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影片《听风者》观后感想

发布时间:2015-08-01 09:47

关键词:影片 《听风者》 类型 价值观
  探讨电影类型,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类型,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不同于西方——开始于概念的辨析,而是从起步之初就和社会责任、创作实践紧密相连的。直至今日,中国电影类型的发展仍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功能和对观众的需求满足。这也就要求我们喜剧片、悲剧片、武侠片等类型的电影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起到传播思想、促进主流价值观交流的作用。
  十年前,《无间道》的尝试使香港警匪片具有了人性深度。这种风格的电影不仅拓宽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共识渠道,同时也为谍战片的拍摄风格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样也是十年前,《誓言无声》作为我国第一部国产反间谍电视剧发行。从此谍战剧渐渐走红,并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2009年,中国大陆首部谍战电影《风声》在全国上映,把自我救赎与献祭的英雄推向炼狱重生的新高度。在近些年,谍战影片渐渐在中国电影类型的发展中脱颖而出。这一类型的电影以地下党员为主要人物,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让整部影片紧张刺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担当与献祭意识在浮华与堕落的当时尤其具有净化价值。而2012年上映的《听风者》就是对体现净化价值的表现,影片讲述了一个盲人成长为谍战英雄的传奇大片,熟悉的故事、不一样的表现手法,使《听风者》这类影片成为谍战片发展的新趋势。
  一、悬疑、神秘
  悬疑片是指因情节使人们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 像《风声》、《无间道》、《窃听风云》以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都符合传统的悬疑片的风格:影片开头常会抛出一个悬念引起观众对最终结局的猜想,并引导观众按照剧情的发展顺势思考,而片尾处谜底的揭露又往往让人意想不到。《听风者》也不例外。影片第一组镜头是敲打谍报机的特写镜头,慢慢淡出,紧接画面出现一张摩斯密码条的特写,正随着发报人员敲击的频率被打印出来。随后通过推镜头从整个侦听局室内全貌推到正在接收电报的工作人员,实现了场景的转换,再通过摇镜头和跟镜头来表现侦听组繁忙的工作。导演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将整个侦听局呈现在了观看者的眼前,积累起一种神秘紧张的氛围,悬疑片的艺术特点在影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紧随其后的是神秘特工张学宁的华丽亮相,胡中兴的“死而复生”,以及“小混混”阿冰阴差阳错的进入地下党的工作基地……重重迷雾将真相笼罩其中,影片立足于悬疑片的背景,构建了引人入胜的视听盛宴。
  电影《听风者》在情节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它既不像《风声》将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物关在一间密室里找出哪一个人物才是真实的,也不像《无间道》中通过双潜伏人物关系而引出的两条不同的线索分开描述,它区别于其它传统悬疑片之处就在于对于悬念的设置上。导演庄文强在采访中曾说过:“我们的电影就是在一个游戏,去找谁是‘重庆’。”以上海爱国商人身份作掩护的国民党特工“重庆”一直身在暗处,直到何冰监听到敌方的五个高级电台后才初露端倪,也因此才会有“老鬼”与“重庆”打麻将的一场戏。不同身份的人围坐一张麻将桌,在充满张力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敌人如何引诱张学宁所冒充的“官员”,也会看到张学宁如何试探敌人的身份,实际上这是一个敌我双方互相“审问”的过程——无论我方或是敌方,谁都无法确定彼此的身份,只能在对话中寻找蛛丝马迹。这样类似的剧情让人联想到《风声》,但是在《听风者》中没有残酷无情的炼狱般的折磨,而是用诡辩机智的语言相互试探从而营造出紧张的气氛,更突出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影片突破了一般谍战悬疑片通过视觉的刺激和频繁的场景切换的传统表现方式,在保持影片快节奏的剧情发展下悬疑的重点完全放到人物身上,将人物的命运、剧情的发展与悬念的揭晓结合一起,从一条线索引出多条并最终统一于对价值观的思考。
  二、小市民、大英雄
  谍战片往往都会塑造崇高的英雄形象,并且这一类的崇高形象通常是建立在对英雄人性的尊重和对于英雄悲剧性的理性审视基础之上的。在现如今英雄渐渐淡出的年代里,谍战片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来张扬光辉正义的英雄主义情结,给予内心空虚的人们心灵上的寄托,将普通人所无法成就的顽强意志和献祭精神赋予电影中的主人公,以崇高作为最终审美追求。
  《听风者》作为一部以“谍战”为主题的电影自然少不了对间谍或反间谍人员的英勇睿智、克敌制胜的英雄主义精神的渲染。而该片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并没有按照常规模式将主人公一开始就定位成拥有大智慧与大胸襟的铁骨硬汉,反而让这位“701的英雄”以“小跟班”的形象出场。他不仅没用宏伟远大的志向,更没有无私忘我的气节,还略带有市井小市民的迂腐和软弱,甚至身体还存在残疾。导演将男主角何兵定位市井小市民,从对角色的定位上影片就与传统的英雄形象划清了界限,给予人物低起点的开端。同时将警匪片的电影元素融入到电影中,从何兵的谈吐中时不时的流露出“古惑仔”的味道。这些在中国的银幕英雄形式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对于一个在能力上本就低于正常人的残疾人来说,当他完成常人都难以胜任甚至无法完成的任务时,观众更能够感受到发生在何兵身上的巨变,从而受到启迪。上天虽然夺走了何兵的“眼睛”,却赋予了他超乎常人的耳力。影片不像往常的类型片“通过特技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视觉冲击”,而是用精巧完整的情节,再配以为剧情服务有效地运用特技,使得人物更有生命力。像是在无声密室的一场戏中,阿兵仅凭耳朵就能够“听”到五个敌方间谍所处方位与他们的身形容貌,对侦听过程进行了细腻的本文转自第一论文网描绘,通过蒙太奇将五个敌人与阿兵剪辑在同一画面中,令观众对他天赋异禀的神奇魅力感到无比惊叹。英雄是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当沉重的打击降临到阿兵头上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时的他不只是701的“耳朵”,他是侦听局的一份子,是革命中的一份子。变化带给观众的心灵启发毫不亚于剧情本身,他比传统意义上的全能英雄更具真实感。

 《听风者》让我们认识到塑造“英雄”还可以用先抑后扬叙事方式。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把宣扬英雄主义这个重要环节理解为传播内容与事实的价值观相符,过多重视“说什么”,而忽略了“怎么做”。《听风者》超越以往电影的模式,让观众从何兵自身的成长中认同并接纳他,这时观众由衷钦佩的不再是武力和智商,而是何兵身上的责任感和执着精神。
  三、爱情、浪漫
  爱情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结局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 爱情在谍战片中很少看到,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像是电影《秋喜》中就融入了爱情元素,片中身份地位的女主角爱慕着英勇伟大的男主角,虽然看到了爱情片的影子,但表现上浅尝辄止。《风声》中有坚定的革命情节,感人至深的友情,但惟独没有爱情。《听风者》大胆改编了原著小说,为了使电影情节更具有矛盾冲突,新增加了女地下党员张学宁这一角色,通过男女之间情感的摩擦产生矛盾,从而丰富了剧情的发展。原著被改编成电影,其篇幅限制更大,于是编剧几乎删除了所有多余的背景,更显著的突出了男女主角之间的微妙的感情变化。让我们在这部以谍战为主题的电影中看到了爱情的萌动,嗅到了浪漫的气息。
  对于爱情的表现手法上,影片没有对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做过多的渲染,而是淡淡的爱与关怀,用“未尝酒醉已清醒,未曾深爱已无情”来形容影片中的感情是最好不过的。阿兵可以听到世界中的一切声音,但唯独听不到学宁的心声,在不愿袒露的人这里,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些事注定无缘。在何兵所经历的两段爱情中,一个陪伴他左右,另一个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三人之间的感情不仅是爱的体现,也体现了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学宁可以为了任务舍弃爱情,何兵为了挚爱舍弃爱情。爱情片的融入不仅缓和了影片的节奏,还突出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相爱不一定要相守,相知相惜才能将爱永存心中。最终学宁的牺牲成就了这份感情。
  因为融入了爱情元素,影片在展示复杂多变的剧情的同时暗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并且保持了影片的节奏性及其原有的故事性。情感的演绎成为谍战类型片的中心思想提供了修辞实践,电影中不再只是男女主人公一种外在情感的宣泄,而是进入到主人公的内在心理,通过朦胧的感情构建了一种能够让观众的某种欲望得到满足的意识形态框架。爱情片的引入可谓是锦上添花,为电影增色不少。
  四、奉献,敬业
  影片讲述解放初期,中共地下党与国民党残余敌特人员之间的斗争。以往的谍战电影都会着力表现地下共产党员的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在电影《听风者》中,导演不是通过大量主观和错觉来刻画的人物,而是真实客观地呈现他们在执行任务时的态度和精神。这类影片的类型模式诠释的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并且它的伦理秩序与美学表达必然是大众所能接受的,所以无论反派人物如何精明狡猾,最终胜利的都会是正面人物。因此导演主要强调的是主流意识下的革命主义精神以及在特殊时期下间谍这一特殊职业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
  《听风者》一方面表现了我方的地下党员的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在敌我双方斗争中也从侧面表现了敌方人员对待他们的“工作”的执着敬业。影片无论是在时代的划分上还是语言的表达上都呈现出一种模糊感。像是片头字幕“1949年”,虽然这一年在历史上笼统地作为一个节点,但影片没有交代确切的时间界限,让随后的故事背景变得隐约不清。语言也是避重就轻。用略带亲昵的“老蒋”代替敌我分明的“国民党”;不说贬义的“国民党特务”,而称“蒋家的特工”;不用立场明确的“新中国”,而用更加中性的“国家”。这种去时代化、去政治化的表达方式,都服务于人物之间关系的暧昧性,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肯定主角到底是哪一边的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此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的完成,以及这过程中你来我往兵来将挡产生的戏剧性。所谓两大阵营对垒,实则就是警匪片的对垒模式。
  导演没有预设立场,双方“各在其位各谋其职”,尽管双方对立但却没有存在蔑视和侮辱。在张学宁被“重庆”暗杀后,杨船长回头对张学宁说“是他认出了你,我们替你报仇本文转自第一论文网了。”杨船长杀了罗三耳首先就是要掩藏自己的身份,杀死张学宁是他的“工作”目标。他和学宁虽然革命信仰不同,但在他的眼神中没有对学宁的鄙视和仇恨,反而很平静,同是地下工作者的他能够体会这份工作的艰辛,他在学宁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种对于敌方的表现手法无疑是对谍战片的一种突破和创新,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对于无私奉献和执政敬业的地下工作者给予了认可和赞扬。在电影最后“锄奸”与“出殡”交叉剪辑的华彩段落中,多次出现张学宁的遗像,仿佛学宁正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再配以歌剧《诺玛》中的《圣洁女神》作为贯穿配乐,其中那份伤感悲怆和慷慨激昂已经超越一切语言与形式,一切无言与隔阂。
  谍战片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无论从故事、桥段还是人物都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但讲究品质、力求创新仍是现在谍战片所需要的。《听风者》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谍战片中脱颖而出归结起来就是融合与超越双重因素使然。影片包含了多种影片类型,且每一种风格在影片中的表现都是尽善尽美;它不仅遵循整合多种类型的新模式,同时突破传统类型片的束缚,通过精巧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性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震撼。当观众对单调剧情的谍战影片嗤之以鼻的时候,正是《听风者》这种新型谍战大片的到来之际,这是它成功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类型电影的观念及其研究方法[J].当代电影,2010,(8):32-40.
  [2] 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M].北京:电影出版社,2005.
  [3] 李敏.论近十年来谍战影视剧的话语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3).
  [4] 周小玲.回顾审视与展望——对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51-60.
  [5]黄曼青.浅谈谍战剧的审美突破[A].何开丽·斯塔姆电影类型理论解读[C].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
  [6] 郑丹.整合与突破——从《我是传奇》的成功看类型片的未来趋势[OL].电影评介:48.

上一篇:1927-1949年间国民政府的电影传播的文献综述分析

下一篇:从明清紫砂壶看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