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众文化在广告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1-25 10:44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文化迅速壮大,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发展成为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并逐渐地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欢迎。大众文化20世纪90年代《渴望》的全民收看流行歌曲的广泛传唱、琼瑶小说的风靡,到现在芙蓉姐姐凤姐等掀起的网络风暴、超女快男等引发的娱乐狂潮,总是一次次地吸引着大众的眼球,拨动着广大受众的心弦。

 

  如今,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行走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人们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之中。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同时,它还是社会的都市化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认同大众审美的感性愉悦,是一种日常的大众审美文化。它包括娱乐性的书报杂志、影视文化、流行歌曲、饮食、服饰、网络、街头艺术、广告等,其形式之多、往往是范围之广是任何文化类型所无法比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化,大众文化的形式还会不断延伸和扩展。

 

  二、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

 

  就现代广告而言,它是其本身所具备的创意使得卖主能为其品牌传递出某种形象或个性,充满象征性的意义和利益”[1]。广告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大众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广告同样融入了当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拥有各种文化特性。

 

  1.商业性。广告(公益广告除外)都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促成购买,从而使产品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广告大师奥格威的座右铭是: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广告的最终功用,说明了广告的核心——销售[2]。因此,广告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商业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传播还呈现出一种加强情感诉求、文化因子、观态诱导的趋向,然而这种加强也只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告商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的一种手段罢了。

 

  江苏卫视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火爆荧屏,收视节节攀升,根据索福瑞34个城市收视调查,其收视率更是达到3.76%,一举超越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位列综艺节目收视率榜首。因此,广告费也水涨船高,51日起,《非诚勿扰》第二季的广告价格整体上浮了50%,包括冠名费,创了历史新高”[3]。由此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无不充满商业化的内容,无论是文化产品还是文化活动,在进入市场之前都要经过商业化的包装、宣传,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价值。

 

  2.通俗性。由于商业的原因,其本身必须兼顾广大受众不同的文化层次,使其尽可能接近广大群体。因此,在广告中经常出现各种传统文化的经典被切割、杂糅;各种成语被偷梁换柱,从而成为广告语使传统的经典文化世俗化。从广告传播的角度看,那些追求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阳春白  雪不一定会产生预想的广告传播效果;而追求新奇、刺激和短期效应的大众广告反而更适应市场,更能受到大众的欢迎更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尽管有些下里巴人,却通俗有效。广告的主题、广告传输的知识、观念都有较强的适众性,是普通大众都能够接受适应的。

 

  3.消费性。由于广告的商业性,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广告从业人员要使商品为最大多数的受众所认识和接受,总是非常注意浅显易懂,注重感官刺激、煽情和娱乐性,迎合当代最大多数受众的消费心理。因而广告又具有消费文化的特征。广告不仅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关注程度,更有助于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激发购买欲望。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一种潜在需求,这种潜在需要与现实购买行动,有时是矛盾的。而广告造成的视觉、感觉印象以及诱导往往会勾起消费者的现实购买欲望。

 

  另外,广告的反复渲染、反复刺激会慢慢渗透到消费者的内心,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恒久的深刻印象。这种印象虽不是时时浮现在消费者心里表层,却能有效地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当消费者面对该产品时,甚至还会引起一定的信任感。这时,广告就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快地获取产品资讯,更方便地进行消费决策,免除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品牌不知所措、犹豫、尴尬的现象,节省了时间与精力,也增加了产品的购买量。

 

  三、广告中大众文化的作用

 

  美国传播学者斯图亚特·埃温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反复提醒消费者,即在广告的影响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原先的生活方式,而是产生了追求更美好事物的欲望[4]

 

  1.广告引导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广告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就是营造出一种富有渗透力的文化情境,激发和诱导受众的消费欲求,从而影响他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广告经常邀请名人明星代言,其实就是让受众从现实情境进入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境遇中,营造一种文化情境。使大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仅购买产品的使用价值,还购买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即能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附加功能。

 

  这种附加功能是由产品本身延伸出的一种观念,是大众购买产品时的一种感受、一种希望、一种梦想,是一种从推销到推销的广告策略。通过这种情感附加功能,广告不仅介绍了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还突出了它的文化价值,传播先进的生活理念,展示现代的生活方式,推介国内外的消费时尚,描绘理想的生活蓝图,利用情感的力量激发大众的购买欲望,把产品消费变成大众文化的消费,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广告的这种对大众文化心理的诉求,可以以情动人,体现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情关怀。好的广告渗透着对该产品的人文关怀,因而不仅是富于人情与人性的,而且也是有感染力、震撼力和说服力的。

 

大众文化在广告中的影响


  2.广告引导着大众文化消费的潮流。流行是指在一定时  期内,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部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后,有相当数量的人,对这种行为模式产生了共同的崇尚和追求,最后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5]。广告与大众流行时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流行时尚在人数上的众多性;二是流行时尚的随从性和盲目性。一方面流行文化是有着相当数量的人所崇尚并追求着的,属于大众所跟随,而广告的目的在于销售,追求最大销售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越多销量的广告,其广告效应越大,广告越成功。所以广告要想获得最大销量,就必须迎合大众的口味,跟得上时尚的脚步,才能取得成功。

 

  商品自由地承担了广泛的文化联系与幻觉的功能。独具匠心的广告就能够利用这一点,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象附着于肥皂、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之中”[6]。广告作用于大众的消费行为,引导大众形成新的消费理念,成为创造流行时尚的源泉,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及改变具有显而易见的引导作用。

 

  四、在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现代广告的批判

 

  1.广告易使大众文化更加媚俗化、低俗化。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媒介的广告中,以性感女人为主要组成部分,加上具有挑逗性、刺激性的广告案例也屡见不鲜,尤其是丰胸、瘦身广告,带有感官刺激的广告特别多。今天,广告宣传甚至用女电影明星的特写照片来标明某些产品的声望,用流行歌曲的曲调赞美它们的对象。到处都是同样的广告,到处机械地重复宣传同样的文化产品,甚至采用同样的宣传用语。但事实上,广告中的性暗示和裸体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其广告效果一定更有效。

 

  2.广告会误导大众对社会价值的认同。首先,由于广告不遗余力的鼓吹受众大胆消费、超前消费,使广告助长了大众消费主义的盛行。在广告的刺激下,大众的消费行为日益  扩张,为消费主义的膨胀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消费主义的壮大反过来又促进和刺激了大众消费。这使得广告拥有了巨大的话语权,引导着社会大众对整个社会价值的认同。其次,与广告真实性要求相悖的是虚假广告的大量存在。这是由于一些不良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为了产生好的广告效果、获得更高的利益,往往会夸大其产品的内容、信息,甚至以虚假信息混淆、干扰受众对社会价值的接受和判断。当这种广告在社会中泛滥时,必然会影响甚至干扰到正常的社会价值体系。

 

  不可否认,性内容确实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但并不能转换成受众对内容更好地理解、态度的转变或购买欲望的提升。广告媚俗化、低俗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担心,认为广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大众文化水准。而利用女性的身体等媚俗、低俗行为作为商业促销手段,无一不是迎合当代大众的低级审美趣味。

 

  五、结论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物,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融入了由历史地域冲击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中。广告商千方百计地把各种各样的观念、情感渗透在广告中。可以说,广告的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现代的广告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碰撞、冲突或交流,常常带来各自文化的相互借取,并伴随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任何一种文化,它都具有继承性、稳定性和流变性,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追求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广告宣传必然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一些大众文化,并也必然会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发展。

上一篇:茶叶商品包装中的广告研究

下一篇:广告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研究