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特征研究
《荒野的呼唤》又名《野性的呼唤》,是一部于1997年上映的英语电影。该片上映后受到了广泛好评。这部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荒野的呼唤》改编的,原著作者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在他有生之年,他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以及论文、特写等。他的成名作是1900至1902年发表的《狼的儿子》等3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描写动物的小说《荒lunwen. 1KEJI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野的呼唤》《白牙》被认为是卓越的作品。《荒野的呼唤》是伦敦的代表作,影片也基本继承了原著小说的精髓。在这部电影中,主角是一只狗,它曾经是主人家养尊处优、举止“文明”的一只宠物,可是命运的机缘变化,使它成为丛林中的首领。也许有人说《荒野的呼唤》是一部动物电影,但电影主角——巴克的经历对我们不无启示。本文尝试分析在电影中,巴克是如何从一只驯养狗变成丛林首领的过程,希望能对观众起到启发作用。
一、关于《荒野的呼唤》
与原著一样,电影《荒野的呼唤》在一开始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将观众带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中。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本迅速地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形成了垄断资本。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但是劳动阶级却越来越贫困。阶级分化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影响是道德的沦丧,在一个一切以金钱和地位为准则的社会里,人们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也势必越来越赤裸裸。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样的环境,与残酷的原始社会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这时候,从遥远的阿拉斯加传来了当地发现金子的消息,一时间,众多想要碰碰运气借此机会改变命运的人蜂拥而至。这些淘金者经历了淘金过程中的种种艰难。这就是影片《荒野的呼唤》的时代背景。因而,《荒野的呼唤》表面上描写一条狗在极其恶劣的极地的生存和斗争,而实际影射的是当时社会中的人在残酷竞争中求生存的艰难。可以说,《荒野的呼唤》实质上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一次反思。
《荒野的呼唤》的主角,是一条名叫巴克的狗。巴克是一只圣伯纳犬和一只苏格兰牧羊犬的混血儿,所以他既有圣伯纳犬的魁梧身材又有牧羊犬的机灵狡猾。巴克生长在加利福尼亚温暖地带的一个法官家庭,备受宠爱,养成了一副十足的王室气派。不料不幸突然到来,一个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家伙偷走了巴克,并把他卖到了极寒地带做雪橇犬。“帝王”蒙尘,巴克起先誓死反抗,却被一根绳子绞得昏死过去,放在车上运走了。车上巴克没吃没喝,只剩下半条命,但这更引起了巴克的怒火,他决定一下车就给这些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可最后真正得到教训的是巴克自己。在雪橇场,巴克反抗越激烈,得到的棒打就越沉重,巴克终于被打得昏死过去。这顿棒打是巴克觉醒的契机。他从此认识了一个弱肉强食的新世界,他心里潜在的原始的狡猾天性被唤醒了。慢慢地,巴克学会了如何成长,他意识到,要想避免悲剧命运,自己就必须强大起来,永远都不要被谁打倒。巴克终于成为一条出色的雪橇犬。之后,当雪橇场的所有雪橇犬被榨得差不多后,被转手卖给了三个抱着玩玩的心态来极地探险的南方人。他们对极地生活毫无经验,不懂得照顾自己更不懂得照顾极地上人类最好的朋友雪橇犬。就是在这几个人的折磨下,雪橇犬死伤惨重,连巴克都已经看不到存活的希望了。已经无力再奔跑下去的巴克,终于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就在主人要惩罚他时,一个人阻止了他们的继续施暴,并留下了巴克。这个人名叫索恩顿。巴克是一条优秀的狗,而索恩顿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主人。他真心疼爱巴克,在他的关心下,巴克慢慢恢复了健康,并学会了如何与新主人和谐相处。巴克狂热地崇拜自己的主人。为了他什么都可以做。他机智地帮助主人在赌博中获胜,巴克成了一条传奇的狗。最后索恩顿被印第安人杀死了,巴克在报复了仇人之后,回到了丛林,成为狼群之首,完成了他从文明到野蛮的彻底蜕化过程。
在电影《荒野的呼唤》中,巴克虽然是一条狗,但导演完全赋予狗以灵性,以“他”和“他们”来称呼,由此可见,这不仅仅是一部动物电影那么简单。可以说,巴克的故事具有某种很强的寓言性。
二、巴克的形象
电影《荒野的呼唤》以辽阔无际的美国北部尚未开发的冰雪荒原为背景,深入刻画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故事,他无意被卷进淘金者的冒险生涯,却九死一生,最终成为狼群的首领。巴克历经种种艰辛、征战,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中最终恢复原始的野性,由一只狗变成一只“狼”,重返旷野,加入了野狼的嗥声之中。这部电影充满了对奋斗、抗争意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的礼赞。在巴克身上,我们形象地看到了这种自lunwen. 1KEJI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由、坚强、不畏艰难与强暴,敢于与命运搏击、抗争的精神与意志。同时,从荒野上无休止的争斗与征战中,我们也看到了当时美国“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现实。巴克的遭遇和命运,显示着这种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现实的严酷。要生存下去,获得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就必须奋起反抗,咬紧牙关,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在《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原本是一只养尊处优的宠物犬,但当他被卖到雪橇场后,吃尽了苦头。他不仅要应付来自主人的大棒,还要在一群冷漠充满敌意的同伴中求得生存。巴克的一个同伴鬃毛就因为向另一条性格乖戾的雪橇犬斯帕斯表示友好,结果反被斯帕斯咬伤,摔倒在地,转瞬之间就被围在旁边的一圈狗吃光了。于是,巴克拼命地学习在这个世界的各种生存之道。首先,要做一条好的雪橇犬,让主人满意。巴克学得相当快,之前没有谁料到一条南方狗会成为这么出色的雪橇犬。巴克还学习如何在雪地里挖坑睡觉,如何挑选背风的一面挖坑,学习打架,学习如何用嘴啃掉脚缝里的冰,他甚至还学习如何偷东西吃。起先是他发现自己的食物被人偷吃抢吃,后来他自己便也偷了起来。巴克学会偷东西,标志着他在文明社会中所培养起来的道德本性的蜕化和解体,因为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道德的确是一种障碍。在大棒和獠牙的法律下
,只有强大才是最重要的。巴克血液里,他的祖先记录在遗传里的野蛮的本性复活了。吃下去的东西,无论是怎样难以下咽、不易消化,他都能不皱眉头地吃下去;只要吃下去,他就能吸收食物里最后一点营养,然后长出最有韧性最强壮的细胞构造。巴克的逐渐强大使排头狗斯帕斯感到十分的不安。他时时向巴克挑衅。巴克先是一次次退让,直到有一次斯帕斯霸占了巴克雪夜睡觉的窝,巴克终于无法忍受了,他们起了第一次正面冲突。尽管这次冲突被一群印第安犬的突然骚扰打断了,但仇恨已经深深埋下。从那时起,巴克开始在暗地里搞斯帕斯的鬼。他煽动狗群对斯帕斯的不满情绪,暗中支持那些和斯帕斯唱反调的狗。斯帕斯排头狗的威信大打折扣,狗群中的纪律涣散了。主人也毫无办法,只有等待巴克和斯帕斯的决斗的到来。在狗群们追捕一只雪兔的狩猎活动中,巴克和斯帕斯再次起了冲突。这次可是生死决斗了。在体力和经验上他们旗鼓相当,可是巴克除了这些,他还有头脑。这正是巴克战胜斯帕斯最重要的砝码。就这样,依靠强大的智慧,巴克成为最优秀的雪橇犬,并凭着自己的力量,一步步成为丛林之首,让万狼敬仰。
巴克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出,虽然巴克本已习惯于对人类的依赖和被驯养,可是他最终对人类的互相残杀与背叛失望,他听从了血液中荒野的呼唤,从文明走回了原始。在巴克的内心,时时涌动着一种原始的冲动,我们称之为“返祖现象”,一股野性的力量在不断呼唤着巴克,让他为之沉醉,并最终决定回到狼群中去。回到狼群并不能说明巴克的退化,相反,巴克是回到了属于他的地方,他在狼群中进行直接竞争,更加证明自己是强者。最后,巴克成了狼群的领袖,他的智慧与勇猛也得到了证明。这也恰好说明他回归自然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诚然,丛林规则本来就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但是人类却偏偏要弄出些文明的条框来,似乎在互相约束着。但在文明的表皮底下,贪婪与恶意却在暗流涌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也许都有荒野的呼唤。
三、结语
《荒野的呼唤》无愧于是一部优秀影片,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实现了完美升华。虽然电影主要展示的lunwen. 1KEJI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是动物世界原始的强力与求生的意志,而针对的却是人的世界对自由的渴望,对强者和英雄主义的歌颂。野兽的返祖现象是使巴克能战胜同类得以生存下来的因素之一。在影片结尾,巴克最终回到了狼群,也就证明了导演对野性的呼唤的肯定,也反映出人时刻在憧憬和向往着纯真与自由。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巴克也代表着反叛与逃避。一开始的巴克是一只被驯养的狗,是属于人类的,后来经历种种磨难,回到了大自然,其改变他的无非是环境。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真谛所在。达尔文曾提出过自然选择和进化论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这些都体现在《荒野的呼唤》中,由此看来,这是一部自然主义影片。总之,《荒野的呼唤》是一部经典佳片,值得我们用心欣赏。
[参考文献]
[1] 谭燕萍.试论《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艺术形象[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02).
[2] 彭文奉.雪地枭雄:《荒野的呼唤》中“狗妖”巴克的艺术形象分析[J].山东文学,2008(06).
[3] 张丹柯,张磊.解析《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哲学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0(19).
[4] 黄嵘.荒野的英雄,生命的礼赞——《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解读[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2).
[5] 买春艳.对《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再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作者简介] 贾宁(1981—),女,山西平定人,硕士,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李蓓(1974—),女,天津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本文选自《电影文学》2014年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