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张艺谋电影 活着 所蕴含的人生观

发布时间:2015-07-06 11:20
[摘 要] 《活着》是张艺谋在漫长影视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和转折点。在张艺谋这部电影中,我们更能直观地体会到由主人公福贵所代表的这种精神,而始终站在中国电影事业前沿的张艺谋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将这种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影视作品《活着》的内容与表现手法入手,并通过与原著的一些比较,试图从作品中揭示出所蕴含的人生观。
  [关键词] 《活着》;生命力;坚韧;张艺谋
  
  张艺谋是一位对影视作品具有独到见解的巨匠,他的大多数作品一直走在现实主义的路上,对一个平凡人的描述往往体现出一种精神、一种追求甚至是一种时代。在张艺谋1994年的电影《活着》杀青后,虽然成为张艺谋惟一一部被禁的影视作品,但是也获得了空前的盛誉,被观众普遍认同为他最杰出的电影之一,虽然电影被禁播,但是张艺谋仍然换了一种创作风格继续活跃在中国影坛上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也许也是他对《活着》这部电影的另一种领悟。
  一、影视作品《活着》的内容梗概
  影视作品的创作基本尊重原著,只对小说的结尾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活着》主要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地主出身的贵公子福贵不学无术,嗜赌成性的他最后终于输光家产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福贵在母亲病危之时只好以表演皮影为生,但是被蒋介石部队当成壮丁抓走,当他再次回到家中的时候得知母亲病亡,女儿因高烧聋哑。也许许多人认为这个故事到这里已经让主人公面对了几位悲惨的人生,但可悲的是,这只是主人公福贵悲剧的序幕,而后儿子的被砸死,女儿难产而死,使福贵背负了更多的悲痛。影片的最后,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到这里,影片戛然而止,留给观众的只是唏嘘和感叹,同时应该还有思索与感悟。
  二、张艺谋的《活着》与余华的《活着》
  有人说,影视作品与小说没有可比性,两者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但是从故事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来看,两者的确存在共通之处和细小情节的区别。这些差别使观众更能体会到福贵所承受的悲剧压力,从而更能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观。
  同样的一个故事,同样是对一个时代的描述,但是小说和影视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心灵震撼,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写作,在叙事方式上让读者感觉作者是超然于这个世界的一个旁观者,以或冷眼或同情的态度来完成整个故事框架的构建,在其笔下,整个社会都是麻木的没有感情的,但在这种麻木不仁中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难以表达的痛苦和同情。也能够使作品与小说的表现手法大相径庭,总体以第一人称叙述,使观众得到更直观、更身临其境的体验,使福贵能从自身的语言和思维诠释一个个时代的变迁,将这种感受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仿佛身处社会的浪涛中承受人生的沉浮。余华先生的表现手法正如他说的:我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而张艺谋的表现手法也是他之前一贯坚持的现实主义,将主观感受传达给每一位观众。不同的手法给予读者和作者不同的震撼,同时也说明了《活着》具有自身的精髓之处,表现出的生命力的坚韧能够感染大多数人。
  虽然从叙事方式上张艺谋是用第一人称,但是从创作角度来讲,张艺谋与余华相比较更加客观,余华的作品中为了表现出福贵命运的悲惨,在表现内容中过多次数地叙述死亡和悲剧,似乎不能反映现实,余华自己坦言“文革”是他童年的时代,留给他太多对这个时代丑恶的印象,于是将当时那个时代描写为充满无尽痛苦的时期。所以余华主观地反映现实人并没有完全尊重历史也是不难理解的,也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些内容太过计较,小说本身就是含有虚构成分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在张艺谋的影视作品中,显然比余华更加客观和理性一些,但是为了渲染主人公福贵极度悲惨的一生,也只是将原著中的杀戮和死亡稍微淡化,虽然将其淡化,但是不影响观众对当时时代的反思以及主人公福贵人生观的理解,所以,张艺谋的《活着》备受人们喜爱和称赞也并不是偶然的。
  张艺谋的《活着》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是因为能够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的主人公,通过这位主人公来诠释一个时代的变迁,通过时代变迁所带给主人公的命运来表现有种痛苦而又乐观的人生观。主人公福贵仍旧期待着美好生活的到来,虽然最后结局与小说不同,将这部影视作品与小说在主题思想上划开了界限,但是这两部作品主人公的命运是大同小异的,抛开其他艺术手法的区别不谈,单从主人公身上的人生观而言,其表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力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现实意义。
  三、张艺谋表现生命人生观的手法
  在张艺谋早期的作品中,经常能够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一种张力,在他以前的创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张艺谋的表现手法偏重于对颜色基调的运用,他对颜色基调的渲染和喜爱主要体现在1987年的《红高粱》以及19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在这两部电影中经常出现一种以单一的颜色作为背景的镜头,透过这种颜色来体现主人公的思绪变化以及影视作品本身的主题,而在《活着》这部作品中,张艺谋摒弃了这种艺术手法,全部影片的过程没有特别显眼的颜色,只是着力于将故事本身展现在观众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活着》有一个出镜很多的道具即皮影,这也是张艺谋电影表现手法的一个转变,当龙儿将皮影抛给福贵的时候,皮影的戏份正式上演,皮影的出现也为影片奠定了一种黑色幽默的基调,象征着福贵命运的转折,他将面临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但他承受了下来,是可悲还是可喜?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从影片结尾来看,是值得庆贺的,圆满的结局给了福贵还活着的意义。
  影视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什么?每一位看过《活着》的观众也许都深有体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希望电影早一点结束,能够早一点得到一个结局,仿佛这样就能停止内心的酸痛。正因为观众有了这样的感受,才得出张艺谋的《活着》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他在表现出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主人公所面临的种种打击,而在这些打击面前,观众在接受的同时忍不住为主人公心酸和唏嘘,但是主人公自己呢?主人公仍然活了下来,并且是跨过一个个不同的时代阶段活了下来,在这些阶段中,他又承受了许多的悲痛,观众在这些一系列的惨痛遭遇中或许会发出疑问:真的有人能够承受得了吗?这样的人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产生这些疑问的同时,在影片结束的同时,观众发现原来主人公的生活还是有一丝希望的,原来他真的坚持下来了。在这个时候观众除了对时代的思索以外,更多的可能就是内心深处迸发的对主人公的同情与敬佩,同情他一生的遭遇,敬佩他坚韧的生命力。

  四、《活着》对生命的启示
  在影片中,葛优所饰演的福贵极具艺术的张力,他在家庭没有被亲手败落的时候,将那种纨绔子弟的感觉体现得十分到位,当悲剧开始时,他又变成了一个街头的卖艺者,变成了一个平凡憨厚的农民,淳朴中带着一些懦弱,成为当时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并通过自身刻画了整个时代的变革。在《活着》中,通过对福贵将近一生的陈述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市井小民,而是具有坚韧生命力的斗士。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福贵为什么活着来阐述影片中所蕴含的人生观。对于福贵来说,他为什么活着的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根本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福贵还活着能够带给观众福贵所体会不到的巨大震撼,所以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分析福贵的活着比从福贵自身分析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意义。 活着》虽然以“活着”为名,确实以许多的死亡来穿插引出剧情,这些死亡也许更能诠释主人公仍然活着的意义,他面对了这些死亡,承受这些悲痛,无疑是导演的精心策划,在如此波涛起伏的人生浪潮中,主人公就像一个不起眼的浮萍在任由命运摧残,任由风吹雨打。不懈的坚持与看似无限的承受力都表现出了一种生命力的坚韧,如同戈壁的白杨终会迎来茁壮成长的时候。而影片中各个人物的死亡都使主人公蒙受着一次比一次严重的打击。首先是福贵父亲的死亡:其父棒打逆子,而棒子始终是没有落下来,而是其父直挺地翻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其父的死象征着福贵家庭的败落,福贵以后的人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折。如果说丧父之痛是可以承受的话,那么丧子之痛未免显得更为残忍,在福贵适应生活的严酷并且生活也趋向稳定的时候,儿子有庆却毫无征兆地死于一场意外,有庆可以说是福贵家道败落后的希望,他在儿子身上寄托着无限美好的梦,但是儿子没了。即使儿子没了福贵还有个女儿,但悲剧再次上演在医院中,凤霞死于难产,所幸的是凤霞留给了福贵一个外孙,给了福贵很大的希望,也许这也是福贵活着的目的,他也许坚信有一天会好起来的,从影片结尾的角度看,福贵终于迎来了这么一天,他找到了生命的曙光,福贵的一生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他的一生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到此,影片也该画上一个句号了,剩下的东西应该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了。
  有许多人认为,福贵的这种命运完全是自作自受,一生毫无亮点可言。虽然福贵年轻时不学无术,的确有自作自受的成分,但是这并不是影片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影片中其实充满了爱,福贵对妻子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外孙的爱。福贵的命运不由福贵自己掌握,他是一个时代的反映,而他只不过是被“悲惨”地塑造成了典型形象,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定环境,才凸显出了福贵能够在这种命运下活下来的勇气,这就是其生命力坚韧的表现。同时有许多人认为福贵只是逆来顺受,丝毫没有反抗的意识,很像鲁迅笔下的阿q,但是影片中福贵的一句台词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这句台词是有庆和馒头问的同样一个问题引出的——“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回答有庆时是这样的: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回答馒头时却是这样的: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就表明福贵是永远生活在希望中的,不同的时代催生出他不同的希望,它是为了希望而活着的,他为了这些希望就必须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坚决不能被痛苦击倒,所以说,福贵的这种人生观不像阿q,而更像《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
  如莎士比亚的一句话: “这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人人有上台的时候,也有下台的时候。”当我们与现实抗争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选择活着,怎样活着——坚韧的、有希望的、有信念的活着。这是《活着》告诉我们的,生命力原本是坚韧的,我们也应该坚持这样的坚韧,不要轻言放弃。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2] 贺明华.论余华《活着》的现代寓言特征[j].皖西学院学报,2004(01).
  [3] 赵德铭.生命的韧力[n].西安日报,2000-10-15.

上一篇:电影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

下一篇:中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