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多向影像视野中的《花与爱丽丝》形象性

发布时间:2015-07-22 10:01

电影《花与爱丽丝》海报 随着摇移的镜头,伴着青色的背光,两个高中女生的生活灵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生死的沉重,远离社会的残酷,一切只和青春、友谊相关……这就是被称为“日本新影像作家”的岩井俊二在2004年导演的与其以往风格不同的影片——《花与爱丽丝》。该片是一部散文式的电影,这部影片因缘可追溯到为雀巢公司所作的巧克力广告,导演岩井俊二则通过135分钟不间断的唯美画面将其塑造成为一部剧情松散、画面温馨的青春恋爱影片。导演借助惯用的色彩语言,辅以轻快悦耳的音乐将青春尽情张扬在观众面前。
  《花与爱丽丝》日文原名《Hana&Alice》,跟片名一样,影片描述了这样两个拥有美丽名字姑娘的故事。少女花与爱丽丝,是一对自小一起长大的亲密好友。爱丽丝性格大胆外向,过着每个高中女生相同的生活。可这看似平静的生活因一次谎言开始发生变化,内敛的花因为暗恋高年级学长为和其交往开始编织谎言,当谎言出现破绽的时候花以出卖朋友爱丽丝作为维系谎言的方式将故事继续,于是游离在友情和爱情之间的选择成了该片表达的重点,徘徊在青春边缘那种自然和纯粹的情感在影片中尽情展现。
  被誉为“日本王家卫”的岩井俊二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活跃在日本乃至世界影坛。岩井俊二的电影主要以描写青春事件为主,拍摄了一系列青春片。青春片从电影诞生到现在,一直备受世界各地导演们的关注,仿佛是对那个极易流逝的年代的一种喜爱。岩井俊二几乎所有的重要电影都会被归到为“青春电影”,如《四月物语》、《烟花》、《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花与爱丽丝》等,里面所有的争吵、难过和忧伤,这些沾染着青春气息的字眼,都在他的影片中体现出来。
  一、关于影片的美学特质
  曾有相关研究者认为“岩井俊二电影美学的重要部分在于故事情节的独特魅力。”[1]故事无可厚非是一部主流电影的核心,而岩井俊二独特的故事架构和叙事手法,以及影片的关照角度,则是其电影美学中重要的特征。他的故事的独特魅力在于表现出成人心中纯净的童话世界
  首先,《花与爱丽丝》中主题的存在感都是建立于一种和现实稍有脱节的设置中,电车上的偶遇,两个女生旁若无人的交谈,男主人公奇特的性格和类似于脱离现实的两次晕倒,暂时性失忆都为后来情节的发展打下基础,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性,冲淡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这一叙述的运用更好的将故事进程渲染成了类似小小说那种超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放眼于描写普通生活的场景,发掘一般所不能轻易察觉的角落,这基本可以概括成岩井俊二对于故事发生背景的设置的基本准则。”[2]杂乱却内容丰富的房间、四处喧哗却不失激情的学校社团、充满了温暖光线的咖啡店、散落着樱花的街道……这些在日本司空见惯的场景都成了影片讲述故事的道具。不同于传统日本电影,注重搭景和单面化,岩井俊二认为纯粹的写实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电影注重立体空间感的需求。从其电影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在独立展现自己的生活。
  二、女性主义的影像呈现
  从影片的视角来看,故事运用女性主义的叙事手法,花和爱丽丝不经意地小动作,生活的轨迹,包括整个电影那段核心的三角恋的谎言几乎占据了整个故事的大部分细节,甚至连臆想出宫本雅志这个有着同样细腻情感的白马王子也充满了女性期待中的浪漫色彩。这样的叙事结构无疑是导演仿照女性思维所展现的。
  从影片的画面来看,岩井俊二的这部影片与前期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四月物语》一样,都是以唯美著称。
  从画面颜色的运用来看,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每一部影片都会有一种主要的色彩来表达感情。如《爱的捆绑》中大量运用的橘色;《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大片大片稻田的青色等。每一种色彩都是与电影表达的主题有密切联系。在本片中色彩运用正体现出女性纯洁的一面。正如爱丽丝去应征模特一职时那段芭蕾舞的展现:门窗、墙壁、地板、飘逸的窗帘、爱丽丝的衣服都是白色的。而光线又打得很强烈,给人很强的冲击感,就像置身于阳光明媚午后的房间。
  从结构上来看,本部影片的结构性不是很强,是一种类似散文般的剪辑。影片开头对两位主人公生活的勾画,后来花的暗恋,爱丽丝的明星梦等,没有刻意的叙述故事流程,而是将点滴以一种型散而意不散的方式展现。那种特定的诗性的叙述方式,更迎合女性观众的审美,将其婉约和感性从影片的结构感中变现出来。
  ·外国电影评论唐仁跃:多向影像视野中的《花与爱丽丝》 谈到该片的女性主义特性,不能不提及日本文化中对女性美的理解。日本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决定了它的生产方式是以农耕为主。所以,在日本民族的心中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日本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女性因为能进行耕作而在家族中有了很高的地位。因此,这引发了他们把女性审美同植物的审美互渗,促成了以自然植物形态、姿势比喻女性之美的表现形式。”[3]与西方观念认为女性是男人的依附不同,无论是日本民族的绘画还是传统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将女性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岩井俊二虽身为一位日本男性导演,但却始终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认同女性的审美地位,所以岩井俊二的电影作品中主角大都是女性,都是以女性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从他电影作品来看,更多的是一个个具有自己独特性格的女性形象。《情书》中渡边博子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梦旅人》中叛逆的可可;《燕尾蝶》中一心想要蜕变的凤蝶;《花与爱丽丝》中讲述的花与爱丽丝的青春故事,他们都是导演镜头中日本女子的代表。无论哪一种女性形象,导演只是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对其进行描述。
  三、女性主义影像符号意象
  在分析了影片画面和结构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影片中采用的大量的符号语言,从那些充满女性气息特殊的符号上将女性电影的细腻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樱花
  在传统日本文化中,樱花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在《花与爱丽丝》中,可以多次看到种满樱花树的街道,两个女主人中穿梭在漫天飞舞的樱花中,正迎合了导演表现的青春主题和女性故事。
 另一个侧面,本片的主人公花的名字也正是对该符号的一种映 衬。导演在人物安排上就暗示出其正青春美好,羞涩内敛恰如花一般。而在影片中花的小屋正是建在花园中的,房屋周围围绕着各色的花朵,就连房屋内的窗帘、墙纸都印着大朵的鲜花,将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性那种爱美意识和自觉内心是公主的感觉表现出来。
  (二)风
  风,常常导演用来体现感情的若有似无。其柔和与细腻不失为女性电影中女性特殊情感的象征符号性体现。《花与爱丽丝》中也多次出现对风的描写。在风中漫天飞舞的樱花,渲染出青春美好的同时更带上一丝绮丽。还有当三人纠结于各自的爱情时有一幕场景,花和爱丽丝一起在海边玩扑克牌。花和爱丽丝打赌,如果谁找到红桃A谁就成为学长的女朋友,为此两人不停在沙滩上寻找着,最后爱丽丝找到了红桃A,可是为了友谊她放弃了,于是便把手中的扑克牌抛向空中,扑克牌随着海风四处吹散。红桃A似乎成了两位少女爱情的象征,但是却被风给吹走了。也是因为扑克牌的随风飞舞,才让人感觉到了这海风的存在,这里的海风似乎犹如爱丽丝对学长的爱情一般,还没有开始可却又不得不结束了。“风”在岩井俊二的这部影片中似乎更多地传达了这段青春中美好的暗恋的瞬间存在,短到没有人发觉。
  (三)雪
  电影从一开始长达十几分钟的片子一直是两个女生在雪地里行走,时而因寒冷而瑟缩,时而在雪地里相互掷雪嬉戏,时而在厚厚的雪层上蹦跳游戏。即便是在电车飞速行走时,主人公的目光仍是一直眺望着窗外的雪景。那一片肃穆的白似乎将故事发生的背景独立化,成为一个超脱现实的特定场景,使片中故事建立在了一个与世俗和社会无关的成人童话的境地。
  (四)芭蕾舞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舞蹈尤其是芭蕾舞是女性美的象征。本片中多次出现了花与爱丽丝在芭蕾舞班上课的场景。尤其是中学毕业时在片中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同学为她们拍摄的那一组芭蕾的照片,各色姿态和光影的营造下,将女性的姿态美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将近结尾处,爱丽丝有一段长达几分钟的独立芭蕾舞表演,光调柔和动作流畅并辅以舒缓的音乐,虽有拼接的效果但不失为是全篇的一个亮点,使观众的情绪在此过程中升华。这一段女主人公将自己身心彻底释放,脚步轻盈,旋转如飞,这种伴随真实情感流露的纯粹表演是少女青春与美最透彻的展现。
  四、酷儿主义的影像构成
  若将该片归结为女性主义电影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整部影片却没有从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当“新酷儿电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广泛运用于一批英语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影片时,酷儿电影的浪潮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并影响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电影。
  但在日本甚至亚洲的电影中,酷儿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含义,并非一定是同性间的恋爱,而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包括对既定的社会习俗、生活观念、性别身份和欲望认同的转变。只要挑战了传统正规的界限都可以将其酷儿身份认同。
  影片中占大段篇幅的是三个主人公爱情间的纠葛,但从一开始的定位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男女关系的倒置。女主角花,看似天性羞怯,但在爱情甚至是心理上她是强势的,她一改了岩井俊二之前影片女主角在感情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从花喜欢上学长宫本开始,她一直处于积极的位置。而宫本学长则是处于从属的、被动的位置。花与学长看完电影出来,红绿灯路口宫本一直被花紧握手拉扯着冲到了马路对面。从两人的奔跑能够看出来,花跑在最前面满脸都是喜悦,而宫本却是一脸的无奈的表情。角色间的倒置使得观众自然而然的将视点集中到了女性身上。在二人的交往中花一直是占据着支配的地位的。从交往、表白都是她掌握了主动权。影片中导演彻底地颠覆了东方观念中男尊女卑或者男女平等的概念,而将女性的地位提升了高度。
  学长宫本一直按照花所给的“剧本”进行着他们两个人的恋爱,在花所编织的谎言面前,宫本完全失去了支配的权利。而在爱丽丝的面前,他还丧失了作为一个男性应该与女性所具有的平等的对话权利。当爱丽丝同他一起“回忆”过去相恋时候所度过的美好时光时,一直都是爱丽丝在自顾自地诉说。在花和爱丽丝的面前,作为男性代表的宫本成了一个“配角”。
  除此之外,电影中另一个被颠覆了主导地位的男性便是爱丽丝的父亲。在爱丽丝的眼中,他只是一个一年中看不到几次的人,作为“父亲”的权利象征在慢慢地消失。更可以提及的是爱丽丝的母亲,她虽是女性形象,但作为一个母亲她的角色也是被颠覆的。在餐厅里爱丽丝偶遇母亲和母亲的男友,母亲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份表露,而是假装爱丽丝是隔壁的孩子。在爱丽丝的家里也不难看出母女身份倒置,母亲更像是一个被照顾的孩子,而爱丽丝则扮演着照顾母亲的角色。
  另一个方面,在爱丽丝与花这对年青的女性角色身上,也看到了那种超出友谊的感情。在爱丽丝和花交往的生活中,花更像是一个男性角色,她们在第一次试穿高中校服时,爱丽丝拉群后撤做公主状,而花则举手叉腰类同王子。在花游离在学长跟爱丽丝之间时,花与爱丽丝的关系更像是情人间的吃醋,一种对友谊甚是是爱情的割离。
  《花与爱丽丝》是岩井俊二所拍摄的唯一一部喜剧。从片中主人公的姓名就可以看出该片整体基调的欢快和活泼。虽然在剧中少不了谎言和背叛,但整体观看下来是轻松且惬意的。正如这俏似童话的片名,导演取这样的题目就是要给观众讲述一个关于青春的童话。相比岩井俊二以往作品当中要么哀伤,要么残酷的青春作品,本部影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相关成长的青春喜剧。
  参考文献
  [1][2]王一波.逆光下的生活: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特征[D].天津:南开大学,2010.
  [3]陈玉.论岩井俊二电影中的"纯粹与摄取" [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微电影的方法

下一篇:当代审美文化视阈中的微电影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