种器官都不能少,要有手有脚,有自己的速度、内涵、发动机。最终借助资本、网络,借助新东西,凝结出你自己的翅膀,飞向国际、飞向全球。


  第3篇:网络剧对传统电视剧融资的影响


  网络剧是指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只在互联网上进行播放的一种剧目,而传统电视剧主要的播放媒介为电视,同时也可在网络播放。网络剧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品种,它可以由观众在网络上随意、即兴的点播节目,具有快速、便捷的优势,在观看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互动点评,具有参与感,深受年轻网民的青睐。再加上广电总局对电视剧的“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的限制,给传统电视剧带来了巨大冲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剧给传统电视剧融资方面带来的影响,以期为传统电视剧的发展提供借鉴。


  1电视剧的融资模式


  电视剧制作的资金来源分为两种,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即使用制作公司自身的资金积累,外部融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银行、企业等。目前,电视剧的盈利点主要在于发行权、广告赞助以及相关衍生品的开发等,主要的外部融资模式有以下几种。


  1.1电视台预购版权


  电视台在电视剧的筹拍阶段对其质量、收视率等进行预判,若同意购买该剧,则预付版权费给制作方,供其进行电视剧的拍摄。例如湖南广电及旗下各子公司投资拍摄了《还珠格格》《武林外史》等。


  1.2无形资产融资


  电视剧的无形资产主要为电视剧版权、衍生产品开发权、演职人员的市场号召力等,无形资产融资主要可分为版权抵押和信用融资两类。


  版权抵押与电视台预购版权的方法类似,是将电视剧整体或部分打包抵押给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方法。例如,2008年5月14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其打包的多个电视剧版权为抵押,向北京银行融资1亿元,被业界称为“版权打包抵押第一單”。


  信用融资是指电视剧的导演、制片人甚至演员凭借自身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吸引金融业对其拍摄的电视剧进行投资或给予信用额度。在2009年底举办的“中国电视剧导演集体授信签约暨新闻发布会”上,郑晓龙、赵宝刚等23名知名导演成为首批获得授信的电视剧导演,民生银行将向签约导演提供无抵押的个人贷款,用于导演创意、立项或合作的电视剧项目的投资。


  1.3广告及赞助


  这种融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融资渠道。一些企业会根据电视剧的类型与自家产品的匹配程度,在电视剧中投放产品广告,以达到更广泛、醒目的宣传效果,从而带动产品销量。例如主演身穿的服饰、驾驶的车辆、使用的手机等。


  1.4联合投资


  除电视剧的制作公司外,其他公司也可根据该剧的播放前景进行适当的投资,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入股分红型”,即制作公司的股东让出部分股份,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新股东,新、老股东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无须还本付息。二是“贷款投资型”,相当于将钱借给制作公司,收取一定的利息回报,一般只在电视剧制作方有着极好信誉的情况下使用。


  1.5政府资助


  在某些特殊题材上,例如军事、政治、民族等,或是对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可能会在政府的资助下进行拍摄。例如将于2017年首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它便是由中管部和浙江省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的一部当代现实题材。


  1.6国外融资


  一般为国内投资方与国外投资方按协商比例共同出资,并分别享有电视剧的国内市场发行权和国外市场发行权。例如,根据日本作家浅田次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苍穹之昂》,它便是由中国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和日本放送协会(NHK)共同出资制作的。


  2网络剧对传统电视剧融资的影响


  除了受众、内容等方面,网络剧作为影视行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对传统电视剧的融资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在多种融资渠道中,作为支柱性资本来源的广告融资首当其冲。原因有以下几点。


  2.1政策方面


  近年来,传统电视剧行业屡屡受到政策的限制,例如电视剧中间禁止插播广告、涉案剧不得在黄金档播出、黄金档古装剧配额受限等,均使传统电视剧失去“自由”,难以获得广告商的青睐。特别是在2015年我国开始实行“一剧两星”的政策后,电视剧采购成本不断增加,逼迫很多制作公司和网站开始投资网络剧,同时,国家对国外影视剧的管理出台了新的相关规定,间接推动网络自制剧成为网站竞争的主力军。


  此外,国家对网络剧的审查标准要比传统电视剧宽松许多。其主要是让有资质的网站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自身自查,通过后可上线供网友观看,但若上线后经不间断的监看或群众举报发现存在违规内容,则责令下线修改,审查后才能决定是否恢复上线。因此,一些网络剧就会钻监管制度的“空子”,用低俗内容吸引眼球,以提高点击量,从而吸引商家投资。


  2.2市场方面


  由于在电视上观看节目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传统电视剧的主要受众为有充足时间且可以自由支配的中老年人。而网络剧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观看,因此其主要受众是18~27岁的年轻人,多数为学生和年轻白领。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且购买力较高,因此企业更愿意在网络平台上投放更有趣味性的广告,以吸引这部分消费者。


  2.3题材方面


  由于广电总局对传统电视剧的题材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商战题材要注意价值导向等,而网络剧的题材则不受规则的限制,具有新颖、多元等优势,并可在制作和播放的过程中与观众互动,深入了解观众的喜好与需求。同时,随着网络剧的受众趋于年轻化,题材也随之呈现出年轻化、细致化的特点,更加迎合观众的口味。因此,拥有高人气的网络剧就成为了各广告商争抢的“肥肉”。


  2.4费用方面


  传统电视剧中的广告通常为电视剧播放前的贴片广告和剧中的植入性广告,时间较短,费用昂贵,且观众可以随时换台,几乎是收效甚微。而网络剧中的广告不仅有贴片广告和植入性广告,还可在播放过程中插播广告,也可在界面的左右空白处投放弹窗式广告,针对性强,费用较低,推广效果立竿见影。


  综上,网络剧在带走大量观众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资本,给传统电视剧的融资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传统电视剧的应对措施


  3.1健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历来是企业融资的最优之选,电视剧融资也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博得一方天地,如建立投资基金、上市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目前,我国已有28家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完成了上市融资,例如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在未来,仍需不断健全、规范影视资本市场,并配套建立影视市场调查、风险评估、可行性研究等专业机构,不断拓宽电视剧的融资渠道。


  3.2选题推陈出新,贴合大众口味


  传统电视剧想要打破融资难的尴尬局面,就必须从自身抓起,提高收视率,打造大平台,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选题是电视剧先声夺人的关键。除了发散思维、寻找具有创新性的题材之外,观察日常生活、研究市场需求也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例如在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蜗居》,便是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实际的一部剧,由于真实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3.3严格质量把关,推进科技进步


  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曾在2016年的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表示,网络剧目前存在着精品较少、部分题材“打擦边球”现象等问题,甚至有些剧目的导向明显背离主流价值观,以吸引眼球。而随着市场的不断饱和,这种“踩线”行为终究会被淘汰,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优质电视剧才能收获观众的掌声。因此,传统电视剧应努力关注更适合观众的题材和内容,严把质量关,这不仅能够增加收视率、吸引投资者,还能推动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为影视剧提供了更多创作手段,例如特效制作、VR效果等,而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仍与先进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引进前沿技术和尖端人才,是制作精良、新颖电视剧的强大助力。


  3.4把握政策動向,合作实现双赢


  每年广电总局都会根据相关章程和规定评选出当年重点扶持和一般扶持的优秀电视剧,并由各省局负责将资金分发至所属或扶持的单位。若能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参与优秀电视剧评选,也是一条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与民营影视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可靠,行事更有条理,在资金、地缘,甚至是政策上都更具优势。因此,民营影视企业可以选择与国有企业合作开发电视剧,以争取更多的投资。


  作者:王潇潇

  第4篇:刍议新世纪中国谍战类电视剧叙事系统


  一、中国谍战剧叙事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战争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要数描写地下情报人员与敌人展开周旋的影视剧。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解放前后(1949—1973年),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描写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将新生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所进行的破坏和阻碍,以政治教化为目的,人物设置偏向脸谱化。


  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前期(1975—2006年),这一时期的谍战作品以英雄主义程式化叙事为特点,主要描述我军对敌人的打击,人物形象逐渐多元化,在故事设置方面更注重加入冲突与悬疑机制。


  第三个时期是新世纪最近几年(2009年至今),这一时期的谍战类型影视剧多描写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故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影响了大众的审美心理。


  二、新世纪中国谍战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分析


  谍战剧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大多被归为顺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影片范畴。进入新世纪,谍战剧的创作者为迎合新世纪观众不断提高的审美水平及艺术素养,在选材、风格、手法上大胆创新,使谍战剧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故事叙事方面增加了许多悬疑点,由一个接一个悬而未决的线索来吸引观众不断猜测故事情节及可能出现的结局。技术方面,从画面制作技巧及后期特效技术的运用方面来看,西方国家的谍战影视作品一直处于国际顶尖水平,无论是故事创新还是画面感官都值得我们借鉴。如今我国谍战剧创作者在吸取国外同类型影视作品制作精华的同时,结合国内观众的审美特点,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叙事手法日趋多元化,创作日渐个性化;叙事视点创新。新世纪的谍战剧不再脸谱化人物、标榜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叙述视点上逐渐趋向小人物、普通人。女性主义视点也是如今谍战剧的一个新方向,不同于以往谍战剧中女性只能依附于男人的情节,在诸如《潜伏》《麻雀》等有明显女性主义倾向的电视剧中,女性既可以是身手矫健的女特务,也可以是男性的精神引领者。


  谍战剧故事开端的发展、情节走向、矛盾冲突、高潮、结局都有着相对统一的类型模式,这些基本的叙事系统成为了谍战剧的重要类型元素。


  (一)叙事人物


  在谍战剧中,人物立场的设置非常关键。一般都以一到两个潜伏者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由主要的潜伏者的行动内容引出正面立场配合主角完成潜伏的配角,由主人公这一条故事主线与多条故事复线共同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为了使主角形象更加饱满、充满“人味”,他可以是青年学生、财阀、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可以表现出害怕、犹豫、无措、贪财等弱点,但他们身上依然有着公道、正义、爱情等激发社会“正能量”的正义符号。在谍战剧中,除了潜伏者这一正面角色外,必不可少的就是与正面角色产生冲突的反面角色,他们大多是日本侵略者、反革命党派等,他们置民族危亡于不顾,是谍战剧中被打击的一部分角色,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正面人物。在叙事中,反面角色一般被塑造成两种形象:一种是没有人性的无恶不作的坏蛋,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反感和厌恶;另一种在政治立场上虽是反动的,但在生活中、人性上却也有善良、温情等一面。


  (二)叙事主题


  一般归属于历史题材的谍战剧都属于主流题材影视剧,在政治立场上及对我党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有一定的不可逾越的底线。革命和信仰作为谍战剧必不可少的主题元素,源于对历史的认知及重新审视,符合主流价值观是一部谍战剧成功的基本保障。在电视剧《麻雀》上映后,观众不仅对该剧的剧情报以好评,观众还自发地为它制作了宣传海报并配以宣传标语“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


  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少不了暴力血腥的场面,相比传统谍战剧中大篇幅的战争打斗场面描写,如今的谍战剧将暴力血腥的场面还是掌握在了一个适度的标准之内。适度的暴力发挥着它的美学作用,“它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挥到炫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1]。


  (三)叙事手法


  悬念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在影视剧的故事构成要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认为悬念就是“预示出一种十分吸引人的事态,却不把它预叙出来”[2]的一种叙事手法。通过寻找这个事态的答案经历的故事情节就是故事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构建了影视剧的主体内容。


  在谍战剧中,悬念是不可或缺的叙事手法,既包括故事走向的悬念、事态发展的悬念,也包括人物命运的悬念。如何通过设置悬念来讲好一个故事是现代谍战剧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之一。电视剧《麻雀》中最大的悬念就是代号为“麻雀”的地下党到底是谁,该剧在剧集的开篇就向观众抛出了这个悬念,这个悬念也一直支撑着这部戏直到最后。出乎意料的是,“麻雀”竟然不是一个人,而是指数千万为了民族兴亡而为之奉献的每一个人。


  剧情需要跌宕才能吸引观众兴趣,故事中的平衡不断地被打破并再次产生平衡使得观众的期待被满足再落空,在跌宕中产生新的期待,在“期待→满足→落空→再期待”這一循环中,故事才会不断吸引到观众。


  三、女性主义的崛起


  女性主义思潮开始于美国影坛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整整十多年时间内。当时的女性演员不愿再充当荧幕中的花瓶,而开始向复杂而有深度的角色进行转变。女性主义电影以女性为主角,描写这些女性在父权时代为自己争取人生价值的故事。《胭脂》《麻雀》《潜伏》都是为女性争取话语权的作品,其中女性主义表达最为鲜明的要数《麻雀》。该剧树立了五种女性角色:温婉的沈秋霞是整部剧的灵魂人物,是信仰坚定的革命主义者;灵动纯洁的徐碧城是汪伪特工机关卧底,在生死线上华丽转身变得机智、自信,并最终复仇;奋不顾身的李小男是一名素质极佳的中共女特工,电影厂的三流女演员是她的掩护身份;八面玲珑的柳美娜是特别行动处档案室管理员,为了心中之恋可飞蛾扑火般放弃一切;热心善良的毕太太是反派人物毕忠良的妻子,为人善良慈悲。这些女性角色各有各的特点,几乎每个角色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四、总结与反思


  谍战影视剧目前市场火热,由于近些年这类影片中出现了大量优秀作品,使得观众对于谍战剧抱有较高的观看积极性。市场巨大的诱惑力使得在精品剧出现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良莠不齐的作品。有些谍战剧过分追求场景设置及战争场面的惊奇效果,而忽视了对人物的刻画和对主题的深度剖析,使用陈旧的人设及情节关系线索,或是过多地加入爱情戏份,使得部分谍战剧显得老套庸俗,观众的观影兴趣大幅下降。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在追求画面精良的同时也要注重基本的故事叙事方式,把人物塑造丰满,升华主题,设置具有创造性的悬念、有逻辑的矛盾冲突、合理的高潮和结局,完整、符合逻辑的故事整体,才有可能赢得观众赞许。


  作者:康璐晨

  第5篇:电视剧的社会性与受众群体


  2016年暑假中期,一部聚焦“低龄留学热”的中国电视剧《小别离》开始在各大卫视热播。“小别离”也作为一个新兴词汇流行开来,从最初的网友关注,到最后各个媒体争相推送解析文章,社会大众围绕《小别离》展开的已经不仅仅是关于孩子教育的探寻与思考,更变为了当下处于剧烈变形期的中国社会的深深焦虑的表达。本文将从探讨这一电视文本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切入实际生活出发,分析由《小别离》出发而形成的“别离”群体受众,解读探讨电视剧的社会性效益及其受众群体。


  一、电视剧的社会性对都市生活的镜像表达


  电视剧《小别离》之所以能够在如今电视剧集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引得关注,创下高收视率,归根结底是其电视劇所具备的社会性所致。从该剧的文本来看,他以现实社会中家庭生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描述对象,清晰的刻画出了普通民众的深深地焦虑感与无奈悲哀。


  通常情况下,把电视剧文本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解读是探索其隐含意义的一个关键。电视剧《小别离》出现在如今社会语境正是处于剧烈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压力和社会阶层的巨变对中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就像剧中海清所饰演的文洁指出的,现代人普遍处在一种集体性的危机和不安全感中。《小别离》也由此出发,从孩子“中考”、“留学”、“二胎“等一系列问题为线索阐释出关于家庭、关于中年危机的各个话题。


  《小别离》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现阶段社会中的各个阶层的典型家庭形象。金琴琴一家所代表的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住着金志明家的回迁房,夫妻二人月收入一万元,紧衣缩食过着生活。夫妻二人每一天都苦苦挣扎,想方设法让孩子出国,而金琴琴的一切只有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对于出国和梦想,她不想也不敢。方朵朵家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母亲年薪二十万,父亲年薪四十万,父母双方收入有余,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地位,方朵朵的成长环境相较金琴琴却是轻松太多,她没有生活的压力和焦虑,只有读书和选择自己生活的焦虑。张小宇的家庭属于富豪家庭,但也是重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家里住着豪宅别墅,后妈刘蒂娜年轻貌美也任性,他的家庭对于出国的费用完全负担得起,但他的出国却是为了镀金,回来接管父亲的公司,此时再比较金琴琴有梦不敢做的现实,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在孩子的相较之下清晰的展现出来,让人倍感心酸。


  当今中国都市生活中的三个普遍阶层都在《小别离》中得以展现,这是每一个具有社会性的电视剧所传达出的镜像表达,也正是因此,《小别离》才能在众多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受到广泛关注。


  二、受众群体的高度统一及其内部分化


  当电视剧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其受众群体便会因为对于剧情和人物的高度认同感,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统一性,但因为所处人生阶段与阶层的不同,他对于同一讨论热点抒发不同的观点。


  通过对“小别离”贴吧的受众发帖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的观点整理,统计分析,发现《小别离》的受众群体虽然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性,但也在观点阐释上具有一定的内部分化。


  笔者选取“留学”这一话题为例,总结了受众群体对于这一话题的解读阐释,具体而言,他们可以分为“保守派”、“激进派”、“现实派”三种类型,详看表格。


  综上所述,电视剧的社会性之所以可以引起普遍关注,引发热议,正因为它以一种无法割舍的俗世情结细致的描摹刻画了众生百态。通过《小别离》,现实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生活被放大也被浓缩。但同时,它又是不全面的,对于二线三线城市的家庭来说,电视剧中所描述的困境甚至是不可理解也不可阶跃的,无法引起心中的共鸣感,这也是其虽然讨论了教育与家庭的话题,但却无法成为一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小别离》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社会问题,虽然并未给出真正的解决之道,但却可以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问题,甚至推动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这也是电视剧之于社会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欣

  第6篇:国产动漫电视剧的故事创作探析


  动漫电视剧是动画作品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动漫电影相区分,一般来说又可以分为单元剧与连续剧两种类型。在单元剧的形式中,整部作品架构于同一背景之上,各集之间却无绝对联系,甚至每一集都可以看作是獨立的作品,我国国产动漫电视剧则多采用这种形式。连续剧的形式则类似电视剧,前后剧情具有连续性,日本大部分动漫电视剧都是如此。本文将简述国产动漫电视剧故事创作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讨论其形成原因。


  一、国产动漫电视剧故事创作现状


  国产动漫电视剧所采用的多是单元剧的形式,即整部作品立足于同一背景,每一集的故事却并无太大联系。此种类型的好处在于每一集独立,观众不受到观看时间等方面的局限,对于年纪小的观众而言,简短的故事也更容易理解。其缺陷也正源于此,每一集之间无法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么整部电视剧便缺乏系统性。从国产动漫电视剧多采用此种单元剧形式即可看出,国产动漫电视剧在故事创作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小的创意或许不缺,但在总体上却无法形成突破。总体而言,国产动漫电视剧在故事创作上,从选题到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这两方面的缺陷是同时存在的,或者说,正是选题上的缺陷决定了其故事结构上的缺陷,现将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从故事选题上来看,国产动漫电视剧通常可以选择的范围十分有限,而在这有限范围内,又常会选取并不适合动画艺术表现的题材,从根本上限制了其故事表现力。动漫这种艺术形式在表现力上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日本的动漫来看,无论是校园、探险、竞技还是科幻,都可以表现得十分出色。然而,并非所有选题都是适合用动漫来表现的,这一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特点便是“动”和“画”,因此,动画题材首先要有动作性,富有动作性的人物及其所构成的事件才是最适合动画艺术的题材。此外,其题材还应当具有趣味性,即故事要好看、好玩、有意思。日本动漫在选题上创意十足,如机器猫这样的题材便创作出了经典的系列动漫,而无论什么题材,都能以具有趣味性的手法表达出来。而国产动漫在选题上却往往忽视了趣味性与创意性,又受囿于寓教于乐这样观念的约束,所选之题又往往不适合用动画艺术来表达。


  国产动漫电视剧的选题又往往缺乏创意,而这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过度依赖传统,对传统故事题材反复使用,却毫无新意。如对《西游记》题材的选取,总是逃不开西天取经的框架,在观众早已熟知故事的前提下,唯有创新才能赢得观众的好评,而在正好是国产动漫电视剧最为缺乏的东西。二是题材同质化倾向严重,这种同质化不仅指国产动漫之间题材的相似性,更指国产动漫向日本动漫过度借鉴所带来的同质性。如《妖怪名单》《中国惊奇先生》这两部动漫电视剧,在题材上明显有重合之处,又缺少关键性的创新突破,不免让人厌倦。


  而在故事结构上,国产动漫电视剧所存在的缺陷可以概括为三点,即情节缺少趣味、想象缺乏意味、细节处理粗鄙。首先是情节缺少趣味,前文提过,趣味性是动漫所必须具有的重要属性,而国产动漫电视剧不仅是选题上缺乏这一点,在情节组织上也明显趣味不足。这些动画电视剧正经无比,传达的是正能量,所坚持的原则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本不应当是造成趣味性缺失的缘由,然而我国动画电视剧所试图传达给观众的都是一些浅显刻板的道德观说教或是生硬的知识灌输。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可以说完全丧失了这一系列动画所具有的趣味性,每一集所插入讲解的体育知识生硬无比,对低龄儿童或许尚有部分吸引力,年龄更大的孩子便毫无观看欲望了。又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早期较为经典的动画电视剧,同样是直白说教,对比日本动漫中的《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作品,差距就更为明显了。


  其次是想象缺乏意味。这一点可以说是国产动漫电视剧中最为关键的缺陷,不光是情节缺乏创新与想象,在意义上也毫无可以深挖的点,剧情流于浮泛。国产动漫电视剧的目标受众群体注定了其在思想内涵上会缺乏深度,这一点与国外动漫相对比尤为明显,如《来自新世界》这样带有反乌托邦意味的科幻题材作品在日本动漫中并不少见,《攻壳机动队》《心理测量者》等作品均是对未来的构想与思考,又如《寄生兽》《进击的巨人》此类,则是对人类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讨论。而在国产动漫中,此类思考是非常少见的,或者说基本上不存在。我国电视上热播的诸如《果宝特攻》《猪猪侠》《熊出没》《喜羊羊》等动漫电视剧,其价值取向基本上仍旧停留在善恶二元对立中,情节发展依旧遵循好人战胜坏人的模式,《熊出没》《喜羊羊》更是反复运用同一情节模式。而这两套动漫电视剧在其构架上也可以说十分相似,好坏对立的双方,《熊出没》中是保护森林的熊大熊二与想要砍伐树木的光头强的斗争,《喜羊羊》中则是灰太狼红太郎与羊村的斗争。每一个小故事的模式都是反面角色采取行动,暂时取得优势,随后正面角色识破反面角色阴谋,正面角色斗争反抗,取得胜利。《喜羊羊》系列故事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延续这一模式,唯一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故事中出现的种种奇妙的道具,在故事刚开始播出时显得创意十足。然而,当这一故事模式在连续几年都没有改变后,观众也开始对此感到厌烦。


  最后是细节处理粗鄙。动漫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同时也需要生动的细节对情节进行刻画。动漫中的细节处理主要包括了人物造型、动作、情节,其中人物的情绪表现十分重要,动漫中可以通过人物眼神与眉毛的微妙变动,人物言行举止来表达人物情感。然而在国产动漫电视剧中,少有立体化的人物,人物多是扁平化的,性格单一,作用单一,表达的情绪本就称不上丰富,细节处理自然也是粗糙无比。除此之外,国产动漫在情节上的细节处理同样称不上精细,如果说人物的扁平化是为了适应动画片低龄受众群的口味,那么情节发展中的细节处理粗鄙化,则可以说是国产动画不容辩驳的缺陷了。换句话说,国产动漫电视剧的情节发展,往往有一种导演想要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的感觉,在里面,逻辑不严谨,而又是这种不严谨,使得其基本上毫无细节处理可言。


  二、故事创作缺陷缘由


  国产动漫在发展之处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候,早年的《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动画片都受到广泛好评,然而在新时期本应向前发展的动漫业却似乎在走下坡路,不论是动画电视剧还是动画电影,都无出彩之处。国产动画电影在《大圣归来》上映并取得显著成功后似乎有了可以期待之处,然而我国的动漫电视剧,在《喜羊羊》系列热播后,似乎就很难找出一部口碑收视俱佳的作品了。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国产动漫电视剧在故事创作中的缺陷,在这一部分将着重从三点出发,分析造成这些缺陷的缘由,并试图为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动漫产业链的缺陷


  国外动漫的迅速发展,与其完善的产业链是分不开的,在其动漫产品推出前,一般会有专业的调查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做好策划工作,其中已经包括了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不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动漫作品的周边产品销售都是其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如日本的动漫产业,从剧本创作、艺术加工,到后期制作、销售,再到形象推广、周边产品开发等,完整严谨,分工明确,从头到尾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而我国的动漫创作则完全不同,作品播出后,便很少考虑到商业循环,如此一来,之前的投资便很难获得相应的回报。典型如《海尔兄弟》,除了几十万的播出费便几乎再无其他收益,相较于6000万的投资实在少得可怜。高投入低收益成了动漫业的现状,那些坚守在动漫创作阵地上的,即使对动漫饱含热情,却也对此无能为力。


  (二)目标受众低龄化


  国产动漫电视剧的目标受众是低龄儿童,于是所创作出来的动漫电视剧便不免情节幼稚,价值取向上善恶对立分明,当然也毫无思想深度可言。且制作者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免又带着一种想要给儿童教育启蒙的心态,或者说,我国动漫电视剧的创作者们潜意识中便带着“寓教于乐”的观念,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又往往过分重视“教”而忽视“乐”,以成人的心态,站在所谓道德正确的高地上对动画片的观众施以教化。典型如《蓝猫淘气三千问》,每一集中都会插入相关知识,实在倒人胃口,又比如《喜羊羊》系列,如果说前两部尚且称得上是有点意思,越到后来,制作者便越想在其中说明某些道理,剧情由此变得生硬无比,枯燥无聊。更值得反思的是,这种将动漫电视剧的目标受众定位为低龄儿童的心态不光是创作者所有,而是大多数国人所共同持有的观念,对于审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如网络动漫电视剧《尸兄》,在播出后很是受到一些青年观众好评,却被以血腥暴力的名头要求整改,现在前三集仍处于封禁状态。此种做法背后所暗含的逻辑便是动漫电视剧应当是要给儿童看的,儿童不适合看如此血腥残酷的镜头,故而这部动漫需要整改。此外,将目标受众定位在低龄儿童群体同样不利于周边产品的开发,低龄儿童消费力有限,青少年才是动漫周边产品消费的主力,在这样的定位下,国产动漫电视剧要在周边产品上获得收益就十分不容易。


  (三)对传统元素的过分倚重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倚重主要指的是在选題上对古典故事的偏好,之所以说过分,是因为我国国产动漫电视剧在运用传统故事作为题材的时候往往是照搬居多,极少有意义的创新。传统元素并非不能使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本应当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国外动漫也有部分相当成功的作品使用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典型如《功夫熊猫》,功夫本是中国的特色,熊猫又是我国国宝,这一系列的三部电影中到处充满了我国古典风韵,又如《花木兰》,取材于我国古代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这两部动漫电影运用的都是传统元素,但没有人会认为这两部动漫电影是过时的、是无趣的。因为在这些作品中,古典元素只是表现的手段,作品想要传达的精神却是现代的。反观我国国产动漫电视剧,一旦用了传统故事,不是将之改编的面目全非惹人生厌,就是照搬古老的故事无聊至极。


  结语


  国产动漫电视剧在故事创作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尤其是在故事结构上,存在着情节缺少趣味、想象缺乏意味、细节处理粗鄙三大缺点,而造成这些缺陷的缘由,则主要是我国动漫产业链的不完善、目标受众的定位、对传统的过分倚重所导致的。国产动漫电视剧要想进一步发展,在故事创作上需要克服这些缺陷,从创新入手获得观众认同,更要注重衍生产品的开发,增加收益,为这个产业增添活力。


  【作者简介】张艳梅

  第7篇:新世纪社会热点类电视剧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到了21世纪,社会热点问题的表现空间在不断拓展,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性也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社会心态由封闭走向开放。与此相应,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空间也日益拓展,集中表现为关注点增多、关注面扩展、关注度加深的多维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比如“出国热”、“教育问题”、“生育问题”等。社会热点剧体现了一种近距离的审美,也就是说电视剧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观众的生活阅历越是吻合,越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然而社会热点剧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社会热点剧暴露的问题


  第一,电视剧的创作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般情况下,当一部好的电视剧成功地推向受众市场,得到受众的欢迎,其后肯定会有类似题材的作品蜂拥而出。一部《裸婚时代》就必然会有人跟风拍摄出《裸婚之后》、有了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李春天的春天》也随之应运而生。相似题材电视剧的扎堆拍摄和播出,势必使得同类题材电视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身利益的减少。而相对狭小的题材范围,大面积的跟风演绎,必然会导致话题的减少、内容的浅显和泛滥,使得观众观剧热情消减、总体竞争力下降,从而制约了电视剧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第二,电视剧在情节结构安排和思想内涵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现在的社会热点剧普遍存在俗套话题反复演、看开头便知结尾的问题,外加思想内涵的浅显,成为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一大诟病。比如反映婚姻家庭的电视剧,大多是围绕着家庭中的琐事以及婆媳或夫妻之间彼此争斗而展开,但这样的单一套路反复用,势必会造成观众审美疲劳。思想内涵的浅显又成为影响社会热点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都是生活中的负能量,剧中对于这些负面问题的处理略欠考虑,才导致一些粗俗、浅薄的桥段出现,而这样低品位低水准的演绎却出现在很多热播剧中。


  第三、拍摄手法简单,高品质电视剧稀少。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它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个高度概括和提炼,更是创作者思想意识的产物。但一些电视剧创作者为了追效益赶新潮,不惜降低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艺术处理,导致电视剧的艺术品质不高,逐步显示出粗制滥造的现象,同样是医疗剧,美剧编剧以及演员极高的医疗水平让电视剧看起来非常真实,而国产医疗剧在总体上显得专业性不是很强,从剧情设置来看,医患关系等敏感话题一概点到为止,与其说是医疗行业剧,不如说是医疗情感剧。


  第四、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商业化程度高。


  电视剧是一种艺术品,具有艺术价值,会产生社会效益;作为一种商品,具有经济价值,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在电视剧创作、播出、反馈、收益的整个环节中,都要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当下社会热点剧逐渐打破了这一平衡,在经济效益的追求上越走越远。就单部电视剧的广告植入而言,有些已经到了令人厌烦的地步,电视剧《小别离》的广告植入可以说多到数不清,家里的餐桌上永远摆着同一个牌子的牛奶和饮料,办公室上随处可见同一个牌子的纸巾,孩子成绩上不去,请家教,找培训学校等等。这样硬性的广告植入,让本就对植入广告有所排斥的观众更加难以接受,也使得社会效益逐渐单薄,没有了社会效益作为支撑,这一类题材的电视将会很快的为其他电视剧所替代。


  二、社会热点剧的发展展望


  社会热点剧在近几年可谓是收获颇丰,诸如《小别离》、《虎妈猫爸》、《人民检察官》、《欢乐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等热播剧一度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然而就是这种看似繁华的背后却依旧存在着种种或多或少的问题。社会热点剧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进一步的发展,我分别从社会热点剧的创新、思想内涵、艺术水平和商品属性四个方面提出几点展望。


  第一、提高创新意识,拓宽创作思路。


  创造力无疑是电视艺术不竭的生命力,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作品,电视剧的创作更需要永不间断的艺术创新。对于新世纪以来的社会热点剧,观众不满的声音日渐增多,这应该引起创作者的注意,特别是观众对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出现的定型化、模式化、同质化的倾向,跟风拍摄,模仿甚至克隆国外电视剧的倾向,反响比较强烈。电视剧创作者应该从观众的反馈中,汲取有益的成分,认真思考从艺术表现形态上,如何使电视剧避免雷同,拓宽创作思路,实现艺术上的创新。


  第二、注重情节结构的多元化设置,提升电视剧的思想内涵。


  电视剧是视听结合的动态的综合艺术作品,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同类题材的热点剧要想形成冲击力和震撼力,主要还是依靠精巧的策划和区别于其它新颖独特的情节结构来完成。还有反应婚姻家庭的热点剧,除了围绕着家庭琐事和彼此的争斗展开,还可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另辟角度从多方面设置情节、创造冲突。当然,情节结构的安排也要在一定的思想内涵基础上进行,只有承载着一定思想内容和精神品质的热点剧,才会真正受到观众的认可。


  第三、提高艺术水准,走高品质路线。


  如果说一部电视剧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是它的灵魂的话,那它的肉体就是极高的艺术水准。用艺术的手段打造一副完美的身躯,走品质路线,才能使社会热点剧在电视荧幕上脱颖而出。要想使社会热点剧摆脱模式化、跟风化、同质化的现象,使之与众不同、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要在保证其思想内涵深度的同时,提高艺术水准,走高品质路线,保证社会热点剧在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在劇本创作、演员表演、拍摄手法、艺术处理等方面下足功夫,更要抵制低俗文化和恶俗审美趣味,使社会热点剧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更为突出。


  第四、要兼顾热点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电视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社会热点剧不仅仅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水准,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从近几年电视剧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热点剧涉及的思想内涵、价值导向对社会产生既定的良性循环影响,才能创造出空前反响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电视剧的创作要做到用社会效益扩大影响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再用经济效益保证电视剧的创作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


  总之,要想使社会热点剧在电视剧艺术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创作者就应该努力纠正跟风模仿等行为,大力推行创新多元化发展,在创新的同时要保持原有题材的特点,吸收多元化的内容素材和表达方式,准确的把握社会热点剧受众的收视心理和对这种题材的鉴赏能力,协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创作出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社会热点电视剧,扩大其影响范围。


  作者:程红

上一篇: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创新应用变革论文(共6篇)

下一篇:动画电影创作审美运用结合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